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杨伟名_伟大的农民思想家

杨伟名_伟大的农民思想家

2010-10-13 4页 pdf 256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7555

暂无简介

举报
杨伟名_伟大的农民思想家 !""#$%!文史春秋 一个位卑职微、执锄荷担的农民,在上世纪 &" 年代“一大二公”的背景下,逆流而上,斗胆上书倡 导“分田到户,实行单干”。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 文章,以农民朴实而执著的头脑,在田间地头,在夜 半灯下,苦苦思考农业的命运,农村的命运,农民的 命运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他那闪耀着智慧和真理 之光的理论思想,在那变幻莫测的特殊年代里,先 是被肯定、称颂,继而遭怀疑、质询,最终他的命运 陷入了万劫不复。 秉笔直书,冒天下之大不韪 !"#$ 年 % 月的一天,关中平原尘土飞扬的乡 间小路上,急...
杨伟名_伟大的农民思想家
!""#$%!文史春秋 一个位卑职微、执锄荷担的农民,在上世纪 &" 年代“一大二公”的背景下,逆流而上,斗胆上书倡 导“分田到户,实行单干”。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 文章,以农民朴实而执著的头脑,在田间地头,在夜 半灯下,苦苦思考农业的命运,农村的命运,农民的 命运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他那闪耀着智慧和真理 之光的理论思想,在那变幻莫测的特殊年代里,先 是被肯定、称颂,继而遭怀疑、质询,最终他的命运 陷入了万劫不复。 秉笔直书,冒天下之大不韪 !"#$ 年 % 月的一天,关中平原尘土飞扬的乡 间小路上,急匆匆行走着一个瘦瘦高高的中年汉 子,他肩上鼓囊囊的布包里,塞着十多封发往全国 各地的书信。他一边走,一边看着道路两边田野里 稀疏的麦苗,以及不时从身边闪过的逃荒要饭的外 乡人。这一切,使他更加感到肩上那些书信沉甸甸 的分量。 他是谁?他肩上包裹中到底装着怎样一封让他 感到如此举足轻重的信函?他把这些信件发往全国 各地,究竟意欲何为? 要知事情来龙去脉,还需从头说起。 这位瘦削高个的汉子名叫杨伟名,&"$’ 年出 生,中共党员,是陕西省户县城关公社(现甘亭镇) 北街七一大队会计,一位看似普通实则极不平凡的 新型农民。 杨伟名幼时上过几年私塾,后来借助同村一个 在外面上学好友的课本自学完小学、初中以至师范 全部课程,因此算得上村子里一个准“秀才”。由于 他有学问、爱思考,加上青年时代被抓壮丁在外面 闯荡过几年,所以知识和见识比一般乡里人明显高 出一大截,常常能见微知著,高屋建瓴地谈出别人 观察体味不到的宏论高见。所以在周围十里八乡, 他一直颇有声望,令人敬仰。 由于他生性耿直,目光犀利,思想活跃,因此对 身边大小事十分敏感,对国际国内发生的各种事情 也非常关心,常常大庭广众之间发自己独特的思 考和见解,还行之于文,投到各地报刊。早在 &"%( 年《人民日报》一篇社论中第一次提出“跃进”一 词时,他就以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觉得 违反客观规律,有些急功近利、盲目冒进之嫌。而两 年后“大跃进”公开叫响以及后来的“一大二公”、 “政社合一”,他虽然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曾被表面 的一时“繁荣”所蒙蔽而欢欣鼓舞过,但内心深处 常常不由自主地产生困惑和疑虑。特别是从 &"%) 年下半年起,公社食堂的饭越来越稀,白面馒头日 渐从桌面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窝窝头、野菜团以 及后来从玉米芯、玉米壳里提取的所谓淀粉饭食, 饥肠辘辘的肠胃开始不断提醒他:这不正常,一定 是国家在某个环节和方面出了问题。 看着街上日益增多的从河南、安徽、山东、四 川、甘肃等地逃荒要饭而来的农民,看着乡党邻里 一天天退却红润呈现菜色的面孔,而报纸、广播上 却一天到晚在连篇累牍、摇唇鼓舌地宣称着“人民 公社是桥梁,公共食堂是心脏”,杨伟名的疑虑不 断加深,他常常彻夜难眠,进行沉重的思索。