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文化之出路

2010-09-25 3页 doc 26KB 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3308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文化之出路中国文化之出路 中国文化之出路 陈序经 (1903-1967),中国现代学者。本丈选自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一 今晚兄弟很喜欢得来和诸君研究中国的问题,尤其是中国文化的问题。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想着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根本要从文化着手;因此今晚兄弟特别拿出“中国文化之出路”这个题目来和各位作一简短的讨论。为中国的前途计,我们要为它寻找一条出路。关于中国文化底主张,大约可分作下列三派: (一)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文化的。 (二)折衷派——提倡调和办法中西...
中国文化之出路
中国文化之出路 中国文化之出路 陈序经 (1903-1967),中国现代学者。本丈选自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一 今晚兄弟很喜欢得来和诸君研究中国的问题,尤其是中国文化的问题。中国的问题,根本就是整个文化的问题。想着把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根本要从文化着手;因此今晚兄弟特别拿出“中国文化之出路”这个题目来和各位作一简短的讨论。为中国的前途计,我们要为它寻找一条出路。关于中国文化底主张,大约可分作下列三派: (一)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文化的。 (二)折衷派——提倡调和办法中西合璧的。 (三)西洋派——主张全盘接受西洋文化的。 兄弟是特别主张第三派的,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的西化。现在兄弟先来给第一第二两派下一个批评,然后再提出主张第三派的理由。 …… 三 现在世界的趋势,既不容许我们复返古代的文化,也不容许我们应用折衷调和的办法;那么,今后中国文化的出路,惟有努力去跑彻底西化的途径。上面我们已经解释了第一条路(复古派)和第二条路(折衷派)都不能跑得通,惟有第三条路(西洋派)才是我们当行或必须行的途径。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的缺点是:前者(复古派)昧于文化发展变换的道理,而后者(折衷派)昧于文化一致及和谐的真义。前者误以为环境时代是不变的,所以圣人立法,可以用诸万世,而施诸四海;而后者则误以为文化的全部,好像一间旧屋子,我们可以拆毁它,看看那块石,或是料木,随便可以留用。但是他们简直忘却了文化各方面的特质,是不过我们的假定;在文化本身上,并没有这么的一回事。其实文化是完全的整个,没能分解的。总之,无论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都可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出路,是要去彻底的西化。照主张彻底或是全盘西化的人们的见解,以为目下我们的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事实上,都已采用西洋的方法,这就是不只在思想上,并且在实行上,都已趋于完全采纳西洋的文化。他们的主张,有下面的两个理由: (一)西洋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 (二)西洋现代文化,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去接受,它毕竟是现在世界的趋势。 申言之:(一)从文化发展上看来,西洋近代的文化的确比我们的进步得多,它的思想,也的确比中国的思想来得高。西洋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科学上,政治上,教育上,宗教上,哲学上,文学上,都比中国的好。就是在衣、食、住、行的生活上头,我们也不及西洋人的讲究。即使梁任公先生在他的《清代学术概沦》中,也要承认非用西洋的方法,便不能把国学来研究。真的,死的国学,也需要赖西洋方法的注射,才得保其生存! (二)从理论方面说来,西洋文化,是现代的一种趋势。在西洋文化里面,也可以找到中国的好处;反之,在中国的文化里未必能找出西洋的好处。精神方面,孔子所说的仁义道德,未必高过柏拉图的正义公道。13世纪,中国的火药印刷指南针数种,却为西洋人所接纳而加改良;物质方面的好处,也可以在西洋文化里找到。至若民治和科学,中国都没有。即如座上诸君今晚得来这里听讲,大多数人所穿的服装,和目下诸君所受的教育,现行的社会,和国家布施的宪政,无一而非西洋的东西。又如孙先生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根本上都是西洋文化的产物。一切政治,社会,教育,经济,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理论上和事实上,都无一而非渐趋于西洋化。从空间看去如此,从时间看来也是如此。西洋文化因它是由许多不同文化组合而成,所以中世纪的局势,也比之中国好。几千年,宗教和政治,希伯来文化,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数种势力平衡地来相竞争。结果便产生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政治运动。