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阿含经》所述的善恶与解脱

《阿含经》所述的善恶与解脱

2010-10-05 4页 pdf 357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9805

暂无简介

举报
《阿含经》所述的善恶与解脱 214 佛教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ll总第219期 《阿含经》所述的善恶与解脱 杨荔薇 ;⋯⋯⋯⋯⋯⋯⋯⋯⋯⋯⋯⋯⋯⋯⋯⋯⋯⋯⋯⋯⋯⋯⋯⋯⋯⋯⋯⋯⋯⋯⋯⋯⋯⋯⋯⋯⋯⋯⋯。’! i[摘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体现了佛教核心思想的偈言。佛教思想中的善i ; 和恶并非仅有列举的十善和十恶,在以解脱为终板目标的正法律中,凡符合解脱之正向的思想、心念和 i i行为都属于善;反之,凡阻碍解脱的都是恶。佛教认为,善恶皆有果报。根据因果业报理论,众生生时 ; 所造的善恶业将决定众...
《阿含经》所述的善恶与解脱
214 佛教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ll总第219期 《阿含经》所述的善恶与解脱 杨荔薇 ;⋯⋯⋯⋯⋯⋯⋯⋯⋯⋯⋯⋯⋯⋯⋯⋯⋯⋯⋯⋯⋯⋯⋯⋯⋯⋯⋯⋯⋯⋯⋯⋯⋯⋯⋯⋯⋯⋯⋯。’! i[摘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体现了佛教核心思想的偈言。佛教思想中的善i ; 和恶并非仅有列举的十善和十恶,在以解脱为终板目标的正法律中,凡符合解脱之正向的思想、心念和 i i行为都属于善;反之,凡阻碍解脱的都是恶。佛教认为,善恶皆有果报。根据因果业报理论,众生生时 ; 所造的善恶业将决定众生死时的去处及以后生的生活状态。佛教的缘起法则可以用以分析恶之产生 ; 的深刻动因,根除恶法、实现善法的途径,其关钥即是如实知见。 ; :[关键词]佛教;善;恶 ; {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9)1l—0214—04·..⋯⋯⋯⋯⋯⋯⋯⋯⋯⋯⋯⋯⋯⋯⋯⋯⋯⋯⋯⋯⋯⋯⋯⋯⋯⋯⋯⋯⋯⋯⋯⋯⋯⋯⋯⋯⋯⋯⋯i 基金项目:广东工业大学项目《佛教戒律与当代中国法律的比较研究》(063016) 作者简介:杨荔薇。河北赵县人。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宗教学博士,主要从事佛教研究。广东广州5l009l 在8世纪的吐蕃僧诤中,唐、印、蕃的僧人们 就善、恶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其中,汉僧从不可言说的立场说善恶,印藏僧 人说世俗的善恶,所指并不相同。本文试就后者 的意义略抒管见。 善和恶是人们很熟悉却又很难用文字准确界 定的概念。佛教认为善可以使人们离苦得乐,最 终导向解脱。佛教以善作为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之一,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 佛教”[11。 一、佛教思想中的“善”和“恶” 善、不善如何确定呢?佛曾经告诉众比丘: 杀生为不善,不杀为善;不与取为不善,与取 为善;淫淡为不善,不淫为善;妄语为不善,不妄语 为善;绮语为不善,不绮语为善;两舌为不善,不两 舌为善;斗乱彼此为不善,不斗乱彼此为善;贪他 为不善,不贪他为善;起恚为不善,不起恚为善;邪 见为不善,正见为善。如是,比丘行此恶已堕畜 生、饿鬼、地狱中;设行善者,便生人中、天上及诸 善趣阿须伦中。是故,当远离恶行,修习善 行。⋯(只580a山) 并非消极或无知地不为恶行就可以称得上 善。异学沙门文祁子认为,身不作恶业、口不恶 言、不行邪命、不念恶念四事就是“善、第一善、无 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佛批判他说:“若如文 祁子所说,则仰向卧眠的婴儿亦当成就善、第一 善、无上士、得第一义质直沙门。因为婴儿尚无身 想,何况作身恶业呢?他只能动动身而已。婴儿 尚无口想,何况说恶言呢?只能啼哭而已。婴儿 尚无命想,何况行邪命呢?唯有呻吟而已。婴儿 尚无念想,何况恶念呢?或许也只会想念母乳而 已。”【2o可见十善业是心意清明状态下的善行。 