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十三讲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2010-10-25 50页 ppt 1MB 6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3177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十三讲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null薪酬管理薪酬管理第十三讲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本讲提纲本讲提纲一、公务员工资制度 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一、公务员工资制度一、公务员工资制度(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沿革 (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三)公务员职位分类 (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介绍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1、1956年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 实行一职多级,上下交叉的“一条龙”式工资标准 机关行政管理人员(30级)和工程技术人员(18级)实行各自的职务等级工资标准 工人按工种实行10级制的等级工资...
第十三讲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null薪酬管理薪酬管理第十三讲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本讲提纲本讲提纲一、公务员工资制度 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一、公务员工资制度一、公务员工资制度(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沿革 (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三)公务员职位分类 (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介绍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1、1956年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 实行一职多级,上下交叉的“一条龙”式工资标准 机关行政管理人员(30级)和工程技术人员(18级)实行各自的职务等级工资标准 工人按工种实行10级制的等级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建立职务等级工资制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2、1985年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机关行政、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结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组成部分 基础工资标准统一为40元每月 工龄津贴0.5元每年,不超过40年,教师护士加发教龄护龄津贴 奖励工资用于奖励在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人员。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2、1985年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实行以岗位(技术)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结构工资分为基础工资、岗位(技术)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个组成部分 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与干部相同 岗位工资实行10级工资等级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一(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沿革3、1986-1992年的补充和调整 建立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序列,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问题 集中解决知识分子工资偏低的问题 (“做原子弹的不如卖咸鸭蛋的”) 适当解决一部分职务工资“平台”问题:大批担任同一职务的人员都挤在同一工资等级 提高工龄津贴标准:每年0。5元调整到1元一(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一(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 公务员工资制度是整个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整个公务员制度相配套,符合政府机关的工作特点,能够很好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发挥工资职能,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和提高行政效能,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优化、精干和廉洁。 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一(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按劳分配原则:社会成员应按照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公务员的工资分配强调同工同酬原则。 定期增资原则: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担任相同职务但工作年限不同的人员之间适当体现差距。一(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一(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和意义平衡比较原则:确定和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时,应将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作为参照系,使公务员与企业同类人员的工资水平大体相当。所谓同类人员,是指职务相当,学历相当,资历相当,等等。 平衡比较原则的好处:1)企业工资水平反映国民经济和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2)有利于平衡机关与企业的工资关系。 物价补偿原则:国家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动,适时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使工资增长高(等)于物价上涨,保证公务员实际工资水平不降低。 法律保障原则:公务员增加或减少工资及保险福利待遇,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职位是工作单位分配给每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的集合体。 职位分类是将职位按照工作的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任职资格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和工资待遇等提供依据。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职位分类的基本内容: 进行职位设置 编制职位说明书 确定职务 确定级别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进行职位设置:对行政机关的职能进行逐层分解的基础上,根据编制数额确定每个具体职位的工作。 编制职位说明书:明确各职位而对工作性质、任务、责任及任职资格。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确定职务:国家公务员分12个职务等级。 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领导职务:各级政府的领导职务,从国务院总理一直到乡(副乡)长;各级政府机关各部的领导职务,从部长、司长(厅长)……、科长。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一(三)公务员职位分类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一(三)公务员职务分类一(三)公务员职务分类确定公务员级别的依据: 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 公务员所在职务的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如省政府秘书长。 个人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工作经历(实际套入时主要考虑工作时间和任职年限)一(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一(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1、机关工作人员(除工勤人员外)实行职务级别(职级)工资制。其工资按不同职能,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其中,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职级工资构成的主体。 职务工资按工作人员的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和工作难易程度确定,是职级工资制中体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 级别工资按工作人员的资历和能力确定,也是体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机关工作人员的级别共分为十五级,一个级别设置一个工资标准。 基础工资按大体维持工作人员本人基本生活费用确定,数额为每人每月:93年:90元;2001年提高到 230元。 工龄工资:每增加1年工龄,工龄工资增加1元。 一(四)例:2001年职级工资标准表一(四)例:2001年职级工资标准表一(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一(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2、建立正常增资制度 1)晋升职务工资档次:考核优秀和称职的,每两年可以在本职务工资标准被晋升一个工资档次;考核不称职的,不得晋升。 