可是中国汉朝,政教合一;政治的实力为孔子的学说所巩护,而弄到中国历史上的单调和凝固。十字军的东征,和元朝的西征,使东西文化得到接触,使西洋文化有了变动;而中国自汉朝以后,却凝滞不前! (三)从比较上看来,中国的道德,不及西洋;为的是中国的道德家本身不好。中国人无论公德私德都不好。教育亦的确落后。法律的观念薄弱。一国之本的宪法,素来也不很讲究。哲学也不及西洋的思想如柏拉图哲学之有系统。物质方面更不用说。关于这点,想诸君亦表同情,西方文化既比我们好,我们为什么不全盘彻底的采纳?西洋文化,是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而成为现代化,和世界化。日本的本身已自西化。澳洲也成为英国文化扩张的区域。对着现代世界文化,虽欲不加以接受,亦会被迫着去接受;因为文化的趋势是不能逆倒的。美洲的黑人和白人交处,自动的去接纳西洋文化,便得以继续繁衍。在1865年得了解放以后更日进无已,可是该地土人,不肯接受,便日渐归于淘汰,现在反要受美国政府保护来生存。即如广东的苗黎,跑入五指山,不肯和汉人来往,也便一样的渐趋沦亡。这是世界文化的趋势。西洋的文化,较之我们的文化高。为什么见了他人高于我们的文化,而不去接纳?诸君,请不要以为兄弟说得过火。我们若以为帝国主义是西洋文化的产物,我们若想打倒可恶的帝国主义,决不能以王道来打倒它,却反过来要用帝国主义去打帝国主义。因为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际上,非此便无法为中国的文化找到一条出路。 可是有些人说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亡,民族也必随之而亡。此说是不真确的!文化是由人类所创造;过去的文化,只是前人努力得来的结果。现代和将来的文化,正要今日的我们善继善承的不断地去发展与创造。文化的本身,是整个人类所共有共享的东西,而不是任何一国家,任何一民族的专有或专利品。所以说文化亡,不见得民族也随之而亡。试看东邻的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尽量的采纳西化,结果便一跃而跻于富强之域,他们不但种族因之而兴盛,他们的祖宗所遗下的文化也因之而光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反证。但有些人以为西洋人也尝研究中国的文化,为什么我们要忽视我们的文化?可是我们该要知道西洋人之来研究我们的历史,只不过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并不是为仿效我们的;正好像他们跑去非洲研究该处的文化,而没有去想采纳该处的文化一样。更有些人以为我们若不去发展中国的文化,便恐怕将来在历史上没有了位置。我则以为这是未免过于忧虑。因为中国文化,老早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现下若有人来写世界史,而不把中国史也放在里面,那人的知识便是不大广博的。即使数千年后,中国的历史仍必有它相当的位置。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委实不忧中国的文化将来会被人们忘掉了的。 四 谁起来担负这个彻底全盘西化的责任?回答是在南方的青年学生身上。不单在政治上,南方是个新文化的策源地,西洋文化的输入,从地理上看,多是在南方。在汉朝,广州已为中外交通的孔道,而为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市廛。到了唐代,也为贸易的中心,直至明清,也是交通的要道。其他如政治,教育,宗教的文化演进,亦多以广州为起点。即如西方宗教的输入,最初到中国来宣教的利玛窦,也在广东住了十多年;又新教的传教士马礼逊,也是先到广州来;而第一位中国宣道师梁发,也是这里的人。其次说到新教育,是以容闳、黄胜和黄宽三位为最先的留学生。至1872年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中广东人占了九十多位。再如新文学的创始,也在这里受西洋文化不少的影响。文字革命(通俗文替代文言)很早便由梁任公和严复两位先生在书信里有所讨论。对于五四运动,兄弟不如常人的感觉这么利害,而以为若无梁启超的努力,把古文化变成通俗化了,或者不会得有今日之成功,成为简单化。同样,黄公度在诗的解放上也有很大的功劳。经济方面,福建和广东的侨民,也影响南方的经济很大。政治方面,如孙中山先生,也是这里的香山县人。再而说到城市运动,广州不但是开中国新城市的纪元,并且是现在由中国人管理最西化的一个城,这是凡研究中国城市和市政的人们所公认的。又如劳工运动,也是始于南方,好像多年前的海员大罢工,和现下机器工会等的组织。至若中国十几年来的女权运动,也是盛于广州。女子教育在广东也十二分发达。大学男女同学,也以广州南大为先。民九、十年,广东女子已实行参政运动,而在广东临时议院已有女子议员。因此南方人的责任很大。思想最新的也可说是南方人,像容闳、严复等。又梁启超创办新闻丛报,开发中国人的知识使明晓世界的大势。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根本上也是西化的思想,他的理想中人是美国的华盛顿。西洋文化,是他的革命环境。他反对中国的旧文化,推翻专制的政体,而建立共和的民国。总之南方是新文化的策源地,思想是最先进。最后归结的说到中国文化的出路,无疑是要从彻底全盘西化着手。希望诸君起来负起这个责任。本校为政治革命的结晶品;把西洋文化彻底努力的去采纳与发展,是在今晚各位的身上了。 按:此讲词的草就,大致是把陈序经博士该晚的演讲笔记下来。此外,更还得到陈博士平日所发表的文字拿来参考,而且得到他的同意加入多少意见,并蒙赐予修改及指正,理当在此并加声明——记者附识。 元旦脱稿于南[中]大,爪哇堂
/
本文档为【中国文化之出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