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不完全竞争市场

2010-11-06 14页 doc 322KB 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3763

暂无简介

举报
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经济) 不完全竞争市场 (经济)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不完全竞争市场(Im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不完全竞争市场概述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它们是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其中,完全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垄断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或独占,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经济) 不完全竞争市场 (经济)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 不完全竞争市场(Im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不完全竞争市场概述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它们是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其中,完全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垄断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或独占,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类型。   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规模经济的需要。有些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固定设备投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大规模生产可使成本大大降低。在这种场合,效率高的工厂规模相对于市场需求来说非常之大,以致只需要一家厂商即可满足需要,两家工厂很难获得利润。许多公用事业,如交通、供水、发电、电话等,通常由一家厂商独家经营。由于规模经济的需要而形成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其次,专利与专营权的控制。对于厂商的专项发明创造,政府有专门的法律加以保护,禁止其他厂商擅自使用其专利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会形成独家生产和经营的垄断。有时,政府由于公众利益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对一些特定产品的生产经营做了限制,只许某家厂商生产经营,如军工生产和烟酒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形成垄断。第三,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因而也会形成垄断。   完全垄断市场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家厂商,控制整个行业的商品供给,因此,厂商即行业,行业即厂商。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为零,因此,它不受竞争的威胁。第三,新的厂商不可能进入该行业参与竞争。完全垄断厂商通过价格和原材料的有效控制,任何新厂商都不能进入这个行业。第四,独自定价并实行差别价格。完全垄断厂商不但控制商品供给量,而且还控制商品价格,是价格制定者,可使用各种手段定价,保持垄断地位。完全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据不同的销售条件,实行差别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如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完全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也很严格,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完全垄断市场也几乎是不存在的。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需求和收益   在完全竞争市场,由于厂商数量众多,单个厂商只能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是价格接受者,因而厂商面临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而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厂商,垄断厂商是独家卖主,他面对的需求也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他可以制定高价,也可以制定低价,但他也要受市场需求规律的限制。因为,如果他制定高价,销售量就必然下降,要扩大销售量,就必须降低价格,这意味着完全垄断市场上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由于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厂商每出售一单位商品所获得的收益等于商品的价格,即平均收益等于商品的价格,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叠。厂商的平均收益随着产品销售量的增加而减少。   完全垄断市场上,不仅厂商的平均收益随着商品的销售量的增加而减少,而且边际收益也是随着商品销售量的增加而递减的。但由于在平均收益递减的条件下,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收益,因而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厂商的总收益则是先增加后减少。8—1和图8—1可以说明这一情况。    HYPERLINK "http://wiki.mbalib.com/wiki/Image:%E5%9E%84%E6%96%AD%E5%8E%82%E5%95%86%E7%9A%84%E6%94%B6%E7%9B%8A%E8%A1%A8.jpg" \o " 垄断厂商的收益表"      图8-1:完全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从表8-1和图8-1中可见,商品的市场价格P随着垄断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的不断增加而下降。平均收益AR等于商品的价格P,因而也是不断下降的;边际收益MR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每一个销售量上,边际收益都小于平均收益,即MR0时,TR曲线是上升的;当MR<0时,TR曲线是下降的;当MR=0时,TR曲线达极值点。 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完全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不变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短期中完全垄断厂商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可能只获得正常利润,还可能存在亏损。   1.存在超额利润的短期均衡   图8-3中,d为厂商需求曲线,MR为边际收益曲线,SAC、SMC为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当d位于SAC之上或与SAC相交时,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在短期均衡点E上,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为AQ1,平均成本为BQ1,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垄断厂商获得利润。单位产品的平均利润为AB,总利润为CP1×OQ1,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ABCP1的矩形面积。      2.得到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假定垄断厂商的成本曲线保持不变,而其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在不断移动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需求曲线d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切的状况,如图8-4中A点。