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消失的绿洲古国

2010-10-18 47页 pdf 463KB 9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2954

暂无简介

举报
消失的绿洲古国 纪录片《消失的绿洲古国》 目录 第一集 语言之谜 第二集 龟兹遗风 第三集 石窟禅影 第四集 佛国踪迹 第五集 壁上丹青 第六集 古韵寻声 第七集 边关风云 第一集 语言之谜 1906 年 1 月,几个德国人走进了新疆库车附近被称作克孜尔的石窟佛寺,这些千里迢 迢而来的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外国人,是为了考察中亚的佛教艺术。为首的勒柯克永远不会 忘记进入石窟的奇妙感受。 他在 20 年后的著述中说道:“在清除沙石堆后,我们提着灯摸黑进去,石窟里没有一扇 窗子,整个窟室除了禅房有窗洞之外,伸手不见五...
消失的绿洲古国
纪录片《消失的绿洲古国》 目录 第一集 语言之谜 第二集 龟兹遗风 第三集 石窟禅影 第四集 佛国踪迹 第五集 壁上丹青 第六集 古韵寻声 第七集 边关风云 第一集 语言之谜 1906 年 1 月,几个德国人走进了新疆库车附近被称作克孜尔的石窟佛寺,这些千里迢 迢而来的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外国人,是为了考察中亚的佛教艺术。为首的勒柯克永远不会 忘记进入石窟的奇妙感受。 他在 20 年后的著述中说道:“在清除沙石堆后,我们提着灯摸黑进去,石窟里没有一扇 窗子,整个窟室除了禅房有窗洞之外,伸手不见五指,此情此景,令我永远难忘。” 尘封千年的西域,在 20 世纪初就被欧洲的探险家们翻捡了一遍: 1900 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 1901 年,英国人斯坦因发现了尼雅古城。 德国人不甘落后,于 1903 年从吐鲁番带走了 46 箱、每箱重 37 公斤的文物,这一次他 们收获颇丰,那些最精美的壁画被切割下来装箱运走,而留给克孜尔石窟的则是触目惊心的 伤痕。 斯坦因曾嘲笑德国人常常像狼群一样出去猎奇。 德国人带走的壁画,除了佛教故事,还有些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画像,勒柯克在回忆中说: “最初看见的是供养人画像。他们双脚叉开,踮着脚尖,身穿织锦长袍,头戴三角帽。从画 中人物的服饰衣着,以及绘画技巧的成熟洗练,可以推论该地的文明水准,要比同时期的日 耳曼国度高出许多。根据我们推算,这些石窟在 5 至 8 世纪之间曾盛极一时。” 供养人们除了脚尖着地,还都穿着大翻领的衣装,显然,这是当时当地居民的流行服饰。 距克孜尔石窟 40 公里是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城,县城里居民的主要人口是维吾尔族,库 车在维吾尔语中是十字路口、通衢之路的意思,这形象地说明了库车地理位置的特征。 1000 多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龟兹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北缘, 著名的丝绸之路在穿越塔里木盆地时,最初分南北两道,龟兹位于北道中部,后来有南、北、 中三道,龟兹是北道和中道的必经之路。住在这里的古龟兹人,那时还不是维吾尔族,龟兹 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称呼。 凯莱提·乌布力介绍说:龟兹是古代西起巴楚、东到轮台、南面是塔里木河、北边是天 山这一块生活的当地人对自己国家的一种称呼,意思是白颜色或是白色的意思,后来称呼上 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公元 9 世纪,从漠北迁过来的回鹘人,把这个地方称为库车,库车是 维吾尔语,是十字路口或者通衢之路的意思。 在新华字典中,当“龟”发“丘”的音时,只有一种解释:汉代西域国名。 “龟兹”二字最早见之于《汉书·西域传》。 100 年来,各国学者对龟兹的探索和考证,是从一份写在桦树皮上的古代文书开始 的…… 1890 年,两个维族人在库木吐拉附近的一个废弃关隘里,找到了一叠桦树皮,上面有 手抄的文字,他们把这叠树皮拿给当地的一个鉴赏家去看时,却认不出其中任何一个字。这 时恰逢一位叫鲍尔的英国军官为执行任务来到库车,他听说有一些写在桦树皮上的文稿,便 买下了其中的 51 页,回到印度后将文稿交给了加尔各答的孟加拉亚洲学会。第二年,学会 的德裔语言学秘书霍恩勒发了一篇,他解读出这些文字是用婆罗迷字母书写的古代印 度梵语,内容有关医药,时间在公元 4 世纪。 这份被称为“鲍尔文书”的手稿,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我们现在知道的最古老的写本是公元 11 世纪,而鲍尔文书的 年代是公元 4 世纪,当然就很轰动,从来没见过那么古老的写本。 这个发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研究新疆的兴趣,当时俄国和英国驻喀什的领事,奉各自国家 政府的命令,努力搜寻偶然出土的古代写本。 进一步发现的古文字残卷,五花八门,首先,书写材料多种多样,有棕榈叶、桦树皮、 木板、竹子、皮革、丝绸、纸等等,其次,使用的字母也多种多样,有婆罗迷笈多字母、佉 卢文字母,拼写出的语言除梵语、回鹘语外,还有一些是什么连语言学家们也不得而知。其 中最难解读的一种是用婆罗迷字母中亚斜体拼写,许多句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无法把单词分 开,熟悉梵语的学者们勉强能认出一些印度名字、医药名词和佛教术语。 1907 年,一位德国的语言学家,从一篇回鹘文的手稿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教授钱 文忠介绍说:缪勒研究的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是由一个僧人翻译成回鹘文的,那么就把 它命名为吐火罗语。 1908 年,德国的另外两名学者西格和西格灵发现,吐火罗语的数词、亲属名称、家畜、 人体各部位名称,同印欧语系西支的一些语言有所对应,因此,确定了这种语言的性质属印 欧语系西支。 钱文忠教授介绍说:这个语言反映的特性是印欧语的西支语言,有学者认为他是介于凯 尔特语,那是很西部的,或者和这边的比如斯拉夫那一带语言中间的一种语言。它是印欧语 西支语言,但是它的出土地却在印欧语的最东端,所以这就留下了无数的谜:相对印欧语来 说,中国新疆当然就是极东之地了,那么就意味着是不是在中国新疆有过一支印欧人,而这 支人曾经有高度的文化,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而这个民族或者说这支人群后来到哪里去 了?