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体生物学课件

2010-10-21 50页 ppt 5M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987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体生物学课件null第九章 人体生物学第九章 人体生物学null本章主要内容 人体基本组织  —上皮和皮肤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人体骨骼生物学 人体消化系统  —口腔、咽、胃、小肠 、大肠、肝 体液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null神经系统 —反向弧,脑,神经 血液生物学 —血浆,血细胞,血型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血管 呼吸循环系统 —外呼吸、内呼吸及气体运输 泌尿系统 —肾的构造 ,尿的生成,排尿及其调节 null人体的构成第一节 人体基本组织第一节 人体基本组织null人体基本组织有四种:上皮和皮肤组织、...
人体生物学课件
null第九章 人体生物学第九章 人体生物学null本章主要内容 人体基本组织  —上皮和皮肤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人体骨骼生物学 人体消化系统  —口腔、咽、胃、小肠 、大肠、肝 体液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null神经系统 —反向弧,脑,神经 血液生物学 —血浆,血细胞,血型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血管 呼吸循环系统 —外呼吸、内呼吸及气体运输 泌尿系统 —肾的构造 ,尿的生成,排尿及其调节 null人体的构成第一节 人体基本组织第一节 人体基本组织null人体基本组织有四种:上皮和皮肤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null一、上皮和皮肤组织null(一)上皮组织 nullnullnull(二) 皮肤组织nullnull二、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人体的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等。null(一)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充填在组织或器官之间,有营养、连接和保护作用。null(二)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细胞少,纤维多,排列致密,并按一定方式集结成束,如真皮、肌腱和韧带等。null三、肌组织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组织包括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null(一)心肌 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 心肌纤维呈圆柱状,有分支并吻合成网,核位于肌纤维中央,心肌纤维有横纹。在两心肌纤维的连接端有一横线,称为闰盘。心肌受内脏神经支配。 null心肌纤维心肌闰盘null(二)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成梭形,中央有一椭圆形细胞核,肌膜薄而不明显。 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分布于消化管、呼吸道、泌尿生殖管道及血管等。null(三) 骨骼肌null1、骨骼肌的组成null2、骨骼肌的收缩元素null3、骨骼肌的收缩作用null四、神经组织nullnull第二节 人体骨骼生物学 第二节 人体骨骼生物学 null成人骨共计有206块,分为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和颅骨四部分(图9-9)。nullnull一、骨的形状 骨的形状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 二、骨的构造 每个骨块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以及关节软骨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 三、骨的理化特性第三节 人体消化系统 第三节 人体消化系统 null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1) 消化吸收功能; (2) 内分泌功能; (3) 免疫功能。 食物的消化方式 (1) 机械性消化;(2) 化学性消化。 null消化系统分类一、口腔和咽一、口腔和咽null(一)口腔消化 口腔为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具有咀嚼食物、协助发音、感受味觉、初步消化及防御等功能。null(二)咽 咽是消化管从口腔到食管的必经之路,也是呼吸道中联系鼻腔与喉腔的要道。因此,咽是消化和呼吸共用的器官。在咽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空气可经此口进入中耳的鼓室,以维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 二、胃消化二、胃消化胃的功能主要是贮存食物和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胃也不是主要的吸收部位。null(一)胃液分泌 1、胃液成分  (1) 盐酸  (2) 胃蛋白酶  (3) 粘液  (4) 内因子 2、胃液分泌的调节 胃液分泌受迷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 3、影响胃液分泌的药物 null(二)胃的运动 1、胃的运动形式 (1) 全胃的紧张性收缩;(2)蠕动 2、胃运动的调节 (1) 神经调节;(2) 体液性调节 3、胃的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胃的排空与食物的性质、量以及胃运动情况有密切关系。 三、小肠三、小肠小肠的结构 小肠内的消化 小肠内的吸收null(一) 小肠结构 小肠全长约为5~7m,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最重要部位。