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科学精神

论科学精神

2010-11-03 5页 pdf 209KB 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6036

暂无简介

举报
论科学精神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 14 ,No. 10 ,1998 ·科技与社会· 论 科 学 精 神 彭 炳 忠   摘要  本文认为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要素。默顿从社会关系视角提出的“科学的精神 气质”概念 ,不能作为科学文化的核心即科学精神的全部内容。本文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社会关系 视角拓展到文化人类学视角 ,从文化视角提出了科学精神的层次结构概念 ,认为科学精神是由认识 论层次、社会关系层次和价值观层次等三个层次构成的逐步递进的有机整体 ,而每一层次有着相应 的具体规范 ,并由此构成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本文最后...
论科学精神
自然辩证法研究 Vol. 14 ,No. 10 ,1998 ·科技与社会· 论 科 学 精 神 彭 炳 忠   摘要  本文认为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要素。默顿从社会关系视角提出的“科学的精神 气质”概念 ,不能作为科学文化的核心即科学精神的全部内容。本文对科学精神的研究从社会关系 视角拓展到文化人类学视角 ,从文化视角提出了科学精神的层次结构概念 ,认为科学精神是由认识 论层次、社会关系层次和价值观层次等三个层次构成的逐步递进的有机整体 ,而每一层次有着相应 的具体 ,并由此构成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本文最后就科学精神对科学共同体的功能和对社 会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效应作了探讨。   二十世纪以来 ,人们对科学的作用 ,进行了全面 而深刻的领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 ,人们越来越 深刻地意识到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活动过程就是 创造科学文化的过程。诚然 ,科学已不再仅仅只是 一种理性创造 ,一种逻辑过程 ,一种“范式”,一个“研 究纲领”或一个“信息域”,也不只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将拥有自己的文化规范 ,沉淀出自己特殊的文 化精神。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涵 括的一套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是科学文化 的核心结构。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 ,被科学 家内在化而形成科学家的科学良心 ;另一方面 ,又逐 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被大众内在化并形成大 众的科学意识。 1  社会关系视角的科学精神 :对默顿 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概念的评析   对科学精神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的是美国著 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他于 1942 年发表了后来定 名为《科学的规范结构》〔1〕的文章 (该文最初是以《科 学和民主札记》为发表的)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科 学的精神气质”。 默顿认为 ,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 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 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于习 俗的价值而获得合法的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 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 学家内在化了 ,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 ,或者用精 神分析学的术语来说 ,也就是形成了他的超我。虽 然科学的精神气质并未被系统整理 ,但是从科学家 的习惯中 ,在无数论述科学精神的著作中 ,在由于触 犯科学的精神气质而激起的道德义愤中所表现出来 的道义上的意见一致方面 ,可以推断出科学的精神 气质。 默顿接着指出 ,有四条基本规范 ,构成了现代科 学的精神气质。这四条规范是 :普遍性 ( Universal2 ism) 、公有性 (“Communism”) 、无私利性 (Disirested2 ness) 、和有条理的怀疑论 (Organized Skeptcism) 。 普遍性要求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 等或任何诸如此类的特征都不应在对任何科学家的 研究成果的之中予以考虑 ,对正在进入科学行 列的假说的接受或排斥 ,并不取决于该学说倡导者 的个人属性或社会属性。 公有性要求一项新的科学成果公开之后 ,其创 造者个人不得宣称占有的这一新思想、新信息或新 理论。科学家应当公开科学成果 ,并被分配给全体 社会成员。 无私利性要求科学家为“科学的目的”从事科学 42 研究 ,要求科学家们不把从事科学研究视为带来荣 誉、地位、声望或金钱的敲门砖 ,并谴责运用不正当 手段在科学竞争中抬高自己或压倒对手。 有条理的怀疑论提倡一种怀疑精神 ,“科学向包 括潜在性在内的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每一个方面的 事实提出疑问”。当然 ,这里的怀疑论不是胡乱怀 疑 ,而必须借助于经验的和逻辑的标准。 科学的精神气质是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基础。 