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家庭对人的影响

2010-10-06 26页 doc 1M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3481

暂无简介

举报
家庭对人的影响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 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心理医生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
家庭对人的影响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 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心理医生在面对患有神经症性冲突(恐惧、抑郁、焦虑等)和行为紊乱的成人和孩子时,需要对早年母子或母女关系做细致分析,我们往往能找到一个很严厉很正确 很负责任的母亲或者有类似严母般仔细的父亲。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 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 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倾斜     你们怕什么?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在临床治疗中,我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 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久而久之,成 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正如漫画中表现的,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由此,心理医生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 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      家庭治疗师把倾斜看成是家庭的一种存在方式,分析孩子的问题是非是在维持或者破坏这种关系。如果家庭希望孩子的问题消失,可以问家庭是否愿意先改变倾斜关系,看看在均衡的关系下孩子的问题会怎样变化,这是家庭的选择。      是非观念强的心理医生会无意识充当家庭的评判人,批评那个看起来很强,实际上内心很苦很累的母亲,使治疗产生很大的阻抗,甚至引起家庭对治疗师的厌恶。     聪明的医生会与母亲结盟来寻求母亲的大力协助。     最糟糕事莫过于医生试图帮助母亲“镇压”孩子,挫败孩子潜意识里的“反抗”,以为错都在孩子。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3:平衡      你总不能不顾孩子。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母子同盟”是心理医生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种描述,它几乎是“婚姻倾斜”的反转。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 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爹。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 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另一个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 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 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第三类“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指那些人格不完整,内心缺少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和对亲密关系不信任的母亲,通过下意识的对孩子的深层依恋来获取内在的 稳定。一般来说,母子热恋是孩子从出生到两岁之间的一种母子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的状态,个性依赖的母亲会被这种深度亲密带来的愉悦感所迷醉,以至于对孩子 “成瘾”。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母亲要和孩子一起睡到孩子很大的时候,父亲却常常是过厅或小房子里的睡客。有时侯,个性弱的父亲可能成为一个家庭情感的边 缘人或流浪者,他不得不靠讨好母子来维持他在家庭中的位置。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4:恋母          儿不嫌母……!                                             当丈夫还没有长大时,母子的结盟有时也是为了家庭功能的补偿。      根据家庭病理学说,“母子同盟”让孩子成为夫妻个性冲突的一个投射‘容器’,夫妻无意识的把婚姻的问题转嫁给孩子,孩子活得像一个替婚姻受罪的‘道具’。 由于母亲性格,情绪对结盟中的孩子有很强的认同与内化作用,孩子的自我发展被压抑,这种压抑会延续到青春期并被猛烈的释放出来。同样,母亲的过度亲密使男 孩性别认同与性意识发展延迟,不少的男孩内心印刻着无论如何也摆不脱的“俄的浦斯情结”(恋母)。     对母子同盟关系的认识与临床心理治疗可能是两回事,心理治疗师并不会拘泥于以上简单的逻辑关系来看待“母子同盟”。     一般我们首先接受这种同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补偿状态,在新的平衡关系没有确立以前,“母子同盟”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效机制。带着这种观念走进家庭,心 理医生更能保持位置的中立和更广阔的观察角度。我们会狡猾的绕过家庭成员给予我们的是非因果,也不去充当家庭的教育者或关系的调解人。我们对家庭呈现给我 们的东西保持高度的尊重和认同,并协同家庭找到今后发展的多种变化的可能,以此来降低家庭内部的焦虑。我们不讨论家庭为什么会这样,或者孩子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反,我们乐于承认我们对问题的成因一无所知(装傻)。