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2010-10-28 5页 pdf 166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5173

暂无简介

举报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极地区逐渐转变为世界政治的一个热点地区。在全球资源、能源短 缺的今天,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资源已为国际社会所认识,并成为关注焦点[1]。随着气候迅 速变暖,北极资源开发和航道商业运营逐渐走向现实,这些变化驱使有关国家或国家集团进 一步重视北极和参与北极事务,北极地缘政治关系日趋复杂。挪威、丹麦、加拿大、美国、俄罗 斯频频“出招”,加快“蓝色圈地运动”的步伐[2]。在当今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北 极地缘政治关系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利益交织更加复杂,矛盾与争议 进一步加深,利害关系的...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极地区逐渐转变为世界政治的一个热点地区。在全球资源、能源短 缺的今天,北极地区蕴藏的丰富资源已为国际社会所认识,并成为关注焦点[1]。随着气候迅 速变暖,北极资源开发和航道商业运营逐渐走向现实,这些变化驱使有关国家或国家集团进 一步重视北极和参与北极事务,北极地缘政治关系日趋复杂。挪威、丹麦、加拿大、美国、俄罗 斯频频“出招”,加快“蓝色圈地运动”的步伐[2]。在当今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北 极地缘政治关系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政治行为体之间利益交织更加复杂,矛盾与争议 进一步加深,利害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行为体各方之间亲疏关系不定,北极地缘政治局势的 动态性增强、复杂性加大。 1 地缘政治格局及其分析方法 1.1何谓地缘政治格局 地缘政治格局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内,以政治行为体为单元(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 织等)的地缘政治力量中心,通过地理空间进行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 它由地缘政治单元、空间连接体和互动等基本要素组成。地缘政治格局的概念包含以下含 义:①地缘政治格局是由地缘政治力量中心塑造的,地缘政治力量中心必然是地缘政治行为 体主角,非力量中心在地缘政治格局建造中不具有主导作用。②地缘政治格局存在空间形 态,具有覆盖的空间范围,主角行为体的数量、位置关系等。③结构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互动 是地缘政治格局生命的动力[3]。 地缘政治格局是在一定的历史过程中行为体各方通过反复磨合与平衡形成的,具有相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陆俊元 (江南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4)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WORLD REGIONAL STUDIES 第 19 卷第 1 期 2 0 1 0年 1 月 Vol. 19, No.1 Mar. , 2 0 1 0 摘 要:冷战结束后,北极地区逐渐发展为世界政治的一个热点,北极地缘政治局势处在快速的 变化发展之中。地缘政治格局是控制地缘政治形势发展的一个结构因素,分析地缘政治格局有助 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复杂的、变动的地缘政治现实关系。本文在地缘政治格局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地 缘政治格局的基本分析方法,并以此分析了冷战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格局;特征 中图分类号:K901.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2009-12-16;修订日期: 2010-01-14 基金项目: 科技部项目“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综合科学考察与多边合作研究”资助(2008DFA20420); 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项目“北极地缘政治与我国对策研究”资助 (NBQY200908)。 作者简介: 陆俊元(1963-),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E-mail:junyuanlu@yahoo.com.cn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19 卷 对稳定性,它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是我们认知动态的国际政治局势的 一条重要途径。 1.2地缘政治格局的内在特征 地缘政治格局除了具有政治格局的一般性特点外,还具有其清晰的内在特征,主要表现有: (1)地缘政治格局是一种具有物理性特征的空间结构。与那些抽象的政治结构相比,地缘政 治格局存在物理性的体现:作为格局主体的地缘政治单元通常表现为具有位置、面积等属性的 国家或国家集团;各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分是由陆地或海洋等各种形态的地理空间担当的,它们 也是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通过地理空间进行的。因而,地缘 政治格局是一种实在的结构,具有物理形态。 (2)地缘政治格局的构件包含硬件和软件两种性质,它们互为补充,不可或缺。行为体的大 小和区位、行为体之间的距离、连接体的自然状况等是组成地缘政治格局的硬件;互动关系是地 缘政治格局的软件成份;而行为体的力量则兼具硬件和软件的双重特点。地缘政治格局把这些 硬件和软件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3)地缘政治格局是由实力和地理力组成的地缘政治力量互动创造的平衡结构。地缘政治 格局不同于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它是由地缘政治力量的平衡造成的。地缘政治力量不仅仅是 行为体的实力,还有行为体的地理力。实力+地理力组成的地缘政治力的大致平衡,可以形成有 效的地缘政治格局。 1.3地缘政治格局的分析方法 (1)分析主角行为体。主角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活动是主动的、强力的和领导性的, 其作用是强大的、直接的和全局性的,它或它们在地缘政治格局的营造中发挥建设性的或破坏 性的作用。 (2)分析结构的连接条件。地缘政治格局是由各种地缘政治连接条件把行为体连接为一个 整体而成的,结构的连接条件包括行为体单元本身和单元之间的空间连接。考察地缘政治格局 需重点关注行为体主角的地缘政治特征以及行为体之间的空间联系。 (3)分析结构内的互动关系。互动是行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需重点分析主角行为体之间的 相互关系及其运动。结构内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是不平衡的,需分析互动关系的差异。 (4)整体分析。把确定的地缘政治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作整体性的综合性的观察与分析。 