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阴符经》

2010-09-28 19页 doc 100KB 1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2418

暂无简介

举报
《阴符经》《阴符经》原文 《阴符经》原文 上 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 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
《阴符经》
《阴符经》原文 《阴符经》原文 上 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 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不能见,莫不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 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虞愚,我以不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阴符经讲稿 缘起 为啥想到要跟大家交流《阴符经》的学习体会呢?是因为听波师兄说要讲《通书》,当时一下子就想到了《阴符经》。 《通书》着重讲“诚”,“诚者,圣人之本”。朱熹的注说“诚者,实也”。诚实,就是一个人心性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样子,也就是人的初心,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的状态,是人心性还没有被污染之前的样子。按朱熹的说法,普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禀拘之,物欲染之,则不能全此‘诚’” !换句话说,不论是凡人还是圣人,心性都是以此“诚、实”为“体”、为“本”的。这个“本”,是天性自然“不待作而自有,不待为而然”的。就是人纯朴、朴实的天性。这个“天性”也就是“诚”。与这个“诚、实”相对应的,就是《阴符经》中讲的“机”与“变”。 《通书》虽然也讲到了“几”(通“机”),讲到了“知几其神”,但相对于讲“诚”而言,讲得就简略得多。“几”是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苗头。《阴符经》所侧重的,就是在讲“机”,讲“用”,讲“变”,主要讲的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所以,《阴符经》恰好与《通书》互为里——《通书》讲“诚”,是“体”;《阴符经》讲“机”,是“用”,两书刚好相互补充。正因为有这个感觉,所以,听到波师兄说要讲《通书》,一冲动,就说我来试着给大家交流一下学习《阴符经》的体会。当然,能够拿出来交流的,也只是些个人的“私见”,仅供同学们参考。 《中庸》讲到人的修养时,提出了“自明诚”与“自诚明”的差异。《通书》,从“诚”开始,引出 “五常百行”,然后慢慢推演开,直至将个人、家庭、社会中种种与人相关的因素,作了概要性的阐示。这种由一个“点”引发开,渐至于其他方面的叙述过程,应该就是“自诚明”——从“诚”开始,慢慢到“明”,明白道理。而《阴符经》所采用的叙述方式,与《通书》正相反,一开始就讲“五贼”,讲万事万物的种种变化,讲种种变化之中所包含的规律。当我们把种种变化及其规律看穿、看透之后,《阴符经》为我们指出,讲这种种变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以定人也”!最后仍然回复到“天性,人也”上面来!人的天性就是道家所说的“朴实”或者《通书》所说的“诚实”。应该说,这种叙述的路子,从纷纭变化的万相入手,最后归结为一“点”,就是“自明诚”——先明白事理,然后最终回复到“诚”!归根结底,《通书》与《阴符经》,确实可以看成是同一道理的两种不同表述形式。所以,在波师兄讲完《通书》之后,我们大家一起学学《阴符经》,应该说,这样对比着来体会,可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到,我们学习《阴符经》,目的是“自明诚”,最终还是得回到人的本性“诚”上面来。如果我们学习《阴符经》,只看到“五贼”理论的 “机”与“变”,拿着这些“机变规律”去谋求一己之私利,那么就是本末倒置!这经,就成了“害人经”。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如果我们只看到种种的“变”,而没有最终回到“诚”,那也只能说明我们对于“五贼”理论的精华,仍然是没有真正弄明白。 在传统的学术当中,如果我们把《太学》或者《中庸》看成儒家学修的大纲的话,那么,《心经》可以看成是佛家学修的大纲,《通书》可以看到是宋明理学的大纲,而《阴符经》就是道家的学修大纲。这几部书,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微言大义。貌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几个字,往往包含有非常之深的内涵在其中。这些内涵,须要我们学习的时候去体会,只有长期不断“泡”在其中,才有可能真正慢慢品出这些语句的味道来。所以,通常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将这些经典背下来,反正字数也不多,而且文笔也非常优美,背下来,既能让我们在某时某地某因缘之下,可能突然融会贯通,也可以在没事的时候品一品这些句子,提高我们写文章时的归纳、概括能力。 《阴符经》来源 本经的全称是《黄帝阴符经》,当然是假托“黄帝”所作。将经书名称或者作者攀附前人、攀附圣人,是古人的一贯作法。这也是出于无奈,毕竟人心都好古、好奇,总是觉得“远香近臭”——不论是地域上的远,还是时间上的远。所以,托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管这《阴符经》的作者到底是谁,总之,这位作者是非常了解人心性之中这些弱点的。《阴符经》后文说“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这些句子,就是在谈普通人心性上的弱点——好神,好奇,追逐,驰求等等心态。这些心态,可以说大家都会有体会,相应的俗话、老话,也总结了很多,比如:饭是隔锅香;墙内开花墙外香;酒是陈的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等等,总之,一旦有了时间或者空间上的距离,距离产生美,本来是同一个人,但其他人对待这个人的心态却会有明显的不同。就像禅宗的一代祖师——我们四川什邡的马祖道一禅师,他悟道之后回到故乡。刚开始,别人听说有一个悟道的大师回乡来了,都巴不得来亲近一下、见识一下。结果来了一看,哦,就是街那边编箩筐卖的那个老头的儿子嘛!从小我们看到他长大,哪里有啥了不起嘛?结果来人一哄而散。马祖看到这个样子,觉得不行,于是再次出川,到江浙一带去,结果,“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江浙那边的人喜欢得不得了!一下子,整个传道的局面就打开了。