到了最 后,他觉得实在如鲠在喉,勇敢地站了出来,用手中 的笔,写下自己的看法,表达一个农民思想家对社 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从 &"(* 年开始,杨伟名接连撰写了《谈小麦 播种问题》、《关于处理有关当前物资紧张的建 议》、《关于自愿参加食堂的建议》、《应该以生产 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谈一类物资开放问题》、 《目前农村工作十谈》等 &* 多份批评、建议文章, 洋洋洒洒共计 &* 万多字,先后送往省委、地委、县 委、公社党委等有关部门,受到各级党组织的高度 重视。有关领导对一个普通农民有如此高深的观察 思考能力和理论水平,感到十分惊叹,多次对他提 出表扬和鼓励,并把他的许多意见和建议积极吸收 采纳和推广运用。 $张 驰文 人物春秋 栏 目 特 约 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 广西十佳星级饭店 梧 州 中 恒·怡 景 酒 店 地址:广西梧州市蝶山一路 ’号 电话:*++,-%)$’*)) 杨伟名:伟大的农民思想家 ! !""#$%! 文史春秋 !"#$ 年 % 月,三大政策(核算单位下放、公购 粮包干、粮食全部按劳分配)的贯彻,使关中农村 呈现出暂时的生机,乡道上、街巷里又出现了久违 的欢声笑语。同样为崭新变化而激动不已的杨伟 名,这时思想也呈现出极度活跃和亢奋状态,他打 算写一篇更为深刻的理论文章,并将其定名为《当 前形势怀感》。 那段日子,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夜以继日地 奋笔疾书。平时对社会的观察,对政治的见解,对我 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考,好像放电影一般, 一遍遍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运用全部思维,像一 个临阵调兵遣将的元帅,对这些心灵收获进行科学 的编排、组合、调整,用手中的笔将其完整地表现出 来。 那段时间,他以处江湖之远,贫寒布衣忧国忧 民的赤子情怀,每天喝着稀饭就着野菜,没日没夜 的边写作边思考,边思考边写作,前后仅用了半个 多月时间,就一气呵成完成了近万字的《当前形势 怀感》。 文章写好后,杨伟名将其念给一向支持他理论 观点的大队支书贾生财和大队长赵振离听,两人一 听连连叫好,认为他完全说出了广大农民的心里 话。他们表示愿意共同签名,尽快将其送给各级领 导参阅。 &"’$ 年 % 月 &( 日这天,杨伟名背着油印的十 多份《当前形势怀感》,步行十几里到公社邮电所, 将其分别送发公社党委、户县县委、咸阳地委、陕西 省委、西北局和中共中央,同时还寄给陕西日报社、 省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和渭南、华县、潼关县委的有 关负责同志。他当时压根儿未曾料想这篇文章会引 起那么大的 “轰动”,竟然得到伟大领袖的 “关 注”。这使他的命运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大红大紫, 大起大落,大苦大悲,直至最后家破人亡。 一叶知秋,感怀形势 《当前形势怀感》 到底是一篇怎样的奇章妙 文? 这篇文章中因有“一叶知秋,异地皆然”之语, 又名《一叶知秋》,还由于其计字万言,也称《万言 书》。该文共分前言、忆“撤退延安”、处方、腰带、 “改制”与“节制”、恢复单干、“进”与“退”、走后 门、市场管理、繁琐的哲学、双程轨道、提建议有感 等 &$章节,另附有三条后记。 直率大胆的杨伟名无视当时社会的环境和气 氛,竟然在“前言”中写道:这篇“怀感”不是向上 级领导“报喜”而是“报忧”。这篇“怀感”属于个 人见解,或为一叶知秋,异地皆然;或为坐井观天, 而流于管窥之谬⋯⋯透过这谦逊之词,其实文中许 多地方立论高深,见解精辟,力透纸背,读之令人震 聋发聩,猛然醒悟。 杨伟名在概述当时国民经济形势,特别是农村 经济形势时说:“目前我们已经承认 ‘困难是十分 严重的’,而‘严重’的程度空间如何呢?就农村而 言,如果拿合作化前和现在比,使人感到民怨沸腾 代替了遍野歌颂,生产凋零代替了五谷丰登,饥饿 代替了丰衣足食,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面貌,代替 了昔日的景象繁荣。”他质疑:“同是在党和人民政 府英明领导下,为何今暗而昨明?”他指出:“看来 形势是逼人的,不过困难的克服倒是很容易的,关 键在于⋯⋯尽速地应用于当前形势,诸如一类物资 自由市场的开放,中小型工商业以 ‘节制’ 代替 ‘改造’。农业方面采取‘集体’与‘单干’听凭群 众自愿等,都是可以大胆考虑的。”杨伟名在文章 中明确提出:“恢复单干”⋯⋯可实行“土地虽分 到户,而地权仍归集体所有”的办法。 在文中,杨伟名还对中国大势作了异常清晰的 判断。