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杨家将资料全集

杨家将资料全集

2010-10-21 32页 doc 95KB 1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8353

暂无简介

举报
杨家将资料全集杨家将资料全集 杨家将资料全集     千余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传颂不息,脍炙人口,闻名国内,声播海外。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像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极为罕见的。这就是杨家将为什么千余年来深入人心、世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杨家将”一名,就目前所见到的历史文献而言,最早见于宋末元初人徐大焯《烬馀录》。其曰:杨业战殁,“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官供奉,四子延环、五子延贵并官殿直,六子延昭以从征朔州功,加保州刺史,七...
杨家将资料全集
杨家将资料全集 杨家将资料全集     千余年来,杨家将的故事传颂不息,脍炙人口,闻名国内,声播海外。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像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极为罕见的。这就是杨家将为什么千余年来深入人心、世代相传的根本原因。     “杨家将”一名,就目前所见到的历史文献而言,最早见于宋末元初人徐大焯《烬馀录》。其曰:杨业战殁,“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官供奉,四子延环、五子延贵并官殿直,六子延昭以从征朔州功,加保州刺史,七子延彬屡有功,并授团练使。……延昭子宗保,官同州观察使,世称杨家将。” 杨家将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但其传说故事却非常丰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过去人说杨家将的故事三分真实,七分虚构,也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北宋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说:“君(墓主人杨琪)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观察使,与契丹战殁,赠太师中书令。继业有子延昭,真宗时为莫州防御使,,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就是说,杨业、杨延昭父子的英雄事绩,在他们死后的当时就已经以口碑的形式普遍流传开了。口碑传说的始作者,无疑是那些从前线回来的与杨业、杨延昭一起作过战的将士们。当事人讲述亲身经历的战事,主要人物和基本事实是可信的。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即如何对杨家将的传说故事加以具体和论证,从中确认其真实部分,丰富杨家将的史实,重新认识杨家将的真实历史。本书试图就此问题加以探索,抛砖引玉,供广大读者参考。     学术界对杨家将的研究,主要成果有近代学者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山西大学郝树侯教授《杨业传》、天津人民出版社常征先生《杨家将史实考》等。著名历史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李裕教授,对《杨家将故事考信录》和《杨家将史实考》,进行了批注,纠正了部分不实之处,撰文《杨家将史实新考》,为我人深入研究杨家将历史,起了导师的作用。本书能够面世,受益于上面所列举之著作,是应当说明和感谢的。                                                       一、    唐末五代起烽烟     唐朝末年,爆发了以黄巢为首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各地藩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壮大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新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些藩镇势力在黄河中下游先后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独立的小王朝,史称“五代”;同时,在淮水以南先后还有吴、南唐、吴越、楚、南汉、闽、前蜀、后蜀、南平九个小国,加上太原的北汉政权,史称“十国”。五代与十国合称“五代十国”。五代的频繁更替,十国的连年征战,使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受到了严重破坏,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五代十国时期长达半人世纪的混战中,平民百姓不是作为士兵和役夫死于战场,就是作为平民死于乱兵之手。如后梁乾化元年(911年)的梁、唐之战中,梁军数万被唐军歼灭,自野王(今河南沁阳)至柏乡(今河北柏乡)千里间横尸遍野。后唐又一次攻梁,南出晋南、豫北,所过之处路断行人,十年之内“田无麦禾,邑无烟火”。又如乾化三年(913年),梁军十万纵掠洛阳。周攻汉,郭威令士兵入城大掠十天。除战火之外,苛捐杂税、水患旱灾,使百姓田园荡尽,人畜漂没,陷于深重的灾难之中。唐末五代之际的诗人杜荀鹤作的《山中寡妇》,就是当时清景的真实写照。诗曰: 夫因兵死守蓬蒿,纻麻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吹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生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就在中原地区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居住在东北辽河流域的契丹族强盛起来。契丹,与库莫奚同属鲜卑族宇文氏别部,史载“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于松漠之间。登国中,国军大破之,遂逃迸,与库莫奚分背。”长期的游牧生活,契丹人从小就在马背上作业,成为身体健壮、勤劳勇敢的优秀骑兵。隋唐时期,契丹和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首领接受朝廷封赏的官职。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设立松漠都督府,治所在今内蒙巴林右旗南,册封契丹首领窟哥为都督,赐姓李氏。唐中叶以后,松漠都督府的建置虽然被取消了,但契丹首领与朝廷的联系始终没有间断。     那个时候的契丹族,还处在氏族社会的末期,共分为八个部落,部落的首称“大人”。