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利息与利率

利息与利率

2010-11-12 7页 doc 55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4196

暂无简介

举报
利息与利率专题:利息与利率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11:18  共 81人浏览[大] [中] [小] 案例: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基本原理:在经济活动中,区别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至关重要。是赔是赚不能看名义利率,而要看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利率。 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实际利率将远远低于名义利率.由于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实际利率,因此若名义利率不能随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比如在198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远远低于物价...
利息与利率
专题:利息与利率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7-10 11:18  共 81人浏览[大] [中] [小] 案例: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基本原理:在经济活动中,区别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至关重要。是赔是赚不能看名义利率,而要看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后的利率。 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实际利率将远远低于名义利率.由于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实际利率,因此若名义利率不能随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比如在198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在1988年的前三个季度,居民在银行的储蓄不仅没给存款者带来收入,就连本金的实际购买力也在日益下降。老百姓的反应就是到银行排队取款,然后抢购,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因此就发生了1988年夏天银行挤兑和抢购之风,银行存款急剧减少。 表   中国的银行系统对三年定期存款的保值率        单位:% 时间                                         年利率 通货膨胀补贴率 总名义利率 1988年第四季度 9.71 7.28 16.99 1989年第一季度 13.14 12.71 25.85 1989年第二季度 13.14 12.59 25.73 1989年第三季度 13.14 13.64 26.78 1989年第四季度 12.14 8.36 21.50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的银行系统于1988年第四季度推出了保值存款,将名义利率大幅度提高,并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上表给出了1988年第四季度到1989年第四季度中国的银行系统三年保值存款的年利率、保值帖补率和总名义利率,其中总名义利率等于年利率和通货膨胀补贴之和。保值贴补使得存款实际利率重新恢复到正数水平。以1989年第四季度到期的三年定期存款为例,从1988年9月10日(开始实行保值贴补政策的时间)到存款人取款这段时间内的总名义利率为21.5%,而这段时间内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按照1989年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率来计算的话为17.8%,因此实际利率仅为3.7%。实际利率的上升使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又开始把钱存入银行,使存款下滑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   案例: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基本原理 1、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交易主体自主决定,中央银行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利率作为货币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上能动而活跃的因素。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和管理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严格的利率管制,不利于金融部门的内部治理,不利于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也不利于金融创新,它导致整个金融业进入抑制性状态,难以实施金融深化。所以,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的既定目标。 2、依据经济学原理,决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平均利润率;货币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状况。当然,这一具有分析力和概括力的原理是针对完善的、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的。对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利率水平决定问题,还需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做出合理的解释。 3、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许多成员国 的研究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条件:一国市场化体制的形成,并在此前提下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是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条件:现有利率体系的合理、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化以及资本市场开拓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性因素;对银行体系实施审慎监管,并建立谨慎会计、中央银行与财政资金关系硬约束、商业银行具有利润约束机制、对金融机构 避免歧视性征税等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另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体系,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积极而稳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战略和经验教训,应该说颇有裨益。 二、案例内容 美国的利率管制是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开始的,并且是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出现的。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该银行法的第Q项条款(俗称Q条款)中:禁止会员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限制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这种管制利率的体制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基本上没有重大变化。从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使得金融市场利率不断向上攀升,。市场利率的上升拉大了它和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而由于Q条款的存在,存款金融机构不能通过改变利率而增加吸收存款,终致“脱媒”危机),引发货币信用危机。为求生存与发展,在存款金融机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出现了绕过金融管制的金融创新,如大额可转让存款单、回购协议等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工具往往具有利率高、流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存款金融机构从货币市场上吸引了大量资金。 