后来马祖总结这个道理,说了一句话——“悟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其实我们只要注意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就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类似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比如“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外国的啥都好!连外国扔了的旧衣烂衫等垃圾,我们也有人运回来卖,而且去买的人还很多!总之,人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源于自己的“心态”。说起来,我们学修国学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要对我们自己的心态有所觉悟。 传说,李筌,好道术,经常在国内各个名山大川跑,寻仙访道。有一天,他在嵩山的虎口崖壁间,得到一个绛紫之囊,打开后得到这经,但他自己读不懂!几年之后,他跑到骊山,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婆婆,这个老婆婆拄根拐杖,盯着路边上一根正在燃火的木棍子,口里念念有词“火生于木,祸发必克”!李筌一听,这正是《阴符经》中的一句话嘛,于是恭恭敬敬地问老婆婆,这是《阴符经》中的句子,您老怎么知道这句话呢?老婆婆说,我学习这经已经“三元六十甲子”了!李筌一算,“三元六十甲子”,一千零八十多岁啊!不得了,遇到真正的神仙了,于是赶快请教。老婆婆觉得李筌人也不错,就把这个经详细地跟李筌讲了一遍。后来李筌就根据老婆婆讲的,写下了这部经的“经解”。传说中,这个老婆婆,就是道家的神仙“骊山老姆”。李筌吃了老婆婆留给他的麦饭,后来也成了神仙。 那么,从传说来看,这部经,主要就是从李筌这里流传出来的。这个故事本身,“神奇”的地方很多,仍然是为了调读者的胃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还是那个道理——人心好奇!古人相信这些传说,现代人不相信,看起来好像现代人比古人高明些?其实不一定!时代虽然变了,但人的心态,却未必就跟古人不一样!比如,换到现代,如果说我们也来攀附别人,去推行某套理论或者学说的话,恐怕我们就会说,这经是某某活佛、某某仁波切、某某灵修大师(而且特别强调,还是“国外”的已经“死掉”了的“大师”)……的不传之秘的“遗作”!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是某某远古文明、古代遗址上发掘出来的文卷、残篇!这并不是在开玩笑!大家注意一下现实生活之中,事实上就是有人在这样搞!什么文书、、古篇、残卷……层出不穷。大家可以想像,只要这样子一宣传,肯定会有人来“买单”的。这些愿意买账的人,他们的心态,值得大家注意。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警惕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心态!类似的,一听说某某地方有个大师、有个高人,就想跑去亲近,跑去学点什么,或者听点什么“不传之秘”……不关注自己的心性,不在自己的心性上面下功夫而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个就是“偷心”,就是“盗心”,《阴符经》把人的这些心理,看得极其清楚,所以后文“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对人的这种“盗心”作出了深刻的阐示。 主要注解: 《阴符经》最常见的注,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李筌的注。李筌注,比较偏于“道”,重道术。另一个,是张果的注。张果的注,见于北宋《云笈七籖》第十五卷洞经部。该注多处批评李筌,其实看得出很多东西实际上是根源于李筌的。张果的注,有儒、道合一的倾向。同样在《云笈七籖》第十五卷,还有一部经,就是《天机经》。这部经,是专门用于解释《阴符经》的。《天机经》,应该说是道家内部对《阴符经》认识的集中记录。 《阴符经》历代受人重视,注释者也相当多。《道藏》从第五十四卷开始,至第五十八卷,全部是《阴符经》历代的注释,共计二十余种。宋代理学家朱熹对《阴符经》也很重视,著有《阴符经考异》。不过,总的来看,现在能看到的种种注释,要么,完全站在丹道、内丹修炼的角度在注;要么,就站在权谋、权术的角度在注;还有就是站在阵战兵法或者阴阳占卜的角度在注。当然,《道藏》中绝大多数的注,都是围绕丹道、练气之法在谈。(目前所能查到的注,不管是否托名,计有如下人等:任造一、朱熹、阴长生、魏伯阳、施肩吾、彭晓、吕洞宾、袁淑真、李冲、朗然子、张梦乾、赤松子、张良、葛玄、许逊、钟离权、崔明松、刘玄英、曹道冲、唐谆、李筌、张果、王道渊、俞琰、夏元鼎……,当然,还有很大一部份人查不到。) 当代人对《阴符经》的论述也相当多,但多半侧重在对道家进行思想观念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将本经的道理与人自身的修养结合起来谈。这些解说,在网上可以找到。 本经的读法: 全文三百多字,按通常的说法——百言道,百言法,百言术,所以分为上、中、下三部份。但是,全经是一个整体,逻辑性非常之强。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全经的意思,才可能前后贯通。我们把它分裂开来进行学习,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更不要说一句一句地去作“句解”。作“句解”,很容易背离全经整体的意思。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只有先“句解”,把每句的意思弄明白了之后,再合起来解。 一般来说,我们在初读这部经的时候,肯定有个感觉——下篇,比中篇容易读懂,中篇,比上篇容易读懂,上篇最难读懂。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上篇,几乎全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抽象的东西,而中篇开始有具象的了,下篇,就基本都是可捉摸的、是具象的了。真正对我们学习来说,中篇与下篇,其实就是上篇的发挥,只要上篇弄清楚了,中篇、下篇,基本上就可以迎刃而解、一读而过。所以,我们品味这部经,重点还是放在上篇。另外,传统的说法,全文三百余字是百言道,百言法,百言术,我们只要将上篇讲“道”的这部份弄清楚了,中、下二篇讲法、讲术,基本上就是属于枝节了,所以,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主要的功夫也是下在上篇,这次跟同学们交流,也就是以上篇为主。 《阴符经》地位: 从前面注释者人数的众多,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本经的地位与重要性。但谈到《阴符经》在道家内真正的地位,就必须提到道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南宗祖师张伯端。