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6;@A +,- 1276/6457 4-;/-? 23 B0C B5;@4,-; D5. 6; /,- ;2?/, 23 E524,-;@ /2D;C 9-;@3-;@ C F-;5; G?2H6;4-A I-5;D,67- /,?-- 5..6./5;/ 4-;/-"/> 6;/?6@06;@A +,- 1276/6457 4-;/-? 23 B0C B5;@4,-; D5. 6; /,- ;2?/, 23 E524,-;@ /2D;"/>

夏王朝都城新探

2010-11-19 6页 pdf 214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4212

暂无简介

举报
夏王朝都城新探 !" 收稿日期 !""# $ "% $ &’ 考古学 夏王朝都城新探 张国硕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郑州 %)"")! * +,- .-/01 23 /,- 4516/57 23 865 9:;5./: 6. 5;> 6;/?6@06;@A +,- 1276/6457 4-;/-? 23 B0C B5;@4,-; D5. 6; /,- ;2?/, 23 E524,-;@ /2D;C 9-;@3-;@ C F-;5; G?2H6;4-A I-5;D,67- /,?-- 5..6./5;/ 4-;/-?. =6@...
夏王朝都城新探
!" 收稿日期 !""# $ "% $ &’ 考古学 夏王朝都城新探 张国硕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郑州 %)"")! * +,- .-/01 23 /,- 4516/57 23 865 9:;5./: 6. <2/, 42=17645/-> 5;> 6;/?6@06;@A +,- 1276/6457 4-;/-? 23 B0C B5;@4,-; D5. 6; /,- ;2?/, 23 E524,-;@ /2D;C 9-;@3-;@ C F-;5; G?2H6;4-A I-5;D,67- /,?-- 5..6./5;/ 4-;/-?. =6@,/ <- .-/ 01 6; /,- .20/, 23 J,5;K6 G?2H6;4-A 90?6;@ L6 1-?62>C /,- 1276/6457 4-;/-? =2H-> /2 /,- 011-? ?5;@- 23 B6;@.,06 (B6;@ M6H-? * A +,-?- 6. 5 @?-5/ 12..6<676/: /,5/ B5;@>6C .6/05/-> 6; B0N,20 O6/:C 5;> F05;@/56N,6P60 <2/, -K6./-> 5. 4516/57. 23 L6 1-?62>A Q-/D--; +56R5;@ 5;> S6- 1-?62>C /,- 4516/57 D5. T,-;K0 ( ;2D U?76/20 J6/-C <-6;@ 42;/6;0577: 0.-> * 6; B6702 Q5.6;A +,- 4516/57. ?-42?>-> 6; 76/-?5/0?- C J,5;@P60C T,-;@05;C B05;C V52P60C 86,-C W;:6 D-?- ;2/ ./?64/7: >-36;-> 451/567.C D,64, 45; <- >6H6>-> 6;/2 /,?-- /:1-.X Y6?./C /,- /-=12?5?: 1276/6457 4-;/-?. >0?6;@ F20:6 1-?62>C 76R- J,5;@P60C T,-;@05;Z J-42;>C /,- 5..6./5;/ 4516/57. 32? 1276/6457 2? =676[ /5?: ;-->. C .04, 5. B05;C V52P60C 86,-A +,- /,6?> /:1- C ?-30@-- 1754- 32? /,- \6;@ S6- C 76R- W;:6A \-: ]2?>.:865 9:;5./: O516/57 L6 23 865 +56R5;@ S6- 23 86- 提要 夏王朝时期的都城设置复杂多变。禹之政治中心阳城位于今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北, 同时禹可能又在晋南分设三个辅助性的政治中心。启时期的政治中心应在颍水上游地带,位于禹州 市境内的阳翟与位于新密市境内的黄台之丘两者并存,同为启之都的可能性很大。太康至桀期间,夏 王朝以伊洛盆地的斟寻为都。二里头遗址应为夏都斟寻,其始建于太康时期,止于夏桀之末,中间未 经中断或废弃。文献所载的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安邑等夏都,不属于一都制前提下、废旧立新 性质的都邑,有的甚至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都邑。