各部落的首领结成联盟,共推一人做部落联盟的“大人”,称“可汗”,即部落联的首领。可汗任期三年,用族和鼓作为权力的标志。唐天祐四年(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被八部大人推为可汗。耶律阿保机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连任三届可汗并不满足,而要效法中原君主,建立统一的王朝。后梁贞明二年(916年),耶律阿保机用计杀死了其他七个部落的“大人”,把八个分散的部落统一起来,建国称帝,国号契丹,都临潢(上京,今辽宁巴林左旗南)。这时,中原正是唐末五代的战乱时期,因避乱逃入契丹境内的中原人,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带到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任用汉人韩延徽等人参政,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奖励种植桑麻,学习纺织,冶铁业等选进技术。同时,设官府、分州县、筑城邑、营宫室,并仿汉字创制契丹文字。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契丹社会产生了飞跃的民展,国力迅速强大。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其境东起海上,西至天山附近,北抵克鲁伦河流域,南达白沟河、雁门关北。     契丹社会的加速发展,为它向南扩张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中原地区正是五代更替、十国混战的时期。在这种局面下,一些军阀投靠契丹,借用契丹的势力,达到和巩固自己权位的目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他为了夺取后唐的帝位,以割让卢龙道为条件,向契丹求援,甘作“儿皇帝”。后唐清泰三年(93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五万骑南下,旌旗不绝五十余里。在太原城下大败后唐晋州刺史张敬达。石敬瑭在耶律光的支持下,在太原做了皇帝,国号晋,改元天福,史称后晋。接着契丹又护送石敬瑭经潞州(今山西长治)进入洛阳,夺取了后唐政权。     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卢龙道,地属幽州、雁门关一带,又称燕云十六州。包括:幽(今北京市区)、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儒(今北京延庆)、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涧)、莫(今河北任邱)、涿(今河北涿县)、新(今河北涿鹿)、蔚(今河北蔚县)、妫(今河北怀来)、武(今河北宣化)、云(今河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州东北)、朔(今山西朔州)。 由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契丹骑兵长驱南下攻扰,给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中原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人民群众不甘受契丹的压迫,纷纷起来进行反抗斗争,保卫家乡。杨业的父亲杨信在麟州(今陕西神木)、折从远在府州(今陕西府谷)聚众抗击契丹南攻,是当时著名的两支地方武装。     杨信,原名宏信,麟州新秦人。五代时,为麟州一带的土豪。后东渡来到河曲,凭借他的势力、威望,组织地方武装,结堡筑城,进行自卫。因河曲有死火山,杨信自立为“火山大王”、“火山节度使”、“火山刺史”等。今山西河曲境内有“杨家城”、“杨家寨”、“杨家湾”等多处遗址,就是当年杨信屯兵或作战的地方。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杨信与府州地方武装首领折从远结盟,联合抗辽,保卫家乡。     折从远世居府州。其子折德扆是折太君(佘太君)的父亲。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后,折从远、折德扆父子组织家兵奋起反抗,收复府州附近十余寨,并一度过河进攻朔州。因战功,折从远出任武胜军节度使,折德扆官至节度使、领永安军。后晋开远四年(947年)正月,契丹入主东京。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联合麟州杨信、府州折从远、夏州(今内蒙乌审旗南白城子)李彝殷等,不附契丹,自立为帝,国号汉,史称后汉,杨折两家在联合抗辽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二、    杨业威镇雁门关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皇帝位,灭后周,建国号曰宋,改元建隆,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都,史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后,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封建割据的局面。这时,强盛起来的北方契丹,不断南下侵扰,成为宋王朝最严重的隐患。在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以杨业、杨延昭为代表的杨家将走上了抗辽的前线。     杨业,原名继业,河曲土豪杨信之子。“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建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杨业生长在“以武力雄其一方”的杨氏家族中,从小受着父辈的熏陶,练就了一身骑射武艺,学得了行兵作战的知识和韬略。《宋史》说他“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鹰犬逐雉兔尔。”杨业年轻时任北汉刘崇政权的保卫指挥使,被赐姓刘,仍名继业。北汉是一个仅有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的小朝廷。但凭借晋阳特殊的战略地位,在契丹的支持,与后周、北宋抗衡29年之久。杨业在北汉期间,虽然参加了与宋的几次大的战斗,但对北汉政权依附契丹是不满意的。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亲征北汉,“时,契丹遣其南大王来援,屯于太原城下。刘继业(杨业)言于北汉主曰: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于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这一建议,未被北汉主采纳,但他仍受命遥领建雄军(治代州)节度使,以备防御契丹。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在激烈的攻城战斗中,“刘继业为继元捍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宋太宗)素知其勇,欲生致之,遣中使谕继元,使召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未见。