2)晋升职务工资:职务提升后,按新任职务工资标准执行。 新旧职务工资标准的衔接问题和晋升考核时间问题? 3)晋升级别工资:工作人员在原级别任职期间连续五年称职或连续三年优秀的,在本职务对应的级别内晋升一个级别。 一(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一(四)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2、建立正常增资制度 4)增加工龄工资; 5)从1993年10月1日起,每满两年调整一次工资标准。 3、改革奖金制度:对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者,年终发放一次性奖金,按本人当年十二月的月基本工资(四部分之和)计发。“年底双薪” 4、实行地区津贴和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针对特殊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离岗取消; 93年确定的地区津贴有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两种。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根据区域、海拔高度、气候和当地物价确定,划分四类地区。地区附加津贴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费用支出等于因素确定。本讲提纲本讲提纲一、公务员工资制度 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它参与社会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宗旨是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 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一九八五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运动员外,均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是比照国家机关制定的,没有体现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因此,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亟需进行改革。 现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是1993年建立的,此后先后进行了多次工资调整,2006年新一轮工资调整拉开序幕。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一)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三)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四)二○○六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思路 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一)9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原则: 1、科学分类的基础上,依据按劳分配原则建立体现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机关的工资制度脱钩。 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工资中活的部分,建立符合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特点的津贴、奖励制度,克服平均主义。同时将一部分物价、福利性补贴纳入工资。 3、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有计划地增长,并与企业相当人员大体持平。 4、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使工资管理体制逐步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 5、发挥工资的导向作用,对艰苦边远地区和脏苦累岗位适当倾斜。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二)分类管理 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类型的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全额拨款单位,没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或收入较少,各项支出主要依靠国家预算拨款,其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应占70%,活的部分占30%。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结余自用。 差额拨款单位,收入不足于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差额需要国家预算补助,其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应占60%,活的部分占40% 。 自收自支单位,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有条件的,可实行企业工资制度,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所占比重可比差额拨款单位大一些。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1、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教育、科研、卫生、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地震、、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环境保护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工作性质接近、其水平、能力、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津贴两部分。 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1、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 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和体现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序列设置,每一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津贴: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国家对津贴按规定比例进行总额控制,并制定指导性意见。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国家规定的津贴总额内,享有分配自主权。 事业单位的津贴设置,要体现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用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上。如在学校可设立课时津贴,在科研单位可设立科研课题津贴,在卫生单位可设立卫生临床津贴和防检津贴。 例表:高教、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2001)例表:高教、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2001)例表: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2001)例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2001)例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2001)例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2001)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套改表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套改表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2、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根据其在野外或水上作业,具有条件艰苦、流动性大和岗位责任明确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 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2、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主要体现这些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高低、责任大小和贡献多少。 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标准,依据专业技术职务序列确定的。地质、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按照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四个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交通、海洋、水产事业单位的船员,按照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等)、二副(二管轮等)、三副(三管轮等)职务序列,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例表:地质测绘野外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表(2001)例表:地质测绘野外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表(2001)null例表:事业单位船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表 (2001)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2、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 岗位津贴:为在工作数量和质量上综合体现地质、测绘、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野外和水上作业的工作特点,并强化岗位责任,设立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条件、劳动强度和操作难易程度确定。 地质、测绘事业单位的岗位津贴,按岗位类别设置。