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10-09-23 5页 doc 51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治疗组96例,电针对照组4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愈70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84%;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疼痛缓解时间短,临床治愈率及总...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针刀治疗组96例,电针对照组4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愈70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84%;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疼痛缓解时间短,临床治愈率及总疗效优于电针法,其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刀,电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Clinical Study of Treating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Acupotomy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otomy therapy on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acupotomy treatment group of 96 cases and a electrotherapy control group of 45 cases. To assess the two group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the time alleviating pain. Results In treatment group ,70 cases were cured ,22 cases were improved ,4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 95.84%; in control group, 22 cases were cured ,14 cases were improved, 9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ing 80.00%; and the cured rate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1),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time alleviating pai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cupotomy therapy in clinical cured rate and 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time alleviating pain for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val disc were better than electrotherapy therapy. Keywords: Acupotomy, Electrotherapy,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治疗目前主要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有针灸、推拿等。笔者1998年12月~2003年5月间进行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14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来源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门诊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针刀组96例和电针组45例。 针刀组中,男性50例,女性4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0岁,平均38.4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0年,平均1.3年。 电针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1岁,平均38.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年,平均1.2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 (1)常有外伤或慢性腰痛史,多发于青壮年; (2)腰痛向一侧或两侧下肢放散至小腿或足背外侧,活动或腹压增加时加重,卧床则减轻。可有脊柱侧弯,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多在L4~5或L5~S1间棘突旁,并放散到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多有小腿前外或后外、足背或足外侧感觉障碍,重症者可超过此范围。拇趾背伸力减弱。S1神经根受压者,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L5神经根受压者,跟腱反射正常或减弱;L4神经根受压者,膝腱反射减弱; (3)X线摄片检查,一般无特征性改变,可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弯曲消失,有时椎间隙变窄或椎体骨质增生。CT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1.2.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2)年龄24~61岁,性别不限; (3)经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 (4)签署知情同意,且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 1.2.3 排除标准 (1)腰突症同时伴腰椎滑脱患者; (2)腰椎结核、肿瘤患者; (3)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者; (4)妇女妊娠期或使用可能影响本方法疗效判定的其他药物者; (5)不能坚持针刀、电针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者或资料不全者。 凡符合以上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均属于观察对象。 2 治疗方法 2.1 针刀组 (1)体位: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 (2)定点:取A、B、C点,分别于突出的椎间盘同位棘突间旁开0.5cm+(黄韧带及侧隐窝治疗点)、1.5cm+(关节突关节囊治疗点)、3~4cm(横突及椎间孔外口治疗点)。用龙胆紫作一点状进针标记,术区按西医外科手术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医者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3)操作:选用汉章牌3号针刀,分别对准A、B、C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缓慢探索式深入。 A 点:先到达下关节突骨面,将针刀逐渐移到下关节突内缘,贴骨面向深处铲切2~3下,有突破感即可,一般深度不超过0.5cm左右。患者有向下肢放散的酸胀感,若无,可将针刀紧贴下关节突内缘骨面,继续缓慢深入1.5cm+,若有触电感则出针停止治疗,若无触电感或放散感,可将针刀向内下方稍作摆动1~2下,幅度不超过0.5cm+,出针按压针孔。 B点:针刀到达关节突骨面前的最后一个突破感,即为切割关节囊的刀感,提插针刀并行“+”字切割关节囊,最后将针刀斜向外侧,于关节突的外侧缘铲切2~3下,即可出针。 C 点:针刀缓慢到达横突骨面后,在横突上缘贴骨面,由外向内铲切至横突根部(约4~5下),然后退针刀,再从横突浅层由外向内推铲,最后出针。 以上三点出针后均需按压3分钟,防止出血,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处敷治疗点,嘱患者平卧4~6小时。针刀组每5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 2.2 电针组 (1)选穴:主穴为腰阳关、十七椎、患侧大肠俞、关元俞、环跳、阳陵泉、委中、悬钟。 血瘀型加膈俞(双侧); 寒湿、湿热型加阴陵泉(双侧); 肝肾亏虚型加肾俞、三阴交(双侧)。 (2)操作:进针处75%酒精消毒皮肤,用华佗牌30号1.5寸~3寸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行针得气后,施以补泻手法(肾俞、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泻法),然后接G6805型电针仪,采用连续波,电流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5天,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总结及分析。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1)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恢复原工作; (2)好转:腰腿痛好转,腰部活动功能改善,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 (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1)二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针刀组 96 70(72.92) 22(22.92) 4(4.16) 95.84 电针组 45 22(48.89) 14(31.11) 9(20.00) 80.00 由表1经统计分析,针刀组与电针组之间临床治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针刀组临床治愈及总疗效优于电针组。 (2)从主症缓解时间上分析,治疗组腰腿痛缓解时间为3.07+1.62天,而对照组腰腿痛缓解时间为7.82+2.33天,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5 典型病例 王某,男,48岁,司机。2000年8月5日就诊。 主诉:腰痛6年,伴有左下肢麻痛,症状时轻时重。此次发病已3个月,症状逐渐加重,活动严重受限。 CT检查:L4~5椎间盘突出,左侧神经根移位。经3家医院针灸、牵引、推拿、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且有加重趋势。经人介绍,至我院就诊,就诊时患者由2人搀扶。 查体:左侧直腿抬高试验(+),L4~5棘突旁有明显压痛,左小腿外侧感觉减退,腹压增加时腰痛加重。 应用上述针刀方法,治疗一次后,患者腰腿部疼痛立即明显减轻,能独立慢走,但活动仍有受限,又治疗2次后,腰腿痛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随访1年未复发,患者无不适主述,查体无阳性体征。 6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劳累、扭伤或其他原因诱发,为临床常见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本病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多因肝肾不足、感寒劳损,致局部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所致。 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非手术疗法(包括针刀)治愈的大部分病人复查CT、MRI,椎间盘突出部分依然存在,复于原位的现象较少见,说明该病的治疗并非一定要去除或还纳突出的髓核。针刀疗法是将针刺疗法和手术松解法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新的医疗手法。 一方面可利用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可利用刀的切割松解作用,松解粘连,祛除卡压,改善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以松至通,通则不痛”。 针刀治疗A点,目的是松解黄韧带和侧隐窝,一方面松解了挛缩、增生的黄韧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椎管内的压力,椎管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无菌性炎症消退,从而减轻了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卡压,使疼痛缓解或消失。 治疗B点,目的是松解关节囊及脊神经后内侧支穿过的乳——副突管韧带,使关节囊内压降低,关节囊内无菌性炎症消退,消除了对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后内侧支炎性刺激和卡压,使腰腿痛症状迅速缓解。 治疗C点,目的治疗椎间孔外口的神经根及脊神经后外侧支,在椎间孔外口有一个由横突间韧带向内延续的膜性结构——纤维膈,此纤维膈与关节突及椎弓根等组织共同围成骨——纤维管,神经根等组织由其内穿出,针刀松解了横突间韧带及椎间孔外口的骨——纤维管,目的是使神经根穿出椎间孔外口的骨——纤维管时,所受到的炎性刺激及卡压得以消除,从而使疼痛和麻木得以减轻乃至消失。 针刀治疗后加强自我保健,注意正确的姿势,则复发的可能性极小,远期疗效十分理想。 本研究通过疗效比较,分析观察了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证明了其临床治愈率、总疗效及疼痛缓解时间优于电针组,且远期疗效十分理想,因而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96
/
本文档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