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在短期均衡点E上,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为AQ1,平均成本也为AQ1,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垄断厂商获得正常利润。      图8-4:得到正常利润的短期均衡   3.存在亏损的短期均衡   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低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时,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厂商也是亏损的(尽管亏损额是最小的)。造成垄断厂商短期需求曲线低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原因,可能是既定的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表现为相应的需求曲线的位置过低)。      在图8-5中,厂商需求曲线d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下。垄断厂商遵循MR=SMC的原则,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在短期均衡点E,垄断厂商是亏损的,这时,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为BQ1,平均成本为AQ1,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单位产品的平均亏损额为AB,总亏损额为CP1×OQ1,相等于图中矩形ABP1C的面积。 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垄断行业排除了其它厂商加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他的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的。如果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只能获得正常利润或存在亏损,在长期内厂商可以通过调整规模来获得超额利润或者消除亏损。假如无论怎样调整都有亏损,垄断厂商会离开该部门转移到有利的部门。下面用图8-6来第一种情况。      图8-6: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图中的d曲线和MR曲线分别表示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LAC曲线和LMC曲线分别为垄断厂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假定开始时垄断厂商是在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上进行生产。在短期内,垄断厂商只能按照MR=SMC的原则,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在短期均衡点E1上,垄断厂商获得的利润为图中的矩形面积AP1CB。   在长期中,垄断厂商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进一步增大利润。按照MR=LMC的长期均衡原则,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为E2,长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为Q2和P2,垄断厂商所选择的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2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此时,垄断厂商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其利润量相当于图中的矩形面积HP2FG。   由此可见,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在长期内获得更大的利润,其原因在于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变的和市场对新加入的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从图8-6可知,在垄断厂商的MR=LMC的长期均衡产量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相应的SMC曲线,LMC曲线和MR曲线相交于一点。所以,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   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在上面讨论垄断厂商的均衡问题时,假定垄断厂商只能制定一种统一的价格,但作为价格制定者的垄断厂商,还可以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如果这些不同价格并非因为成本不同造成,就叫价格歧视或者差别定价。   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才有可能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第三,在相互隔离的市场上,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不同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在出卖商品时,每个商品都以不同价格出卖。它假设厂商确切地知道每个消费者购买单位商品所愿付出的最高价格,并据此确定销售价格。在价格歧视下没有消费者剩余。   2、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将产品按消费者购买量分成两个以上的组别,按组分别定价。日常生活中,二级价格歧视较为普遍,典型例子是电力公司实行的分段定价。   3、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例如,对同种产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价格不一样;城市市场和乡村市场的价格不一样;“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的价格不一样,等等。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市场中有许多厂商,他们生产和销售的是同种产品,但这些产品又存在一定的差别。   在这里,产品差别不仅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条件等方面的差别,还包括商标、广告方面的差别和以消费者的想像为基础的虚构的差别。例如,虽然在两家不同饭馆出售的同一种菜肴(如清蒸鱼)在实质上没有差别,然而,在消费者的心理上却认为一家饭馆的清蒸鱼比另一家鲜美。这时,即存在着虚构的产品差别。   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行业的含义是很明确的,它是指生产同一种无差别的产品的厂商的总和。而在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差别这一重要特点使得上述意义上的行业不存在。为此,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生产集团。例如,汽车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理发店集团等。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市场上厂商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第二,各厂商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一方面,由于市场上的每种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或者说,由于每种带有自身特点的产品都是唯一的,因此,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的价格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从而使得市场中带有垄断的因素。一般说来,产品的差别越大,厂商的垄断程度也就越高。另一方面,由于有差别的产品相互之间又是很相似的替代品,或者说,每一种产品都会遇到大量的其他的相似的产品的竞争,因此,市场中又具有竞争的因素。如此,便构成了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并存的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垄断竞争的市场在零售业和服务业中是较普遍的。