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2010-11-09 4页 pdf 336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6308

暂无简介

举报
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 12期 w。rid Journal ofIntegrated Traditi。na1 and Westem Medicine 2009,V。1.4,N。.12 。843 · 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 病 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衰 敬柏 · 医 史 文 献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 、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方法 收集公开发表的 71 位医家高血压诊疗经验的文献 90篇。对文献所涉及的病名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频数统计,并 对证候分型进行证候要素分...
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 12期 w。rid Journal ofIntegrated Traditi。na1 and Westem Medicine 2009,V。1.4,N。.12 。843 · 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 病 因病机与证候研究 衰 敬柏 · 医 史 文 献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 、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方法 收集公开发表的 71 位医家高血压诊疗经验的文献 90篇。对文献所涉及的病名 、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进行频数统计,并 对证候分型进行证候要素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涉及的中医病名有 l4种 ,眩晕、头痛两个病名较为 公认;病因内因为精气衰退 、禀赋阳盛阴虚,外因为情志、饮食、劳倦及房劳,病机为脏腑阴阳气血失 调,主要为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病位在肝肾,涉及脾 、心、清窍、络脉等。证候分型有56个 ,属于单因素 证候 19个,双因素证候 28个,三因素证候5个,不便于分类4个 ,包含 l0个实性病理因素与 5个虚性 病理因素,运用 15个证候要素的应用组合可以包括 56个证候类型。结论 高血压病中医属于“眩 晕”“头痛”,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 ,病机为脏腑阴阳平衡失调,主要为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病理因素主 要为风 、火、痰、瘀、虚 ,病位以肝肾为主,涉及脾、心。共有 15个证候要素。 【关键词】 高血压病;病名;病因病机 ;证候要素;辨证 为了更好地继承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经验, 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我们 收集分析了国内公开发表的当代中医专家诊治高 血压病经验的文献,结果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人选:(1)基于医家临床经验整理;(2) 人选者应为全国名医或地方名医;(3)公开发表。 排除标准:(1)临床试验/临床研究类文章;(2)文献 综述类文章。 2.人选情况:符合以上人选与排除标准的文献 共计 90篇_1 。涉及医家 71名,名单如下:曹玉 山、柴浩然、陈宝贵、陈伯涛、陈鼎祺、陈可冀、陈克 忠、程志清、崔玉衡、邓铁涛、丁书文、董建华、杜茂 雨、盖国忠、高辉远、高肇基、顾仁樾、郭士魁、郭维 琴、郭振球、姜琦、焦树德、李军、李幼安、梁贻俊、林 慧娟、刘继祖、卢永兵、陆家龙、罗铨、欧阳琦、钱海 凌、邵辛祥、沈宝藩、石海澄、宋一亭、陶根鱼、涂晋 文、汪履秋、王多让、王慧英、王杰、王荫卿、王仲英、 夏翔、徐迪华、薛伯寿、杨霓芝、杨少山、姚培发 、印 会河、俞长荣、詹文涛、张炳厚、张伯礼、张崇泉 、张 国伦、张海岑、张秋娟、张志远、赵淳、赵冠英、赵国 祥、赵立诚、周次清、周端、周文泉、周宜轩、周仲瑛、 朱良春、祝谌予。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项 目资助(No.CACMS08Y0024)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通讯作者:衷敬柏,Email:zhongcn001@126.oom 3.分析与统计方法:病名、病因病机分析以《中 医基础理论》规定的概念为依据进行分析,证候要 (因)素采用文献[91]的定义及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对有关资料进行频数统计。 二、结果 1.病名:71位医家中共有 53位述及高血压病 的中医病名,共 14个病名。因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以 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多见,故多数医家认为高血 压病的中医病名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脏躁则与 围绝经期高血压有关。结果见表 1。 表 1 高血压病名统计 病名 医家人数(%) 病名 医家人数(%) 眩晕 47(88.7) 头痛 41(77.4) 中风 12(22.6) 肝风 9(17.0) 风眩 4(7.5) 肝阳 4(7.5) 肝火 3(5.7) 头风 2(3.7) 薄厥 1(1.9) 脉痹 1(1.9) 惊悸 1(1.9) 痰湿 1(1.9) 风头眩 1(1.9) 脏躁 1(1.9) 2.病因病机:(1)病因:有 44名医家的文献有 高血压病因分析,认为高血压的病因是内外合因的 结果,内因是本,外因是标。结果见表2。 