张伯端代表作《悟真篇》第58首说: 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 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 这首诗,把《阴符经》与《道德经》并称。以张伯端本人在道家内部的地位,有他的推崇,《阴符经》在道家内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 跟吕洞宾、张三丰这类神出鬼没、神龙不见首尾的“神仙级”祖师不同,张伯端作为道家南宗的祖师,他的生平在历史上是清清楚楚、有源可考的—— 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真人。宋神宗时期人。为官,四十岁,一日因家中一碗鱼汤被人偷吃了,他怀疑是一位侍女干的,结果那个侍女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就自杀了。这件事对张伯端震动很大,想起自己当官几十年,不知道办了多少的冤假错案!于是写了: 刀笔随身四十年,是是非非万千千; 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然后他烧毁积年来自己办案的卷宗,离家遍访名山,发心修道。 四十四岁,张伯端在成都天回镇,遇到刘海蟾,得金丹秘诀。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写下了《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石桥歌》《禅宗歌颂诗曲杂言》等作品,奠定了道家南宗的理论基础,成为一代祖师。 《悟真篇》是其代表作。从此,道家开始讲“悟”、讲“悟真”,开始向佛家、向禅宗学习。 这个地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在他之前,道家丹宗一直讲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就是从张紫阳这个时候起,“炼虚合道”就变成了“悟虚合道”!合于道,不是炼出来的,是悟出来的。后代道家经常讲“仙术易成,大道难求”,其实也就是说,法术仙术,可以修炼出来,这个“大道”,是“修”不出来也“炼”不出来的,只能靠“悟”。我们在学习《阴符经》的时候要注意,这经并不是只讲“术”讲“机”,而实际上是在讲“道”。“术”与“机”,仅仅只是“道”所表现出来的外围的现象。后面我们讲到正文的时候,自然会涉及到这些问。所以,张紫阳把《阴符经》的地位抬得那么高,他肯定是把这些问题看得非常清楚的,确确实实是极其有眼光的。 有意思的是,道家全真教中,比如“伍柳仙宗”——伍冲虚,柳华阳,也讲悟、讲参,其基本理论多是“援佛以论道”,结果引来佛教界的嘲笑。而张伯端讲“悟虚合道”,讲“悟真”,讲参禅,却没有哪个笑他!他自有他高明的地方。 事实上,打从宋明之后,道家的理论体系,已经明显有了佛化的倾向。比如后来道家所讲的“性命双修”,将炼内丹、内功,看成是“修命”,是对肉体的修炼;将“悟道”、参悟,看成是“练性”,是对心性的修炼。在相传为吕洞宾所作的《敲爻歌》中说: 只修命,不养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悟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成仙。 道家所谓的“命”,主要就两个方面,一个,是练内丹,另一个,是练内功。道家所谓的“性”,其实就是《道德经》《庄子》等经典所讲的,人的心性的修养与调节。 如果以佛家的眼光来看,练内丹,看到自己肚子里有一坨光团,其实就是《圆觉经》中所讲的“三摩钵提”,是一种“幻观”,是自己精神想像出来的东西。密宗“大圆满”讲的观“明点”,其实也一样,仍然是“幻观”,是“在玩弄自己的精神”。道家练内功,把自己的呼吸调整来调整去,然后利用呼吸时腹内产生的压力,对内脏进行“按摩”、调整,也与佛家的“安那般那”、“安般法门”,是一回事。后代道家将“修性”变为“悟道”,是向佛家禅宗学习。因为从本质上讲,禅宗讲的“悟”、讲的“明心见性”,与《道德经》《庄子》等指出的人的心性修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些地方,道佛两家理论体系虽然略有差异,其实所讲实质内容完全一致。向佛家的“参悟”学习,将道家的体系改向佛家靠拢,应该说,这就是张伯端在道家思想体系发展上的最大贡献。后代王重阳创立道家全真教,性命并重,性命双修,就继承了这套道佛合一的理论体系。如上所述,如果从更长远的历史时间来看,道家老子、庄子,所讲的其实就是人心性上的东西,但后代道教过于重视“炼丹”、“练气”,忽视了心性上的修养,实际上已经离开了老庄时期的道家理论体系。吕洞宾、张伯端、王重阳等人,重新提倡心性的修养,就是为了挽救道家只重炼丹,只重“修命”的弊病。只不过,他们讲心性的修养,没有直接回复到老、庄的思想体系中去,而是顺手拿佛家的东西来说话。从实质上看,佛家的思想,特别是禅宗的精神,与老庄的体系,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所以,他们这样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清世宗雍正皇帝,评价张伯端的作品时说 “《悟篇》不着宗门一语,《禅门歌》不着玄门一语,皆入理域,究明宗旨”。可见对张伯端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张紫阳《禅宗歌颂诗曲杂言》中的《即心是佛颂》,被用在《西游记》第14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的卷首,冯老师在讲禅宗经典《信心铭》与《宝镜三昧》的时候,也都举了这首颂: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说;若知无佛亦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相;无体之体是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忘; 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万端无所为,便是南无及伽叶。 为啥这里扯出张紫阳?作为道家南宗的祖师,对道,他当然有发言权,看他的《即心是佛颂》,说明他对于佛,也有相当程度的体会,那么,他大力推崇《阴符经》,自然有他独到的眼光。他是道家南宗的祖师爷,有他的推崇,《阴符经》在道家内的地位与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阴符经》内容大要 本经的内容,种种疏注看法悬殊很大。有的人认为是在谈道家修养方法——但其中又有谈“悟道”和“内丹”之分;有的人认为它是在谈纵横、权谋、术数;也有人认为它是在谈兵家克敌制胜之道……。其中,认为是在谈“道家修养方法”的人数最多!因为在《阴符经》上篇明白说出“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我们现在谈这部经,主要还是立足在“悟道”与“修道”的角度。但我们在谈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发现——不管是认为这部经究竟是在谈什么,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运用——“五贼”理论的运用!运用在修道就是修道,运用在兵法就是兵法,运用在权谋就是权谋……,其差异,就是一个字“心”——“人心,机也”。