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教师资格证类考试教育学全套试题及答案

2010-10-10 47页 doc 203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5175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教师资格证类考试教育学全套试题及答案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一)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3.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教师资格证类考试教育学全套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一)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一)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   3.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的教育性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7.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   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B.为繁荣文化服务   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   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9.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10.下列哪一特征与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不符?()。   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问的法律行为   B.公开、直接、透明   C.平等自愿双向选择   D.聘任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   11.不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之列的是()。   A.提出申请   B.受理   C.参加资格考试   D.颁发证书   1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规定。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省教育行政机关   D.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13.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1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5.技能是按照规则、程序、基于练习而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下列与技能的三种类型不符的是()。   A.身体协调能力   B.智慧熊力   C.元认知技能   D.自主能力   16.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功能的两大含义。   A.社会性   B.个体性   C.教育性   D.享用性   17.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   A.杜威   B.泰勒   C.布卢姆   D.布鲁纳   18.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A.五段教学法   B.教学法   C.范例教学法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19.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   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D.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   20.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学:   2.教师的人际知觉:   3.必修课: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义务教育: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素质教育目标分解有哪些?   2.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衡量标准。   3.简述微观环境的影响。   4.简述气质差异和教育。   5.人格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育。   2.如何理解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二)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 )。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内容   15.品德属于( )。   A.集体现象   B.个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民族现象   16.制约德育方法的个体因素是( )。   A.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D.社会意识形态   17.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   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B.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C.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D.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18.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 )。   A.校内非正式群体   B.班集体   C.学生兴趣小组   D.学生群体   19.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   20.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品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C.学生品德内部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体发展:   2.教师与学生的非正式关系:   3.学科课程:   4.因材施教原则:   5.学习方法知道的目标: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素质教育的特点。   2.简述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方法。   3.家庭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哪个方面?   4.简述性格差异和教育。   5.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2.联系自身实际,分析师生关系的改善。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三)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 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 (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个体社会化:   2.校风:   3.相关课程:   4.循序渐进的原则:   5.素质教育: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育人的基本规范有那些原则?   2.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3.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4.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主要表现哪些?   5.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综合运用各项教学原则。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四)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   A.教学目的   B.教育目的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2.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高水平的智力   B.实践能力   c.健康体魄   D.创新精神   3.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4.孑L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5.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 )。   A.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   D.教学原则   6.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7.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   A.管理能力   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8.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 )。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9.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校外活动是指( )。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   B.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   C.由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   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活动   1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12.判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标准除了“素质”以外,还要看( )。   A.学历   B.职称   C.敬业程度   D.业绩   1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14.教与学的知识属于(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性知识   15.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教学的计划性和变动性动态平衡的主要手段是( )。   A.教学机智   B.坚持设计   C.教学评价   D.跟随学生   16.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目的是( )。   A.促进发展   B.甄别   C.奖惩   D.评优   17.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18.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9.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20.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标:   2.人际环境:   3.融合课程:   4.巩固性原则:   5.现代人的人格特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学生德育的方法有哪些?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3.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4.简述师生关系主要表现有哪些?   5.阐述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教学目标的叙写中明确地行为目标要求。   2.如何课堂教学中“中性力量”的处理。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五)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   A.品德的活动   B.意志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美感的活动   2.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3.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4.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5.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A.实践的属性   B.社会的属性   C.自然的属性   D.现实的属性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系统化   B.多样化   C.复杂化   D.专门化   8.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   A.主要方法   B.重要方法   C.唯一方法   D.特殊方法   10.下面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主要教学功能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作为教师   B.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C.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D.作为学生学习编程的工具   1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12.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   A.课程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13.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14.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5.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16.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成为测验的(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7.(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A.教师的个人特质   B.社会环境的特质   C.实施措施的特质   D.家庭背景   18.促进系统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是( )。   A.激励机制   B.竞争机制   C.协作机制   D.淘汰机制   19.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应该成为( )。   A.熟练型教师   B.科研型教师   C.勤奋型教师   D.奉献型教师   20.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   A.教学目的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方法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   2.物质环境:   3.广域的课程:   4.启发性原则:   5.道德认识: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理解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   2.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容。   3.良好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   5.