表2 高血压病因统计 内 因 医家人数(%) 外 因 医家人数(%) 精气衰退 22(50.0) 情志因素 38(86.4) 禀赋阳盛阴虚 14(31.8) 饮食因素 26(59.1) 劳倦内伤 17(38.6) 房劳 7(15.9) · 844‘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 12期 WoH(1 Journal 0f lntegrated Tra(㈨ona1 and Western Medici e 2009 . Vo1.4.N U.12 (2)病机与病理因素:关于高血压的病机,认为 属脏腑功能失调,其中认为属肝肾阴阳平衡失调所 致 10位,也有认为以肝为主,以肾为主,涉及脾与心 等脏功能失调。 论及病理因素的医家有 51名,从病理因素分析 情况来看,有 7位医家明确提出高血压属“风、火、 痰、瘀、虚”五端,涉及病理因素 l5个,其中实性病 理因素 10个,虚性病理因素 5个。有关高血压的病 理因素详见表 3。 表 3 高血压病理因素统计 病理因素 医家人数(%) 病理因素 医家人数(%) 阳亢 31(60.8) 阳虚 10(19 6) 火 29(56.9) 水湿 7(13.7) 阴虚 29(56.9) 气逆 6(11.8) 痰浊 28(54.9) 气虚 6(11.8) (肝)风 24(47.1) 血虚 4(7.8) 精亏 21(41.2) (瘀)毒 1(2.0) 瘀血 18(35.3) 内燥 1(2.0) 气郁 13(25.5) (3)病位:论及高血压病位的医家有 40位,认 为病位在肝肾,涉及心脾,其他病位 尚有心脉,清 窍,络病,血脉,冲任之说,病位统计结果详见表 4。 表4 高血压病位统计 病位 医家人数(%) 病位 医家人数(%) 肝 39(97.5) 心 9(22.5) 。肾 37(92.5) 肺 2(5.0) 脾 l5(37.5) 3.证候与证候要素:在 7l位医家中有 64位述 及辨证分型,涉及证候名称 56种,即:肝阳上亢、心 火炽盛、肝肾阴虚、心肾阴虚、痰浊中阻、脾肾阳亏、 肾精亏虚、瘀血阻络、肝火上炎、心阴不足、阳气虚 衰、肝风内动、气虚血瘀、阴虚阳亢、痰瘀蕴阻、肝气 郁结、肾阳不足、心肾阳虚、肝阳亢盛、瘀血阻滞、中 气不足、肝阳亢盛、肝火炽盛、脾胃气虚、肝阳化风、 肝风上扰、肝胆郁热、痰热内蕴、阴阳两虚、气虚痰 阻、肝气夹痰、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肾 不足经络瘀阻、肝阳夹痰、心肝火旺、阳亢痰阻、阳 亢血瘀、火盛阳亢、肝风夹痰、气阴两虚、脾虚痰阻、 气郁血逆、风痰壅盛、精亏风动、水不涵木、痰湿肝 风、肾气亏虚痰瘀互结、气阴两虚痰瘀互阻、风火痰 瘀、气虚痰瘀阻滞、风痰湿阻、冲任失调、阴阳两虚 冲任失调、心。肾失调、心神失养。频次大于5的证候 名称见表5。 对所述证候类型,按照所包含的病理因素/证 候要素的数量进行分类,可分为单因素证候 、两因 素证候、多因素证候及不便分类证候,合计 56个证 候名称,详见表 6。 表5 频次大于 5的证候名称统计 证候名称 医家人数 证候名称 医家人数 肝阳 亢 33 瘀血阻络 1O 痰湿(浊)内阻 31 肝气郁结 1O 阴虚阳亢 29 痰瘀蕴阻 9 肝肾阴虚 26 气血两虚 8 阴阳两虚 24 痰热内蕴 7 肝火上炎 22 肾精亏虚 6 肝风内动 】3 表 6 证候分类统计 证候分类 证候名称 肝阳上亢 、心火炽盛 、肝肾阴虚、心肾阴虚、痰浊中 嚣祷 富 滞、中气不足 、肝阳亢盛、肝火炽盛、心肝火旺、肝 风内动 气虚血瘀 、阴虚阳亢 、痰瘀蕴阻、肝气郁结、肾阳不 足、脾胃气虚,肝阳化风、肝风上扰、肝胆郁热 、痰 两 候 焉 蠢寨 夹痰、阳亢痰阻、阳亢血瘀、火盛阳亢、肝风夹痰、 气阴两虚、脾虚痰阻、气郁血逆、风痰壅盛、精亏风 动、水不涵木、痰湿肝风 多凶素证候 肾气亏虚痰瘀互结、气阴两虚痰瘀互阻、风火痰 (5个) 瘀、气虚痰瘀阻滞 、风痰湿阻 不 候 冲任失调 日两虚冲任失 肾失调 神失养 三 、讨论 高血压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第一大慢性流 行病,在全国有2亿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历代 著作中并无以“高血压病”为病名的文献,因此,确 定高血压病名、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对继承、整 理、挖掘古代医学文献防治高血压病的经验,提高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眩晕”一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张锡纯首 先报道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朱颜在 1953 年举行的全国高血压症座谈会上,首先较全面阐述 了高血压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与治疗 ,提出了 12 个类似高血压症的病名,但未包括眩晕与头痛。此 后,临床医家在临证中多从“中风”及“眩晕”人手, 汲取古典经验,用于高血压防治的临床实践 。从 本组资料来看,认为属眩晕和头痛的达 88.7%与 77.4%。涉及到的其他病名大致可以分两类,一类 是与高血压病并发症有关如中风、薄厥、脉痹、惊 悸,脏躁则与围绝经期的高血压患者的表现具有相 似性。另一类是以病机命名,有肝风、肝阳、肝火、 痰湿。至于风眩、头风目前多归于眩晕与头痛的范 畴。因此,依据临床医家的经验,眩晕与头痛可以 作为高血压病相对应的中医病名。 《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首开眩晕病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 12期 W。rld Journal 0fInte 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m Medicine 2009,V。1.4,N。.12 。845· 因病机论述之先河,此后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代 有发挥,如张仲景认为有外风与内风,刘完素从火 论治,朱丹溪有“无痰不作眩”,张景岳有“无虚不作 眩”等论述,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丰富与 完善。本组资料提示,多数医家认为高血压的病因 病机在于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肝肾阴阳平衡失调 仍是高血压的主要病机;内因在于精气衰退及禀赋 阳盛阴虚,外因以情志为主,兼及饮食及劳倦内伤; 高血压的病理因素可分为实性病理因素及虚性病 理因素,其中虚性病理因素有精亏、气虚、血虚、阴 虚、阳虚 5个,实性病理因素有阳亢、火、痰浊、(肝) 风、瘀血、气郁、气逆、水湿、瘀毒、内燥 10个,合计 15个病理因素;病位主要在肝与肾,与脾、心、肺及 络脉、冲任有关。