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

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

2010-10-28 16页 pdf 2M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5925

暂无简介

举报
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 第三份工作文件 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 目的 1. 本文件的目的,在于探讨珠江三角洲(下称「珠三角」)地区的4个主要城市即广州、深圳、珠海和 澳门的发展,特别是这4个城市的现有发展和功能、日后的发展计划,以及在地区的整体角度中与 香港的关系。 背景 2. 过去二十年间,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社会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入境事务处的统计 资料,1992年从内地来港的旅客达到24 022 931人次,占全年来港人士的62%。同年,有23 986 782名旅客人次离港前赴内地,占所有离港人士的...
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
第三份工作文件 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 目的 1. 本文件的目的,在于探讨珠江三角洲(下称「珠三角」)地区的4个主要城市即广州、深圳、珠海和 澳门的发展,特别是这4个城市的现有发展和功能、日后的发展计划,以及在地区的整体角度中与 香港的关系。 背景 2. 过去二十年间,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社会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入境事务处的统计 资料,1992年从内地来港的旅客达到24 022 931人次,占全年来港人士的62%。同年,有23 986 782名旅客人次离港前赴内地,占所有离港人士的62%。2000年从内地来港和离港往内地的人次更分 别上升至55 751 132和55 294 692,比起1992年的数字增加超过100%。 3. 除跨境交通激增外,香港居民往内地工作的人数也大幅增加。政府统计处的资料1显示,根据1998年 进行的统计调查,约有157 300人在内地工作,而在1995年有关数字为122 300人,1992年为64 200 人,1988年则为52 300人。此外,香港公司在珠三角地区所雇用的工厂工人,亦由1986年估计的 500 000人,急升至1998年时5 000 000人2。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融合亦可从投资与贸易额显现 出来。1994至1999年间,以内地为来源地的香港进口贸易由4710亿港元增至6080亿港元,而转口贸 易则由3230亿港元增至3990亿港元3。 4. 上述数字显示香港与内地的社会经济融合趋势,而香港主权于1997年回归中国后,两地的关系就更 趋密切。策略发展委员会于2000年2月发书,指出加强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是保持香港繁 荣兴旺所应采取的策略重点之一。行政长官于2000年的施政报告中亦指出,为了推动广州、香港、 澳门、深圳与珠海之间的经济协作,必须加强基建设施,方便各种经济要素的交流。 5. 广东省建设委员会于1996年编制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群规划 - 协调与持续发展」报告书 中,鉴定广州、深圳和珠海为核心城市,带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 (图一)。另一方面,澳门主权于 1999年回归中国后,已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成为另一个特别行政区,从此无论在社会与经济方 面都会与珠三角地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因此,香港2030研究须深入探讨珠三角地区邻近城市的最 新和未来发展计划,作为制订策略的参考。 现时发展情况和所担当的功能 广州 6. 广州的面积约为7400平方公里 (图二),现时人口约为9 900 000人。广州历来都是华南地区的行政 和商业中心,担当下列功能: (a)  行政和商贸中心 广州是广东省的首府,也是省级和市级政府的行政中心。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在 1996年的报告书中,建议广州应成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发挥作为一个国际 城市的商贸功能。广州的发展在开放政策之下大幅跃进,广州在1999年的国内生 产总值(即2060亿元人民币)居于全省首位,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尤大(占1999年 国内生总值的50%,即1030亿元人民币)。