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后羿代夏期间夏王朝的 临时性政治中心,如商丘、斟灌等;二是夏王朝因政治、军事需要而设立的辅助性都城,如原、老丘、西 河等;三是桀都斟寻被商汤攻陷之后的逃难之地,如安邑。 关键词 夏代 都城 夏启 太康 夏桀 中图分类法 \^#&_ ! 文献标识码 W 夏代社会发展已进入文明和国家阶段。文献记 载夏代有许多都城,如阳城、阳翟、黄台之丘、斟寻、 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安邑等。如此多的都城 是否真正存在?各自的使用年代是什么?具体地望 在哪里?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是夏史研 究的关键所在,也是多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 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合考古发现 材料,就夏代不同时期的都邑及其相关问题谈谈自 己的看法。不妥或错误之处,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 早期夏都 夏代始于何王时期,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认为禹创建了夏王朝,夏王朝从禹开始 ‘ & a;二 是认为夏王朝始于夏启,大禹时期不能算作夏王 朝时期,而应属于尧舜时代或尧舜禹时代 ‘ ! a。若认 同前者观点,则阳城为最早的夏都。若信从后者看 法,则阳翟以及黄台是早期夏都。 禹时期的都城为“阳城”,其位于今河南省登 封市告成镇北。古本《竹书纪年》云:“禹居阳城。” 《世本》曰:“禹都阳城。”《孟子·万章上》赵岐注谓 阳城在“嵩山下”。《国语·周语上》记载:“昔夏之 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夏居阳城,崇高所 近。”《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刘熙曰:“今颍川阳 !" 城是也。”《水经·颍水注》明确记载禹都阳城在颍 水与五渡水交汇处。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市告 成镇的王城岗发现一座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包括 小城和大城),在告成附近还发现了东周时代的阳 城遗址 ! " #。王城岗城址时代包含禹所处时代,位置 与《水经注》等记载阳城地望相合,故多数学者赞 同登封王城岗一带即为禹都阳城所在地 ! $ #。 兴起于豫西地区的夏族,在禹争得豫陕晋相 邻地区尧舜禹联盟首长职位之后,力图控制今晋 南地区原属尧、舜等部族的分布地域,从而发生了 夏族北上晋南的行动 ! % #。为了控占晋南,夏禹分设 一些辅助性的政治、军事中心,作为其军事基地和 驻跸之地。晋东南地区是夏族北上晋南的必经之 地,禹很有可能在这里设立有辅助性的政治、军事 中心。文献材料称今晋东南地区亦为禹都阳城之 地。《路史》卷二十二罗泌注:“乃泽之阳城,尧舜皆 都河东北,不居河南。”“泽之阳城”是说阳城属泽 州(今山西晋城市),所指是汉朝的濩泽县,自唐以 后至今易名阳城县,位于晋城市之西。此外,在晋 南的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禹可能分别设立安邑、 平阳两个辅助性的政治、军事中心。《世本》记载: “夏禹都阳城⋯⋯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 阳。”一般认为安邑在今山西夏县,平阳(即晋阳) 在今山西临汾一带 ! & #。通过在晋南地区设立三个 呈三角形分布的辅助性政治、军事中心,禹最终控 制了这一地区的局势。至夏启时期,夏王朝的政治 中心集中在豫西地区,晋南诸“都”即被弃置。 有证据明,启之时的夏都应是在今颍水上 游的河南禹州、新密市一带。从文献记载可知,夏 启之都位于禹州市境内的“阳翟”,与位于登封市 境内的“禹都阳城”相距不远。如《史记·周本纪· 集解》引徐广曰:“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 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启遂即天 子位,治国于夏。”此“夏”所在,《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 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夏启在阳翟曾举行 政治、军事活动。《左传·昭公四年》载:“夏启有钧 台之享。”