这个语言后来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在印欧语的西部完全没有痕迹等等。 这个发现令学者们感到十分惊讶:印欧语系西支是包括今天西欧一些地区的语言,吐火 罗语却流行于东方。从地理位置上看,相反在印欧语系东支伊朗的东边,恰似一个语言飞地, 其中奥秘何在呢? 各方学者为此探讨了近一个世纪,迄今仍没有满意的。 以后的几十年中,语言学家们锲而不舍地阅读吐火罗语的残卷,从中又有了发现。 钱文钟教授介绍说:首先这些文书的内容不一样,比如我们知道吐火罗语 A,也就是说 现在讲这命名是有问题的,我们姑且叫它焉耆语,都是佛经。那么在吐火罗语 B 当中,我们 今天讲的龟兹语当中,除了佛经以外,还有一些世俗文书,比如像护照、像情书这样的一些 东西,慢慢地发现这两种语言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它有些字一样,有些字不一样,慢慢就把 它区分成两种方言,吐火罗语 A 主要发现在焉耆,吐火罗语 B 几乎在库车,也就是古代的 龟兹。 1913 年,法国学者列维发表了著名论文《乙种吐火罗语为库车语考》。他根据历史材料, 令人信服地证明所谓乙种也就是 B 种吐火罗就是古代龟兹(今之库车)的当地语言。 现在,我们知道了龟兹出自吐火罗语的音译,生活在龟兹古国的居民使用着吐火罗语。 就这样,在 20 世纪初,西方的语言学家们凭着几页残缺的纸片,破解了一个千古秘密。 一个死亡的语言被发现了,一个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民族,若隐若现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之上,他们叫吐火罗人。 西方的探险家和学者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他们对带走的文物作了足够详尽的研 究,但能够带走的毕竟是一个文化的枝叶,留下的才是它的根脉。 生活于古龟兹的吐火罗人来自哪里?他们在这块绿洲上做了什么?我们的荒漠戈壁下 还埋藏着更多的秘密。 拜城县的克孜尔乡,古代属龟兹国境内,1989 年 7 月,乡政府组织所属村在这里赛马 刁羊的时候,有匹马将地面踩得塌陷了下去……吐逊江介绍说:我们过来以后,发现的时候 一共是 100 多座墓。 因为下游不远处要修建克孜尔水库大坝,墓地会被淹掉,1990 年至 1992 年的 3 年中, 人们做了 4 次抢救性的发掘,共发掘墓葬 160 余座,墓葬以多人多层合葬为主。 吐逊江介绍说:墓葬的特点就是有陪葬的情况,一个好像是贵族,很多人给他陪葬,还 有陪葬的东西,像黄羊骨头。 克孜尔台地墓葬的另一个特点是,葬式多侧身屈肢,头向西北。为了令墓室更加干燥, 尸体的上面铺有一层木炭,考古工作者对木碳进行了碳十四测定,时间在公元前 1000 年到 600 年,在这个时期,中原的文献对龟兹还没有记载,我们不知道这里的社会状况,不知道 被葬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种族。 他们是说着吐火罗语来自西边的那些人吗?考古工作者将头骨送到新疆博物馆进行测 量。 专家王博告诉我们说:这些头骨就是 1991 年的时候在克孜尔发掘的那一批头骨,这个 种族特点,男性的,乳突比较大,眉骨也比较明显,鼻骨比较高,这是明显的白种人特点, 就是欧罗巴人种的特点。 依靠头骨的面部特征来判断人种,仅凭直观是不可靠的,需要通过测量取得科学的数据。 关于测量的结果,王博介绍说:前面测的这个是鼻颧角,它是颧骨 FMO 两个点的一个夹 角,这个角越大就是越趋向于蒙古人种,蒙古人种角比较大一些,欧罗巴人种这个比较小一 些,我现在测出来的角是 136 度,应该说趋向于欧罗巴人种的特点,蒙古人种这个角一般是 在 145 度以上,或者是 145 度左右,欧罗巴人种一般是 145 度以下,有一部分是新疆测量的, 也能达到是 145 度,但是没有高于 145 度的。136 度说明他这个颧骨面部比较突出,这一点 是鉴定和认识这个种族的一个重要数据。第二个数据是 ZM 到 SS 这个角,这个角就是 137 度以上,可能到 142 度这个间距,是蒙古人种出现率比较高一些,这是 127 度,他面部突出 的很强烈,也是有欧罗巴人种的特点。 果然是欧罗巴人种,人类学与语言学的解读结果竟然一致:龟兹古国人的祖先是古欧洲 人,这支古欧洲人向东迁徙曾到达罗布泊一带的楼兰。 2003 年 12 月,在新疆考古所发掘小河墓地时,出土了一具被考古队员戏称为“小河公 主”的干尸,经体质人类学家检测后确定为典型的欧罗巴人种。 林梅村介绍说:在学术上,这些吐火罗人分布区,分成了至少四个民族,北边是游牧民 族,南边是这种绿洲民族,这个游牧民族就是所谓大月氏人,按照《汉书》的记载,实际上 说是从敦煌北边的草原地带迁到中亚,而它迁的时代是在公元前 2世纪,在中亚,有很多亚 历山大东征时期带来的希腊人,希腊人管大月氏人叫吐火罗人,现在阿富汗的西北这个地方 在唐代还叫吐火罗斯坦,所以我们就能知道,天山以北分布的这些吐火罗人,包括后来迁到 中亚的,都是吐火罗的游牧人。南边,至少我们知道应该有三个,就是西域 36 国里面至少 有 3 个王国的这些民族是属于吐火罗人,比如最西边的就是龟兹了,还有一个王国就是焉耆, 相当于新疆的中部,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楼兰王国,因为我们从楼兰出土的公元 3世纪、4 世纪的文书里面看,实际上它的土著民族应该是吐火罗人。 无独有偶,1980 年,新疆考古所的所长王炳华,在孔雀河下游一个叫古墓沟的台地上 发掘了一处被称为太阳墓地的史前墓葬,这里东距楼兰古城 100 公里,墓地的年代学标本 经科学检测,确定为公元前 2310 年至公元前 1535 年间的遗存。 不久,在孔雀河下游铁板河一带又出土了一具女性干尸,人称“楼兰美女”,专家对其 做出了精确的年代考证,时间为 3800 年前,人种也为原始欧洲人。 种种迹象表明,古欧洲人的一支,在 4000 多年以前就来到了西域。 林梅村介绍说:这就说明了他们实际上更古老,它从欧亚草原迁到新疆的时候还没有和 法国人、意大利人的祖先在一起生活,他们分化得比较早,等到他们迁到了新疆以后,又过 了几百年,印度的雅利安人和伊朗的雅利安人才开始再向东方迁徙,所以实际上它的语言跟 西部接近的原因是由于它的原始性,吐火罗人还有意大利人和印度的雅利安人,他们共同的 血缘地在里海黑河的北岸,在欧亚草原,然后从这个地区逐渐向四方迁徙,迁入欧洲就是这 些拉丁人,就是讲印欧语的西部的语族的,就是法国人的祖先和英国人的祖先,然后还有一 支迁入了伊朗,都是从里海黑海北岸这个地区迁来的,还有一支迁到了新疆。 测量特征的比较说明,这些颅骨与南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伏尔加河草原和咸海沿岸 地带分布的青铜时代居民的颅骨,同属原始欧洲人种的古欧洲人类型,他们是迄今所知欧亚 大陆上时代最早、分布位置最靠东的古欧洲人类型。 