可以说,只要你“心机”用在哪儿,这套理论就可以用在哪儿! 从根本上说,整部《阴符经》的思想,不外乎只有一点,那就是“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整部经的目的,就是“立足于人”,讨论“人”应该如何“定”,应该“定”在什么地方。这包含了两重意思,一个,是人作为生命个体,在社会、在自然界中,自己应该如何“定位”;另一个,是整个人类社会,在宇宙、自然之中,应该如何“定位”。今后我们学习完这部经,如果能够帮助大家“定”下来,帮助大家看清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定位”,那么,我们的学习应该说就达到了目的。 《阴符经》题解: 《阴符经》经名,最早见于《战国策》。《战国策》言: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读之。”另外,《史记·苏秦传》也说:“得周公阴符,伏而读之。”《隋书·经籍志》中记载当时有《太公阴符钤录》一卷,《周公阴符》九卷,两书皆列入“兵家”类,可能就是苏秦当年所读的书。但两书今均失传,不知是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阴符经》,但至少表明这经的名字,在李筌传出本经之前,确实是有记载的。 仅从经的命名上来说,我们不妨这样看——《阴符经》,为阴;《通书》,为阳。外显的为阳,《通书》讲“仁义礼智信”,正大光明,当然是外显的;内守、内德、内验的,当然就是“阴”,对道家来说,《阴符经》,就是用在“内”的。 从字面上解释,“阴”,有二义:1、暗,暗中;2、隐藏的。“符”也有两义:1、符合,契合;2、符号,表现,外显的东西。“阴符”两字连起来解释,那么也有二义:1、暗合经——暗中契合,暗中契合于“道”的经; 2、隐藏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它外在的表现,外显的样子是什么?引申就是——“道”、“大道”外显的表现是怎么样的。 从经的这个命名,我们不难大至推知经书的内容是什么。不过,为什么这经要强调“暗中契符于道”?事实上,暗中契合也好,明着契合也好,那都不是这个“道人”自身有意要“明”或者“暗”,而是旁观的这些人在下定义、作注解。好比看见风把幡吹动了,有人说是风动,有人说是幡动,不管说是的哪种,其实跟风、跟幡,完全没有半点关系,风和幡是没有这些的。说得严重点,不要说“旁人”无法知道这个“道人”是明是暗,就算是诸佛菩萨,也不可能看得出来!所以禅宗说,一个真正悟了道的人“于佛魔不到处立身”!不要说魔,连佛都不知道他在哪里立身!这不是“阴符”是什么呢?“诸天捧花无路,外魔潜窥无门”嘛!根本看不出来! 就像波师兄讲的那个故事:某老师还在庙里当大和尚的时候,认识一位老和尚。这位老和尚又抽烟、又喝酒、又吃肉,又赌博。当地的佛协主席气得不得了,经常骂这个老和尚是魔子魔民,死后下十八层地狱!后来某老师偶然看到,这个老和尚竟然有虚云老和尚的“传承凭证”,有传法文券!这位老和尚死后,请当地佛协主席举火火化,这位佛协主席口中还是骂骂咧咧的。某老师当时说,注意收舍利子!佛协主席听到了,骂,他这种魔鬼子孙都烧得出舍利,那猪骨头、狗骨头也都可以烧出舍利来了!骂完就走了。结果,烧完之后,光气氤氲,异香扑鼻,各色舍利足足收了几大碗!这一下,佛协主席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赶紧跑来跪拜忏悔。 “于佛魔不到处立身”、“诸天捧花无路,外魔潜窥无门”,像这样的例子不晓得还有好多!“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哪个敢保证我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人呢?有这样的人我们又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呢?说实话,确实是很难看出来的——“阴符”嘛!看得出来,那就是“阳符”了!就像这位老和尚一样,他自己是怎么回事,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其他人肯定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他的。何况我们平时看人,往往也只是看这个人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言论,真正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我们其实是很难明白的。 品味这里的“阴符”二字,我们也可以结合《道德经》中提出的立身处世的来看。《道德经》讲“合其光,同其尘”。“合其光”,古注为“虽有独见之明,当知暗昧,不用以耀乱世人”;“同其尘”古注为“常与众庶同垢尘,不自殊别!”严格说起来,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见”,更别说“独见”而且还要“明”!那么,没有见、没有明,也就谈不上“知暗昧”,以及扰不扰乱世人。换句话说,我们根本就是个俗人,根本就是个世人、庶人,根本就在尘垢之中,也就没有什么与世人殊不殊别的问题了!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心性之中,觉得自己有点“与众不同”,觉得自己有什么什么境界、证悟,是旁人所不知的、不会的……只要你有这样的感觉,那肯定就已经是“与众殊别”了,还谈什么“合光同尘”呢?另外,最好不要把自己“独到”的这些“境界、证悟”拿出来“耀乱世人”,否则,你就已经不是俗人、世人、庶人,而是个“高人”了。像这样的“高人”,在人群之中肯定“扎眼”,又怎么谈得上“阴符”呢?真正彻底地“合其光,同其尘”,也就是“阴符”。所以,《道德经》与《阴符经》在这些地方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像这样一个根本就是一个俗人、世人、庶人、凡人的“道人”,他没有哪怕是半点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他处在众人之中,就像一滴水回到海里面去了一样,我们怎么可能把他从这个汪洋大海中“挑选”出来呢? 《道德经》中还有一些语句,也可以用到这里来说明“阴符”二字——“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真正明道的人,看起来就像是暗昧无知一样;真正的进取之道,看起来就像是唯恐退之不及一样;真正平顺的道,看起来就像是乱七八糟一样;真正上德之人,看起来就像是藏污纳垢的深谷一样;真正广大的德,看起来好像还很不足;真正在建设道德的人,看起来像是在偷懒;真正质朴的人,看起来像是已经被沾染……这几句话中,“像是”二字后面的,多半都是为人所不取的,结果呢,按《道德经》的话来说,一个“像是”暗昧无知、“像是”退之不及、“像是”乱七八糟、“像是”藏污纳垢、“像是”在偷懒、“像是”已经被沾染……的人,就是一个真正有“道”的人。像这样的“道人”,他之所行,当然是“暗符”——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在干什么! “阴符”的第二个意思是“隐藏的道,外显出来是什么样子?”上面《道德经》所讲的这几点,应该说,就是一个“有道的人”,所外显出来的状态。此外,大家都看过冯老师讲的《庄子·德充符》。