我们只愿意与家庭讨论这种“母子同盟”是怎样被维持下来的,如果家庭选择不改变 现状,每个成员需要怎样做才能使“结盟”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糟。如果家庭选择变化又要怎样来建立新关系和怎么样维持变化的可持续性。     在治疗中,家庭治疗师很愿意和家庭坐同一个板凳,如果习惯坐在家庭的对面,让家庭把麻烦恼怒一股脑儿的抛过来,那才是吃不了,兜着走。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5:束缚 看来横竖都不行。 不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     “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 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正如父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爱 你!”,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贝特森认为这种矛盾情景是儿童产生精神分裂或情绪障碍的决定因素。     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结果,孩子 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 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漫画中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 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 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 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 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 对我的不满。”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6:矛盾       你们刺我不着!                                                                                   许多孩子都是在“战争”中成长的!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 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孩子智商很高,他们在与父母的“交锋”中易于找到或创造一种情绪或行为障碍来有效地应答困境,并从中获益。 心理医生看到许多孩子的问题是被不当的教育孕育出来的,企图用教育父母的方式达成一种家庭内部交流的平衡,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难以预测。有些家长听信心理医生的建议在教育孩子中变得束手束脚,无规无矩,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更大的危险中。 聪明的治疗师不去为难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对父母足够的尊敬与肯定。我们会和家庭一起重新来描述家庭的“情景”,并改变家庭呈现给我 们的“故事脚本”,让家庭得到一种新视觉和新感觉。我们要给孩子的“症状”或家庭的冲突一个意料之外的赋义,使这些引发矛盾的信息产生积极互动的作用。我 们还要改译孩子内心对父母教育的感觉,让他看到教育中包藏着的那颗无私慈爱的心。我们会利用孩子的问题,给了父母一个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让父母变得更像 是个好父母,孩子更像是个好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出我们的暗示:“家庭必须在爱与教育的冲突中找寻隐藏着的和谐,让动荡的心趋于安宁。”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7:分裂              孩子,还是我对你好!                                      如果孩儿成为三头六臂的哪咤,也许能够满足双亲多重的需要!     漫画中的情景是心理学对家庭关系的另一类描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学大师塞奥多尔·利兹提出。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抑症)时认为:家庭内 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甚至是夫妻同床异梦,彼此疏远,满怀敌意的竞争,拼命试图从孩子那儿得 到忠诚与亲近,导致孩子无力适应。孩子会强烈的感觉到家庭内部的不稳定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一种自我控制,来应付或摇摆在家庭对立观念或非此即 彼的关系模式中,用自我“分裂”补偿性地满足父母对家庭关系的需求,以维持家庭分离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平衡是靠孩子勇于“自我 牺牲”来实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庭维持的一种要件。但补偿总会有个极限,一旦缓冲失败,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烦,要么过度控制自己——抑郁,要么就是发 泄性失控——躁狂,并持续摇摆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中。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家庭冲突潜抑在内心深层,成为成年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 却像是反叛“家庭现实”,逼迫父母改变态度,调控家人,这种失控被医学称为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精神病。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8:无奈                                     不做是你苯,做不好更是你苯。                                            在大人看来是天使的东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心理医生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于同情孩子。