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金匮要略》痰饮病治则对肺病咳喘的辨治意义

《金匮要略》痰饮病治则对肺病咳喘的辨治意义

2010-10-06 4页 pdf 351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1253

暂无简介

举报
《金匮要略》痰饮病治则对肺病咳喘的辨治意义 国 医论坛 年 第 卷 第 期 总 第 期 《金匾要略 》痰饮病治则对肺病咳喘的辨治意义 南京中医 药大学 级博士生 史锁芳 关键词 张 机 《金 匠要略 》 痰饮 病 中医 治 则 肺病临床 《金匾要略 以下简称《金匾 》论述痰饮病的脉 因证治 , 极为精当 , 理法方药 , 丝丝入扣 , 后世医家论 治痰饮病 , 莫不奉为圭泉 。 如孙思邀《千金要方 》论痰 饮 , 全宗《金匾 》痰饮篇 喻嘉言《医 门法律 》论痰饮 , 对 仲景方论推崇备至 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治痰饮 , 亦 本《金匾 》痰饮篇创立 的原则 ...
《金匮要略》痰饮病治则对肺病咳喘的辨治意义
国 医论坛 年 第 卷 第 期 总 第 期 《金匾要略 》痰饮病治则对肺病咳喘的辨治意义 南京中医 药大学 级博士生 史锁芳 关键词 张 机 《金 匠要略 》 痰饮 病 中医 治 则 肺病临床 《金匾要略 以下简称《金匾 》论述痰饮病的脉 因证治 , 极为精当 , 理法方药 , 丝丝入扣 , 后世医家论 治痰饮病 , 莫不奉为圭泉 。 如孙思邀《千金要方 》论痰 饮 , 全宗《金匾 》痰饮篇 喻嘉言《医 门法律 》论痰饮 , 对 仲景方论推崇备至 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治痰饮 , 亦 本《金匾 》痰饮篇创立 的原则 而辨证立法 , 遣方用药 。 笔者在肺系咳喘的治疗中 , 亦颇受启迪 , 宗其治则 , 灵 活化裁 , 屡获效验 。 兹结合临床 , 将痰饮病治则对肺系 咳喘的辨治意义作如下探讨 。 痰饮是肺病咳喘的基本病理因素 《金暇 》痰饮篇把痰饮与咳嗽合为一篇 , 显然昭示 后人 痰饮是咳喘病的基本病理因素 。 该篇中条文共 条 , 其中与肺有关的 条 , 他脏影响肺而 引起咳 喘的有 条 。 综观《金匾 》涉及肺病咳喘诸方者 首 包括加减方及散在《痰饮咳嗽病 》篇和《肺妾肺痈咳 嗽上气病 》篇以外的有关方 , 以饮邪 包括寒饮和饮 郁化热 郁肺为基本病机的多达 首 , 可见痰饮与肺 病咳喘的关系极为密切 。 肺主气 , 司呼吸 , 上连气道 、 喉咙 , 开窍于鼻 , 外合皮毛 , 内为五脏华盖 , 其气贯百 脉而通他脏 , 不耐寒热 , 是为娇脏 。 故感受外邪 , 常首 先犯肺 。 六淫邪气中又 以寒邪伤肺最为多见 ,《难经四 十九难 》“ 形寒饮冷则伤肺 ” ,《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第 四 》亦谓“形寒寒饮则伤肺 ” , 都强调了寒饮尤易伤肺 。 庙床上很多病人 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 、 肺气肿等 多 在气候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 , 从现代病因学角度看 , 寒冷刺激可使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 继而诱发病毒和细 菌感染 , 引起支气管炎症和粘液腺增生 、肺组织损伤 。 寒为阴邪 , 其性凝敛 , 主收引 , 寒邪伤肺多致肺气郁闭 不宣 , 而 “ 饮入于 胃 , 游溢精气 ⋯ ⋯上归于肺 , 通调水 道 ” , 一旦寒邪闭肺 , 肺失宣发 , 肺不布津 , 不能通调水 道 , 下输膀胧 , 则水津聚而成饮 , 终致寒饮伏肺 , 饮邪 久伏 , 则可转为痰热 为患 痰饮久 留 , 阻遏气机 , 不仅 可形成痰气闭阻 、 气滞痰恋的病机格局 , 而且还可导 致气滞血疲 、 痰痕交阻的病变 。 