“德充符”——德充满了的表现是什么样子;或者,要让自己的“德”充满,须要符合些什么?大家可以复习一下冯老师所讲的,来体会“德充”之后的这个“符”,与“阴符”,是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们看现在世面上的一些所谓“灵修大师”、“悟道大师”,特别是近年间外国翻译过来的一些这样那样的大师,种种“高明”的理论、道理、方法,讲得有板有眼,天花乱坠。结果呢?完全就是在“耀乱世人”,把一些人的思想搞得更加混乱,弄得大家手足无措。如果注意看这些大师的照片,完全可以看出他心中潜在的“与众不同”,个别人还能看出他的“孤高”——换句话说,他的心中肯定有个“境界”在!而且觉得自己这个“境界”不是其他人能够明白的,所以才会显示出“孤高”。像这种状态,就算是他们的证悟真的是很高明、很厉害的,但拿出来讲,至少可以说在智慧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后代道家经常提醒,修道,最终是为了成道、悟道,但在这条修为的路上稍不注意,就会修成“妖”!什么东西叫做“妖”?《洗心图》说“道体冥。若有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这个地方的“妖”,其实就是“夭”,就是光华外露、外显的样子。不是真正“得道”的样子。“道体冥”,“冥”就是暗昧,就是“退藏隐密”。我们看现代的一些“大师”,个个在外观上人品高洁、纤尘不染,处处表现出“仁爱”“大爱”,有的让人一见面就很自然地升起一种恭敬心;有的你跑去一见他,自己本来乱七八糟的心突然就清静下来了;还有的,自己一见到他,突然就情不自禁,哭得一塌胡涂……想想《庄子》中所描述的“道人”,个个形貌古怪,不是驼背就是瘸腿,而且根本看不出什么“人格上的感召力”。现代的这些“悟道大师”们,有着这样那样种种的状态,至少说明一点——这些所谓“大师”,有外显的东西在!并不是“道体冥”。有外显的东西在,就说明这个大师本人在最初,恐怕就有“超生死心”,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超生死心”,所以才会拿什么“灵魂出窍”“灵魂不灭”等等“高见”“妙法”来扰乱人心。那么,把自己搞到“妖(夭)”的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像上面提到的,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孤高”的,明显就是“妖”!把上面“阴符”于“道”的人的状态,以及《道德经》《庄子》之中所描述的“道人”的状态,拿来跟这样的“大师”一对比,区别自然就看出来了。 但是,在这些地方,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管这些高人、大师们怎么搞,那是他们自己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与“活法”。我们上面这样讲,也并不是要批评这样那样的“大师”们,只是指出他们有着这样的状态,而且有上述这种与大家“通常”的认识“相反”的说法。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这样的“大师”或者“妙法”之时,究竟应该怎样选择?那纯粹是自己“私人”的事情,大家尽可以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去选择。不过,按道家的说法,我们要看到,我们自身终归是常人,终归生活在常态之中,我们管不了别人,只能把自己把握好!所以还是要再次强调前面提到过的——警惕我们自己的心,警惕我们自己心性中向外攀缘的倾向性!如果自己有向外攀缘的倾向,自己有好奇心、自己有贪心、自己也想着“超生死”,那么,被这样那样的“大师们”给绕进去,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一旦落入这样的理论圈与人际圈中,我们自己的命运,也就完全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了。所以说,“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如果我们不对自己的“心念”有所觉悟、有所反省的话,我们在学修国学的路上,就难免会走弯路,甚至邪路。佛家经常说我们要“八风吹不动”,如果一听说有这样那样的大师,有这样那样“高明”的道理、境界,我们就忍不住想去接近,那么,我们的心其实就已经被“吹动了”,像类似这样的念头与心态,我们一定要自己有所警觉。即便自己最终决定选择要与这样的大师、妙法打交道,那么最好也要有对自己心念的警觉。 关于“阴符”,古注中最后这样总结: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符者,契也;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天矣。会得阴符经三字,则经意可推而知矣。 以上,我们对“阴符”二字的本意作了点解释。按这种解释,本经可以称之为“暗合经”。那么,为什么要“暗合”,能不能“明合”?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冯老师在《赵州禅师语录壁观》之中,所举的赵州禅师跟南泉普愿祖师的一则公案: 泉上堂,师(赵州)出曰:明头合,暗头合?泉便下座归方丈。师曰:这老汉被我一问,直得无言以对。首座曰:莫道和尚无语,自是上座不会。师便打一掌曰:此掌合是堂头和尚吃! 公案中 “泉便下座归方丈”,这是明合还是暗合?或者干脆说,到底合没有合?这个地方窥得破,那么到底是“阴符”还是“阳符”?自己肯定就心头有数了。结合张伯端说的“悟虚合道”,那么,“悟虚合道”是明合还是暗合?“阴符”还是“阳符”?这些地方需要自己去悟一悟。 当然,这个地方举这则公案,是想说“明合”也罢、“暗合”也罢,我们其实可以对照着来体会。 总之,什么阴符哟、阳符哟,类似这样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在后面我们讲正文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比如生、杀;动、静;神、不神;奇,不奇;邪、正;恩、害……等等,我们不要被这些语汇障住自己的眼睛。“文以载道”,要知道这些具有“相对性”的语汇,它仅仅只是为了传递作者想传递的“道”,所以,用这样的语汇,作者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实质上,任何语汇的意义,总是人为定义的,与所传递的道理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而且,在文中的很多地方,这些看似相反、相对的语汇,其实指的恰恰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这里先把这点提出来,后面遇到有这些相对语汇的地方之时,我们就不再专门说明了。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这句是全文的纲领,是核心,是中心,全文围绕此句展开。对于这句,我们不仅仅是“句解”的问题,而要采用“字解”来解,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解。 1、观: 谁观?怎么观?观什么?