1970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成立了“关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管制总统委员会”,任命亨特任该委员会主席。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该委员会提出,废止对10万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CD等的利率上限,对于未满10万美元的上述存款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视经济、金融状况而决定是否规定利率上限,但在10年后也要废止。在此后的《1973年金融机构法》中又提出:在5年半的时期内分阶段废除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在1976年2月,美国众议院草拟的《1976年金融改革法案》中又重申了这一政策主张,在5年期限内,分阶段废除Q条款。 20世纪80年代,《1980年银行法》获得通过。它被认为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最主要的银行立法。该法规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款)。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存款利率的最高限,使其逐步放松直至最后取消。 取消利率限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在美国取消利率限制是加速商业银行倒闭的催化剂。自70年代末联邦政府取消利率限制以来,商业银行自由竞争,长期以来利率居高不下。在高利率的吸引下,许多本来并无信贷业务的保险公司、证券经纪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向有关企业提供贷款,不仅使原来在政府保护下的小金融机构越来越受到来自大金融机构的危险,而且大的金融机构也受到了来自非金融机构的威胁。另外,一些商业银行深深卷入了盛行于美国的兼并风潮。许多公司为兼并其他公司不惜大举借债,一旦被兼并的行业出现经济衰退,这些债台高筑的公司也把发放贷款的银行一同拖垮。(摘自:易定红,美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三、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目前正在积极而稳步地推进利率改革,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利率市场化实施战略和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一)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是整个经济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前所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推进经济自由化,因此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以适应整个经济变革的需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加强金融业竞争和合理配置资金资源为目的的。因此,利率市场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金融自由化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和持续的过程,而不是完全经济自由化中互不连贯的插曲,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的一个环节,是经济自由化的反映。从利率改革的角度说,我国的经济金融改革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利率体制改革。前一种改革包含了后一种改革,而没有后一种改革,前一种改革也难以完成。所以,利率体制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利率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这是客观事实。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推进利率体制改革的过程。 (二)应该在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后,才可能推行利率市场化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利率市场化之前,均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市场体系,实现了间接的金融宏观调控,并且其他方面的金融管制已经放松。在完备的市场体系下的利率改革成为金融深化的一个方面,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因利率放开而导致经济的波动。因此推行利率市场化,要求在宏观上有完备的市场体制和间接调控方式,在微观上有健全的银行和企业体制。 (三)利率市场化的立法具有先在性 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它们以利率法案为先导,在一个法定性文件的框架内来运作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是在立法指导下的利率市场化,如美国先后有三个金融银行法规涉及放松利率管制问题,即《1973年金融机构法》、《1976年金融改革法案》、《1980年银行法》。这反映了在法律的框架内处理利率市场化问题的做法,立法先行成为放松利率限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阿根廷和我国台湾同样也以利率法案来指导利率市场化改革。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是围绕《1933年银行法》的Q条款的废黜展开的,从1933年Q条款设立利率管制上限开始,到1986年完全取消Q条款,历经53年,从20世纪60年代酝酿修改Q条款到1986年Q条款的最终废除,也历时近20年。可见美国利率管制放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基本上也都用了20年的时间才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台湾地区用了14年时间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韩国准备用18~19年时间完成市场化改革。阿根廷采取的是“爆炸式”改革,用了两年时间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但结果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流产。 (五)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有周密的步骤安排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渐进的利率改革过程中都应该按时间、分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银行法中分别提出,在五六年的时间内,分阶段取消Q条款。 (六)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突破口 美国从废除Q条款入手,从放开存款利率到放开贷款利率作为市场化的运转过程。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则以扩大银行利率自主浮动范围为起点,而且韩国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建立了以法定利率为基础,以浮动利率为主体,以市场利率为补充的过渡时期利率体制。浮动利率标准可由中央银行制定一个上下限,在幅度内由商业银行按产业政策、期限长短、资金供求和企业信用等不同情况分别掌管。在这个体系中,基准利率起宏观调控作用,浮动利率与市场利率逐步接轨。 (七)金融创新推动着利率的市场化 绕开管制的金融创新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催化剂。为了规避利率管制,大额可转让存单(CD)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模糊了管制利率与自由利率的边界,使得利率管制失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利率的市场化。 (八)利率市场化并非利率的完全自由放任,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之中及之后,金融监管始终存在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监管是利率稳定的安全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对利率的监管权,它们或者用中央银行利率,或者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市场利率,影响银行利率,以保持利率处于稳定状态。