新疆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是最早迁入新疆的吐火罗人的考古学文化,而 这个文化是直接来源于丰提克地区的颜那亚文化,塔里木盆地的文化可能和克尔木齐文化南 下发展有一定关系。 远道而来的人们在绿洲上住了下来,后来在石窟的壁画上留下了自己的形象,在龟兹的 石窟壁画中,根据题记可以判断出一些画像是供养人。 供养人出资建造了石窟,为了表明永世对佛的陪伴和供养,他们将自己和家人的肖像绘 在石窟门的左右两侧或甬道两壁,这些人是现实世界的人物,有明确的社会身份,甚至留下 了姓名。 第 205 窟门的右侧墙壁上绘有一幅精美的供养人像,1906 年被德国人揭走,现藏于柏 林的印度博物馆,壁画上有梵文的题记,说明是国王托提卡和王后斯瓦扬普拉芭。 画面上如此温文尔雅的国王,如此雍容华贵的王后,该统治着怎样的王国呢? 一千多年后,繁华落尽,荒漠上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古城的废墟。 在龟兹古国境内,残存的古城遗址有大约上百座,其中有当地居民生活的聚落,也有汉 唐将士戍边的城堡,究竟哪一座是王城呢? 克孜尔河边,一户农家悠然地住在无名古城内,历史和现实就这样没了距离。 龟兹古国残存的遗址,大者方圆二三平方公里,小者如一个学校的操场。 古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城?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贾应逸告诉我们说:西域有 36 个城邦国,可是每个 城邦国里头不是一个城市,他有好几个城市,在县城他还有好几个城市,我有力量我可以统 治这块地方的城市,也可能那个城市被打走了,也可能我又把那个城市抢回来了,也跟中原 一样打仗的,当时不是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有好多城市,一般都是这样的。 既然王城统治着邦城是西域古国的基本形制,那么,龟兹古国境内的上百座废墟中,那 一座是王城呢? 在《汉书·西域传》里只有一个粗略的记载:“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 十里。”古文献只说国都为延城,并未指明延城的所在。1958 年,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黄文 弼先生又来到了库车。 30 年前,他作为中瑞联合考察队成员,在塔里木盆地进行过考古发掘,这一次,由于 农民在古城墙脚下取土时发现了陶器和人骨架,他随之调查了整个城墙,发现库车的古城与 附近水系的关系,与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对古代延城与附近几条水系关系的描绘,竟完 全一样,黄文弼由此断定:库车新旧城之间有龟兹古国的都城。 今天的古城残存着三面墙垣遗迹,周长 6600 米,正符合唐朝初年玄奘所见“国大都城, 周十七八里。” 库车城中至今仍可见到多处高大建筑的台基风化成了一座座土墩。学者们认为,这是贵 族们修筑屋宇的台基。《晋书》描绘龟兹都城说城中有佛塔寺庙千所,王宫壮丽,焕若神居。 面对残垣断壁,人们难以想象当年的辉煌,但石窟的壁画证明了文献记载的真实——库 木吐拉石窟的壁画,有当时的建筑于其中,从壁画上,我们看不到内部的富丽堂皇,却能够 感受到外部的高大雄伟。 这样的建筑,用于宗教以敬神,用于世俗以住国王,都足够了。 许多年来,人们习惯用神秘来概括西域的面貌,神秘感既来自地域的遥远,也来自历史 记载的模糊、片断,更来自这里的许多我们尚无法解释的现象。 第二集 龟兹遗风 距库车县 23 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苏巴什佛寺遗址,从所剩残墙判断,寺中有高大的讲 经堂和众多的佛塔,寺中有一座基座相对完整的塔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塔座里面挖掘出 了坟墓,而且葬的竟然不是僧人。 《旧唐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人“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 墓室的四角有四根木柱,木柱上架了八根横梁,棺木摆放在距地面 50 公分高的木架上, 下面有一些陶罐。由于墓被盗过,棺椁已经破损,木板上的花纹还清晰可见,墓主人的服装 用料异常讲究,龟兹锦的表层用黄金织就。 种种迹象表明墓主人具有相当高的身份,从骨骼和牙齿状况分析,这是一位年轻女性, 墓中还有一堆细小的碎骨,专家们猜测,这可能是死于难产的龟兹王室成员。 尸体的头骨前额经压扁变形,由此我们知道,如古代的伊朗、阿富汗等国一样,龟兹贵 族也有使头颅变形的习俗。除了前额变形,古代龟兹人还有些奇特的风俗。《旧唐书·西域 传》记载龟兹人“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王不剪发”,克孜尔第 80 窟、第 114 窟的人像 是短发齐肩,如果说剪发是一种习俗,那么,不剪发便会成为特权,事实果真如此,国王虽 然前额短发中分,但头部后面却长发披肩。 有趣的是,从欧洲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器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波斯拜占庭也流行相 同的习俗,国王和贵族留发,奴隶剪发。 何为王、何为民?从龟兹贵族的衣着上我们可以分辨。克孜尔尕哈第 14 窟绘有贵族供 养人,头上带着光圈的是国王或王后,画面虽已破损,但仔细观察,仍可发现国王的外套是 半袖,再看王后的画像,她的衣装花团锦簇,质地更加华贵,外面也套一件半袖锦衣,或许 半袖装表示国王的身份。 1906 年,当德国探险家第一次进入克孜尔石窟的时候,他们发现壁画上供养人腰间所 佩的长剑,与早期哥特式佩剑相似,而画中仕女的穿着打扮,又很有欧洲味道,出于兴趣, 他们切割了许多供养人像带回了德国。 克孜尔石窟的供养人,深目,高鼻,有红色的头发,这应该是古龟兹人的外貌特征罢, 他们的上装长及膝,对襟、翻领、袖口窄小,下身穿裤装,足着尖头长筒靴,腰间束带。 龟兹自古干旱多风沙,窄小的袖口和腰间的皮带,既可以防止沙土,又方便骑射。 在克孜尔第 14 窟穹顶的菱格画中,画的是佛教本生故事,人物形象却是现实中的龟兹 人,骑在同一匹马上的两个人,也身穿双领对襟大衣、高筒靴、束腰带,可见这就是一般龟 兹平民的衣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贾应逸介绍说:壁画上的着装很有意思,你可以从他 的着装上看到国王是什么样子的,王子是什么样子的,一般的大臣是什么样子的,老百姓是 什么样子的,而且你可以看到早期的人是穿的什么衣服,它后来怎么演变的,这是很有意思 的一个过程。