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风格研究

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风格研究

2010-10-07 2页 pdf 177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5052

暂无简介

举报
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风格研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校外教育 体育与艺术 08 /2009 151   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风格研究 ◆李  悠 (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 本文试图用较为客观的眼光分析杨洪基的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演唱风格。杨洪基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演唱风格 ,主要表现在他精湛 的歌唱技巧 ,歌唱情感与吐字、咬字、字声的结...
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风格研究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校外教育 体育与艺术 08 /2009 151   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风格研究 ◆李  悠 (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 本文试图用较为客观的眼光分析杨洪基的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演唱风格。杨洪基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演唱风格 ,主要表现在他精湛 的歌唱技巧 ,歌唱情感与吐字、咬字、字声的结合 ,演唱歌曲的总体设计 ,他的舞台气质和修养等几个方面。他的演唱是对美声唱法民族 化的升华。他特别注意语言、发声和不同风格的把握 ,努力将民族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 个性化的演唱风格。 演唱风格 美声唱法 民族化 杨洪基是我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 ,国务院特殊津贴 获得者。他 1941年 2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他从事歌剧艺术 30年来 ,获 国家“文华表演奖”,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还常年活跃在全国文艺 舞台上 ,经常应邀参加中国文化部、总政文化部及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文艺 演出 ,演唱了众多中国民歌及中国艺术歌曲 ,并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录制了 主题歌。由于艺术上的突出成绩 ,杨洪基又荣获了第四届梅花奖和二届文 化奖。 杨洪基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将外国民歌、艺术歌曲、歌剧唱段成功地 进行了译配 ,并通过歌声介绍给中国听众。他不仅能原汁原味地演唱好外 国优秀作品 ,更可贵的是他能够演唱好中国作品。他为中国作曲家创作的 艺术歌曲做了最好的诠释。他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认真地研究我国各地 的民歌、戏曲和曲艺的演唱方法 ,他特别注意语言、发声和不同风格的把 握 ,努力将民族传统唱法与美声唱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自己独到的 艺术见解和个性化的演唱风格。 一、美声唱法民族化 在我国 ,当前声乐被划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方法 ,并构成“三 足鼎立”之势。美声唱法最早起源于意大利 ,它追求声音效果 ,讲究科学的 发音方法 ,注重运用华彩和装饰 ;在我国美声唱法属于“舶来品 ”、“进口产 品”,因此 ,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与国际接轨 ? 如何使之民族化 ;特别 是美声唱法民族化的问题更为迫切 ,毕竟它已经属于中国 ,必须让它根植 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做到中国化。 在中国文化、教育、艺术领域 ,离不开吸收国外先进的东西 ,但是只有 做到“洋为中用”,使之中国化才能取得成功 ,才能迸发出勃勃的生机。美 声唱法也是如此 ,必然要走一条成功的民族化之道路。