上喜,抚尉之甚厚,复姓杨,止名业。寻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充分表现了杨业的大局意识和“忠于所事”的品德。不久,太宗“以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密封囊装,赐矛甚厚”。杨业遂驻代州前线,担负起在山西防御契丹的重任。杨业不负太宗厚望,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在代州一线辽军出入的要道口,修建了六个兵寨,即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随后几年内,又建有楼板寨、土墱寨、石趺寨、雁门寨,还有代州境内的瓶形寨、梅回寨、麻谷寨、义兴寨。这十几个寨堵住了通往契丹蔚、应、寰、朔等州的大小通道45处,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寨网。仁宗朝名臣包拯曾说:“先朝以骁将杨业守代州,创筑州垒,至今赖之。”就在杨业赴代建寨后不久,就发生了“雁门大捷”的战事。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契丹皇帝耶律贤亲率辽军十万骑围攻雁门。杨业命部将董思愿等堵断峡谷南口,自己率领数百骑自西陉绕道雁门关峡谷北口,南向猛攻,杀死辽节度使、驸马侍中肖咄李,生擒其马前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大败辽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数百骑战胜十万兵“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自此,杨业声威大振,“契丹畏之,望见业旌旗即引云。”不久,杨业因战功升云州观察使,仍知代州,判郑州。七年(982年)四月,契丹主耶律贤自率兵三万骑分三路攻宋。西路攻府州,被折御卿打败;东路攻高阳关,被崔彦进打败;中路攻雁门,被杨业打得大败,损兵三千,万余被俘,丧失牛马五万计,被攻破堡垒三十六个,杨业战果最为显著。在雁门连败契丹大军,引起了以主将潘美为首的忌恨,“或潜上谤书斥其短。帝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九月,辽景宗耶律贤卒于焦山(今山西左云),子隆绪继位,是为圣宗。时年隆绪方十二,其母肖太后摄政。由此,大臣不附,部族多叛。宋将贺怀浦、贺令图、刘文裕等认为这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好机会,相继上书,请求宋太宗北伐。宋雍熙三年(986年)正月,宋太宗下诏分三路北伐。东路由曹彬、崔彦进率主力从雄州(今河北雄县)出发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进、谭延美领兵长驱飞狐(今河北涞源);西路由潘美、杨业出雁门,收复山后诸州。出师初,三路全线顺利。尤其是西路军杨业部在雁门北口首战告捷,乘胜攻占寰、朔二州,随后又攻克云、应二州。北伐的节节胜利,受到了代北百姓的欢迎和支持。父老迎着杨业的部队,感慨地说:“久陷边陲,有粟不得食,有子不得存养,不意余年,重睹日月!”他们自动组织起来,或充向导、供军资,或夜袭辽营斩首来献,或持兵杖随军攻战。宋太宗得报,令可征募壮士,一时间应募者千百成群。这时,辽太后见宋大军逼进,决定倾国相争,派重兵十余万骑南下,致使宋主力东路军曹彬部在岐沟被辽兵打得连连败退。辽军在解除正面威胁后,集中兵力压向西路军潘、杨部。宋太宗得知宋军主力战败的情报,下令撤兵,召曹彬、崔彦进等回朝;又命潘、杨所部护送云、应、朔、寰四州官民撤回关内。     杨业为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经过周密思考,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使关内部队从大石路(今山西繁峙城东)直奔应州;派人密告云、朔守将,候我军离代州时令民众先出城,由轻骑接应;派伏兵于石碣谷口,准备迎战。这样可以使四州官民安全内迁。监军王侁在潘美的默许下,有意陷杨业于绝境,首先反对杨业的方案,他坚持使杨业率兵直奔雁门北川,进攻马邑。另一监军刘文裕也赞同王侁的主张。杨业表示:照此,一定会失败。王侁居然挑衅地说:“你号称无敌,今日不敢与敌人正面交锋,难道有不可告人的打算!”逼杨业出战。杨业非常气愤,说:“我不是怕死,是考虑如何安全撤退。既然你们这样指责我,只好出战,但是这样必败。我是太原降将,蒙皇上恩德授以兵柄,我愿以死报国。”杨业临行前,指着陈家谷对潘美说:“你们务必在两翼布置步兵强弩,待我转战到这里,你们就出兵夹击。不然,将全军覆没。”     七月八日夜,杨业率所部出石碣路,第二天清晨到达朔州东部,与辽将耶律斜轸激战被围。杨业突围后于黄昏时,来到陈家谷口。潘美、王侁也曾布兵陈家谷北口,并使人登西侧托逻台北望。望兵误传辽兵败退,先是潘美打算领兵抢功。不久,得知杨业战败的消息,他又慌忙撤兵逃走。当杨业见到陈家谷无一伏兵,“即扶膺大恸,再率账下士兵力战”,身受伤几十处,仍奋力杀死辽兵百十人,终因寡不敌众,被俘,绝食三日而逝。在杨业最后被围时,部下尚有百余人。杨业不忍这些将士与自己同归于尽,对他们说:“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亡(无)益也。倘敌人散云,尚可还报天子都者。”部下无一人肯离云,一齐战死。与杨业同时战殃的还有杨业之子延玉、部将淄州刺史王贵、皇亲岳州刺史贺怀浦。     宋太宗得到杨业殉难的消息,非常痛惜。乃下诏曰:“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戍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如此。是用特举徽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可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监登州。”杨业战殁。光绪续修《岢岚州志》追述其事云:“业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折太君)上疏辩夫力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为民。”近代著名学者余嘉锡评论此条记载时说:“此书虽修于清末,然乾隆《保德州志》叙折氏事,所引《岢岚志》已与此同,知其远有因袭,非出杜撰,揆以当日情事,必是如此。”     杨业是被奸臣潘美陷害而死,这在当时和后世多有评论。杨业自己就说:“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为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这里所说的奸臣是谁呢?就是潘美。早在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辙出使契丹,作《过杨业无敌庙》诗,云: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苏辙在末两句点明,以晋代周处死事比杨业,以梁王彤隐指潘美,主张杀潘美以谢忠魂。