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医院多药耐药菌控制指南

医院多药耐药菌控制指南

2010-10-19 4页 pdf 213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5878

暂无简介

举报
医院多药耐药菌控制指南 ·译  文 · 医院多药耐药菌控制指南 邓  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 , 湖北 武汉 430022) 关键词 : 多药耐药菌 ; 控制措施 ; 监测 ; 感染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 R37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24529 (2009) 1722367204 收稿日期 : 2009204215 ;  修回日期 : 2009206215   多药耐药菌 ( MDRO) 指对一种或者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的病原菌 (主要是细菌) ,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
医院多药耐药菌控制指南
·译  文 · 医院多药耐药菌控制指南 邓  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 , 湖北 武汉 430022) 关键词 : 多药耐药菌 ; 控制措施 ; 监测 ; 感染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 R37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24529 (2009) 1722367204 收稿日期 : 2009204215 ;  修回日期 : 2009206215   多药耐药菌 ( MDRO) 指对一种或者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的病原菌 (主要是细菌) ,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VRE) 以及某些革兰阴性杆 菌。尽管某些 MDRO 的名称中仅标明其对某一种抗菌药物 耐药 (如 MRSA 和 VRE) ,但是它们通常对大多数可用的抗 菌药物耐药。大多数情况下 ,MDRO 感染的临床表现与敏感 病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相似 ,但是治疗方法却非常有限。例 如 20 世纪 90 年代没有抗菌药物能够治疗 VRE 感染 ,直到 今天也只有万古霉素对威胁生命的 MRSA 敏感。尽管现在 我们已经有抗菌药物能够治疗 MRSA 和 VRE 感染 ,但临床 上也分离到了对这些新型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研究发现 , MDRO 引起住院时间延长 ,住院费用增高 ,病死率升高 ,且目 前所有类型的医疗机构都面临着耐药菌传播的问题 ,因此 MDRO 在感染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 MDRO 的传播途径和有效控制措施的认识逐渐提高。为了 加强医疗机构对 MDRO 感染的控制 ,2006 年美国疾病控制 预防中心 (CDC)制定了 MDRO 控制指南 ,现将其介绍如下。 1  MDRO 的流行病学 1. 1  MDRO 的流行趋势  MDRO 的患病率随着时间、地点 和医疗机构的不同而不同 ,抗菌药物耐药率也与医疗机构的 规模、级别和类型密切相关。重症监护病房 ( ICU) ,特别是三 级医院的 ICU 中 MDRO 患病率较非 ICU 高 ,而长期护理设 施 (L TCF)中 MDRO 临床感染率较低。在过去的数十年中 , 总的趋势是 MDRO 的患病率逐渐升高。造成耐药菌流行的 因素包括 : ICU 外和 (或) 社区患者抗菌药物 (特别是氟喹诺 酮类)使用造成的选择压力、社区相关 MRSA 感染率增高、 控制措施不到位 ,或者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2  影响 MDRO 传播的因素  MDRO 一旦进入医疗机构 , 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持续时间将由以下因素决定 :易感人群、 抗菌药物使用造成的选择压力、定植或感染人群的多少 (定 植压力) 、以及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重症患者是细菌易于 定植和感染的人群 ,特别是由于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降低、 近期手术、以及植入医疗器械 (如尿道和气管插管) 的患者。 住院人群 ,特别是 ICU 人群感染的危险因素较非住院人群 多 ,其感染率也最高。 1 . 3  社区相关 MRSA 的启示  新出现的 MRSA 社区流行 株能够感染未明确 MRSA 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 ,这对医疗 机构 MRSA 的控制是一个挑战。社区相关 MRSA 通常表现 为轻度皮肤感染和软组织感染 ,但也能引起儿童和成人严重 的侵袭性感染 ,如坏死性肺炎、坏死性筋膜炎、严重骨髓炎和 死亡率高的脓毒血症等。