以下分别来谈这几点。 谁观?观,是我们“心”的功能,就是心察知、了解、分析、猜测、猜度、琢磨、判断、推理、选择……的功能。(正在“观”之时,不妨问一下,什么东西在观?) 怎么观?我们的心具有“观”的功能,这项功能,概括起来包含了三个方面:一个,“观”外界的环境、景象,这是“空间”上的观;第二个,“观”事物在时间线上前后的演变规律,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等。这是“时间”上的观;第三个,观自己的心,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是“自观”,就是“观心”。把“观”分为这样的三类,其实是很勉强的。因为无论是“观外境”,还是“观事物的演变”,最终都会回到“观心”上来。也就是说,其实真正的“观”只有一种,就是“观心”。下文我们把“观”分成三类来讲,将相应为大家说明,另外两种“观”是怎么回到 “观心”上来的。 严格说来,这个地方讲“观天之道”,其实也还是“观心”,因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观天与观心,是没有区别的。 以下借鉴佛教的说法,对三种“观”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种,观外境。以天台宗“止观”法门中的“历缘对境观”为例。“历缘对境观”,要求我们在经历不同的缘、境的时候,随时随地,就在当下,突然“定”下来!面对面前的境、面对面前的缘,像看电影、电视一样地“观”,把自己摆到环境、机缘之外去。这种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忙这忙那、干这干那,其实我们的心,经常是处在“无意识”状态之下的,甚至可能我们是在睁着眼睛“作梦”我们自己也不晓得!这种让自己随时随地“定”下来的方法,其实相当于是对自己意识的一个“强化”!在这刹间让自己的心清醒一下,以摆脱“无意识”的状态。在这种“定”中,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感觉到自己当下正处的境、缘,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察觉我们平时“无意识”之时,潜在之中真的会“睁着眼睛作梦”!那么下一步,也才谈得上将我们的心与意“合一”,也才体会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专”、“心”、“致”、“志”。 我们在平时,随时随地把自己摆到当下正在经历的种种缘与境之外去“观”,养成习惯了,我们在睡梦中的时候,也会条件反射地将自己“摆”到“梦境”之外去,慢慢就能“在梦中作得主”。 密宗也有类似说法 “动时修止静修观”。动时,修的是“止”,是停下来;静时,修的是“观”。 事实上,心与境其实是不可分的,见境即是见心,见心即是见境。所以禅宗常说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观境”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观心”。《阴符经》后文也强调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机在目”,同样指明了心与境的关系。道家与佛家,在这些地方,完全是“通”的。所以,“观境”,最终会回到“观心”。 第二种,观时间线上的因缘。以佛家的“因缘观”为例。“因缘观”,要求我们对一段时间,比如对最近一年两年,或者三年五年……自己面对的事情的种种机缘、种种现象进行分析、捉摸、推理,体会中间包含的前因后果。“因缘观”的要点,有两个,一个是观察事物发起之时的“因”,一个是观察事物变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缘”,两个要点结合起来,看看在时间线上不断出现的“缘”究竟会对这个“因”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就能逐步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 跟“历缘对境观”不同,“历缘对境观”是空间上的,是“点”状的;“因缘观”,是时间上的,是“线”状的。如果我们善于进行“因缘观”,慢慢我们就会发现,“天道”的核心其实就只有两个字——“因果”!因果,就是体现在时间线上的,前后事情相互之间的关系。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红楼梦》所写的内容,前后也就只是十来年的时间,整个荣宁二府,就由盛转衰了。其中的因果,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凤姐给了刘姥姥一些好处,就直接影响到后来她的女儿“巧姐”的境遇——在被人贩子卖了之后,刘姥姥将其赎了出来。整个《红楼梦》说起来其实只讲了这两字——“因果”! 其实,整部《阴符经》,后面要讲到的很多东西,都跳不出“因果”这两个字。随便举点例子,比如“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等等,都包含着“因果”。因果,就是天道的核心。这个“因果律”,我们也须要通过自己的“观”,把它形成“定见”,固定在我们心里面。 以我们大家为例,现在我们大家都坐在这里共同学习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是因为什么机缘到这里来的?这个机缘肯定不尽相同,但“因”,肯定是一样——大家都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有爱好,有兴趣,所以才会到这里来。这个“心因”肯定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有了。但光有因还不行,还得有相应的缘,大家才可能坐到“这里”来。否则,虽然同样是这个“因”,但大家可能就会坐在另外什么什么地方学习去了。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因”拿掉呢?如果你从来就对传统文化没有丝毫兴趣,而是对另外的什么有兴趣,比如,对核物理有兴趣,对摇滚乐有兴趣,对“行为艺术”有兴趣……那么,相应的“缘”展开,你这几年的生命经历恐怕就是另外的样子了。谷种只能长成稻子,麦种只能长成麦子。但长出来的稻子、麦子会是什么样?决定于这个种子成长过程中种种的缘,比如,雨水的多少,土地的肥瘠等。所以,因,会决定长成什么样的果;而缘,会决定果的大小、外观。我们的“心因”也一样,所以,佛教经常讲“菩萨畏因”,其实就是畏这个“心因”,畏“最初”起心动念时的“念头”,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念头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那么,站在“心因”的角度来看,对国学有兴趣与对编程有兴趣、对摇滚有兴趣等等,完全没有本质区别!都仅仅只是人的一个念头而已!所以,万法平等,学佛学道学国学,比之于学物理学编程学艺术学经济管理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是完全“平等”的,都只是一个念头在时间线上的延续而已!并不存在谁比谁更“崇高”、更“伟大”。