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胸部

胸部

2010-10-23 50页 ppt 7MB 1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9088

暂无简介

举报
胸部null胸部胸部制作:陕西中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一节 胸部概述第一节 胸部概述一、境界分区 上:颈V切迹、胸锁关节 锁骨上缘、肩峰与隆椎 棘突的连线 境界 下:剑突、肋弓、11肋前 端、12肋下缘于12T棘 突连线 两侧:三角肌前后缘null分区 胸前...
胸部
null胸部胸部制作:陕西中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第一节 胸部概述第一节 胸部概述一、境界分区 上:颈V切迹、胸锁关节 锁骨上缘、肩峰与隆椎 棘突的连线 境界 下:剑突、肋弓、11肋前 端、12肋下缘于12T棘 突连线 两侧:三角肌前后缘null分区 胸前区 左 胸壁 胸外侧区 胸腔 中部——纵隔 胸背区 右 null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 3、剑突 4、锁骨和锁骨下窝 5、肋弓和剑肋角null (二)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胸骨线 3.锁骨中线 4.胸骨旁线 5.腋前线 6.腋后线 7.腋中线 8.肩胛线 9.后正中线第二节 胸壁第二节 胸壁结构层次: 皮肤 浅筋膜 肾筋膜 胸廓外肌层 胸廓 肋间肌 胸内筋膜一、浅层结构一、浅层结构(一)皮肤 薄、细、白、大 (二)浅筋膜 1、浅血管 胸廓内动脉穿支 动脉 肋间后动脉前、外侧穿支 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 静脉: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静 脉 腋静脉 null2、皮神经 (1)锁骨上神经 :第二肋以上 (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 节段性分布 : T2-胸骨角 T4-乳头 T6-剑胸结合 (三)乳房(三)乳房1、位置 胸肌筋膜前面 胸骨旁线与腋中线之间 平2—6肋 有乳房后隙 2、血供及神经分布 胸廓内动脉的3-6穿支 动脉 3-7肋间后动脉的穿支 4-6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神经 2-4肋间神经前皮支null3、形态结构 皮肤+ 纤维+脂肪+乳腺 重要结构: 乳腺小叶15-20个 输乳管与乳腺叶以乳头为 中心放射状排列 乳房悬韧带乳腺癌时,cooper韧带不能随着腺组织增大而延长,形成反拉皮肤的作用,加上癌组织增生,淋巴管阻塞所造成的局部皮肤水肿,引起皮肤形成许多小凹陷,呈桔皮样改变。null4、淋巴回流 (1)外侧部、中央部: 注入胸肌淋巴结(主要、早); (2)上部: 注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3)内侧部: 注入胸骨旁淋巴结和对侧吻合; (4)下内侧部: 与腹前外侧壁淋巴管,膈下间隙和肝淋巴管吻合; (5)深部: 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null上部外侧部和中央部内侧部内下部null临床联系 乳头内陷(输乳管相对变短) 乳腺癌表现 “桔皮样”改变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乳房手术切口 : 乳房内脓肿-放射状切口 乳晕皮下脓肿-弧形切口 乳房后脓肿-弧形切口 二、深层结构二、深层结构(一)深筋膜 1、浅层:较薄,胸大肌与 前锯肌表面。 2、深层:胸大肌深面 锁胸筋膜:有胸内外侧神经 胸肩峰动脉 头静脉进出 切开时应注意保护null(二)胸廓外肌层 浅 一层:胸大肌、腹外斜肌 和腹直肌上部 二层: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 三层:肋间肌 深 四层:胸横肌null(三)肋间隙 1、肋间隙的特点 上部宽、下部窄 前部宽、后部窄 5-8肋曲度大 2、肋间肌 ⑴肋间外肌 ⑵肋间内肌 ⑶肋间最内肌 3、肋间血管与神经 1、2来自肋颈干 ⑴动脉:肋间后A 3-11来自胸主动脉 ⑵静脉:肋间后Vnull⑶神经:肋间神经11对 肋间臂神经 ⑷血管神经排列关系 ①血管神经走在二、三层之间 ②以肋角为界有所不同 肋角以后(内侧): 肋间隙中央,排列次序不定。 