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天柱山

2010-09-18 12页 doc 184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372

暂无简介

举报
天柱山天柱山 天柱山 目录[隐藏] 1、安徽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 1.​ 概述 2.​ 天柱山-基本简介 3.​ 天柱山-天柱峰 4.​ 天柱山-飞来峰 5.​ 天柱山-地质奇观 6.​ 天柱山-宗教 7.​ 天柱山-景点 8.​ 天柱山-交通 9.​ [2]天柱山-特产 2、山东平度市天柱山 3、山东枣庄市天柱山 4、湖北长阳县天柱山 5、福建南安市天柱山 6、陕西安康市天柱山 7、福建漳州长泰天柱山 1、安徽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 1.​ 概述 2.​ 天柱山-基本简介 3.​ 天柱山-天柱峰 4.​ 天柱山-飞来峰 5.​ 天柱山-...
天柱山
天柱山 天柱山 目录[隐藏] 1、安徽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 1.​ 概述 2.​ 天柱山-基本简介 3.​ 天柱山-天柱峰 4.​ 天柱山-飞来峰 5.​ 天柱山-地质奇观 6.​ 天柱山-宗教 7.​ 天柱山-景点 8.​ 天柱山-交通 9.​ [2]天柱山-特产 2、山东平度市天柱山 3、山东枣庄市天柱山 4、湖北长阳县天柱山 5、福建南安市天柱山 6、陕西安康市天柱山 7、福建漳州长泰天柱山 1、安徽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 1.​ 概述 2.​ 天柱山-基本简介 3.​ 天柱山-天柱峰 4.​ 天柱山-飞来峰 5.​ 天柱山-地质奇观 6.​ 天柱山-宗教 7.​ 天柱山-景点 8.​ 天柱山-交通 9.​ [2]天柱山-特产 2、山东平度市天柱山 3、山东枣庄市天柱山 4、湖北长阳县天柱山 5、福建南安市天柱山 6、陕西安康市天柱山 7、福建漳州长泰天柱山    HYPERLINK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1b0d4f0f37799c396059f3b1.jpg" \t "_blank" [编辑本段] 1、安徽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    概述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还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135.12平方公里。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9.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被誉为“江南第一山”。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所以又称为安徽的“源头山”。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后隋文帝诏废,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之奇崛。    天柱山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骚客都曾在此诗。现仍保留有“诗崖”胜迹,王安石所题诗文为人盗取,至今“诗崖”上仍有不少处露出四方型凿坑,让人惋惜。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不觉激动欣喜。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1982年,天柱山以安徽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天柱山-基本简介       天柱山 天柱山,因主峰如柱倚天而得名。又名皖山、皖公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称。座落于大别山南麓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主要山体距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城西北9公里。风景区总面积333(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山有45峰、17岭、18崖、14岩、25洞、86怪石、18瀑、17泉、7关寨、2寺观、有植物119科、1000种以上。    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道教尊天柱山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唐佛光寺、南梁山谷寺显赫一时;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存留的近400方摩崖碑刻,集历代文学和书法之精华;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名冠安徽全省;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将新石器时期原始风光重现。