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_知行合一_观比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_知行合一_观比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0-10-15 2页 pdf 88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7548

暂无简介

举报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_知行合一_观比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收稿日期:2010- 06- 02 作者简介:白利军(1977-),男,陕西银川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 比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白利军 (西安外国语大学 思政部,西安 10128) 摘 要:苏格拉底和王阳明都持“知行合一”的观点。苏格拉底的理论出发点是“没有人愿意有意做恶”,王阳明理论的出发 点是人先天具有良知。苏格拉底理论强调“知善”的重要性,王阳明理论强调“行善”的重要性。苏格拉底的理论归宿是善,王 阳明的理论归宿是“致良知”。他们的理论启发思政工作者对教...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_知行合一_观比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收稿日期:2010- 06- 02 作者简介:白利军(1977-),男,陕西银川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 比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白利军 (西安外国语大学 思政部,西安 10128) 摘 要:苏格拉底和王阳明都持“知行合一”的观点。苏格拉底的理论出发点是“没有人愿意有意做恶”,王阳明理论的出发 点是人先天具有良知。苏格拉底理论强调“知善”的重要性,王阳明理论强调“行善”的重要性。苏格拉底的理论归宿是善,王 阳明的理论归宿是“致良知”。他们的理论启发思政工作者对教育对象尊重且信任、重知又重行。 关键词:苏格拉底;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政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2589(2010) 19- 0267- 02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已广为人知,他说,“未有知而不 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 体(良知)”。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甘愿作恶,“因此一切人 都会行善,只要他能够行善。如果他不这样做,那只是因为 他不知道如何行善”,“认识善就是行善”,所以苏格拉底也 持知行合一的观点。苏王二人对“知”的认识有一定共识。 “在苏格拉底面前的既不是质的世界,也不是量的世界,既 不是物理世界,也不是数学世界,而是目的(功能)的世界、 伦理的世界,即人的世界、善的世界、理念的世界。因此,在 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所谓‘美德即知识’的‘知识’就既 不是自然的物理知识,也不是自然的数量知识,而是整个 世界的理念知识,善的知识,‘自我’的知识。”王阳明关注 的知是良知,即先天的道德意识。所以二人都认为知包含 着“德行之知”这一层含义。苏王二人对“行”的认识也都包 括践履道德的层面。由于苏王二人对“知”、“行”理解 存在共识,所以对两人知行合一观进行比较就有了合理 性。本文将着力于比较苏王知行合一观的理论出发点、侧 重点、结点,并进一步思考二人知行观与思想政治教育之 间的关系。 一、苏王二人知行合一观的理论出发点 苏格拉底的理论出发点是“没有人自愿作恶”。苏格拉 底认为“所有人都只热望善的事物。因此,没有人希望恶的 东西。作恶就是以一种能产生恶的方式行动。因而,没有人 想这样做。因而,当某个人作恶时,他并非出自本意。所有 的人都只热望善的事物。因此一切人都会行善,只要他能 够行善。如果他不这样做,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行善”。 可见,苏格拉底认为“没有人愿意有意作恶”,之所以不行 善是因为不知善,人性向善,而如何实现善,苏格拉底通过 知行的探讨来寻找出路。 王阳明的理论出发点是“人先天具有良知”。王阳明认 为人是先天具有良知的,良知构成了主体真正的自我。在 王阳明看来,良知既是成圣的根据,亦是所谓明德;既是德 行由之出发的潜能,又是德行存在的真实形态,就其为潜 能而言,它呈现为先天的道德本原,就其为德行的真实形 态而言,它则构成了德行的本质规定。由于良知是一种潜 能,要想使其从潜在的先天状态转化为实存的状态,成为 主体的自觉意识就需要探讨知良知和致良知的问题。而知 行关系就是探讨致良知的重要环节。 “没有人自愿作恶”与“人是先天具有良知”都是对人 性本善的不同达,所以是苏王二人的知行合一观共同的 出发点。 二、苏王二人知行合一观的理论侧重点 苏格拉底强调“知”,主张通过知善而达到行善。苏格 拉底认为,人的知和行是统一的,人只会做自己认为是善 的事情,行恶是人不知其为恶,是善的知识的缺乏,所以 “美德即知识”。为了使人拥有美德,就要增加其关于善的 知识。在知善与行善之间,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知善。 王阳明强调“行”,主张通过行善而达到知善。由于按 王阳明理解,良心作为本体,具有先天的性质。但同时,王 阳明又对良知的本然形态与明觉形态作了区分:良知固然 天赋于每一主体,但最初它只是一种本然之知,如果停留 在这一形态,则“虽曰知而犹不知”。致良知的目标在于从 S iXia ngZhe ngZh iYan J iu ☆ 思 想 政 治 研 究 ☆ 267 ★ ★ Theory Research 论学 理★ ★ (责任编辑 / 姚 丽) On the comparison of Socrates’and Wang Yangming’s view of“harmon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and its enlightenments to the political educators BAI Li- jun (The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of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Xi’an, 7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t hesi s compares Socrat es’and Wang Yangming’s viewof “?harmony of knowledge and pract ice”, and point s out t hat poli t i cal educat ors ought t o respect and believe t he persons who receive t he educat ions and pay equal at t ent ion t o knowledge delivery and act ion leading. Key words: Socrat es;Wang Yangming;harmony of knowledge and pract ice;poli t i cal educat ion;enlight enment 本然走向明觉,而要实现这样的转换,便不能离开知行的 互动。