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即通过改变自己所生产的有差别的产品的销售量来影响商品的价格,所以,如同完全垄断厂商一样,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不同的是,由于各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相互之间都是很接近的替代品,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又使得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它们通常被区分为主观需求曲线d和实际需求曲线D。下面用图8-10分别说明这两种需求曲线。      图8-10: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主观需求曲线d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在图8-9中,假定某垄断竞争厂商开始时处于价格为P1和产量为Q1的A点上,它想通过降价来增加自己的产品销售量。因为,该厂商认为,它降价以后不仅能增加自己产品的原有买者的销售量,而且还能把买者从生产集团内的其他厂商那里吸引过来。该垄断竞争厂商相信其他厂商不会对它的降价行为作出反应。随着它的商品价格由P1下降为P2,它的销售量会沿着d1需求曲线由Q1增加为Q2。反之,若它的商品价格由P1上升为P3,它的销售量会沿着d1需求曲线由Q1减少为Q4。   实际需求曲线D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的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在图8-9中,如果某垄断竞争厂商将价格由P1下降到P2时,集团内其他所有厂商也都将价格由P1下降到P2,于是,该垄断竞争厂商的实际销售量是D需求曲线上的Q3,Q3小于它的预期销售量即d1需求曲线上的Q2。这是因为集团内其他厂商的买者没有被该厂商吸引过来,每个厂商的销售量增加仅来自于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反之,如果某垄断竞争厂商将价格由P1增加到P3时,集团内其他所有厂商也都将价格由P1增加到P3,于是,该垄断竞争厂商的实际销售量是D需求曲线上的Q5,Q5大于它的预期销售量即d1需求曲线上的Q4。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均衡   1、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均衡实现过程中,垄断竞争市场同垄断市场一样,也会出现超额利润、收支相抵、亏损三种情况。与垄断市场不同之处在于垄断竞争厂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斜率较小。在考虑生产成本因素之后,垄断竞争厂商会选择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条件下生产,即下图中的E点。E点所决定的产量为OQ*,价格为OP。由于此时的短期平均成本为OG,所以,垄断竞争厂商是有利润的,其利润为GFHP。   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条件是:MR=MC   垄断竞争厂商在决定产量和价格的方式时与垄断厂商完全相同。另外,垄断竞争厂商也可能会有损失出现。在上图的产量OQ*下,如果短期平均收益低于短期平均成本,垄断厂商就会亏损。但无论是有利润还是亏损,在短期内都不会吸引其他厂商加入或使原有厂商退出。长期的情形则不同,因为在垄断竞争市场下,每家厂商的规模都不大,而且厂商数目很多,厂商进出市场都非常自由。所以,当厂商在短期内有利润存在时,就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当厂商有亏损时,就会有厂商退出。   2、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在长期,厂商可以任意变动一切生产投入要素。如果一行业出现超额利润或亏损,会通过新厂商进入或原有厂商退出,最终使超额利润或亏损消失,从而在达到长期均衡时整个行业的超额利润为零。因此,垄断竞争与垄断不同(垄断在长期拥有超额利润),而是与完全竞争一样,在长期由于总收益等于总成本,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仍然会维持在MR=MC条件下生产,即图中的E点。E点所决定的产量为OQ*,价格为OP。在长期均衡时,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因此,利润为零。此时不会有新的厂商加入,也不会有旧的厂商退出,市场达到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是:1)MR=MC,2)P=AR=AC。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又称寡头、寡占,意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该行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每个厂家的产量占市场总量的相当份额,对市场价格和产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寡头垄断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同垄断竞争市场一样,都是中间形态的市场,而侧重偏向于完全垄断。同完全垄断市场比,二者都有垄断的因素,但垄断程度小于完全垄断。   相互依存是寡头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由于厂商数目少而且占据市场份额大,不管怎样,一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影响对手的行为,影响整个市场。所以,每个寡头在决定自己的策略和政策时,都非常重视对手对自己这一策略和政策的态度和反应。作为厂商的寡头垄断者是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具有独立的特点,但是他们的行为又互相影响、互相依存。这样,寡头厂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达成共谋或协作,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签订协议,可以暗中默契。   对于寡头在市场中的行为,已有不少的理论和模型,但与其他三种市场理论相比,寡头理论要复杂得多,具体表现为:①种类多。有少数纯质寡头垄断,双头纯粹寡头垄断,双头异质寡头垄断,等等。②行为多样。寡头相互依存,可能是相互猜测的独立行为,也可能是各种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勾结和协作。③竞争方式不同,可能是价格竞争也可能是非价格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   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和卡特尔这三种寡头垄断的经典模型。其中,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是假定各家寡头并不相互勾结,而卡特尔属于有正式勾结的寡头模型。   一、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去。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零;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产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二、斯威齐模型   美国学者保罗·斯威齐(P.M.Sweezy)认为,寡头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在坐标上不是一条光滑曲线,其斜率在市场上决定的价格水平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一个拐点,这样的需求曲线被称为斯威齐模型又称为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kinked demand curve)。   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寡占市场模型   拐折的需求曲线理论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建立。人们观察到,在寡占市场中价格一般比较稳定,厂商之间主要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方法。有时候也会爆发价格战,但总是为时不长,因为厂商都清楚地知道,打价格战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而拐折的需求曲线理论模型就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   斯威齐认为,寡头垄断厂商推测其他厂商对自己价格变动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寡头垄断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在上述情况下,寡头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弯折的。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上图中有某寡头厂商的一条dd需求曲线和一条DD需求曲线,它们与上一节分析的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是相同的。