比如史书上有记载龟兹国王是要用绸子把头部包起来的,那你可以在壁画上看 到头发是包起来的,那就是国王了,王子不能包头发,就剪发垂项,不是咱们史书上记的剪 发垂项吗。佛教里认为信仰佛教的国王就等于转轮王一样,那么,转轮王就可以画壁画时有 这个光圈,咱不是说佛像有头光和身光,菩萨和天人只有头光没身光,但是佛教的转轮王他 也可以有头光,可他的国王的供养人也得有头光,他的世子的头光里头画的是圈圈点点,就 跟那个不一样,一般的贵族是一个样,老百姓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这个分得清清楚楚的。 纵观龟兹石窟供养人画像,无论平民、武士、贵族、国王,腰间都要佩剑一柄,可以肯 定的说,佩剑对于龟兹人有非同寻常的含义。 曾经游牧的祖先,来到绿洲后逐渐习惯了农耕,不断的考古发现,证明龟兹人早已在绿 洲定居了。 1958 年 3 月,当地的农民在龟兹古城中的哈拉墩取土,发现土中有半露的陶制品,这 时恰逢考古工作队在库车休息,当即进行了挖掘。发掘过程中,出现了三组排列整齐的大陶 缸,陶缸周围又出土了“开元通宝”铜钱和“大历元宝”一枚,无疑,这是一个唐代遗址。 考古工作者在缸的周围和下方开了几个探方,发掘出的早期遗物有石器、骨器,石器中 有石镰、石锄、石刀。 出土的文物告诉我们,这是一处定居的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文化类型,上层的时间大约 是唐代,上层的唐代遗址,有秩序地摆放了多个陶缸,专家们推测这里可能是一处酒库。 葡萄作为绿洲农业的主要经济作物,很早就在吐鲁番盆地一带种植了,因为葡萄皮表面 本来就生长有酵母菌,无需酒曲就可将葡萄自然发酵成酒,葡萄酒就成为一种比较易得的饮 品。 公元 383 年,前秦大将吕光奉命远征龟兹,《晋书·载记·吕光》记述了这样的情景, “胡人奢侈,厚于养生,家有葡萄酒,或至千斛,经 10 年不败,士卒沦没酒藏者相继矣”。 吐鲁番著名的阿斯塔那墓历次出土了总计达万件的文书,其中不少记载了公元 4世纪到 8世纪期间吐鲁番地区葡萄园种植、经营、租让及葡萄酒买卖的情况。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 出,在那一历史时期葡萄酒生产的规模是很大的。 近年在鄯善洋海墓地还发现了中国境内最早的葡萄藤,说明中亚的葡萄至少在春秋战国 时期就引进西域了。 吐鲁番文书中有一件与龟兹有关,专家介绍说:这文书是告状,就是两个农民之间的状 子,告状的人是阿梁,他是吐鲁番的,他在龟兹也有葡萄园,库车一带在当时是葡萄种得很 多的地方,阿梁管理葡萄园两下里跑是来不及的,所以他又租给了另一个叫卜安宝的人,但 是文书上写清你必须到冬天用一种草,或者别的什么把葡萄覆盖住,以免过冬受伤或者是冻 死,但是这个卜安宝没按这个文书去做。 诉状说,现在天气渐冷,女人都盖被子了,卜安宝仍未将葡萄覆盖,请官府商量处分, 官府受理后,判评卜安宝覆盖葡萄。 一纸诉状,反映了唐代龟兹的社会生活,生动而又具体,这其中有土地租赁的状况,又 有葡萄种植的方法。 一件葡萄藤覆盖的小事,官府也要受理,足见葡萄在龟兹人生活中所占地位的重要。 在克孜尔第 47 窟中,飞天们抛撒的供奉之物中,有一种就很像是葡萄。 在龟兹古城及附近地方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陶缸,这让人们可以想见当时葡萄酒的产量, 想象唐代诗人醉酒吟诗的场面…… 新疆博物馆藏有一份被裁剪成鞋样的文书,也出土于阿斯塔那墓,文书的内容则是租酒 的账目。 从这份《租酒账》中,我们可以知道租种葡萄亩数和以酒交租的关系:一个叫庆则的人, 租种葡萄贰亩半,上年结余酒伍(斛),当年需交酒两姓另贰拾陆斛。其中两姓的姓字,引 起了专家们的争议,有的认为是称酒的计量单位,有的认为表示人,还有的人认为是罂的通 假字,既装酒的缸。 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国灿介绍说:在龟兹这一带盛产葡萄酒,西州也盛产葡萄酒,葡 萄酒有一些基本的计算单位,其中有一个单位就叫姓,姓就是姓名的姓字,根据学术界的研 究,一姓大概相当于五斗,高昌、龟兹酒都是以斗作计量单位。容器是什么呢?因为在库车、 在吐鲁番都发现过很大的那种陶缸,那个陶缸实际上就是酒缸,特别是在库车,曾经发现过 埋在地上很整齐的一个接一个的缸,就是古代盛酒的酒器,一个缸装多少姓,现在还没有具 体的测算。 库车文管所藏有一个基本完整的大陶缸,缸高 1.19 米,最大直径 1 米,最小直径 0.5 米,以现代体积和计量单位计算,这个缸应该有 500 多升的溶积,至少可盛 700 多瓶葡萄酒, 再加上龟兹都城及附近地方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陶缸,我们可以想见当时葡萄酒的产量。 1972 年,在库车县龟兹故城东北区域,一条水渠旁的黄土层中发现成排的大陶缸。1982 年 8 月 23 日,在龟兹故城西城墙内发现 5 口大陶缸。1983 年 11 月 14 日,在库木吐拉古城 塔院南面约 200 米处发现陶缸 4 口。1984 年 8 月 21 日到 9 月 1 日,在库木吐拉村之西部河 岸,当地称之为“达吾子牙”的地方,先后发现大陶缸 16 口,其中 9 号、5 号缸内还发现 了葡萄籽粒。 1986 年 10 月,在龟兹古城供电所后院挖地基时发现一处缸群,共 6 口。 1983 年 9 月 到 1991 年 8 月,先后在牙哈乡克内西古市遗址、阿艾河谷内的炼铁遗址、科西吐尔遗址、 托克塔姆古驿站、阿克斯塘等地都发现了大陶缸。 这样多的酒,龟兹人那里消费得尽,剩余的当然销往中原。 于是,长安有了许多胡人开的酒店,李白和白居易,和那些饮着美酒的诗人们,给我们 留下了洋溢酒香的诗句:“葡萄酒,金叵罗,胡姬十五细马驮”“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葡萄”…… 身着便于骑马的衣装,龟兹人与马的关系却不是特别紧密,古国不产良马却饲养大量的 驴。 今天的库车还有驴背县城之誉。 每逢赶集之日,上百辆驴车停在干枯的河道里,情景颇为壮观,库车 40 万人口,就有 4万头驴,有人打比方说,4万驴车一次就能拉走全县的人,库车人赶巴扎时,一家一户坐 在铺了毯子的驴车上,自得其乐。 2000 年前,因为地处丝绸之路要冲,需要为商团驮运货物,龟兹人大量饲养驴。在克 孜尔 58 窟的壁画中,有萨缚燃臂引路的一则故事,在萨缚引导下的商队中,驮运货物的是 驴。 作为运输工具,驴是比较理想的家畜。 它们对饲料的要求很低,进了戈壁大漠,骆驼刺、旱芦苇、胡杨树的皮和叶,什么都可 以吃,而马就不行,马很挑食,非得吃专门准备的草料不可。在沙漠里缺水的时候,驴可以 像骆驼一样喝着一层碱壳的高浓度盐碱水解渴,而人和马喝了这种水是要丧命的。驴的负重 能力很强,耐力也好,它可以背负起与自己体重相当的东西,行走一整天。 在库车,常可见一人一驴车,行走在茫茫沙漠戈壁,前后不见村落,一条模糊的沙石小 路,撇开柏油大道径直地伸向荒漠深处。 