他说:“我自己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个‘一穷 二白’的国家,在这个既穷又白的薄弱基础上⋯⋯ 要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把一个具有六亿人的落后 的农业国家,建设成新民主主义的强大的工业国 家,无论如何是不能想象的事。按说新民主主义建 设需要二三十年,由新民主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 渡是一个长期的转化过程,又需要二三十年。”他 认为:“像我们过去所做的显然是拔苗助长,违反 了客观规律。”据此,他认为必须从这个基础出发, 观察、判断问题和进行政策选择。 在《怀感》这篇文章中,杨伟名把党的政策比 做“处方”,喻为“腰带”,认为“处方”要根据病情 发展不断调整,直至病情痊愈而后止。“腰带”一定 要松紧适度,过于紧了,倒会令人气喘。他说:“国 营经济形似人的中间身躯,小型工商业自由生产、 农村包干外的自由贸易则为人身的手足。无人身, 手足无依附;无手足,人身失所能。两者相依相成, 关联互赖。”从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 $( 年后所 出现的“开放搞活”的影子。 石破天惊,引四面八方共鸣 《怀感》一文寄往各个部门之后,杨伟名忐忑 不安,整日盼望着消息反馈,其间还几次写信到上 述部门领导那里打探询问结果。他不知道,这封 《怀感》发出后,有如一枚重磅炸弹,落到哪里就在 哪里引发一声爆响,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 年 ’ 月初,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 阅完杨伟名的来信后,基本肯定了杨伟名文章中的 人物春秋 ! !""#$%!文史春秋 意见,很快派西北局办公厅主任陶信镰和户县县委 副书记曹文青找杨伟名座谈,将杨伟名发展为西北 局内部刊物《西北建设》的通讯员。 !月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动态》第 !" 期摘要刊登了 《三个共产党员对当前经济政策的 一些意见》,陕西省委宣传部《宣教动态》第 $" 期 摘要刊登了 《三个共产党员的来信———当前形势 怀感》。杨伟名随后被聘为咸阳地区政策研究室特 约研究员。 其间,咸阳行署专员王世俊、西安市市长刘庚、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刚等高层领导都专门复 函杨伟名,对他的工作热情和理论观点给予表扬和 基本肯定。鼓励他“所提意见不管正确与否,这些 都是应该及时反映,向党提出来以供研究,这是党 员的责任,也是权利”。并希望和勉励他与上级保 持长期联系,多反映农民的实际情况。 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使杨伟名颇感欣慰, 信心倍增,他决心以后写出更多反映实际的理论 文章,反映民意民心,给上级领导提供施政资鉴。 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很快发生了 $#% 度的逆转。 一言定性,教世间万口哑然 就在赞誉之词纷至沓来的时候,杨伟名未曾料 想他在《怀感》中提到的“分田、单干”的问题,牵 扯到了当时上至中央下至大队最为敏感的神经:分 田单干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年 #月,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毛 泽东主席在会上严厉批评了《怀感》,他说:“这篇 文章中有一句话‘一叶知秋,异地皆然’,一叶知 秋,也可以知冬,更重要的是知春、知夏⋯⋯任何一 个阶级都讲自己有希望,户县城关公社的同志也讲 希望,他们讲单干希望⋯⋯共产党员在这些问题上 不能无动于衷。”有了领袖的阶级定性,形势很快 走向了反面。& 月初,陕西省、地、县、社党委负责同 志组成的四级工作组进驻七一大队进行整顿。就 《怀感》提出的“分田单干”问题,杨伟名向工作组 详细解释了自己观点的理论依据。本想听杨伟名认 错的工作组未能如愿,转而将全大队 "% 多名党员 集合起来提问:分田单干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谁愿 意单干?党员们都回答说:不愿单干,要走集体化道 路。 $%月 $$ 日、$& 日,陕西省委先后两次向西北 局和中共中央报告,说《当前形势怀感》“是一个 明目张胆的、比较系统的要求资本主义复辟的反动 纲领”,三个党员的主张,“实质上是恢复资本主义 道路,是严重的政治立场错误”。并决定把三个党 员的信作为反面教材,向全省农村党员群众深入进 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 $% 月 $# 日,省委宣传部给省委的报告则说得 更加严厉,认为三个党员的建议和主张“是资本主 义代表势力的要求在党内比较完整、系统的反 映”,“集中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来 党内机会主义的观点和主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恢 复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 杨伟名一下子被孤立了。他迷惑不解,那段时 间,他常常在田间地头徘徊思考,往年田里的情形 浮现在眼前。集体麦田里麦苗稀黄,私人的自留地 里却一片碧绿。铁的事实证明恢复单干有利于生产 力的发展。多少次反复求证,杨伟名始终没有找到 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一方面是自己坚信的真 理,一方面是工作组要求他承认错误,在周围所有 人都表明态度后,杨伟名感到那样的孤苦无依。 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之后,杨伟名被迫写了一 份题为《亲切的教导,深刻的一课》的文章,算是对 自己“错误”的认识。“检讨”交上去第二天,工作 组离开了七一大队。 $&!’ 年 $ 月 "$ 日,有关部门给杨伟名等三个 党员的行为最后定性:“严重的政治立场错误,是 富裕农民思想在党内的反映。他们乱发文件,广为 传播⋯⋯是违反党的纪律的⋯⋯鉴于认识较好,不 给纪律处分。”《怀感》引起的这场轩然大波终于 告一段落。 欣逢知己,再发江山社稷之忧 经过这场大的变故,杨伟名表面上像变了一个 人似的,虽然不时仍发表些对时局的看法和见解, 但一般是述而不作,而言论“发表”的场所,大都是 在市井街巷,再也没有上书庙堂之举。 他经常设法找来书报阅读,私下琢磨那些似乎 与自己吃穿用度、居家过日子没有多大关系的国家 大事,世界大事。尽管他总用儒家的信条告诫自己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优游度日”,“得过且 过”,但固有秉性在骨子里其实并没有改变多少。 $&!( 年 $% 月的一天傍晚,杨伟名家里来了位 叫刘景华的陌生青年。刘景华,西安冶院 !!届毕业 生,当年 ") 岁,陕西丹凤人。“文化大革命”中西安 地区大专院校“文革”统一指挥部下属的“刘澜涛 专案调查团”的负责人。在搜集、调查时,他无意中 看到了《怀感》这篇文章。这个农民的儿子,对农村 情况非常熟悉,他深深地被杨伟名文章中的立论和 论据所感动、折服。一个农民,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文 章,竟然有这样不凡的手笔,带着对文章作者由衷 的敬佩与考证心理,他只身来到户县上门拜访杨伟 人物春秋 ! !""#$%! 文史春秋 名。他们促膝相谈,很快打破了陌生的尴尬,从那篇 文章谈到“文化大革命”,从“文化大革命”,谈到 眼下的形势、未来的发展⋯⋯他们谈得相当投机, 一见如故。那场谈话从黄昏一直到东方既白。 他们结为莫逆之交,此后开始频繁的书信往 来。杨伟名被这个年轻的知识分子再次点燃了胸中 积蓄已久的感慨之火。 他曾下决心不再写东西,不再往政治漩涡里 闯;关于时局与形势,关于当前与未来,他曾经表示 再不发表任何意见,决心好好过自己平淡而温馨的 安宁日子。但不知为何,他的头脑中总有一根敏感 的神经,而这根神经在和刘景华的交谈中,被深深 的触动和激活了。 每当夜静更深,他就又摆开自己的 “文房四 宝”,在低矮的炕桌上开始他新的“思考”和“怀 感”,经常奋笔疾书写作。老伴在睡梦中醒来,规劝 他:“天爷!人家都说毛主席都批判你呢,你甭再给 咱闯祸了!”可正孜孜书写的他完全沉浸在记述的 快感之中,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一般。 不堪凌辱,为尊严愤然玉碎 像杨伟名这类有历史“污点”的人,在如火如 荼的“文化大革命”中首当其冲,难免被批被斗的 命运。造反派们对杨伟名的批判,从开始的大会检 查到胸前挂着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 的牌子游 街,批判次数也由原来偶尔一次变成逢会必批。