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是吸收营养的最重要部位。nullnull(二)小肠内消化 1、胰液及其分泌 (1) 胰液成分和作用 (2) 胰液分泌的调节: ①神经调节;②体液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null2、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1)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2)胆囊的功能 (3)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①神经调节; ②体液调节null3 小肠液的分泌 (1)、小肠液的成分和作用 (2)、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3)、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①分节运动; ②蠕动; ③紧张性收缩null(三)小肠的吸收作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里进行。其途径有两条: 一是通过微血管经肝门静脉系统入肝,再运向身体各部; 二是通过乳糜管吸收,物质通过淋巴系统经过胸导管再进入血液。 null1、吸收的部位 小肠是营养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人的小肠长度约3~4m,粘膜有很多环形皱襞与大量的绒毛,绒毛上皮细胞顶端又伸出许多突起,形成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面积较小肠腔面积约增加600倍左右,达200m2以上,构成了巨大的吸收面积。 nullnull2、吸收的机制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null3、营养物质的吸收 (1)糖的吸收 (2)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 (3)脂肪的吸收 (4)水的吸收 (5)无机盐的吸收 (6)维生素的吸收 四、大肠四、大肠大肠的分泌与细菌活动 大肠运动null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其中结肠又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如下图)。 null(一)大肠的分泌与细菌活动 大肠内的环境对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细菌体内有多种酶,对食物残渣有发酵和腐败作用,产生有机酸、CO2、CH4及少量硫化氢、组织胺和吲哚等有臭味和毒性的物质,通过肝脏解毒,或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二)大肠运动 大肠也有分节运动和蠕动,但较小肠运动少而缓慢,因而有利于粪便在大肠内的贮存。 五、肝五、肝肝的结构 肝脏生理 肝脏的主要功能null(一)肝的结构 人体肝脏呈楔形,重约1300g,分左、右两叶。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null(二)肝脏生理 1、肝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2、肝脏的神经支配 支配肝脏的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沿血管进入肝脏,其神经末梢分布于血管壁,调节血管的舒缩。肝小叶内也有植物性神经末梢附于肝细胞上,说明肝细胞的活动也受神经的调节。 null(三)肝脏的主要功能 1、分泌胆汁 2、肝脏与物质代谢 3、肝脏的解毒作用 4、肝脏与激素代谢 第四节 体液循环系统 第四节 体液循环系统 null人体液循环系统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一、心血管系统一、心血管系统血管 血液循环 心脏null(一)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1、动脉:根据动脉管径大小和管壁构造特点,可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 2、静脉:静脉也分为大、中、小三级。 3、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最细血管,平均管径约7~9µm。 null(二)血液循环 血液由心室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如此循环不止。根据其具体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大循环) 2、肺循环(小循环) nullnull(三)心脏 心有四个腔,可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左、右心房间有房间隔,左、右心室间有室间隔,因而两房间不通,两室间也互不相通。(如下图) 二、淋巴系统二、淋巴系统null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扁桃体)和淋巴组织构成。 1、淋巴结 2、淋巴管道  (1)毛细淋巴管;(2)淋巴管;(3)淋巴干;(4)淋巴导管 3、脾 脾是人体内重要淋巴器官,参与机体免疫反应,产生淋巴细胞,还有储血和滤血的功能。null第五节 神经系统 第五节 神经系统 null神经系统分类 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 脑 脑神经一、神经系统分类一、神经系统分类神经系统的区分依照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图9-15) 。 神经系统依照分布的对象不同,又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 。null二、反射和反射弧二、反射和反射弧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用的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弧包括五个相联的部分,即感受器→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 三、神经三、神经1、灰质和白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 3、纤维束和神经 坐骨神经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从盆腔穿出至臀部,在大腿后群肌深面沿中线下行,通常至胸窝上角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个终支。 