如果一厢情愿的试图通过教导父母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 息,及易引起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的不满。结果,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治疗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逆 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尴尬,尊严尽失。     许多渴望权威感的心理医生,热衷于给家庭灌输心理学思想,当事人,以为如此这般就可天下太平。对有知识有悟性的家长尚可这样做,对悟性不高或矛盾纠结 很深的家庭,心理学知识是双刃剑,帮助的同时伤害更深,会让家庭失去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机与困境。     当然,不少的家庭也乐于把一切麻烦都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医生拿主意,使治疗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     聪明的家庭治疗师会绕过对家庭交流模式的价值判断,通过家庭塑型(一种在诊室中的家庭心理剧)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彼此在关系水平中的亲疏近远,引发他们的 内在联想。并创造新的交流模式,引发新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家庭对未来的期待。在与家庭的交谈中,需要灵活的避免发表对家庭事务对与错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 种有效或无效的判断。     心理医生把许多看起来很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亲子关系理论束之高阁,找到非常个别化的东西,来解开家庭的症结。当传递某种信息会给家庭带来价值判断或引发新 的冲突时,治疗师乐于扮演一种模糊角色,并通过呈现多种交流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信息,悄声无息地对家庭作修改。当家庭完全更新后,家庭会发现所有有益的决 定都出自他们自己。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9:示弱      天啊!他的骨头到那儿去了?                                                            孩子直不起腰来,难道是父母的基因遗传?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个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 者否定的观点。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 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     有个男性咨询客已经28岁了,什么事也不能做,什么人也不能接触,被精神医生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观察他的家庭关系,发现他的父母之间根本没有像样的交 流,母亲说话父亲就闭嘴,父亲说话母亲也装听不见。当事人与父亲如同陌人,父亲也很少回这个家。我还发现当事人与母亲的交流也很少,不到万不得一不开口, 开口也是一些略带含混的语音,但行为上到是很默契。母亲跟他很亲近,他想要什么母亲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话说清楚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这个家庭的父亲的个性分 化比较低,内向,不善言辞,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家庭中没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员间循环互动的东西。     我的努力就是要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减少母亲的替代与母子间的情感纠结,以促进当事人的心理发展。      在治疗中,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母子纠结是家庭继续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没有新的平衡诞生前,你只能保持对它的尊敬。我对母亲说:“你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 照顾这个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对孩子说:“你十年来,放弃你的自由,心甘情愿的陪伴你的母亲,你也是个很乖的孩子。”当家庭在治疗师面 前感觉到安全时,我建议母亲“退化”到儿子的年代,儿子“进化”到母亲的年代,父亲来扮演仲裁者,对游戏叫“暂停”。     扮演新角色时,儿子的脸变得明朗,语言也见清晰。     当一个家庭父亲的功能很弱的时候,为了家庭的稳定,母子纠结很容易形成,心理医生建议母亲可以多依赖社会的缓冲机制,逐渐让孩子的情感需要从母亲转向社 会。如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同学,邻居,老师交往,尊重友谊,热爱生命和自然等。很多个性发展不良的孩子在这样的鼓励下,会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心理领路人, 心身发展得到补偿。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0:关爱 都是为你好! 许多对孩子的无力要求都被包装在美丽的语言中。     家庭的治疗师走进一个家庭,喜欢关注这个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禁忌。我们会问孩子,家庭里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常常发现几乎所有家庭在交 流内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这些限制代表着家庭的文化意识,权利等级与家庭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距离。     