广州市每年举行的贸易交易会,更奠定 该市在全省的商贸地位; 本文件主要是一份利用非官方资料去探讨于“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这个课题的不同意 见及分析的研究文件。本文件所罗列的意见和分析,旨在促进公众在“香港2030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就 有关课题进行讨论和提供意见,但这并不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同意本文件所罗列的意见和分析。 (b)  华南的运输中枢 i. 由广州轴射出来的多条主要公路(如广深公路和广佛公路)和铁路(如广深铁路),令广 州与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交通畅顺快捷。至于与省外地区的联系,广州的火车站提 供了通往邻近以至偏远省份或城市 (如广西、福建和北京) 的火车服务; ii. 广州现有的机场是华南的主要机场,提供往内地其他大城市的航班服务,是中国三大 航空公司之一的南方航空公司的基地。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于2003年落成后,将成为 内地第三大机场,加强广州作为华南交通中枢的地位;以及 iii. 以1999年处理的货物吨数计,广州是内地第二大港口。199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1 570 000吨。广州市是主要的转运港,大量货物经该市转运往香港后出口。1999年, 广州的港口处理了1 120 000标准货柜单位,比1998年上升了32.4%。在全部货物吞吐 量中,共有387 000标准货柜单位属国内贸易货柜,比1998年上升了218%。由于广州 市大力开拓国内贸易货柜运输,促使该市成为华南的枢纽港口。 深圳 7. 深圳 (图三) 是于1980年成立的4个经济特区之一,以快速的发展步伐,在短短20年间,由边陲小 镇发展成现代化的城市。2000年,深圳夺得花园城市国际奖,并将会主办2001年花园城市比赛。深 圳的土地面积为202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7百万人4。深圳现时的发展情况有下列地方值得注意: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全国之冠: 1980至2000年间,深圳的人口增幅超过20倍,而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5 896元人民币,位居全国之首; (b)  外来投资: 深圳是经济特区,吸引了不少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前来,1998年这些企业共有11 035家(占整个珠三角地区的26%),出口贸易额高达264亿美元(比广州的103亿美元 高出许多); (c)  港口: 深圳的港口发展亦十分迅速。1999年,深圳的货柜吞吐量为2 800 000标准货柜单 位(其中约90%由蛇口、赤湾和盐田码头处理),是内地继上海之后的第二大货柜港 口。2000年全年深圳的货柜吞吐量更达4 000 000标准货柜单位,成为世界十大繁 忙货柜码头之一5;以及 (d)  高科技生产: 深圳正逐步开拓高科技工业。中央政府已批准深圳与北京和上海发展为国内的高 科技发展中心,而深圳每年举办的高科技展,显出了中央政府的支持。截止1999 年年底,深圳共有142家高科技企业,比1998年上升了21%6。1999年,深圳的高科 技产值为820亿元人民币,为1991年产值的36倍,在全国城市中排首位。 珠海 8. 珠海经济特区位于珠三角地区西岸,现有人口约1 200 000人,管治范围约7600平方公里 (图 四) 。就城市大小或经济发展而言,珠海较广州或深圳或许有所不及,但珠海市却有下列值得留意 的特色: (a)  花园城市: 珠海越来越以花园城市为建设目的,加强发展旅游和康乐活动(例如发展赛车场和 高尔夫球场等)。珠海于1998年取得联合国人居奖。为配合旅游业,已兴建展览设 施,以便举办各类展览(例如珠海航空展); (b)  高科技发展: 北部地区(包括唐家湾和金鼎)已发展成一个高科技走廊,主要供作发展高科技工 业和高等教育设施;以及 (c)  港口: 珠海由1982年起即发展港口设施,当年建成九洲港,其后又建成前山港和高栏 港。珠海的港口主要配合珠三角地区西岸特别是珠海和澳门的需要。1999年,珠 海的港口处理了290 000标准货柜单位,在全国排行第11位(1998年排行第10位)。 澳门 9. 澳门面积只有23.6平方公里,人口约44万。1999年澳门主权回归中国后,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 成立特别行政区 (图五) 。澳门以娱乐事业最为著名,并具有下列特色: (a)  娱乐与旅游: 澳门十分依赖娱乐事业和旅游业的收入。1999年,澳门合共接待7 400 000名海外 游客; (b)  机场: 澳门国际机场于1995年启用,每年可处理6 000 000名游客。