对 此,杨伟名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但他没有想到的 是,更大的灾难很快接踵而至。 这个灾难完全缘于他和刘景华的交往。刘景华 在和杨伟名几次深入交谈并保持了一段时间的书 信往来之后,对现实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 他年轻冲动,血气方刚,便接连写了十几张大字报, 对“文化大革命”的动机和所谓“成果”,提出质疑 和非议。因此,他很快由昔日的革命青年、时代骄 子,沦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阶下囚。调查刘景华的 办案人员在他的住处发现了他和杨伟名之间的往 来书信,一下子如获至宝,认为终于找到了刘景华 中途蜕变的原因:原来一直是杨伟名在背后教唆捣 鬼啊!于是,杨伟名的旧事重被提起,造反派们决定 新账老账和他一起算。《怀感》再次被大量翻印,成 为批判他的罪证之一。杨伟名这次在劫难逃,成为 运动打击的重点靶子。户县县城刷满了“揭露刘杨 反革命集团”的大字报,革命群众和造反派对杨伟 名的抨击批斗骤然增多,级别日益加大。 !"#$ 年 % 月 & 日上午,又一场针对杨伟名的 批斗会开始了。杨伟名刚进会场,便有几个彪形大 汉扑上来,先给他脖子挂上沉重的大牌子,然后一 个人抓着他的头发,另外两个人反剪着他的胳膊, 把他整成个“喷气式”,磕磕绊绊地将他推上了主 席台。批斗会上,杨伟名受尽凌辱⋯⋯ 那天傍晚杨伟名获准回到家里。他心事重重, 一言不发。到了掌灯时分,他叫妻子喊来儿子、女 儿,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半夜,杨伟名的女儿发现 妈妈在烧水,就起床询问,妈妈告诉她是杨伟名要 喝水,女儿没有在意就又睡下了。过了许久,女儿好 像听到父母屋里有异常动静,就赶紧跑过去察看, 她顿时被眼前出现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屋子里弥漫 着浓重的农药味,房间的地上放着脸盆和洗漱用 具,而父母两人则穿戴整齐地并排躺在床上,口吐 白沫一动不动。 一代农民思想家曾经异常活跃的大脑,此时完 全停止了思考。 后世流芳,历史不会遗忘 距杨伟名自杀刚刚 ’( 年,!")$ 年春夏之交, 安徽大旱,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 名农民在安排好 自己的后事后,一起订下契约,秘密达成了“包产 到户”的协定。如今,那张印有 !! 个农民手印的纸 被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作为中国历史变革的 见证。而这件事,发生在杨伟名明确提出“分田、单 干”理论的 !* 年之后。 ’")$ 年 * 月 +" 日,中共户县县委组织部正式 下发了《关于给杨伟名同志平反昭雪的通知》。历 史终于肯定和证明了杨伟名的正确。 !""$ 年 ) 月 ,’ 日,《中国经济时报》 第七版 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怀感》全文,并配发了评论 《令人震惊的〈一叶知秋〉》。评论说:“理论水平 之高,对当时形势分析判断之透彻,所开‘处方’之 正确,读后令人震惊。在共和国历史上,这是真正称 得上‘光辉’的文献之一。在当代思想史上,这份文 献应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作者对市场经济理 解、阐述深刻生动,对社会主义‘阶段性’论述的精 辟和‘见解’都令人叹止。” +((+ 年 ) 月,户县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了“杨 伟名思想研究座谈会”,邀请了国内诸多经济界和 理论界的权威人士参加。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 杨伟名的思想理论和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 肯定。该会《纪要》上说:“杨伟名是伟大的农民思 想家,农民才子,更是农民英雄⋯⋯他胸怀坦荡,忧 国忧民,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有胆有识,是中国农 民当中的杰出代表⋯⋯” 会后,县委县政府还决 定,将户县图书馆改名为“伟名图书馆”。 杨伟名泉下有知,可以含笑瞑目矣!! 人物春秋 !
/
本文档为【杨伟名_伟大的农民思想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