2 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 运用上文指出的地缘政治格局概念及其分析方法,针对当今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现 实,可以发现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特征。当今北极的地缘政治格局是在冷战格局基础上发 展演化过来的,不免带有几许冷战遗迹,但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结构性改变、国际政治的 深刻变化和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等因素导致北极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许多与冷战时期明显不 同的新的特征。其主要表现有: 2.1冷战导致的对立性二元结构消失,建立在人类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整体性加强,北极地缘政 治一体化趋势出现 冷战时期北极地缘政治格局表现为典型的二元结构,它是因为美苏对抗(在北极主要是军 事和战略对抗)造成的,美国和苏联维护的是他们的自身利益,不会去考虑国际社会在北极地 区的共同利益,在当时,美苏关系代表了绝大部分的北极地缘政治关系。 2 1 期 陆俊元: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冷战结束后,气候、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威胁,国际社 会的普遍合作得到加强。北极自然环境敏感而脆弱,北极地区环境的快速改变将对北美、欧 洲、东亚等北半球地区乃至全球产生深刻影响,北极地区关系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共同利 益,在冷战后国际合作普遍加强的大趋势中,北极事务的国际合作已得到显著加强。如北极 理事会作为北极国家政府间的一个重要的沟通与合作机制,覆盖了所有北极国家,自1996 年成立以来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北极地区普遍的国际合作的加强,北极地缘政治格局发生结构性改变,原先的二元 结构逐渐化解,国家之间全面的均衡的关系得以正常化地发展,共同利益导致北极地区各国 之间关系发展的多边网络化特征显现,北极地缘政治的整体性比以往更加明显,作为一个整 体的北极区域地缘政治显示出一定的一体化趋势,原本分裂的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向一个整 体的结构转变。 2.2行为体多样化发展,除了主权国家之外,国家集团、国际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新型行为 体积极参与北极地缘政治关系构建,形成多层次的立体式地缘政治结构 冷战后,国际政治行为体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与冷战时期不同,国家中心主义大大下降, 非政府行为体积极涌入国际政治之中,成为非常活跃的新主体,特别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 国际之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大有用武之地,发挥非常突出的作用。冷战后的北极事务增添了 许多新的内容,除了安全事务以外,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综合影响构成与北极 相关的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重点和热点。面对这些问题,国际组织发挥了主权国家往往无 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独特作用,因而,以国际组织为代表的新型行为体成为冷战后营造北极 地缘政治的重要成员。 从行为体角度来看,当今北极地缘政治结构已经不再是冷战时期那样的单一层面的扁 平结构,而是具有多个层面的复合式立体结构。在新的结构中,主权国家仍然是主要层面,但 已经不是唯一层面,国家之上有国家集团(如欧盟),国家之下有非政府组织等,形成具有多 个层面的复合式结构。 2.3北极地缘政治区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全球化特征 北极地缘政治格局是建立在北极地缘政治区域基础上的,北极地缘政治区域是北极地 缘政治发生与发展的空间依托。北极地缘政治区域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 北极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如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几乎是全球性的,北极航 道的战略影响也完全超越北极地区本身。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其它国际政治行为体 主动参与北极事务,行为体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和越来越远,北极地缘政治关系所覆盖的范 围已经大大超过了北极地区本身,并呈现向全球方向扩大的迹象。如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 在逐渐加入北极事务。越来越多与北极距离遥远的国家也希望参与“北极馅饼”的瓜分[4]。 这样,在冷战后急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北极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在升 高,北极与世界政治的联动性加强,导致北极地缘政治的边界不断往外拓展,其结果是北极 地缘政治的空间膨胀,并随着越来越多的外部国际政治行为体的介入,北极地缘政治呈现一 定的全球化特点。 北极地缘政治空间除了在水平层面表现出向全球方向扩大趋势的同时,还在垂直方向 向外层空间发展。如美国针对欧亚大陆主要战略大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北极上空从大气层 到外层空间都变成了新的地缘政治竞争场所。总体来看,北极地缘政治空间的发展也表现出 3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19 卷 立体化趋势。 2.4行为体之间根据利害关系进行组合,形成多个地缘政治团体,合纵连横,谋略斗争 在北极地缘政治竞争中,作为构建地缘政治关系主体的国家在独立竞争之外,往往会根 据利害关系形成不同的组合,借用集体力量来保障个体利益。虽然各国之间的利益不可能完 全一致,但某些国家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它们就可能联合起来,组成同一阵营,在北极地缘 政治竞争中发挥集体优势,先赢得集体利益,再分割国家利益。 目前,北极地区业已形成的地缘政治组合主要有北极五国、环北极八国、巴伦支欧洲等。 如北极五国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协调关系,维护其共同利益。环北极八国组合主要通过北 极理事会机制进行。近年来,北极五国组合发展较快。2008年5月27至29日,加拿大、丹 麦、挪威、俄罗斯、美国五个环北冰洋国家在格陵兰岛伊鲁丽塞特进行政治磋商,商定在现有 国际公约基础上开始谈判北极分割事宜。会议发表的《伊鲁丽塞特宣言》强调五国在北极事 务中的特殊利益和权力,他们希望由北极五国在北冰洋事务中发挥主要作用,而不希望产生 更多的国际法律制度来影响其对北冰洋的管理。宣言提出,“由于这5个北极国家对北冰洋 的大片海域拥有主权、主权权利、司法权,它们在处理这些挑战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上有着独 特的优势。”他们认为,2007年10月15日至16日奥斯陆高层官员会议上讨论的一个制度 是一个适用于北冰洋的、具有广泛性的法律框架,这个法律框架为五个沿海国和其他有关的 当事方执行和运用相关规定来进行有效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性文件,因而反对制 定一套新的综合性的北冰洋国际管理法律制度[5]。