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论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六)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墨子   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3.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4.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把课程分为( )。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学校课程   5.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6.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7.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 )。   A.正常的保护   B.热心的保护   C.一般的保护   D.特别的保护、   8.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 )。   A.认识   B.设计   C.设想   D.安排   9.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lO.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自由发展   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动发展   1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2.协调性是( )。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13.教师上课必要的补充主要是通过( )。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14.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   A.埃利奥特   B.斯腾豪斯   C.凯米斯   D.叶澜   15.最好的教学模式是( )。   A.分层教学个别化教学   B.情景教学   C.讨论式教学   D.都不是   16.( )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A.校长   B.教师   C.学生   D.校舍   1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18.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   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   19.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   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20.下面关于教师与教学媒体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学媒体   B.教师仅是媒体的使用者,不是教学媒体   C.教师是人,教学媒体是物,两者无关   D.教师是教学的特殊媒体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隐形课程:   2.同伴影响:   3.核心课程:   4.教学方法:   5.道德行为: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2.学习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3.简述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   4.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谈谈你的体会。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七)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七)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2.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   3.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5.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   A.必然要求   B.必然结果   C.心理前提   D.必要保证   6.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9.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认识   D.品德意志   10.德育对象的千差万别、德育条件的千变万化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突出体现了德育工作的( )。   A.广延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连续性   11.在本质上区别于唯心主义“闭门思过”式品德修养的是( )。   A.自我品德认识   B.自我品德评价   C.自我品德体验   D.自我品德锻炼   12.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 )。   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   13.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   A.隐私权   B.人身权   C.名誉权   D.荣誉权   14.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5.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原则   1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A.实践型课程   B.研究型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知识型课程   17.决定一个教师工作动力的因素是( )。   A.专业知识   B.专业技能   C.专业态度   D.专业自主意识   18.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   19.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成为测量的( )。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20.经验表明,80%左右的骨干教师终生停留在以下( )阶段。   A.适应期   B.发展期   C.发展后期   D.创造期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课堂气氛:   2.花盆效应:   3.显性课程:   4.现代教学技术:   5.道德意志: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知识学习的过程有哪四个阶段?   2.简述现代教学技术的功能。   3.社区教育功能。   4.简述教师的能力结构。   5.阐述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经济发展,教育要先行”。   2.你是如何认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该如何去落实教育目的?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八)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八)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2.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3.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4.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5.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   A.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   B.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息理论   C.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   D.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经验之塔”理论   6.把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的人是( )。   A.戴尔   B.布卢姆   C.加涅   D.奥苏贝尔   7.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能力和态度,下列目标中,能力目标是( )。   A.学生学会生字、新词   B.学生理解力的概念   C.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D.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学习的艰难,体会张指导员的崇高精神   8.确定学生初始能力的方法一般包括( )。   A.推理、讨论   B.综合、分析   C.实验、练习   D.一般性了解、预测   9.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六个等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是( )。   A.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B.领会、知道、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知道、领会、运用、分析、评价、综合   D.知道、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10.制订教学策略的首要依据是( )。   A.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   B.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C.教材、教学设施和设备   D.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11.下面关于教学媒体这一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发送者   B.在教学中所有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具都是媒体   C.教师不能算是一种教学媒体   D.黑板不是教学媒体   1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13.下面四个选项中,属于教学软件的是( )。   A.录像机、录音机   B.计算机的显示器、幻灯片   C.幻灯机、电影胶片、教科书   D.录像带、投影片   1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15.“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6.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活动课时制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7.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思维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   D.创新能力的培养   18.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   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   C.德育内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   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   19.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20.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   A.基础   B.关键   C.导向和动力   D.物质基础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   2.社区文化:   3.活动课程:   4.教学策略:   5.道德情感: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学习方法知道的基本要求。   2.简述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   3.简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4.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   5.教师行为规范与模式包括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考试模拟试题(九)   2010年《教育学A级》全真模拟考卷100分(九)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的阶级性   2.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8.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 )。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从课程制定者或角度   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   9.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 )。   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10.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师道尊严的关系   1 1.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院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1 2.计算机应用于教学相比于电视录像教学,它的优点是( )。   A.能呈现电视录像不能呈现的图像   B.具有交互性   C.呈现活动图像的速度快于电视录像   D.呈现的信息能够存储在磁盘中   13.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1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实验法   C.试验法   D.实习法   15.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启发式教学   16.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17.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   A.备课   B.排课表   C.批改作业   D.教研活动   18.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 )。   A.道德行为标准   B.德育内容   C.思想教育   D.德育目标   19.第斯多惠有一句:“一个坏的教师奉送,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这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社区:   3.教学计划:   4.教学组织形式:   5.学生教育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方法指导包括哪几个过程?   2.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3.简述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   4.简述教育目标的分类。   5.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分析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2.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
本文档为【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教师资格证类考试教育学全套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