杜预注:“启,禹子也。河南阳翟县南有钧 台陂,盖启享诸侯于此。”《后汉书·郡国志》刘昭 注引《帝王世纪》曰:“(钧台)在县西。”东周时期的 阳翟故城位于今禹州市之北的朱阁乡八里营村北 侧,夯筑城垣遗迹至今尚可辨认 ! ’ #。此外,夏启也 可能在与今禹州市相邻的新密市境内的皇台岗一 带活动。《穆天子传》卷五记载:“丙辰,天子南游于 黄台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于启室。”《水 经·洧水注》云:“洧水又东南,赤涧水注之。水出 武定岗,东南流,径皇台岗下。又历岗东,东南流, 注于洧。”有学者认为“黄台之丘”可能即“皇台 岗”,其位在新密市境内的洧水岸边 ! ( #。从考古发 现来看,新砦期是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于二里头 一期的一种考古学文化遗存,整体特征更接近二 里头文化系统 ! ) #,其年代应为包括夏启在内的夏 王朝早期 ! *+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遗存主要分布 于河南中部颍水上游的新密、登封、禹州、汝州一 带,且新密市东南刘寨镇新砦村一带还发现有面 积超过 ’+ 万平方米的高规格城址 ! ** #,这与文献 有关夏启时期政治中心位于颍水上游地区以及启 居(都)黄台之丘的记载是相符合的。 关于阳翟与黄台之丘的关系,文献没有载明, 据现有材料,两者并存、同为启之都的可能性是存 在的。其依据在于文献有较多“启(或禹)居阳翟” 的记载,这些记载不应是毫无根据的附会之说,应 反映一定的历史事实;而且在今禹州市的颍水两 岸,发现多处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的 文化遗存,其中瓦店遗址规模较大,规格较高,不 排除其为启时期政治中心的可能性 ! *, #。同样,年 代亦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的新密新砦 遗址规模大,发现有大型城垣和多重护城壕以及 大型建筑遗存,建造年代与夏启时代接近,也不能 排除其为早期夏都的可能性 ! *" #。夏启时期可能存 在两个以上都城的情况,与禹时期设立多个政治 中心以及夏代中后期存在多都的现象是一致的。 二 中晚期夏都 夏王太康至桀期间,夏王朝以斟寻为都。从文 献和考古材料结合来看,二里头遗址应为夏都斟 寻,其始建于太康时期,止于夏桀之末,中间未经 中断或废弃。 文献记载伊洛地区是夏王朝中后期的政治中 心所在,而二里头遗址正位于这个地区。《逸周书 ·度邑解》和《史记·周本纪》等文献明确记载“自 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是“有夏之居”,即伊洛 地带是夏王朝的中心地区。《史记·夏本纪》云: “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正义》曰: “此即太康居之,为近洛也。”据此又知,太康之都 距离洛河不远。此外,《国语·周语上》有“伊、洛竭 而夏亡”的语句,《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居, 皆在河、洛之间”,《战国策·魏策一》云“夏桀之国 ⋯⋯伊、洛出其南”,这些史料皆认为夏王朝的中 心地区位于伊洛地区或河洛地区。二里头遗址位 于伊洛盆地内的偃师市西南约 )公里处的二里头 村一带,汉魏以前二里头遗址处在伊洛河之北岸 的伊汭、洛汭之间,向西略偏南约 "公里为古伊汭 夏王朝都城新探 !"《东南文化》!##$ 年第 %期总第 &’$期 ! "# $,东北距洛汭约 #% 余公里,地望与文献记载的 夏代都邑完全相符。 文献又载太康之都为“斟寻”,且后羿、夏桀甚 至整个夏王朝中后期皆曾以斟寻为都,而斟寻位 于洛阳盆地之内,这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位置相 符合。古本《竹书纪年》明确记载:“太康居斟寻,羿 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斟寻之 得名应与斟寻氏故地有关。《史记·夏本纪》云: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 扈氏、有男氏、斟寻氏。”这说明斟寻氏初为夏代姒 姓方国之一。关于斟寻氏的地望,文献载有三地: 一是《汉书·地理志》北海郡平寿县条下颜师古注 引臣瓒言“斟寻在河南”,其地应在洛阳附近;二是 《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云“帝相徙于 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其在今豫东北一带;三是 《汉书·地理志》北海郡平寿县条下颜师古注引应 劭言在今山东潍县境内。