这实际上反映了北极五国欲最大程度地 保障其自身特殊权利并反对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介入北极事务的意图。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北极五国关系中又有进一步的关系组合,美国、加拿大、挪威、丹 麦的关系要更近一些,它们同俄罗斯之间的利益分歧也比较明显。如俄罗斯指责美国、挪威、 丹麦和加拿大正在共同执行禁止俄罗斯从大陆架开采资源的政策,俄认为这不符合其经济、 地缘和防务利益,并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整体性威胁。 2.5在传统安全领域,美俄在北极地区的对抗没有完全消失,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仍然保留着 冷战遗留的地缘政治裂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水火不相容的意识形态对立导致北极地区同样成为美苏军事 和战略对峙的鸿沟。苏联瓦解后,包括北极地区在内的国际关系体系重新组合,俄罗斯与欧 美之间的意识形态边界被打破。但是,意识形态不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全部因素,影响国际关 系运行的地缘政治因素在北极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国领导下的海洋体系看来,俄罗斯 继承了前苏联的基本地缘政治属性,它仍然是位居欧亚大陆腹心、拥有巨大核打击能力、能 够对美国构成核威慑的挑战者,也就是说俄罗斯仍然是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威胁。可见,世 界地缘政治关系中海权与陆权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它依然是全球性地缘政 治关系的重要内容[6]。 海权与陆权是两种分别诞生于海洋环境和大陆环境中的不同性质的地缘政治权力,它 们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美国理论家科恩认为,海洋环境和大陆环境的差异为完全不同 的地缘政治结构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在两种环境中演进的文明、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根本不同 的[7]。在主导欧美的海洋文明观看来,美欧与俄罗斯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地缘政治矛 盾,在安全领域俄罗斯是难以得到信任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坚定不移地实施以俄罗斯为对 手的战略,并努力将其势力向俄罗斯边界方向推进,俄罗斯与北约在安全领域的对抗没有根 4 1 期 陆俊元: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 本性改变,在北极地区,美俄之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安全分水岭昭然若揭。 3 结语 从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原理来看,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形势发展受到北极地缘 政治格局的控制,因而,分析北极地缘政治格局是认识北极地缘政治形势并进而理解北极地 缘政治关系的一条有益途径。本文提出的地缘政治格局分析方法既可用来对特定区域中的 地缘政治格局进行系统和详细的解构分析,也可用于对地缘政治格局作总体性的和特征性 的观察。本文正是后者,是对冷战结束以来北极地区地缘政治格局总体特征的探讨,而对其 系统性的分析有待继续。目前,北极地缘政治格局仍然在变化发展之中,但从冷战结束发展 至今,北极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已基本成形。总体而言,受北极地缘政治行为体的多元化发展, 各方在资源、经济、航运、环境、战略、安全等领域利益的不整合与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影响,当 今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是一个多层次的和多元化的复合式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侠,刘玉新,凌晓良,等. 北极地区人口数量、组成与分布[J]. 世界地理研究,2008(4):132-141. [2] 冯春萍. 北极蓝色圈地运动[N]. 环球时报,2009-10-28. [3] 陆俊元. 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247. [4] 俄媒体. 莫斯科掉入北极陷阱造成无法弥补损失[N/O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8/14/con- tent_6527704.htm. 2007-08-14. [5] 刘斌. 北极5国发布〈伊鲁丽塞特宣言〉[J]. 国外极地考察信息汇编,2009(11):24-25. [6] 陆俊元. 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M]. 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123-127. [7] Cohen S B. Geopolitics of the World System[M].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2003.34.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political Pattern in the Arctic Region LU Jun-yuan (Jiangnan Social University,Suzhou 215124,jiangsu,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the Arctic region has gradually be- come a‘hotspot’of the world politics. The geopolitical dynamics in the Arctic are now changing rapidly. The geopolitical pattern in a geopolitical system is a structural factor that could control development of the geopolitical circum- stances. So an analysis of geopolitical pattern is very useful for recogniz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and changing geopolitic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eopolitical pattern,this paper contributed the principal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geopolitical pattern,and then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political pattern in the Arctic region after the Cold War era. Key words: the Arctic region;geopolitics;geopolitical pattern;characteristic 5
/
本文档为【当今北极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