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     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     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     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     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 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 一定是自讨不愉快。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 的情感活动。     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得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 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 心情都不舒畅。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1:成长               咦!你怎么长不大?  孩子长不大的原因,有时可能是负荷太大!     漫画中的情景几乎可以被看作一种中国特色。与许多教育学者的看法不同,心理学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并非只是让一个孩子骑在6个大人(父母,爷爷奶奶,姥 爷姥姥)的头上,呼风唤雨,作威作福。一切付出都会需要有一种潜在的回报。在那种表面的辉煌下,孩子的心身发展被大人们过度预支,乃至负债累累。     一个家庭像一个系统,会无意识地形成一种期望,而且往往会被这样的期望约束,变得盲目而不自知。东方文化重视从小看老,以为小时候都难以出类拔萃的人,长 大了更没出息。所以,父母们必须从娃娃抓起,亦步亦趋,循序渐进。当一个家庭的期望指向孩子的学习与才华,那么,家长们会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 有时候明知这样做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却欲罢不能。     家庭治疗师把这样的关系看成:“家庭是通过对孩子的期望来实现一种家庭内部的情感交流、责任的联结与权利分配,并将它们合理化”。主流观点对这样的说法有 天然的反感,因为它是一种成人的视觉,把教育孩子看作一种责任。但系统的视觉却发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许多自己的附属品,或称教育中的不当获益。要 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像土壤一样供他们伸枝拔节,而不是套马的缰绳。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3:交流        沉默是金。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大多数不爱说话的孩子并非无话可说,而是不敢说。     透过一种玻璃房子来看家庭,我们可以发现父母与子女是如何交流的。大多数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交流是单向性的,或称指导式的,孩子一般也不直接在语言上对抗父 母,这与中国文化原型中的“孝顺”有关。更多的信息流露在孩子率真的表情、情绪与行为变化中,遗憾的是,父母们常常视而不见。     现在玻璃房中的孩子回家,母亲问:“今天怎么样?”孩子犹疑的回答:“还行。     父亲立即插嘴:“什么叫还行?”孩子挤出一点笑容说:“没被老师批评”。     母亲紧逼说:“没被批评就行吗?”孩子无语。     母亲又说:“什么时候你能得到一次表扬,让我们高兴高兴?”孩子嘟囔说:“好的。”     父亲接着说:“别敷衍你的妈妈,她可是为你操够了心。”孩子的脸毫无表情。     父亲加重了语气:“你知道怎样做才能得表扬?”孩子局促不安的回答:“不知道。”     父亲严肃地说:“首先是学习好,刻苦上进,听老师的话……”孩子一直僵持在水深火热中等待交流的结束。     终于母亲说:“快洗手吃饭吧!”孩子的脸马上松弛下来,高声的说:“好呀。”匆匆的逃离。     这样的交流中,交流的内容,意愿和交流方向是由父母决定的,孩子只是被动地应答,他的表情和体态信息是不安与不满,但父母还是坚持了教育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在心理医生看来,这个交流片段实际上是满足了家庭的一种复杂的内部需求。第一,母亲是问题的提出与结束者,她可以用孩子的问题把父亲卷入家庭情感;父亲回 应了母亲,让家庭感觉还团结一致。第二,父母觉得自己是在尽父母的责任,表达一种对孩子的关爱,但潜意识的语言却是:“我已尽到责任,好不好只能看你自 己。”孩子在交流中感觉到什么,除了压力还是压力。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4:禁忌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height="711" width="1175"> 家庭禁忌像捆人的绳束,越多越不好玩!     我小的时候,家里也有过许多禁忌。由于父母都有些“历史问题”,家庭内部的交流范围狭窄。哥姐个个天性活泼,在家里却自觉地保持沉默,寡言少语,小心回避 与父母的争执,可交谈的东西少得可怜。只有我少不更事,喜欢胡乱评说政治上的事,嘲笑父母哥姐的胆小怕事,被他们当做“捣蛋者”,挨了不少的责罚。     现在的家庭,虽然在政治方面的禁锢少了,但很多父母担心子女犯错,不惜与孩子的天性为敌,限制孩子的自由思想。正如漫画中表现的那样,一家人靠闭嘴赢得安全。一般说来,家庭禁忌越多,快乐与自由越少,家庭的内部冲突也越大。     家庭走进心理诊室,是为了帮助那个被标记为的“有病”孩子,有时孩子只是一个不守家庭规则的捣乱者。如果乖乖的呆在父母画定的“圈子”里,平衡与一致性被 维持着,家庭并不需要谁来扮演“替罪羔羊”。当平衡被打破,一切内部的努力不能使“越界者”回归,家庭会求助心理医生。     被正统观点束缚的医生,会热衷于扮演一个“镇压者”,帮助家长重建家庭规则。这样的医生会被家庭欢迎和感谢,父母也愿意继续带孩子前来就诊,医生可谓是名利双收。苦就是苦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平稳,他需要重新压抑自己。     “离经叛道”的心理医生可能会鼓励孩子从问题中获利,并试图通过消除家庭的禁忌来使问题自然消失。这样的治疗是否成功,取决于家庭对问题的领悟能力,家庭因此也要承受改变的冲击,度过一个相对动荡不安的时期。     聪明的心理治疗师会摇摆于两种倾向之间,一方面和家长讨论家庭禁忌的内容与范围,赋予“禁忌”其他意义;另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从“禁忌”中获益的同时也 遭受更多的限制。