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10-11-16 4页 pdf 162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6166

暂无简介

举报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年第 $ 期 % 月出版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唐春林 &’ 车振明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 #()"%*) +,-./012’ 3/’ 4.25’ ,1510563/’ 5107 /6891’ 34’433,’:60;33;762’?.?1;,6/’ 51;:2’34’433,’2.415@,;1-61A2’ 21-1;.B’4.25’,1510563/’:1573,2’34’433,’:60;33;<./62:2CD5’ .B23’2@251:1560.BB@’76<7B6<752’290...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年第 $ 期 % 月出版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唐春林 &’ 车振明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 #()"%*) +,-./012’ 3/’ 4.25’ ,1510563/’ 5107 /6891’ 34’433,’:60;33;<./ 62:2 摘 要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几种快速 检测方法,同时,较系统的介绍了利用生物化学、 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快速检测病原菌的 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 微生物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 +=25;.05 ’’’’ >762’?.?1;,6/’ 51;:2’34’433,’2.415@,;1-61A2’ 21-1;.B’4.25’,1510563/’:1573,2’34’433,’:60;33;<./62:2CD5’ .B23’2@251:1560.BB@’76<7B6<752’2907’’,1510563/’5107/68912’ ./,’:1573,2’.2’=63071:625;@,6::9/3B3<@’./,’:3B109B.;’ =63B3<@’.??;3.0712’34’4.25’,151056/<’?.573<1/2’C E1@A3;,2’’’’ F60;33;<./62:’’’’ G.25’ ,1510563/’ 5107/6891 G33, 食物病原微生物是食品安全的重要,而对 其的快速检测(验)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近年 来,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自动化研究进展迅速。依 靠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及生化鉴定的传统方法费 时费力。快速检测及其自动化则综合引用微生物 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以及 血清学试验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检测、鉴定和 计数。和传统方法比较,更快、更方便、更灵敏。 因此,在医学、食品、农业、工业和环境等方面得 到了广泛了应用,下面介绍几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 测技术。 $’ 气相色谱法 其原理是将微生物细胞经过水解、甲醇分解、 提取以及硅烷化、甲基化等衍生化处理后,使之分 离尽可能多的化学组分供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不 同的微生物所得到的色谱图中,通常大多数的峰是 共性的,只有少数的峰具有特征性,可被用来进行 微生物鉴定,分析检测各种常见细菌、酵母菌、霉 菌等。 !’“既用胶”测定法 把 $’:H食物样品倾入一盛有无菌液体培养基 的试管中,混匀后再将混合物倒入一个装有胶质的 特殊培养皿中。混合物与胶质接触后便形成琼脂相 似的复合物。经培养后便可计数菌种及数量。 该系统是包装好的产品,用时不需灭菌,极适 合野外测定。目前,这种系统正在受到美国 +I+J 的鉴定。 %’ 以生物化学手段建立的快速检测 技术 %C$’ 微生物专有酶快速反应系统的检测技术 微生物专有酶快速反应是根据细菌在其生长繁 殖过程中可合成和释放某些特异性的酶,按酶的特 性,选用相应的底物和指示剂,将他们配制在相关 的培养基中。根据细菌反应后出现的明显的颜色变 化,确定待分离的可疑菌株,反应的测定结果有助 于细菌的快速诊断。这种技术将传统的细菌分离与 生化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使得检测结果直观, 正成为今后微生物检测发展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C!’ 常规的致病微生物检测技术 不同病原体的化学组成或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各 异,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不同生化和生理 特性,可以对细菌进行鉴定。