一走进村子便到了驴的世界,家家有驴,每棵树下都拴着驴。 著名画家黄胄在自己画驴的作品上题词说“平生历尽坎坷路,不向人间述不平”,他平 生数次来南疆,曾经画驴无数,想来其中会有库车的驴罢。 在今天的新疆南部,农民最基本的生产工具,是一种被称为“坎土曼”的铁锄,令人惊 奇的是,1500 多年前的壁画上有“坎土曼”的形象。 1500 多年,漫长的时间足够造就一些文明,也足够摧毁一些文明。 还是这块地方,龟兹变成了库车,吐火罗人变成了维吾尔族人,无论社会发生着怎样的 变迁,绿洲的生活习俗却顽强地保留下来。 克孜尔第 175 窟绘于晋代,图中耕地的农民手握宽刃锄,与现代维吾尔农民所用的“坎 土曼”别无二致。坎土曼与中原的锄头不同,它的刃很锋利,对付树根和砖块可如削泥,如 果在 1500 多年前,龟兹古国便能生产出这样的铁制工具,它应该有很好的冶铁技术。 在库车以北的阿格乡的山谷里,有一大片黑色的山,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古老的冶 铁遗址。冶炼过的矿渣绵延 2公里,将山坡染成了黑色。 李肖介绍说:龟兹的矿冶有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顺着矿脉进行开采冶炼,就地冶炼,它 那个地面就散布有那个小的冶炼炉,在当地把那个矿脉放到炉子里就开始冶炼,因为矿脉不 是顺着山就上去了嘛,所以它的矿渣堆积,也是一直到山顶上去了,非常壮观。当时北京科 技大学的梅建军教授,他就是专门搞冶金考古的,他说在全世界其它地方,都没有见过这么 壮观的古代的开采和冶炼。 专家们认为,那么大片的遗迹绝对不会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应该是不同的年代冶炼留下 来的,因为炉渣的形貌和质地有所不同。 那些分解状况不同的炉渣混杂在一起,分属于什么年代,时间又有多么久远,仅凭经验 是难以判断的,进行科学技术的检测又非常复杂,更简便的方法是进行考古学的判断。 李肖介绍说:它有很多打碎的陶片,从那个陶片的纹饰,还有它那个如果复原起来的罐 子的形状,还有陶质、陶色来看,它的时代是很早的,应该是汉代的东西。因为这个陶器随 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变化性是很大的,就跟咱们现在一样,文革期间用的瓷片瓷碗现在绝对 不会再用了,解放以前的纹饰,在文革期间也不会用。每个时代人们的爱好都不一样,所以 反映在器物上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陶器作为断代来说是比较精确的。 据古籍记载,龟兹古国汉代便有了冶铁历史,到了北魏更是大有进展,《水经注·河水 篇》说“龟兹城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光,昼日但烟,人取山中石炭冶此山中铁,恒充三十 六国之用。”龟兹的铁能够满足西域 36 国的需要,可见产量之高。高产量,必须有强大的技 术支撑,冶铁遗址的山坡上,除了矿渣,还有非常多的陶管,这些碎陶管散布在整个遗址上, 一定与冶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李肖介绍说:铁这个东西必须经过很高的温度,才能够从矿石中还原出来,而这种温度 不是说你把柴火架多一点或者是加点其他东西它就能达到那么高的熔点,这种情况下必须要 鼓风。为什么说人类的时代分为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呢,因为有了青铜时代冶炼技术的不断 成熟,人们才开始能够熔化更难以熔化的东西,才会出现炼铁的技术。炼铁比炼铜要复杂得 多,它必须依靠鼓风机,把更多的氧气打进去来升高炉温,才能够把铁还原出来。 这遍地的陶管就是鼓风管。鼓风是提高炉温的方法之一,使用火力更强、更持久的燃料, 是提高炉温的另一种方法。《水经注》中说“取山中石炭冶此山中铁”,石炭是煤的称谓,《水 经注》中的这十个字,表明龟兹在北魏时已开始用煤冶铁了,这是中国古代用煤作冶铁燃料 最早的文献记载。 遗憾的是,考古工作者只在炉渣中发现了木炭,而没有发现煤渣。难道是郦道元的记载 有误么? 现在的库车,打铁依然是当地人传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库车老城沙依巴克街 边的巷子里,有传了 13 代的铁匠铺,吐迪·艾则孜老人是第 12 代铁匠,他十二三岁时跟父 亲学打铁,50 年一晃而过,如今吐迪已将打铁的手艺传给了两个弟弟和儿子,儿子是第 13 代铁匠了,艾则孜老人认为,儿子们打镰刀的手艺还不行,只可以打些坎土曼。 铁匠们在制作坎土曼时,还刻上家族的图案或名字,既便于维修,又显示了家族的荣誉。 铁匠铺里,一支又一支的坎土曼被锻造出来,似乎在告诉后人农耕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第三集 石窟禅影 克孜尔石窟在库车地区为数众多的佛教石窟中,规模最大,保存也相对完好,画家韩乐 然发现:现存的石窟壁画,在风格和技法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春天刚刚降临,在新疆库车克孜尔石窟所在的山谷里,绿色已经悄悄钻出了地面,1947 年 4 月 19 日的清晨,一群年轻的美术工作者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山谷的宁静,为首的画家 名叫韩乐然,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这里,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考察克孜尔石窟中的佛教壁画。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北 67 公里的山谷之中。 以库车为中心的古代龟兹国曾经盛行佛教,唐代僧人玄奘就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详 细记载了当年龟兹佛教的兴盛繁华,令人奇怪的是,玄奘却一点都没提及遍布龟兹的佛教石 窟,直到清代,克孜尔石窟才出现在偶尔路过这里的文人游记之中,它是什么时候兴建,又 是如何被荒废的,人们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韩乐然对克孜尔石窟的壁画进行了记录、拍照、编号和临摹,在 一天天辛苦的工作中,韩乐然发现现存的石窟壁画,在风格和技法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很显 然,这是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印记,克孜尔石窟的时间秘密,在这些壁画背后开始若隐若现 了。 