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百团大战

2010-11-17 14页 doc 345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1226

暂无简介

举报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百團大戰)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百团大战 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八路军光复娘子关,高举中国国旗 日期: 1940年8月20日 - 1940年12月5日 地点: 中国华北地区 结果: 破坏日军交通运输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方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5%AB%E8%B7%AF%E5%86%9B" \o "八路军" 八路军 HYPERLINK "http:...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百團大戰)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百团大战 中国抗日战争的一部分 八路军光复娘子关,高举中国国旗 日期: 1940年8月20日 - 1940年12月5日 地点: 中国华北地区 结果: 破坏日军交通运输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方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5%AB%E8%B7%AF%E5%86%9B" \o "八路军" 八路军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7%A5%E6%9C%AC" \o "日本" 日本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E8%8F%AF%E5%8C%97%E6%96%B9%E9%9D%A2%E8%BB%8D" \o "华北方面军" 华北方面军 指挥官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C%B1%E5%BE%B7" \o "朱德" 朱德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BD%AD%E5%BE%B7%E6%87%B7" \o "彭德怀" 彭德怀 HYPERLINK "http://zh.wikipedia.org/zh-cn/%E5%A4%9A%E7%94%B0%E9%AA%8F" \o "多田骏" 多田骏 兵力 400,000人 日军200,000人,伪蒙军、伪满洲军等约150,000人 伤亡 17,000人 20,000余人 显示▼隐藏▲ 查 • 论 • 编 • 历 中国抗日战争 1931年-1936年 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满州(黑龙江–江桥–辽宁–哈尔滨)–一二八事变–满州国–热河–长城–内蒙古(绥远) 1937年-1939年 七七事变–北平-天津–淞沪(四行仓库)–太原(平型关–忻口–娘子关–太原)–南京–徐州(台儿庄)–兰封–重庆–武汉(万家岭–广州)–南昌(修水)–随枣–第一次长沙–桂南(昆仑关) 1940年-1942年 枣宜–百团大战–豫南–上高–中条山–第二次长沙–第三次长沙–浙赣 1943年-1945年 鄂西–滇西缅北(密支那–松山–龙陵)–常德–豫湘桂(长衡会战)–湘粤赣–豫西鄂北–湘西–桂柳 主要战役以粗体显示 百团大战,又称晋南游击战,是指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于1940年8月至12月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仍通称为八路军,以下皆以八路军称呼),包括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与当地民兵共约40万人发动以破袭战为主的对日战役,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之后参与的较具规模的游击战。战争初期战报统计(第一阶段)共达一百零五个团,因此定名为百团大战(原正太战役)。 目录 [隐藏] ​ 1 作战背景 o​ 1.1 华北局势 ​ 2 百团大战经过 o​ 2.1 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9月10日) o​ 2.2 第二阶段(1940年9月20日-10月上旬) o​ 2.3 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2月5日) ​ 3 日方记载 o​ 3.1 第一次反击战(1940年9月1日—9月18日第一期晋中作战) o​ 3.2 晋察冀边区肃清作战(1940年10月3—11月2日) o​ 3.3 第二次反击战 ​ 4 战役结果 ​ 5 战后 ​ 6 评价 o​ 6.1 战术上的争议 o​ 6.2 关于暴露实力的争议 o​ 6.3 文革中的错误批判 ​ 7 参见 ​ 8 参考文献 ​ 9 外部链接 [编辑] 作战背景 日本出于战略要求从1938年秋开始政治诱降,希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议和;而在另一方面,汪精卫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另一个“国民政府”,以“和平反共建国”为号召,意图拉拢支持反共的人民。