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猪病宝典

2010-10-11 50页 doc 520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3593

暂无简介

举报
猪病宝典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 病 原 高热病≠蓝耳病,高热病=蓝耳病+猪瘟或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或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性继发感染。 发病特点 1、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2、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3、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20~80kg,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和母猪发病。4、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更高。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夏季体温高达40.5℃~41℃,食欲下降或不吃,猪昏睡无力;绝大部分体温正常但仍然不...
猪病宝典
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 病 原 高热病≠蓝耳病,高热病=蓝耳病+猪瘟或圆环病毒Ⅱ型感染或肺炎支原体感染+细菌性继发感染。 发病特点 1、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病程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2、猪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3、发病猪的体重一般在20~80kg,发病率最高,也有断奶后的仔猪和母猪发病。4、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乱用药的猪场死亡率更高。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夏季体温高达40.5℃~41℃,食欲下降或不吃,猪昏睡无力;绝大部分体温正常但仍然不吃,卧地不起或拐脚瘸腿,耳、四肢、大腿内侧、腹下等部位皮肤发红或发绀(有的变白,脊背红斑或出血斑点),水肿,结膜发红,流泪、腹泻便秘、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出现繁殖障碍(早产、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断奶后不发情、屡配不孕等。个别猪出现拉稀,粪便呈黄色;;低沉咳嗽,流鼻涕;仔猪出现明显的腹式呼吸;有的出现现神经症状;关节炎,皮肤脓肿渗出性皮炎等。 用药 用药方案1:“蓝圆五毒链”或“混感福方” 或“热痢清”或“热魔金丹”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混感福方”或“感乐欣”或“红弓链敌” 或“热魔金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弓链敌”或“咳喘宁”或“炎毒菌克” 或“热魔金丹”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高致病性蓝耳病 病 原 Lelystad病毒。本病的病原为猪生殖-呼吸综合症病毒,由莱利斯塔德病毒引起。 临床症状 该病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为主。 母猪:精神不振,食欲不良,体温暂时性偏高,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情不正常或不孕,怀孕母猪早产或产下死胎、木乃伊胎和病弱仔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有的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少数母猪双耳、腹侧和外阴皮肤有一过性的青紫色或蓝紫色斑块。 哺乳仔猪:体温可达41℃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厌食,腹泻,耳朵发红,眼结膜炎,被毛粗乱,共济失调,容易继发其它疾病,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耐过仔猪长期消瘦,生长缓慢。 育肥猪:表现轻度类流感症状,暂时性的厌食及轻度的呼吸困难,少数猪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和尾部皮肤有一过性的深青紫色的斑块。 公猪:发病率低,约2-10%,表现厌食,呼吸困难,消瘦。及少数公猪双耳皮肤变色。公猪精液质量下降。 此外,因为本病的病原具有明显的变异性,所以本病的临床表现很复杂,常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另外,在不同的国家发病期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毒株以及管理因素等都可能影响临床症状的出现和生产损失。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蓝圆五毒链”或“混感福方”或“复合维生素B”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蓝圆五毒链”或“红喘痢”或“依痢特”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咳喘宁”或“红弓链敌”或“通泰舒”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附红细胞体、弓形体混合感染病症 病 原 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又名红细胞孢子虫)寄生于细胞和血浆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引起猪(仔猪)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弓形体又名弓形虫、是由龚地弓浆虫、毒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毒浆虫;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血症、关节炎、内膜炎、颊部脓肿、无乳、不育或流产死胎气喘病。 临床症状 多发于夏季高温多雨时期,病猪不吃、体温高达41℃以上,呼吸困难、喘气严重、有的伴有咳嗽;耳、颈部、腹部、腿部等皮肤出现红色淤斑,继而发绀或发黄;拉黄色稀粪或粪便干如球状、表面有白色的黏膜或黏液,尿液由深黄色逐渐变成棕黄乃至棕红色,即所谓的“茶色尿”、“血尿”;有的出现磨牙、空嚼、步态不稳、有的卧地四肢划动、转圈或抽畜等症状。抗菌消炎、解热镇痛,抑杀血原虫和立克次氏体。对症治疗,辅助治疗。 用药方案(附红细胞体病) 用药方案1:“红喘痢”或“红弓链敌”或“感乐欣”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弓链敌”或“混感福方”或“复合维生素B”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混感快克”或“热魔金丹”或“红喘痢”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补液盐。 用药方案(弓形体病) 用药方案1:“红喘痢”或“红弓链敌”或“重感康”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混感福方”或“咳喘宁”或“复合维生素B”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混感快克”或“感乐欣”或“红喘痢”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传染性胸膜炎 病 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呼吸高度困难,有的张口呼吸、有的呈犬坐姿势;体温升高至41℃以上,不吃料,流鼻液,结膜发绀,口、鼻、四肢等部位皮肤发红或发绀。猪的喘气病、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胸膜炎、血痢、等症。喘气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口鼻流涎、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胸膜积水、腹泻便泌交替发生、粪便硬结而被覆粘液,有时带血,后转为腹泻。