有关高血压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认 识与历代有关眩晕的论述基本一致。 对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郭士魁等 首先进行 了总结,提出了5类 11型的辨证分型方法,其中有 部分系高血压病并发症,或是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心 脑血管疾病的证候表现,如中风型。本组资料共有 64位医家论及高血压病辨证分型,涉及证候名称 56 种,其中频次在 5人以上的证候名称有肝阳上亢、痰 湿内阻、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肝火上炎、 肝风内动、瘀血阻络、肝气郁结、痰瘀壅阻、气血两 虚、痰热内蕴、肾精亏虚 l3个。按包括病理因素/证 候要素数量可分为单因素 19个、两因素28个、多因 素5个及不便分类 4个,56个证候包含 15个证候 要素,有限数量证候要素的应用组合构成了高血压 病丰富多样的证候类型。56个证候 中不乏高血压 病合并有并发症等的证候表现,或有高血压病合并 病的证候表现。至于哪些证候是单纯属于高血压 病的证候表现,需要通过现场调查加以研究。 作为现代病名的高血压病,虽然古代中医无相 应的疾病名称记载,有关眩晕的病因病机、辨证治 疗的经验极为丰富,浩瀚古典医著值得我们进一步 挖掘整理,以丰富与深化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 提高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疗效。 参 考 文 献 [1]张瑜.曹玉山治疗 高血压病 的经验 [J] (10):17. [2]柴瑞霁.柴浩然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J] (4):10—11. 甘肃 中医,2005,18 山西 中医,1994.10 [3]柴瑞霁.柴浩然辨证治疗高血压“反跳”的经验 [J].山西中医, 1994,10(6):5—6. [4]赵延浩,陈慧娟.陈宝贵主任治疗高血压的经验 [J].吉林中医 药,2007,27(5):5—6. [5]刘宗莲,徐淑文.陈鼎祺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2006,12(1):68—69. [6]张继东.陈克忠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验[J].江苏中医,1994,15 (1):6—7. [7]王子宽.程志清教授诊治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J].浙江 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21—22. [8]吴焕林.邓铁涛教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经验辑要[J].河南中医, 2005,25(5):16—17. [9]吴焕林,林晓忠.邓铁涛运用调脾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400. [10]赵立诚,邓中炎.邓铁涛治疗高血压病经验辑要 [J].新医学, 1983(3):117—118. [11]王长洪.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学术经验系列之三 一从肝论 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9):390. [12]董振华,范爱平.祝谌予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介绍[J].中 国医刊,1999,.34(8):44—46. [I3]范爱平.祝谌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举要 [J].中医教育,1995,14 (6):46—47. [14]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高血压病用药经验特色选 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临床经验(28)[J].辽宁中医杂 志,2002,29(4):194—195. [15]徐健儿.周仲瑛运用温阳法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 杂志,2o01,28(5):276. [16]霍介格.周仲瑛治疗阳虚型高血压经验 [J].浙江中医杂志, 2005,40(1):20—21. [17]欧敏.周宜轩诊治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经验[J].中医药临 床杂志,2005,17(1):78—79. [18]黄桂宝 ,陈笑银,张立军,等.邓铁涛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 60例 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41—1042. [19]袁成民,袁成雷.丁书文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举隅[J].山东中医 杂志,2001,20(8):497—498. [20]李惠林.杜雨茂教授运用八味。肾气丸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J]. 新中医,1989,(5):8—9. [21]陈克敏.陈伯 涛治高血压经验 [J].江西中 医药,1992,23 (3):12. [2]谢元华,张京春,蒋跃绒,等.陈可冀辨治高血压病医案的数据挖 掘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2):135—136. [23]郄增亮,袁剑梅.崔玉衡 治疗高血压八 法[J].中医药学报 , 1991,(5):35—37. [24]李铁云.盖国忠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 2007,16(2):188—189. [25]王发谓 ,于有山.