余嘉锡在《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指明:“业言为奸臣所嫉,逼令致死,奸臣二字,实指潘美……美以忌功妒名,遂置国事于不顾,奸臣之曰,非美而谁!”著名历史学家李裕民教授,根据新发现的资料加以研究,他说:“现在面纱已经揭开,戏剧、小说里描绘的潘美陷害杨业的故事,尽管有许多夸大的虚构,但潘害杨的基调并没有错。”     杨业战殁后,雁门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宋元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逃”。“契丹因获杨业之胜,乃遣耶律逊宁号于越者,以数万骑取瀛州”。致使契丹乘势大军压境,曾一度攻至代州城下。时驻守代州神卫都指挥使马正、副都部署卢汉赟畏懦无能,不敢与辽兵交战。太宗遂派给事中知代州张齐贤奔赴前线。张齐贤约潘美从太原出兵增援代州,当潘美率部行至柏井(今太原阳曲县北),闻前方失利,慌忙逃回太原。张齐贤无奈,只好另选各州地方武装,从土寨出兵奇袭辽营,才把契丹击退。为此,仁宗时监察御使包拯在《论边将》中说:“河北沿边将师未甚得人,特请精选,其代州尤不宜轻授。缘代州与云、应等州相去甚近,路又平坦,古来最为难扼之区。太宗朝以骁将杨业守之,继以给事中张齐贤守之,其慎重用人如此。”著名学者余嘉锡更认为:“曾作《隆平集》,元人修《宋史》,皆以业之生死定辽、宋之盛衰。”由于杨业的战殁,虽不致立即导致宋廷灭亡,但“杨业死,长城毁”,给宋王朝在军事上带来严重后果。     杨业与契丹角胜三十余年,尤其是在他归宋后的七年抗辽,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百姓的生命财产,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英雄业绩,在当时就普遍传播开了,“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杨业的英雄品格也受到契丹统治区人们的尊重,在杨业殉难后不久,就有人在契丹境内的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建起杨无敌庙,“尝享能令异域尊”。今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有杨忠武祠,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杨成武将军曾于1998年题写“杨忠武祠”匾额。现杨忠武祠已经成为海内外杨氏寻根祭祖和旅游的胜地,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三、    杨延昭镇守边关     杨延昭,原名延朗,杨业之子。因避圣祖讳,改名延昭;又因“契丹惮之,目为六郎”,所以,小说、戏剧又称作“杨六郎”了。     杨延昭从小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喜欢布阵练兵,做军事游戏。从青年时代起,就走上了抗辽的战场。杨业常说:“这孩子最像我”,每次出征打仗,总要带上他。在战斗中,延昭很快成为一员“骁勇善战”的战将。雍熙三年(986年)北伐,延昭任先锋,在朔州城下激战时,乱箭伤了他的手臂,仍然忍痛与敌兵交战。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以江淮浙陕连年凶歉,民多流亡”,于八月间分派八使出巡灾区。杨延昭出任“淮南都巡检使”,镇抚淮南东西两路诸州。后改知定远军(亦称永静军),控扼河北入山的要道。 咸平二年(999年)七月,真宗闻报契丹圣宗及肖太后屯兵幽州,准备大举南下。于是命忠武军节度傅潜为镇、定和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屯定州。杨延昭改调保州沿边都巡检使,警备保州、广信、安肃三州军事。又以副使杨嗣屯保州,魏能屯安肃军,自领屯广信军(治今河北徐水西)。当时,宋太宗为了加强北境防御设施,接受了沧州刺史何承矩的建议,利用河北平原湖泊、水系多的条件,建造水田,形成了一道自保州沉辽泺至沧州泥沽海口,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的“深不可以行舟,浅不可徒涉”的湖泊、河道和水田构成的“水长城”。这样,既可以减少大量筑城劳役和迁徒居民的费用,兴造水田,养植水产,增加居民和屯军的收入,又可以列置砦栅,限制契丹戎马利我之步兵,拣重养锐,挫彼强敌。由于水路防护的成功,而杨延昭所部驻守的保州、静戎、威虏三州军,就成了契丹陆路南下的咽喉之地。杨延昭到任后,以同巡检魏能屯兵梁门,杨嗣屯兵保州,自领所部屯遂城,正面当契丹之锋。九月初,契丹肖太后及圣宗率诸军越易水,破狼山,直奔遂城。肖太后亲临遂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矢飞如雨,攻势迅猛。城中宋军不满三千,但众志成诚,在杨延昭的带领下,披甲执械,日夜守护,辽兵急攻不下。时正值冬初,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杨延昭抓住时机,命军民夜间汲水泼浇城墙外皮,第二天早上都冻成了冰,好似冰城一座,坚滑难登。于是,肖太后又分兵攻梁门,守将魏能亦坚守不可克。契丹主力不得不舍弃遂城、梁门南向攻泰州。杨延昭、魏能与保州杨嗣开城率兵出击,契丹大败,弃军械、甲马、旗鼓无数。这一仗被史家誉为“遂城大捷”。对此,沈括《梦溪笔谈》记述:“杨延昭守广信军,即世所谓梁门、遂城者,二军最切虏境,而攻围不平,时人目为‘铜梁门,铁遂城’。”契丹兵从遂城、梁门南攻泰州,杨延昭与保州杨嗣合兵,与泰州守将石普、田绍武等夹击契丹主力于谦良(今河北保定之郊)。由于杨延昭、杨嗣骁勇善战,被誉为边塞名将,号为“二杨”。因战功,杨延昭受莫州刺史,杨嗣和魏能也分别受保州和郑州刺史。这时,契丹又转攻宁边军、祁州,直通中山(今河北定州)。河北元帅傅潜有步骑八万,闭门不出,召致河间、宁边战事失利。真宗闻报,于十二月下诏亲征,赦傅潜无罪,除名流放房州。召杨延昭、杨嗣至大名(今河北大名东),入奏边事。真宗指着杨延昭对诸王说:“这就是杨延昭,其父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厚赐遣还任。不久,杨延昭升为莫州团练使。     肖太后的大军在遂城被杨昭打败,撤兵北归。于咸平三年(1000年)冬,又遣轻骑数千掩袭杨延昭所部。杨延昭得知,预先埋伏精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派少数骑兵自北出击辽兵,且战且退,诱敌至羊山下。时伏兵四起,尽歼辽兵,斩其首领,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一胜利,改羊山为杨山,又名藏兵山。     肖太后羊山兵败后,又调兵遣将,整顿兵马,以宰相肖达兰为统帅,结集重兵于幽州。真宗得报,命杨延昭屯兵保州,魏能屯兵遂城,田敏屯兵北平砦(今河北完县),张凝屯兵泰州,进行防御。不久,又以杨延昭为宁边军都部署屯大名,自为一军,直隶朝延,不受河北大帅王超节制。咸平七年(1004年)闰九月,肖太后率兵30万分两路南下,进入宋境。东路军由肖太后和辽圣宗统领,以肖达兰为元帅,自涿州、易州南下。这时,正是宋朝抗战派首领寇准任宰相,专决战事之际。在辽兵南下之初,寇准就指令河北、山西、山东诸州县,加固城防工事,动员当地军民坚壁清野,严阵以待。