最后我们会给出一个时间计划,即当孩子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时,什么样的禁忌可以消失。这样一来,既保持了家庭禁忌的“面子”,又能使孩子通 过主动参与对禁忌的消除,来获得成长的动力。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5:过渡期          困难只是暂时的。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height="649" width="325"> 当孩子变得有些疯狂或不可理喻时,正是他成长的路变得泥泞之日。     过渡期是一个心理学的操作性概念,指12岁至16岁的孩子在心理成熟的过程中,要走过一段艰难困苦的历程。这个时期的孩子要经受许多心理震荡,出现许多适 应性障碍,内心缠绕着羞愧、紧张、社交恐惧、伦理焦虑、负罪感,以及攻击倾向。这是个从孩子心态慢慢转变为成人心态的时段,在行为上常常同时存在两个极 端:自尊与自卑、盲目崇拜与藐视权威、过分道德感与故意无视道德、强迫倾向与散漫倾向、独立上进与懒惰依赖,他们统统夹杂在一起,形似“癫狂”。     其实,对每个青少年来说,这个“极端”行为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他必须为今后的一生积攒足够的进取能量与情绪经验,完成人格雏形、人生目标、审美与价值系统。     许多家长早把孩子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不能容忍孩子的“异化”,潜意识里把孩子的癫狂视为反叛,引发自身的分离焦虑。遗憾的是有些家长不能识别自身的焦 虑,调整心态接受孩子的成长,反以为要对孩子加强教育,使他回到正轨。如果家长找医生治疗这些“行为障碍”,会使成长的“自然过程”变成孩子的“病态过 程”,为了矫治孩子而使孩子发展为病态,形成治疗学的悖论情景。用系统眼光看,是家长和医生共同“建构”了孩子的“病”,好心帮了倒忙。     孩子过渡期要持续多久,取决于家庭的态度,如果受到家庭关系的阻碍,走出过渡期要晚一点。有的孩子在18岁甚至20岁以后还不能走出“困难历程”,他们可 能会成为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常客。过渡期延迟,大多数是由于父母过度但又无效的管理,尤其孩子“不幸”有个太严厉太能干的母亲,同时又有一个太柔弱太 无能的父亲,情况尤其如此。对这样的父母,我只能说:“孩子长不大,是你们并不需要他长大”。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6:逆反 锉掉不如套牢。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height="487" width="92"> 父母对孩子逆反的反感,原因是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损害。     过渡期的孩子有什么特点:     一、他们突然变得让父母百思不得其解,有时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好像老子天下第一。他们反抗权威,对父母不尊,不敬,不服,却对父母的反应与批评极端敏 感。事实上,与父母冲突越厉害的孩子对父母越依赖,冲突是为了挣脱依赖。从物理定理看,与父母联结紧密的孩子,分离出来的动能大,释放的热量也较大。聪明 的父母容忍孩子对抗与依赖双重心理欲求,对孩子做事莽撞却得意忘形假装欣赏,以此来为他拓宽发展的路。愚钝的父母却会挥舞大棒,用不恰当的批评与“镇压” 来引发孩子的心理退缩。     二、他们突然有了一些古怪的行为问题:如缄默,关门独处,答非所问,凝神静思。尤其多见的是强迫性倾向: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诸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类 无解的问题穷根究底。要么是为求准确耗费大量时间,要么是做事毛焦火辣,丢三落四。夫妻情感分离的孩子,古怪越多,仿佛是要拼命地吸引父母的关注,为家庭 创造共同的话题。     三、他们突然对家庭问题敏感,甘愿扮演家庭的替罪羊或者小大人。孩子们热心做父母之间的调解人,在父母之间玩跷跷板,耍平衡。当“阴谋”难以得逞时,他们 变得容易激惹,愤世嫉俗,仿佛是曾经仓海难为水的样子。有的孩子会把对父母的愤怒转向自己,头疼、发烧、拉肚子,严重时逃学出走,无所不用其极。对付这些 “非法行为”的孩子,原本活得不轻松的父母犹如“屋漏偏逢连夜雨”,苦不堪言。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7:竞争 我发现的缺点要多一些!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如果想要发现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不停的给你制造缺点。     夫妻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种隐藏的竞争。夫妻是不同性别的人,对独生子女自然会有一种成长期待。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为的家庭动力。事实上,孩子跟谁亲近,长大了性格、行为习惯也会更像谁。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内常常有两种类型的冲突,一是价值观的冲突,由于教育的目的看起来是一致的,方法却各自不同,因些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双亲 互动最多、交流最多、冲突也最多。二是情感冲突,比如孩子更向着谁,更听谁的话,更维护谁的利益。处在劣势中的那个父母,会有较多的抱怨。这两种冲突,前 者是家庭意识层面的碰撞,后者是家庭感觉层面的较量。     其实,父母因教育孩子引发的冲突,是两种家庭文化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延续的较量。每个人都在一个特定的家庭中长大,家庭文化会像基因一样通过分离、配对、重 组植根于我们各自的意识深层,影响着我们的内在感觉和我们的价值判断。家庭冲突可以看成是两种家庭文化“原型”,在潜意识指引下在孩子身上作“配对与重 组”,它是自然的,甚至是必须的。遗憾的是,我们的脑子从小被禁锢在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的价值体系中,缺乏多种哲学观引导下的交流方式与视 觉,许多看起来只是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争来争去就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     漫画中,父母手中的放大镜正代表了父母自己家庭中祖祖辈辈延续、秉承、垂直传递的文化意识和价值系统。