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对穴治痛

对穴治痛

2010-10-12 11页 doc 44KB 7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4722

暂无简介

举报
对穴治痛对穴治痛 对穴治痛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一、合谷---太冲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体会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者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二、内关---足三里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体会 内关为心包经的...
对穴治痛
对穴治痛 对穴治痛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一、合谷---太冲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体会 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者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二、内关---足三里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体会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 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三、粱丘---公孙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体会 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四、支沟---阳陵泉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按  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      五、外关---悬钟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这作用。   按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这络穴,以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六、气海---三阴交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按  气海为任脉经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七、合谷---内庭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 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按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清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 ,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立竿见影之效。      八、中脘---足三里   功用 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按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道循经取穴之一。      九、中渚---足临泣   功用 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按  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十、人中---委中   功用 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按  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之功。因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十一、膻中---内关   功用 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按  素问灵兰秘典 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这募穴,以是八会穴之一的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十二、鱼际---复溜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  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十三、外关---后溪   功用 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按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以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 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十四、印堂---合谷   功用 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按  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十五、归来---三阴交   功用 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按  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十六、太溪---太冲   功用 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按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十七、阳谷---侠溪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按  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十八、足三里---三阴交   功用 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按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十九、曲池---上巨虚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按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二十、风池---昆仑   功用 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按  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二十一、头维---列缺   功用 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按  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二十二、命门---委中   功用 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按  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 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二十三、中渚---后溪   功用 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按  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针刺时必须注意,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二十四、百会---涌泉   功用 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按  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二十五、少商---厉兑   功用 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按  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刺血疗法 ​    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一般刺血后再拨罐。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                          刺血手法 ​ 一、        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 二、        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溅到 ​                  刺血后的反应 ​ 一、        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 二、        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                    刺血的时间 ​ 一、        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 二、        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 刺血的禁忌 ​ 一、        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 二、        严重的心脏病。 ​ 三、        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 四、        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 五、        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 六、        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 七、 血祭日尽量避免刺血。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 ​ 一、        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 二、        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 三、        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 四、        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 ​ 从出血看病法 ​ 一、        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 二、        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 ​ 临床经验 ​ 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 一、        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 ​ 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 二、        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 三、        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 四、        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 五、        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 六、        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 七、        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 八、        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 九、        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 十、        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 ​ 十一、        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 十二、        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 十三、        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 十四、        肩周炎:肾关穴(阴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 十五、        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 十六、        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 十七、        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 十八、        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 十九、        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 二十、        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 二十一、        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 二十二、        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 二十三、        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 二十四、        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 二十五、        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 ​ 刺血的不传之秘 ​    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这是本人的经验。 ​   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
本文档为【对穴治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