然而 ,正是这一基础 ,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批评与诘 难 ,自六十年代以来 ,至今仍然争论不休。关于这些 争论可以分为两大类 :〔2〕一类是在承认其基本内容 的前提下进行修正与补充 ,强调默顿的四条规范并 不是圆满与充分的 ,并增加了其他规范。例如巴伯 增加了理性精神与感情中立 ;斯托勒增加了客观性 和概括性 ;齐曼强调必须增加创新精神 ,等等。就是 默顿本人在 1957 的有关论著中也增加了谦虚和创 新性。更有甚者 ,有一位作者把规范增加到十一条 之多。可见对规范的条文是众说纷纭。另一大类意 见则趋向于否定默顿规范的实际存在。他们之中有 人认为 ,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是一个“神话”;有人 提出 ,科学规范并不是现实的存在 ,因为它们只有在 违反了它们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有人认为 ,默顿的每 一条规范都有一条与之相对应的“反规范”存在。像 马尔凯这样有影响的科学社会学家 ,虽然承认科学 这种社会体制是比较有效地产生了详细的、准确的、 客观的知识 ,似乎有理由推论存在着这样一组规范 , 但是他又指出 ,并没有证据说明这种规范已经体制 化了 ,相反地倒有证据说明其他规范是起作用的。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一场争论呢 ? 对于前一类争论 ,与我国许多学者关于科学精 神的研究及对其内容的表述一样 (笔者曾对科学精 神的各种表述归纳出十二个特征〔3〕) ,笔者认为 ,仅 仅罗列科学精神的具体规范 ,是不足以准确地理解 科学精神的。我们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和 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 ,对科学精神的内在结构进 行深层剖析 ,才能达到完整把握科学精神的目的。 对于后一类争论 ,加斯顿曾中肯地指出 ,他们 “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证据。他们显示了一种倾向 , 即从单一的或几个对背离规范的观察跳跃到全面否 定这些规范在指导科学家行为上的正当性和有效 性”。〔4〕笔者认为 ,完全否定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 概念 ,是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的。其实 ,关于默顿的 科学的精神气质概念 ,我们可以用韦伯社会学理论 中的“理想类型”来解释。〔5〕理想类型是韦伯社会学 研究中的主要概念工具。所谓理想类型 ,是从一定 角度出发对现实的某类成份的抽象化 ,而这类成份 并不以纯粹的形态存在于现实之中。它不是描述性 概念 ,它并不对应于某个具体的经验实体 ;也不是规 范性概念 ,它不具有伦理学的含义。理想类型是一 种“概念上的纯净体”,但它不是思辨的产物 ,它建立 在经验的基础之上又高于经验。“科学的精神气质” 就是这样一种理想类型 ,它有经验的基础 ,是默顿从 他对大量科学史上的事实的研究抽象出这一组概念 的 ;但它并不是科学家所实际遵守的行为准则的真 实摹写 ,因此科学中存在着与规范不尽吻合之处就 不足为怪了。这种理想类型的功能就在于提供了一 个参照系 ,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 ,由此构建出理论模 式 ,然后据此进行经验的查证。然而 ,默顿只是从社 会关系这一角度揭示了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行为准 则 ,倘若将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作为科学文化的 核心 ———科学精神的全部内容 ,就会显示出它的欠 缺和片面性。 2  文化视角的科学精神 : 对科学规范结构的拓展   鉴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有必要对科学精神的 研究从社会关系层次拓展到文化人类学层次。我们 认为 ,文化视角的科学精神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直接 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 ,并逐步地展开为一个有序 的层次结构。首先 ,历史地看 ,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 文化演进中逐步形成、展开的过程 ;其次 ,逻辑地看 , 科学精神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 ,而每一 层次有着相应的具体规范。本文不缠绵于枝节规 范 ,而只就其最基本的规范加以阐发 ,其他规范都可 以由基本规范直接导出 ,或者说 ,其他规范只不过是 基本规范在某些方面的表现。 我们认为 ,文化视角的科学精神可以逐步地展 开为三个递进的层次 ,即认识论层次、社会关系层次 和价值观层次。 科学精神的第一个层次 ,即认识论层次 ,主要表 现为科学认识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 验性等规范 ,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 ,构成 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52           论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认识论规范是由科学认识对象的客 观性决定的。 科学认识的客观性是指科学认识主体自身的实 在性 ,是科学主体对客体反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亦 即主体经验符合客体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份。科 学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和本质 属性。从科学认识的对象来说 ,客观性是它的本质 特征。科学认识来自主体 ———客体的相互作用 ,不 仅包括客观存在的客体的作用 ,而且包括有能动性 的主体的作用。