有些国家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市场利率进行直接干预。 此外,利率市场化后,竞争趋于激烈,由此会使一些银行尤其是一些小银行倒闭破产。放开利率与加强金融监管要同步,或者说,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取决于金融监管的力度,以避免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倒闭破产。   案例:关于美联储调整利率的评析 一、基本原理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宏观上看,利率具有积累资金、调节宏观经济、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分配收入等功能。从微观上看,利率具有激励、约束等功能。 运用利率杠杆需要有客观的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稳定的货币环境、适当的利率政策、合适的金融环境和法制法规建设等。 利率的决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利率、如何影响利率,不仅在经济学界的理论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各国利率政策的实践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二、案例内容 以下是一篇关于美国调整利率的题为“美联储第五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25%”的新闻报道。 新闻网华盛顿(2004年)12月14日电,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4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从2%提高到2.25%。这是美联储自今年6月以来第五次提息(见下图)。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公开市场委员会是在今年最后一次例会上做出这一决定的。该委员会在会后发表这样的简短声明: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相信,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的松紧仍然是适度的,加之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尽管早些时候受到了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的到了很好的控制。 委员会认为,在未来几个季度里,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由于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委员会相信,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但是,委员会将因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 分析人士预计,美联储明年将继续以每次0.2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息,直到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也就是对经济既不产生刺激作用也不产生抑制作用的水平。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水平可能在3%至4%。 1、美国调整利率决策的组织结构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联邦基金利率的决策机构是美联储下设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美联储(Fed,全称“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美国的中央银行,除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外,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联邦储备银行、会员银行和咨询委员会,总共五个部分。 美联储理事会是美联储的核心,拥有调整存款准备金比例的权力,与地区储备银行一起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决策,并指导公开市场业务活动,向国会递交关于年度政策操作报告、美联储的货币和信贷增长目标的专门报告等。理事会由七位成员组成,每位成员由会长指定,由参议院任命,任期为14年。理事会由一位主席和一位副主席领导,他们由总统指定,现任主席是艾伦`格林斯潘,自1987年以来一直任美联储的主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负责做出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各类决策的机构,如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等,并负责决策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执行任何种交易,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和市场利率;另外,它还授权并指导外汇市场上对主要货币的操作以影响外汇汇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美联储理事会7位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及按轮流方式参加的其他4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他们通常每年在华盛顿召开8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制定货币政策计划。每次会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都要对是否进行利率调整做出决定,并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例如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后,就发表上面新闻报道中的简短声明,在2005年2月2日再次加息的公告中,美联储用几乎相同的语言传达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信息。每当这个时候就非常受人关注,美联储及格林斯潘也正因为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经常调整或不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而受人关注。 12个联邦储备银行是一个半官方机构,由当地会员银行按其资产的固定比例认购本地区联储银行的股份而形成。 会员银行主要有国民银行和部分州立银行,根据《联邦储备法》,所有国民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体系,成为会员银行,州立银行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加入。 美联储在执行其职能时,往往运用咨询委员会,目前主要有联邦咨询委员会、消费者委员会和非银行储蓄机构咨询委员会,向美联储提供经济、消费者权益的银行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2、美国利率政策的理论与操作 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调查联邦基金利率的简短声明中,我们延伸出来,来理解美联储的利率的理论与操作。 利率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调整利率是美联储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上述声明中反映了这一点:“即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货币政策将继续对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来调控经济运行,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原因是70年代以来美国人投资方式的改变,使得社会上充满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而这些资金没有被、也很难被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因此,继续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判断、指导经济运行的准则,就会出现越来越大的失误。而改用利率作为中间目标,则可以将金融市场上的所有资金流动统统覆盖在内。