1999年,该机场处理 了2 600 000名游客,及处理53 118吨的货物量。由2000年1月至9月,该机场所处 理的游客和货物较上一年分别上升23%和72%; (c)  人口: 澳门与香港不同,没有人口急速增长的压力。1970年代,澳门的总人口介乎200 000至240 000人之间。1980年代,增至逾300 000人,每年约增加10 000人。1990 年代,每年人口只增加约8 000人。近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为约4 000人,比以 往的6 000人为少。至于持单程通行证来澳并获准在澳门居留的内地人,每月有 280人。另家庭团叙特别专项将有20 000人,以每月420人之数,分4年安排来澳。 预计到2020年,澳门的人口约为650 000人。 规划远景 10. 2001年3月,国务院提交第十个五年计划(下称「十五计划」)给全国人大审批,而根据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该计划的规划期(2001 - 2005)的主要经济和 社会发展目标已经订定,即要维持较快的经济发展步伐,力求策略性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显著成 绩,提高经济增长和成效,务使奠定扎实的基础,使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一倍7。 11. 在地区层面,广东省及其下城市亦同时制定其十五计划纲要,并交有关省委及市委审批。根据2000 年10月26日广东省委所通过的一项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广州和深圳应加快发展步伐,力求成为现 代化的核心城市,展现多姿多采的面貌,并辐射其他地区。根据这项建议,应加强珠三角地区的整 体规划和宏观调控,清楚界定其功能,发展现代化的城市群。此外,又订下2005年建成各条高速公 路连系广东省各地级市的目标8。另外,广州、深圳目前被定为省的中心城市,珠海为区域中心城 市。为此,广州、深圳及珠海正进行部署,力求深化城市发展。把各类资料来源综合起来,有助透 视这些城市迈向21世纪的长远规划。 广州 12. 九五计划的规划目标,是把广州发展成现代化的国际城市,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广东省加快实 现现代化。广州在珠三角地区担当下列八大主要功用: (a) 科技中心; (b) 金融中心; (c) 资讯中心; (d) 运输中心; (e) 商业中心; (f) 旅游中心; (g) 教育中心;以及 (h) 文化中心。 13. 尽管有上述规划远景及长久以来作为华南的商贸和行政中心,广州还须面对珠三角地区邻近城市 (特别是深圳) 的挑战和竞争。为迎接挑战,广州已于2000年重订行政界线,把花都和番禺的行政 级别由「县级市」改为「区」。经重整后,由广州市政府直接管辖的地区面积由1 400平方公里, 增至3 700平方公里,把广州申延成为海滨城市。 14. 与此同时,广州积极拟备一份新的总体规划,以便勾划城市发展的蓝图。广州当局并邀请清华大 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学院、同济大学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5个机 构,为广州拟写总体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仍在研究这些机构所提供的资料和意见,尚未有定 案,但下列有关广州的角色和规划远景方面的建议却值得注意: (a)  华南的商贸中心: 由于初级和次级产业的比重日趋下降,因此需要加强开拓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的主 要动力。应大力提倡发展广州的物流服务以及金融和资讯科技产业。 (b)  广州配合其他城市所担当的角色: 除了深圳与香港在珠三角东岸形成的核心外,广州应成为珠三角地区另一个重要 核心。广州应进一步发展成有超过一千万人口的城市,并向珠三角地区邻近城市 提供服务和发挥其他作用。广州应成为吸引外来资金的重要窗口,以及作为内地 货物出口的门户。 (c)  华南运输枢纽: 香港致力成为航运和空运服务国际枢纽,并早已建立了这方面的地位。在认识到 这个事实的同时,广州应全力发展成为华南的运输枢纽,应付内地的需要和需 求。广州新建的机场和内河运输的优势应善加利用。 15. 与此同时,广州展开了多项,以增强日后的竞争力: (a)  新机场: 投资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的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可望于2003年建成。预计到 2010年时,新机场所处理的旅客每年将达25 000 000人,每年的货物吞吐量最多 可达1 000 000万吨。新机场会成为内地的一个主要枢纽,与上海和北京鼎足而 立。 (b)  广州地铁: 现正处于施工阶段的第二条广州地铁,将于2003年完工。这条南北走向的地铁全 长23公里,北连新机场,并穿越现有市区核心的繁忙地区。 (c)  高科技与生化科技枢纽: 广州市副市长林元和表示,广州发展高科技可增强广州于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力9。 软件与生化科技将会是该市重点发展项目。软件制作在高科技产业中占主导地 位,全国排名仅在北京的中关村之后。到2005年时,软件制作的总产值将达200亿 元人民币10。此外,政府将会开发一个广州国际生化岛,面积1.8平方公里,交由 企业经营。此外,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 深圳 16. 2000年1月24日,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至2010年)。根据这个总体规划,深圳到 2010年时,会发展成一个大都会,金融、商业、贸易、资讯科技、运输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此 外,深圳作为一个繁荣兴旺和管理完善的城市,能够吸引游客,并且提供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在 2011年后,预计深圳会蜕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城市,呈现自成一格的形象和面貌。有关的策略目 标,旨在把深圳发展为地区的经济中心、花园城市和现代化的国际都市 (图六) 。 17. 总体规划把深圳经济特区分为三大经济发展区(即南山发展区、中央发展区、东部发展区) (图 七): (a)中央发展区(74平方公里)包括福田区和罗湖-上步区,是深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推算人口为1 150 000万人。 (b)东部发展区(15平方公里)包括沙头角、盐田和梅沙地区,推算人口为180 000人,会成为 国际运输枢纽及综合旅客和商务中心。 (c)南山发展区(72平方公里)容纳470 000人,将会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运输枢纽、物流中心 和分销中心、教育和研究基地及主要的旅游区。 18. 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总体规划探讨了下列产业的前景: (a)  高科技工业 : 高科技工业为深圳经济增长提供了最重要动力,按计划会发展为起主导作用、具 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科技工业园已经划定,包括深圳高科技工业园、葵涌高科 技工业区、龙岗工业区出口高科技工业园、龙华高科技发展区、航空城高科技加 工工业区; (b)  现代化物流中心: 物流和分销业是另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带动深圳日后的经济发展。深圳当局建 议成立8个物流园区,分为中转枢纽和分销中心。总体规划订定了物流园区(松岗- 清水河、平湖、盐田港、西港和机场-宝安)的发展优先次序;以及 (c)  商贸产业: 以金融、资讯科技、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会成为深圳日后经济增长的动力。总体 规划集中勾划福田作为商业中心区的发展及建立3个层次的商业服务中心(即一个 全市商业服务中心、5个地区级中心和23个市镇级中心)。 19.  2000年9月深圳市市长于幼军订下在2001至2005年吸引200亿美元外来投资总额的目标,即相等于 过去20年的外来投资总额11。此外,据报根据十五计划,在未来15年,深圳会投资合共550亿元人民 币来发展基础设施(包括深港西部通道),规模足与香港媲美12。根据于市长2001年2月的声明,深圳 已定下2005年达到基本现代化,到20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30年赶上先进发达国家水平 13。另外,预计深圳生产总值在2005年会达至3000亿人民币14。 20. 根据深圳市委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15,深圳会全面加快海港建设,并要进一步强化深圳的华南集装 箱枢纽港的地位,加快东部、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港口配套设施和公用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大力 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推进与香港港口的分工协作,争取“十五”期间,进入世界八大集装箱港之 列。 珠海 21. 珠海政府刚制订新一份的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初稿(1999至2020年),这份初稿会送交省政府审批, 然后提请国务院作最后批准。正式完成程序需时约一年,不过,这份规划有一些特色仍值得留意: (a)珠海当局了解到未来的经济发展不会大幅跃升,所以选取了另一发展路径。为此,珠海市 总体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环境,并把珠海发展为花园城市。