在辽军东路军受阻于唐河时,寇准又进行周密部署,命杨延昭、张凝、魏能、田敏、石普及府州忻惟昌,分别率轻骑深入敌境,进行牵制作战。又命并州都部署雷有终统领山西所部东出石门、镇州,与河北王超主力合势加强正面作战。忻惟昌东渡黄河出岢岚,攻杀辽兵万人,乘势攻入朔州,夺取了辽军大寨光狼城,迫使进入山西的辽西路军全线撤退。杨延昭所部渡过易水、白沟河,深入房山地区,直逼幽州。时河北平原民众亦“州县坚壁,乡村入保,金帛自随,谷不可徙,随在座藏”,又组成义军,号曰“强壮”,随时随地袭击辽兵,协助官军守城,对当时的战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辽军在宋军官兵的打击和平民“强壮”的声援下,辽军虽集中兵力转战千里,但始终不能攻克一城一砦,至澶州(今河南清丰西)后,气竭力衰,再也不能前进了。     澶州为宋都开封的北门,辽军逼近,引起了宋廷的恐慌。以参知政事王钦若为代表的投降派主张迁都金陵,签枢密院事陈尧叟主张迁往成都。寇准力排众议,促使真宗亲征,渡河御北门楼,“远近宋军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进里。契丹军相愕视,不能成列。”相持十余日,辽军元帅肖达兰出阵督战,被宋兵射死。肖太后深知正面宋军实力强盛,背后退路已断,获胜希望渺茫,于是密通书使,请盟乞和。杨延昭坚决反对议和,支持寇准主战的立场。他上书真宗,“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困。凡有剽掠,皆在马上,人有归心,马有余力,其军虽众,败之不难。请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亦可袭而取。”寇准虽赞成杨延昭的决断,但是,一心只想苟且投安的宋真宗,在投降派王钦若的怂恿下,答应了与辽军议和,双方签订了历史上有名的胜者屈从败者的“澶渊之盟”。结盟之后,杨延昭拒绝宋延“勿伤北朝人骑”的命令,与张凝、石普等战将连歼辽兵游骑。在辽军北退时,又不顾宋廷“勿追契丹”之令,独自率所部万余骑,“抵契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俘获甚众”。至今在广灵西南有杨延昭与肖太后相战的遗址。对于“澶渊之盟”的得失,就连当时宋、辽双方的皇帝也心知肚明。宋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遣使索要关南十县地并要增加岁币。宋仁宗说:“当时若听杨延昭诸将之言,何致有今日之事?”宋臣富弼奉旨使辽,对辽兴宗说:“北朝忘章圣皇帝之德乎,澶渊之役,苟如诸将言,北兵无得脱者。”兴宗听了,无言以答,遂放弃了割地的要求。     澶渊之盟后,真宗还朝,杨延昭出任莫州防御使、知保州,兼领沿边都巡检使。不久,又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高阳关路,共辖十二军、州,即乾宁军、信安军、保定军、顺安军、安肃军、广信军、沧州、莫州、霸州、雄州、瀛州、保州、还有“三关”,即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辖区为今河北中西部和天津南部的广大地区,是宋、辽交界的前沿地区。虽然杨延昭为高阳关路最高军事指挥官,志在收复失地,保卫家乡。但朝廷在王钦若等人的操纵下,排斥寇准等刚直重臣,致使杨延昭的鸿鹄之志,不能施展。     王钦若其人“性便佞,有智术,善伺察人主,每朝廷有所兴造,辄委曲迁就以中帝意”。为此,为宰相王旦所不齿。真宗虽宠信他,由于王旦阻止,不得升耀。澶渊之战,他力主逃跑,又为寇准所罢斥。仁宗时,经王钦若及其党人的极力挑拨,寇准被一度贬斥出朝,任王为宰相。王钦若状貌短小,项有瘿瘤,时人称之为“瘿相”。他与丁谓、陈彭年、林特、刘承珪等把持朝政,朋比为奸,人称“朝中五鬼”。就连仁宗皇帝也曾对辅臣说:“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其奸邪也!”宋廷在王钦若奸党的把持下,虽委任杨延昭为知保州兼沿边都巡检使,但朝廷授敕说:“缘边都巡检使杨延昭,止令在保州,遣同巡检,往来巡察,如遇群盗,会兵翦戮。”对杨延昭的职责、行动进行了限制,只让他去对付“群盗”即农民的反抗斗争。杨延昭升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之后,朝廷又给延昭命令:“如闻保州遣兵袭贼,私越北境疆场之事,尤务宁谧,其令本州按罪痛绳之。”这等于是谁与辽兵作战,就要受到“痛绳”之罪。与此同时,朝廷又不断派去监军,就地挟制杨延昭的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延昭仍然敬业职守,筑城堡,修城井,建水堤,设军铺,在边防沿线修建的城、砦、堡、铺、河、堤等防御,星罗棋布,把千里边防建设得固若金汤,使辽兵不敢越雷池半步。至今在山西北部和河北中西部广大地区,见于文字记载的如六郎城、杨六郎寨、六郎堤、六郎砦以及拒马河、倒马关、试刀石等杨延昭镇守边关时的遗迹、遗址多达百十余处。明人蒋一葵《长安客话》中说:“霸州……沿城有七十余井,亦延昭所凿,谓之护城井。”《霸州志》亦说;“六郎堤,起点齐家埝,终点老堤,长二千一百六十丈”,“顺六郎堤至老堤与中亭河接,为杨延昭水运道,故名。”在河北雄县城东北邢村南端,有高约七米、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大土台,当地群众俗称点将台。1991年,附近居民建房取土,在地下4米深处发现有古栈道建筑群,大都完好如初。《雄县志》记载,这是“宋初守将杨延昭用于防守的地下室穴通道”。报导说:暗道内建有能聚集多人的屋室,有供将领议事的秘堡,有兵器室及陷井、翻板、掩体洞、迂回洞等,还设有放灯处、通气孔和监视敌人的设置台。台下议事,台上点将,集防、打、藏、走为一体。经有关专家考证,确认为杨延昭点将台。现经过整治开发,已向游人开放。     杨延昭从青少年时起,就走上了抗辽前线。他“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之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大中祥符七年(1104年)正月,杨延昭卒于高阳关任上。宋真宗闻报,甚为悼惜,“遣中使护榇从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就连契丹人也对这位英雄举哀致敬。                                                                  四、    杨文广南征北战     杨文广,字仲容,杨延昭子。初以杨家世代功勋入三班院任低级的武职,曰“班行”。庆历三年(1043年),“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留在陕西安抚使韩琦军中。第二年六月,参加政事范仲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时,见到杨文广,非常赏识,又知文广是前朝名将之后,招文广作了他的部下。当时,范仲俺负责处置防御西夏的战争。从此,杨文广在其麾下,走上了南征北战的前线。     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也称唐古特,是羌化的鲜卑族。初隶属于吐浑国,居于青海东南部。唐时东迁银川平原一带。唐末,其首领拓跋思恭,参加了镇压黄巢起义的战争,受封静难军节度使,赐李姓,世领夏州(治今内蒙白子城),为唐藩镇。