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咳喘宁”或“重感康”或“重症清”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喘痢”或“红弓链敌”或“混感福方”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感乐欣”或“菌支力克”或“世纪孢锋”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肺疫(猪巴氏杆菌病) 猪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 它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和继发化传染病。急性病例呈出血性败血病、咽喉炎和肺炎和症状。慢性病例例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症状。呈散发性发生。 流行特点  本病见常见中、小猪发病,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季节发生最多,南方易发生于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 左:肺水肿 右:肺切面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一般病程较短,可突然死广,典型的表现是:急性咽喉炎,颈部高度红肿,热而坚硬,呼吸困难及肺炎症状;散发或继发性的慢性病猪,症状不明显,易和其它传染病相混淆。 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变化,咽喉部急性炎症。急性病例,主要为肺的水肿,不同程度肝变病灶,以及胸部淋巴结的炎症。散发性病例见纤维素渗出或肺膜粘连的肺炎灶。 鉴别诊断  除注意与猪瘟、丹毒区别诊断外,急性咽喉炎病例要与急性炭疽区分,猪很少发生急性炭疽,且不形成流行。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咳喘宁”或“重感康”或“重症清”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喘痢”或“红弓链敌”或“混感福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感乐欣”或“菌支力克”或“世纪孢锋”或“混感快克”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喘气病、慢性呼吸道疾病 病 原 猪肺炎霉形体和支原体。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不能正常生长。病变的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于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前呈“肉样”或“胰样”实变。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主要见于新疫区或首次感染的猪群,发病率可达100%。病猪常突然发作,呼吸加快,每分钟达60~120次,呈明显的腹式呼吸,似拉风箱样,并伴有喘鸣声。咳嗽次数少而低沉,表现为干咳,体温一般正常,仍有食欲。有的吃料减少到不吃,生长发育停止,成为僵猪,病程1~2周。急性不死的猪转为慢性,也有部分病猪开始时就取慢性经过。主要症状是咳嗽,清晨赶猪喂食和剧烈运动时,咳嗽最明显。病猪咳嗽时站立不动,背拱,颈伸直,头下垂,用力咳嗽多次,严重时呈连续的痉挛性咳嗽。病猪食欲变化不大,病程长,可拖延2~3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以上。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咳喘宁”或“红喘痢”或“红弓链敌”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喘痢”或“感乐欣”或“混感快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感乐欣”或“混感福方”或“抗炎宁” 或“重感康”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副猪嗜血杆菌病 病 原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Glasser氏病”(格拉泽氏病),已知有15个血清型。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烧,体温高烧42℃以上,不吃,突然死亡,神经症状,喘息,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发热斜卧,腕跗关节肿大,跛行,单侧耳部充血,发炎,膝关节肿胀,有的口鼻流出泡沫样粘性渗出液,鼻背、颌下、两耳、四肢内侧以及胸腹出现大片兰紫色斑,发病多见于保育猪。母猪有流产,病变是关节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睾丸炎、鼻炎和多发性浆液性炎症。本病常见于健康猪上呼吸道,在猪遭到应激,免疫力降低,或原发性其他疾病后,常会继发本病。由于血清型多,缺乏明显的毒力标志,给血清学监测和菌苗制备带来困难,对于一个集约化猪场,除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生物安全计划,实行封闭式生产,坚持自繁自养原则,防止引入隐性感染猪(引进猪应异处隔离观察1个月),妊娠、分娩、保育、育成、肥育等生产各环节采用“全进全出”制外,还应有管理、消毒、防止应激等完整的综合防治和免疫程序。防治本病首先应该是控制原发性疾病,特别是免疫抑制病,如兰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支原体病等。还有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等细菌病。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红弓链敌”或“咳喘宁”或“红喘痢”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喘痢”或“热痢清”或“混感快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感乐欣”或“混感福方”或“抗炎宁” 或“重感康”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伪狂犬 病 原 伪狂犬病病毒(疱疹病毒)。 临床症状 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程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哺乳仔猪最为敏感,0~20日龄以内的仔猪常表现为最急性型,病程不超过72h,死亡率100%,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眼眶发红,眼脸水肿、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呼吸迫促,闭目昏睡,体温高达41℃~42℃,口流泡沫分泌物,拉黄色腹泻,发抖转圈或前冲后撞运动、流涎、颈部肌肉僵硬、四肢划水样运动,最后昏迷死亡。育肥猪则大多数伴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一般不发生死亡,耐过后呈长朗隐性感染带毒或排毒。成年猪常不呈现可见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体温升高,一般不发生死亡。母猪妊娠初期,可在感染后的20天左右发生流产,在妊娠后期,经常发生死胎和木乃伊,或者产出弱胎和死胎。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感乐欣”或“热痢清”或“世纪孢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重感康”或“咳喘宁”或“菌毒炎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喘痢”或“红弓链敌”或“复合维生素B”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流感和猪感冒 病 原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症状 猪流感: 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流行性感冒发生初期,患猪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眼结膜潮红,从鼻中流出粘性分泌物,体温迅速升高(40.5℃~42.5℃),精神萎靡,咳嗽,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最后严重气喘,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尿少呈黄色,粪干甚至便秘。 ② 猪感冒: 猪感冒多因天气骤变、营养不良、体质瘦弱等引起,单个发病,不传染其它猪和畜禽。患病猪表现为食量减退或不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至40℃,流清鼻涕,被毛蓬乱无光,大、小便一般为正常。