分而述之,十善包括:身之善业:(1)不杀生: “不害众生,舍于刀杖,怀惭愧心,慈念一切。”不仅 不杀,而且还要时常心怀惭愧,以慈心护念一切众 生。如遵循戒律不食三种不净肉∞,即从饮食方面 体现了护生善业。(2)不偷盗:“舍窃盗心,不与不 取,其心清净,无私窃意。”内心清净,不生起偷窃 的意念。(3)不淫欲:“舍离淫欲,净修梵行,殷勤 精进,不为欲染,洁净而住。”即远离于男女欲爱。 其次,口之善业:(4)不妄语:“舍离妄语,至诚 无欺,不诳他人。”即真诚,不说谎。(5)不两舌: “舍离两舌,若闻此语,不传至彼;若闻彼语,不传 至此。有离别者,善为和合,使相亲敬,凡所言说, 和顺知时。”即不道听途说,不说挑拨离间,说使他 人和好亲敬的话。(6)不恶口:“舍离恶口:所言粗 犷,喜恼他人,令生忿结。舍如是言,言则柔濡,不 生怨害,多所饶益,众人敬爱,乐闻其言。”为避免伤 害或触怒他人,应心意柔软、言语和顺。(7)不绮 语:“舍离绮语,所言知时,诚实如法,依律灭诤,有 缘而言。言不虚发。”言语得体、投缘、诚恳,符合正 法,远离投机取巧、哗众取宠之心,不说空话、废话。 第三,意之善业:(8)不贪:“离贪伺,断贪伺, 心不怀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不起贪伺,欲令我 得,彼于贪伺净除其心。”不贪声名利禄、他人的财 万方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总第219期本刊同址:HⅢ帆船幻∞.舵t215 物。(9)不嗔(不恚):“离恚,断恚,有惭有愧,有 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彼于嫉恚净除其 心。”慈爱一切生命不怀,与乐拔苦。(10)不痴:指 不执邪见,不谤正法,相信佛所说布施、持戒、因果 业报、成佛等诸法为实。【31 十恶业也是心行之恶,贪、嗔、痴由于能生长 其他不善行而被称为三不善根;不贪、不麒、不痴 因能生长其他善行被称为三善根⋯(P.614¨。 此外,在以解脱为终极目标的佛法中,凡导向 解脱的思想、心念和行为都属于善;凡阻碍解脱的 都是恶。佛在《中阿含经·秽品·水净梵志经》中 列举了种心秽,都是恶的表现;《杂阿含经》第767 经佛称贪欲、嗔恚、睡眠、掉举、疑五盖为“纯一不 善聚”。称八圣道为“纯一满净善聚”¨J,其他经中 也有称五根、四念处等为“善聚”的。进一步,善可 以粗略划分为人天善法和解脱善法人天善法是解 脱善法的初级阶段。《中阿含经·舍梨子相应品 ·象迹喻经》中说:“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 所摄,来入四圣谛中”【5J,则人天善法和解脱善法 都可以由四圣谛涵括。 二、善与恶的果报 佛教认为,善恶皆有果报。根据因果业报理 论,众生生时所造的善恶业将决定众生死时的去 处及以后生的生活状态:造善业可得人中富贵或 生天、涅槊的善报,造恶业会堕入地狱等三恶道或 于人中受苦。《增一阿含经·大爱道般涅粲分品》 云:“夫人修其行,行恶及其善,彼彼自受报,行终 不衰耗。如人寻其行,即受其果报,为善获其善, 作恶受恶报。为恶及其善,随人之所习,如似种五 谷,各获其果实。”【1】(只蚴1’可谓“种瓜得瓜,种豆 得豆”。 恶行所导致的果报,可以从内报和外报两方 面来说。内报是对行恶者本人的报应,会使他投 生三恶道.即使生人中,也要使其遭受相应的苦 报:若寿命短促,是由于杀生损害其他众生寿命所 致;若贫穷匮乏,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则是由于偷 盗他人财物所致;若门不贞良,是由于贪好淫泱所 致;若被人轻贱,言不信受,皆由前世妄语所致;若 内心经常恒愁忧不宁,是由其两头传虚言所致;若 为人丑弊,常喜骂呼,是由其粗言恶口所致;若家 庭不和,亲友离散,多诸怨憎,常有诤讼,是由其前 世斗乱所致;若衣裳匮乏,由其贪嫉所致;若恒多 虚妄,不解至理,由其前世恚怒所致;若生于边地, 不生中国(流行佛法之地),不睹三尊道法之义或 复聋盲喑哑、身形不正,不解善法、恶法之趣,皆由 其前世无信根,亦不信沙门、婆罗门、父母、兄弟所 致。【1】‘”‰。鲰’恶行之外报是对周围环境的恶劣 影响,如绮语导致土地不平整,两舌导致土地生荆 棘,恶口导致有若干种语言,嫉妒导致谷物不丰 熟,恚害导致多现诸秽恶之物,邪见导致自然生八 大地狱。[13(B7叭) 善行的果报与恶正相反,如若不杀生,当生于 人中时可得长寿等。