后事北宋,赐赵姓,实力渐渐强盛起来,至赵元昊时,拥有“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的广大地区。宋宝元元年(1038年),建元称帝,迁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政权的南境与宋丰、府、麟、环诸州相接,所以构成了宋西北边境的威胁。杨文广先后随韩琦、范仲俺从事西夏的战事历十年之久,因战功,升至供备库副使。     宋皇祐元年(1049年),广源州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南天国,年号景瑞。四年(1052年),攻入邕州(今广西南宁),称大南国仁惠皇帝,改年号为启历。九月,宋廷命枢密副使狄青宣抚荆湖路,提举广南督诸路军攻打侬智高。宋廷又调陕西诸路军“将”一百五十人,统边兵赴广南行营,隶狄青征代侬智高,杨文广便是诸“将”之一。时侬智高攻下宜州、宾州。狄青率军与侬智高战于宾州归仁铺,杨文广助狄青指挥陕西“蕃落兵”,袭击侬军之后,斩侬军师黄师宓,迫使侬智高退回邕州。接着狄青又夺昆化关,攻邕州城,侬智高突围退往大理国。杨文广追至大理国东合江口(今云南个旧市北),建城堡三所,以屯兵。五年(1053年)四月,狄青还朝,杨文广因战功升左藏库副使,知德顺军。德顺军治陇干城(今甘肃隆德县)。杨文广赴任不久,广西报告侬智高与大理国王将率兵攻广西、四川。于至和元年(1054年)六月,仁宗以杨文广熟知广西形势,具有统御才干,超升四级,为供备库使,出任广西钤辖,兼判宜、邕二州,防备侬智高。朝廷所颁《左藏库副使杨文广可供备库使制》曰:     “前日南夷负恩为乱,以覆坏我十州,至于用师而后定。朕虽不德,不能怀服远方,而亦将吏不戒之罪也。故深察往失,而推择益不敢轻。惟尔文广,材武忠勇,更事有劳,故今以尔总一道之兵,戍守邕管。又升尔诸使之正,以重其行,尔其祗听朕命,戒疆事,习军计,使南徼无警而朕为知人,则实乃之功矣!其往之。”     杨文广屯守广西十余年间,大理国不敢援助侬智高东征,边塞也未发生较大的战事。以功,杨文广迁右藏库正使、带御器械,以示宋廷对杨文广的亲重。宋治平中(1064~1067年),英宗“选宿卫将,以文广名将后,且有功”,升为成州团练使。还朝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中央禁军的将领之一。     神宗即位后,委任大将韩琦为陕西经略安抚使,统筹对西夏的战事,兼领永兴军路。这时,杨文广以兴州防御使出任秦凤路副总管,治秦州(今甘肃天水)。秦凤路辖区南起岷山、秦岭,东逾六盘山,包括原来的秦凤、泾原二路之地,其西境与北境因西夏进副而缩至定西、秦川一线。在这一线以外的居民多是羌族部落,其中附宋的称为“熟户”,不附宋的叫做“生户”。秦州西北一百八十里的筚篥(今甘肃甘谷县)地区,原住的“熟户”被西夏劫掠西迁,地空数百里。秦州知州马仲浦提出在这里筑城屯兵,既可保护移民耕种,又可警备西夏。韩琦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便上奏朝廷,宋神宗同意后,“驰檄杨文广督成其事”。这时,西夏置保泰军于定西,正谋南下秦川。杨文广受命,即日整兵出发。他闻知军情紧急,诈言筚篥堡有泉喷珠,鼓诱士卒一昼夜急行军一百八十里,到达筚篥,立即进行部署。次日清晨,西夏兵马出现在筚篥城堡下。他们看到宋军严阵以待,不战而退。杨文广遣书曰:“当白国主,以数万精骑逐汝。”派兵开城追击,杀伤数千。事毕,诸将问;“何以如此急行?”文广答曰:“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众将皆服文广料兵之精。杨文广据筚篥,加固城防工事,又在鸡川砦(今甘肃天水)沿线修筑城堡。自此,沿线以南数百里皆成“内地”。宋神宗闻报大喜,“诏书褒谕,赐袭衣、带、马”,改筚篥为“甘谷堡”,这就是延续至今的甘谷县城。由于杨文广对西夏防御战事的成功,使秦凤路的兵力和军储大为增强。熙宁五年(1072年)陕甘经略使王韶等率兵向西夏展开大规模的攻势,促使西夏王国向宋廷称臣求和,维护了边境的安定。     就在宋廷与西夏发生战事的时候,辽道宗耶律宏基乘机挟制宋廷,要求割让北境土地,从而使宋军出现了西、北两线防御作战的局面。杨文广在筚篥挫败西夏兵后第二年,被调往北线,升任步兵都虞侯,兼领定州(今河北定县)路副都总管。定州路为宋在河北设四路之一。河北四路中,高阳关路在定州路之北,镇州路与大名路皆在定州路之南,定州路位于中部,是防御契丹南下的要冲,“重兵皆在定州”。凡有重大战事,“御驾亲征”,皇帝行营即设于定州,以指挥诸路。杨文广所受之职,正是河北边防的副帅。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北辽借口宋军越界筑城,侵入蔚、应、朔三州,派使臣林牙(学士)肖禧(扈)来到宋都开封,争河东地界。九月,神宗派太常少卿刘忱、秘书丞吕大忠与辽使臣枢密副使肖素在代州举行谈判。宋、辽疆界,本在雁门山北麓,而辽使肖素强行提出以雁门山为“分水岭”,久议不决。在双方争议期间,宋廷内部分为三派:以沈括、黄廉、韩琦为代表的大臣,建言拒绝辽邦的挟制。沈括、黄廉认为:“分水画界,中原失险”,韩琦主张:“如契丹败盟,则可一振武威,恢复故疆,摅累朝之宿愤”;以蔡挺等为代表的一些大臣,则建议屈从,提出“尽召还河北沿边戍兵,以示无事”;王安石等臣采取折衷态度,主张“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期间,杨文广完全赞同韩琦等人的主张,坚决反对姑息让步,提出必要时可以一战,乘势收复燕云,并表示愿意担负作战的任务。为此,杨文广积极调整定州兵马,特地绘制了进兵作战的地图,制定了收复幽燕的作战计划,上献朝廷。但未及回报,于十一月文广不幸病逝于军中,第二年闰四月,宋廷赠杨文广为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一生征战三十余年,先是南下广西,又赴西北甘肃,最后镇守河北前线,与其祖父杨业、父亲杨廷昭一样,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百姓的生命财产,贡献了自己的毕业精力。近代学者余嘉锡在其《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评论说:“杨业与契丹角胜三十余年,卒之慷慨捐躯,以身殉国。子延朗(昭)于澶渊之役,请饬诸军扼其归路,袭取幽、易等州。孙文广,亦献策取幽燕。虽功皆不成,而祖孙三代,敌忾同仇,以忠勇传家,诚将帅中所稀有。由是杨家将之名,遂为人所盛称,可谓豹死留皮,殁而不朽者歟!爱国之心,人所固有,后之人何乐而不为也!”                                                            五、    佘太君与穆桂英     世传杨业之妻佘太君,是一位历史人物。本姓折,佘、折同音,遂为人以折为佘了。佘太君之后,据历史学家李裕民教授所考,“从目前所见的材料看,佘太君最早出现于元代杂剧《谢金吾诈诉清风府》。此杂剧源于《辍耕录》所列金院本《打王枢密》短剧。这个“短剧”的脚本,金时只存一折,后散佚无遗。很可能此短剧的原始脚本即北宋时的“短剧”脚本。有关折太君的史料记载,见清代兵部尚书毕沅所撰《关中金石记》云:“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毛友撰,宇文虚中正书,在府谷孤山堡南。世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德扆之女,杨业之妻也,墓在保德州折窝村。非此也。”毕沅在这里虽否定了此碑为折太君碑的传闻;但也指出佘太君为折德扆之女、杨业之妻。