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这反映在声明中:“在经济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方面出现好、坏两种情况的可能性大致相当。委员会将应经济前景的变化而做出政策调整,以兑现自己保持价格稳定的承诺。” 决定和影响美联储调整利率的经济因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利率是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对居民、企业、金融市场、对外经济部门和政府部门都具有重大影响,而美联储每年8次如此频繁地对利率进行控制,其目显然不是使经济及经济主体陷入混乱,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联储做出调整或不调整利率的决策时,必须依赖科学而一贯的理论,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做出恰当的决定。 美联已经抛弃了“逆风而动、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和确定一定货币供应增长率这一“单一规则”的货币主义,而是以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为其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并非常强调“预期”。这在美联储的加息声明中也得到了反映。声明中指出,提高利率是在“通货膨胀与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的情况下,而不是因为通货膨胀在加剧(说明加息不是“逆风而动”的结果);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稳妥有序地被取消”说明未来利率水平依然可能上调,那也不是因为通货膨胀率在提高,而是因为“潜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相对较低”。 加息既然不是“逆向而动”的结果,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美联储实施的是“中性”货币政策。所谓“中性”的货币政策,根据格林斯潘的解释,就是使利率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得以在低通货膨胀下持久稳定地增长。基于这一原则,美联储将其作为确定和调整利率的主要依据转向了真实利率和真实年经济增长率。所谓真实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根据泰勒的研究,美国的真实利率应为2%;对于美国的真实年经济增长率,由于美国劳动力的年增长率约为1.5%,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约为1%,因此,美国潜在的年经济增长率约为2.5%左右。据此,美联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调整利率,使年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在2.5%左右的潜在增长率水平上,这样就可以同时达到稳定物价的保证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因此,加息的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依然强劲地上升”以及“产出依旧以适宜的速度在增长,劳动力市场的环境在继续逐渐改善”。 可见,在中性货币政策的理念下,美联储是否调整基金利率,考虑的主要因素除了(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外,还有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等,这完全不同于我国中央银行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率,度“逆向而动”地调整利率的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在调整利率的时候,并不是人为“设定”一具固定的联邦基金利率,它所调整的中是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分析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变动轨迹就会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美联储宣布的联邦基金利率都构成一个“中心”,实际的联邦基金利率都是围绕它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的。那么,美联储是采取怎样的手段来保证联邦基金真实的市场利率与其设定的目标值不会出现太大的背离呢?从操作上看,美联储主要是通过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率这三大政策工具来实现的。具体来说,美联储的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又是为了影响银行准备金的供给,从而保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的实现,最终达到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在美国,准备金的供给被分解为银行体系借入的准备金和非借入的准备金两大类;联储通过控制贴现窗口来调控借入准备金水平,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控制非借入准备金水平。一般而言,美联储在宣布调整基金目标利率水平之后,同时就是会调整,使之与美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保持基本一致。例如,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提高到2.25%的同时发表声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决定,将再贴现率提高25个基点,即提高到3.25%。”与此同时,美联储还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非借入的准备金的逐日波动。在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调整中,公开市场操作和贴现窗口同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贴现窗口为准备金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并且,再贴现率形成联邦基金利率的基础之一;公开市场操作的功能则是在不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用来稳定准备金供给,而在需要改变政策立场时则转移准备金供给。 由此可见,美联储调整利率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来达到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显然,这与我国通过中央银行指令性“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水平的利率调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案例分析 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年8次讨论经济形势,并做出利率是否调整的决定,使利率能够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得到灵活而及时的调整。“中性”的货币政策理念,又保证了美联储在利率调整时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不受政府部门等的影响。与很大的程度上由政治力量所左右的财政政策比较,货币政策的这种灵活性与独立性特点,保证了美联储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所具有的主导地位。 2、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的市场性。 无论是利率的决定,还是利率的操作,都反映了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市场性特点。美联储每年8次如此频繁地对利率进行控制,并且其中有3—5次要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进行调整,其依据就是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的变化。另外,前面也说明了,美联储对市场利率的控制,并不像我国通过中央银行指令性“确定”一个固定的利率水平,而是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市场办法来达到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值。  
/
本文档为【利息与利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