他或她从小耳濡目染,无形之中全盘接受的了一些理 念、态度、生活习惯、习俗、情感表达方式、对冲突的应答以及与人交往模式等。父母亲总是一厢情愿地、不自觉地、孜孜不倦地、甚至百折不挠地把内心认为好的 东西强加给孩子,希望从孩子身上看到“好”的回应,来满足他们内心对价值的期待。     心理学认为,父母容易从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可能正好是父母早年未解决好的情结,甚至可能是几代人也没有解决好的家庭意识遗留。研究父母如何通过从孩 子身上“发现”问题,使家族的“文化意识”得以代代留存,或者研究代际间期望压力的传递模式与前辈的“债务”如何经由后代偿还,是家庭治疗师最关心的事, 因为这恰好是家庭的症结所在。所以,我们常常会问“孩子的问题是谁最先发现的?”,或“谁最在意孩子的改变”。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18:对抗 我是坏孩子,你们怎么着!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height="121" width="250"> 如果孩子放弃并挑战父母的价值观念,父母的权威会像被抽了筋一样变软。     儿童发展心理的专家认为,孩子自我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形成完整的自尊、自信、自立的心理能力,这比孩子的其它能力要重要十倍百倍。自尊像是孩子的灵魂之杯, 只有它完整时才能盛满爱、智慧与良知。父母无意中挫败孩子的自尊等于是给这个杯子戳了一个洞,不管孩子今后一生中多么努力与辛苦,他的灵魂之杯仍会是空空 如也。试想,一个敢对父母叫板说自己是坏孩子的孩子,他的心灵早也是百孔千疮。     我们大多数的父母表面上渴望孩子长大成熟,但内心深处仍旧害怕孩子有一天会不再温顺听话,但孩子向父母对抗叫板的那一天或迟或早总会到来。我们的文化较多 关注父母为子女奉献多少,绝口不提父母从子女身上的诸多获益。首先是关系获益,不少的父母无意识的通过孩子实现权利欲、控制欲、自我中心;然后是心理获 益,牺牲孩子以满足道德需求,从孩子身上寻求价值感,或逼迫孩子实现自己早年的未竟事业。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西方的社会学者、教育家、心理学家联合起来对家庭的负面进行研究,认为家庭在保护人的同时也是最伤人的地方。许多青少年带着 残缺不全的心从家庭走入社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所以,西方国家才有了许多相应法律来监督和限制父母对子女的权利。看电影《刮砂》,你可能会对嘲笑 美国的法律制度,把它看成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这样的“差异”的确更好的保护了许许多多受父母虐待的孩子。     经典派的精神分析学者,几乎对每一种心理困扰、内心冲突和行为障碍都勾画出一种与早年经历相关的心理创伤病谱,这个病谱就是创伤发生的时间序列。比如说: “缺乏安全感、依赖和边缘人格的成因是在婴幼儿期(1岁以前)缺少母爱,或者母亲的态度生硬,没有让孩子确立对他人的信任,因此人际关系不良,不能与人形 成亲密关系,贪食,厌食是哺乳期未得到充分的口腔满足(吮吸奶头)。而贪婪、敌意、讽刺挖苦、爱批评人与儿童长牙以后未充分满足嚼咬的快感有关。内向、压 抑和强迫性人格与儿童在1-3岁时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愤怒、生气、破坏、宣泄等被父母过度控制有关。残忍、无同情心、侵略性和病态人格又反过来与这些情绪 未被正确的引导,家庭内缺乏规则有关……诸如此类,难以赘述。心理分析的病因诊断一般也要搞清楚障碍来源于什么期,如共生期、分离期、口欲期、前恋母或恋 母期等等。     现在的父母,如果认识不到家庭在培养孩子爱心、善良和助人为乐的同时,也会滋生孩子的罪恶感、攻击性、叛逆倾向和自私自利,肯定不会是一个好父母。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0:对策 兵来将挡。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喜欢和青春期孩子较劲的父母,多半自己青春期也出过麻烦的人。     不现实是过渡期孩子的通病,他们特别容易把想象中的“现实”和生活中的现实混淆,搞出许多荒诞不经的笑料来。比如孩子们突然开始信神疑鬼,追求神秘主义, 开始喜欢看鬼片,恐怖片,侦探和探险故事,在他们的房间可以看到用铅笔绑成的十字架或彩笔画出的“灵符”。在考试的前夕,孩子会作无师自通的“祷告”,或 出现其它一些仪式性动作,冷不丁可以吓你一跳。穿什么、吃什么、做什么似乎也一夜之间就有了各种禁忌。有的孩子还会大谈死亡和世界末日,仿佛他们是最忧国 忧民的一群。     对付这些,父母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同孩子可以拥有一些“行为紊乱”的权利。只有糊涂一时,方可聪明一世。性急的家长可以回想自己在相同年龄时的表现来自慰。     过渡期的孩子学习会受到影响,但却不要把过渡期问题看成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这样的解释极具诱惑,孩子大人都省心,后果适得其反。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父 母要后退一些,留出空间来尊重孩子的隐私,避免用非此即彼的是非观来乱贴“标签”。精力旺盛的父母最好用多重性的、多元的、既这样又那样的价值系统来引导 青春期的孩子,开阔他们的眼界,改变孩子思维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心理医生鼓励家庭改善父母与孩子,父母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凝聚力,让孩子顺利度过过渡期。在婚姻分裂的家庭,父母也要违心地扮演“欢喜鸳鸯”,待孩子走出过渡时期后,方才各奔前程。     孩子的深陷过渡期并不是自己成长的动力不够,而往往是盲目的父母火上浇油搞出的大麻烦。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1:获益 孩子,千万别哭!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再权威的父母也经不住孩子没头没脑的眼泪。     治疗室里,面对有行为障碍或情绪异常的孩子,夫妻常常会互相推卸责任或埋怨对方,治疗师被迫成为家庭问题的仲裁人,扮演一个运用反向力量来维持家庭稳定的 权威角色。在孩子抑郁时,一味想鼓励或激活当事人,并通过削弱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来增加孩子的行为自觉性。在孩子躁动时,又反过来帮助父母压制或限制冲动的 当事人。这两种情况治疗师看起来是在对症处理,实际上是替家庭分担责任,构成治疗师-父母-孩子扩大了的家庭系统。