另有其他记载如:     康基田《晋乘搜略》云:“《山西通志》曰:保德州南四十里折窝村有折君墓,即杨业妻,折德扆女也。”又曰:“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射,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之亲援桴鼓然。”又曰:“岢岚州掘地得石,试视为杨氏墓碣,载折太君事。”     乾隆重修《保德州志》记:“折太君墓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北守纪曰:杨业娶府州折氏,称太君。” 晚清李慈铭《荀爽斋日记》说:“杨业娶府州折德扆女。今山西保德州折窝村有大中祥符三年折太君碑,即杨业妻也。”     光绪续修《保德州志》载:“杨业……事北汉为建雄军节度使,娶折德扆女。后归宋……折氏,性慧敏,尝佐业立战功。(业)号无敌,后战死于陈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氏上书力辩夫战获死之由。遂削二人籍,除名为民。”     上面列举的几条记载,虽在记述中有所出入,甚至有错误的记述,但都肯定折太君为折德扆之女、杨业之妻。折太君从小在“将门世家”中长大,受着父兄武略的熏陶,相传从青年时候起,就成为一名性机敏、善骑射,文武双全的女将。“尝佐业立战功”,又“上书陈业战殁之由”,是“杨门女将”中的核心人物。在传统戏剧《百岁挂帅》中,当佘太君在舞台上慷慨激昂地唱到“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出征谁出征”时,无不为她那种忧国忘身,勇于任事的高尚品德所感动!这种精神,正是佘太君一生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杨门女将,是小说、戏曲中杨家将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穆桂英挂帅》、《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中的主人翁穆桂英,亦是一位历史人物。据乾隆《保德州志》记载:“延昭子文广,娶慕容氏,善战。今州南慕塔村,犹其故地云。”该志未受杨家将故事中“延昭子宗保”的影响,可信程度较高。慕容氏家族是我国古代鲜卑族人,汉化的“慕容”氏就直称为“穆”氏了。杨文广娶妻“慕容氏,善战”,正是穆桂英的形象。小说、戏剧中穆桂英屯兵的穆柯寨,遗留至今的遗址、遗迹很多。如山西浑源城南有穆柯寨,繁峙县南有穆桂英山,山上有寨;五台县苏子坡有穆姑岭,岭上有寨;河北易县有穆柯砦,密云、曲阳等县都有穆家砦遗址。山西代县东南峨口山上有木阁村,原名穆阁寨。附近山坡上有穆桂英洞,周围有扎寨残迹。后人还建有穆桂英庙,“文革”中被毁。如上虽然可能有的是附会,但也可能是穆桂英当年随军转战过的地方。 小说、戏剧“杨门女将”中的其他人物,如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马翠平、三郎之妻花谢玉、四郎之妻云翠英、五郎之妻曹秀英、六郎之妻柴郡主、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云秀清,还有烧火丫头杨排风等,目前尚难以找到历史记载的佐证,但其核心代表人物佘太君和穆桂英的形象,近千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巾帼英雄的代表人物,深入人心,广为传颂。                                                               六、    杨七郎与杨宗保     杨业有七个儿子,《宋史·杨业传》说:“业既殁,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郎(昭)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瓌、延贵、延彬,并为殿直。”又雍熙北伐时,“其子延玉亦没焉”,共七子,排行不明。山西代县杨忠武祠保存的《杨氏族谱》为“延平、延定、延光、延辉、延昭、延郎、延兴、延玉”八子,按排行顺序排列,多一义子。长期以来,人们把杨业七子加一义子,称作“七郎八虎”。 七郎八虎中,只有延昭(六郎)在《宋史》有附传,而其他几个兄弟,除地方志有零星得及外,别无记录。但其传说故事却非常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七郎八虎闯幽州”,就是一幕英勇壮烈、可歌河泣的故事。对于杨五郎在五台山出家的传说,亦流传甚广。据元人罗烨作《醉翁谈录》所载的南宋话本中就有《五郎为僧》的目录。五台山台怀镇北楼观谷有太平兴国寺,光绪《山西通志》记述:“(太平兴国寺)七年八月落成赐额,以僧睿见主之,即杨五郎之师也,中有五郎祠。”五郎祠,也称五郎庙、五郎寺,“寺内西庑,供杨五郎像,闻即杨五郎之肉身。像旁有五郎所用的铁棍,重八十一斤。”寺庙所在的沟叫五郎沟,庙外有五郎阅兵台。太平兴国寺及五郎祠于“文革”中被拆毁。此外,相传五台山碧山寺有五郎出家时的住处,龙泉寺有五郎练武的场地,还有点兵台、拴马树等。道光《五台县志》说:“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其次为伏牛,又次为五台。”五台僧人自古习武者颇多,据说乃传自杨五郎。     五郎七弟杨七郎的传说故事,更是威武雄壮,丰富多彩。如“天齐庙七郎打擂”、“闯幽州力杀四门”、“杀重围七郎搬兵”等。山西代县城东20公里的东留属村旁,有一座黑色圆石砌成的古墓,墓前立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敕建”墓碑,上书“宋赠武勇将军兴公碑墓”,并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鹿蹄涧杨氏后裔重修字样。墓旁是代县人民政府于1965年5月,作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立的墓碑,上书“杨七郎墓”。七郎墓虽然距今近千年之久,但在当地群众和杨氏后裔数十代人的保护之下,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残碣苔深绣断文,路旁指点七郎坟;     岳家父子杨兄弟,三百年来共战勋。     这是清代山西繁峙县知县周人甲,作为父母官前往杨七郎墓祭祀时作的悼词。近年来,在代县政府的支持下,原杨七郎墓经过整修和扩建,已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杨七郎陵”,与附近的杨忠武祠、杨六郎城等遗址,构成了杨家将遗址的亮点,对游人开放;亦成为海内外杨氏宗亲寻根祭祖、观光旅游的圣地。     杨六郎(延昭)的事迹前篇已述。杨六郎殉职后,朝廷“录其三子官,其常从门客亦试艺甄叙之”。曾巩《隆平集》亦说:“诏录其子传永、德政、文广有差,门客不类,亦试艺而官之。”文广《宋史》有附传,传永、德政无有。明初大学士宋濂作《杨氏家传》曰:“贵迁,太原人,与端同族,宋赠太尉、中书令业之曾孙。其父充广,乃莫州剌史延郎(延昭)之子,尝持节广西,与昭通谱。昭无子,充广辍贵迁为之后,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这就是说,杨文广还有个弟弟杨充广。充广将其子贵迁过继当地司杨昭。其后杨贵迁的子孙在播州(今贵州遵义)作为地方官,称雄了650佘年,直至明隆庆五年(1571年)杨应龙任播州宣慰司后,联合贵州、湘西、川南的苗、彝等民族十余万,于万历年间举行起义,历时数年,被朝廷派重兵镇压,杨延昭在播州的后裔才失云“土司”的地位。     