大部分社区相关 MRSA 感染者中 分离到的 MRSA 菌株与医疗机构中分离到的菌株不同 ,这 提示这些菌株中有一部分是在社区中产生的 ,即甲氧西林敏 感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获得甲氧西林耐受基因而产生 MRSA。因此 ,医疗机构在制定MRSA控制策略时应该考虑 到周围社区内 MRSA 的定植和感染情况。 2  MDRO 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目前已有很多医疗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 控制 MDRO ,这些案例中都同时或序贯采取了 7~8 种干预 措施 , 强调了综合控制 MDRO 的重要性。控制或根除 MDRO 的措施可分为 7 大类 :行政管理支持、教育、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监测 (常规监测或强化监测) 、标准防护措施和接 触防护措施、环境监测和清除定植菌。 2 . 1  行政管理支持  除了主动监测培养 (ASC) 外 ,需要行 政部门财力和人力支持的 MDRO 控制措施还包括 : (1)建立 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 ,如使用计算机监控既往有 MDRO 感染或定植的患者。(2)在医院合适的位置建造足够的洗手 槽和擦手设施。(3)根据承担的医疗工作强度维持合适的员 工数量。(4)监督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 (如手部清洁、标准防 护措施和接触控制措施) 。 2 . 2  教育  有几项成功控制 MDRO 的研究采取了非正式 教育性干预措施 ,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员工对院内 MDRO 感 染问题的认识 ,鼓励员工改善医疗行为。研究发现通过教育 能加强手部清洁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建立一个支持 和促进有益行为形成的风气等 ,这都是 MDRO 干预措施有 效的重要条件。 2 .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尽管本指南不深入讨论抗菌药物 使用的管理问题 ,但是对 MDRO 控制的建议中必须包括抗 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主要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使用窄谱抗 菌药物、避免超疗程用药、病原菌不明的情况下限制使用广 谱抗菌药物治疗严重感染等。已经有数项对照试验证实以 ·763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年第 19 卷第 17 期 下几项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患者教育、处方指南、授权系统、 处方限制、强制性会诊制度、同行评议和反馈等。 2. 4  MDRO 监测  常规临床病原学检测是最常用的监测方 式 ,其作用在于 : (1) 检出新发 MDRO ,制定抗菌药物药敏报 告 ,监测耐药类型的变化 ,描述耐药病原菌流行情况 ,并为临 床医师提供信息 ,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2)计算 MDRO 发 病率和感染率。(3)对分离到的 MDRO 进行分子分型 ,研究 MDRO 的传播机制 ,评估预防措施的效果。另一种 MDRO 监测的方式是采用 ASC 来寻找并确定所有 MDRO 定植的 患者。在 MDRO 预防项目中使用 ASC 时应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 : (1) 只在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 ASC。(2) 针对 MDRO 感染的高危人群进行监测 :包括高危科室 (如 ICU) 、 抗菌药物暴露史、存在潜在疾病、住院时间长、接触 MDRO 定植人群、从 MDRO 感染率高的医院中转来的患者等。(3) 对医务人员进行 ASC :因为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医务人员是 MDRO 的传播源 ,因此应该只有在医务人员参与了 MDRO 的流行时采取本措施。 2. 5  感染防护措施  包括标准防护措施、接触防护措施和 分组等。标准防护措施是指不管怀疑、确诊或推测患者处于 何种感染状态 ,对所有患者都适用的一组感染控制措施。接 触防护措施是为了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者患者 周围环境而传播病原菌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在进入房间时 穿隔离衣和戴手套 ,离开房间时脱掉隔离衣和手套 ,防止病 原菌传播。分组是指把相同病原菌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分到 同一个组中 ,将对他们进行的医疗行为限定在某一个区域 内 ,避免与其他易患人群接触。感染暴发时 ,还可以对医务 人员进行分组 ,以进一步降低传播的风险。 2. 