高辉远治疗高血压病八法 [J].陕西中医, 1993,14(8):357—358. [26]周次清.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 (1):55—57. [27]阎兆君.张志远教授治疗血压病的经验[J].吉林中医药,1991, (2):2—3. [28]赵冠英.高血压病治疗经验简介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8(12):745—746. [29]方力行,张本坤.高肇基辨治高血压病学术思想及电脑系统医 理[J].吉林中医药,1993,(2):8—9. [3O]王国印,顾仁樾.顾仁樾治疗高血压眩晕病经验举隅[J].上海 中医药杂志,2007,41(5):24—25. [31]秦建国,王亚红,梁晋普,等.郭维琴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 医杂志,2007,48(7):586—588. [32]袁肇凯,郭振球.郭振球教授对高血压病凭脉辨证的临床研究 [J].辽宁中医杂志 1993,(10):15一I6. [32]顾伟民.姜琦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安徽中医I临床杂志,1994, 6(1):24—25. [34]曹新超,李军.李军教授从痰瘀交结论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j. 现代中医药,2009,29(1):30—32. [35]刘建国,何世银.李幼安诊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 志,1990,(5):6—7. · 846’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 4卷第 12期 world Journa1。f Integrated Traditiona1 and westem Medicine 2009 . v。1.4.N0.12 [36]申志敏.梁贻俊从中医论治高血压病[J].中国民康医学,2006, 18(3):154—155. [37]张蕴慧.林慧娟辨治中老年高血压病康复之经验 [J].现代康 复,1997,1(4):296. [3_]林雪,尚玉红,杨娜.刘继祖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经验[J].新 疆中医药,2006,24(2):37—38. [39]卢灿辉,林汉平.卢永兵治疗老年高疵压病经验[J].中医药研 究,1999,15(6):40. [40]戴晓燕,金良昆.陆家龙老师治疗高血压病 的临床经验总结 [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1,22(6):4—5. [41]万启南,张俐.罗铨辨治老年高血压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9,15(11):31. [42]李晓,赵华.罗铨主任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J].云南中医药杂 志,2002,23(2):2—3. [43]朱克俭.欧阳镝研究员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诊疗经验[J].湖南中 医药导报,1995,1(2):14—16. [44]李丽,徐俊伟,秦宁.钱海凌教授运用温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 验总结[J].四川I中医,2008,26(7):1—2. [45]李丽,胡小莲.钱海凌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J].北京 中医, 2007,26(9):570—571. [46]贾晓江.邵章祥主任医师从瘀毒损络论治高血压病[J].四川中 医,2006,24(5):1—3. [47]王格林,杨建梅.沈宝藩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经验[J].新疆中医 药,2003,21(4):49—50. [48]王静.高血压病证治经验 [J]//阿提布 ·吾布力哈斯木,胡晓 灵.沈宝潘临床经验集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36 — 38. [49]曹亚丽.盛国荣教授利水降压法治疗高血压经验[J].中国社区 医师,2006,22(4):36—37. [5O]石凯歌 ,刘绪银,黄笃高,等.石海澄老中医高血压病辨治经验 [J].湖南中医杂志,2001,17(2):39—40. [51]苏涛.宋一亭运用开郁降气法治疗高血压的经验[J].内蒙古中 医药,1999,18(增刊):31. [52]刘振岳,孙兰军.孙兰军运用药对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山西 中医,2009,25(3):10. [53]闫谊.陶根鱼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陕西中医,2004,25 (7):623—624. [54]董梦久.涂晋文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 2002,11(3):203—204. [55]王顺贤.汪履秋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4,10(5):26—27. [56]邓红.王多让从气血论治高血压病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1999,6(2)63—64. [57]龚一萍.王慧英副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经验述要[J].吉林中医 药,1995,(3):3—4. [58]邓皖利,杜玲.王杰主任医师从痰湿辨治高血压病经验[J].新 疆中医药,2005,23(2):43—44. [59]戴嵘华,邢琳,孙继峰.王荫卿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经验介绍 [J].内蒙古中医药 ,1997,增刊 1:51. [6O]牛明珍,王元昭.王仲英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经验[J].中医杂志, 2009,50(1):26. [61]张春燕.