其中地质野外勘探人员按其作业项目和所负责任的大小,划分为九个岗位类别。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按其作业项目和所负责任的大小,划分为八个岗位类别。每一个岗位类别,设立一个岗位津贴标准。 交通、海洋、水产事业单位船员的岗位津贴,按船舶等级和实际操作岗位划分。操作岗位不同,领取的岗位津贴不同;操作岗位相同,但船舶等级不同,领取的岗位津贴也不同;不在岗时,不发给岗位津贴。 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3、艺术结构工资制 文化艺术表演团体,根据艺术表演人员成才早、舞台青春期短、新陈代谢快的特点,实行艺术结构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艺术专业职务工资、表演档次津贴、演出场次津贴三部分。 艺术专业职务工资,主要体现艺术表演人员的综合艺术水平高低,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艺术专业职务工资标准,是按照艺术专业职务序列设置的。艺术一、二、三、四、五级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表演档次津贴根据演员、演奏员、指挥等人员的表演水平确定,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设立表演档次津贴,可使艺术专业职务不高、但已成名并担任主要角色的年轻演员,在其艺术专业职务工资一时难以晋升的情况下,工资中活的部分能得到及时增长。表演档次分为领衔主演、主演、次主演、演员、演出辅助人员五个档次;表演档次不同,其津贴标准也不同。 演出场次津贴,也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根据艺术表演人员演出场次的多少计发。 艺术表演人员艺术专业职务工资(2001)艺术表演人员艺术专业职务工资(2001)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三)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4、体育津贴奖金制 各级优秀体育运动队的运动员,根据竞争性强、淘汰快、在队时间短、退役后要重新分配工作的特点,实行体育津贴、奖金制。体育津贴、奖金制在构成上,主要分为体育基础津贴、运动员成绩津贴和奖金三部分。 体育基础津贴是按照运动员的不同水平设置的,是运动员基础水平的综合体现。 运动员成绩津贴。体育运动员根据其在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的比赛成绩,发给运动员成绩津贴。津贴标准按比赛层次和获奖名次确定 。 奖金。为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对在各类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优秀运动成绩的运动员,给予不同程度的重奖。 例表:体育运动员体育津贴、奖金标准表(2001年基础津贴增加80元标准)例表:体育运动员体育津贴、奖金标准表(2001年基础津贴增加80元标准)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四)管理人员的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根据自身特点,在建立职员职务序列的基础上,实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在工资构成上,主要分为职员职务工资和岗位目标管理津贴两部分。 职员职务工资主要体现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高低和所负责任大小,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职员职务工资标准,是按照职员职务序列设置的。一、二、三、四、五、六级职员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 岗位目标管理津贴,主要体现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大小和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 例表:职员职务等级工资表 (二○○三年)例表:职员职务等级工资表 (二○○三年)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一)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三)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四)二○○六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思路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机关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工人技术等级岗位的考核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技术工人实行技术等级工资制,分技术等级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 技术等级工资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主要体现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大小。技术等级工资标准,是按照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三个技术等级设置的,每个技术等级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高级技师、技师,按照现行技术职务分别设立若干工资档次。 岗位津贴主要体现技术工人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和岗位的差别,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 例表: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工资表例表: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工资表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机关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工人技术等级岗位的考核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机关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技术工人实行岗位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制,分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奖金两部分。 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工作质量确定,岗位工资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三个技术等级和技师、高级技师两个技术职务分别设置。 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根据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高低确定,共分五级。 普通工人实行岗位工资制,由岗位工资和奖金两部分组成。 机关工人的奖金根据劳动实绩、劳动态度和服务质量的考核确定。奖金占基本工资的30%。例表:机关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表例表:机关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表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机关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工人技术等级岗位的考核确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 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成绩和技术业务水平,以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成绩为基础。 思想政治表现: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工作态度。 生长工作成绩: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解决生产技术问题、从事技术革新和安全生产工作。 技术业务水平:技术业务理论和实绩操作技能。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执行。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一)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三)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四)二○○六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思路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机关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干部:试用期工资根据新参加工作人员学历确定。试用期满后按所确定的职务、级别计发工资。 工人(含事业单位):由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实际规定具体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的干部工资待遇:试用期工资根据新参加工作人员学历确定。试用期满后按学历确定技术职务或职员职务计发工资。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一)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制度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工资制度 (三)新参加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四)二○○六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思路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目标与原则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目标与原则本次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在制度形式和运行机制上与机关公务员工资制度彻底脱钩。 