6  环境监测  有几项研究发现环境中可能存在 MDRO 污染 ,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专用医疗器械、专人对患 者病房进行清理、增加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床栏、便 桶、门把手等)的清洁和消毒。当存在环境污染时 ,通常需要 强化环境清洁 ,在少数情况下还需要清空病房进行彻底的环 境清洁以清除 MDRO。 2. 7  清除定植菌  清除定植菌是对 MDRO (通常是MRSA) 定植的患者进行治疗 ,以清除定植的病原菌。已经有研究发 现局部单用莫匹罗星或与口服抗菌药物 (如利福平与复方新 诺明或环丙沙星合用)合用能够清除鼻腔 MRSA 定植 ,但是 现有疗法的疗效尚不支持其常规应用 ,因此本指南推荐只对 明确参与 MRSA 传播的医务人员进行清除定植菌治疗 ,培 养阴性之后才能重返病房。而存在 MRSA 定植却没有症状 也与传播无关的的医务人员并不需要清除定植菌。 3  讨  论   笔者对有关 MDRO 预防与控制的相关科学文献进行了 综述 ,但是必须注意到文献报道的结果大部分是观察性数 据 ,缺少前瞻性试验研究观察各种控制措施的效果。以下几 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3. 1  对一种 MDRO 进行控制措施对其他 MDRO 的作用   大部分研究认为针对某种 MDRO 采取措施 ,可以同时减少 其他 MDRO 的感染率 ,但是也有相反的报道。一项文献综 述发现 ,MRSA、VRE、MDR2革兰阴性菌 ( GNB) 、难辨梭菌和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 ,因此具有该危险因 素的人群可能同时存在多种 MDRO 定植 ,只针对一种微生 物采取控制措施或者只使用一种抗菌药物可能不能有效控 制 MDRO。 3 . 2  影响 MDRO 控制措施选择的因素  尽管某些 MDRO 控制措施是通用的 ,但是无一项措施对所有医院控制 MDRO 都是可行的。影响一所医疗机构采取的措施的因素有 : (1) 医疗机构内 MDRO 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各医疗机构 MDRO 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 ,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决 定采取何种感染控制措施。(2) 人群与医院环境 :对高危人 群和特护病房需要加强 MDRO 的监测。(3) 成本与可行性 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某些医院可能没有 ASC 的实验 设备 ,这就限制了接触防护措施的及早使用。但是 ,随着抗 菌药物耐药问题的逐渐突出 ,必须及时加强人力和财力支 持 ,争取在所有的医疗机构内都能够实施推荐的控制策略。 3 . 3  控制 MDRO 的最佳策略  目前对 MDRO 的最佳控制 策略存在争论 ,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 ASC 的使用和阴性培 养结果之前接触防护措施的使用。已有的各个指南都根据 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措施。美国卫生保 健流行病学会 2003 年 MRSA 和 VRE 控制指南强调常规使 用 ASC 和接触防护措施。美国密执安州 ( Michigan) 感染控 制学会的指南则强调持续采取标准防护措施 ,并根据具体情 况实施 ASC 和接触防护措施。本指南认为 ,每所医院应该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南采取有效措施。 3 . 4  控制 MDRO 的分层策略  控制 MDRO 的措施可分为 以上 7 类 ,但是医疗机构在处理 MDRO 问题时通常需要同 时采取数种控制措施 ,而且各种控制措施是逐步添加的 ,提 示控制 MDRO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这些证据 ,本指南 将推荐的控制措施分为两层。第 1 层是基本的感染控制措 施 ,目的是保证及时发现 MDRO 传播 ,促进健康管理人员的 参与 ,并对 MDRO 带菌者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采取基本的 感染控制措施仍不能控制的 MDRO 传播需要考虑采取第 2 层控制措施 ,并定期评估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以及是否需要 加用其他的控制措施。推荐在以下情况下采取强化措施 : (1)某医疗机构或病房内发现即使只有 1 例患者发生某种 MDRO 感染 ,但同时存在大量的以前未感染过相同 MDRO 的高危易感人群 (如 ICU、N ICU、烧伤病房等环境) 。(2) 尽 管已经采取了感染控制措施 ,但仍不能降低 MDRO 的患病 率或发病率 (如耐药菌株增多) 。 3 . 5  推荐的 MDRO 控制措施 3 . 5. 1  所有的医疗单位都推荐采取的措施 3 . 5. 1 . 1  行政措施  (1)优先组织实施 MDRO 的预防与控 制措施 ,保护患者安全 ( IB 级) 。(2)提供行政支持 ,以及财力 和人力资源以预防与控制医疗机构内 MDRO 的传播 ( IB 级) 。(3)某些医疗机构条件有限 ,如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 康复中心、L TCFs、独立救护中心等 ,应寻找并确定能够分析 流行病学数据、发现 MDRO 问题并有效控制措施的专 ·8632· Chin J Nosocomiol Vol. 19 No. 17 2009 家 ( II级) 。