天柱山自然景色奇绝,自然风光雄奇灵秀,雾潮云海,瑰丽壮观,兼具黄山之雄奇、庐山之幽秀。既有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这里植被繁茂、物产丰富,珍贵植物有香果树天女花、鱼鳞木、珍珠黄杨、云锦杜鹃等,珍稀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娃娃鱼等数十种。主峰海拔1485米,奇峭峻拔,直插云天。水资源十分丰富,冠盖全国名山。    天柱山-天柱峰       天柱山 天柱峰,海拔1488.4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李庚也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据记载,至目前为止,作为游客登上极顶的只有两人。   天柱峰还有许多别名:   朝阳峰:天柱峰屹立在群峰之上,太阳一出地平线,最早一缕阳光投到峰尖,最晚一束阳光也在峰尖收散。一天都朝阳,全年多不见。因江淮多云雾,主峰全年约有一半时间在云雾里。   司命峰:天柱山是道教名山,称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属司命真君管辖,主峰故称司命峰。   鹤驾峰:旧志载:每年仲春(二月)有数千只白鹤由西南方向飞来朝天柱峰,在峰顶盘旋翻飞。这其实是春回大地,候鸟迁徙的原故。   皖伯尖:天柱山区域古为皖国地方,皖国是由皖公(伯)而来,因此天柱峰就是皖伯山的山尖。   笋子尖:以形名,清人储光黔在《皖山游记》中写道:天柱峰“锐上而丰下,四面嶙峋,如春笋破土张其箨”,峰顶南崖壁有横书“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字形五尺见方,“孤立擎霄”由清朝曾国藩部将、清军都统李云麟驻军潜山时所书,由药农贺良谋、贺良佐刻。“中天一柱”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张淦游天柱时所题,由贺良谋曾孙贺来朝、贺来宾刻上去的。    天柱山-飞来峰       天柱山 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浑身石骨,浅浅的水痕遍布全身,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峰顶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许多游人看到飞来峰,都十分惊奇。同时又有一份担忧:万一哪天刮风,把那个飞来石刮下来,可怎么办?   传说天柱山在26亿年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里许多蛇妖鳖精在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一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   又传清朝乾隆皇帝来到天柱山,并不相信这个飞来石是从九天之外飞来的。真命天子随口吟道:“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世人胡乱猜……”。话音未落,顿时电闪雷鸣,飞来峰上乌云盖日,飞来石隆隆作响,将要飞起……吓得乾隆皇帝赶紧改口道:“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去,何必当初要飞来”。言毕,天空一碧千里,详云绕腾。飞来石也稳稳当当地盖在飞来峰顶。   飞来峰,从南面看,如帽如笠;从北面看,如棋如磨;从东看,如球如拳;从西看,则如牛眠虎卧。飞来峰的西部的石壁上,由于泉水的长期侵蚀,形成一块石鳞斑斑酷似“龙鳞”的斑块。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那外围轮廓与我们现在安徽省地图的轮廊有着惊人的相似呢!你看那是淮河,那是长江……   在飞来峰南面的是“宝月峰”。峰顶东西有两个触角状的巧石,中间平坦一块方桌状的石板,两块巧石像两位老者各自向后微微倾斜,好一幅悠闲自得的神态----“二仙对弈”;从东向西望,似一弯新月挂在蓝天----“宝月”;而从东南方向西北观望又变成了“金鸡唱晚”,真可谓移步换景,妙趣横生!东边,天蛙峰、丹砂峰、飞虎峰、佛子峰、迎真峰、石纽峰、麟角峰、覆盆峰、天狮峰等,群峰起伏,清秀挺拔……。    天柱山-地质奇观       天柱山 天柱山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它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西北襟连大别山,东南频临长江,总面积为135.12平方公里。该园近420平方公里范围内出露大量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硬玉岩、榴闪岩、大理岩、片麻岩等成群成带,串珍状展布。其中潜山新店地点含金刚石榴辉岩、含柯石英榴辉岩最有代表性,是近年来国际大陆板块构造研究的热点。而天柱山水吼—牌楼超高压变质带揭露出全球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此带被科学界称为一大奇观。