之所以如此,《史记·夏 本纪·正义》臣瓒解释说:“斟寻在河南,盖后迁北 海也。”李民先生认为,夏代初年,随着夏王朝的发 展,导致各部族的不断迁徙。每一次迁徙所到之 处,则留下一个与部族同名的地名。斟寻原为土著 于豫西的一个部族,即斟寻氏,在夏王朝的进击 下,它被迫东徙,“其大致路线应是沿大河左岸先 到达豫东北,不久又从豫东北继续迁徙而进入山 东东部”! "& $。准此,斟寻氏之名起源于豫西伊洛一 带。其具体分布区域,《水经·洛水注》列出洛水下 游有多个以“寻”命名的地方,《左传·昭公二十三 年》杜预注称“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寻中”,《史记 ·张仪列传·正义》引《括地志》曰“故寻城在巩县 西南五十八里”,可见斟寻氏故居地并非囿于一个 小地点,其范围应包括洛河下游的广大地区。由于 夏王太康徙都于伊洛地区原斟寻氏分布区内,故 称其都为“斟寻”。值得注意的是,古本《竹书纪年》 把“太康居斟寻”与“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相连,从 字面上看,此条文献是说太康、后羿、桀时期都曾以 斟寻为都,而实质上却道出了夏王朝长期以斟寻为 都的历史事实。太康定都斟寻之后,发生了后羿— 寒浞之乱,导致夏王流亡在外,后羿—寒浞集团占 据斟寻。至“少康中兴”,少康复又以斟寻为都,并未 迁往它地。《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少康“祀夏配天, 不失旧物”。《初学记》卷八引《帝王世纪》云:“少康 中兴还乎旧都,复禹之迹也。”这些记载说明少康平 东夷之乱后又还到旧都,此“旧都”当指太康所都斟 寻。少康之后,夏王朝仍以斟寻为都或以斟寻为主 要的都邑。《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夏后氏孔 甲,田于东阳萯山。”萯山即首阳山,在今偃师市北, 距斟寻(二里头遗址)不足 "%公里。夏王孔甲在斟 寻周围田猎,说明其都仍有可能设在斟寻。 多年的考古发现表明,二里头遗址的性质特 征与夏都相称。二里头遗址规模大,文化层堆积丰 厚,各类文化遗存丰富,遗址规格高,这些特征无 不说明该遗址曾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谨的 大型都邑。 二里头遗址的存在年代与夏王朝中后期的年 代相当,其应属于夏王朝时期的都邑遗址。’% 世 纪 (%年代以来,有关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的论战 高潮迭起,争论的焦点是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皆 为夏文化,或是二里头文化的某一期或某几期是 夏文化 ! ") $。关于二里头一期文化,学术界向来无 疑义,皆认为其属于夏文化。认为二里头一、二期 为夏文化的观点,是建立在二里头三、四期是早商 文化和偃师商城为西亳的基础之上。但多年的考 古发现表明,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无论如何也早 不到二里头文化第三期,而且二里头遗址也发现 有第二期阶段的大型宫殿建筑,说明该地至少在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就已成为都邑,故近年来已很 少有学者再坚持二里头文化一期和二期是夏文 化、三期和四期为早商文化的观点。至于说二里头 文化一至三期是夏文化、四期是早商文化的观点, 依据近年考古新发现,也到了应该摈弃的地步。这 是由于此类观点基本上是建立在二里头三期一号 宫殿基址始建、四期废弃以及二里头三期阶段为 桀都斟寻、四期阶段都邑已经毁弃等论据的基础 之上。但研究证明,“一号宫殿的废弃年代不晚于 四期晚段,目前没有发现宫殿废弃于四期晚段之 前的直接证据,因而应以推定该宫殿大约废弃于 四期晚段为宜”! "( $;同样,整个二里头遗址在第四 期阶段并未废弃,许多手工业作坊、宫殿建筑仍在 使用,且在原来基础上又扩建、新建一些宫殿、手 工业作坊和宫墙垣,仍然具备都邑性质。有一个值 得注意的现象,即从 ’%世纪 *%年代后期以来,二 里头文化的主体是夏王朝时期的夏族文化遗存, 这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大家逐渐承认二 里头文化一至四期皆应为夏文化 ! "+ $。相当多的学 者从二里头文化一至二期或一至三期为夏文化的 观点,转向认同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前段是夏文 化 !"* $;或者说承认二里头一至三期是夏文化,第四 期或四期晚段是“夏遗民文化遗存”而非早商文化 系统 !’%$。当然,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并非涵盖全部 的夏王朝时期,早期的夏文化应该在早于二里头文 化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中寻找 !’"