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崆峒山诗词赏析

崆峒山诗词赏析

2010-10-21 8页 doc 35KB 20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6292

暂无简介

举报
崆峒山诗词赏析崆峒山诗词赏析(上) 崆峒山诗词赏析(上)   崆峒山,黄帝问道的圣地,国家5A级名山。他本身就是一卷令人读不完解不透的历史长诗。然而,历代文人雅士凡登者闻者,莫不吟诗作赋,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便形成了如此洋洋大观的崆峒山诗词湖海。工作之余,若泛舟于此,解读崆峒之美景,体会古人之风雅,必令人眼前为之一亮,心胸为之开阔。   然而,有关崆峒山的诗词究竟有多少?据查旧版《崆峒山志》载192首,新版《崆峒山志》载232首,《崆峒诗选》收288首。也就是说300首左右。   第一,最早的崆峒山诗词是哪一篇?   从《全唐诗》上查知,那...
崆峒山诗词赏析
崆峒山诗词赏析(上) 崆峒山诗词赏析(上)   崆峒山,黄帝问道的圣地,国家5A级名山。他本身就是一卷令人读不完解不透的历史长诗。然而,历代文人雅士凡登者闻者,莫不吟诗作赋,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便形成了如此洋洋大观的崆峒山诗词湖海。工作之余,若泛舟于此,解读崆峒之美景,体会古人之风雅,必令人眼前为之一亮,心胸为之开阔。   然而,有关崆峒山的诗词究竟有多少?据查旧版《崆峒山志》载192首,新版《崆峒山志》载232首,《崆峒诗选》收288首。也就是说300首左右。   第一,最早的崆峒山诗词是哪一篇?   从《全唐诗》上查知,那就是初唐大诗人骆宾王的《边城落日》(五古)诗,共16句,摘其八句: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骆宾王(650—676),浙江义乌人,享年54岁。7岁能诗,先任长安县主簿,后入朝为侍御史。为“初唐四杰”之一。后随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其《讨武曌檄》文辞华丽,对仗工整,特别是结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气势雄浑。还有“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皆是名句。连武则天听后也连连叹道:“此人不用,乃宰相之过矣。”这样一位唐代大文豪,能秉笔题崆峒,而且还占据历史之首,平凉人应该引以为骄傲。同时,也可以佐证,崆峒山早在初唐时已有僧道庙观无疑,至今约1300余年。   现在,让我们走进骆诗:大唐开国,继承了隋、汉版图,东西南北中,可谓大矣。西北方:紫塞、流沙,即新疆、漠北,皆属大唐。黄河经过之地,青海的大小积石山,都在控制之中。至于说六盘山、崆峒山,虽说只有山路,但更不在话下。东边:帝都(黄图)长安从灞水以东,直指东海。   报皇恩,守国土,辞朝堂,逐征蓬,提宝剑,跨战马,近崆峒,远积石,乃至紫塞、大漠,从诗中看似乎大有诗人亲临过此之意,至少是说:要重视边城建设,有边城在,即有国防在,社稷在!   第二,最有崆峒山本质特色的诗是哪一首?   民间说:太统山是平凉的主山,崆峒山是全国的福山。明赵时春诗曰:“登高还作赋,福地欲平临。”然而,这“福”从何而来?请读宋人游师雄的诗《广成子洞》:   昔闻广成子,不为外虏役。   轩辕屈至尊,稽颡请所益。   至今洞犹存,峭壁宛遗迹。   游师雄,北宋京兆(武功)人。神宗时第进士,初为仪州(华亭)司户参军。哲宗元年间(1087)奉诏率兵至熙河(岷县、临潭)破吐蕃,收复失地。后知秦州、陕州等地,官累至龙图阁。这首诗是他任仪州司户参军时游崆峒山所写。本有诗碑,可惜今佚。   其诗是说:你看,连上古仙人广成子也不为名利所虏役而居此修炼,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时间,华夏大地上人皆往之,而首当其冲的便是轩辕黄帝在前,秦皇汉武在后,既为自己祈寿,也为国家祈福。特别是秦始皇在崆峒山首开中华民族祭黄帝之先河,并列为国家大典,留下千古佳话。所以,我们认为,游师雄的这首《广成子洞》诗是最具崆峒山本质特色的诗,一是有广成子修道;二是有黄帝问道。古人云,天下崆峒有七,而有广成子和黄帝者属真。这诗是颂诗,也是证诗。   第三,最有气势的崆峒山诗是哪一首?   