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佛学道学国学的朋友,学着学着,就冒出些莫名其妙的“使命感”来了!这种心态好不好我们不必讨论,但我们说过,我们要注意警惕、反省自己的“心态”,至少来说,出现“使命感”这种心态,其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应该自己去把它找出来的! 我们人生的“命运”,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在时间线上“连续”而成的结果。我们的念头,总是处在分辨与取舍当中。这种时间线上持续的分辨取舍,就会构成我们的“命运”。所以,命运,也就是念头的总合。我们对自己的“念头”有了观照,自然会对自己的命运有所觉悟——如果说观察自己的“命运”,算是“因缘观”中的一个方面的话,那么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因缘观”观察自己的“念头”,其实也就是“观心”——与上面的“历缘对境观”,没有本质的区别。最终还是会回到“观心”上面来。 不过呢,不管因怎么怎么样、缘怎么怎么样,我们自己终归仍然还是自己!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可能被画上画,可能被拿来做包装盒,可能被写上字,可能被印成书……但终归,纸还是纸,不是画,不是盒,不是字,不是书……那么,什么是最“原初”的自己呢?一问这个问题,就会回到《通书》的“诚而已”上来!如果我们自己被自己后天经历了种种因缘之后的这些社会角色给“蒙”住了,那么我们也就把自己给“搞丢”了。说不定到头来,会搞得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 第三种,观心。直接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上面已经说过,“历缘对境观”与“因缘观”,严格说来算是“观心”的两个方面。关于“观心”的问题,佛家讲得非常详细,比如说佛家的《心经》讲得就很深。我们在上面其实也作了一些探讨,这个地方就不再重复讨论了。《阴符经》本身是非常重视“观心”的,所以后面专门提出 “人心,机也”、“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其实,我们要“观天之道”,肯定离不开上面举的这三个方面。说起来,这三个方面的“观”,已经包含了“戒定慧”三者。历缘对境观,算是定;因缘观,明白事物变化的规律,明白人生的过程,算是慧;观心,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觉悟,要警惕,要有克制,也就包含了“戒”。 观什么? 前面讨论了“观”的方法,那么对于“所观”的对象呢?所观的对象,不外两个,一个是向外观境、观缘;一个是向内,观内心、观念头。前面已经说过,归根到底,观外境观外缘,最终也会回到“观察内心”上来。这里,经文讲的是“观天之道”,要观察“天道”。对于这个“道”,《易经》说“阴阳不测之谓‘神’”!既然“不测”,又如何来“观”?如果“测”了,还算不算是在“观”?还有一点,观察这个“天道”,会不会回到“观察内心”上来?这几个问题,我们放到后面全句贯通解释的时候,再详谈。 2、天: 古人经常说到“天”这个字,这个字往往因为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意思。通常讲来,主要分为“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方面。 “形而上”的“天”,通常就是指“天道”,指“大道”。天道即大道。天道或者说大道,体现于自然之道,但并不一定“完全”是自然之道。“形而下”的“天”,就是我们抬头所看到的“天”。 古人用形而下的“天”,来指代形而上的“天”,是因为两者有着共同的特点。那么共同在什么地方呢?在天上,我们往往看到云气的变幻,一会儿像棉花,一会儿像绵羊,一会儿像轻纱,一会儿像山峦;一会儿红,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没有哪个时候会相同!云气虽然在不断变幻,但“天本身”,终不改动半分。 云不断在变,就是“无常”,但不管云怎么变,天自身始终不会变,所以是“常”。如果问一下,“天”本身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如何来回答?我们能回答像棉花?像轻纱?是红的?是白的?…… 这里讲的是形而下的“天”,我们无法准确对它下定义。形而上的“天”,也是这样的。形而上的“天”,就是“天道”、大道,一切事物皆在天道、大道之中,就像所有的云都在天上一样,但是这个天道,我们无法说清楚它,就像我们无法给“天”下定义一样。所以《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当然是无法真正说给它下定义,把它说清楚。 佛家喜欢用“云”,或者用外界的“境”,来比喻人的“念”,然后以“天”,或者以“镜子”,来比喻人的“心”——念头总是不断在变化的,就像云或者外境一样,是无常的;心,就像是“天”或者镜子一样,本身是不动不摇的。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理的状态,是“无常”的,可能这会儿喜,下会儿怒,再过会儿是恐……但在这个过程之中,包含有一个“常”——能“观照”到“喜怒忧思悲恐惊”的那个东西,一直在“经历着”种种“喜怒忧思悲恐惊”的那个东西,它本身,是不喜不怒不悲不恐……的,是“不动”的。所以,我们要把握住自己那个“不动”的东西,不要去追逐那些“无常”的,经常会变化的东西。 这段话,放到前面“观”字中间去看,其实就是“观心”、“观念”。 这种状态,禅宗大师船子德诚和尚的《拨棹歌》有一段描写: 一片江云倏忽开,翳空朗日若为哉? 适消散,又徘徊,试问本从何处来? 云,是从哪里来?我们的七情,七种心理状态又从哪里来?是谁在“容纳”它们?这个在“容纳”的,本身并不是“七情”,我们能不能把“它”把握住? 对内来说,情感、情绪、思维……等东西,是“无常”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不去追逐、攀缘它,要谨守住“不变”的;对外来说,外界我们面临的种种环境、种种事件、种种机缘……,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也是“无常”的,我们同样需要守住自己的“常”,守住自己“不变”的那个,让它像镜子一样,照见种种变化,于种种变化之中,不动不摇。这点,无论面对内还是外,都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没有守住自己的“不变”与“常”,那么我们的心,就难免会随着种种不断变化的内外现象奔走、流转,用佛家的话来说,我们就仍然在“轮回”之中。还是举赵州和尚的例子来说明这点—— 僧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赵州)云“你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自己的心念要能自己作主。这个地方,体现出了赵州禅师的魄力。 南怀瑾先生讲这个问题,写了如下一首诗偈: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净复来千百回。 一笑罢归闲处坐,任它着地自成灰。 