$。准上所 述二里头文化或其主体是夏文化,那么作为二里 !" 头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和具备都邑性质的大型遗 址,二里头遗址所在地带理应为夏王朝的都邑。联 系到文献有关早期夏都位于颍水上游地区、太康 始都伊洛地区之斟寻的记载,以及新砦期遗存恰 好分布于颍水上游地区、伊洛地区包括二里头一 带不见新砦期遗存的现象,可以推断二里头遗址 理应为夏代太康之后的政治中心——— 斟寻。 二里头遗址曾长期作为夏都存在,并不是太 康或夏桀等三两个夏王之年代所能涵盖了的,其 年代与属于夏王朝中后期的太康至夏桀时期是一 致的。首先,从文化发展来看,二里头遗址一至四 期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一脉相承性非常强,中间没 有大的缺环、中断或整体废弃现象。其次,从遗址 范围和出土文化遗存规格来看,二里头遗址一至 四期均规模大、规格高。二里头遗址各期面积皆为 目前所知同期最大者,从早期到晚期皆发现有大 型宫殿类建筑遗存 ! "" #。其中在第一期阶段,二里 头遗址已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中心聚落,总面积达 $%%万平方米以上,“显现出不同于同时期一般聚 落的规模和分布密度”。至第二期阶段,二里头遗 址进入大发展阶段,文化遗存分布广泛,面积已达 数百万平方米。在遗址宫殿区的东、中部,发现有 大型夯土建筑群,三号、五号等宫殿建造并投入使 用。基址群以外修筑有纵横交错的大路,宫殿区南 侧大路车辙的发现表明当时车已发明。宫殿区南 兴建了铸铜作坊。到第三期阶段,二里头遗址进入 繁荣阶段,文化遗存遍布遗址各区。宫殿区、铸铜 作坊与道路网的总体布局变化不大,但在宫殿区 周围增筑城垣,一号、二号宫殿和四号、七号、八号 大型夯土建筑建造使用。延及第四期阶段,文化遗 存分布范围仍很普遍,中心区遗存密集,宫殿区仍 然存在,范围甚至有所扩大,周围道路仍在使用。 宫殿区范围内文化遗存丰富程度远远超过第三 期,还新建有六号基址、宫殿区东部庭院围墙等大 型建筑以及位于宫城之南年代属于第四期偏晚阶 段的东西向夯土墙。宫殿区之南的铸铜工场也在 继续生产 ! "& #,该期晚段甚至新开设有绿松石器作 坊 ! "’ #。还存在不少随葬品丰富的朱砂墓,出土大 批精美的青铜礼器、玉器、漆器,其数量、质量均超 过第三期。尤其是大型青铜兵器首见 ! "( #,突显其 王都风范。这些说明第四期该遗址仍属高规格的 大型聚落,直至第四期之末均未见毁灭性破坏的 迹象。再从年代来看,二里头遗址作为夏都,早于 学界公认的二里岗早商文化下层,晚于被认为是 尧舜禹时代文化遗存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以及与 夏启时期关系密切的新砦期遗存。一般认为,二里 岗早商文化的肇始年代距今 &)%%年左右,河南龙 山文化的结束年代为距今 ’%%%年左右,新砦期遗 存的年代应晚于距今 ’%%%年,那么二里头遗址作 为夏都的年代至少应超过 &%% 年,与夏王朝后期 的延续年代是接近的。 三 其它夏都 除了上述夏都之外,文献记载夏王朝时期还有 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安邑等都邑。研究发现, 这些所谓的夏都皆存在于非常时期,使用时间较 短,显然不属于一都制前提下、废旧立新性质的都 邑,有的甚至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都邑。其可分 为三种类型:一是后羿代夏期间夏王朝的临时性政 治中心,如商丘、斟灌等;二是夏王朝因政治、军事 需要而设立的辅助性都城,如原、老丘、西河等;三 是桀都斟寻被商汤攻陷之后的逃难之地,如安邑。 史载帝相居商丘、斟灌二地。古本《竹书纪年》 记载:“帝相即位,处商丘。”“相居斟灌。”宋·王应 麟《通鉴地理通释》卷四注曰:“‘商丘’当作‘帝 丘’。”清·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亦云:“‘商’当 为‘帝’。”《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杜预注:“相,夏 后启之孙,居帝丘。”又曰:“帝丘,今东郡濮阳县。 故帝颛顼之虚,故曰帝丘。”以此可知,相所居商丘 即帝丘,位于今河南濮阳一带。关于斟灌,《水经· 巨洋水注》引薛瓒《汉书集注》云:“相居斟灌,东郡 灌是也。”“东郡灌”即东郡(今濮阳市西南)观县或 观城县,其地在今河南、山东交界处。帝相为太康 弟中康之子。