总之 , 肺病喘咳多有痰 饮作祟 , 故《金匾 》痰饮篇所论痰饮证治实开后世治疗 狭 义痰饮 、 咳喘等疾之先河 , 至 今临床上都把化痰 饮 作为肺病咳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 《金匿 》痰饮病治则是饮性咳喘的指导原则 《金暇 》提出“ 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的治疗原 则 。 细心剖析 , 不难发现其中妙义 。 由于痰饮是三焦气 化失宣水液停积而成 , 故痰饮总属阳虚阴盛 , 因虚致 实 。 水饮属阴 , 最易伤人阳气 , 遇寒则聚 , 得温始开 , 得 阳始运 , 故治以“ 温药 ” , 振奋阳气 , 使气化复常 , 则饮 邪易于消散矣 。 所谓“ 和之 ” , 是指 温之不可太过 , 而 应以调和为原则 《本义 》谓 “ 痰生于 胃寒 , 饮存于脾 湿 , 温药者 , 补胃阳 , 燥脾土 , 兼擅长之剂也 , 言和之则 不专事温补 , 既有行开导之 品 , 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 参考文献 刘渡 舟 · 伤寒论 校 注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 赵健雄 · 敦煌 医 粹 ‘ 责 阳 贵州人 民出版 社 , · 福 州 市人 民 医院 · 脉 经 校 释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 孙思遨 · 千 金 要 方 · 序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影 印 江 户医 学影北 宋本 , · 马继 兴 · 中医文 献 学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 社 , 孙思选 · 干金 要 方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影 印 元 大 德 丁 末 良月梅澳书院刊本 , · 田 思 胜 · 林亿 校勘《伤寒论 》及其价 值 · 山 东中医 药大 学 学报 , , 收 稿 日期 一 一 国 医论坛 年 第 卷 第 期 总 第 期 中 , 方谓之和之 , 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 。 盖痰饮之 邪 因虚而成 , 而痰也实物 , 必少有开导之 品 , 总之 不 出温药和 之四字 , 其法尽矣 。 ”日 〕后世在其基础上代有 发展 , 如明 · 张景岳于《景岳全书 · 痰饮 》指出 “ 痰即 人身之津液 , 无非水谷之所化 ⋯ ⋯而痰涎 皆本气血 , 若化失其正 , 则脏腑病 , 津液败 , 而 气血即成痰涎 ” , “ 痰非病之本 , 乃病之标也 ” , “ 故治者 , 当知所辨 , 而不 可不察其本也 。 ”其所指出痰为病之 标 、 治疗要 “ 察其 本 ”的见解 , 实是源于《金匾 》痰饮病治则 , 如仲景指出 “ 夫短气有微饮 , 当从小便去之 。 等桂术甘汤主之 , 肾 气丸亦主之 。 ”充分体现 了治痰饮病当抓住脾肾为本 的思想 。 水液的运行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 如肺 之通调 涩滞 , 脾之转输无权 , 肾之蒸化失职 , 皆可导致水液停 积 。 三脏之中 , 脾运失司 , 首当其要 。 因脾阳一虚 , 则上 不能输精以养肺 , 水谷不从正化 , 反 为痰饮而干肺 下 不能助肾以制水 , 水寒之气反伤肾阳 。 由此必致水液 内停中焦 , 流溢各处 , 波及五脏 , 所以有 “ 脾为生痰之 源 , 肺为贮痰之器 ”之说 而 肾主水液 , 为诸阳之本 , 故 又有“ 外饮治脾 , 内饮治肾 ”之谓 。 