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

2010-10-03 3页 doc 31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0980

暂无简介

举报
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空巢老人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东方广播电台792千赫 6:35~6:45 主 持 人:文 仪 特邀嘉宾:李广智 话 题: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 文 仪:人到老年,儿女都成家立业飞离了身边,于是原本热闹的家变得冷清起来。面对“空巢”,有些老人感到孤独、寂寞,而有些老人却活得轻松、自在,这是为什么呢?本节目有幸请来了第二军医大学《名医科普社区行》丛书总主编、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李广智医生来谈谈《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 文 仪:李医生,早上好。 李广智:文仪早上好!大家好! 文 仪:空...
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
空巢老人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东方广播电台792千赫 6:35~6:45 主 持 人:文 仪 特邀嘉宾:李广智 话 :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 文 仪:人到老年,儿女都成家立业飞离了身边,于是原本热闹的家变得冷清起来。面对“空巢”,有些老人感到孤独、寂寞,而有些老人却活得轻松、自在,这是为什么呢?本节目有幸请来了第二军医大学《名医科普社区行》丛总主编、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李广智医生来谈谈《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 文 仪:李医生,早上好。 李广智:文仪早上好!大家好! 文 仪:空巢老人常常非常孤独,一人独处,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有时对死亡,也有恐惧心情。空巢老人能否通过心理调适,远离孤独和恐惧呢? 李广智:心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认知左右情绪。只要调适心态、改变认知,并通过子女、社会的各方面关爱,完全可以做到的:心中有阳光,巢空心不空。心中有阳光,人间处处是天堂。 文 仪:为什么说改变认知,就能改变情绪呢? 李广智:世间万事万物,都可因用两种观念去看它,一个是正的,积极的,另一个是负的,消极的,这就象钱币,一正一反;好的心态可使人快乐,进取,有朝气,有精神;情绪往往比较稳定,对周围的人都会有一种感染力;消极的心态则使人沮丧,难过,没有主动性;情绪往往不容易控制。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空巢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自我认知的影响。孤独的老年人往往自我认识不足,容易过低地估计自我。他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在与人交往时,总爱拿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的长处比较,认为自己的家庭出身、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工作单位都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便逐渐与人疏远了。 文 仪:怎样进行心理自救? 李广智:心理调适方法之一:认知疗法。 孤独 老年朋友首先要看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都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一位乐观的李大爷说得好:“儿女们就像那风筝,飞得再高也会回来。老年人只要改变观念,也可以选择精神饱满的生活,充实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文 仪:老人怎面直面对死亡的恐惧 李广智:人生的终结是死亡,老年期最大的恐惧是面对死亡。老年人常常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给晚年生活带来痛苦和不便,因为体弱多病,自然常会想到与“死”有关的问题,并不得不做出随时迎接死亡的准备。特别是对于某些老年人患有像癌症的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有1/4 以上的老年人常常表现出惊恐、焦虑、不知所措。一些老年人表示并不怕死,但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死?一般老年人都希望急病快死,最怕久病缠绵,为此四处求医,寻找养生保健之术。 文 仪:针对这种想法,应怎样从认知上调适呢?: 李广智:确立生存的意义,就能坦然面对人生的终结。 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如何安度晚年》中,首先把老人和年轻人作了比较,他们对死亡应持的不同态度,并分别说明了原因。 罗素指出,有些老人为死亡恐惧所困扰,如果年轻人有这种恐惧,那倒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有理由害怕英年早逝,并为担心失去生命所赋予的最美好东西而感到痛苦,这是情有可原的。但对一个饱尝了人生甘苦,业已完成一切想做事业的老人来说,就未免有点顾影自怜和有失体面了。 文 仪: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还有哪些建议呢? 李广智:也就是说要达到忘我的境界才可以。要使自己兴趣逐渐扩大,越来越超乎个人之外,最终使你的自我之情一点一点地后退,生命越来越和人类的生命,甚至于和整个宇宙融合在一起。 人生就像一条河,起初很小,被两岸所紧紧夹住,一旦冲过岩石,跃上瀑布,河逐渐变宽了,两岸后退了,河水静静地流淌,最后不知不觉地融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了其自身的存在。老年人若能这样地看待生活,就不会感到死的恐惧。罗素提出了自己对寿终的看法:我希望我能死于工作之时,并且知道别人将继续做我不能再做的工作,同时也为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一切而心满意足。 最后,河水流入了大海,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尔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没有什么能阻挡岁月的脚步,但我们脚下的路却可以越来越宽,就看你怎么想。 使徒保罗在面对死亡时,奏响了生命的凯歌:“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7-8) 文 仪:可见罗素主和保罗张对待死亡都采取乐观主义的态度,在身体尚好的时候,全力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丰富生活,充分显示生命的价值。当身患重病时,应积极配合治疗。若知道死亡即将来临,及时安排好后事,冷静地等待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广智:是啊!有意识地迎接死亡的来临是对老年人的巨大挑战。只有对死亡有思想准备,不回避、不幻想,必要时对死亡做出决断,才能让老年人从容不迫,义无反顾地给自己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死赋予生以意义,死对于老年人来说同样赋予老年人的生活以意义,所以老年人更能珍惜时间,尽量完成尚未完成的心愿。 文 仪:刚才您讲了心理调适方法一,请继续讲心理调试的第二个方法。 李广智:心理调适方法之二:行为疗法。 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以制定一个,向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交往任务。开始时,交往任务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渐加强交往的难度。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如果自命清高,遇到困难不肯求助于人,或者对别人的困难不屑一顾,结果必然加剧自己的孤独感。所以,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文 仪:刚才您讲了心理调适方法二,请继续讲心理调试的第三个方法。 李广智:心理自救方法之三:婚姻疗法。少年夫妻老来伴。孩子离巢,老年夫妇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以此去填补因子女离巢而留下来的“真空”。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以此来摆脱孤独。子女、亲友和社会都需理解并尽可能成全孤老再婚。 文 仪:刚才您讲了心理调适方法三,请继续讲心理调试的第四个方法。 李广智:心理自救方法之四:生活疗法。摆脱孤独的最佳方法是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这里有两层意思。子女离巢并不等于断绝彼此的关系。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老人还应该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或者,条件许可时,老人也可以在子女家轮流居住,以免独守空房。这就是一种生活情境的创造。 此外,尽量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些均有助于自己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是,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
本文档为【空巢老人的心理调适】,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