据《史记·吴太伯世家》、《左传·襄 公四年》等文献记载,因“太康失国”、后羿—寒浞 集团占据斟寻,帝相被迫流落在都邑之外,并时常 受到寒浞及其子浇的攻袭,不得不常变换居地,先 后居于属于夏族分布区域内的商丘、斟灌等地,此 即《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帝王世纪》所云“自太 康已来,夏政凌迟,为羿所逼,(帝相)乃徙商丘,依 同姓诸侯斟灌氏、斟寻氏”。斟寻为夏部族之一,其 原居于今洛水下游一带。因太康时夏王朝由颍水 上游地区迁居伊洛地区,斟寻氏被迫举族东迁, “太康失国”时在今豫东北地区生活 ! ") #。尽管帝相 得到同为夏族的斟灌氏、斟寻氏的庇护,但仍逃脱 不了被夷浇所灭杀的命运。如此境地,帝相及夏王 朝疲于奔命,来不及而且也无能力建造新的大规 模的都邑。因此商丘、斟灌实为帝相逃难期间的驻 跸之地,至多算作夏王朝临时性的政治中心。 文献记载夏王朝中后期还有原、老丘、西河等 夏都。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宁居原。”“*帝宁 + 自 *原 +迁于老丘。”“胤甲即位,居西河。”关于原之 地望,《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原 夏王朝都城新探 !"《东南文化》!##" 年第 $期总第 %&"期 城在怀州济源县西北二里。”考古工作者在今济源 市西北约 !公里处发现的庙街遗址,总面积达 "# 万平方米以上,遗址内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 东周文化遗存,一般认为其为夏代原城所在 $!" %。老 丘之地望,《左传·定公十五年》杜预注:“老丘,宋 地也。”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云:“今开封府陈 留县东北四十五里有老丘城。”《大清一统志》开封 府古迹引《寰宇记》云:“&老丘城 ’在陈留县北四十 五里。”按:陈留在今河南省开封县境内。西河之地 望,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四说:一是《史记·孔子 世家·索隐》云在豫北东部;二是《史记·仲尼弟子 列传·正义》曰在今山西汾阳县境;三是《礼记·檀 弓》郑玄注称在龙门至华阴一带;四是认为“河南 洛阳至陕西华阴,通称西河”$ !( %。笔者认为“洛阳 至华阴说”比较合理,可以信从。这是由于夏朝王 都的设立,在没有大规模异族入侵的前提下,理应 在夏族的势力范围之内,而不能远离夏王朝统治 的中心区域。豫北地区在夏王朝中后期已属先商 文化(下七垣文化)的分布区,夏王朝已不能有效 地控制这一地区,更谈不上在此设都。山西汾阳一 带不见属于夏文化的二里头文化遗存,此地带根 本不是夏王朝能够控制的区域,基本安全尚不能 得到保障,何谈定都于此。而山西西部至陕西东部 地区多为山地、丘岭地貌,生态环境恶劣,且偏离 夏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故在此建都的可能性也 不大。相比之下,豫西西部至陕西华阴以东,尤其 是三门峡地区,历来皆为夏王朝的控制区域,这里 发现有较为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 !) %,故西河位 于此间某地的可能性最大。 原、老丘、西河应是夏王朝因政治、军事需要而 设立的辅助性政治中心(即辅都,或曰别都、陪都), 当时的主要都城则为斟寻。由于夏国家地域辽阔, 当时的交通、通讯手段较为落后,若仅仅设立唯一 的政治中心,夏王朝很难对全境进行有效地统治, 也不便于战争时期对军事行动的掌控。由于“太康 失国”,导致周边方国部族纷纷脱离夏王朝的统治。 “少康中兴”之后的夏王,担负着恢复夏王朝的统治 和壮大夏国家势力的重任。夏王朝关注的重点是北 方、东方和西方。早在禹时期,夏族已控制了晋南地 区。后羿代夏之后,晋南地区可能脱离了夏王朝。至 帝宁时,已逐渐恢复元气的夏王朝展开了一系列对 外讨伐战争,其把矛头首先对准北方,力图重新控 制晋南地区。从考古材料看,属于夏文化的二里头 文化有一个自南向北的发展进程,晋南地区的东下 冯类型要晚于豫西地区的二里头类型 $*+ %,这应该是 夏族北上晋南的真实写照。济源一带位于豫西北地 区,属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区域,又邻近晋南,夏王 朝在此设立辅助性政治中心,实际上是建立一个掌 控豫西北和晋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至于原与 斟寻的关系,前已述及,自太康之后,夏王朝一直以 斟寻为都城,斟寻(二里头遗址)从未被废弃或存在 中断现象,帝宁居原时期(大约为二里头文化二期 前后)斟寻夏都正逐渐进入繁荣期,因此二者之间 应为并存关系,不是前废后兴关系。同样,老丘的性 质也是夏王朝设立的另一辅都。后羿代夏的惨痛教 训,迫使夏王朝必须认真对待东方夷人问题,在今 豫东地区这个既属于夏王朝控制区、又距离夷人分 布区不远的地带设立一都邑,目的显然是便于对东 夷各部的作战和从事其它政治、军事活动。