相对而言 , “ 外饮 ”多 由饮食不当或外感寒湿而成 , 病程较短 , 故可用健脾 化痰药 , 代表方如菩桂术甘汤等 而 “ 内饮 ”多 由劳欲 太过 , 或久病体虚 , 肾阳被伤 , 冰冻三尺 , 非一 日之寒 , 故须采用温肾化气药 , 代表方如肾气丸等 。 这对我们 今天辨治肺病咳喘仍有指导意义 , 如 见有咳嗽反 复 , 咳声重浊 , 痰多色 白 , 晨起咳甚 , 且每因痰而嗽 , 痰 出 咳平 , 喘息胸闷 , 院痞食少 , 体倦乏力 , 舌苔 白腻等症 时 , 则选用荃桂术甘汤 、 二术二陈汤 加减 此证咳喘明 显时 , 仲景则加干姜 、 细辛 、 五味子 , 脉浮则加麻黄 久 病脾虚 , 则从外台获菩饮 、 六君子汤化裁 寒饮较甚 , 则入菩甘五 味姜辛汤或合理 中汤 。 若见喘促动则为 甚 , 呼多吸少 , 痰多稀薄如沫 , 或痰有咸味 , 腰酸畏寒 , 小漫清长 , 或夜尿频多 , 舌苔 白润 , 舌体胖大 , 脉沉细 等症时 , 则选用金匾 肾气丸加减 若阳虚寒甚 , 则用阳 和汤加减 。 总之 , 《金匾 》痰饮病治则对饮性咳喘的治 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金匾 》辨治痰饮肺病心法在临床上的运用 《金匾 》所论“ 痰饮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的痰 饮是诸饮的总称 , 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 饮 、 悬饮 、 溢饮 、 支饮四类 其中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 饮 , 伏而时发的为伏饮 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 类型 即“ 水走肠间 , 沥沥有声 , 谓之痰饮 ” 。 仲景在痰 饮篇中明确提出了水在五脏的病症 , 尤其是对水饮在 肺的论述颇详 , 如“ 水在肺 , 吐涎沫 ” 、 “ 肺饮不弦 , 但苦 喘短气 ”等 。 由于《金匾 》论述痰饮病虽痰 、 饮并列 , 但 实际上是以水 、 饮的病机证治为主 , 痰只是类推而及 , 所以 ,《金匾 》所论痰饮在肺的证治有其独特的含义 , 其“ 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之治则 , 既具原则性 , 又 有灵活性 , 至今仍被临床广为运用 。 兹结合临床分述 如下 治寒饮郁肺者 , 仲景常用 细 辛 、 干姜 、 半夏等“ 温 药 ”温肺化饮 如寒饮伏肺 , 咯痰稀薄 , 仲景则用甘草 干姜汤 若兼风寒外感 , 则 加麻黄 、 桂枝 , “ 肺欲散 , 急 食酸 以收之 ” , 故在温散的同时 , 仲景常配用五味子 , 以酸敛保肺 , 使开合有致 , 方如小青龙汤是也 若痰饮 童肺 , 出现咳嗽胸闷 , 喘息不得卧 , 喉 中痰鸣 , 呼吸困 难 , 则应加用草劳大 枣泻 肺汤 若水饮与气相搏 , 见 “ 胸隔痰满 , 气行奎滞 , 喘息不调 , 致咽喉有声 , 如水鸡 之 鸣 ” , 《诸病源候论 · 卷十三 仲景则用射干麻黄 汤 , 不仅运用麻黄 、 细辛 、 半夏 、 生姜等温化痰饮 , 还加 紫莞 、 冬花止 咳平喘 , 射干 开结祛 滞 , 五 味子敛气保 肺 , 大枣甘者缓之 , 该方至今仍被用治支气管哮喘 、 喘 息型支气管炎等 。 临证尤需注意 , 若遇正虚 主要是肾 虚 , 则麻黄 、 细辛辛甘温散之 品 , 易发越 阳气 , 动人冲 气 , 至此境界 , 则宜仿仲景桂菩五味甘草汤敛气平冲 。 观仲景演方 , 药随证转 , 定律严格 , 不可孟浪 。 清 · 叶 天士对此深有心得 , 其治 “ 曹某 , 岁 。 中年阳气 日 薄 , 痰饮属阴浊上干清道 , 为冲逆咳嗽 。 仲景治法 外 饮治脾 , 内饮治肾 , 分析甚 明 。 