天柱山成为我国实施超深井工程的三大候靶区和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最佳地区之一,也成为我国为数极少的(仅2处)变质带研究基地和品位极高的地质旅游资源。   天柱山独特的地貌景观是该公园又一大特色。26亿年前,天柱山地区是一遍海洋,到了2.4亿年前,印支运动使南、北大陆再次聚合,扬子板块强烈向华北板块俯冲,让天柱山浮出了水面。天柱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快、扬子板快之间的大别造山带东南侧,由于受节理、劈理、断裂、崩塌、流水及风华等地质作用形成了雄奇灵秀的峰丛峰林相间地貌和“两河夹一山”的水文地质遗迹。少得可怜的土壤和多得惊人的石头是天柱山“个性”形成的基础,天柱山奇峰、怪石、洞穴、瀑布等奇特的花岗岩地貌遗迹景观,集中反映了1亿年来天柱山从形成—隆升—剥蚀—侵蚀等地质作用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地质地貌科研价值和极高的观赏和美学价值。   此外,在南区长条带状低山的红色碎屑岩沉积中,先后10多个点共发现距今约6000万年近50种古新世中晚期古脊椎动物化石,成为该园又一亮点。这些化石中,以“东方”命名的有东方晓鼠、东方翼兽、东方祖鼠;以“中国”命名的有中国柱齿兽、中国飞蜥;以“大别山”“安徽”命名的有10种,以潜山命名的有6种。国际社会公认天柱山为中国最重要的古新世脊椎动物化石产地、啮型动物发源地。   该公园位于地球北纬30度线附近,其出现的众多山水奇观、人文遗迹和自然之迷,科学界做出如下解释:北纬30度地区因地壳运动的频繁而成为地球的脐带,其复杂的地壳运动势必造成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场的变化,天柱山也必然因此受到影响。    天柱山-宗教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由此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时止,历代均有加封,备受世人仰慕。早在唐宋时期,佛、道两教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建观造刹,传道布经。当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禅之妙义悟世,安贫乐道,传钵立化的遗迹仍依晰可见。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烟缭绕,已成为全国重点寺庙。   天柱山与佛教、道教都有关联,比如道家把全中国的奇山归纳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就是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也与天柱山颇有渊源,禅宗达摩祖师后的二祖、三祖都曾在天柱山修行,南北朝的梁朝时,天柱山山谷寺显赫一时,僧众甚多,俨为四海名刹. 到了唐、宋时期,天柱山依然盛名不减,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文人墨客都登临此山,遗留下近400方摩崖碑刻,既可怀古,又是学习、欣赏书法的绝佳范本。    天柱山-景点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都在此题诗。留有“诗崖”胜迹。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且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   天柱山的风景多而奇,难怪明代诗人李庚赞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山-交通      天柱山距安庆56公里,九江170公里,合肥192公里,黄山303公里,九华山200公里,武汉397公里,南京345公里,南昌354公里,杭州570公里。到天柱山可选择运输工具有飞机、轮船、火车、汽车。   航空:合肥骆岗机场有飞往全国各大城市航班。安庆民航机场每周飞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各2个航班:周二、周六。   航运:安庆是长江中下游航运主要港口之一,上、下水各航班均停靠。   铁路:广州合肥、深圳合肥、南昌合肥每日对开一列客车,都经天柱山站。上海至安庆旅游客车业务也已开通。   公路:318、105国道及沪蓉高速公路经过潜山县城(天柱山所在地)。从合肥乘长途汽车至潜山县城一百九十公里,再乘车西行9公里,即到达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如从长江乘船到安庆,再乘车到潜山县城为八十公里。西向至 九江170公里至潜山。    [2]天柱山-特产       雪湖贡藕 天柱山特产蕨菜:药菜两用,味甘,微寒、清热利湿、安神。对高血压、风湿关节、湿疹、黄疸等疹症疗效显著。   雪湖贡藕:每年八、九月份,来天柱山的游人,都可以在潜山县城看到一副副藕担。担上放满了又白又大的嫩藕,粗的象手臂,长的达三、四尺,而且鲜甜脆嫩。这就是潜山有名的特产----雪湖贡藕。雪湖藕不仅外形肥壮细白,内质鲜甜脆嫩,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生食、热炒风味各不相同。