实践证 明,这个目的达到了,夏、夷关系从此进入稳定时 期,正如《后汉书·东夷列传》所言:“自少康以后, 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在相继控制住 北方和东方地区的局势后,至胤甲时,夏王朝又在 今洛阳西至华阴东之间的西河之地设立辅都,以此 作为镇抚西土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基地。与帝宁居 原、老丘性质一样,西河夏都存在时期(约为二里头 文化二、三期)正是斟寻的繁盛期,显然斟寻与西河 也是并存关系,而非前废后兴关系。夏代中后期存 在多都的情况,与禹时期设立多个政治中心以及夏 启时期可能存在两个以上都城的现象也是一致的。 部分文献记载晋南地区有“桀都安邑”,这种 说法并不可靠。《书·商书序》云:“伊尹相汤,伐桀 ⋯⋯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孔安国传曰:“桀都安 邑。”又曰:“(鸣条)地在安邑之西。”《史记·秦本 纪·正义》引《括地志》曰:“安邑故城在绛州夏县 东北十五里,本夏之都。”《太平御览》卷一六三引 《帝王世纪》云:“禹自安邑都晋阳,至桀徙都安 邑。”关于“桀都安邑说”,清·金鹗已辨其非 $ *, %。 邹衡先生认为:此说“本不见于先秦文献记载,且 今在禹王城(古安邑)内又未发现夏文化遗址,所 以是无根据的。”$ *! %从文献材料和考古材料综合 来看,夏王朝中晚期包括夏桀时期的都城是“斟 寻”,此都不在晋南,而是位于豫西的偃师二里头 遗址。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文化因素一脉相承,与 二里岗商文化紧密衔接;作为都邑遗址中间没有 大的缺环、中断或整体废弃现象,直至二里头文化 第四期晚段此都仍在建设之中,在被商文化取代 前没有被废弃的迹象。因此,称夏桀时期迁都晋南 安邑没有任何确凿考古依据。此外,《史记·夏本 纪》云:“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 死。”《史记·殷本纪》又载:“桀败于有娀之虚,桀 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正义》云:“有娀当在蒲州 !" 也。”按:蒲州在今晋西南永济市境内。分析“汤遂 率兵以伐夏桀”、“桀走”、“桀奔”等词句,结合《吕 氏春秋·慎大览》商汤“令师从东方出⋯⋯未接刃 而桀走”以及《墨子·七患》“桀无待汤之备,故亡” 等记载,可以看出,商灭夏之役时间较短,商汤并 未给逃往晋南的夏桀更多的喘息机会,当即尾随 夏桀及夏族军队到晋南地区寻机决战。仓皇逃往 晋南地区的夏桀疲于奔命和忙于应付战事,先败 于“有娀之虚”,后被歼灭于安邑之西的“鸣条之 野”,故夏桀不可能从容地把都邑从豫西斟寻迁往 晋南,更无能力也无时间在晋南地区建造新都。因 此安邑不应该算作夏都,而只能属于夏桀的逃亡 之地和夏国家军队最后的灭亡之地。 此外,晋南地区还被称作“夏墟”以及有多个 被称作“大夏”的地方,这些更不能理解为一般意 义上的夏都。《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分唐叔⋯ ⋯命以《康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周武王克殷⋯⋯乃封周 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关于“大夏”,《左传· 昭公元年》、《史记·封禅书》、《吕氏春秋·本味》 等文献皆有提及。研究表明,文献所记的“夏墟”应 该是泛指广大区域而非专指某一地点,整个晋南 地区皆应该属于“夏墟”之范围;晋南地区不存在 像安阳殷墟那种都城废址性质的属于夏王朝的都 邑故址;晋南地区被称作“夏墟”的原因是由于商 王朝灭夏之后夏族聚居晋南所致,“夏墟”即夏族 聚居区;晋南地区被称作“夏墟”只能说明商代和 西周初年夏族曾聚居于此,其与夏族的起源、夏文 化的渊源以及夏代末年桀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 "" #。 至于大夏,《左传·定公四年》杜预注称“夏虚、大 夏今太原晋阳”,说明其已把“夏墟”与“大夏”等 同。晋南地区至少有 $ 处“大夏”! "% #,这些“大夏” 显然不是指的同一地方,其范围应较广。以此可 知,“大夏”之含义与夏墟相近,皆泛指今晋南地 区,与具体的夏都无涉。 ! &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 年。 ! )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 年。 ! "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 &’’) 年。 ! % #安金槐:《豫西夏代文化初探》,《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 年第 & 期。 ! $ #张国硕:《从夏族北上晋南看夏族的起源》,《郑州大学学 报》&’’( 年第 , 期。 ! , #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 &’($ 年,第 ’ 页。 ! +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河南分册》,中国地 图出版社 &’’& 年,第 "&’ 页。 ! ( #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郑杰祥编《夏文化论 集》,文物出版社 )**) 年,第 )+ 页。 ! ’ #赵芝荃:《略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四 次年会集》,文物出版社 &’($ 年,第 &+ 页。 ! &* #张国硕:《夏纪年与夏文化遗存刍议》,《中国文物报》 )**& 年 , 月 )* 日。 ! && #赵春青等:《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发现城墙和大型建筑》, 《中国文物报》)**% 年 " 月 " 日。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瓦店》,世界图书出版公 司 )**% 年。 ! &" #赵春青:《新密新砦城址与夏启之居》,《中原文物》)**% 年第 " 期。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伊洛盆 地 )**) - )**"年考古调查简报》,《考古》)**$年第 $期。 ! &$ #李民:《释斟寻》,《中原文物》&’(, 年第 " 期。 ! &, #郑杰祥编:《夏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 )**) 年。 ! &+ #杜金鹏:《二里头遗址宫殿建筑基址初步研究》,《考古学 集刊》第 &, 集,文物出版社 )**$ 年。 ! &( #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 &’’, - )***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年。 ! &’ #高炜、杨锡璋、王巍、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 界》,《考古》&’’( 年第 &* 期。 ! )* #赵芝荃:《论夏文化起、止年代的问题》,《夏文化研究论 集》,中华书局,&’’, 年。 ! )) #许宏等:《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考古》 )**% 年第 && 期。 ! )" #郑光:《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夏文化研究论集》,中华书 局 &’’, 年。 ! )% #许宏等:《二里头遗址发现宫城城墙等重要遗存》,《中国 文物报》)**% 年 + 月 ) 日。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市 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考古》)**)年第 &&期。 ! ), #郑杰祥:《夏史初探》,中州古籍出版社 &’(( 年。 ! )+ #杨肇清:《原城考》,《河南文物考古论集》,河南人民出版 社 &’’, 年。 ! )(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 年。 ! )’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渑池鹿寺遗址试掘简 报》,《考古》&’,% 年第 ’ 期。 ! "* #李伯谦:《东下冯类型的初步分析》,《中原文物》&’(& 年 第 & 期。 ! "& #金鹗:《桀都安邑辨》,《求古录礼说》,道光三十年木犀香 馆刻本。 ! ")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 年。 ! "" #张国硕:《晋南“夏墟”考》,《中原文物》)**, 年第 , 期。 ! "% #刘起钅于:《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华夏文 明》第 & 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 年。 夏王朝都城新探
/
本文档为【夏王朝都城新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