dd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变动价格而其他寡头厂商保持价格不变时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状况,DD需求曲线表示行业内所有寡头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价格时的该厂商的需求状况。假定开始时的市场价格为dd需求曲线和DD曲线的交点B所决定的P,那么,根据斯威齐的观点,该垄断厂商由B点出发,提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需求曲线上的dB段,降价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DD曲线上的BD段,于是,这两段共同构成的该寡头厂商的需求曲线为dBD。显然,这是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折点是B点。这条弯折的需求曲线表示该寡头厂商从B点出发,在各个价格水平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   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图中与需求曲线dB段所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d,与需求曲线BD段所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为MRD,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寡头厂商的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其间断部分为垂直虚线FG。   利用间断的边际收益曲线,便可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只要边际成本SMC曲线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譬如,在图中的边际收益曲线的间断部分FG,SMC1曲线上升为SMC2曲线的位置,寡头厂商仍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保持在和的水平。除非成本发生很大变化,如成本上升使得边际成本曲线上升为SMC3曲线的位置,才会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水平。   在斯威齐模型中,是把价格OF作为既定的条件来说明价格刚性的问题。模型中并没有说明价格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斯威齐模型只是关于寡头定价行为的未完成的模型。   三、卡特尔   卡特尔(Cartel)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它能使一个竞争性市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属于寡头市场的一个特例。卡特尔以扩大整体利益作为它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卡特尔内部将订立一系列的协议,来确定整个卡特尔的产量、产品价格,指定各企业的销售额及销售区域等。   卡特尔常常是国际性的。例如欧佩克,卡特尔就是产油国政府间的一个国际协定,它在十多年间成功地将世界石油价格提高到远远高于本来会有的水平。其他成功的提高了价格的国际卡特尔还有:在70年代中期,国际铝矾土联合会将铝矾土价格提高到4倍;而一个秘密的国际铀卡特尔提高了铀的价格。一个被称为水银欧洲的卡特尔将水银价格保持在接近于垄断水平;而另一个国际卡特尔一直都垄断着碘市场。可是,大多数卡特尔都没能提高价格。   卡特尔又分为以下几种:   1、价格卡特尔。这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卡特尔形式。卡特尔维持某一特定价格:垄断高价、在不景气时的稳定价格或者降价以排挤非卡特尔企业。   2、数量卡特尔。卡特尔对生产量和销售量进行控制,以降低市场供给,最终使价格上升。   3、销售条件卡特尔。对销售条件如回扣、支付条件、售后服务等在协定中进行规定的卡特尔。   4、技术卡特尔。典型形式是专利联营,即成员企业相互提供专利、相互自由使用专利,但不允许非成员企业使用这些专利的卡特尔。   5、迪加。一种特殊的统一销售卡特尔,指成员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销售公司,实行统一销售,或者卡特尔将所有成员企业的产品都买下,然后统一销售。比如德贝尔钻石卡特尔。 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   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   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垄断市场较低,完全垄断市场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其具体分析如下。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陡峭;垄断程度越低,需求曲线越平坦。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低,它等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企业存在着多余的生产能力。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平均成本;产品均衡数量最低。设想,垄完全断厂商若肯放弃一些利润,价格就可以下降一些,产量就可以增加一些。显然,完全垄断市场多余的生产能力是最高的。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不太确定。一般认为,寡头垄断市场是与完全垄断市场比较接近的市场组织,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产品的均衡价格比较高,产品的均衡数量比较低。   以上是西方经济学家在不同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比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也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从技术进步状态、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程度等方面对四种市场的优劣进行了分析,如果从这几个方面看,三种不完全竞争市场未必是低效率的。   一是关于技术进步,有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垄断厂商有凭借垄断地位阻碍技术进步的一面,但垄断又有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一面。因为,一方面垄断厂商利用高额利润所形成的雄厚经济实力,有条件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重大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垄断厂商可以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在长期内保持由于技术进步而带来的更高的利润。这恰恰是完全竞争市场上原子式的厂商所不具备的。   二是关于规模经济。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比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有利的另一个方面是,它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应。很难设想,无数个如同完全竞争行业或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企业,可以将钢铁生产和铁路运输经营在有效率的水平上。   三是关于产品差别。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完全相同的,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偏好。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众多厂商之间的产品有差别的,多样化的产品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产品差别这一问题上,产品差别寡头垄断行业也存在与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相类似的情况。当然,也要认识到,垄断竞争市场和产品差别寡头垄断市场的产品也有一些是非真实性的虚假的差别,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与此同时,垄断竞争市场和产品差别寡头垄断市场往往伴随过于庞大的广告支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抬高销售价格,再加上某些广告内容过于夸张和诱导,这些都是于消费者不利的。
/
本文档为【不完全竞争市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