生化鉴定是检测细菌 & 唐春林,男,$*K* 年出生,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读硕 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L)(L )* >./<’J79LB6/ &’ J71’M71/L:6/< (N635107/3B3<@’03BB1<1’34’O679.’9/6-1;265@,J71/<,9’’#$))%*,J76/.) 食 品 工 程 GIIP’’QRSDRQQTDRS U! !""# 年第 $ 期 % 月出版 唐春林,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最常用的方法。细菌检验中的微量化和自动化,是 微生物学诊断中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不 断改进,常规的临床细菌学诊断己由系列的试剂盒 商品成套供应,来替代各检验部门自行配制试剂、 手工操作的缓慢和繁琐工作。 另外,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也应用 到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中,主要是依据不同病原体的 化学组成或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各异,利用上述色谱 检查可直接分析各种体液中的细菌代谢产物、细胞 中的脂肪酸、蛋白、氨基酸、多肽、多糖等,以确 定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标志成分,协助病原诊 断和检测,其中以气相色谱应用较多,该法简单、 快速。 &’ 以免疫学方法建立的快速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的基本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 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 合反应。不同的微生物有其特异的抗原,并能激发 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检测中,可利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微生物的特异抗原,也可利用微 生物抗原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抗体,两种方法均能 判断机体的感染状况。 &($’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01231,31’4135,)6+1) 是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标 记技术,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所用的荧光素标记抗 体通称为荧光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在实际应用上主 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在检测样品上直接 滴加己知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抗血清,经洗涤后在荧 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间接法是在检样上滴加己知 的细菌特异性抗体,待作用后经洗涤,再加入荧光 标记的第二抗体。如研制成的抗沙门氏茵荧光抗 体,用于 789 例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常规 培养法符合率基本一致。免疫荧光直接法可清楚地 观察抗原并用于定位标记观察。 &(!: 酶免疫测定技术 酶免疫测定(1,;<*1’)**+,-=22=<,>?@)根据 抗原抗体反应是否需要分离结合的和游离的酶标记 物而分为均相和非均相两种类型。非均相法较常 用,包括液相免疫测定法与固相免疫测定法。固相 免疫测定法的代表技术是 >A?B@。>A?B@技术是抗 原或抗体吸附到固相载体上作为一种试剂来检测标 本中抗体或抗原的一种方法。根据反应原理,加入 某种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洗涤除去未结合物,加 入该酶的底物,酶催化底物生成有色产物,产物的 量与标本中受检物的量有关,根据反应颜色的深浅 可定量测定。 >?@在微生物学领域中可用于病原的检测、抗 体检测和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 异性和敏感性,几乎所有可溶性的抗体抗原反应系 统均可检测。与放射免疫方法相比较,>?@的标记 试剂较稳定,且无放射性危害;与免疫荧光技术相 比,>?@敏感性高,不需特殊设备,结果观察简便。 &(%: 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印迹()**+,-C/-D)法分三个步骤:第一, BEB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BEB:F: G@H>)。将蛋白 质抗原按分子大小和所带电荷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区 带。第二,电转移。目的是将凝胶中己分离的条带 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第三,酶免疫定位,该步 的意义是将前两步中己分离,但肉眼不能见到的抗 原带显示出来。将印有蛋白抗原条带的硝酸纤维素 膜依次与特异性抗体和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反应后, 再与能形成不溶性显色物的酶反应底物作用,最终 使区带染色。本法综合了 BEB:I’ G@H>的高分辨率 及 >A?B@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是一种有效的分 析手段。 &J&’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是应用免疫学中的抗原抗体反应,借助可见的 标记物,在组织原位显示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常用 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有荧光免疫和酶免疫组化技 术、金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电镜,该技术特 点是对细胞涂片、印片、组织切片进行处理和染色 镜检。免疫组化技术弥补了上述血清学诊断方法的 不足,使得在细胞或组织内检测病原微生物成分成 为可能。对于在宿主组织液中微量表达或不表达抗 原、抗体的微生物,免疫组化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 价值。利用免疫组化技术,还能观察被侵犯组织致 病微生物繁殖和对组织破坏情况。 8’ 估计微生物数量和菌量的新方法 通过微生物生长所引起的物理、生物化学、生 物物理指标的变化来对样品中的微生物量进行估 计,其中有 @4G水平、阻抗和导电、接触酶的测定 等。 8% !""# 年第 $ 期 % 月出版 化学发光的原理:利用可发光化学物质测定被 分析物质的浓度。所有生物体的磷酸核苷酸(&’() 含量是相对固定的,当萤火虫酶系统和 &’(接触 时,发生光生物学反应,就会发光。在荧光素和荧 光酶过量时,荧光强度与 &’(含量成正比关系。用 &’(生物发光确定细菌总数的准确程度依赖于从食 品样品中细菌分离的效果和实验前将样品本身的 &’(消除的程度。 阻抗测定的原理:当细菌生长时,将大分子物 质降解成小的带高电荷的粒子,从而改变周围培养 基的导电性能。通过测定阻抗或电导变化,可以了 解生物活动情况。当微生物含量达到某一值时,阻 抗的变化与微生物含量呈相关性,即与污染程度呈 相关性。 微热量计法()*+,-+./-,*012,3):利用细菌生长 而产生热量的原理而成。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 产生热量,虽然产生的量很小,但仍能通过敏感的 微热量计进行测量。用微热量计对微生物计数时, 温谱图必须与绝对微生物细胞数呈相关性,一旦建 立了参考温谱图,食品样品温谱图便可与之相比较 而得到微生物的绝对数量。 放射测量法(4.5*-012,*+):利用细菌代谢碳水 化合物而产生 67!的原理,把微量的放射性标记引 入葡萄糖或其他糖类分子中,细菌生长时,糖被利 用并放出含放射标记的 67!。有一种仪器(8.+21+) 可用来测定放射性 67!,放射量与菌数成正比。这 一方法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细菌 接触酶实验:利用接触酶反应来估计食品中微 生物含量。由这一原理设计出的仪器称为接触酶测 定仪(6.2./.90121,)。其原理是通过计算一个含有 接触酶的纸盘,在盛有 :!7! 的试管中的漂浮时间 来估计菌数。当样品中接触酶含量高时(表明接触 酶阳性细菌含量高),纸盘上浮的时间短(以 9 计);反之,接触酶的浓度低,纸盘上浮的时间长 (以 /;"<9<=?&探针(@1A1?&探针共有两种 类型:一种是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探针;另一种是无 放射性标记的探针。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的特异 性非常强,检测病原微生物速度比常规法快得多。 非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类型很多,应用较广泛的 有用生物素 D 抗生物素蛋白系统标记的非放射性核 酸探针。生物素 D 抗生物素蛋白系统标记的探针已 在沙门氏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乙型肝炎病毒检 测中得到了应用。 (64((-E301,.91<6F.A*A<41.+2*-A)是聚合酶链 式反应的简称。利用 (64检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可 以对那些人工难以培养的微生物进行检测。由于在 所有细菌中编码 ,4?&的一些基因保守性很强,因 此可用 (64扩增其相应的 >?&片断,来快速、灵 敏地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某些细菌或致病菌,尤其 是那些人工无法培养的微生物。 最近又设计了一种 >?&指纹图谱自动分析系 统———4*G-< (,*A21,’)( >HI-A2< 51< ?10-H,9 公 司 产 品)。具体操作是从细菌细胞中提取 >?&,接着用 限制性酶将 >?&降解成片段,>?&片段通过电泳 得到分开,再转移至杂交膜上与 >?&探针杂交。 由于引入了化学发光标记物,杂交片段发出的光线 被相机捕获,得到的核酸图谱与其他贮存的 >?& 核酸碱基序列进行比较,通过核酸匹配分析可以对 微生物进行鉴定。 J< 活细胞计数检测 自动旋转平板和激光菌落扫描计数法,在均匀 薄层琼脂营养基表面,以阿基米德螺旋线方式将液 体样品从中心到边缘均匀涂在平板上。经过培养在 计数格区间内计数,或用激光计数器来扫描平板, 以透过光的强度来检测菌落的存在。 (12,*K*H0’)系统(%<)6-LM2L(.H/,)*AAL)用可 重新水化的营养成分取代琼脂倾注平板。把这种营 养成分和一种胶态试剂一起嵌入在一系列薄膜上。 取 E<0N液体样品滴于膜系统中央,重新水化的培 养基便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的支持物,经过培养后, 便可像常规平皿计数一样直接在膜系统上对菌落进 行计数。(12,*K*/0O!;;; 系列从菌群鉴定到结束只需 培养 P标准