这当然要数清人谭嗣同的《崆峒》七律诗了。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清末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曾游历大半个中国,因其父在兰州做官,所以他多次去兰探父而路过平凉,并登崆峒、写壮诗,留下千古名篇。   俗话说,看人先看个头,看山先看高险。“斗星高被众峰吞”,谭公的诗开门见山,见山说险。一下子就抓住了人们旅游赏景时的一般心态,所以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从山下往上望,确实感到山高天小,日月星斗全不见,好像被山峰吞噬掉了一样。登上山顶,展望大好河山,又感到像笼罩在剑气之中,这是以小见大。但又马上拉回了视线。这里多好啊!云涛如海,隔断尘世,宛然一仙境也。然而,天路何在?出路安在?你看,就在云雾向上流动的山壑岭口之处,只是太高,需要登攀,需要奋斗啊!苍松古柏,弯弯曲曲像一条飞起的巨龙,直上霄汉,多么雄壮!青苔上留下了野兽奔跑的足迹,这显然是被苍龙赶跑了。好一幅喻景抒情图。还有转结句更妙:“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有两种解法:一是这里春景如同桃花源一样美,以后可不必再去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了。二是说这里纵然像桃花源那样美,可是国家正处在多难之秋,要面对斗争,不要像秦人那样躲避到桃花源里去。   常言说,诗品即人品,写诗即言志。谭公足登崆峒山,心想变法事,胸怀坦荡,气吞山河,笔扫阴霾。9年后,诗人果然实践了他的诺言,为变法、为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英年33岁。人去诗在山更高。读到这里,平凉人直只觉得这诗如山重,人比山高。   第四,最有军事战略价值的崆峒诗是哪首?   崆峒山,自古是宗教圣地,尤其是道教圣地,可以说人皆知之。而说是战略要地,却鲜为人知。   杜甫有诗为证:“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   还是老杜的诗笔犀利,寥寥10个字,便把崆峒山后峡,即笄头古道(六盘第一道)的关隘险要、易守难攻的军事地形道了个明白。   说崆峒山是军事要塞,其一是险要的地形。其二是与长安京都的距离较近有关。前面讲过初唐骆宾王的《边城落日诗》诗是最早的崆峒山诗,也是佐证之一。这是因为,古人把从京都向全国各地以500里为单位划分为五个区域,叫“服”,即“五服”:分别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我平凉在长安之西约五百里处,所以叫侯服,是第一服。其次向西就是兰州、嘉峪关、哈密、乌鲁木齐。   鉴于此,北宋时为了抵御西夏、吐蕃入侵,平凉一度不仅治行渭州达379年之久,而且南宋金末时,干脆把陕西省治一分为二,分设为长安东省和平凉西省,不过这个时间不太长,只有9年时间。但也说明了平凉军事地位之重要性。   清人林则徐是政治家,更是军事家,他在《出嘉峪关感赋》诗中写道:“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诗中把崆峒山的战略地位提高到长城、大漠和嘉峪雄关的高度,也是不无道理的。这首林诗后来竟被毛泽东大笔一挥,书成墨宝,中外扬名。这又使崆峒山占尽了彩头。有人说,此事有些偶然性,但偶然出于必然,那就是平凉的战略地位,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长剑,是关隘,是护卫长安的最后一关的防身之地。   第五,最具亲情味的崆峒山诗是哪首?   那就是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怀祖先认老乡”的诗。题目是《赠张相镐二首》,此其第二首,共36句,属五言古风诗。引前面八句: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   为啥说李白诗中含有亲情味呢?首先,他说祖居陇西成纪;其次,他说祖先身上有崆峒之勇气,而且还是世代相传下来的,那就是说,他祖籍是崆峒(包括静宁)等一带地区无疑。   关于陇西成纪,自古以来都说是今秦安县,但是,时间推进到上世纪80年代,还是静宁的一些文人学士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算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原来这陇西成纪在历史上曾有过三迁治所的史实。