《杂阿含经》第1042经中,佛 将十善行称为法行和正行,并告诉婆罗门长者, “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刹利大性家、婆 罗门大性家、居士大性家,悉得往生”[4】‘阳72“。在 原始佛教的经典中,天上是一个乐多苦少的场所, 行善的人可以往生到那里。有一天子问佛:“何戒 何威仪,何得何为业,慧者云何住,云何往生天?” 佛告诉他十善业中每一善业都是生天之路。如 “远离于杀生,持戒自防乐,害心不加生,是则生天 路;远离不与取,与取心欣乐,断除贼盗心,是则生 天路;⋯⋯苦业及果报,二俱生净信,受持于正见, 是则生天路;如是诸善法,十称净业迹,等受坚固 持,是则生天路。”[4】‘¨57b“’生天重在去除内心里 的恶秽,若能除恶,则能踏上生天之路。 善能在很大程度上使众生减少对世间的贪 著,有利于走向究竟解脱之路,故善是符合正的行 为,《杂阿含经》第79l经佛告诸比丘: 有邪、有邪道,有正、有正道。⋯⋯何等为邪? 谓地狱、畜生、饿鬼,何等为邪道?谓杀、盗⋯⋯邪 见。何等为正?谓人、天、涅榘。何等为正道?谓 不杀、不盗、不邪淫⋯⋯无恚、正见。⋯(E2058’ 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被牢牢系缚于世间受 苦,解脱很难,故称其为邪,而导致众生下生三恶 道的是十恶业,故十恶业为邪道,即趋向束缚的道 路。反之,人、天、涅粲三善道为正,导致三善道的 十善业为正道。 三、恶产生的原因 佛教的缘起法则可以用以分析恶之产生的深 刻动因,《中阿含经·因品·大因经》中佛对阿难 说:“缘爱有求,缘求有利,缘利有分,缘分有染欲, 缘染欲有著,缘著有悭,缘悭有家,缘家有守。阿 难,缘守故便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言、两 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纯生大苦 阴。’’【5】‘嘲8。一5798’即: (一)缘爱有求:强烈的贪爱之心会促使主体 发起追求的行为。人们追求的东西(包括物质的 和精神的)通常都是他非常喜欢的,如因为爱财而 拼命赚钱等。 (二)缘求有利:由追求而获得一定的利益,如 赚到一些钱财。 万方数据 坐 佛教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堂垫!!冬文壑科版)2009/儿总第219理 (三)缘利有分:由得到利益便会产生何者会 产生利益以及利益大小多少等的分别。 (四)缘分有染欲:因分别就会有对能产生利 益的及产生利益多的生起强烈的占有欲。 (五)缘染欲有著:有占有欲就会产生贪著。 如执着地想要得到产生利益的东西。 (六)缘著有悭:有贪著便不舍得给他人享有, 由此产生悭惜。 · (七)缘悭有家:“家”为象形字,义为房子里 有豕(猪),豕是家畜,指代财物。因此,汉语中 “家”字所描述的应当是私有财产产生时的状况。 “缘悭有家”即因悭惜财物而将其放在自己能够控 制的范围内,如将财物锁进柜子。家庭、家族、国 家等都是因悭惜本人或本团体的利益而产生的。 因此,它们都属于“家”的范畴。 (八)缘家有守:有家后便有了对家的守护。 如守护自己的财产,不被外人侵犯等。此外,我们 平时听到的保卫国家、为家族争荣誉等也是守护 家的表现。 (九)缘守故便有刀杖、斗诤、谀谄、欺诳、妄 言、两舌,起无量恶不善之法:因守护自己的“家” 而与他人发生斗争,如侵犯他人或对于来偷或抢 自己财产的人大打出手。世界上各种形式的斗 争,大至世界大战、民族战争、区域战争,小至邻里 纠纷,几乎无不与守“家”有关。而且,为了要守护 自己的“家”,便会采用各种手段,如杀、盗、淫、妄 等,由此,无量恶法产生。 此即由爱到恶的十个因果相连的环节,佛以 偈爱欲之祸患云: 凡生诸苦恼,皆由于爱欲,知世皆剑刺,何人 乐于欲?觉世间有余,皆悉为剑刺,是故黠慧者, 当勤自调伏。巨积真金聚,犹如雪山王,一人受用 者,意犹不知足,是故黠慧者,当修平等 观。【4](只姗) 爱会产生欲,欲壑难填,即使金玉满堂,也难 有知足的时候。时的课文《农夫和金鱼的故 事》虽然只是童话,但却对是人之无尽欲望的深刻 揭露。如果人们能够仅仅止于欲望,倒也不会产 生太大危害,但欲望的下一步往往就是想方设法 地的攫取,甚至于不择手段,杀人、抢劫乃至战争 等恶行无不源于此。 《长阿含经》卷六《小缘经》记载的人类社会之 演变中,恶行的出现也是由于爱欲:人类的始祖由 光音天下生,他们初下生时,“犹以念食,神足飞空, 身光自照”。