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混感福方”或“感乐欣”或“热魔金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重感康”或“咳喘宁”或“菌毒炎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喘痢”或“热痢清”或“世纪孢锋”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圆环病毒(仔猪多系统衰歇综合症) 病 原 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 症状与病变 仔猪多发于8~12周龄,病初体温升高41 ℃左右,用抗菌素和退热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不爱吃食。2天后体温又升高,约反复2-4次,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精神萎靡,食欲大减,被毛粗乱,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咳嗽,贫血,皮肤发白,体表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浅淋巴结尤为明显,四肢无力,个别猪腹泻不止,在会阴部、四肢、胸腹部及耳部的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形的红紫色病变斑点或斑块,不易消失。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咳喘宁”或“红喘痢”或“世纪孢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混感福方”或“热痢清”或“菌毒炎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混感快克”或“蓝圆五毒链”或“复合维生素B”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仔猪腹泻、痢疾、黄白红痢症 病 原(痢疾) 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出血性或粘液性腹泻。(俗称血痢) 病 原(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冠状病毒科病毒)。 病 原(黄、白、红痢) 致病性大肠杆菌;C型或A型魏氏梭菌(或产气夹膜梭菌)。 临床症状 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病猪排出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糊状稀粪,味腥 臭、有时混有气泡;体温一般正常,精神、食欲尚好;严重的病猪肛门松弛,抓猪时由于仔猪挣扎和嚷叫,肛门流出粪便;若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后,病猪拱背、发抖、喜欢钻进垫草中,饮水增加、吃奶减少或不吃,逐渐消瘦,被毛粗乱,尾和后肢被粪便污染,脱水,虚脱而死。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热痢清”或“红喘痢”或“依痢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重感康”或“水肿克星”或“肠痢帮”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喘痢”或“重症清”或“水肿克星”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 病 原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冠状病毒科病毒)      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两周龄以下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为100%)为特征。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敏感,但五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育成猪、育肥猪临床征状轻微,只表现数天厌食,或腹泻。一般情况下,7天即可耐过。后备母猪、基础母猪及公猪表现腹泻或厌食,即可耐过。如果有发病史,可能有抵抗力,而不表现任何发病征状。目前商品疫苗效率不高。  此病特点是:新生仔猪死亡率高;没有实用有效的治疗;冬天、初春,尤其秋冬、冬春换季,天气骤变时易发。  一、传染性胃肠炎(TGE)病原和流行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TGEV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变异株为猪呼吸冠状病毒(TRCV)。以三种方式流行: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猪呼吸冠状病毒感染。其中以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征状最严重,造成损失最大。  二、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 仔猪:典型征状为短暂呕吐,不吃,剧列水样腹泻,腹泻黄色或白色有剧列腥臭味的水样粪便,病猪极度口渴,脱水快,腹泻中常含有凝乳块,有恶臭味,两周龄以下的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生长猪:表现为厌食,腹泻1—数天,伴有呕吐。不用药而耐过。  母猪:少量母猪体温升高,无乳,呕吐,厌食,腹泻。大部分母猪症状轻微,无腹泻表现。后备公母猪与生长猪症状表现类似。   三、猪轮状病毒病       猪轮状病毒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仔猪爆发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 一、流行特点   1、本病多发于寒冷的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传染方式多为爆发或散发。   2、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本病素养,但以8周龄以内仔猪多发,感染率可达90-100%。   3、病猪和隐性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4、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病猪排出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各种用具,可成为本病的传染因素。   5、寒冷、潮湿、卫生不良、饲料营养不全和其它养病的侵袭等,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   1、常发生呕吐   2、迅速发生腹泻,呈水样或糊状,粪便颜色有黄白色、灰色或、暗黑色。   3、常在严重腹泻后2-3天产生脱水。   4、由于脱水结果,导致血液酸碱平衡紊乱。   5、衰竭致死。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仔猪日龄和环境状况,初生仔猪感染率高,发病严重,死亡率达100%,10-20日龄仔猪症状轻,死亡率10-30%。当外界温度下降,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时,能使病情加重和死亡率增加。  用药方案(流行性腹泻) 用药方案1:“热痢清”或“依痢特”或“肠痢帮”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热痢清”或“红喘痢”或“痢特威”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痢剑”或“香甜母仔安”或“撒痢康”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用药方案(冠状病毒) 用药方案1:“热痢清”或“痢特威”或“重感康”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重感康”或“水肿克星”或“依痢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喘痢”或“重症清”或“肠痢帮”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水肿病 病 原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有的称“红眼病”是由病原性大肠肝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   流行病学特点 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残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体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病猪精神沉郁、减食、体温正常或略偏高,有的呈顽固性腹泻,病猪口吐白沫,到地,四肢游游泳状划动,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作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突然猛向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似游泳状;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用药方案1:“热痢清”或“水肿克星”或“依痢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重感康”或“红喘痢”或“重症清”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喘痢”或“红弓链敌”或“肠痢帮”分别肌注。 