即中唐前(734)在静宁,中唐后迁秦安,宋初(960)迁天水。李白虽生于西域碎叶城,但是属于中唐之前,其祖籍无疑是静宁一带了。这一史料已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可而载入到新版《辞海》之中。   我们再回头看看李白的诗,他追述了其先祖李广、李陵两位汉朝大将的功绩,并说他们的神勇都是“世传崆峒勇”的结果,世传即家传,家传即家风,不是崆峒山一带的老乡党是什么?   说到这里,我们被李白诗中的那种人情、乡亲、亲情的滋味而深深感动不已。遗憾的是这种与李白正式认乡亲的时间有点太迟了,或者说,至今对这一史实宣传不够,造成今天很多人包括平凉自家人在内还不明白此事的本来面目。   第六,最具影响的崆峒山诗词是哪首?   请读宋人夏元鼎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访道》: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的确,这首诗的影响可谓远而广之,几乎读书人都知道,民间口头语中也能经常听到。凡读过《水浒传》的人都会记得出处,那就是在第三十六回,混江龙李俊在揭阳岭李立开的人肉包子店里寻见了日思夜想的宋江后吟出的四句诗:   冤仇还报难回避,机会遭逢莫远图。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现在问题出来了。究竟这两首诗孰前孰后,是谁首创的,是谁借用的?不过考证这个问题不太难,考察一下时间问题就解决了。   先说夏元鼎,宋代道士,号云峰散人,又号西城真人。浙江永嘉人。有著作两本,诗词12首。可惜出生年代不详。而《水浒传》的成书时间却是肯定的,那就是元末明初,这就是说夏诗在前约一百年时间。所以说是施耐庵、罗贯中写《水浒传》时借用和改造了夏诗无疑。   这首诗是我参与编辑《诗咏平凉》一书中在书摊上发现的。如果没有“崆峒访道至湘湖”的行万里路,没有“万卷诗书看转愚”的读万卷书这两个先决条件,也就不会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结果。前者是代价,后者是成果。一个是艰难之极,一个是容易之极;是难中易,先难后易。一个是偶然,一个是必然;一个是准备,一个是感悟;寻觅是准备,得来是感悟。   从诗中看,夏元鼎有可能到崆峒山上修行过,只是至今还尚未找到文字记载,这又是一桩历史悬案。解开之日,不知何年?   第七,最具绿色的崆峒山诗是哪首?   崆峒山之所以具有“北雄南秀”之美,首先是石险有北雄之气,其次是绿多有南秀之色。换句话说,没有绿色,便没有崆峒。对此,古人咏崆峒诗中每有提及,但只是正面赞颂多,或就山说树,或颂景说树,意境较浅。只有肖华将军的诗就树说绿化,就树说环保,别具绿色之新意。题目叫《崆峒远望》,现引如下:   登高极远目,锦绣铺泾川。   风光未尽美,绿彩间荒山,   崆峒独何青?当绿千山原。   能赢寸寸翠,农业过大关。   肖华将军,授衔时39岁,是中国最年轻的上将。江西兴国人,他的《长征组歌》唱响海内外。而这首《远望》诗是他任兰州军区政委时来平凉视察崆峒山所作。他的目光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从一山绿看到千山荒,这是何故?也是悬在人们心头的一个谜,将军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而他只是提出了希望,那就是能赢一寸翠也行。同是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绿化实现了,农业也就过了大关。这绝不是诗人的夸张而是有科学根据在其中,那就是通过植树种草而改变环境,涵养水源,农业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对为什么“崆峒独何青”这个世人熟视无睹的问题,笔者也曾作了一些考察,结论是崆峒山的树木绝大多数属天然林,但也不乏人工栽种的,即是天然林也有人为保护的功劳,否则,也早就变成和其他荒山一样的不毛之地了。而且那些最大的最老的名木古树,几乎全都是人工栽种的。如大崾岘的两株将军松,中台招鹤堂前的孔雀柏(紫果云杉)等。其功劳当然首先应归功于居山道僧和当地群众。   肖华将军还有一首《劝爱树》的诗,前面有一段序文:“登崆峒闻有数百年古松遭伐,甚惜。