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2010-09-25 2页 pdf 191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6227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综观近年来中医药对 VD 认识及治疗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 VD 具有 能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 ,改善症状 ,安全可靠等优势。但是与此同时 ,中 医药对 VD 的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科研设计方案不够严密 ,研究 较分散 ,辨证及疗效标准不统一 ,实验研究及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等。因 此 ,今后的研究方向在于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老年痴呆病流行病学调 查 ,深入了解和掌握本病的病因病机规律 ,进一步验证推广有关老年痴 呆病的辨证、诊断、疗效判定标准 ,运用多种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实验研 究和基础研究 ,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综观近年来中医药对 VD 认识及治疗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 VD 具有 能提高疗效 ,缩短病程 ,改善症状 ,安全可靠等优势。但是与此同时 ,中 医药对 VD 的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科研不够严密 ,研究 较分散 ,辨证及疗效不统一 ,实验研究及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等。因 此 ,今后的研究方向在于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老年痴呆病流行病学调 查 ,深入了解和掌握本病的病因病机规律 ,进一步验证推广有关老年痴 呆病的辨证、诊断、疗效判定标准 ,运用多种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实验研 究和基础研究 ,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对 VD 的辨证 论治 ,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 1 ]  王悦礼 ,王仲举. 名老中医王雅轩先生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经验介 绍[J ] . 中医药研究 ,2001 , (4) :52 —53 [ 2 ]  郭振球. 老年期痴呆的证治学研究[J ] . 中医药研究 ,2003 , (1) :16 [ 3 ]  王永炎 ,张伯礼. 血管性痴呆现代中医临床与研究 [ M] .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9 [ 4 ]  王坤山 ,王慧艳. 老年期痴呆的病因病机及预防对策 [J ] . 新中 医 ,2003 (3) :62 —63 [ 5 ]  任继学. 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 [J ] . 中国医药学报 ,1998 ,13 (5) :48249 [ 6 ]  阎孝诚. 实用中医脑病学[M] .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 245 —247 [ 7 ]  傅仁杰. 老年期痴呆证治座谈[J ] . 中医杂志 ,2003 ,32 (1) :39 [ 8 ]  许杰忠. 老年痴呆辨治经验[J ] . 中医杂志 ,2001 ,33 (7) :19 [ 9 ]  崔玲 ,陈楷.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 ] . 北京中 医学院学报 ,2003 ,15 (2) :46 —47 [10 ]  张新农. 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及多发梗死性痴呆 24 例[J ] .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5 (3) :146 [11 ]  李贯彻. 中医治疗老年脑血栓形成后痴呆[J ]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6(4) :9 [12 ]  张峰 ,王安生 ,申亚东 ,等. 醒神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 38 例[J ] . 河 南中医药学刊 ,2002 ,17 (5) :601 [13 ]  罗康. 扶正涤痰化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68 例临床观察 [J ] . 广西 中医药 ,2002 ,23 (3) :123 [14 ]  李艳慧 ,杨文辉 ,郑谅 ,等. 血管性痴呆的针灸治疗与微量元素 [J ] . 