所以 ,科学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要求 科学认识应该尽量排除主观性 ,坚持客观性。辩证 唯物主义不仅坚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 ,而且将这条 认识规范推广到人类的一切认识活动领域。 从科学认识的成果 ———科学理论来看 ,客观真 理性是它的最根本要求。经过反复构建和选择而形 成的科学理论 ,在内容上反映了被认识客体多样性 的统一 ,再现和把握了被认识客体的整体规律。因 此 ,科学理论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形式 ,其中各 概念、定律之间按一定逻辑关系形成了严密的网络 体系。科学理论的逻辑一致性规范也是科学认识对 象客观性的反映。 实践的可检验性是评价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标 准。科学研究产生的成果需要经过检验 ,经过检验 的科学认识继而为科学家和社会所承认。检验联系 着发现和确认两个环节 ,这种关联是由检验担当确 认科学理论客观真理性的角色所决定的。实践的可 检验性也是以科学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为前提的。 科学精神的认识论规范是科学本质特征的直接 反映 ,但这一层次的科学精神也只有在自然科学取 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时 ,才充分地体现出来。古代的 自然科学知识 ,以经验形态存在于生产实践中 ,以理 论形态存在于自然哲学中 ,本身并不构成独立的存 在。是实验和数学才使科学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 从而形成了科学精神的认识论基础。 既然科学精神的认识论层次反映了科学的本质 特征 ,那么对于从事科学研究这一特殊实践活动的 社会群体 ———科学共同体来说 ,也就必须要遵循一 套特殊的社会规范 ,科学精神也就由认识论层次递 进到社会关系层次 ,即科学精神的第二个层次。默 顿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四条 规范 ,即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 论 ,或许还如有的学者所补充的 ,还有某些其他的规 范 ,但我们仍然可以认为这四条规范是最基本的 ,默 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四条规范 ,可以作为社会 关系层次上的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它的社 会性 ,同时人们的社会关系也体现在人类共同体及 其历史发展中。科学是一种秩序井然的小社会 ,而 维系着整个科学共同体秩序和调整其成员社会关系 的 ,是科学家们所遵循的一套社会规范 ,这就是体现 在社会关系层次上的科学精神。 科学发展到十九世纪 ,科学共同体才得以出现 , 它直接以科学的职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为基础。因 此 ,社会关系层次上的科学精神的规范化经历了一 个漫长的形成过程 ,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 是科学的社会体制化的一个标志。 科学精神的递进在经历了认识论层次和社会关 系层次之后 ,科学的社会功能不断加强 ,随着人们对 科学的反思 ,科学精神相应地进入到价值判断领域 , 即科学精神相应地递进到价值观层次 ,这是科学精 神的最高层次。 科学的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科学有用性的评价。 许多学者只重视科学的真理价值 ,他们认为 ,艺术在 于求美 ,伦理在于求善 ,而科学在于求真。其实 ,追 求真理并非科学的全部价值所在 ,科学通过求真 ,可 以达到求美 ,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 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 依靠追求真理 ,把它作为科学律令 ,就可以发现 一条道路 ,与其他人类活动合流 ,达到善。原因首先 在于 ,追求真理 ,这意味着无条件地把客观的现实世 界作为科学活动的出发点。立足在真实的世界上建 立人类文明 ,这样的文明才符合人类崇高的理想 ,也 与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完全适应。其实 ,追求真理也 标志着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 ,它为人类精神的发展 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合乎逻辑的导向善。自由地、 自觉地追求客观知识 ,就能实现向善的过渡。这个 绚丽的前景向人们展示出 ,真的追求和善是统一的。 科学与美的密切关系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到。科学家在追求真理时 ,因为新的发现而在内心 充满了美的感受。同样 ,人们在接受和评价科学理 论时 ,也会象欣赏艺术品一样 ,体验到某种审美快 乐。由求知的愿望而创造、欣赏 ,达到美的满足 ,这 是一条从真通向美的道路。另一方面 ,对美的追求 亦有助于真理的探索。例如 ,美学原则在假说建立 62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14 卷  第 10 期 及科学发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论学者甚至 将其概括为“臻美原则”。总之 ,科学的发展 ,确实在 美的价值、美的概念上深刻地打下了真的烙印。彭 加勒认为 ,科学真理将为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美 能被智慧所理解 ,是一种深奥的美、理智的美、由真 达致的美。〔6〕寻求这种科学美 ,不但在作真的追求 , 而且是在从事美的创造。 其实 ,早在一百多年前 ,马克思就曾科学地揭示 了科学的价值系统。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 史的有力杠杆 ,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7〕 马克思在这里所阐述的科学的革命精神 ,也是对科 学精神的价值规范的最高概括。