同时添加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效果更佳。 仔猪副伤寒 病 原 猪副伤寒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   本病在我国各地的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经常有本病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2-4月龄小猪,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常在寒冷气候多变及阴雨连绵季节发生;环境卫生差;圈舍拥挤,运输应激,饲料霉变,有降低仔猪抵抗力的致病诱因存在。   临床症状 急性型(败血型):多见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体温升高至41℃~42℃,持续发热,精神不振,不食,发抖振颤,喜钻垫草,后拉黄色或灰绿色恶臭稀粪或便泌反复发生,呼吸困难,2~3天后两耳根、后驱及腹下部皮肤呈污红色,暗紫色,耳朵出现紫斑,后期坏死脱落。典型的症状是持续下痢,呈慢性经过,部分仔猪还有肺炎症状。   慢性型(结肠炎型):体温升高至40.5℃~41.5℃,精神不振,不食,发抖振颤,喜钻垫草,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脸常被粘连病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絮片,有的出现干稀和便泌反复发生后皮肤出现弥慢性湿疹,主要是腹部皮肤,有的病猪发生咳嗽。   病理变化 大肠粘膜有典型的坏死和溃疡。或粘膜呈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失去弹性;肝、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热痢清”或“红喘痢”或“感乐欣”或“依痢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混感福方”或“蓝圆五毒链”或“菌毒炎克”或“重症清”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重感康”或“蓝圆五毒链”或“依痢特”或 “肠痢帮”分别肌注。 同时添加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或VC效果更佳。 口蹄疫、水疱病等溃烂系列病症 病 原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 临床症状 这类疫病传播快,流行面广, 病初发烧到41℃,主要表现患猪口腔、蹄部,蹄冠,蹄叉或蹄踵部肿胀,色苍白,进而形成水疱。水疱内为透明或混浊的淡黄色液体。水疱破烂后流下的糜烂面,表面有浆性渗出液,此时出现跛行。除蹄、鼻镜、乳头常发生水疱外,有时可见唇、舌、齿及上腭也发生水疱或糜烂。口腔病严重时出现流涎。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口蹄金针”或“菌毒炎克”或“感乐欣”或“世纪孢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口蹄金针”或“混感福方”或“蓝圆五毒链” 或“热魔金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口蹄金针”或“世纪孢锋”混合肌注。或“混感福方” 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或荆防败毒散给药。 霉变饲料中毒 霉变饲料中毒是夏季易发生的中毒性疾病之一,它是因为动物采食了发霉变质的饲料而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依饲料的霉变程度与动物采食的多少和采食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轻者出现胃肠炎、拉稀,怀孕母畜流产,重者出现神经症状甚至死亡。  病 因 自然界中有许多种霉菌寄生在玉米、小麦、大豆、稻谷、棉仔、花生、麬糠等表面,如果温度(28ºC左右)和湿度(80%左右)适宜,它们就会大量生长繁殖,有些霉菌还会产生毒素。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赤霉菌素,含有这些毒素的饲料被动物采食以后可引起中毒,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 临床症状 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生长发育不良,消瘦,腹痛,腹泻。幼畜常出现神经症状,行走不稳,瘫痪,震颤,体温一般正常.怀孕母畜常引起流产和死胎。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红喘痢”或“菌毒炎克”或“世纪孢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肠痢帮”或“依痢特”或“痢特威”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痢剑”或“香甜母仔安”或“撒痢康”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产前、产后不吃 临床症状 食欲废绝,腹部膨大,粪便干如球状或努责无便;体温正常或偏高,逐渐衰竭而死。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通泰舒”或“开胃多补健”或“混感复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弓链敌”或“重症清”或“荆防解毒散”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高热排毒散”或“高热维他”或“清温通便散”分别肌注; 体温正常、病后不吃 临床症状 体温基本正常,精神萎顿,食欲废绝,好卧不动,腹部膨大,喜水次数增加,肠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触摸敏感,病猪出现回顾腹部的疼痛症状,排尿减少,色黄,有的尿闭。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通泰舒”或“复合维生素B”或“混感复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弓链敌”或“重症清”或“荆防解毒散”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高热排毒散”或“高热维他”或“清温通便散”分别肌注; 猪低温不食症 临床症状 多见于年老体弱、消瘦贫血、怀孕、产后或久病体虚的种母猪,也见于仔猪,以寒冷季节多发。精神沉郁,体温下降,,有的甚至低至35~36℃;食欲废绝,好卧不动,腹部膨大,排尿液少色黄或发白, 有的尿闭,大便干结,有的有白色粘膜,但不是猪温症状;呼吸次数增加,腹式呼吸、咳嗽。皮肤出现各种大小不一的红斑、红点、眼圈、肛门处发紫或发绀。病猪因体温过低、导致免疫力下降、继发猪皮炎肾病综合症、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及其它病毒、细菌的混合感染。喜水次数增加,肠音减弱或消失,腹部触摸敏感,病猪出现回顾腹部的疼痛症状。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通泰舒”或“复合维生素B”或“混感复方” 或“世纪孢锋”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用药方案2:“红弓链敌”或“重症清”或“热痢清”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或“荆防解毒散”。 用药方案3:喂“高热排毒散”或“高热维他”或“清温通便散”。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丹毒 病 原 猪丹毒(Erysipelas suis) 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人也可被感染,称为类丹毒。 临床症状与病变 潜伏期人工感染为3~5天。急性败血型发病突然,病猪体温升高达42~43℃,稽留热,虚弱,不愿走动,不食,结膜充血。