治疗师成为平衡家庭的要件,可能诱导家 庭对治疗师的过度依赖,使家庭问题不仅不能解决,反倒出现慢性化发展。     另一类“狡猾”的孩子,把他们的情绪问题通过躯体的症状表达出来,被现代医学标定为多动障碍,胃肠型癫痫,头疼,消化不良,心慌,支气官哮踹等儿童心身疾患。这些症状对家庭“硬”的关系有一种巨大的软化力量,使父母矛盾相对缓和,孩子也可以从症状中“获益”。     经验缺乏的治疗师认识到孩子得病的内在机制,便热衷于对家庭进行矫治性干预,试图让家庭的对立关系变软,帮助孩子从分裂关系中解脱。这样的工作必然涉及对父母双方的评价,为孩子建构得病成因,引入新的价值系统,让家庭感到不安全。     成熟的治疗师会采用中立的态度,回避在对立的双方中作选择,有时甚至采用合稀泥的方法,模糊掉双方的观点差异,把对立的不合理接纳为一种并存的合理。有时可以采用双治疗师策略,让两心理医生代表父母双方演绎如何把家庭的对立转化为彼此的接纳。     其实,情绪障碍是孩子内心对家庭处在矛盾对立中的一种逃避(一种分离愿望),而躯体症状则是无数次分离受挫后情绪压力下的躯体化。为了防备孩子的躯体长久的处在情绪紧张中,接受甚至鼓励孩子情绪外泄是双亲和治疗师都要清楚意识到的事。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2:学习 读书是重于一切的。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学习成绩如果成了判断孩子行为的唯一指标,父母离疯狂就不远了。     在一个家庭里,无论孩子有多少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麻烦,只要学习过得去,家庭一般不会带着孩子去找医生。一旦孩子的学习不好,家庭很容易从孩子身上找到“原 因”。在我的门诊里,我会问:“如果你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治好了,父母怎样看出来?”父母的回答常常是:“孩子能做到爱学习和学习好”。     有一个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经济不错,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都很好。父母事业有成,对孩子的期待也高,打小就让她学外语,画画,钢琴考级,游 泳比赛,可谓全面发展。可偏偏到了14岁(初二),女孩得了“社交恐惧症”,见人就脸红心慌,严重的时候不能坚持上课。父母虽然好强,看到如此痛苦的孩子 不得不软下心来,给孩子充分减压。孩子的上学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是班上的尖子生不久就成了学习的“困难户”,家长身处两难,内心焦虑日渐明显。     面对这样的家庭,心理医生不会鼓励家庭继续替孩子减压,而是要父母看清家庭内部的互动是如何把孩子的“问题”扩大成家庭的问题。父母需要维持家庭的内在规 则,孩子必须自己面对她成长的压力。比如,承认社交恐惧会影响孩子的人际感觉,或者会影响她学习的效率,但不会影响她校外的生活与学习。我们会给家长说, 真正的问题不是“社交恐惧”,这种恐惧人人都会有,人人都要学过这关。真正的问题是恐惧引发的对成长责任的“逃避行为”,不鼓励逃避,就减少了恐惧的负性 影响。父母有意减少对孩子“社交恐惧”的关注,孩子的麻烦也会少一些。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3:强大 还是患病能帮助我。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问题可以使不自由的孩子获得利益,让父母以他为中心,像老驴推磨般地团团转。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响着德国老师西蒙的话:“一个家庭里,不是系统构成了问题,而是问题构成了系统”。这里的“系统”是指家庭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构成的家庭规则。一个患病的孩子会创造另类家庭关系和另类家庭规则,形成家庭内部新的平衡。     我接待了这样的一个家庭,男孩子今年初三,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紧张得出了胃肠疾病,不能吃东西,一吃肚子就涨痛得要命。几天以后,身体衰弱得不得不到医院打点滴。医生诊断孩子是胃肠神经症或焦虑状态,建议父母替孩子减压来缓解孩子的心理症状,但收效甚微。     我在诊室里和孩子谈起学习,没有看到他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多少还有些沾沾自喜。他对我说,初二的时候,为此病住过一月的院,期终考试仍是班里的前三名。孩子的病有些古怪,于是我把注意力转向他的父母亲。     单独和父亲或母亲见面时,感觉彼此对婚姻都有很大的怨气,母亲埋怨父亲内向,固执,对孩子放任;父亲数落母亲霸道,专横,对孩子残忍。     和父母两人在一块交谈时,他和她却有明显的矜持,要么遮遮掩掩,要么三缄其口,彼此都在回避矛盾。     我把孩子叫进来,坐在父母身边,气氛却一下有些和睦了,父母针对孩子到还有些交流,说话时也能互相补台,让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而忍恩仇”。     家庭治疗师应已明白,孩子的症状是在维持一种家庭功能。疾病对家庭有一种很强的扰动力,每当夫妻的恩怨积攒到一定的强度,婚姻开始不稳定时,孩子的疾病就 出来替夫妻泻火。在咨询中我得知,孩子不吃饭的问题从三岁时就已经开始,断断续续。父母为了孩子的心身健康,达成一个共识在孩子面前不争吵,维持假想的和 平。无数事实证明冲突白热化的家庭,可以因为某个成员的患病变得矛盾消解而团结一致。殊不知这种和平假象,就像是吸毒上瘾,孩子会迷上得病而不自知。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4:恻隐 爱叫的鸟儿吃得饱。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与动物世界不同,父母总愿意关心弱一点的孩子。     在多子女的家庭里,身体弱多病的孩子总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犹如爱叫的鸟儿吃得饱。     有一个家庭,父亲在外平庸无能,在家却是一个极具权威感的人,母亲有些神经质,情绪常常或晴或雨。他们有两个男孩, 老大嘴木纳,性子还急,和父亲就成了生冤家死对头。老二嘴甜,动作伶俐,自然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慢慢的老大就成了家庭里提不起的嫩豆腐,老二发展却顺风 顺水,在家是乖孩子,在外是好学生。     有一天,老大上学回家,被后面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伤了腰,撞折了右腿。躺在病床上痛苦虚弱的老大,激发了父母内心很强的恻隐之心,他们一反常态,开始对老 大百般呵护,两个多月的康复中,老大在父母的笑脸中过的是一种“神仙般”的日子。