(4)建立 MDRO 系统 ,能够根据卫生管理机 构的要求 ,向行政管理人员报告相关 MDRO 感染的相关信 息 ( I/ IC 级) 。(5)多学科协作 ,监测并促进医务人员遵守推 荐的标准防护措施和接触防护措施 ( IB 级) 。(6)标明已知的 被特定 MDRO 感染和定植的患者 ,并在院内或医疗机构之 间优先转移这部分患者 ( IB 级) 。(7)参与地方性和全国性合 作体系 ,以应对新出现的或逐渐恶化的 MDRO 问题 ( IB 级) 。 (8)至少每年向医疗机构和行政管理人员反馈有关医院和监 护室 MDRO 感染的最新情况 ,应提供的信息包括感染的患 病率或发病率 ,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以提高感染 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度并提高感染控制措施效果 ( IB 级) 。 3. 5 . 1 . 2  医务人员教育和  在医学教育和再教育过程 中 ,提供关于 MDRO 传播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的相关培 训 ,包括医疗单位预防与控制 MDRO 的经验 ( IB 级) 。 3. 5 . 1 . 3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以下推荐措施的目的是保证 医疗单位选用最优化措施治疗感染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 用 ( IB 级) 。(1)在医院和 L TCFs 内 ,确保多学科协作 ,监测 抗菌药物的使用 ,监测该地区细菌敏感性 (抗菌药物抗菌 谱) ,考察可采用的抗菌药物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适使用 ( IB 级) 。(2)建立计算机医嘱录入系统、抗菌药物药敏报告制 度、临床药师或病房主任提供通告等机制 ,促进各种情况下 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的合理应用 ( IB 级) 。 3. 5 . 1 . 4  监测  (1)微生物学实验室采用标准的实验方法 , 并遵从已发表的指南中的标准方法进行目标 MDRO (MRSA、VRE 和 MDR2ESBL s) 和新发 MDRO (耐万古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 ( IB 级) 。 (2)在所有医院中 ,都能够保证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能够及 时向感染控制人员或医务人员通告院内出现的新的耐药模 式 ( IB 级) 。(3)在医院和 L TCFs 内制定并实施实验室规则 , 保存 MDRO 菌种 ,在需要证实 MDRO 传播或描述院内 MDRO 流行趋势时进行分子分型 ( IB 级) 。(4) 根据临床实 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 www. Phppo . cdc. gov/ dls/ master/ default . aspx)推荐的方法制定本院的抗菌药物药敏报告 ,并 根据药敏报告监测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 ,以明确 MDRO 的 出现和传播规律 ( IB/ IC 级) 。(5) 使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监 测目标 MDRO 在院内的发病率 ,以观察 MDRO 感染率是否 下降 ,是否需要添加新的干预措施 ( IA 级) 。 3. 5 . 1 . 5  采取防护措施预防 MDRO 的传播  (1)对所有进 入医疗机构的患者都采取标准防护措施 ( IB 级) 。(2)在进行 所有可能产生飞溅的操作 (如伤口冲洗、经口吸痰、插管等) 时 ,在护理气管切开、有可能产生喷射性分泌物的患者时 ,以 及在 MDRO 能够从定植源 (如烧伤创面) 传播的情况下 ,都 应该根据标准防护措施戴口罩。在其他常规医疗操作 (如进 入病房)时 ,不推荐采用口罩预防 MDRO 从患者向医务人员 的传播 ( IB 级) 。(3) 采用接触防护措施 :在急症监护设施内 对所有感染 MDRO 的患者和既往确诊有某种 MDRO 定植 的患者都应常规采取接触防护措施 ( IB 级) 。(4)在非卧床患 者医疗站 ,对已知的 MDRO 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采取标准控 制措施 ,接触其分泌物、压迫性溃疡、引流伤口、大便失禁、造 瘘引流管或引流袋时应戴手套并穿隔离衣 ( II 级) 。(5) 在血 液透析病房内 ,遵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感染传播指南” 的规定 ( www. cms. hhs. gov/ home/ regsguidance. asp ) ( IC 级) 。(6)何时终止接触防护措施 :不能给出关于何时终止接 触防护措施的结论。(7)医院和 L TCFs 中患者的安置 :优先 将确定或怀疑有 MDRO 感染或定植的患者安排到单间 ( IB 级) 。 3 . 5. 1 . 