无独有偶,30 年前,早于韩乐然来到克孜尔的德国探险家勒柯克和格伦威德尔等人也 注意到了这一问题,1906 年,德国人在克孜尔石窟拍摄了照片,照片中是当时石窟里尚存 的塑像,它们带有明显的希腊风格,塑像的造型细腻生动,衣服的线条优美流畅,同样的艺 术风格在一些壁画上也屡屡出现,在远离欧洲的中国新疆地区,这些希腊风格的塑像和绘画 作品又是从何而来呢? 公元前 4 世纪半,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远征亚洲,取得了辉煌的军事胜利,亚历山 大死后,他的部下在今天的阿富汗与印度相邻的犍陀罗地区建立了一个希腊化的王国,当时 的希腊人信仰的是天神宙斯和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们,他们创作了大量精美的雕像和绘画作 品,用这种偶像崇拜的形式,生动地刻画出心目中众神的形象。 早期的佛教当时也在犍陀罗地区广泛流传,与希腊人的传统不同,当时的佛教徒并没有 塑造出佛的具体形象,壁画描绘的是菩提树,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就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早 期的佛教徒所崇拜的对象,往往就是菩提树这一类与佛祖有关的物体,甚至可以是佛祖坐过 的一把椅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希腊人这种偶像崇拜的习俗慢慢影响了早期的佛教徒。 有一尊用片岩雕塑的早期佛像,它的年代为公元 2世纪左右,佛像的发髻像希腊神像那 样波浪般地曲卷着,袈裟的纹路起伏也非常接近于希腊人的披袍式样,佛像的眼睛微闭,鼻 梁高耸,表情肃穆恬静,法像庄严,连站立的姿势也非常特别。 这些早期佛像明显借鉴了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形象,它们是印度佛教和希腊艺术逐渐融合 的产物,这种早期佛教艺术风格最早在犍陀罗地区出现,因此被人们称为犍陀罗佛教艺术。 在德国柏林印度博物馆内,保存着在克孜尔石窟出土的早期佛像,这些用木头和泥土制 作的佛像都体现出鲜明的犍陀罗风格。 在早期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犍陀罗风格的影响也非常直接,例如在克孜尔石窟顶的天 相图里,图中的太阳神穿着轻盈的长衫,架着马拉车,这种形象的来源完全出自于古希腊神 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 位于第 118 窟的壁画,整个画面偏向褐色的色彩风格,画中的佛像拥有通额的鼻梁,眼 窝深陷,脸部五官布局疏朗,人物造型显得丰满而健壮,壁画运用了凹凸的方法表现出立体 的质感,体现出了典型的犍陀罗风格。 克孜尔第 92 窟中的壁画也深受犍陀罗风格的影响,壁画中的佛像面部较长,鼻梁高挺, 嘴唇上留有小胡子,头发曲卷着垂到肩上,衣服的线条曲折优美,与希腊人的披袍十分接近, 人物的四肢比较粗壮,尤其是脚部显得十分肥大。德国人把这种受犍陀罗风格影响的画法称 为第一种画风。 在德国人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克孜尔的绘画和雕塑风格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具有龟 兹当地特征的第二种画风逐渐出现了。 壁画中人物的脸部五官开始显得紧凑而集中,额头像当时的龟兹人那样向后变得扁平, 龟兹画家热衷于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四肢的细节,例如人物的双手,手指的第一节显得肥厚 粗壮,而向指尖逐渐变细,壁画人物的人体和四肢也变得修长匀称。这一阶段的壁画色彩以 蓝色和红色较为常见,尤其是壁画的底色,一般都采用蓝色,红色或绿色这些比较强烈的色 彩,而用明亮的肉色,晕染的方法描绘人物,立体感十分厚重,人们把这种画法称为龟兹风。 长久以来,龟兹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谜,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了龟兹?曾经居住在这里 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没有人知道答案,这个曾经兴盛的绿洲国家,除了留下一些晦 涩难解的文字残片,最重要的线索就是曾经遍布境内的佛教石窟了。 在昏暗的洞窟里,借助手中的灯光,勒柯克和格伦威德尔第一次看清了这些壁画,他们 感到既兴奋又震惊,如果能够知晓这些石窟的来龙去脉,也许就能破解龟兹古老而神秘的历 史,德国人觉得他们找到了一把钥匙——壁画。 根据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研究,德国学者认为,第一种画风受犍陀罗风格的影响,出现 的年代应该较早,第二种画风明显带有龟兹本地的风格,是由第一种画风发展演变而来,受 犍陀罗风格影响的早晚决定了壁画所在石窟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由此,德国人认为,克孜 尔石窟的开凿和作画时代开始于公元 5 至 6 世纪。 韩乐然并不同意德国人的观点,通过自己对壁画风格的研究,他认为克孜尔最早的开凿 和作画时间可以上推到公元前后。 两者之间差了几乎 500 年。 这个新的发现鼓舞着韩乐然,他决定回兰州暂作休整,为下一次的考察研究作更充分的 准备。 1947 年 6 月 10 日,韩乐然在一处石窟的墙壁上题记留念,在题记的末尾,他还提醒来 到克孜尔的人们要爱惜保护这里的石窟遗迹。6 天之后,韩乐然带着大量的研究资料离开了 克孜尔,然而他没有想到,这竟是自己与克孜尔的最后一别——1947 年 7 月 30 日,韩乐然 乘坐的飞机在甘肃嘉峪关失事,风华正茂的生命,和珍贵的研究资料都毁于这场突然而至的 灾难里。 荒凉的明屋达格山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克孜尔石窟修建年代的秘密依然深藏在每天 呼啸的山风和寂寞的落日之中。 1979 年 9 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宿白的带领下,北大石窟考古实习组的研究生们 对克孜尔石窟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 一群学者再次来到这片山谷,他们来自遥远的北京。 当时的克孜尔生活条件简陋,连喝的水也是又咸又苦,考古队在克孜尔工作了整整两个 月,当年困惑过韩乐然的问题同样在他们的心头盘旋:克孜尔石窟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修建 的呢? 专家认为,克孜尔的这个年代,光拿壁画和石像的风格来分年代太过简单。