肋角处(附近):分上下两支 肋角以前(外侧):上支在肋沟 处自上而下排列为V、A、N null 膜腔穿刺术临床要点 一般选择在肋角外侧沿肋间隙进入 不低于第9肋间隙,以防损伤膈; 自肩胛线第8或9肋间隙进针; 在肋角外侧稍靠但不宜紧靠肋上缘进针 如肋间隙过窄,宁可沿肋骨上缘刺入 肋间隙前部可沿间隙中部进针null(四)胸廓内血管 (五)胸内筋膜 胸膜上膜 膈胸膜筋膜第三节 膈第三节 膈一、位置毗邻 二、分部 胸骨部 肋部 腰部 三、薄弱区 胸肋三角 腰肋三角null四、裂孔 腔静脉裂孔 食管裂孔 主动脉裂孔T8T10T12null 一、胸膜 胸膜的配布 二、胸膜腔 1、肋膈隐窝 2、肋纵隔隐窝第四节 胸膜和胸膜腔null 三、胸膜反折线的体表投影 1、胸膜前界 2、胸膜下界 四、胸膜的血管、淋巴和神经(自学)null一、位置和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肺下界 6肋 8肋 10肋 胸膜下界 8肋 10肋 11肋 二、结构 (一)肺叶:左二右 三第五节 肺 null(二)肺门和肺根 肺根结构的排列关系 (三)支气管肺段(自学) 三、血管、淋巴和神经(自学)null 第六节 纵 隔一、概述 (一)位置境界 概念:左右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的总称。 位置:矢状位、胸腔正中偏左 上窄下宽、前短后长 境界:前界:胸骨 后界:脊柱胸段 两侧:纵隔胸膜 上界:胸廓上口 下界:膈null(二)分区:解剖学常用四分法纵隔上纵隔下纵隔前纵隔:胸骨与心包之间的部分中纵隔:心包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所在部位后纵隔:心包与脊柱胸段之间的部分null(三)侧面观 1、左侧面观 (1)肺根上方:主动脉弓、左颈总动 脉、左锁骨下动脉。 (2)肺根前方:膈神经、心包膈动静 脉,前下方有心包隆凸 (3)肺根后方:胸主动脉、交感干、内 脏大神经、迷走神经 (4)主动脉弓后方:气管及食管胸部 null (5)食管上三角: 由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与脊柱。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6)食管下三角: 由胸主动脉、心包和膈围成,内有食管下份。 null2、纵隔右侧面观 (1)右肺根前方:心包、上腔静脉、膈 神经、心包膈血管。 (2)右肺根上方:奇静脉弓、右头臂静 脉、上腔静脉、气管 和食管。 (3)右肺根后方:食管、奇静脉、迷走 神经、交感干、内脏 大神经。 (4)右肺根下方:下腔静脉、胸导管 null二、上纵隔: 由前向后大致可分为3层。 前层主要有胸腺、左、 右头臂静脉; 中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膈神经和迷 走神经。 后层有气管胸部、食管胸部和胸导管等。null(一)胸腺: 1、位置和毗邻 位于胸腺区内。 前方:胸骨 后面:心包和大血管 上:可达胸廓上口 下:可至前纵隔 胸腺肿大时可压迫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和气管,出现紫绀和呼吸困难。 null(二)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1、上腔静脉 位于右侧第1、2肋间隙前端的后方。 在右第1胸肋结合处,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 至右侧第3胸肋关节下缘后方注入右心房。null毗邻: ①前方:胸膜和肺 ②后方:气管、右迷走神 经 ③左侧: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④右侧:右膈神经、右心 包膈动、静脉 null2、头臂静脉 头臂静脉是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合成。 左头臂脉向右下跨越主动脉弓3大分支前面。 左头臂脉有时位于颈部气管的前方,故气管切开或针刺时应注意这种可能。null(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1.位置: 平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起,至第4胸椎体下缘。 小儿主动脉弓的位置较高,向上可达胸骨柄上缘或其上方。 主动脉弓凹侧发出支气管动脉,凸侧发出3大分支。 null2、毗邻 左前方:胸膜、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迷走神经。 右后方: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心深丛。 上方:3大分支、左头臂静脉和胸腺。 下方:肺动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心浅丛。 null 3、动脉韧带: 动脉导管三角: 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左膈神经 后界:左迷走神经 下界:左肺动脉 : 左喉返神经、 动脉韧带和心浅丛。 左喉返神经紧贴动脉韧带左侧。null(四)气管胸部 1、位置 上纵隔中央,上端平胸骨的颈静脉切迹,下端平胸骨角平面。 气管杈内面有气管隆嵴作为辨认标志。 2、毗邻 (1)前方:胸骨柄、 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心深丛、淋巴结。 