这首诗偈,同样为我们指明了“观心”时正确的态度——“任它着地自成灰”。任念头生生灭灭,不有意去扫除它!不要老想着要“清静”,怕念头、杂念升起。我们应该让自己像是站在河边观水流一样,任念头流淌,只“观照”而不去管它,就行了。 这一节我们本来是在解释“天”字,上面这些内容,我们讨论了“观心”。看起来像是与“观天”没啥“关系”?其实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相应,我们“观心”,了解自己心念的变化,其实就是“观天”。 3、执: 执天之行,为什么不是“顺天之行”?很多人以为道家,就是讲“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既然是“顺其自然”,那为啥这里不是“顺天之行”而是“执天之行”?“顺”和“执”,两者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看到或者听到有人讲,要“顺其自然”。但仔细体察,就会发现,这些人讲的这个“顺其自然”,其实是他对外界环境、对面临的事情束手无策、没有办法、无法可想时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表现!并不真正是道家说的“顺其自然”。一般来说,只要这个人处在顺境之中,对自己所面对的事情有把握,他是决不会说“顺其自然”四个字的,说这四个字的时候,多半就是对事情感到无可奈何的时候。所以,这四个字,并不是真正地体现出了道家的精神。 道家的“顺其自然”是积极的,并不是消极的,并不是自己没有办法,而是看清楚了“顺”与“不顺”的结果之后,做出的选择。真正的道家,仍然是积极的。比如说,积极地与天斗——要延长自己生命,要炼气修丹以“延年益寿”,要夺天地造化之机……这些,显然都是积极的;再比如,历史上道家的一些著名人物,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刘伯温、周颠……等,并不是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是出世建功立业,大大地“有为”。所以,我们看道家,不要只看到它“无为”的一面,还是要看到它“无所不为”的一面。 “执天之行”——怎么执,如何执?还是心的功能,又会回到“人心,机也”这句上来。前面讲“观”,是条件,是基础,通过“观”,明白因果,明白变化的规律。这里讲“执”,立足于前面“观”出来的结论或者规律,采取相应的行动。所以,“执”,是基于前面的“观”的。“观”是因,“执”是果。 执:把握,把控,掌握,随顺,调整……“顺其自然”是“执”的一面,“人定胜天”是“执”的另一面,那么——什么时候用“顺”?什么时候用“胜”?这就涉及到了“机”的问题,要能“察机”“知机”。“人心,机也”,下文我们再对“机”,进行详细的讨论。 我们现在虽然只是在谈全经的第一句,但会不断引用到后文的句子,所以,再次强调,全经是一个整体,其实很难割裂开来讲,一定要把全经背熟,才可能前后贯通。 4、行: 天不变,但天上的云却在不断地变,变即是“行”。我们要从“行”——这个外显的现象,来推测、把握、掌控天道的变,然后才可能作到“执天之行”。 通常来说,我们的很多“行”,都不是“天行”,而是自己的“心行”,是心在操纵我们行。心行,往往有目的,有原因,不会没有原因地“行”。如何让我们的“心行”合于“天行”?这就涉及到后文“人心,机也”、“知之修炼,谓之圣人”等语句。 修,就是修剪,去掉。就像我们平时看见花园里面的园丁,拿剪刀修剪那些花草的枝叶,把花形或树形修剪得更漂亮一些。我们“修”,就在于去除心行中一些多余的、不必要的一些东西。这个地方的“修剪”,并不一定是剪去掉错误的东西,对的错的,只要是不必要的,统统都要去掉。去掉了,自然就能让心行合于天行,合于天道。《通书·治》说“纯其心而已矣”,朱熹注的是“纯,不杂之谓”,不杂,当然就要“修”,要去掉不必要的东西,回到最初的“诚实”——就是“不杂”。禅宗六祖慧能讲“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也是善恶两边,都得“修剪”掉。如果说“修”,是剪掉、去除,重在“舍”的话,那么“炼”,就像炼矿石,就是提纯,要保留精华的东西,重在“取”。关于这个“修炼”,在讲到后面该句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讨论。 《通书·志学》第一句就说“圣希天”,朱熹注的这句说,“天,大而化之而无迹可寻”,但是圣人仍然要“法天而行”,“法天而行”就是合于“天行”。天行既然无迹可寻,“法天而行”当然也就“无迹可寻”——又会回到的我们的经题“阴符”二字上来——旁人不知道,看不出来。可见儒家或者说理学,在这些地方也是与道家相通的。 全句合解: 单个字解释完了,现在我们全句串起来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去掉虚词,留下实词,我们可以看出,全部是关键字“观天道,执天行,尽!” 天道、大道幽远,我们如何来“见”它?我们可以从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来反推,判断,捉摸它可能的运行方式。观察天道的表现,观察事物发生、发展的苗头,就是《通书》说的“察机”和“知机”。我们只能通过察机、知机的方式,才能慢慢感受到它的种种变化,进而才能“执天之行”。 但是要注意——上面我们刚说过“大而化之而无迹可寻”,《易经》也早就说过“阴阳不测谓之神”!天道、大道幽远,我们能不能“见”?能不能“知”?其实是“不能见”、“不能知”的!因为“无迹可寻”、“不测谓之神”!既然不能“见”、不能“知”,我们又如何来把握它呢?其实,不见不知,与我们能不能把握它、能不能掌控它,是没有关系的。 相反的一面,如果我们“知”了,“见”了,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往往看到,那些号称“知”了“见”了的人,会有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察见渊鱼者不祥”,看破天机者不祥!我们一定要明白——不知,不见,就是老天爷对我们最大的慈悲——对于天机、天行,我们如果知了,见了,已经晓得我们这一辈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已经明确晓得我们自己哪天会摔跤子,哪天会吃红烧肉,哪天会天上掉钱下来而且刚好会砸了我们的脑袋……我们这一辈子的任何事情,都提前知道完了,那我们活着还有啥意思?!所以,不见,人反而才能够活得有点“追求”、有点味道——因为有“未知”存在! 《易经》说“阴阳不测之谓‘神’”——既然“不测”,我们又如何来“观”?既然“不测”,我们又如何来“知”与“见”? 如果“知”了“见”了,是不是就已经是“测”了?已经能够被“测”了,已经被“知”了,又还有什么资格能被称之为“神”呢? 其实,《易经》也早就把答案告诉我们了——“观其变,玩其占”——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玩味它之前就显露出来了的“苗头”。“占”就是苗头,就是“机”,不要单纯地理解成“占卜”。我们“观”事物的变化规律,“玩”事物的变化规律,“观玩”其实就是上面已经谈到过的“因缘观”!请注意这个地方的“玩”字,这个很重要!要有“玩”的感觉!玩味、体会、品味!如果你都真的能“测”了,
/
本文档为【《阴符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