6  环境监测  (1) 对可能被病原菌污染的器械和物 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包括靠近患者的物体表面 (如床栏、 跨床桌等)和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 (如门把手、病房中的 厕所等) 。这些区域的清洗和消毒频率应该大于患者较少接 触的物体表面 (如候诊室地面) ( IB 级) 。(2) MDRO 感染或 定植患者使用单独的医疗器械 ( IB 级) 。(3)优先清洁接受接 触防护措施的患者的房间 ,重点清洁和消毒患者经常接触的 物体表面和医疗器械 ( IB 级) 。 3 . 5. 2  强化的 MDRO 传播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经常采取 以下控制措施的不同组合来减少 MDRO 的传播。 3 . 5. 2 . 1  指征与措施  (1)在具有使用强化的 MDRO 控制 措施指征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 3. 5. 2. 2 到 3. 5. 2. 9 中的控 制措施 ( IB 级) 。(2)采取强化的感染控制措施后应继续监测 特定 MDRO 的感染率和定植率 ( IB 级) 。 3 . 5. 2 . 2  行政措施  (1)寻找院内或院外具有 MDRO 控制 和流行病学知识的专家 ,以评估该地区的 MDRO 问题 ,并设 计、实施并评估控制措施的效果 ( IB 级) 。(2) 提供必要的资 金支持并进行勘漏工作 ,确保正确执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对感染控制负责的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也应参与其中 ( IB 级) 。(3)寻找促进 MDRO 传播的医疗系统缺陷 ,建立、 实施并评估纠正这些缺陷的行动计划 ( IB 级) 。(4)在这个过 程中 ,让医务人员和行政人员了解强化的感染控制措施的进 展情况 ,包括患病率、感染率和定植率的变化、对医疗系统缺 陷的评估和改善情况、推荐措施的执行情况、提高感染控制 措施执行力度的行动计划等 ( IB 级) 。 3 . 5. 2 . 3  教育性干预  对医务人员 ,特别是在 MDRO 感染 率没有降低的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加强 MDRO 教育的力 度。可能的情况下提出针对个人或单个病房的改进意见 ( IB 级) 。 3 . 5. 2 . 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在促进 MDRO 感染问题中的作用 ,根据需要控制并优化抗菌药物的 使用。涉及的抗菌药物包括万古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针 对 VRE 的抗厌氧菌抗菌药物、针对超广谱β2内酰胺酶的第 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等 ( IB 级) 。 3 . 5. 2 . 5  监测  (1)分析易患人群 MDRO 感染和定植的患 病率和发病率 ,可能的情况下区分定植和感染 ( IB 级) 。(2) 对 MDRO 的高危人群 ,建立并实施 ASC 的标准方法 ( IB 级) 。(3)进行培养监测以评估强化的 MDRO 控制措施的效 果。(4)如果流行病学证据证实医务人员是传播源 ,应对医 务人员进行取材培养 ( IB 级) 。 3 . 5. 2 . 6  强化的感染控制防护措施  (1) 接触防护措施的 应用 :对所有定植或感染 MDRO 的患者采取接触防护措施 ·963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年第 19 卷第 17 期 ( IA 级) 。(2)采用 ASC 作为强化的 MDRO 感染控制措施的 一部分时 ,在培养结果阴性前都采取接触防护措施 ( IB 级) 。 (3)关于在急症监护设施的高危病房中广泛使用手套和隔离 衣的问题没有相关建议。 3. 5 . 2 . 7  遵守患者入院后的安置规则 ,预防 MDRO 的传播 ( IB 级) 。 3. 5 . 2 . 8  强化的环境措施  (1) 使用专用或一次性的医疗 器械或设备 (如血压表套袖、听诊器等) ( IB 级) 。(2) 对采取 强化 MDRO 控制措施区域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并监控环 境清洁措施的执行情况 ( IB 级) 。(3)监测 (即监督和审查) 清 洁工作 ,确保靠近患者的物体表面和患者及医务人员可能接 触到的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 IB 级) 。(4)流行病学证据显 示环境与 MDRO 传播相关时进行环境培养 (如物体表面和 公用的医疗器械) ( IB 级) 。(5) 采取措施清除环境污染源失 败后清空病房进行环境评估和强化清洁 ( II级) 。 3 . 5. 2 . 9  清除定植菌  (1) 针对每例患者咨询具有感染性 疾病和/ 或医学流行病学知识的内科医师 ,及时制定针对患 者或医务人员的合适的清除定植菌治疗方案 ( II 级) 。(2) 清 除 MRSA 定植时 ,针对治疗的每例患者或传播的 MDRO 菌 株 ,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并根据药敏报告监测 新出现的耐药菌株 ,咨询微生物学专家 ,采取合适的莫匹罗 星耐药菌株检测方法 ( IB 级) 。(3) 清除 VRE 和 MDR2DNB 定植菌的药物疗效尚不确定 ,因此本指南没有关于清除 VRE 或 MDR2GNB 定植菌的建议。   [编译自 : Am J Infect Control , 2007 ,35 (10 Suppl 2) : S1652S193 ] 门诊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李宝香 (德州市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 , 山东 德州 253000) 关键词 : 门诊手术室 ; 护士 ; 血源性感染 中图分类号 : R197. 32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524529 (2009) 1722370201   门诊手术室护士对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经锐器刺伤等 造成感染的机会多 ,对其安全构成危害。现将门诊手术室护 士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报道如下。 1  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 111  主要污染源  最常见、最危险的是含有乙型肝炎病毒 ( HBV) 、丙型肝炎病毒 ( HCV) 、艾滋病毒 ( HIV) 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各种手术器械、敷料等。 112  感染途径  给患者做清创缝合、脓肿切开等手术时需 用各种锐利器械 ,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较易发生。此外 , 手术护士的手套穿孔及手术衣袖口容易被体液污染也是血 源性感染的途径。 113  感染危险因素  皮肤、黏膜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大小 ; 接触时间长短 ;造成表皮损伤的针头粗细、刺伤的深度 ; 所 接触病毒滴度的高低 ; 所暴露的医务工作者的免疫功能等。 2  防护措施 211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门诊手术室护士应积极、主动学 习 HBV、HCV、HIV 的相关知识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对于 急诊手术来不及检测肝功能患者 ,一律按阳性处理 ,对已确 认携带感染因素的患者 ,应加强防护 ,并检查自身皮肤有无 破损 ,避免开放性创口被患者的血液感染。 212  做好隔离消毒防护工作  工作中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 穿戴手术衣、口罩、帽子、工作鞋、戴无菌乳胶手套。保持门 诊手术室环境整洁 ,无污染物、污迹 ,用 1 ∶100“84”消毒液 收稿日期 : 2009204217 擦拭各 类 物体 表面、台 面 2 次/ d。空 气紫 外线 照射 1~2 次/ d ,60 min/ 次。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严格分类放置 处理。 213  彻底洗手以阻断传播途径  门诊手术室护士操作前后 均采用六步洗手法用肥皂和水充分洗手 ,是预防感染传播的 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14  加强锐利仪器使用安全  注射器用后不要将针帽套回 针头 ,使用过的针头或一次性锐器应放入锐器收容器 ,容器 外应用醒目标志 ,统一进行消毒处理。若不慎被刺伤 ,由近 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损伤处血液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 洗 ,伤口用 015 %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后包扎 ,及时注射免疫球 蛋白。 215  固定手术间  在固定的手术间内为有血源性传播疾病 患者进行手术。所有敷料用一次性用品。手术间内所有人 员必须穿隔离衣、戴手套 ,减少不必要人员的进出。术后污 染器械实行双消毒制度 ,用 1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 , 流水冲净 ,器械打包后高压蒸汽灭菌。 216  免疫预防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职业性感染乙型 肝炎概率最大 ,因此 ,医务人员应积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定 期做肝功能及常规检查。伤后立即采取患者血标本检测 HBV、HCV、HIV 等 ,可疑暴露于 HBV 感染的血液 ,注射乙 型肝炎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型肝炎疫苗 ;可疑暴露于 HCV 感染的血液 ,尽快于暴露后做 HCV 抗体检查 ;可疑暴露于 HIV 感染的血液 ,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叠氮脱氧胸苷 ,尽快 于暴露后检测 HIV 抗体。 ·0732· Chin J Nosocomiol Vol. 19 No. 17 2009
/
本文档为【医院多药耐药菌控制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