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珍贵药材:天柱山峰峦奇伟,云雾飘忽。充沛的雨量,垂直变化的气候,很适宜药材生长。山中有黄莲、白术、贝母、党参、首乌、天麻、半夏、紫苏等好几百种中草药。其中的天拄灵芝,形如菇菌,大者如参,面有晕圈,生于峰巅石壁之上,不易采集,色赤褐纯朱者为上品,可治神经衰弱和呕血等病。天柱野白术也很有名气。这种野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能治疗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   晴雪香茶:安徽名茶甚多,产量占全国第二位。潜山新创制的天柱晴雪茶,为安徽名茶的后起之秀,备受游客赞扬。这种茶,既有黄山毛峰经久耐泡的特点,又有六安瓜片之浓郁芳香。开汤之后,茶汁清绿明亮。由于它旗枪挺直,浑身白毫,特冠以“天柱晴雪”之美名。   [1] [编辑本段] 2、山东平度市天柱山   天柱山古时称高宝山,在巍峨秀丽的大泽山西南的群山中,有一“孤峰秀峙,高冠霄星”,此即闻名的。它位于山东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北隋村之北1.5公里处,海拔280米。天柱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摩崖石刻。其摩崖石刻中矗立在天柱山南边的郑文公碑,刻在一块天然巨石上,高3.2米,宽1.5米,阴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1个字,碑文1400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该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镌,碑文记述了其父持节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因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的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郑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书法家,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1984年5月,刘海粟登山为郑碑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天柱山摩崖石刻是我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近几年来,来此观瞻者络绎不绝。 [编辑本段] 3、山东枣庄市天柱山   天柱山,亦名葛峄山,位于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南偏东十五里。白山诸峰屏其前,仙坛诸山拱其后,承水自北来,绕其左麓而南流。山虽小而秀,四周峭绝,嶙峋苍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笋,屹然独处,不与群峰为伍,因而被世人誉为“峄县之望山也”。   峄县因葛峄山而得名史书有载。《诗经.鲁颂.闷宫》云:“保有凫绎”。《尚书·禹贡》云:“峄阳孤桐”。《尔雅》、云:“众山联络为绎”。古书所载与实地考证是基本相符的。峄境内域西北有凫山,东南十五里有葛峄山(注释谓“绎”与峄”同),峄山之阳多产峄树,此山为众山在外围环绕。因此,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峄县志》的序言中写迹“峄因山得名,其见于经传也屡矣。   天柱山上原有一古寺,名大佛寺,建于元泰定年间,其东北角建有佛母塔,塔高四十余米,九层,以方砖和楠木建成。绕塔古树数百株,茂密阴森。邑人每年逢三月初三这一天,到山下承河水边媳游采兰,到佛母塔前祭祝膜拜,以驱逐不祥,祝愿永世安宁。   天柱山还建有贞修庵,据传是山下孔善人之女所建。孔女天生聪慧,心性好佛,听读各类经典,就能理解大意。孔女年龄该许嫁时,善人为她选择配偶,置办嫁妆,而孔女崇佛意志坚定,誓不嫁人,决意为尼,取法号为“性训”。随后在天柱山构筑茅庵作为居室,内自焚烛修行佛教经文,外自督农耕课税,用所积余金置了木、石、砖、瓦和工具。经过多年。建造大殿三楹。又经多年,先后建成了配殿、千佛阁、门楼、鼓楼,钟楼等。穿门楼入院内,道旁古松参天,碑亭林立。其中二碑为顺治、崇祯二帝的亲笔。穿过碑亭便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一钟,重吨余,撞其钟,音传数里。钟鼓楼北即大殿。大殿极为壮观,雕梁画栋,飞檐走兽,饰以红、白、黄、绿各色,光彩夺目。殿内十棵大石柱,尤以四棵龙盘柱最为精美。其柱高4米,直径0.6米,柱上方为两只凤凰,展翅欲飞,奔向初生的太阳。下面为二龙戏珠,似云生风从,吞云吐雾,一派生气。其图案构思之巧妙,雕刻工艺之精湛,堪与孔庙大成殿之龙盘柱媲美。   天柱山原本秀丽挺拔,再增建了大佛寺,贞修庵,更烘托了山的雄伟和名望,故峄县名人贾三近、黄图昌等人为其作记,抒发,心中赞叹之情。 [编辑本段] 4、湖北长阳县天柱山    长阳天柱山 位于湖北省长阳县城西34公里的清江北岸的国家级清江森林公园旁。自唐开山设观以来,系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它与武当山南北辉映,为道教名山,亦名中武当。