他与父母关系迅速增进的同时,在家里逐渐听到老二在唉声叹气。     到后来,父母对老大的关怀成了一种担心,因为老大的伤腿功能恢复总是不理想,这让骨科医生与运动神经科医生伤透脑筋,百思不得其解。     心理医生深知老大残留的症状在某种意义上是潜意识要保留住父母对他的爱,潜意识希望用疾病来控制他所爱的人,类似一种心理补偿性神经症。心理医生要做的事正是对这样的症状释义,以增强家庭内部的交流。     许多婚姻里,妻子觉得她再也控制不住男人或将要失去她所爱的人时,神经衰弱就会来帮忙。太太病了,你还能忍心对她凶吗!     在治疗心理学中,心理疾病与功能障碍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诉求,要改变不良的现实,如果我们主动去迎合这些改变,疾病就成了多余的东西。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5:依赖 离了我们你不行!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许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东西是千差万别。     米纽琴认为家庭功能失衡是孩子出现适应障碍的原因。最常见的家庭功能失衡的原因有:     一、情感纠结:家庭对外界限僵硬封闭,内部却纠缠不清,像漫画里的人物,父母子女彼此依存,离了谁都不行。我们经常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还必须对父母言听计 从,孩子的问题也全部得由父母来承担。心理医生喜欢问这样两句话来观察家庭的情感纠结,如问孩子与母亲睡到几岁?问孩子心中有十句话,父母能猜到几句?。     二、关系疏离:这样的家庭缺乏家庭的权力核心,各自为阵,成员间关系僵硬分裂。由于无法自如的彼此表达爱与关心,无法预测对方的行为,也形不成有效的互动关系。家庭对外界限不清,任意让许多无关的人士卷入家庭事务,无法协调一致的来处理外部信息与压力。     三、三角化问题:如母子父子联盟,父亲或母亲通过对孩子的情感联结来对抗另一方,跨代联盟,爷爷奶奶通过对孙子的控制来制约儿子儿媳。     四、迂回关系:父母表面看起来相敬如宾,实际存在沟通障碍,孩子会呈现问题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减轻夫妻间的压力,形成家庭内部的统一。     五、循环冲突:父亲抱怨太太不关心自己,太太抱怨孩子的麻烦太多,孩子抱怨父亲不喜欢他。结果是父亲惩罚孩子,导致父子关系更差,孩子为难母亲,让母亲的教养更难,母亲迁怒父亲,使夫妻关系更加恶劣。     上述的现象对家庭系统功能都有一种破坏性力量,家庭失规则,权利被修改,交流被阻断,成员间彼此诸多适应不良。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6:恐惧 我想逃走!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所有恐惧情绪与逃避行为都是慢慢地通过主动学习和被动强化形成的。     心理医生在帮助问题孩子学习自我控制与自我放松的同时,会按照家庭对治疗的期待做一些工作。如着手为孩子重建一种行为规则,或督促孩子去完成一个学生应该 完成的学习任务,乍看起来,像是心理医生在替代父母给孩子施压。社交焦虑使孩子可以不遵守社会规则,随心所欲的活着还能不被父母责难,这是问题给孩子带来 获益。这样的获益虽然不是孩子预知的,但逃避压力后的心身松懈,会使孩子的病慢性化。心理医生过多纠缠于改变孩子的症状,忽视强化她进取的欲望,也有可能 弱化孩子的能力,使她固结在对疾病的恐惧中。     反过来,我们接受社交焦虑是一个最普通的情绪现象,把关注放在孩子表现正常的生活情景里,给她一个她自己还满不错的暗示,孩子对焦虑的关注也会减轻。我们 不把“病”看成是一种被外部强加的东西,而把它看成是孩子内部愿望的一种“婉转”表达,把它解读为一种与父母互动中的需要。这样,问题的受害人就演变为问 题的行为者,孩子不得不面临对疾病新的感觉。我们甚至会装着很惊讶的问孩子:“你怎么做才能让焦虑控制你,怎么做才能让父母允许你舒舒服服呆在家?”我们 会装着欣赏她,说她很特别,有特别的来应对别人应付不了的事情。     在帮助孩子处理焦虑的同时,又要孩子学习与焦虑做朋友,把焦虑看成是人生的一种发展动力。我们诱导孩子说出我们想让她说的话,并向她保证不去告诉父母,等 孩子流露她的真实想法后,我们尝试跟她达成私下的协议,讨论如何做才能让父母大吃一惊。我们与孩子讨论改变的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治病,也可能不是学 习,而是孩子在情绪行为方面的不同。变得更好还是更糟由孩子决定,基本上孩子都会选择变好。我们让孩子观察行为改变对父母的影响,同时又让父母把观察到的 情绪变化告诉我们,在和家庭讨论这些变化时,孩子得到心理满足和正面鼓励。如果心理医生只关心孩子的症状,倾力训练孩子应付焦虑、恐惧的技术,或为她设计 行为脱敏治疗或暴露疗法,以为孩子挣脱了社交恐惧一切都会万事大吉,他只能算半个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7:盲人瞎马 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许多走出过渡期的孩子,回头看到父母还在泥泞中跋涉呢!     走出过渡期的孩子的标志: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自己知冷知热,知寒知暖,也可以温和地对父母说“不”。放学回家父母的“精金火眼”不再能读懂他们的脸, 也听不见他们抱怨老师和同学不“哥们”。他们突然对神、鬼、怪不再那么有兴趣,捆扎的十字架已解开。尽管他们可能还残留了一些“行为问题”,但已有平常 心,乐于将此看作个性与习惯。他们已能分清什么是父母的问题什么是自己的问题,不再忙中添乱,他们自信无论沧海桑田,自己仍是父母最爱的人。     与过渡期的孩子相处,父母只要放下架子,保持兴趣,增加热忱,解除约束应该不成问题。需要担心的是:本身还未走出过渡期的父母又要面对过渡期的孩子,真犹 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还有的父母,孩子已经渡过磨难大踏步向前,自己还陷在泥潭里愤愤不满,仿佛自己尊严扫地,受了很大的伤害。其实,走出过渡 期的孩子,对家庭情感有一种回归,他们真正知道心疼鬓发染霜的父母。最糟糕的父母由于害怕失去孩子而死命拽着孩子,对孩子的问题和过错纠缠不清,形成一种 家庭矛盾纠结。     不聪明的心理医生走进家庭替代父母的角色,去教导“两代孩子”,这样做有些劳命伤财。聪明的医生会把父母拽入泥潭,分享孩子在过渡期的挣扎,重温自己早年 的困惑,为家庭营造一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气概。当孩子安全上岸,父母也会亦步亦趋的体验到压抑后的舒展,困苦后的甘甜。 心理医生对家庭的观察28:第三只眼 我有照妖镜! 740)this.width=740"
/
本文档为【家庭对人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