后来地上涌出酥蜜样的甘泉,当时有 一人,禀性耽味,嗅香起爱,取尝便食,遂无厌足,其 他人也竟相效仿。由于食地味,人们身渐坚重,颜 色变粗变丑,光明隐没,黑暗便生,日月众星从此出 现。此后地肥渐渐粗劣,由于久住世间,便有男女, 相视而起欲,遂“极情恣欲,无有时节”。由于惭愧, 便造屋舍,于是淫欲转增,遂有胞胎因不净生。当 时地上自然长出粳米,“随取随生,无可穷尽”,但有 懈怠之人认为随食随取太劳累了,便多取粳米储存 起来,其他人也纷纷效法,竞相储积。之后,“粳米 荒秽,转生糠jf舍,刈已不生”。这种状况令人们很是 忧恼,决定分田划地。划分田地、各立疆畔后,有人 渐生盗心,盗窃他人禾稼,被呵责而不改,便有人 “以手加之”,世间遂产生纷争。∞- 首先,由于爱香耽味而食地泉,久食地昧的结 果便是丧失了飞行的功能和自身的光明,于是人 们开始被系缚于地上;不仅如此,过于贪著地味、 食之较多的人还丧失了美貌。其次,情欲使男女 行淫,为“非法行”,为遮羞而始建屋舍,生不净之 胞胎。再次,由贪爱舒适而开始储积粮食,人们竟 相储积导致地产恶化,分田划地的措施标志着私 有制的产生。第四,财产之私有使得有人爱惜自 己的财产而盗窃他人财产,偷盗产生;对盗贼的反 击使人间开始产生纷争。由此可见,在恶行产生 的每一步,都有爱欲为始作俑者。当然爱之产生 系由于无明,故无明为恶之根本。 四、善得以实现的途径 根据《小缘经》,当纷争产生时,众人在愁忧不 悦中对人类过恶也作了深刻的反思:“众生转恶, 世间乃有此不善,生秽恶不净,此是生、老、病、死 之原,烦恼苦报,堕三恶道。由有田地致此诤讼, 今者宁可立一人为主以治理之,可护者护,可责者 责。众共减米,以供给之,使理诤讼。”于是,大家 从众人中选出一个“形体长大、颜貌端正、有威德 者”,请他作众人的“平等主”,护善责恶,遣除恶 人,此即世间最早的王。可见,面对恶行,他们寄 希望于王能为他们实现天下皆善的大好局面,但 人类发展的事实这只是权宜之计,从根本上 来说——以佛教的思想而论——这只能是梦想, 因为当初没有恶行时并不是王所使然,而是因为 人们内心里没有爱欲;在爱欲不除的情况下,王又 岂能通过保护和责罚而在根本上灭恶兴善?从这 里也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之所以不作转轮圣王而选 择作众生的精神领袖的远见卓识。 《长阿含经·典尊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过去世 为王大臣(名典尊)时曾请教梵童子:“学何住何法, 得生于梵天?”梵童子告诉他:“当舍我人想,独处修 慈心。除欲无臭秽,乃得生梵天。”典尊不解,问: 万方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总第219期本刊同址:伽聊.靓‘e6口o.,埘217 “梵偈言臭秽,愿今为我说。谁开世间门,堕恶不生 天?”梵童子言:“欺妄怀嫉妒,习慢增上慢,贪欲嗔 恚痴,自恣藏于心,此世间臭秽,今说令汝知。此开 世间门,堕恶不生天。”[6】(阶20众生心中的贪、嗔、 痴、嫉、慢等令此世间充满恶法之臭秽,善法之实现 亦应从去除贪等开始,故佛云:“若入有贪欲,嗔恚 痴不尽,于善渐有减,犹如月向尽。若人无贪欲,嗔 恚痴亦尽,于善渐有增,犹如月盛满。”⋯∽585町 恶法之生起,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痛苦:生命 被剥夺、健康被损害、财产遭抢掠,如此等等。因 此,要止息恶法所生之苦,就需要断除贪爱。如十 二因缘所阐发,爱之根源是无明,因此根除无明是 除恶断苦的根本所在。佛曾告诉诸比丘,诸恶不 善法“一切皆以无明为根本”,因无明而生、因无明 而集、因无明而起。无明即对事物之性状,如善、 不善、有罪、无罪、染污、不染污、缘起、非缘起等不 能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产生邪见。由邪见引发邪 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所以关 键是转无明为明,“若诸善法生,一切皆明为根本, 明集、明生、明起”。明即对上述情况如实知,此为 正见。由正见可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 便、正念、正定。若正定生起,则可于贪、嗔、痴等 恶法得正解脱。这就是《杂阿含经》第750经所载 佛为比丘们所讲的根除恶法、实现善法的途径,其 关钥即是如实知见。