曲线从 而确定苯甲酸含量。研究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快 速可行。 样品中若含有酯类物质干扰时,可用 )!*+!,-、 .!/,0氧化法消除。经样品处理检验,该方法最小 检出限为 12""3&(4&5&(6,回收率达 789:,测定全过 程在 ;&<左右即可完成。 !&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 中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在紫外区进行食品中某些指标的分光光度法测 定,因其简便、快捷、有效而在食品分析中占有很 大比重。在今后几年内,这种局面仍将维持下去。 在可见区,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法灵活、 适用面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随着分析试剂的 发展,尤其是具有识别能力的特效显色剂以及金属 离子显色剂等的发展,使得可见区的分光光度食品 分析法将可能出现一个迅速发展阶段。另外,随着 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将化学计量学方法应用于食品 光度分析,将是解决多组分测定以及复杂样品快速 测定的有效途径。将色谱等分离分析技术与光度法 联用,也是在复杂基体样品分析中常用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 分析现场化、家庭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应地,对 食品分析仪器的小型化、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 切。这些仪器的研制和生产,将会给食品光度分析 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 王明华,丁卓平,刘振华2酸奶中维生素 >含量的测 定[?]2上海水产大学学报,$7779,8(!):$8@9=9$882 ! 张连富,丁霄霖29番茄红素简便测定方法的建立 [?]2食品与发酵工业,!AA3,!-(%):@39 =9 @@2 % 占达东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汁中果糖的含量 [?]2琼州大学学报,!AA%,3A(!):!%9=9 !0;!-2 0 张玉梅,孙学斌,高旭年,等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大豆总异黄酮的含量[?]2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AAA,(0):-9=9 72 @ 陈少波,潘超华2食品中甜蜜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2分析测试学报,!AAA,37(%):8!9=9 8%2 # 张禹萍,陈文华,史玉臣2食品中咖啡因测定方法的 探讨[?]2中国公共卫生,377-,3%(%):3%72 - 张社,李绍良,王蓉2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 测定食品中的硝酸盐[?]2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AAA,3A(3):#%9=9 #@2 8 尚艳娥,阮玲,周谙非,等2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紫 外分光光度测定法[?]2粮油食品科技,!AAA, 8(!):%!9=9 %02 7 干信,郝卫翔2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食品黄 曲霉毒素含量的实验研究[?]2现代商办工业, 377-,3:%-9=9 %82 3A 葛会奇2食品中防腐剂测定方法的研究[?]2本溪 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AA%,@(!):79=9 3A2 捕获在疏水网膜的小格中。在接种后的疏水网膜上 倾入适当的琼脂,在适当时间培养后即可计数。由 于菌落都是正方形,人工或机械计数都很方便。可 用于酵母和霉菌计数、沙门氏菌检测、大肠杆菌 5 大肠菌群检测。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可将病原菌鉴定至种以下水 平的分子亚型分型方法。包括质粒 BC>分析方法、 基因组 BC>微限制和巨限制分析方法(4D’E(FG99 BC>99(FG+E+DHI+FGIFE’9J’K9(JG+E+DHI+FGIFE’9J’J;L=HDH)、 M*N亚型分型方法等。 参考文献 $ 龙夫2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动向[?]2食品 安全,!AA0,#:@@&=& @#2 ! 陈庆森,冯永强 2食品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 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食品科学,!AA%, !0($$):$08&=& $@!2 %& 罗海波,鲍行豪2细菌毒素(第三辑)[O]2北京: 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77%2& 0& 张志洁,韩剑众2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其 自动化研究进展[?]2食品研究与开发,!AA%, !0(!):7-&=& $AA2 @& 李平兰 2M*N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 应用[?]2食品科学2$778,$7(-):%&=& @2 !!!!!!!!!!!!!!!!!!!!!!!!!!!!!!!!!!!!!!!!!!!!!! (上接第 !"页) 唐春林,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
本文档为【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