什么是美声唱法民 族化呢 ? “所谓民族化 ,就是要在保存欧洲传统唱法基本特点以及一切优 秀成果的基础上 ,在表达我们民族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感情方面 ,力求其深 入、完善 ,达到真正地为我国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人们常说的“美声唱 法”,就是以意大利语为语言基础而形成的歌唱艺术。我国有许多的声乐 工作者在为之奋斗 ,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涌现了一些优秀的美声唱法民族 化的歌唱艺术家 ,杨洪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杨洪基演唱风格及特点 1. 精湛的演唱技巧 杨洪基的音域宽广 ,声音醇厚 ,通透 ,这与他良好的发声状态及气声的 结合是分不开的。每天要做气息控制体操 ,保持气息的平稳。歌唱前 ,他 都要深吸气。首先 ,以气息充实肺的底部引起横隔下降 ,两侧肋骨特别是 下方肋骨扩张 ,上腹部微微向外伸展。这种以横膈膜、肋骨肌、腹直肌联合 控制的科学呼吸方法 ,对杨洪基的发声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也就是声乐 发声理论中的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吸气完成时 ,就是呼气的开始。杨洪 基的气息比较深长 ,一个呼气过程就能支持一个到几个乐句 (或乐节 ) ,气 息变为声带振动的声能后便溢出了。在他演唱声音延长的过程中 ,直到下 次吸气前 ,气和声就构成了一对矛盾 ,即用气和挡气发生的矛盾。他的发 声以气为动力 ,而气又以发声为目的 ,这就是他歌唱的第一对对立统一的 矛盾 ,也是他歌唱中最重要的一个中心环节。他演唱时 ,对矛盾的处理非 常得当 ,声音的质量也就非常好 ,稳定 ,有弹性 ,动听。同时 ,同样一口气就 发挥了最好的效能 ,既省了气又省了力。杨洪基在演唱中 ,气与声的良好 结合被称之为“平衡”。他的气给了声带一个作用力 ,声带因充分振颤又给 起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在他用声时在操作呼吸的部位上 ,横膈膜 所在的腰围、上腹、下肋及肋间上都能感觉得到。所以杨洪基在台下练习 时经常用手放在上述几个部位上感受它在用声的音头及延长的过程中有 个向外推力和弹力 ,以及时调节自己的气息和声音。有时 ,他也用生活中 的咳嗽这种反弹力量的明显 ,来明确自己歌唱呼吸的部位和感觉。 2. 歌唱情感与吐字、咬字、字声的结合 杨洪基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使他的演唱达到了“声情并茂 ”,这也 是他重要的艺术特点。有人说 ,杨洪基的声音圆润。他的确追求字正腔 圆 ,这种字正腔圆用理论来理解 ,它是很难说得清楚的。有人认为 ,字准 了 ,腔就唱圆了 ,其实不然。唱美声的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意大利语只 有 5个元音 ,而中文则多了。中文美声字头、字尾唱的长与短 ,尾音的处理 是否美 ,并非意文美声所能囊括。杨洪基的歌唱吐字、咬字方法做到既基 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做到了声音在唱好语言基础上的通畅、圆润和在音量、 音域、持续力、机动性方面的合格。他一直探索着把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 唱法完美结合的道路。 杨洪基认为 ,歌唱中的语言和生活中语言的吐字、咬字的区别主要在 于字的头、腹、尾各个因素上均应一丝不苟地保持良好的喉咙形态。因此 , 他在歌唱的吐字、咬字中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下面 ,是我对他具体吐字、咬 字方法的几点分析 : (1)杨洪基在发辅音时不回避辅音应有的阻气作用 ,尽量保持良好的 喉型并预想到后的元音应有的形态位置。如他在吐双唇音时 ,保持了吸气 时的喉位及面部表情的兴奋 ,在微笑状态下把嘴角向两侧拉开 ,吐尖上腭 音 t、l、d 、zhi和舌根上腭音 g、k时注意到了其舌尖或舌根动作 s、z时 ,他的 舌根稳定和放松 ,整个下颌及下牙也是放松的。 (2)杨洪基歌唱时 ,最佳的喉咙形态口腔中元音的形态部位全部比说 话时夸张或后移 ,特别是在他唱高音时更是如此。他在唱元音 i时 ,仅用舌 前部和上腭前部之间的窄缝隙形成而要将牙关松开 ,面部兴奋露出上牙 , 用舌中部和上腭中部的空间形成元音 i。 (3)杨洪基在吐字中汉语的收韵和德语的字尾辅音以及所有辅音性 质 ,均用的是一样的一种阻塞 ,他的这种阻塞并不破坏良好的喉咙形态。 清辅音发得很轻 ,辅音念过后仍能保持正确吐出下一个字的准备状态。他 在汉语收韵中无论是前鼻音或后鼻音如“人 ”字、“神 ”字、“红 ”字的收韵 , 虽时间很短 ,但他的认真完成使汉语更有了韵味。在他做哼鸣练习时的延 长音能更加正确地有了呼吸的支持和良好的喉形。 (4)杨洪基对多音素的复合元音中每一个音素无论持续时间多么短 , 都能辨唱清楚 ,口型正确 ,总是先横向后圆唇。这样有的放矢 ,他的舌位、 唇部、舌位的运动在其演唱中才有了明确的位置和归宿。如歌唱中“柳 ”字 的元音有两个音素 :一个 i,一个 u,这两个音素口型不同。因此 ,杨洪基在 演唱中 i是横向将嘴角向两侧拉开 ,然后很快接着 u是圆唇音。 (5)杨洪基因歌唱中有时一个字要延长数拍或十数拍之长 ,就会存在 复合元音字有各元音时值的分布问题。下面 ,举例说明杨洪基对此的 处理 : 杨洪基演出经常演唱也是家喻户晓的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 上》,选自前苏联纪录片《斯巴达克运动会 》的插曲。这首俄罗斯民歌充满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校外教育 体育与艺术 152   08 /2009 了诗情画意 ,它的第一句简谱是这样的 : 1 = bE 2 /4 6 1 3 1 | 2 1 7 | 3 2 | 6 - | 深夜 花园 里 四 处 静 悄  悄 这其中“花”字、“园”字和“悄”字是复合元音。杨洪基在演唱时 ,“花 ” 字和“园”字中的 u,“悄”字中的 i,唱得非常认真而且占的时值较短 ,这样 处理既实现了字的利益中最低要求 (听清、听懂 ,将词意传递到观众的耳 中 ) ,又保持了铿锵有力、立体感的声音。 杨洪基在探索以字行腔、字领腔行、字正腔圆、对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实 践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致力于如何把美声唱法与中国字结合的问题 ,他本 着“洋为中用”的原则 ,对此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开拓。 3. 演唱歌曲的总体设计 (1)歌曲中的三个“点”。杨洪基在演唱新的歌曲前 ,总要先分析歌曲 曲式特点 ,熟悉歌曲 ,总体设计思想感情 ,处理歌曲词曲并将歌曲分出 三个“点”。这三个“点”是 :高潮点、静点、转折点。“高潮点 ”就是歌曲的 总目的音—全曲情绪最高涨的地方。此音过后或音乐立即结束 ,或情绪逐 渐消减至结束。“静点”是指相对而言最内心化、最出神入境的地方 ,也是 情绪和情节发展相对静止的地方。“转折点 ”指前一种情绪向后一种不同 的情绪转化的音、句或连接段中最关键的音、句。这个音或句过后 ,新的情 绪层次开始了。 (2)润饰加工的特点。音乐创作指对歌曲词、曲的创作。再创作指歌 唱者通过演唱把乐谱变为实际音响。它之所以存在 ,是指演唱者在演唱过 程中 ,除了保持词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外 ,还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独特的理 解和处理 ,而形成自己的演唱特色。 分析一下杨洪基对歌曲的加工 (二度创作 ) ,总结出有三种情况 : 首先 ,他根据作品谱子本身 ,及所能找到的作者的解释和说明 ,正确无 误地理解词曲的原意 ,提炼出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弄清所有谱子所示的速 度 ,表情术语及标记 ,沿着原作原意进行再创作。如歌剧《卡门 》中的斗牛 士选段。 其次 ,杨洪基在实践中熟练掌握歌曲 ,而且对歌曲的某些地方感受颇 深 ,按他的理解对歌曲某些地方的语气、音色、速度、力度做处理后 ,进一步 揭示和发挥歌曲内容主题。如他演唱的传统民歌《嘎达梅林》。 再次 ,杨洪基演唱的基本功和技巧足以将自己的处理方法音响化。我 们都听过他演唱的《码头工人歌》。他在歌曲的尾段就有着不同的处理 :在 朗诵之后 ,杨洪基把“向着活的路上走 ”一段唱得稍快 ,热情饱满 ,信心百 倍 ,表现出当斗争升华为阶级觉醒之后出现的乐观、明朗、高涨情绪。但 是 ,我们也能听到杨洪基在演唱这首歌时 ,朗诵之后歌唱仍保持歌曲开头 的速度。除了表现内心的信心和坚定的情绪外 ,仍给人一种顶着逆风、背 着重负前进的印象。让听众感到斗争是艰难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这两种 加工处理方式都符合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情绪。 杨洪基在演唱比才的歌剧《卡门》的“斗牛士之歌 ”(Chanson du Torea2 dor)时 ,强调紧张激烈、动人心弦的斗牛场面 ,处理也就略快一些 ,在最富戏 剧性的地方 ,他做了更明显的强弱对比 ,在高音上做了更多的自由延长。 杨洪基对歌曲的润饰加工 (二度创作 )不是一次闭目思考、一次读谱、 一次演唱形式。他是通过多次创作、实践、听众的信息反馈、修改、提高 ,才 能达到完善满意的结果。杨洪基的演唱艺术实践活动 ,永远会不断创造出 新的、美的东西让我们目不暇接。 杨洪基把美声唱法、民族文化和自己嗓音的优势相结合 ,探索出美声 唱法民族化的独特演唱风格 ,取得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不仅是他个人的 成功 ,也是我国声乐优秀传统的成功。把他的演唱风格加以研究和总结 , 不仅有利于我们学生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 ,同时 ,也将加深对我国声乐艺 术美声唱法民族化特点的认识 ,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声乐艺术事业。 参考文献 : [ 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1987, (1) . [ 2 ]张权. 关于演唱中国歌曲的问题 [ M ]. 