粪便干硬呈粟状,附有粘液,后期出现下痢,严重的呼吸加快,部分病猪皮肤发生潮红,继而发紫,以耳、颈、背等部位较为多见。全身淋巴结发红肿大,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心内外膜小点状出血。肺充血、水肿。脾樱红色,充血、肿大,有“白髓周围红晕”现象(图5-20)。消化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胃底及幽门部尤其严重。肾常发生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的变化,体积增大,呈弥漫性暗红色,有大红肾之称。病程3~4天。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亚急性疹块型的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疹块(图5-21)。病初体温升高至41℃以上,少食,口渴,便秘,通常于发病后2~3日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肤发生疹块,呈方块形、菱形、偶呈圆形,稍突起于皮肤表面。初期疹块充血;后期瘀血,紫蓝色。疹块发生后,体温开始下降,病势减轻,病猪可能康复。病程约为1~2周。慢性型一般由上述两型转变而来,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腕、跗关节较膝关节为常见)的炎性肿胀,呈多发性增生性关节炎,病腿僵硬、疼痛,关节变形。心内膜炎表现为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厌走动,强迫行走。听诊心脏有杂音,心律不齐。通常由于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病变多见于二尖瓣膜上,有溃疡性或花椰菜样疣状赘生物(图5-22)。皮肤坏死,常发生于背、肩、耳、蹄和尾等部。 图5-19 图5-20 图5-21 图5-22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热魔金丹”或“菌毒炎克”或“蓝圆五毒链”或“混感快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弓链敌”或“咳喘宁”或“热痢清”或“世纪孢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菌毒炎克”或“世纪孢锋”或“蓝圆五毒链”或“混感福方”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C、D、E、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多种疾病的总称。急性常为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化脓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 病 原 链球菌(Streptococcus)的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一部分对人畜有致病性,一部分无致病性。本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排列成链,链的长短不一,短者成对,或由4~8个菌组成,长者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图5-23)。在固体培养基上常呈短链,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大多数链球菌在幼龄培养物中可见到荚膜,不形成芽胞,多数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多数致病菌的生长较高,在普通琼脂上生长不良,在加有血液、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菌落周围形成α型(草绿色溶血)或β型(完全溶血)溶血环,前者称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较低,后者称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本菌的致病因子主要有溶血毒素、红斑毒素、肽聚糖多糖复合物内毒素、透明质酸酶、DNA酶(有扩散感染作用)和NAD酶(有白细胞毒性)等。 根据兰氏(Lancefield)血清学分类法,将链球菌分为20个血清群(A、B、C……V、I、J 除外),每个群又分若干型或亚型,对猪有致病性主要有C、D、E和L群,G、M、P、R、S、T群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其致病力取决于病菌产生毒素酶的能力。本菌对高温及一般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对常用的抗生素敏感。 流行病学 猪的易感性较高,败血症型和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关节炎型多见于仔猪和中猪,并常与上两型混合发生,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猪。病猪、康复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外伤、阉割或注射消毒不严格等也可导致本病传播。一般呈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季多发。 临床症状 败血症型病猪可在未出现症状前突然死亡。病情稍缓的猪表现为体温升高,稽留,减食或不食,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汁,并可在体表(如腹下,四肢下端、耳尖)出现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剖检呈败血症变化,各器官充血、出血明显(图5-24),心包液增量,脾肿大。脑膜脑炎型病猪病初体温升高,不食,鼻有分泌物,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磨牙,后躯麻痹,四肢划动,甚至昏迷(图5-25)。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图5-26),脑脊髓液增多、混浊,脑实质有化脓型脑炎变化。关节炎型病猪表现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病猪颌下、股前等处淋巴结肿胀、化脓、破溃。 图5-23 图5-24 图5-25 图5-26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咳喘宁”或“红喘痢”或“混感快克”“世纪孢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重感康”或“咳喘宁”或“感乐欣”“热魔金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重症清”或“水肿克星”或“红弓链敌”“感乐欣”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或高热排毒。 猪坏死杆菌病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坏死杆菌病也频频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猪患坏死杆菌病是因感染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 病,多侵害小猪,常因猪舍污秽潮湿,粪尿堆积,致使猪体不干净。坏死杆菌通过擦伤的皮肤侵入体内而发病,特别是猪相互咬斗,最易发生本病。 1 流行特点     坏死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地土壤内、沼泽地、死水坑、污泥塘等处,健康猪的肠道内,都有坏死梭杆菌存在。当皮肤或粘膜发生损伤时,即可感染发病。特别是猪互相咬架,饲养场污泥很深,场地有突出的尖锐物体时,最易发生本病。一般为散发,如果诱发疾病的因素很多,也可成批发生。多发生于多雨、潮湿及炎热的季节。坏死杆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家禽,病原菌在多种动物消化道内共生。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猪的皮肤常受伤或被蚊虫叮咬而传染。  2  临床症状     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发生于颈部、体侧、臀部皮肤、耳根、尾、乳房等部位皮肤也可发生坏死,出现溃疡。病初创口很小,附有少量脓汁或盖有干痂,触之硬固肿胀,无热无痛。随后痂下组织坏死,并迅速扩展,形成囊状坏死灶。患部脱毛,皮肤变白。病灶内组织坏死溶解,形成灰黄色或灰棕色恶臭液体,从创口流出。创口边缘不整齐,创底凹凸不平。有的病猪大片皮肤干性坏死,如盔甲般覆盖体表。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食欲基本正常。仔猪主要表现为坏死性口炎和肠炎。病猪不安,吃食减少,腹泻,消瘦,舌、齿龈、颊及扁桃体出现溃疡,上面附有伪膜或痂皮,下有淡黄色的化脓性坏死性病变,气味特别腥臭,严重的病后5~10天死亡。