null(2)右侧:奇静脉弓、和右迷走神经,右前方有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3)左侧:左锁骨下动脉和迷走神经。 (4)后方:食管,左后方有左喉返神经。null 左主支气管: 前方有肺动脉, 后方有胸主动脉, 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 右主支气管: 前方有升主动脉 右肺动脉和上腔 静脉,上方有奇 静脉弓.null 三、下纵隔 分为前、中、后纵隔。 (一)前纵隔: 内有胸腺下部、纵隔前淋巴结及疏松结缔组织。 (二)中纵隔 : 内有心包、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心神经丛及淋巴结等。null1.心包: 分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1)位置和毗邻 心包占据中纵隔。 前方:隔胸膜和肺与胸骨和第2-6肋软骨相对。心包裸区:无胸膜的心包区直接与胸骨体下半、左侧第4-6肋 软骨相邻。故常在左剑肋角作心包穿刺,免伤胸膜。null 两侧: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纵隔胸膜。 后方:有胸主动脉、奇静脉、半 奇静脉、食管、主支气管等。 上方:有升主动脉、肺动脉干、 上腔静脉 下壁:与膈中心腱愈着。null(2)心包腔: 内有少量浆液,心包积液时可压迫心。心包横窦: 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 心包斜窦: 左心房后壁、下腔静脉、左、右肺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 心包前下窦: 心包前壁与下壁的移行处,是心包腔的最低处,穿刺的安全部位。null (三)后纵隔: 位于心包后壁与下位8个胸椎之间,上平胸骨角,下达膈。 内有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胸交感干和纵隔后淋巴结及内脏大、小神经等。null1.食管胸部: 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向上经胸廓上口与食管颈部相接,向下穿膈裂孔续为腹部。 食管与胸主动脉交叉,上部位于胸主动脉右侧,下部位于前方。null(1)毗邻: 前方: 有气管、气管杈、左主支气管、左喉返神经、右肺动脉、食管前丛、心包、左心房和膈。null后方:有食管后丛、胸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右肋间动脉。 null左侧: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胸导管上段。 右侧:有奇静脉弓。 null食管的静脉:   丰富,2个静脉丛:食管粘膜下静脉丛和食管周围静脉丛。汇集成数条食管静脉,注入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null2、迷走神经: 左、右迷走神经分别通过左、右肺根后方下行,其分支在食管的前面和后面形成食管前丛和后丛、向下汇合成迷走神经前干和后干,经食管裂孔进腹腔。 迷走神经和交感干的分支分别在主动脉弓的前下方及主动脉弓与气管杈之间构成心浅丛和心深丛,在肺根周围、食管前、后面构成肺丛。null 3、 胸主动脉: 平第4胸椎体下缘起,沿脊柱和食管的左侧下行,逐转脊柱的前方和食管后方,至穿主动脉裂孔处。胸主动脉后壁发出肋间后动脉。 前方有左肺根、心包和食管。 后方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 右侧有奇静脉和胸导管。 左侧与纵隔胸膜相贴。null4、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null5、胸导管: 平第12胸椎下缘起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于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上行,至第5雄心高度斜向左行,向上行出胸廓上口。 胸导管上段与左纵隔胸膜相贴,如损伤伴有纵隔胸膜破损,可引起左侧乳糜胸。 胸导管下段与右纵隔胸膜相贴,损伤时可导致右侧乳糜胸。null6、胸交感干 位于脊柱两侧,奇静脉和半奇静脉的后外方,肋间血管的前方。 胸交感干借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与肋间神经相连。 每侧交感干上有10-12个胸神经节。 上5对胸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参与构成心丛、肺丛和食管丛。 第6~9胸神经节的节前纤维构成内脏大神经。   第10~12胸节的节前纤维构成内脏小神经,穿膈脚终于腹腔节和主动脉肾节。
/
本文档为【胸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