北京 : 人民音乐出版 社 , 1987. [ 3 ]石惟正. 声乐教学法. 北京 :百花文艺出版社 , 2002. 1. [ 4 ]胡钟刚 ,张友刚. 声乐使用基础教程.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6. (上接第 122页 )问题 1:关于 x的方程 x - t = 1 - x2无解 ( 1解、2解 ⋯) , 试求实数 t的取值范围。 问题 2:若直线 y = x - t与 y = 1 - x2有交点 ,试求实数 t的取值范围。 问题 3:若关于 x的不等式 x - t≤ 1 - x2恒有解 ,试求实数 t的取值 范围。 问题 4:已知实数 x, y满足 y = 1 - x2 ,求 (1) x + y的取值范围 ; ( 2) x2 + y2 + 2x + 2y的取值范围。 五、巧设“问题串”,帮助学生寻找解题规律 许多数学问题是有规律的 ,在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去发现规律 ,从而 掌握规律。这些规律由教师讲解还是由学生发现 ,教学效果显然不同 ,教学 中应培养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 性。如在有关三角函数图象平移的教学中 ,本人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问题 1:将函数 y = sinx的图象向右平移 π3 个单位 ,所得图象对应的函 数解析式为 ( )。 问题 2:要得到函数 y = sin (2x - π3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y = sinx的图象 向 ( )平移 ( )个单位得到。 问题 3:函数 y = sin (2x - π4 )的图象可由函数 y = sin ( 2x - π 3 )的图象 向 ( )平移 ( )个单位得到 ; 问题 4:要得到函数 y = cos x2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 y = sin ( x 2 + π 6 )的 图象向右平移 ( )个单位得到。 问题 5:将函数 y = cos( x - π3 ) + 2的图象按向量 a = ( π 3 , 2 )平移得 y = f( x)的图象 ,则 f ( x)的解析式是 ( )。 通过以上问题串的思考与练习 ,使学生发现和掌握三角函数图象平移 的本质 ,既函数 y = f( x)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 ,所得图象对应的解析式 为 y = f( x + < ) ,向右时则为 y = f( x - < ) ,并特别注意到 x的系数不为 1时 的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和不是同名三角函数时一定要先化为同名三 角函数 ,再考察进行怎样的平移变换。 通过以上问题串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与练习保持浓厚的兴 趣 ,而且更有利于使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减少解题的盲目性 ,提高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在学生参与课堂 ,并在亲自参与的实践中去认识问题 的本质 ,体验灵活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乐趣 ,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能 力的提高。 应用“问题串”教学过程 ,好处多多。我们在“问题串 ”设计时 ,还应注 意把握趣味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创新性 ,更多地设计联系实际、贴 近生活的问题 ,吸引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层层深入 ,以问促思 ,以问促问 ,使 学生在积极思维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为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提供了 基础和保证。在串串问题中 ,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 神不断得到锻炼与增强 ,真正达到从“学会 ”逐步走向“会学 ”的目的 ,提高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 1 ]张奠宙 ,张广祥. 中学代数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 2 ]陈家声 ,徐惠芳. 递归数列.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88.
/
本文档为【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风格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