夏翔治疗老年期高血压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5, 24(5):306—307. [62]陈根芳.徐迪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J].江苏中医,1999, 20(3):11. [63]蒲永文 ,唐建伟.薛伯寿教授活用调肝诸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举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2):63—66. [64]侯海晶,杨霓芝.杨霓芝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经验.上海中医 药杂志,2007;41(6)30—31. [65]方伟.杨少山名老中医诊治高血压的经验[J].浙江中西医结合 杂志,2006,16(1):27. [66]陈琼.姚培发辨治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经验[J].中医文献杂志, 1999,(3):34. [67]韩仲成,韩文彪.印会河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举隅[J].浙江中医 杂志,1994,28(11):484. [68]俞宜年.俞长荣教授论高血压病[J].辽宁中医杂志,1992,(7): 8—9. [69]许仕纳,俞宜年.俞长荣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J].福建中 医学院学报,1994,4(3):1—3. [70]李青,詹青,琚坚.詹文涛教授辨证论治高血压病经验[J].中国 中医急症,2003,12(5):347—348. [71]张胜荣.张炳厚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J].北京中医, 2001,(1):9—11. [72]张智龙.张伯礼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天津中医药,2008, 25(1):4—5. [73]王风雷,张炜宁,张崇泉.张崇泉教授论治老年高血压病的经验 摭拾[J].中医药学刊,2005,23(5):793—796. [74]孙刚,王劲红.张国伦教授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贵阳中医 学院学报,2003,23(3):8—10. [75]王劲红.张国伦教授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验 [J].河北中医,2006,28(4):247—248. [76]唐东听,林璐.张国伦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 2004,23(5):307—308. [77]张国泰.张海岑研究员辨治高血压的经验[J].陕西中医,2002, 23(8):722. [78]姜超,张秋娟.张秋娟教授辨治高血压病之头晕症状经验浅析 [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0):571—572. [79]吴英,叶勇,赵淳.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 的经验 [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30—33. [80]孙世宁,赵国祥.赵国祥主任医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J]. 新中医,2006,38(10):12一l3. [81]张国华 赵立诚从痰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经验[J].浙江中医杂 志 ,2006,4l(4):206—207. [82]焦树德,商宪敏.中医治疗高血压病 的体会[J].中级医刊, 1981,(1):22—25. [83]路』 ‘晁,周次清.周次清辨治高血压病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 报,1994,9(3):40—42. [84]肖梅芳.周端应用活血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上海中医 药杂志,2004,38(4):12—13. [85]杨建梅,王佑华,苑素云.周端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辽宁中医 杂志,2006,33(12):1537—1538. [86]郭明冬,崔玲,周文泉.周文泉教授从肝论治原发性高血压经验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9):168. [87]王体华.钟坚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 (1):57—58. [88]沙洁津,孙兰车.孙兰军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J].山西中医, 2009,25(2):8. [89]曹艳萍,刘芳.罗铨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 杂志,2008(1):1—3. [90]翁维良,于英奇.郭士魁临床经验集 一杂症证治[M].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5:66—72. [91]张志斌 ,王永炎,吕爱平 ,等.论证候要素 与证候靶点应证组合 辨证[J].中医杂志,2006,47(7):1—3. [92]朱颜.中医对高血压症的认识与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1953, (8):605—609 [93]赵锡武,郭士魁,陈可冀,等.高血压病的中医治则与方药[J]. 中医杂志,1960(3):6—7. [94]郭土魁,陈可冀,张家鹏 ,等.关于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讨论 [J].中医杂志,1960(3):4—5. (收稿 日期:2009—09—09)
/
本文档为【基于医家经验的高血压病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证候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