针灸临床杂志 ,2003 ,12 (1) :50 —51 (本文校对 :刘建设  收稿日期 :2008 - 02 - 20)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马顺利  天津塘沽中医医院 (300451)   关键词 :抑郁症 ;中医药疗法 ;综述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 为主要特征 ,临床表现为广泛的精神、情感、躯体方面的障碍与痛苦 ,如 情绪低落、心情沮丧、自责自罪、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头晕头痛、失眠多 梦、食欲减退、肢体窜痛、疲乏无力、手足厥冷、体重减轻、月经失调、性 欲下降等等。中医属情志病范畴 ,散见于中医古籍中郁证、脏躁、百合 病、惊悸、癫狂、头痛、不寐、奔豚气等病中。古代郁证主要指以五脏气 血郁滞为主的一类疾病 ,自明清以来 ,主要指与情志过极、肝气不畅有 关的疾病。现就近年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概述如下 : 1  临床研究 111  病因病机研究 目前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尚未统一 ,不少医家认为 本病是情志过极、肝郁气滞而成。如 :赵英曰等 [1 ]认为 ,抑郁症的发病 与春三月以及肝脏密切相关 ,并多累及脑、心、脾、肾、胆等脏与腑 ,形成 复杂多变的抑郁症症候群。抑郁症多因肝之逆之 ,疏泄不畅 ,而易致肝 气郁结之症。许沛虎[2 ]认为 ,抑郁症患者病前性格类型多为抑郁素质 , 即性格沉静、严肃、多愁善感 ,受到挫折易于陷入消极。张剑等[3 ]认为 , 老年人若老年素体阳气有余 ,阴液不足 ,或性格急躁 ,则易患心肝火旺 , 瘀血阻滞型抑郁症 ;若素体痰湿偏盛 ,脾胃不足 ,或多思多虑 ,性格内 向 ,较易患肝郁痰阻 ,心脾两虚型抑郁症。郝万山 [4 ]认为 ,抑郁症属神 窍疾病 ,心、肝、胆三脏阳虚 ,气虚乃是本症的体质因素 ,情志精神刺激 则易形成脑神失养 ,气郁痰阻 ,神窍迷蒙之证。冯文林 [5 ]则认为 ,抑郁 症的发病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 112  辨证分型的研究 赵燕[6 ]通过文献统计 ,发现抑郁症的常见证候 类型是肝气郁结 ,心脾两虚 ,肝郁脾虚 ,肝肾阴虚。彭计红等[7 ]认为 ,抑 郁症中医辨证当以初、中、后期为纲 ,五脏证候为目 ,辨证分型主要有五 脏分型法 ,脏腑与内生诸邪综合分型法 ,阴阳为纲分型法 ,专脏分型法 4 种。胡随瑜 [8 ]调查了 1977 例抑郁发作患者 ,中医辨证表明 ,存在 12 种 证候类型 ,其构成比依次为较常见的肝郁气滞、肝郁痰阻、肝郁脾虚、心 脾两虚 ,其次是肝肾阴虚、肝郁血瘀、脾肾阳虚、肝胆气虚 ,极少见的有 心肝火旺 ,阴虚阳亢 ,肝郁化热 ,湿阻中焦等。为建立抑郁症常见中医 证候标准及研究其证治规律提供了流行病学调查的依据。 对抑郁症常见证型的证候标准 ,一些研究者进行了客观化的研究 , 归纳为 :情绪抑郁善叹息 ,胸胁、乳房和Π(或) 少腹胀痛 ,焦虑不安 ,脉弦 5 项指标为肝郁气滞证的证候标准[9 ] ;情绪低落 ,面色萎黄、心悸、倦怠 乏力、纳差、舌淡胖或有齿痕 ,脉沉细或细弱为心脾两虚的证候标准 ;情 绪抑郁、多愁善虑 ,倦怠乏力 ,纳差 ,大便溏舌淡红或淡白 ,脉细或弦细 等为肝郁脾虚的症候标准。[10 ] 樊晓平等[11 ]设计了一种自定义网络结构的 MLP 神经网络对抑郁 症常见证候进行量化分类 ,其结果可进一步用于指导抑郁症的诊断和 治疗。姬道绪等[12 ]对抑郁症状的中医辩证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对抑郁症状采用评定量表来全面、客观地评定。 113  治疗研究  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抑郁症多以肝郁为核心。赵英 勋 [13 ]以小柴胡汤辨证治疗抑郁症 ,熊抗美[14 ]用柴胡疏肝散 ,丹栀逍遥 散 ,滋水清肝饮等加减辨证治疗肝气郁结 ,肝郁脾虚 ,肝郁化热 ,心肝火 旺 ,肝肾阴虚火旺证候的抑郁症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心主神明 ,对于心神失养 ,心肾不交 ,心火上炎 ,心脾两虚之抑郁症 多从心论治。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心神失养型 ,加味百合地黄汤治疗气 阴两虚 ,心神失养型 ,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心肾阴虚型 ,归脾 汤治疗心脾两虚型 ,黄连温胆汤治疗心火上炎之痰蒙清窍型抑郁症 ,均 获良效。 何军琴 [15 ]从肾论治更年期抑郁症方用补肾调肝清心丸 ,疗效较 好。郭小青等[16 ]根据不同病理阶段及病机要点 ,对抑郁症进行辨治 , 论述了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 ,气滞痰蕴 ,气滞血瘀 ,气血两虚 ,阴虚内热 , ·088· 光明中医 2008 年 6 月第 23 卷第 6 期   CJ GMCM June 2008. Vol 23. 6 阳虚寒湿等证型抑郁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理法方药。 针灸治疗抑郁症 ,主要以解郁、调神、健脑为主。多取用的穴位为 百会、印堂、内关、四神聪、神门、三阴交 [17 ] 。罗和春等 [18 ]以电针百会、 印堂 2 穴与阿米替林对照治疗抑郁症 ,结果显示 :在改善焦虑和认知障 碍方面 ,电针优于阿米替林。