同时国共摩擦不断,双方互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清楚国民政府与日方谈判的进展,对于形势过于严重估计,担心国民政府有可能和日方妥协。加上认为日军有可能西进,于是八路军高层决定发动一场较大规模破袭战打击日军,坚定全国坚决抗日的决心[1][2]。 [编辑] 华北局势 1939年,国民政府成立晋察冀敌后战区,鹿钟麟任战区总司令。国共摩擦不断,1940年春季,华北八路军在山西省收编国民革命军九七军,将战区总司令鹿钟麟逐出省外。同时1939年,山西阎锡山发动晋西事变,和八路军摩擦不断,1940年初双方和解。 1940年四月至六月间,日军以第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一师团为主力,在山西省南部进行春季晋南战(国民革命军约8万)、乡宁作战(国民革命军约3万)、晋南反击战(国民革命军约4万)。共产党则在此期间积极扩大根据地势力,引起日军内部的关注与探讨[3][4]。 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5]。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编辑] 百团大战经过 八路军攻克娘子关 八路军原定动员兵力为22个团(晋察冀10个团,129师8个团,120师4个团),重点破袭正太路,其次破袭平汉路、同蒲路北段和白晋路。为了攻击的突然性,未经中共军委批准展开了战斗。战斗开始后,各根据地又有不少部队参加了战斗,参战总兵力达到105个团。 百团大战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编辑] 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9月10日) 战役最早由8月20日晚8点开始的华北交通要道破袭战为序幕,当时正太铁路是日军获得山西煤炭资源的重要通道,也是对晋察冀边区等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的据点的主要分布区,同时井陉煤矿也在这条铁路上。因而正太铁路成为战役第一阶段的主要战场,集中了30个团的兵力。 作战初期八路军兵力部署异常隐蔽,日军直至战斗打响才发觉中国军队的动向,日本方面将9个独立混编师投入战场。至9月下旬为止,正太铁路全线瘫痪,并破坏北宁铁路、平绥铁路、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井陉煤矿亦遭破坏。并占领娘子关的部分地区。 [编辑] 第二阶段(1940年9月20日-10月上旬) 在第二阶段时期,除暂留约10个团兵力继续阻挠道路和桥梁的修筑,主力则把战斗对象转移到铁路交通线两侧的日本守军与被抗日根据地包围的日军据点,目的是巩固并扩大战果,其中以榆辽战役、涞灵战役最为激烈。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日军也投入使用了战争公约所禁止的毒气与生物兵器展开反扑,战争也进入相持阶段。 [编辑] 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2月5日) 日本军队开始将各地的机动兵力集结于华北地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借以迫使八路军退出华北交通要道,先后对太行山地区、太岳地区、晋察冀边区、晋西北等地进行扫荡。八路军则分兵展开运动战和游击战、麻雀战(骚扰游击战术)进行反击。到1940年12月5日,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因日军展开大扫荡而宣告结束。 [编辑] 日方记载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被修正为维基格式以符合质量。(2009年9月12日) 请协助添加相关的内部链接来改善这篇条目。 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率共产军对日军华北一带交通及生产区发动奇袭,同时破坏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 ​ 独立第八混成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参谋泉可畏翁中佐) o​ 第三十四大队(驻井陉附近) ​ 独立第四混成步兵旅团(旅团长片山省太郎中将,参谋土田兵吾中佐)〔该旅团伤亡最为严重,阵亡总数276名。〕 o​ 独立步兵第十五大队(德江光中佐,驻阳泉) o​ 独立步兵第十四大队(原田寅良中佐,驻寿阳) o​ 第十二大队(驻榆次) ​ 独立第九混成步兵旅团(旅团长池上贤吉少将) o​ 第四十大队(驻太原) o​ 第三十九大队(驻忻县) ​ 独立第三混成旅团(察南南部) ​ 独立第二混成旅团(北部同蒲路) ​ 池田龟市中尉排级分队(驻娘子关警备队) 注:每大队约700人 日军华北方面兵力密度为一平方公里0.37人,各师团兵力平均分散在约200处。百团大战后日军正式实施对八路军的剿灭战。 战争期间日军发动反击。 [编辑] 第一次反击战(1940年9月1日—9月18日第一期晋中作战) 独立第九混成旅自太谷、榆次地区与独立第四混成旅由平定、和顺地区相互策应前进,至松塔镇附近,摧毁敌人后方设施,并扫荡周围潜伏之敌军。 [编辑] 晋察冀边区肃清作战(1940年10月3—11月2日) 临时第101混成旅团(驻蒙军、第1军、第110师团、独立第十五混成旅团) [编辑] 第二次反击战 1940年9月23日—10月11日察南南境 10月11日-12月4日第二期晋中作战 10月13日-11月26日晋察冀边区(驻蒙军) 根据日军战史上社镇撤退时战死44人、阳泉与盂县战死66人、榆社与辽宁战死80人、晋中地区战死71人负伤66名失踪2名、涞源地区战死133人、插箭岭战死1人负伤1人、第二次反击战(察南南境失踪31名),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百团之战是游击的战略进攻,平汉铁路于8月25日恢复通车,同蒲路9月8日全线通车,石太路9月20日勉强可通车,井陉煤矿区机器修复仍可使用。 [编辑] 战役结果 八路军(包括当地民兵在内)共进行战斗1,824次,日军死伤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等18000多人(日方记载日军与皇协军死伤共约4千多人),日军投降47人,伪军反正11845人;破坏铁路900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260多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17,000余人,共产党所控制的华北抗日根据地也随之大幅度扩大为华北437个县中的10个县。[6] [编辑] 战后 这场战役的指挥官彭德怀在向延安的中共中央部通告后,没有等候批准就决定发动[7],虽违背了中共所主张最低限度的游击战打法,在战役打响后仍得到了中共中央部的嘉奖与支援。事后国民政府也发来贺电,但同时禁止报刊报道此次战役[来源请求]。 百团期间虽然减少国民政府的压力,但中共控制的地区却遭到打击,这场战役将中共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即日统区)的部队暴露在日军的视线内。日军原本只在华北平原只留下少数兵力,此战促使日本调回约二十万的部队进行“扫荡”(伪政府协同治安肃正作战),于1941年至1943年进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扫荡的结果八路军几乎全面撤出山西,并调整回最低限度的游击战,化整为零。日军在对发动对共产党根据地大扫荡同时,于1941年将目标转向在太行山区(晋南)的国军,以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卫立煌部与第三战区顾祝同部为主要目标,并由此为基础发动中条山战役。 [编辑] 评价 彭德怀在自传中写到: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了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对百团大战的恶意攻击者,你们站到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队伍里去了。”[8] 中国共产党对外一直对百团大战完全肯定,但在内部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却因历史的进程出现一定的出入。百团大战刚胜利时,中共中央对此十分肯定,毛泽东还要求彭德怀有机会再多组织几次。但在1941年、1942日军大扫荡导致八路军极端困难后,彭德怀一度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批评,被指责没有完全执行毛泽东的抗战相持时期的军事战略(即“山地游击战为主,可能条件下进行阵地战,避免决战”),打成了大规模的“消耗战”,过早的暴露和不必要的牺牲了中共领导的一些抗日力量。 [编辑] 战术上的争议 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较多了采用攻坚战,造成了八路军自身伤亡较大,这种战术引起了批评。 1945年刘伯承在中共“七大”发言:百团大战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百团大战的打法,更不是运动战,尤其是阵地战这样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击战争的打法。 聂荣臻也对攻坚战的打法提出批判,但同时认为虽然损失大,但也锻炼了队伍。[9] 彭德怀后来也做了自我批评,承认当时有些蛮干的指挥。[10] [编辑] 关于暴露实力的争议 聂荣臻:“毛泽东批评说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军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搞我们。”[11] 1943年邓小平:“百团大战中本区军事力量过于突出暴露,不仅自己伤亡很大,元气不易恢复。且警惕了敌人对我们的严重注意,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2] 在1945年“华北座谈会”上,彭德怀被迫做了检讨:1940年的百团大战……在政治上也是错误的。过早暴露了自己的力量,把日本军队主力从正面战场吸引过来,有利于国民党……这很明显是民族义愤模糊了阶级立场。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这也是彭被批判的罪名之一。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说:主动出击日军是帮了蒋介石。当时是共产党、国民党和日本人三国鼎立,我们就是要让国民党和日本人斗个你死我活,而我们从中发展壮大。一些同志认为日本占地越少越好,后来才统一认识:让日本多占地,才爱国。否则变成爱蒋介石的国了。百团过早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军对我们力量的注意;同时,使得蒋介石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13] 现在认为日军的反扑确实给根据地带来很大困难,但中华民族的对日抗战本身就准备着巨大困难和牺牲,因“招来”困难而被指责是不正确的。 [编辑] 文革中的错误批判 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受到了不公的指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遭到了错误的批判,百团大战也成了批判的罪状之一,彭德怀被批判成是背着毛泽东发动百团,是在保蒋。[14][15]还有有人认为百团大战是蒋介石决定发动皖南事变的决定性因素,有红卫兵依照这个理由对彭德怀进行批斗。[16] 1981年中共为彭德怀完全平反后,对百团大战基本持完全肯定的态度。 [编辑] 参见 ​ 中国抗日战争 [编辑] 参考文献 1.​ ^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彭德怀.彭德怀自传. 2.​ ^ 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 ^ 日本防卫廰战史室.中日战争.战争指导. 4.​ ^ 日本防卫廰战史室.大东亚战史.中日战争(华北治安战).“1940年(昭和十五年,民国29年)中国派遗军总参谋长向陆军次官提出:(前略)二、中共首脑部自去年以来,再三向国民政府所要求之者,俱为将共产党利用地下工作所获得的成果变为合法化,要求支付按共产党之地盘及共产党兵力相称之军费(目前国民政府对其支付月额军费为:第八路军六十万元,新四军二十五万元)对中共之要求,国民政府却依据去年底密命之“异党活动禁止办法”等拒不接受。于是中共决心以实力在各地求生存,把分散在各方面的共产军统制集结,破坏所在的国民政府行政组织,设置共产行政组织,自行征税或袭击中央军尤其对其行李辎重,以夺取武器弹药。三、在现阶段的国共相克情况中,国民政府似乎已在某种程度上放弃华北,而共产党竟在其实力以上所获得地盘并力求维持之。同时加强其武力企图现地自求生存,并驱逐国民党力量,总括言之,不外乎争夺地盘的相克而已。然而,共产党获得之地盘若与其补给路尤其西北路线相连而由苏俄直接援助时,对日本与重庆俱系严重问题。鉴于苏俄对芬兰已缔结和平,如国民政府之抗战态度一旦软化时,苏俄直接援助共产党之公算颇大。四、中国派遗军将暂时注视其(国共)相克之实情,并拟作为解决战争的一个转机,大为利用之。” 5.​ ^ 丁晓山.1942年“五一”大“扫荡”纪实. 6.​ ^ 此处战役结果以第18路集团军总司令部野战政治部公布的数字为依据。除此之外还有三说:(1)毙伤日伪军5800人;(2)毙伤日伪军2万人;(3)毙伤日伪军25800余人。 7.​ ^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彭德怀.彭德怀自传.“总部决定后,发出电报给各区,也报军委。......故未等到军委批准(这是不对的),就提早发起了战斗。” 8.​ ^ 《彭德怀自述》 第240页 9.​ ^ 聂荣臻回忆录 10.​ ^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彭德怀.彭德怀自传.““破袭战役后期,我也有些蛮干地指挥。此役在太行山区破袭战役搞得太长了一些,连续搞了一个月,没有进行修正,敌伪军即行扫荡。” 11.​ ^ 聂荣臻回忆录 12.​ ^ (2004年年)柳泉、鹿彦华 编:《邓小平军事生涯》.书生网,147页.ISBN 9787507317084.  13.​ ^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06-01:424.9787215030725. 14.​ ^ 彭德怀公然提出要保卫大后方、保卫重庆、保卫西安,实际上是要保卫坐镇于重庆的蒋介石。彭德怀急于保蒋,拒不执行毛主席提出的,在战略相持阶段,我军“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背着毛主席,和朱德、杨尚昆、彭真、邓小平等商量,大搞冒险主义、拼命主义,先后调动了一百零五个团,共四十万兵力,全线出击,打攻坚战、消耗战。彭贼保蒋卖力,得到了蒋介石的欢心。 《打倒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大军阀彭德怀》清华井冈山兵团出版 15.​ ^ 1967年2月24日北京出版“战报”第六期以‘大军阀、大野心家朱德的滔天罪行’标题批评:百团大战是朱德、彭德怀违反党的组织纪律,不请示毛泽东,擅自搞百团大战,完全违背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并把日军的兵力吸引过来,导致重大损失。 16.​ ^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彭德怀.彭德怀自传.““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人恶意攻击百团大战。他们说,皖南事变是因为百团大战暴露了力量,引起蒋介石的进攻。消灭新四军八九千人,这个罪责应该彭德怀负。” [编辑] 外部链接 ​ 百团大战——中外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 白鹿书院 ​ 百团大战纪念碑 - 血铸中华 ​ 百团大战 - 新华网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cn/%E7%99%BE%E5%9B%A2%E5%A4%A7%E6%88%98” 3个分类: 抗日战争主要战役 | 1940年 | 八路军 2个隐藏分类: 自2009年9月需要维基化的页面 | 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
本文档为【百团大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