昔年曾用桂等泽术得 效 , 是治支饮之法 。 数年真气更衰 , 古人谓饮邪当以温 药和之 , 须忌治嗽肺药 。 先用小青龙去麻黄 , 接服外台 获荃饮 ” , 《临证指南医案 其案去麻黄 , 即为深入有 得之举 。 如遇寒饮 郁 肺 久 而 化 热 者 , 仲 景也 不 忘 使 用 干 姜 、 细 辛 、 半夏等温 药以化饮 , 同时加 用擅清肺逐水之 石 旁 日人丹波元 简氏首 揭 其功川 此类方有厚朴 麻黄汤 、 小青龙加石膏汤和越蝉加半夏汤 值得一提 的是 , 仲景治饮郁化热不选苦寒之琴 、 连 , 而独崇石 膏 , 大有妙义 。 盖饮为阴邪 , 治当温化 , 切忌寒遏 , 故清 《金 匿要略 》痰饮 病治刻对肺病咳喘的辫治意义 史锁 芳 饮郁之热当选清热而无寒凝之弊之品 , 唯有石膏辛甘 而寒 , 寒能清热 , 辛则走而不守 , 故有清肺热而无寒遏 之 弊 。 正如黄竹斋所云 , 石膏反佐 , 领热药入寒水之 中 , 使水饮得逐 , 而无上逆之患 。 丹波元简氏亦谓 “ 石 膏得麻黄之温发 , 但存逐水之用 , 相藉以驱水气 。 ”并 说 “ 石膏逐水 , 本草不言 , 然仲景用之驱饮者 , 不一而 足 ”川 。 故饮郁之热必以石膏清之为当 。 值得注意的 是 仲景在治饮热与痰热所选药物上是有其分别的 , 即饮热用石膏 , 而痰热则选黄连或黄琴 , 如仲景在治 痰热结胸证时 , 则选小陷胸汤 , 可见一斑 。 仲景这种药 证对应 、 层次分明的择药心法 , 颇堪师法 。 如疾饮郁久 , 阻遇 气机 , 肺 气肪郁 , 疾 气交 阻 , 转 成疾 浊 , 这 在脂 浊 体质 的 病人尤 多 痰恋气痹 , 胸阳 被阻 , 出现喘息咳唾 、 痰粘难咯 、 胸闷胸痛 、 舌质暗 、 苔 粘腻或浊腻 、 脉滑等症时 , 则可仿胸痹治法 , 方选瓜篓 蓬白半夏汤合获菩杏仁甘草汤 , 以温通泄浊 , 开肺化 痰 。 此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 如清代叶天士 、 王孟英也擅 用此法 , 用治肺疾 , 取效甚众 。 现代常以此法治疗咳 嗽 、 喘证 、 哮喘等肺疾疗效卓著 。 此方脉证较有特征 性 , 临床对慢阻肺反复发作表现痰浊痹阻者 , 用他法 乏效时 , 转用此法 , 确能收意外之效 。 当然 , 临床具体 运用时 , 还应根据体质状况 、 寒热虚 实等情况 , 灵活化 裁 。 若为脾阳不振 , 痰饮伏肺 , 则可选用积实燕白桂枝 汤 合人参汤 以 温脾通 阳 , 化 饮宣痹 , 这 对临床处理虚 实夹杂的咳喘辨治有深远意 义 若稠痰枯肺 , 结于肺 窍 , 咳逆上气 , 胸满如窒 , 胸痛彻背 , 背冷喜捶 , 则合三 子养亲 汤 , 甚 则佐皂英丸以 搜剔胶痰 , 均是不可代易 之方 。 如遇 素票阳 盛之体 , 夜饮郁 久 可 从 热化 , 一 刘 形 成疾 热蕴 肺之证 , 二 则 由 于 肺 与大 肠相 表里 易形 成疾 饮兼有肠 胃热结证 仲景辨治此等证亦深有心法 , 对 前者则用清化法 。 而对后者 , 仲景又列二种 若素察湿 热 , 浊饮上逆即“ 支饮胸满者 ” , 则用厚朴大黄汤治之 若为痰饮留结 , 胃肠热结者 , 则应在温化痰饮的同时 , 恰当地运用通腑清 胃之品 , 方如等甘五味加姜辛半杏 大黄汤等 。 法中有法 , 条理井然 , 颇堪玩味 。 而其肺脾 同治 , 脏腑同调 肺 —肠 胃 , 使痰饮热结从下而去 , 此法为仲景治痰饮之 又一格局 , 极大地丰富了后世辨 治肺经痰饮的思路 。 如明代龚信父子创制“ 竹沥达痰 丸 ” 磁石滚痰丸合二陈汤加人参 、 竹沥 、 姜汁 , 就是 从脾洽肺 、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角度制定而得 , 整方 既逐痰降火 , 使痰从大肠而去 , 又健脾益气 , 以杜生痰 之源 , 合而用之 , 涤痰祛邪而不伤正 , 虚实兼顾 , 寒温 同施 , 相得益彰 , 实是源于仲景而有所发挥的典型例 子 。 