在《杨家将》的传说故事里,不能不涉及杨宗保。杨宗保之名,在流传至今的文字记述中,最早见于宋末元初徐大焯的《烬余录》,书中有“延昭子宗保,宗保子文广征南”。徐大焯所据,可能是源于南宋之评话。有人认为杨延昭与杨文广父子间年事相差50多岁,被说书人误认为他们不是父子关系,在中间增加了杨宗保一代,于是杨延昭与杨文广在传说故事和小说、戏曲中,就变成了祖孙关系。由于杨宗保史无记载,《宋史》上说:“(延昭)子文广。”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杨宗保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但是,代县等地保存的《杨氏族谱》中有“宗”字辈;前些年河南发现了记载杨宗保逸事的碑文,说杨宗保是女性。这样看来杨宗保其人,也有可能是杨文广兄弟中一个的别名,或者是杨延昭的侄儿(女)。否则,南宋时的说书人,敬重杨家将,不会无缘无故在杨延昭与杨文广父子之间又加了一代人的。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杨延昭属下有二十四指挥史,其中孟良、焦赞最为著名。孟良,不见于史书记载,但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孟良寨,在广昌县城东三十里,宋孟良在此,故名。”《读史方舆纪要》引《定州志》说:“嘉山绝顶有孟良砦,相传宋将孟良屯兵处。”乾隆《代州志》还说:“崞阳县武堡,有杨六郎寨,宋都巡检使杨延昭守阳武峪,骁勇善战,辽人惮之。时部将孟良、焦赞同守焉。”《乾隆一统志》亦有类似的记载。焦赞,史书无传,但有记载。《元史·焦德裕传》说:“焦德裕,字宽文,远祖赞,从宋丞相富弼镇瓦桥关,遂为雄州人。”《宁武府志》说:“玄岗口有孟良城,其南有焦赞砦。”清人潘祖荫《秦輶日记》云:“今直隶新城北有孟良营,雄州有焦赞墓。”《雄州志》更指出焦赞墓在亚谷村(今亚邢村),《明一统志》也有类似的记载。从上面地志所记,虽可能有附会的地方,但基本事实应该是肯定的。《秦輶日记》中有诗曰:     亚谷城荒焦赞墓,桑乾河近孟良营;     行人多少兴亡感,落日秋烟画角声。                                                              七、    忠武祠与天波府     杨忠武祠座落在山西代县东北20公里的鹿蹄涧村,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是杨家后人为祭祀杨业而建的祠堂。因杨业战殁后,被赠太尉、中书令,谥“忠武”,因名为“杨忠武祠”,亦称杨令公祠、杨将军祠、杨家祠堂。至今已有725年的历史,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忠武祠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座北朝南,背依雁门山,南眺五台山,“襟覆宿之灵,带滹沱之秀,周围沃壤,左右流泉”,景致幽雅,清爽宜人。祠堂分作外院、前院、后院三个部分。外院包括颂德楼(戏台)和楼前座场;前院包括祠门、厢房、中殿;后院包括过殿、厢房、正殿。祠门三间,建于高台之上。前檐高悬“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三块金字横匾;门楣上悬着盘龙蓝底竖匾,上书“忠武祠”三个金字。祠门内侧抄录有宋廷赐杨家的诰敕10篇,其中有《赠杨业太尉中书令》、《加封杨延朗(昭)开国公誓券》等。前院中殿位于祠堂正中,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是通前后两院的过殿。殿门上悬“气壮山河”的大字额匾。殿中高悬清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制《杨氏封秩》额匾五块。殿中展示着杨家将活动的部分遗迹、遗物的系列图片和复制品,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后院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殿内满设平棋,平棋上绘制卷草花纹、瓜果蔬菜、云龙兽禽等图案。明间檐头高悬“敕建”竖匾。正檐下悬有杨成武将军亲题“杨忠武祠”额匾。檐一还悬有“忠勋世美”、“千秋忠义”、“威镇华夷”横匾三块。明间庙柱上挂一副对联,引人注目,曰:“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专城。”殿内正中神台上塑有杨业和佘太君神像,两侧神台上分别是“七郎八虎”的彩塑,东、西、南三面是杨家宋、元、明、清名人的塑像,共22尊,塑像英容伟俊,令人敬仰。     后院院中有鹿蹄石一块,高约2米,雕刻精美,上有鹿蹄印迹,立于石质仰覆莲座之上。束腰上刻有“泰定元年”题记。鹿蹄石与仰覆莲及焚纸台,均为元代所造。相传,杨家将十四世孙、元代靖边元帅杨友和弟弟武节将军杨山,一天外出打猎,射中一只鹿的腿。这只鹿带箭逃跑,杨友兄弟俩放马追去,当追到联庄时,那只鹿忽然入地不见了。杨友随即让士兵掘地,结果发现了一块刻有带箭的怪石。因为“鹿”与“禄”同音,杨友兄弟认为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将杨家将后代迁居到这里,改村名联庄为鹿蹄涧。后院东、西厢房有穆桂英等“杨门女将”群英的塑像。东厢房北侧廊下,有碑四通,其中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刊刻的《弘农宗祖图》和天历二年(1329年)的《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西厢房北侧廊下,有于1991年新立的《台湾杨清钦先生捐资重建忠武祠》、《重修杨忠武祠碑记》和1999年所立由杨光亮撰写的《重修杨氏族谱·序》碑等。     杨忠武祠还保存着一件据说是宋代《杨族族史卷轴》,这是杨家世代相传的“五通”之一。卷轴长8.1米,宽0.39米,素绢如幅.卷首是南宋孝宗皇帝于乾道元年(1165年)加封名将杨存中为昭庆节度使的黄绫敕书,其文字清晰,玉玺印迹隐约可辨。卷轴中还有落款为“尚书范仲淹”的赞词,曰:“山川毓秀,挺身斯人,功全社稷,泽及吾民,朝阳孤凤,盛世祥麟,九原不作,重重搢绅。”在赞词前,原来还有一幅字画,早在明代时被一个皇亲割去了。像这样的卷轴,历经数百年保存至今,确是一件罕事。     1990年,台湾企业家、全球董杨宗亲会会长杨清钦先生回代县进行工商考察、寻根祭祖,捐资对杨忠武祠进行全面修缮,使杨忠武祠面貌焕然一新。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前来祭祖、考察、采访、旅游的人络泽不绝。其中有来自香港、台湾的杨氏宗族,有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游客。东南亚国家的许多杨氏宗亲组织,每年都要组团专程赴杨忠武祠祭祖、观光。今日的杨忠武祠已经成为一处名扬海内外的朝拜圣地和旅游胜地了。     天波府,又称天波杨府。明代无名氏《杨家将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中说:“太宗下令于天波门外,金水河边,建立无佞府一所,与令公居住,又赐五百万与令公盖
/
本文档为【杨家将资料全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