李德平等 [19 ]运用腹针治疗抑郁症 ,采用 “引气归元”法 ,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任建 宁 [20 ]运用耳针治疗抑郁症 ,取胆、肝、心、脾、肾、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交感、胃、小肠、三焦、肝胆、枕等穴 ,每次取 5 —6 穴 ,左右耳穴交替使 用 ,取得显著疗效。黄勇等 [21 ]运用头针 (穴取顶中线、额中线、额旁一 线)治疗抑郁症 ,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并且效果显著。 综合治疗 :《内经》开心理治疗的先河 ,提出“以情胜情”的治疗原 则 ,张从正最早应用心理疗法 ,与现代心理治疗等中的精神脱敏、 暗示、催眠 ,心理等相吻合[22 ] 。张景岳提出了“以诈治诈”,叶天士 提出了“移情易性、澄心净志”疗法。从认知的角度 ,不同个体对同样的 事物可有不同的认知 ,因此 ,错误的主观认识可以带来多种适应性不良 后果 ,抑郁证亦属其中 ,黄庆元 [23 ] 采用道家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 ,以 HAMD 减分率评价疗效 ,有效率达到 8611 %。由于单一疗法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 ,现多采用中西医并用 ,针药并用 , 针药配心理疗法 ,气功加音乐疗法[24 ]等多种方法来综合治疗抑郁证。 2  实验研究 211  单味药的研究 陈瑶等[25 ]研究表明 ,积雪草总苷具有调节抑郁症 大鼠 HPA 轴和 HPTA 轴功能的作用。何咏梅等[26 ]综述了柴胡、巴戟天、 石菖蒲、黄芪、刺五加、白果及槟榔等中药有明显抗抑郁活性。合欢花 水提物[27 ]和贯叶连翘提取物[28 ]有明显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 212 复方研究  从动物实验研究的角度得到证实 :柴胡加龙骨牡蛎 汤 ,甘麦大枣汤 ,百合地黄汤等经方及柴地合方 ,菖欢 1 号等新制剂都 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29 ] 。薛征 [30 ]观察了逍遥丸、甘麦大枣汤、养血归 脾丸 ,脾肾两助丸对实验动物的抗抑郁作用 ,发现脾肾两助丸效果最 好。武丽等 [31 ]探讨加减温胆汤的抗抑郁机制 ,可能是通过调节脑和血 浆内生长抑素水平 ,达到抗抑郁目的。张凯娜 [32 ]的实验研究表明 :乌 灵胶囊可以快速缓解焦虑障碍及抑郁症状。 3  结语 中医在治疗抑郁症的方面有确切的疗效 ,但是在抑郁症的临床治 疗中总结出有效的方药 ,尚缺乏基础研究以阐明其作用机制。如何对 郁症的辨证还缺乏客观化和规范化的研究。如何将中医传统对“郁证” 的认识与现代的神经解剖、神经生化等研究相结合是中医药在抑郁症 研究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用现代科学阐明中医“证”的有益尝试。 随着时代的演进 ,经验的积累 ,抑郁症的辨证论治也必然走向成熟[33 ] 。 参考文献 [ 1 ]  赵英日. 抑郁症发病时间的探析 [J ]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06 ,6 (4) : 87 —88 [ 2 ]  许沛虎. 中医脑病学 [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 925 [ 3 ]  张剑. 李辅仁治疗老年抑郁症经验 [J ] .中医杂志 ,2000 ,41(4) :208 [ 4 ]  郝万山. 柴桂温胆定志汤为主治疗精神抑郁症 [J ]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7 ,20(3) :64 [ 5 ]  冯文林. 抑郁症与体制因素的关系 [J ] .中国民间疗法 ,2002 ,10(2) :2 [ 6 ]  赵燕. 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J ] . 中医杂志 , 2006 ,9 ,49(9) :691 —693 [ 7 ]  彭计红 ,梅晓云. 抑郁症的辨证分型概况 [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20 (1) :62 —64 [ 8 ]  胡随瑜 ,张宏耕 ,郑林 ,等. 1977 例抑郁症患者中医不同证候构成比分析 [J ] .中国医师杂志 ,2003 ,5(10) :1312 —1314 [ 9 ]  胡随瑜 ,张海男 ,唐凤英 ,等. 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证候标准第一轮专家问卷 分析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8(12) :21 —23 [10 ]  彭贵军 ,胡随瑜 ,张海男 ,等. 抑郁症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证证候标准第二轮 专家问卷分析 [J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3(5) :37 —39 [11 ]  樊晓平 ,彭展 ,杨胜跃 ,等. 基于多层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的抑郁症分类系 统研究 [J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40(13) :205 —208 [12 ]  姬道绪 ,王天芳 ,薛晓琳. 