¨J(跗跖” 如实知见什么?如何如实知见?佛在驳斥异 学沙门文祁子后对物主进行了一番开示,他告诉物 主应如实知不善戒、善戒、不善念、善念,还要知道它 们从何而生、从何而坏灭,以及如何行可使其灭: (一)不善戒:当知不善戒就是不善的身、口、 意行;其从心而生,若心有欲、恚、痴时,不善戒即 从中生;若能修身、口、意之善业,不善戒即会坏灭 无余;若能修四念处,即可灭除不善戒。 (二)善戒:当知善戒即善的身、口、意业;其从 心生,若心无欲、无恚、无痴,善戒即从中生;若能 够行戒而不著戒,则善戒即会坏灭无余;若能修四 念处,即可灭除善戒。 (三)不善念:当知不善念即欲念、恚念、害念; 不善念从想而生,想有无量种,或为欲想、或为恚 想、或为害想,与欲界想相应而生的不善念与欲界 相应,与恚界想相应而生的不善念与恚界相应,与 害界想相应而生的不善念与害界相应;若能离欲、 离恶不善法进入初禅境界。不善念会坏灭无余;修 行方法亦为四念处。 (四)善念:当知若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即 是善念;善念亦从种种想而生,或无欲想、或无恚 想、或无害想,与无欲界想相应而生的善念与无欲 界相应,与无恚界想相应而生的善念与无恚界相 应,与无害界想相应而生的善念与无害界相应;若 能进入四禅天境界,善念坏灭无余;修行四念处可 以灭善念。 佛告诉物主,若能以慧如实观见不善戒、善 戒、不善念、善念及其生和坏灭者。则能于灭不善 戒、灭善戒、灭不善念、灭善念如实知。因为: 因正见故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语,因正语故 生正业,因正业故生正命,因正命故生正方便,因 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念故生正定。贤圣弟子心 ‘ 如是定已,便解脱一切淫、怒、痴。物主,贤圣弟子 如是正心解脱已,便知一切生已尽,梵行已立,所 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谓学见迹成就八支。 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物主,云何学见迹成就八 支?谓学正见至学正定,是谓学见迹成就八支。 物主,云何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谓无学正见至 无学正智,是谓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物主,若有 十支,我施设彼成就善、第一善、无上士、得第一义 质直沙门。【5】(盯孰。72h) 可见,佛教之至善境界即是漏尽解脱的境界, 此境界以如实知见为先导。不能如实知见之无明 状态下虽然也可以行善,但只能感得人天之善报, 不能导向解脱。故从实现善的方法和途径上来 说,如实知见是最首要的。 总之,佛教的善恶观与通常人们所理解的善 恶不尽相同,佛教的善恶已经不仅仅是伦理道德 意义上的善恶。为善的最终目的是终极解脱。佛 教的善恶观也并非仅是说教,而是有着深刻的理 论基础的,因果报应的背后是甚深难见的缘起法 则。此法则的运作使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使 得恶有其因,善有其得以成就的途径。佛教的善 恶观对世人是颇具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增一阿含经[A]//大正藏,2[z]:551& [2]中阿含经·心品·五支物主经[A]//大正藏,l[z]:720b 一720G [3]83c,438G ①《五分律》卷第二十二:“有三种肉不得食:著见、若闻、若 疑。。见者,自见为已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 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听随意食。”122.p.149c。 [4]杂阿含经[A]//大正藏.2[z]:200b一200& [5]中阿含经[A]∥大正藏,1[z]:464b. [6]长阿含经[A]//大正藏,l[z]:37b一39t 收稿日期:2007一10—20责任编辑尹邦志 万方数据
/
本文档为【《阿含经》所述的善恶与解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