有2头病猪发生耳、尾干性坏死,最后脱落坏死性口炎病猪食欲不振、口臭、气喘、流涎、鼻孔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发生腹泻。口腔黏膜红肿,齿龈、舌、上颌等处出现灰白色或灰褐色粗糙的假膜,其下为溃疡面。坏死进一步发展到咽喉处,出现进食和呼吸困难,呕吐,颌下水肿。 坏死性鼻炎病猪鼻腔黏膜出现溃疡,形成黄白色坏死假膜。病猪呼吸困难、咳嗽、流脓性鼻涕和腹泻。 坏死性肠炎常与猪瘟、副伤寒等并发或继发,表现为病猪消瘦、严重腹泻。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感乐欣”或“菌毒炎克”或“世纪孢锋” 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蓝圆五毒链”或“混感福方”或“重感康”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喘痢”或“世纪孢锋” 或“肠痢帮”混合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或荆防败毒散给药。 猪大肠杆菌病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临床上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均普遍存在,是仔猪最常见的传染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 原】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常住菌,大多数无致病性,其中的某些血清型为病原菌,如K88、K99 等。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别是引起仔猪消化道疾病的大肠杆菌,多能产生毒素,引起仔猪发病。大肠杆菌产生多种毒素,如内毒素、肠毒素、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肠毒素是造成腹泻的主要因素。大肠杆菌产生两种肠毒素,一种是热敏肠毒素,另一种是热稳定肠毒素。致水肿毒素和神经毒素引起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为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中的大肠埃希氏菌。本属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有鞭毛,无荚膜,两端钝圆短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极易生长,于37℃24小时形成透明浅灰色的湿润菌落,在肉汤培养中生长旺盛,肉汤高度混浊,并形成浅灰色易摇散的沉淀物,一般不形成菌膜。MR试验阳性和VP试验阴性,不产生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氢酶和硫化氢,不液化明胶,不能利用枸橼酸盐。由于能分解乳糖,因而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可形成红色的菌落。本菌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60℃15分钟即可死亡,一般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大肠杆菌有菌体抗原(O)、表面(荚膜或包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种。目前已有173个O抗原,99个K抗原,56个H抗原。 1、仔猪黄痢(新生仔猪腹泻):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是初生仔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1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天。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经产母猪所产仔猪较轻。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仔猪初乳吃的不够或母猪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不足,仔猪受凉,都会加剧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潜伏期最短的为8~10小时,一般在24小时左右。有时窝中几头发病,常整窝猪全部发病。最初为突然拉稀,排出稀薄如水样粪便,黄至灰黄色,有腥臭味,随后拉稀愈加严重,数分钟即拉1次水样粪便。病猪严重脱水,体重迅速下降,可达30%~40%,精神沉郁,迟钝,眼睛无光,皮肤蓝灰色,质地枯燥,最后昏迷死亡。 【病理变化】无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比较突出的病变是肠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最为严重。还可见到败血症的病变。 【诊 断】一般根据多发于3~7日龄左右的新生仔猪,且新母猪产的仔猪更严重;拉黄色水样粪便,发病率和致死率都高及高度脱水等特点,可做出诊断。现在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如单克隆抗体已应用于诊断试剂盒中,并用于对感染仔猪的粪便或小肠内容物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直接的、快速的鉴别诊断。探针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已经发展起来,可用于大肠杆菌菌毛粘附素和肠毒素的编码基因的检测。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仔猪白痢、仔猪红痢及轮状病毒性腹泻等区别。 【防 治】治疗:由于仔猪发病日龄小,病程急,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过一旦出现腹泻,马上对整窝猪用药物预防治疗,可减少损失。本菌易产生耐药性,应先做药敏试验,选最敏感的药物治疗。磺胺嘧啶0.2~0.8克、三甲氧苄氨嘧啶40~160毫克、活性炭0.5克,混匀分2次喂服,每天2次,至愈。庆大霉素,口服,每千克体重4~11毫克,1天2次;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4~7毫克,1天1次。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0毫克,1天2次,肌注。硫酸新霉素,每千克体重15~25毫克,每天2~4次。预防:(1)疫苗免疫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预防仔猪大肠杆菌腹泻的K88-LTB基因工程活菌苗(简称MM活菌苗),有K88、K99、987P、F41的单价或多价灭活菌苗,在母猪产前4~6周免疫,使新生仔猪通过哺乳获得保护。(2)自家灭活菌苗 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很多,因此有条件的猪场可通过分离本场的致病菌,制成灭活菌苗,这样针对性较强,效果好。(3)抗血清的被动免疫 利用分离的致病菌株制成的抗血清或经产老母猪的血清对初生仔猪进行注射或口服,可减少疾病的发生。(4)药物预防 可在仔猪出生后全窝用抗菌药口服,连用3天,预防发病。(5)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提高产房的温度,严防受凉。要让仔猪吃足初乳,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猪舍环境的清洁、干燥。 2、仔猪白痢:仔猪白痢也是哺乳仔猪常见的腹泻病,以排乳白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状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本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实际观察中,一些非细菌性的原因亦能引起仔猪白痢,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流行病学】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养猪环境中,如被粪便污染的地面、水源、饲料及其他物品中,仔猪极易感染。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2~3周发病最多,7天以内或30天以上发病的较少。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一般以严冬、早春及炎热季节发病较多,尤其是气候突变时多发。有时不采取治疗措施也可自愈。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以及仔猪受凉等各种不良因素都能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一般不升高,精神尚好,到处跑动,有食欲。