四、脑四、脑null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六部分(图9-16)。 null(一)脑干 1、脑干的外形 (1)延髓; (2)脑桥; (3)中脑 2、脑干的内部结构 (1)灰质 ①脑神经核 ②非脑神经核 (2)白质 (3)网状结构 nullnull(二)小脑 (三)间脑 1、背侧丘脑 ;2、后丘脑 ;3、下丘脑 (四)大脑 1、大脑半球 ;2、大脑内囊 ;3、边缘系统 五、脑神经五、脑神经人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于头颈部,其中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腔和腹腔的脏器。第六节 血液生物学 第六节 血液生物学 null血液生理功能 血浆 血细胞 血液凝固 血型一、血液的生理功能 一、血液的生理功能 1、维持内环境稳态 2、运输功能 3、防御功能 4、防止出血 二、血浆二、血浆血浆蛋白 血浆电解质 血浆渗透压 血浆酸碱度与缓冲系统null(一)血浆蛋白 1、白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占血浆蛋白总量的69% 。 2、球蛋白:分为α1、α2、β与γ四种 。 null(二)血浆电解质 1、电解质种类:血浆含水量约93%,含有蛋白质及电 解质,如Na+、K+、HCO3-、Cl-、尿素、尿酸等。 2、生理作用:主要是维持细胞容积及功能、保持体液 的渗透压以及酸碱度恒定。 null(三)血浆渗透压 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产生胶体渗透压,血浆电解质产生晶体渗透压。 (四)血浆酸碱度与缓冲系统 三、血细胞三、血细胞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图9-19),其中红细胞量最多。 血细胞来源 null(一)红细胞 1、数量与形态 2、红细胞功能 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与溶血 4、红细胞的生成 (1)红细胞生成过程;(2)血红蛋白生成的原料 ; (3)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4)促红细胞生成素 null(二)白细胞 1、粒细胞 (1)化学趋向性;(2)渗出性;(3)吞噬功能 2、淋巴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 (1)淋巴细胞;(2)单核巨噬细胞 null(三)血小板 1、血小板的形状与生成 (1)形状; (2)生成;(3)寿命 2、血小板的功能 (1)凝血;(2)止血四、血液凝固四、血液凝固血液流出体外后经过一定时间便失去流动性而形成胶冻状凝块,称为血液凝固。 null(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二)纤维蛋白溶解 肝素;抗凝血酶Ⅲ;抗凝血酶Ⅰ;体外抗凝剂 五、血型五、血型1、表面抗原与血型 在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种类有数十种以上,如与特异的抗体相遇均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在输血时最为多见的产生输血反应的抗原主要是AB抗原,据红细胞表面所具有的抗原特点可以将血液划分为不同类型。 2、血型与输血 血型:ABO型,Rh型。 在输血时必须严格遵循输血的,以避免输血反应。第七节 血液循环系统 第七节 血液循环系统 null心脏的泵血功能 血管的功能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null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循环在人类可分为体循环与肺循环,此外,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个支流。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脏的泵血功能null(一)心脏射血作用 心脏对血液的循环起着泵的作用。 (二)心率 心脏的舒缩活动称为心搏或心跳,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心搏次数或心率约60~100次/ min。 (三)心音 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引起振动产生心音。 (四)心电图 二、血管的功能二、血管的功能血压和血流量 微循环 组织液 淋巴的生成与回流null血管是运送血液、分配血量及物质交换的循环管道。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在循环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null(一)血压和血流量 1、血流阻力与流量 2、血压   血压是血管内血液作用于血管壁的侧压力。 (1)动脉血压 ;(2)静脉血压与血流 null(二)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以实现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图9-20)。 null 1、微循环的组成 (1)直 捷 通 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 而进入微静脉的通路称为直捷通路。 (2)迂 回 通 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 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到微静脉的通路,称 为迂回通路。 (3)动静脉短路:动静脉吻合支是直接联通微动脉与微静脉   的短路血管,故又称动-静脉短路。 2、血液和组织间物质的交换 null (三)组织液 1、组织液的生成 组织液是血浆经毛细血管壁的滤过而形成的。 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淋巴回流是影响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因素。 