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同、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结合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改革和岗位管理要求,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加大向优秀岗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力度;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正常调整增资机制,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特点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特点1、本次分配制度改革同事业单位分类、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密切相关,充分考虑了这些相关配套改革的要求和进程。 2、本次分配制度改革,突出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联系,事业单位的总体收入水平与单位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及考核情况联系,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3、在运行机制上,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和聘期管理的需要,工作人员按考核结果(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实行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 4、向高层次倾斜,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建立重要人才国家投保制度,对部分急需人才可以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内容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内容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的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 2、薪级工资——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 3、绩效工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中活的部分,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总量控制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取消年终奖。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内容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内容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4、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特殊岗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政策倾斜。国家对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制定政策和规范管理办法,规定特殊岗位津贴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等。 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将按着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公益服务的功能、职责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实行工资分类管理,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政策和标准,绩效工资将按着事业单位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绩效工资的总量将结合单位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 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标准表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标准表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标准表本讲提纲本讲提纲一、公务员工资制度 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机关单位工资总额的决定 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由国家同一安排,全部列入行政经费预算。年度工资总额包括下列四个部分: 基本工资:职级工资制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和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普通工人的岗位工资和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工资性津贴、补贴:岗位津贴,地区津贴和工资性补贴。 奖金:即年终一次性奖金。 升级奖励:对国家机关有功人员的一个带有政治褒奖性的物质奖励。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决定:分级管理,区别对待 已经实行企业化管理,且能经济独立的单位:按照企业对待,执行国家对企业的有关规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调整脱钩。 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来源:一部分是列支成本的工资、奖金;一部分是纳税后留用的纯收入,发展基金的比例不得低于50%,职工福利基金不高于20%,职工奖励基金不高于25%。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管理经济上不能独立或不能完全独立的单位: 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经济上不能独立的事业单位,工资总额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可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原则上实行工资总额包干。 对于有部分经济收入、经济上不能完全独立的单位:对能进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逐年减少事业费,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经济独立;对有经济收入的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应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其收入分成比例;对有经济收入的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实行核定收入、定额补助,增收节支留用,减收超支不补的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全民所有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中单列,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编制和管理,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 计划指标与计划编制: 计划主要指标:1、基期末预计到达数;2、计划期计划变动数;3、计划期末到达数。 计划期职工人数增减:1、新增职工。包括国家统一分配,社会招收,调入,成建制划入,和其他人员。2、减少人员。包括:自然减少人员,调出人员,成建制划出人员,其他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计划指标与计划编制: 计划期工资总额增减: 1、新增工资总额,包括,增加职工工资;转正定级工资;工龄工资;国家统一安排的新增工资项目;上年增资项目翘尾;晋职晋级增资;增加奖金;成建制划入的工资;国家规定的其他项目。 2、减少工资总额,包括,减人减少工资;掉尾工资;减补员工工差额;超编制单位工资的核减;成建制划出的工资;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计划指标与计划编制: 计划编制:必须具备以下资料 1、基期计划执行情况; 2、基期和计划期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预计达到数和计划数; 3、基期和计划期社会零售物价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预计到达和计划数; 4、基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变动情况及计划期国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5、计划期各项事业发展计划,重点发展领域及有关政策; 6、就业结构及职业需求结构与数量; 7、财政收支情况;8、行政事业经费开支情况; 9、机构、编制定员情况 10、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干部资源状况。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计划管理: 1、计划下达后,未经国家核准不得超计划增人、增资 2、根据编制定员确定增人指标。 3、国家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跨年度使用。 4、机关和事业单位,接收转业干部和复退军人的指标由当地予以划拨。 5、补充自然减员指标,由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工资总额计划的下达和管理: 1、国家下达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是各地区部门编制工资总额计划和进行工资基金管理的依据。 2、计划下达前,各地区部门和按上年同期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合理增扣后)核定所属基层单位一季度工资总额初步计划和工资基金使用计划。待国家工资计划下达后,年度统一核算。 3、计划下达后,由于编制变动需要增减职工的单位,须经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批准调整人数计划和工资总额计划后,方可调整工资基金使用计划。 4、工资总额包干单位的工资总额基数和计划不得突破。 5、调整工资增资指标,是工资总额计划的组成部分,每年根据国家规定的具体政策和时间安排,专项下达。
/
本文档为【第十三讲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