病猪主要发生下痢,粪便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粥样,有腥臭味,有时粪中混有气泡。如治疗不及时,下痢可逐渐加剧,肛门周围、尾及后肢常被稀粪沾污。仔猪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消瘦,走路不稳,寒战。 【病理变化】死猪胃粘膜潮红肿胀,以幽门部最明显,上附粘液,少数严重病例有出血点。肠粘膜潮红,肠内容物呈黄白色,稀粥状,有酸臭味,有的肠管空虚或充满气体,肠壁菲薄而透明,严重病例粘膜有出血点及部分粘膜表层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和胆囊稍肿,肾苍白。 【诊 断】根据本病多发于10~20日龄的小猪,一窝仔猪中陆续发生或同时发生;排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粥样的粪便;多发于严冬及炎热季节;有较突出的诱因存在;大多发生在母猪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的养猪场内等特征,可做出诊断。 【防治】治疗:要及时,只有在早期治疗和改善饲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有的病程延长到2~3周以上,其恢复的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总的说来,如能改善饲养管理,及时进行治疗,预后是良好的。治疗的药物同仔猪黄痢,但最好以药敏试验为依据,选择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预防:要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不要让仔猪受凉感冒,有条件的可用自家菌苗免疫母猪进行预防。 3、猪水肿病: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 【流行病学】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发病猪多是饲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突然改变,如饲喂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气候变化等有关。初生时发生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传染源主要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由粪便排出病菌,污染饲料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 【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病突然,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叫,突然猛向前跃;各种刺激或捕捉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的游泳状;体表某些部位的水肿是本病的特征症状,常见于眼睑、结膜、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及腹部皮下;病程短的数小时,长至7天以上,致死率约为90%。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为水肿。胃大弯和贲门部位的胃壁水肿,切开水肿部,可见粘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胨样水肿,无色或带茶色或红色,厚度不一,范围约数厘米;胃底有弥漫性出血;上、下眼睑,结肠肠系膜及淋巴结水肿,整个肠系膜呈凉粉样,切开有多量液体流出;肠粘膜红肿,甚至出血;有些病猪直肠周围存在一层胶胨样水肿;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病变;心包、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液体澄清无色,或带黄色、红色,暴露空气后形成胶胨状。有的病例没有水肿变化,但内脏有出血,以出血结肠炎最为常见。 【诊 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可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注意与猪瘟、猪丹毒、炭疽、贫血、胃溃疡等相区分。猪瘟也偶有肠水肿的病变,猪丹毒有时可见眼睑水肿,炭疽可发生内脏和颈部的水肿,但这几种病发生于各种类型的猪,以败血症为主要变化,高热不断,应注意与本病区分。贫血、胃溃疡等其他因素导致的水肿,一般病程较长,致死率低,胃壁无病变,适当治疗即可好转。 【防 治】治疗:本病治疗效果不好。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制备高免血清,给仔猪口服或注射,可用于预防或紧急治疗。对发病仔猪在饲料中加入盐类泻剂连用2天,然后用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2~3天。对此病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病初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及对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预防: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地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消毒,母猪饲料中加入15%的金霉素1千克。用0.1%高锰酸钾水,在初生仔猪吃乳前口服2~3毫升,每间隔5天口服1次。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水肿克星”“感乐欣”或“热痢清”或“世纪孢锋” 或“菌毒炎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水肿克星”或“蓝圆五毒链”或“混感福方”或“重感康”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红喘痢”或“世纪孢锋” 或“菌毒炎克” 或“肠痢帮”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4:“痢剑” “母子安”或“止痢散”给药。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 猪肺丝虫病 【病 原】猪肺丝虫病是由后圆科后圆属的线虫所引起的,因肺丝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故又称猪肺线虫病或猪后圆线虫病。本病多发生在低洼潮湿地区及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主要危害仔猪,严重感染时引起肺炎,可造成死亡,如发病不死,也严重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降低肉品质量。 临床症状 猪在轻微感染时,没有症状或不显著,严重感染其症状显著。自感染一个多月后,有阵发性咳嗽,鼻流浓厚黄色粘液,呼吸迫促,结膜苍白,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有的由于虫体堵塞气管窒息而死。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虫敌注射液”或“冰激宁”或“蓝圆五毒链”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红弓链敌”或“咳喘宁”或“重感康”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虫敌粉”或“芬苯达唑粉”或“健胃散”分别饲喂。 猪胃线虫病 【病 原】猪胃线虫病是由旋尾目吸吮科似蛔属的圆形蛔状线虫(螺咽胃虫)、有齿蛔状线虫、泡首属六翼泡线虫、西蒙属的奇异西蒙线虫和颚口科颚口属的刚刺颚口线虫、陶氏颚口线虫(致病颚口线虫)寄生于胃内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 少数寄生的症状不明显。患猪,尤其是幼猪,多数寄生时,胃粘膜发炎,食欲减少,渴欲增加,腹疼、呕吐、消瘦、贫血、有急、慢性胃炎症状。精神不振、营养障碍、发育生长受阻、排粪发黑或混有血色。 病理变化 胃内容物少,有大量粘液,胃粘膜尤其胃底部粘膜红肿、有小出血点,有扁豆大圆形结节,上有黄色伪膜,粘膜增厚并形成不规则皱褶,虫体上被有粘液。严重感染时,多在胃底部发生广泛性溃疡,溃疡向深部发展形成胃穿孔。 诊断 用沉淀法寻找虫卵,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在剖检时发现虫体而确诊。一般情况下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在诊断时应与猪胃溃疡病、急、慢性胃炎、钩头虫病、鞭虫病等注意鉴别。