null (四)淋巴的生成与回流 1、淋巴的生成 进入淋巴管的组织液即为淋巴或称淋巴液,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非常相近。 2、淋巴的回流 (1)淋巴回流过程;(2)淋巴回流意义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血管调节 2、调节过程 神经和体液对心脏的调节作用,在于改变心收缩力和心率,以调节心输出量。血管则是改变阻力血管的口径以调节外周阻力,以及改变容量血管的口径以调节回心血量。 第八节 呼吸循环系统第八节 呼吸循环系统null呼吸气体的运输 呼吸运动的调节 肺的非呼吸功能null人体呼吸过程由外呼吸、内呼吸及气体运输三个环节组成(图9-21)。 一、呼吸气体的运输一、呼吸气体的运输运输的形式和运输量 氧的运输与释放 血液CO2的运输null(一)运输的形式和运输量 呼吸气体在血液中以物理性溶解和化学性结合两种形式来运输。O2、CO2溶解于血中的量很少。 尽管血中溶解形式的气体量甚少,但这种形式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呼吸气体必须首先溶解于体液,产生足够的张力,才能进行化学结合。null(二)氧的运输与释放 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每分子血红蛋白(Hb)有四个Fe2+原子,每个Fe2+能以其配位键与一分子O2可逆地疏松结合。结合后铁原子价无改变,因此并非氧化而是氧合。 2、血氧解离特性 氧解离曲线近似S形,在空气稀薄的高原或人体深层组织中,氧分压虽然较低,但结合O2量仍可接近正常水平。 null(三)血液CO2的运输 血液以两种化学结合形式运输CO2,一种形式是CO2与血液的盐基(Na+、K+)结合形成碳酸氢盐;另一种形式是与血液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氨基甲酸化合物。 1、碳酸氢盐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3、 血液CO2的解离 null二、呼吸运动的调节二、呼吸运动的调节机体通过调节呼吸肌活动,改变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使呼吸能适应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三、肺的非呼吸功能三、肺的非呼吸功能通气和换气是肺的主要功能,除此之外,肺还参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与体内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与免疫、血液的过滤和贮存及体液的转运等功能有关。 第九节 泌尿系统第九节 泌尿系统肾的构造 尿的形成过程 排尿及其调节null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除肾外,尚有皮肤的汗腺排出、消化管排出和呼吸器官排出。 肾的主要功能是以泌尿形式排除对机体无用或多余的代谢终产物,保留有用的物质,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体液容量、渗透压、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 一、肾的构造一、肾的构造肾的位置和结构 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小球旁器null(一)肾的位置和结构 1、肾的位置:肾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成年人约相当于第11胸椎到第3腰椎的高度,左、右各一,右肾较左肾稍低。 2、肾的外形:肾外形如蚕豆,长约11.5cm,一侧平均重量为120 g ~150g。 null3、肾的结构null(二)肾单位和集合管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约有100万以上的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renal corpuscle)和与之相连的肾小管(renal tubule)组成。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但在功能上与肾小管密切联系。 null1、肾单位 null(1)、肾小体 (2)、肾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细段; 远曲小管 null2、集合管(colecting tubule) 3、皮质肾单位与髓旁肾单位 在肾皮质不同部位的肾单位,因髓袢的长短和血管分布有一定差异,因而可再分成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 null(三)肾小球旁器 1、球旁细胞 2、致密斑 3、球外细膜细胞二、尿的生成过程二、尿的生成过程null(一)尿的成分及理化特性 1、尿的化学成分 2、尿的理化特性 null(二)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滤液的形成 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产生肾小囊内的滤液,其化学组成和浓度,除蛋白质外,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氯化物等成分基本上与血浆的组成相同。 2、滤过膜的通透性 null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 滤液重吸收; (2) 生物小分子重吸收; (3) 无机盐的重吸收; (4) 吸收作用:渗透作用 4、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1) H+的分泌与H+-Na+交换; (2) NH3分泌与铵盐的排出 三、排尿及其调节三、排尿及其调节成年人膀胱可贮尿350~500ml。当膀胱内贮尿量达到400ml左右时,即引起“尿意”,而导致排尿活动。 幼儿排尿的抑制作用较弱,因为幼儿的大脑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下位初级中枢的意志能力较弱,故幼儿排尿次数多或有遗尿现象。 老年人常由于皮质功能衰退而出现随意控制排尿能力减弱、常发生尿频或尿失禁现象。
/
本文档为【人体生物学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