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 , 并以清肃下行为顺 , 故对慢 阻肺急性发作表现为痰热阻肺者 , 适时应用通腑导下 法 , 不仅可使大肠通降之性顺达 , 而且可使痰有排出 之路 , 脾肺之痰热随之而泻 , 则童遏之肺气也能随之 而平 。 笔者体会 , 临床应用该法时 , 主要视其痰热胶 粘 、 肺气奎遏这一病机的存在而取其逐痰泻热 , 并不 一定要具备腑实表现 。 如疾饮 久伏 , 影响 气血运 行 , 则可 形 成疾癖 交 阻 之证 盖肺主气 , 心主血 , 心肺同居上焦 。 肺朝百脉 , 助心主治节 , 共同调节血液的运行 。 若肺气为痰饮所 闭 , 则极易引起心血的运行不利 , 而形成痊血内阻 。 仲 景在痰饮篇中虽未明言疲血 , 但从相关条文不难发现 饮邪挟安之机 。 如“ 水在心 , 心下坚筑 , 短气 , 恶水不欲 饮 ” , “ 隔间支饮 , 其人喘满 , 心下痞坚 , 面色黛黑 ” , “ 病 人胸满唇赓 , 舌青 口燥 , 但欲漱水 , 不欲咽 。 无寒热 , 脉 微大来迟 , 腹不满 , 其人言我满 , 为有癖血 ”等 。 结合仲 景在其他篇的相关论述及证治 , 从异病同治的角度 , 笔者认为仲景所论痰饮挟痕主要有 以下三大方面 。 其 一 , 饮停留癖证治 , 则用桂枝 、 获等辈 , 通阳和血脉 , 利 水消痰饮 , 更配人参益气助 阳 , 使气行则血行 , 方如木 防 己汤 、 木防 己去石膏加获菩芒硝汤 。 日本人甚赞此 方之妙 , 将木防 己汤加苏子 、 桑皮 、 生姜称为“ 增损木 防 己汤 ” , 日本大家敬节等常用治心脏性喘息及支气 管哮喘〔, , 。 若为寒饮挟癖 , 则用 白术散 白术 、 川芍 、 川 椒 、 牡骊 。 该方仲景原为妇人病篇“ 妊娠养胎 ”而设 , 从方药组成看 , 本方白术健脾燥湿 , 川椒温散寒饮 , 牡 蜘软坚化饮 , 川芍行气活血 , 现代研究表明 川芍不仅 能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血小板聚集功 能 , 而且还能降低肺楔压 、 肺动脉收缩压及有明显 的 平喘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防治人类弹性蛋白酶所 致肺气肿的作用川川 。 分析其方药作用 , 笔者认为本 方具有健脾化饮 、 化癖平喘之功 , 故列举为例 。 其二 , 痰阻气痹挟痕证治 , 实者则用瓜萎蓬白半夏汤 , 虚者 则用积实燕白桂枝汤合人参汤 。 其三 , 痰饮郁久化热 , 国 医论坛 年 第 卷 第 期 总 第 期 形成痰热挟疲时 , 则用千金苇茎汤 血虚痰热挟痪 , 则 用当归贝母苦参丸 , 该方原为妇人病篇“ 妊娠小便难 ” 而设 。 从当归贝母苦参丸的方药组成和功用看 , 当归 养血活血 ,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当归的挥发油中含 有菜本内酷和丁烯基酉夫内酷等 , 均有抗胆碱解痉作 用 , 其含有 一 旅烯 、 月桂烯 、 对聚散素等则具有明显 的镇 咳 、 祛 痰 和 极强 的抗菌 作用 , 其水溶性 成分 一 则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苦参清热燥 湿杀虫 , 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有明显的平喘 、 祛痰 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而 贝母清肺化痰开郁 , 为肺 经化痰要药 。 因此 , 该方亦能用于肺经血虚痰热挟寮 证 , 笔者师其法 , 曾将该方用治支气管哮喘而获显效 。 若痰热挟癖 , 兼肠腑热结 , 则用桃仁 、 杏仁配大黄 , 痪 血较重加水蛙等 。 仲景对痰饮挟痕论治 , 虽散于各篇 , 但从其方证 、 药证分析 , 不难发现其心法之独到 , 组方 用药之奇妙 。 