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虫敌注射液”或“依痢特”或“痢特威”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虫敌注射液”或“肠痢帮”或“红喘痢”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虫敌粉”或“芬苯达唑粉”或“健胃散”分别饲喂。 猪痘 猪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殊的红斑、丘疹、脓疱和结痂。 【病 原】本病病原是一种猪痘病毒,属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是一种较大型的DNA型病毒。对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在易感动物的皮肤上皮和睾丸细胞上生长,也能在鸡胚上生长,在细胞浆内繁殖,形成包涵体。对干燥和寒冷抵抗力很强,能存活3个月以上,对常用的消毒药都敏感。 流行病学 猪痘病毒只感染猪。以4~6周龄的仔猪多发,成年猪有抵抗力。主要由猪血虱、蚊、蝇等体外寄生虫及损伤的皮肤传染。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春秋天气阴雨寒冷、猪舍潮湿污秽以及卫生差、营养不良等情况下流行比较严重,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不很高。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到41.3~41.8℃,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喜卧、寒战,行动呆滞,鼻粘膜和眼结膜潮红、肿胀,并有分泌物,分泌物为粘液性。在躯干的下腹部和四肢内侧、鼻镜、眼睑、面部皱褶等无毛或少毛部位,出现痘疹,也有发生于身体两侧和背部的。典型的猪痘病灶,初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的表面,擦破痘疤后形成痂壳,导致皮肤增厚,呈皮革状。在强行剥落后,痂皮下呈现暗红色溃疡,表面附有微量黄白色脓汁。在病的后期,痂皮会裂开、脱落,露出新生肉芽组织,不久又长出新的黑色痂皮,经2~3次的褪皮之后才长出新皮。本病多为良性经过,死亡率不高,所以易被忽视,以致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但在饲养管理不善或继发感染时,常使病死率增高,特别是幼龄猪。 【病理变化】 痘疹病变主要发生于鼻镜、鼻孔、唇、齿龈、颊部、乳头、齿板、腹下、腹侧和四肢内侧的皮肤等处,也可发生在背部皮肤。死亡猪的咽、口腔、胃和气管常发生疱疹。当忽视饲养管理时,本病常可继发胃肠炎、肺炎,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蓝园五毒链”或“混感福方”或“混感快克”“世纪孢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重感康”或“热痢清”或“感乐欣”“热魔金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重症清”或“感乐欣”或“红弓链敌”“感乐欣”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或高热排毒。 猪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病 原】猪炭疽病是由猪炭疽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流行于川道地区,且呈多点散发态势。其病理变化的特点是败血病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本病可传染于人。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l一5天。    猪对炭疽的抵抗力较大多数动物要强,因此,局部症状比较明显。典型的症状为咽喉炭疽,咽喉部和附近淋巴结明显肿胀,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症状严重时,粘膜发绀,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也有不少病例,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只在屠宰后发现有病变。肠型炭疽常伴有消化道失常的症状,便秘或腹泻,亦有恢复者。败血型极少见。 型极少见。  【断 诊】:病畜死亡后若有炭疽可疑,则禁止剖检,采取体表病变的淋巴结,作水肿液的涂片送检。一般临床检查很难确诊本病,通常必须作镜检和细菌学检查。  【防 治】:     1、发生炭疽时的处理:当病猪诊断确定为炭疽后,应立即把该场所确定为疫点,封锁发病场所。对所有猪群作临床检查,测温,分出病猪及可疑猪,并给以治疗。曾与病猪或死猪直接接触过的猪群用免疫血清接种,经1—2天后再接种疫苗。假定健康猪群应作紧急预防接种。住过病猪的畜舍、畜栏、用具及地面应彻底消毒。尸体不能解剖,要用不透水的工具运走,运输工具底面铺上漂白粉,尸体应烧掉,否则深埋,不得浅于2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手套、靴子、工作服,用后进行消毒。疫点内禁止动物移动。     2、接种:无毒炭疽芽胞苗用量,成年猪皮下注射1毫升,幼猪皮下注射0.5毫升。第二号炭疽芽胞苗,均皮下注射1毫升。     3、治疗:必须在严格的隔离条件正点进行治疗。    (1)血清疗活:抗猪炭疽血清是治疗猪炭疽病的特效药品,病初用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每头猪30—60毫升/次,必要时l2小时再注射一次。     (2)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对猪炭疽病有良好的疗效,其中磺胺嘧啶最好。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及氯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常用。 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红弓链敌”或“红喘痢”或“咳喘宁”或“世纪孢锋”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2:“”或“咳喘宁”或“感乐欣”“热魔金丹”分别肌注; 用药方案3:“重感康”或“水肿克星”或“混感快克”“感乐欣”分别肌注。 同时喂电解多维或补液盐或高热排毒。 猪钩端螺旋体病 【病 原】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复杂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主要发生于猪、牛、马、羊、犬,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     一、流行病学     家畜中猪的带菌率最高,其次是犬,各种带菌动物经多种途径向外排菌,主要从尿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如水源、土壤、饲料、用具等,构成传递因素,使动物和人感染。本病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和消化道食入而传染,也可通过交配、人工授精和在菌血症期间通过吸血昆虫如蜱、蝇等传播。 病原性钩端螺旋体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气候温暖、雨量较多、湖泊、沼泽、水田地带为甚。钩端螺旋体病自然疫源地以鼠类为主要储存宿主。7—10月雨季为流行高峰期,猪带菌时间达12个月,各种年龄均能发病,而以幼畜多发,当环境卫生不好,畜体弱时更易感染。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2—20天。     急性黄疸型多发生于大猪和中猪,呈散发,偶也见暴发。体温升高,稽留3—5天,厌食,皮肤干燥,有时用力擦痒而出血,1—2日内全身皮肤和粘膜泛黄,尿浓茶样或血尿,腥臭味。几天内,有时数小时内突然惊厥而死,病死率50%以上。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发生于断奶前后至30公斤以下的小猪,呈地方流行性或暴发。病初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有时浆液性鼻漏,食欲减少,精神不振。数日后,眼结膜有的潮红浮肿,有的泛黄,有的在上下颌、头部、颈部甚至全身水肿,指压凹陷,俗称“大头瘟”。尿液变黄、茶尿、血红蛋白尿甚至血尿,进猪栏就闻到腥臭味。有时腹泻,有时粪干硬,逐渐消瘦,无力。病程由十几天至一个多月。病死率50—90%。恢复的猪往往生长迟缓,有的成为“僵猪”。     母猪表现流产,流产率20—70%,猪在流产前后有时兼有其他症状,发热,甚至流产后发生急性死亡。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后期感染弱仔不能站立,移动时做游泳运作,不会吃乳,经1—2天死亡。有
/
本文档为【猪病宝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