作为先天本体的良知缺乏现实性的品格,唯有通过 切实的践履过程,主体对良知才能获得认同感与亲切感, 并使之化为自觉的理性意识。在此,本然形态良知的践履 和明觉形态良知的知晓成了同一过程,即知行合一。知行 合一并不表现为静态的同一,而是展开为一个动态的转化 过程:它以预设的先天良知为出发点,通过后天的实际践 履(行),最后指向明觉形态的良知。在致良知的这个过程 中,先天良知是预设的,明觉形态的良知是结果,致良知的 活动就是实际践履,即行。所以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 学说是重“行”的学说。 知行合一是苏格拉底和王阳明道德哲学里的重要理 论预设。基于这一基础,苏格拉底强调知善对获得德行的 重要性,王阳明强调行善对获得德行的重要性。 三、苏王二人知行合一观的理论结点 苏格拉底知行合一的理论归宿是善。苏格拉底知行合 一的观点最终通过获知善且行善最终使人“建立在对生活 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的及其深刻的洞察和实现之上的一 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像他本人所具有的那种信念”。按照这 种信念“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干坏事,即使是死 亡,也强似于一件坏事”。 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归宿是致良知。王阳明知行合 一的观点的最终归宿是明觉形态的良知。主体在先天良知 的基础上进行道德践履,在行的过程中,主体真切地体会 到、把握了良知。此时,先天良知已经转化成为明觉形态。 明觉形态的良知能更好地直接影响人的道德实践。 四、苏王二人知行观比较对思政教育的启示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拥有相同的理论结 点:使人形成道德意识的自觉,形成对善念的坚守和对善 行的积极践履。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苏 格拉底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拥有相同的理论出发点:人 性善的预设。这是使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展开的重要理论前 提,由于我们相信没有人甘愿作恶,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充 分尊重教育对象的前提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处于非 常宽容的教育氛围中,使其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于 我们相信人是先天具有良知的,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在充 分信任教育对象的前提下唤起教育对象暂时被蒙蔽的良 心,产生出改变教育对象心灵的切实效果。苏格拉底和王 阳明知行合一观的展开却各执一端,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知 善的重要性,王阳明强调的是行善的重要性。苏格拉底“美 德即知识”的观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展开道德教化提 供了理论基础,即美德是可教的;王阳明在中国传统哲学 重行主义的道路上又向前走了一步,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教 育活动的目标———践履道德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 而,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受教育者践履道德而 言,知与行都很重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一方面在马克 思主义的旗帜下传承中西文化中关于善的经典论述,创造 性并传播当今时代涌现的善的理论,首先解决学生对 于善的“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受教育者心中确立起知行 合一的观念,确立起时时刻刻用自己的“知”统领自己的 “行”的意识,坚持把道德践履变成为一种无意识。只有这 样才能实现由教而知或由行而知,达到由知而行,由行而 获得快乐、幸福。 参考文献: [1 ]奥康诺.批评的西方哲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萨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第 7版[M].北京:中华 书局,2005. [3]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5]色诺芬尼.回忆苏格拉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泰勒,龚珀茨.苏格拉底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莱昂·罗班.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桂林:广西出版社, 2003. [8]王阳明.传习录[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4. [9]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7. [10]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6. [11 ]宋志明,向世陵,姜日天.中国古代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98. 268
/
本文档为【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_知行合一_观比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