抑郁症常见证候精神症状表现特点的初步研究 [J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6) :72 —75 [13 ]  赵英勋.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抑郁症浅探 ———附 26 例报告 [J ] . 中华实用中 西医杂志 ,2004 ,4(17) :26 [14 ]  熊抗美 ,赵志付 ,刘国. 从肝论治抑郁症 57 例临床观察 [J ] . 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 ,2003 ,10(1) :60 —61 [15 ]  何军琴 ,汤希伟 ,岑幻仙 ,等. 补肾调肝清心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研 究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4(10) :889 —892 [16 ]  郭小青 ,马晓军 ,贾红声 ,等.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J ] .陕西中医 ,2003 , 24 (3) :241 —242 [17 ]  吕梅 ,王玲玲. 针刺治疗抑郁症选穴频次的分析 [J ] .针灸临床杂志 ,2003 ,19 (8) :15 [18 ]  罗和春. 新电针疗法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的启示 [J ]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 ,2000 ,20(11) :806 —807 [19 ]  李德平 ,王宝玲. 腹针治疗抑郁症 44 例 [J ] .上海针灸 ,2005 ,24(3) :22 [20 ]  任建宁. 耳针治疗抑郁症 50 例 [J ] .河南中医 ,2005 ,25(2) :75 [21 ]  黄泳 ,夏东斌. 头电针治疗抑郁症 30 例临床观察 [J ] . 中西医结合学报 , 2004 ,2 (2) :151 —160 [22 ]  张国泰. 浅谈张子和的情志疗法 [J ] .光明中医 ,2000 ,15(6) :38 —39 [23 ]  黄庆元 ,李建国.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抑郁症 35 例临床观察 [J ] . 甘肃中医 , 2005 ,9 (18) :18 —19 [24 ]  周庆. 中医治疗抑郁症 [J ] .医学综述 ,2003 ,9(5) :316 —317 [25 ]  陈瑶 ,秦路平. 积雪草总苷对抑郁症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J ] . 第二 军医大学学报 ,2002 ,23(11) :1224 —1226 [26 ]  何咏梅 ,杜绍礼. 抗抑郁中药的研究进展 [J ] .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 ,9 (6) : 71 —73 [27 ]  李作平 ,赵丁 ,任雷鸣 ,等. 合欢花抗抑郁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初探 [J ] . 河 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3 ,24(4) :214 —216 [28 ]  司银楚 ,孙建宁. 贯叶连翘提取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及脑内 52HT , NE表达的影响 [J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3 ,34(1) :70 —73 [29 ]  冯文林. 抑郁症的中医药实验研究概况 [J ] . 浙江中医杂志 ,2002 ,11 :502 — 503 [30 ]  薛征. 脾肾两助丸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 [J ]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 ,4 (4) :14 —16 [31 ]  武丽 ,张丽萍 ,叶庆莲 ,等. 加减温胆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血浆生长 抑素含量的影响 [J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8) :114 —116 [32 ]  张凯娜. 左旋多巴与乌灵胶囊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 [J ] . 新医 学 ,2005 ,36(3) :154 —155 [33 ]  杨盛名. 中医郁证的发展浅议 [J ] .中医杂志 ,2007 ,9 ,48(9) :857 —858 (本文校对 :杨建宇  收稿日期 :2008 - 01 - 28)   沉痛哀悼“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   ·188·光明中医 2008 年 6 月第 23 卷第 6 期   CJ GMCM June 2008. Vol 23. 6
/
本文档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现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