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的话

2010-11-05 1页 pdf 33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5357

暂无简介

举报
主持人的话 30 2010/9·文艺争鸣·史 论 主持人的话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本期史论栏目发表的几篇论文,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以往那样宏观的、史论性的文学史叙述; 而是选取具体的、特定的文学史事件加以深入的探究与考辩。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可以使论题更加深入,更加丰富, 也更能接近文学史的本来面貌。其中,程光炜和张伟栋两位先生的文章更是值得一读。 程文敏锐地观察到了80年代文学批评与作家作品之间没有被认识到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在当时“作品”一旦 完成,作家就无法再掌握它的命运,只有听任批评家对它随心所欲地“定义”;而作家在“后记...
主持人的话
30 2010/9·文艺争鸣·史 论 主持人的话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本期史论栏目发的几篇论文,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以往那样宏观的、史论性的文学史叙述; 而是选取具体的、特定的文学史事件加以深入的探究与考辩。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可以使论题更加深入,更加丰富, 也更能接近文学史的本来面貌。其中,程光炜和张伟栋两位先生的文章更是值得一读。 程文敏锐地观察到了80年代文学批评与作家作品之间没有被认识到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在当时“作品”一旦 完成,作家就无法再掌握它的命运,只有听任批评家对它随心所欲地“定义”;而作家在“后记”、“访谈录”中的抱怨与 辩解,也根本不可能得到批评家的眷顾。80年代文学批评家在“情不自禁”中流露出来的这种优越感与优秀姿态,势 必严重地影响到人们对80年代文学作品准确而真实的把握。而这,也正是论者所着力倡导重返80年代文学现场的重 要依据。 张文探讨的是知识分子群体与80年代文化空间的重建问题,与程文有相似之处。张文认为80年代的抉择,不仅 关联着50至70年代的社会主义实践史,而且还牵扯着近百年中国变革的历史记忆。文章似乎只是在文化与思想史的 层面上展开,然而这却是80年代文学实践展开的背景,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值得关注。 (程光炜 栾梅健) 史论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史论] “批评”与“作家作品”的差异性 ——谈80年代文学批评与作家作品之间没有被认识到的复杂关系 程光炜 “耶鲁‘四人帮’”之一的耶鲁大学教授J·希利 斯·米勒在研究《呼啸山庄》等英国小说的著作《小 说与重复》中强调:“文学的特征和它的奇妙之处在 于,每部作品所具有的震撼读者心灵的魅力(只要他 对此有心理上的准备),这些都意味着文学能连续不 断地打破批评家预备套在它头上的种种程式和理 论。”(1)米勒是站在作家角度来谈文学创新问题的,他 认为作家只有突破批评家设定的一道道封锁线才可 能在艺术自由上有所作为。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作 品”一旦完成作家就无法再掌握作品的命运,只有听 任批评文章对作品随心所欲的“定义”。而作家在 “后记”、“访谈录”中的抱怨和辩解,根本不可能得到 批评家的眷顾。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变成了 对“文学知识”的一轮轮阐释。这种情况,在中国80 年代批评与作家的关系中可以说比比皆是。 一、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优越感 批评家南帆回忆道:1980年代是一个“批评的时 代”,“一批学院式的批评家脱颖而出,文学批评的功 能、方法论成为引人瞩目的话题。大量蜂拥而至的 专题论文之中,文学批评扮演了一个辉煌的主角。”(2) 吴亮在一次对他访谈中这样说道:“到了1985年以 后,年轻批评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的杂志都在 争夺年轻批评家的文章,就像现在画廊都在抢那些 出了名的画家一样。”当采访者问他“80年代实际上 是一个批评的年代,批评界实际上控制了作品的阐 释权力,我们现在文学史的很多结论实际上就是当 年批评的结论”这样的问题时,吴亮没正面回答,但 他非常自信地表示:“喝汤我们用勺子,夹肉我们用
/
本文档为【主持人的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