他们使用考 古学的方法,首先就是要掌握全面材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北大的学者们运用考古学的方法认真地对克孜尔石窟进行了研究, 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并不局限于壁画,荒凉残破的石窟建筑本身引起学者们极大的兴趣,第一 步的工作是绘制克孜尔全部洞窟的平面图。 专家介绍说:我们到那儿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全面看洞窟,克孜尔分四个区,我们一个区 域、一个区域的看了一遍,同时画了一张连络的平面图,把 200 多个洞窟都画了,通过看和 画,发现这个洞库种类很多。 克孜尔石窟共有编号的洞窟 269 个,编为谷西、谷东、谷内和后山四个区域,其中只有 三分之一的洞窟保存有壁画,剩下的三分之二大多残破不堪,很少有人注意,北大的学者对 这些洞窟进行了仔细的分类。 在这些洞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供信徒礼拜的中心柱式石窟,石窟主室内有一根巨大的 中心柱,正面开有佛龛,通常塑有佛祖释迦牟尼的雕像,佛龛的两侧是两个左右甬道,这里 的左右方向是根据佛祖塑像的位置朝向而定,甬道通向光线昏暗的后室,走过右甬道之后, 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佛祖涅槃的卧像或画像。 涅槃也称灭度或圆寂,在一般人看来,就是单纯的死亡,而佛教认为涅槃是对生死轮回 的超越。 专家介绍说:真正的涅槃是解脱了,达到一种最美好的境界了,实际上就是他不在了, 因为这个佛教讲三界,一个欲界,一个是色界,一个是无色界,也就是说涅槃以后达到最高 的那个层次了,无色界里边去了,就是“长乐我境”。 霍旭初研究员介绍说:涅槃就是逝世了,但是我们现在就是用逝世讲,代替不了也包含 不了涅槃的更多的意思,真正的涅槃是解脱了,达到一种最美好的境界了,实际上就是他不 在了。 赵莉介绍说:涅槃不是我们通常意义所说死亡的这种概念,在佛教中涅槃意味着永远摆 脱的轮回转世之苦,达到了绝对永恒进灭的境界,因此涅槃是佛教追求最高的理想境界。 观看完涅槃之后,信徒们从左甬道回到主室,完成了一次围绕着中心柱的礼拜,像这样 的中心柱石窟几乎只在古代龟兹地区出现,因此这类石窟也被称为龟兹式石窟。 在克孜尔众多的中心柱石窟中,最壮观的要数大像窟,这一类石窟一共有 7座,在主室 中心柱的位置上,都立有一尊巨大的站立佛像,以编号为 47 号的大像窟为例,根据现存的 痕迹判断,在它的主室里曾经立有一尊高达 16 米的佛祖站像,站像被固定在主室中央巨大 的中心柱上,中心柱的后面是同样巨大的后室,在宽大的涅槃台上塑有佛祖涅槃的卧像。今 天,这些宏伟的佛像早已不存,只留下当年固定大像用的一个个空空的柱洞,任凭人们去想 象当年的盛况。 克孜尔第 3 窟是一个方形的石窟,主室中间没有了中心柱,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佛坛, 这种类型的石窟被形象地称为方形窟,方形窟通常被用作高僧讲经宏法的场所,在克孜尔已 经发现的一共有 90 座之多,在有的方形窟内,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残存的佛坛遗迹。 除了中心柱窟和方形窟,剩下的石窟并没有壁画,类似的石窟在克孜尔的数量是最多的, 第 10 窟就是这样一座石窟,它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经验丰富的宿白教授发现,在一些石窟外的立面上,有一些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凿痕,尤 其是以第 38、39 和 40 窟体现得最为明显。 这些奇怪的柱洞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呢? 专家介绍说:38、39、40 这三个洞子,搁平面上看它就是三个洞子,38 窟是中心柱窟, 39 是方心窟,40 是僧房窟,这三个窟不一样,怎么知道这三个窟后来成为一个组合呢,就 是说你看墙上,他就在他的这个窟立面的上头打成大木头盆了,这个木头盆要有短梁来给它 支上,正好这个上面就有一些安装短梁的这种遗迹,把这个遗迹联系起来,你就知道这是一 些组合了。 经过实地观察,北大的学者们还发现了一些古代楼梯的遗迹,这些楼梯是当年居住在这 里的僧人为了方便上下石窟而修建的,以克孜尔第 96 至 105 窟为例,楼梯从第 96 窟上去, 穿过甬道,又从第 105 窟下来,这种情况暗示着这一排石窟也很可能是一个组合。 通过仔细的观察,宿白教授在克孜尔找到了 7组较为完整的组合石窟,这些组合石窟的 用途又是什么呢? 教授介绍说:这一个组合实际上就是一个寺院,或者是说一个寺院的一个部分,特别是 大的组合,我想就是一个寺院,在汉文的文献里记载龟兹寺院的有个记录,就是当时龟兹的 这些僧人要经常的换寺院,它不是像内地似的常在一个庙里呆着,他得经常换寺院,而克孜 尔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这 7 组组合石窟寺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能够确定它们的修建年代,也许 就能解开克孜尔修建时间的谜团。 克孜尔果真是像德国学者认为的那样,始建于公元 5 至 6世纪吗? 宿白教授很快就发现了疑点:在克孜尔众多的石窟之中,7座大像窟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宿白经过研究发现,这 7 座大像窟在建筑式样上存在明显不同,早期的大像窟大多有高大宽 敞的后室,但是到了晚期,大像窟的后室变得越来越简单,这让宿白想起了阿富汗的巴米扬 东大佛和西大佛,巴米扬东大佛和西大佛位于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之中,作为举世闻名的佛 教名胜,巴米扬大佛的修建年代比较确定,大约为公元 6世纪左右,而宿白发现,克孜尔大 像窟晚期的后室建筑式样与它们十分相近,由此可以推测,早期的克孜尔大像窟的修建年代 应该远远早于公元 6世纪。 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有一些石窟是经过改造的。 专家介绍说:172 窟是由一个以前僧房窟改建的中心住窟,僧房窟就是僧人居住的房子, 它是不作画的。从克孜尔石窟已经发现的改建痕迹来看,往往是把僧房窟进一步改造为中心 柱窟,根据这种改建规律可以推测,拥有较多僧房窟的石窟组合寺院修建年代较早,而时间 越晚,僧房窟出现的就越少,甚至于被改建。 随着工作的深入,学者们又发现一些石窟内的壁画存在重叠的现象,第 47 窟甬道上绘 有精美的千佛,人们在千佛的壁画断层间,发现了被覆盖的第二层壁画,最里面的壁画带有 明显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而覆盖它的外层壁画是土红色的坐佛,很显然,画有千佛壁画 的石窟年代较晚,而带有犍陀罗风格壁画石窟的年代较早。 