为免不同土地用途邻 接引起问题,新的工业和高科技发展会设于珠海北部和南部,只有不会引起污染的加工工 业,才会容许留在市中心地区; (b)珠海会利用离岸岛屿的发展潜力,并计划发展万山群岛,进行与旅游、化学、医学和渔业 有关的活动。珠海市范围内的水域,计划用作海鱼养殖、化工和旅游活动; (c)珠海当局计划发展两条主要的道路和铁路,即广珠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以便提供方便快 捷的交通,贯通珠海和珠三角地区西岸其他地区,以至连接内地更偏远的地区。现正考虑 拟订计划,进一步扩展这些运输网络,以加强珠海与澳门的交通联系。广珠铁路珠海段的 路线和以斗门为车站已有定案,只要筹集到所需资金,便会展开建筑工程。另外又有计划 把铁路扩展至澳门的路 新市镇; (d)长远来说,珠海仍正考虑发展伶仃洋大桥,提供直通香港的道路。珠海现正研究南北线两 个方案。北线方案以金鼎为 陆点,穿越淇澳和内伶仃岛,到达香港的 陆点烂角咀。南 线方案建议一条连接珠海、澳门和香港的新桥路线( 陆点为大屿山南端);以及 (e)根据新的总体规划,珠海的人口在2020年将达1 800 000-1 900 000人。珠海的城市化水 平力求由现时的40%增至2020年的95%。此外,根据规划,及至2005年珠海的国内生产总值 会达到400-500亿元人民币。较长远而言,更会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为60 000元人民币。 澳门 22. 随 1999年回归后,澳门正朝 旅游城市方面发展,因此在城市规划方面将 重旅游设施的用地及 规划,总观其发展政策将包括以下各点: (a)在旅游设施项目方面将新批出土地兴建渔人码头、卫视影城、妈祖文化村及黄大仙庙等项 目,以加强旅游景点。 (b)澳门半岛及 仔岛已有足够土地作为未来20年人口增长之需要,按已有土地规划情况,澳 门半岛将可容纳550 000人,离岛将可容纳160 000人,因此按现有人口增长速度,并不会 对澳门现有居住用地产生压力。 (c)路 新城填海区计划总面积有62公顷,将随 澳门特别行政区旅游发展政策之需要进行修 改,由原来的商住用地为主,转为以旅游服务用地为主。并预留土地作为通往中国内陆道 路网之需要。 (d)与此同时,澳门当局会致力改善澳门居民的生活环境,举例来说,市民的平均居住面积最 近已由每人10至15平方米,增至每人15至20平方米。这个数字已超越新加坡的标准,并接 近马来西亚的水平。此外,新发展区更订下20至25平方米的目标;以及 (e)与香港不同的是,澳门无须面对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而澳门当局正考虑制定政策,以求 吸引更多人移居澳门,特别是专才及投资移民。 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对香港的影响 23. 以上阐述了4个城市的现况和日后发展去向,至于对香港日后发展的显著影响,现综述如下: 区域基础设施 (a)为了配合珠三角地区的急速发展,须加快发展跨界运输通道,使香港能作好充分准备,应 付未来的发展需要,迅速掌握机遇。深港西部通道的规划及 仃洋大桥的长远建议,正可 以满足对更多跨界通道的需求,方便跨界货物运输和旅客往来。 (b)在以较长远时间的策略层面而言,有需要探讨应否增设跨界通道或使跨界运作更有效率, 以便配合有增无已的跨界活动。广东省的十五计划预计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的 功能互补互惠,而整体发展须以宏观方式调控。深圳的整体规划建议发展深港东部通道, 以便进一步应付跨界交通。有鉴于此,香港须重新全盘考虑如何与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 配合,特别是铁路、道路、港口和机场发展方面,以求为香港的长远运输设施作出规划 时,能与内地的建议互相配合。 在内地的香港居民 (c)由于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日趋紧密,两地的货物运输和旅客往来将会越来 越频繁。根据规划署于2000年3月完成的「跨界旅运统计调查」,在实地调查期间,约有1 400 000名香港居民前赴内地,而其中约627 300人是定期前赴内地的。此外,由多个不同 机构进行的调查都显示,香港居民往内地居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实有必要确切知道 香港居民在内地居住的数目,以及估量日后的发展。 (d)此外,香港与内地日趋频繁的社会经济往来,以及香港缺乏土地应付未来发展需要,都会 令政府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须要研究边境禁区的潜力,以及长远来说可以如何利用这些 地区的土地。 旅游 (e)为促进跨界旅游,内地与香港都努力简化外地旅客往珠三角地区的出入境手续,以及增加 内地旅客往香港旅游的名额,与此同时,珠三角地区已逐步融合成一个旅游大区。不久将 来,香港迪士尼乐园更会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并可望会带动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 (f)此外,应留意于2000年内地旅客差不多占香港旅客的30%,而香港居民往外地旅游的有85% 是以内地为目的地。