又感甘肃一些地方山林破坏严重,气候变异,雨量减少,广大群众深为忧虑,因成此诗,寄劝爱树之意”诗曰:   小憩松荫下,观云说爱树。   峰翠云滴雨,清流石涧出。   山川因树秀,林茂乐承露。   劝惜一片云,慎以动锯斧。   这是一首仄韵脚的诗,读起来不太顺口,但集科学性、逻辑性、艺术性于其中,更有一片炽热的丹心,读了之后,使人怦然心动。的确,只要我们牢记将军的话,像崆峒山的僧道居士那样,十年二十年乃至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一直坚持下去,只植树不砍树,相信这陇上荒山就一定会像崆峒山一样,绿树成荫,四季常青。   第八,以崆峒山为友之诗知多少?   天地人合一,视山水为挚友,这是中国古人独有的一种人生理念。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就是说,以山水为挚友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回头再看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造成大不敬的负效应,也一步证明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性和先进性。所以,以山水为挚友的诗章,自古有之,如陶渊明的“性本爱山丘”,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诚然,在崆峒山诗词中,反映以崆山为挚友的诗章也有不少。这里介绍七位作者的名诗句:   一是登崆峒抒情怀。如清人张伯魁写道:   “太华平临输磊落,   众山同让遂峥嵘。   风尘不减登临兴,   到处山灵识姓名。”   首句是说,华山天下险但没崆峒高。的确,从海拔讲五岳都没崆峒山高,(泰山1524米,华山1997米,嵩山1440米。恒山2017米,衡山1290米),而崆峒山2123米。关键在后二句,我一年四季再忙再累也不忘记登崆峒山,连崆峒山的山灵(山神)都把我们的姓名记下了。   二是邀崆峒同举杯。如明赵斌的诗:“月下独倾杯,自歌还自和。白云满地流,伴我苍苔卧。”还有明人尹宇的诗:“高卧山云酒欲醒,推窗欹枕听泉声。起来顿觉诗思爽,五斗峰头月正明”。你看,二位诗人,都是有官在身之人,但时常把崆峒山视为挚友,有酒同山饮,有眠同石卧,不是挚友,焉能如此?   三是向崆峒许终身。明人马文升在诗中写道:“何须更问蓬莱岛,此地令人欲挂冠。”你看一届明代进士、陕西总兵、吏部尚书,见了崆峒山甚至连官也不想当了,尤见其心与崆山息息相通。   还有一位诗人更使人感动。那就清人邓廷祯,他写道:“何时挂笏随公去,同嚼红霞访列仙。”邓廷祯的大名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大名鼎鼎。他同林则徐一道在广州禁烟抗英,遭诬陷而贬谪新疆充军,后入甘肃,一生忠烈,竟落了个如此下场,无人理解,还不如效仿“竹林七贤”那样,挂笏上崆峒,嚼红霞,访道仙,那多惬意啊!   四是对崆峒立大志。清安维峻有《游崆峒山题》长诗一百句,其中四句:“长剑倚天磨,隐喻崆峒志;泾清鉴我形,山静知我意。”安公,秦安人,清朝福建道监察御史,他痛恨李鸿章的卖国求荣行为,在14个月之中连续上疏60余次,平均一月四奏,其中涉及到了老佛爷和李莲英,被贬新疆,三年后请还故乡。可知其人骨硬如山,秉性如山,气度如山,壮志如山,而誉为“陇上铁汉”。但是,这会他为什么却说“山静知我意”呢?这里可用鲁迅的一句诗作注:“于无声处听惊雷。”这静是动的一种准备阶段。像崆峒山一样暂时静一下,这个心情我想崆峒山也是可以理解的。不信还可以问问泾河水吧,它时刻映照着我的心底和形态如同当年一样啊。这简直是与崆峒山肝胆相照,促膝谈心呢。若不是以崆峒为挚友,岂有此番妙诗句?   五是与崆峒山同宿。清代平凉回族诗人单好问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有诗曰:“收来眼底千峰月,坐断云中万仞山。若使幽居无此意,也同错误入尘寰。”意思是说,我假若不是常在崆峒山幽居的话,恐怕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而枉入宦海歧途了。单好问,字希哲,弱冠补弟子员,学有专长,诗文俱佳,只是性情沉静,不慕名利,曾有一姓殷的大人要引荐他入仕做官被他婉言谢绝,从此常居崆峒山中,闭门谢客,读书著述。《崆峒山志》中录其诗词甚多。
/
本文档为【崆峒山诗词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