科学的革命精神 ,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 ,科学是生产力。当自 然科学理论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时 ,它就转化为 直接的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 ,会引起人们的社会 关系发生相应变化 ,并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 变革 ,从而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第二 ,科学还可以 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为人类提供强大的精 神武器。它能破除迷信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推 动社会全面进步。 无论从物质上讲还是从精神上讲 ,科学都是一 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对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 ,马克思把科学这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导 向人类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 ,导向共产主义社会的 建立 ,而共产主义社会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社会。 这样 ,科学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在追求真、 善、美的统一的过程中 ,把人类引向自由与民主 ,富 裕和光明。 可见 ,马克思在认识到科学的本质力量之后 ,为 科学文化设置了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的全部本 质内涵就是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它把追 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8〕 总之 ,从对科学精神层次结构所作的分析中可 以看出 ,不仅科学精神的每个层次有一个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 ,而且层次之间也是相互耦合和逐层递进 的 ,科学精神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有机整体。科 学精神也只有从社会关系层次拓展到文化人类学层 次 ,才能完整地构成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 3  科学精神的功能结构 : 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   作为科学文化核心结构的科学精神 ,一方面被 科学家内在化而对科学文化系统的高效率的运行发 挥着无法替代的凝聚和激励功能 ;另一方面 ,又辐射 和发散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渗入到大众的意识 深层 ,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价值观念发 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 ,关于科学精神的功能 ,可区 分为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两个层次 ,即科学精神对 科学文化系统自身的功能和科学精神对社会文化的 影响效应两个方面 ,并由此构成科学精神的功能结 构。 科学精神的内部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 : 第一 ,确保科学活动的严肃性和科学性。科学 精神特别是其认识规范 ,对于科学理论在逻辑上的 首尾一致方面至关重要 ,它对科学知识的确证与证 伪提供了思维判断的先决条件 ,为科学共同体在鉴 别和确立科学认识成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 一作用是确保科学研究严肃性和科学性的基本保 证。 第二 ,协调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方式和社会 关系。在科学共同体中 ,科学家总是根据一定的规 范从事科学研究 ,并把研究成果公之于众。科学精 神便是维系协调科学家行为和社会关系的纽带 ,是 科学中正常的社会交流、合作和竞争的前提条件。 第三 ,科学精神强化了科学的自主性。科学的 自主性要求科学家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成员 ,应该 完全根据科学这个社会建制的特殊规范行事。科学 家的行为愈能符合科学的精神气质 ,科学的自主性 就愈能得到保证。相反 ,如果科学精神受到其它文 化规范的抵制与干扰 ,那么就难以保证科学的自主 性。科学精神被科学家内在化后 ,使科学共同体有 了共同的行动纲领 ,可形成对非科学因素的巨大的 抵制力量 ,有助于强化科学的自主性。 科学文化可以看成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这是 因为 ,一方面 ,科学文化系统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 子系统 ;另一方面 ,科学文化是从社会文化的土壤中 孕育出来的。但是 ,科学文化一旦从社会文化中分 离出来之后 ,就显示其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相对独 立性 ,主要表现在科学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气 质 ,独特的活动方式和动力机制。随着科学的进步 , 这些独特的精神气质不断超越种族、地域、文化、语 言的障碍 ,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对人类文化产生深刻 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问题 ,科学文化通过扩散和辐 72           论科学精神 射 ,是否像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的那样 ,整个世界的文 化将会变成一种统一的文化 ———科学文化呢 ? 