因此,实有必要开拓珠三角地区的旅游潜力,同时考虑配合区内各主 要城市日后的发展。 高科技工业 (g)在深圳指定试行高科技发展的同时,香港亦提倡以高科技发展为目标。现时,有些机构促 请政府加强与深圳合作发展高科技,在边境地区设立高科技工业园。在制定有关高科技生 产的整体策略时,实应进一步研究珠三角地区的潜力和限制,以及探求加强合作和协调的 可行办法。 下一步 24. 有关广州、深圳、珠海和澳门的发展对香港可能产生的影响(第23段),会在香港2030研究的其他文 件中进一步探讨。 附件 图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规划图 图二:广州市图 图三:深圳市图 图四:珠海市图 图五:澳门市图 图六: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图(1996-2010) 图七:深圳结构规划图 注脚 1 香港政府统计处编制的第二十一号专题报告书(1999年4月) 2 "迈向世界级大都会",恒生经济月报 (1999年11月/12月) 3 香港政府统计处编制的香港统计数字一览(2000年版) 4 2001年4月17日深圳特区报网上报导 5 2001年2月8日大公报网上报导 6 2000年10月12日香港商报网上报导 7 2000年10月19日深圳特区报 8 2000年11月3日南方日报 9  2000年11月8日南华早报与大公报网上报导 10 2000年11月16日大公报网上报导 11 2000年9月22日大公报网上报导 12 2000年11月11日明报网上报导 13 2001年3月1日大公报网上报导 14 2001年2月7日深圳特区报网上报导 15 2001年2月7日深圳特区报网上报导 参考资料 1. Cotai - The New City in Macau Territory, Macau Government (March 1995) 2.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HK and Zhujiang Delta, Sung Yun-wing, Keynote Speech presented to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esource Management, Urbanisation and Governance in HK and the Zhujiang Delta, 23-24 May 2000 3. 2000年10月19日、2001年2月7日及4月17日深圳特区报网上报导 4. 2000年9月22日、11月8、16、27日、2001年2月8日及3月1日大公报网上报导 5. 2000年10月12日香港商报网上报导 6. 2000年11月3日南方日报 7. 2000年11月8日南华早报网上报导 8. 2000年11月11日明报网上报导 9. 香港政府统计处编制的香港统计数字一览(2000年版) 10. 香港政府统计处编制的第二十一号专题报告书(1999年4月) 11.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00),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12.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文本 13. 粤港澳经济协调发展与基础设施投资,刘艺良,谭建生,张中华主篇,湖北省人民出版社 (1999) 14.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协调与持续发展(The Planning for Urban Agglomeration of PRD Economic Region -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广东省建设委员会、珠江 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组编着),中华建筑师工业出版社 15.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1999年10月) 16. "粤港澳共筑珠三角超级大都会",令彬,人民日报,4.8.2000 17. 中国航运发展报告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8. 中国港口年鉴1999,中国 口杂志社(1999) 19.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着,科学出版社(2000) 20. "迈向世界级大都会",恒生经济月报 (1999年11月/12月) 21. "香港与深圳-双城记",恒生经济月报 (2000年5月) 22. "共瞻远景,齐创未来-香港长远发展需要及目标",策略发展委员会(2000年2月) 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 2001年6月
/
本文档为【广州、深圳、珠海与澳门的规划架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