这些理论及其证治心法 , 俱对后世产生 较大影响 , 如朱丹溪谓“ 痰挟癣血 , 遂成案囊 ” 唐容川 通过临床实践亦深切体会到 “ 须知痰水之童 , 由痪血 使然 , 但祛疲血 , 则痰水 自消 ” 《血证论 · 咳嗽 》笔 者临床观察哮喘 、 慢阻肺 、 肺心病等亦多可见到痰饮 挟癖之候 , 适时运用仲景之法 , 每可获得满意疗效 。 仲景 辫治疾饮 不 仅重 视温运 阳 气 , 亦很 重视硕 津养阴 , 这是伸景 治 疗疾 饮 的 又 一特 色 “ 病痰饮者 , 当 以 温药和 之 ” , 仲景言温药 , 言和之 , 就是宜温不宜 燥 , 恰到好处 , 不使劫阴的意思 。 为了防止伤阴 , 仲景 常在助 阳 的同时 , 酌加养阴之 品 , 一则使“ 精化为气 ” , 有助于痰饮水气的潜消 、 外出 二 则可免除温燥伤阴 之弊 。 如仲景用治肾虚痰饮的肾气丸 , 不但应用了桂 枝 、 附子温补 肾阳 , 而且重用 了熟地 、 山药 、 山英肉等 填补真阴之品 , 亦属阴中求阳 , 阴生则阳长之意 又如 用治外寒内饮之 小青龙汤 , 在用麻桂发表 、 细辛干姜 辛散温肺 、 半夏降逆涤痰的 同时 , 妙用阴柔酸收的芍 药 , 目的也是为了温阳化饮而 防伤阴 。 另外 , 在治疗体 实痰饮贮肺证时 , 仲景多采用攻劫之剂 ,《金匾 痰饮 咳嗽 》篇所记载的 张主要处方中 , 属于泻肺攻削的 就有 张 , 即草茵大枣泻肺汤 、 十枣汤 、 木防 己 汤 、 己 椒苗黄丸 、 大青龙汤 、 厚朴大黄汤 、 泽漆汤 、 皂荚丸 。 这 些攻劫之剂 , 虽没有用养阴的药物 , 但速战速决 , 实寓 有防止伤阴耗津的积极意义 。 而且 , 在具体应用时 , 很 注意中病即止和调护原则 。 如十枣汤每次只服一钱 , 且 以大枣煎汤服下 , 以顾护津液 。 尤其是“ 得快下利 后 , 糜粥 自养 ” , 以顾护 胃气 , 补充津液 。 观此等制方配 伍 、 将息调理心法 , 所谓“ 仲景诸方 , 实万世医门之规 矩准绳也 ”之语 , 确匪虚语矣 。 后世 医家在治疗痰饮咳 喘 , 遇有阴伤局面时莫不宗此而加以发挥 , 如张景岳 、 叶天士 、 王孟英 、 王旭高 、 蒋宝素等许多名医对肾阳虚 而挟痰饮的辨治 , 创制了许多名方佳法 , 如金水六君 煎 、 黑地黄丸及六味丸合外台获等饮等滋阴又化痰 , 益肾又健脾 , 相制为用 , 相得益彰 , 实是源于仲景而 又 有发展 , 丰富了治痰饮必求之于脾肾为本的思想 , 颇 堪效法 。 参考文献 丹波元简 , 子 · 幸修堂医 书选 · 金 魔要略料义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同 · 老正有 译 · 中医 诊疗 要 览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马永红 千 · 川 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 用研究现状 · 中西 医结合杂志 , , 李修珍 , 等 · 弹性蛋 白畴所致 肺气种的超徽 结构研 究及 川 可的治疗作用 · 青州医 药 , , 周金黄 · 中药免疚 药理学 · 北 宋 人民军医 出版 社 , · 周全黄 , 等 · 中药药理学 · 上海 上海朴学技术 出版 社 , 一 收稿 日期 一 一 本刊 编样邵存有《国 医论坛 》 年 、 年 年 、 年 年合仃本 。 定价 年 为 元 , 年 年均为 元 , 年为 元 , 年 年均为 元 。 每年 另加邮寄费 元 。 另 , 凡 没能 通过 邮局订 到 年《国医论 坛 》者 , 可 直接 向 本部索购 , 每期 定价 元 , 全 年 元 。 欲购者可 汇救至 河南省南阳 市卧龙路 号《国医论坛 》编样部刘玉三 同志收 , 邮编 。
/
本文档为【《金匮要略》痰饮病治则对肺病咳喘的辨治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