我们 不这样认为。这是因为 : (1) 文化之间存在着某些潜 在的质的差异性 ,不可能完全趋同 ; (2) 人类的需求 , 特别是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 ,不可能绝对同一 ; (3) 科学绝不是中性的 ,正如有的学者所称的那样 ,科学 是一把“双刃剑”。西方国家在六十年代掀起的反科 学主义运动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科学的某种 抵制情绪。但是 ,不可否认科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科 学精神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巨大影响。科学精神的外 部功能是多方面的 ,多层次的 ,本文仅选择一个根本 性的方面 ,即科学精神对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 响作一讨论。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渐 形成的 ,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同时又具有革命的 能动性。科学精神对人类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是异常 强烈的 ,特别是对科学不够发达的国家或民族的传 统文化极为敏感。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价值观所产 生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第一 ,破坏断裂效应。科学精神的扩散 ,将会对 传统文化系统产生剧烈的破坏 ,迫使人们的观念与 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发生断裂 ,从而获得新的文化 价值。这种破坏断裂在科学不够发达 ,且民族传统 文化又十分浓郁的国度内尤为剧烈。当然 ,传统文 化的惯性很大 ,对传统文化的破坏断裂是很痛苦的 , 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 ,造成社会心理震荡。但 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 ,科学精神对传统 文化的冲击力会越来越大 ,最终会冲破旧的落后的 文化因素的束缚而奔向蓬勃发展的未来。 第二 ,诱导重建效应。传统文化价值观某些方 面的断裂 ,是科学精神对它发生冲击的结果 ,与此相 伴而生的是诱导重建效应 ,即依靠科学精神的力量 , 在传统文化中诱导并重建某些新的文化价值观。一 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存在的核心和生活的基本 框架 ,但是 ,要使这种民族文化充满活力 ,必须注入 新的、积极的文化内涵。科学精神便是最具积极意 义的先进性的文化价值体系。科学精神的诱导重建 效应 ,使传统文化观念潜在性地更替 ,从而重建符合 新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第三 ,平衡融合效应。科学精神淋漓尽致地发 挥了科学无国度的传统 ,冲破了地区、国家、民族和 语言的局限 ,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 ,从而使 世界诸文化相互交融成为可能。科学精神在世界范 围内的平衡融合 ,应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 是世界范围内多元的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在科学精 神的渗透下 ,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在整体上成为更 加优越的文化体系 ;二是在科学精神的作用下 ,在各 种文化价值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新质 ,这种新质无 不打上了科学精神的烙印。但是 ,这种新质又因其 附生的文化基础不同而有所差异。 总之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精神 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渗透 ,狭小的文化区域被冲开了 大门 ,各种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相互交流 ,相互补 充 ,相互提高 ,由此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是高度分化 而又高度整合的 ,即既保留了每个文化体系的特色 和品性 ,又有着综合一致的基础 ,这种基础无不铭刻 着科学精神的印记。 参考文献及注释   〔1〕[美 ]R·K·默顿 :“科学的规范结构”,载《科学与哲 学研究资料》1982 年第 4 期。 〔2〕刘   :《科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版 ,第 193 页。 〔3〕彭炳忠 :“科学精神的十二个特征”,载《社会科学 报》1991 年 1 月 24 日第 3 版。 〔4〕〔5〕[美 ]杰里·加斯顿著 :《科学的社会运行》,光明 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238 ,3 页。 〔6〕[法 ]彭加勒著 :《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357 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 ,第 372 页。 〔8〕郏斌祥 ,科学文化与现代化 ,载《自然辩证法研究》 1988 年第 5 期。 【作者简介】彭炳忠 ,男 ,1963 年出生 ,中共湖 南省委党校科学技术哲学教研 室副教授。 邮编 :长沙 410006 (本文编辑  马惠娣) 82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 14 卷  第 10 期
/
本文档为【论科学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