根据建立在石窟组合基础之上的综合对比研究,克孜尔石窟的历史脉络变得逐渐清晰 了。 但是仅仅凭借着这些,仍然不能最终判定石窟最早修建的年代,答案的揭晓还要借助于 碳十四测定。 自然界存在三种碳的同位素,分别用碳十二、碳十三、碳十四来表示。前二者是稳定同 位素,碳十四则具有放射性。碳十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之中,一旦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存留 它们体内的碳十四就会不断减少,大约经过 5730 年,碳十四的含量就可以衰减一半,因此, 只要用仪器测出树木、谷物、骨骼等生物遗骸中现有的碳十四含量,与它们原始的碳十四水 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们在多少年前死亡,进而可以推断出与它们共存的文物距今的年代。 根据碳十四测定的结果,北大的学者们发现最早的洞窟年代为公元 265 年,数值的可能 误差为正负 90 年,这个结果和德国人公元 5 至 6 世纪的观点大相径庭,而且在两种画风出 现时间早晚的顺序上也出现了不符。 克孜尔第 8 窟是一座保存相对较好的中心柱式石窟,窟内的壁画属于典型的龟兹风格, 碳十四测定的结果显示第 8 窟的建造年代为公元 6 世纪左右。 离第 8 窟不远的第 38 窟同样是一座中心柱窟,壁画保存情况同样较好,从它的艺术风 格来看,应该也属于第二种龟兹画风,但是碳十四的测定结果却显示,第 38 窟的建造年代 是公元 4 世纪左右,相同的画风,碳十四测定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在 200 多年的时间里,怎 么可能出现如此接近的艺术风格呢?在一些学者眼中,第 38 窟的修建年代成为了疑问。 今天的人们大多接受了宿白教授的观点,克孜尔最早的石窟始建于公元 4世纪左右,但 是争论并没有停止,克孜尔石窟的修建年代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疑团。 克孜尔石窟开凿在沙石质地的山上,松散的山体经常崩塌,1906 年,德国探险家勒柯 克在克孜尔考察期间,曾经在这个洞口遇险,差一点被落下的巨石砸死,这个石窟因此被心 有余悸的勒柯克称为“落石洞”。 从古至今,龟兹国所在的库车地区一直地震频繁,在克孜尔石窟,脆弱的山体在遭遇地 震时所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德国探险队在克孜尔就曾经遭遇过地震,而当年勒柯克考察过 的一些洞窟,在经历了 1916 年的一场大地震之后,也已经荡然无存了。 今天行走在克孜尔石窟之间,同样需要小心翼翼,很多洞窟建在悬崖高处,要搭梯子上 下,十分不便,大多数洞窟的前室已经坍塌,某些地段更是危险重重。 寂静的山谷,处处隐藏着可能的危险,为了修建这些壮观精美的石窟,当年的僧人和信 徒们一定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和心血,不难想象,支撑他们的是一股多么强烈的佛教信念,而 令他们如此虔诚的佛教,又是如何来到这片遥远的绿洲之地的呢? 第四集 佛国踪迹 在克孜尔石窟大部分存留的壁画中,一种奇特的蓝色无处不在,古罗马人把这种蓝色称 为来自大海另一边的蓝…… 1906 年 1 月的一天,当德国皇家吐鲁番考察队的队员们进入克孜尔石窟时,洞窟中保 留的壁画让他们大吃一惊,多年之后,考察队员之一的勒柯克这样回忆道:重见天日的石窟 中,不但壁画保持完整,而且颜色湛蓝的让人眼前一亮。 壁画中的这种蓝色是用一种名叫青金石的宝石原料画成的,当壁画上的红色历经风尘变 为黑色,其他的颜料难以辨认本来面目的时候,用青金石画成的蓝,却永不褪色,绚丽如初。 青金石,原产于距离龟兹有 1500 公里之遥的阿富汗,它具有诱人的深蓝色调,又具有 闪烁金光的黄铁矿星点,当古代的商人们将它们运到龟兹时,青金石的价格已经比同等重量 的黄金翻出了好几倍。 在克孜尔,青金石被广泛大量的使用在各个时期的佛教壁画创作中,在克孜尔第 171 窟的壁画上,古代的画家甚至还要在佛像的袈裟上涂上一层厚厚的金粉与金箔,今天我们仍 旧能看出它们被后人刮去的痕迹,当年的洞中,丹青交织,金光闪烁,这一幅幅令人炫目的 景象,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斗转星移,今天的库车,人们已经很难再寻找出佛教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阳光,依然 一成不变的照耀着这片土地,曾经深深影响过龟兹的佛教是如何来到这里,它在这个绿洲国 家的命运又会是什么呢? 公元前 6 世纪,佛祖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历史上,佛祖释迦牟尼确有其人,他原名乔 达摩奚达多,是一位古印度小国的王子,有一个早期犍陀罗佛教的雕刻作品,描述的就是佛 祖诞生的场面,传说佛祖的母亲摩耶王后经过无忧树下,伸手去抚摸树枝时,天空中仙乐鸣 奏、花雨缤纷落下,王子从母亲的右肋下出生,这一天是公元前 565 年,中国农历的四月八 日。 多年以后,年轻的乔达摩奚达多王子目睹人间的苦难,毅然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创 立佛教。 还有雕刻作品表现的是佛祖涅槃的场景,他安详地躺在画面中央,周围是面带悲哀之色 的信徒,俗世中的王子乔达摩奚达多死去了,但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佛教却自此获得了永 生。这些早期犍陀罗佛教雕刻作品创作于公元 2 世纪,充分说明了当时佛教在今天的印度、 阿富汗地区已经广泛的流传,而在此前后,伴随着古代中西方的民间交往,佛教来到了龟兹。 从遥远的印度、阿富汗地区到达龟兹,途中要翻越帕米尔高原,穿越流沙和荒漠,是谁 把佛教带到了龟兹?他们曾经走过的路又在哪儿呢?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今天库车县城附近的一处荒凉的山谷之中,在库车地区数量众多的 石窟里,克孜尔尕哈距离县城最近。 平常的日子,很少有人来到这里,荒凉的山谷显得格外寂静。 在维吾尔语中,克孜尔尕哈的意思是“姑娘留下”,而现在唯一留在这里生活的人,只 有阿木提老人和他的儿子热合曼,他们是克孜尔尕哈石窟的文物管理员。当老人的儿子回家 休息时,就只剩下阿木提一个人了,石窟到现在还没有通电话,就连喝的水也要到几公里之 外的村庄里去挑来,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除了石窟
/
本文档为【消失的绿洲古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