天柱山海拔1445米,它石笋高标,孤峰峙立,拔地耸立,有健笔凌云之势。峰顶平坦,有清泉一眼,四季长流不涸。天柱峰独立,三座高130米的岩峰并峙,相距仅4米,两桥飞架三峰间,蔚为壮观,犹如擎天石柱。山上古建筑群宏伟壮观,唐始建道观,清同治年间,大兴土木,仿武当山修成地母宫、三帝宫、灵官殿、玉皇亭、玉虚宫、南岩宫等,开凿上山石阶一千余级。 [编辑本段] 5、福建南安市天柱山   位于福建省南安西北部蓬华镇境内,天柱山又叫万寿山。“一柱参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万寿”便是天柱山生动的写照。   天柱山风景区有迷人的八景:即万寿山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人双阳、春烟锦柱、石井盈 梁。相传当时八仙来此游玩,弈棋厮杀,山水陶醉,三天不忍离去,铁拐李说:“欲去需留迹,后会自有期。”于是便在华美桥下的石板上留下了这个脚印。至今,天柱山上有弈对八仙,华美水尾有仙迹、仙人洞、仙人把盏、摩崖石刻等遗迹,抚今忆昔,让人浮想联翩。   天柱岩是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始建于宋朝咸淳九年(1273年),至今已有720多年的历史,僧侣最多时达到178人。历代以来,天柱岩几度重修,如今,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雄宝殿内供奉一尊重3.8吨、高2米的释迦牟尼玉佛,是祖籍蓬华镇苏厝村旅居印尼的高僧圣忠法师从缅甸进口的,同时进口的还有檀木云岩祖师、钟、鼓、香炉及佛经、法器等。1985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天柱岩题写寺名,历代书法家也都有题辞、楹联、匾额或诗词。天柱岩后面,有开山祖师云岩祖师墓;岩前,有历代和尚墓。这方形和圆形的石雕水缸,是历史的见证。岩寺前这口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六角形水井,更有着优美而又神奇的传说。   天柱山风景区海拔千米以上,全年月平均气温只有16.3度,是个避暑胜地,旅游天柱,四季皆宜。天柱烟霞,四时皆胜。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风烟雨雪,变幻莫测。山峻峭而日月近,峰挺拔而星辰低,雨水足而千峰润,气候温而万物荣。阳春有雾海奇观,竦身山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随他起云落月,还我立地顶天。盛夏无酷暑烈炎,他乡赤日炎炎,我自清风凉凉。金秋可登高望远,四周山川,斑斓若画,松竹碧而枫叶丹,稻禾黄而花果香。登上万寿石巅,微茫可辨泉州东西双塔,仔细可观鲤城双阳两山。严冬可煮酒赏雪,冬游天柱,时常能遇见下雪,银装素裹,冰雕玉砌,莫诩北国冰世界,欣看江南玉山川,这也是天柱风景区独有的奇观。   从宋代至今,文人墨客,留下了许许多多佳作名篇,风月无价,山水有情,许许多多的文物古迹伴随着优美的传说,会使人心往神驰,流连忘返。   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有识之士前来投资,2005年10月,台商张朝宗先生与蓬华镇人民政府签约,投资500万美元开发天柱山旅游资源,开发后的天柱山,将成为集生态、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八方宾客。 [编辑本段] 6、陕西安康市天柱山   又名天竺山,主峰海拔702米,属巴山支脉。位于城西偏南约15公里瀛湖镇,与安康水电站相邻。是瀛湖风景区的一部分。汉江从山脚下流过,山顶有唐代创建白云寺,“天柱伟峰”系古代安康“八景”之一。   《兴安州志.山川志》载:“西南四十里曰天柱山,其高数千仞,昔人结寨以避寇,号寨子山,下有碧真洞,巨石封之,多腹蛇猛兽,人不能至”。民国荆仞千《安康乡土志》载:“天高为天竺,故名天竺山”。“天柱伟峰,俨然一擎天柱也”。山势巍峨,群峰环拱,苍松翠竹,交相晖映,鲜花芳草,斗艳争妍。游人登临山巅,举目远眺,城区全貌尽收眼底,但见汉江碧波宛似晶莹玉带,炊烟袅娜笼罩纵横阡陌,胜地佳境,招来历代诗人骚客纷至沓来,吟赋作画,各显其能。 [编辑本段] 7、福建漳州长泰天柱山    位于长泰县城东南25公里处,与朝天岭、双髻山相连接,成为长泰、龙海两县的天然分界。主峰紫玉峰海拔933米,峰巅有一巨石,高约30米,阔约17米,圆如柱,白如玉,并有黑色苔痕双纹自顶而下,人称“天柱”,山因此得名。   山多奇石,相叠相支,千姿百态,有石室、石库、石洞、石梯、忘归石、盘陀石、象鼻岩、观音岩、海涛岩、慈云岩、势至岩、屏风石、一线泉、应潮泉、香炉峰、观海楼、剑脊桥、仙人亭、超凡阁等20奇景和宋代摩崖石刻。   忘归石,“广可三丈,若砥,下俯幽绝,每夕阳夜月泛酒其上,可忘归也”。一线泉,泉水从岩上流出,一线逶迤,终岁不绝,大旱亦不涸。应潮泉,泉如潮汛,盈溢有期。最东边的暗水泉,可闻水声如弦,寻之不见水迹。每当旭日东升,染霞启曙,山岚成云,如轻纱飘拂,有“天灯云旗”之称。早在南宋时就有人把天柱山称为“临漳第一胜处”,并有《天柱山记》传世。   这里的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被林业部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
本文档为【天柱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