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以十支戒為中心

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以十支戒為中心

2010-11-19 35页 pdf 540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3919

暂无简介

举报
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以十支戒為中心 1 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 —以十支戒為中心— 釋印玄 圓光佛學研究所二年級 提要 本文以十支戒為主,探討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之運作脈絡。 論究議題有三:一、戒乘之行修先後與急緩次第。二、十支戒中理事 觀與戒乘之關係。三、智者大師「戒乘緩急」四句料簡思想。 本文分為六節作論述舖陳。第壹節前言,主要說明研究動機及問 題意識。第貳節追溯「戒乘緩急」思想之主脈與旁流,意圖探其宗本。 第參節辨析十支戒與五支戒之開合 ,以彰顯自行化他、自他不二的大 乘戒精神。第肆節探討理乘事戒思想之開展,著力點在於十支戒與理 事...
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以十支戒為中心
1 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 —以十支戒為中心— 釋印玄 圓光佛學研究所二年級 提要 本文以十支戒為主,探討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之運作脈絡。 論究議題有三:一、戒乘之行修先後與急緩次第。二、十支戒中理事 觀與戒乘之關係。三、智者大師「戒乘緩急」四句料簡思想。 本文分為六節作論述舖陳。第壹節前言,主要說明研究動機及問 題意識。第貳節追溯「戒乘緩急」思想之主脈與旁流,意圖探其宗本。 第參節辨析十支戒與五支戒之開合 ,以彰顯自行化他、自他不二的大 乘戒精神。第肆節探討理乘事戒思想之開展,著力點在於十支戒與理 事戒融攝,依理事觀所判攝有漏「事戒」與無漏「理乘」。進而,闡 揚十支戒修持之先後次第與粗妙。第伍節進入智者「戒乘緩急」思想 核心,分為二個進路作開陳:一、「戒乘緩急」與行修果報之關涉, 說明行修「戒乘」之緩急與本末關係。二、闡明智者將「戒乘緩急」 與天台三觀、五時、五味、教法等思想之融攝,以闡明其在天台教相 之位置。第六節結論,綜攝本文對智者「戒乘緩急」思想溯源與開顯 所作之探究作總結。 關鍵字:戒、乘、十支戒、理事觀、戒乘緩急 2 目次 壹、前言 貳、「戒乘緩急」思想淵源 一、主要源自《大般涅槃經》 二、《菩薩善戒經》 三、師承慧思大師 參、十支戒與五支戒 一、十支戒出典 二、十支戒與五支戒之開合 肆、理乘事戒思想之開展 一、戒乘義涵界說 二、十支戒與理事戒融攝 伍、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 一、「戒乘緩急」與行修果報之關涉 二、「戒乘緩急」在天台教相之位置 陸、結論 參考書目 3 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 —以十支戒為中心— 壹、前言 「戒」能防非止惡,其目的為使人身口意三業清淨;因身心清涼 而契入禪定之樂;繼之,由禪悅而得解脫智慧。 1「乘」是經由聽經聞 法,依解導行,運出離苦至解脫道;除自利外,更是以發菩提心利益 眾生的菩薩行, 2來成就佛道。而「戒」與「乘」是修行者在學佛菩提 道上必備資糧,在自利利他的圓滿過程中,此兩者如何相輔相成?就 修行的先後次第孰始孰末?誰急誰緩?而急緩之判別準則,是依修行 因地而言?抑或就果報來論? 本文試從智者大師(538-597)相承《大般涅槃經》中「於乘緩者, 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 3一句,開演為「一、戒乘俱急。 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戒乘俱緩。」 4四句料簡;進而, 開展為「戒乘緩急」思想體系化之發展脈絡,作整體性探究。首先, 對此思想作尋流探源,除《大般涅槃經》主脈外,是否另有其他經論 之旁流根據?或師承教化之影響?以期對此淵源作全面性的掌握。智 者大師(以下簡稱為智者)並將戒與乘之義涵分為通論與別判 ,此二 者詮釋之切入點有何差異 ?而戒、乘思想主要依十支戒 5為骨幹而闡 發,智者並認為「此十種戒攝一切戒」, 6也是從凡入聖之修持次第 , 所以此十支戒實為本文探究 主軸之一。先就考察十支戒出典及比對各 經論中之戒名,作為探討起點。再者,從十支戒與五支戒 7之開合關係 1《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大正藏》 12冊,頁 1111上。 2《法華文句記》:「乘於所乘以利物故 ,故曰乘乘。問為三者:初一利他,次一 自行,遊化亦苦行,苦行亦利他。」《大正藏》34冊,頁 354中。 3《大般涅槃經》:「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大正藏》12 冊,頁 641中。 4《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26上。 5《摩訶止觀》:「且依《釋論》有十種戒:所謂不缺、不破、不穿、不雜、隨道、 無著、智所讚、自在、隨定、具足。」《大正藏》46冊,頁 36上。 6《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中。 7《大般涅槃經》:「……具足五支諸戒 ,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戒 、前後眷屬 4 中,辨明在聲聞戒與大乘戒之間 ,是否為有跡可尋的修行絡脈 ?繼 之,剖析十支戒中理事觀判攝之依歸 ?與戒乘又如何融攝?進而,探 求「戒乘緩急」與根機、觀法、教理之關涉?「戒乘緩急」就行修果 報來論,是攸關六道生死輪迴?抑或息關見佛聞法?最後,探究「戒 乘緩急」思想與天台三觀、五時、五味、教法等思想之融攝,以推知 其在天台教相體系之位置。這皆是本文欲釐析之焦點。 現今學術界就天台智者「戒乘緩急」思想作深入論究者,極為鮮 見。其中如王月清認為:「智者…明顯具有抑戒揚乘之意。」 8所下之 評論有待商確與釐清。9另日本學者神達知純在<天台教學における地 獄の問題>10中曾探及戒乘四句,其探究核心以智者對地獄眾生與得道 之關係,而論及「戒緩乘急」的問題,為目前學界對智者「戒乘緩急」 四句的研究現況;此研究成果僅限於四句料簡思想中「戒緩乘急」之 部份略探。 另對智者戒、乘的核心思想「十支戒」作探究者,如陳英善在< 論述天台智者大師的次第戒聖行 —十支戒>文中,曾對此十支戒之由 來、義涵、深淺、特色作論究。 11另其<天台圓頓止觀「事行.理觀」 雙重奏—以《摩訶止觀》為主>與<天台懺悔與戒定慧之關係>二文 中,皆探及十支戒與理事戒之關係。12賴姿容在<天台智者之大乘中道 戒>文中,探討十支戒中的大乘中道戒與其他戒學之關係;13另其畢業 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 、護持正念念清淨戒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戒。」《大正藏》12冊,頁 674上。 8參見王月清<禪宗戒律思想初探 -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為中心>,《佛 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四期,民國 88年 7月出版。頁 132中寫到:「智者曾把戒 分理事,以事戒名之為戒,理戒名之為乘,戒即有漏(有煩惱),乘是無漏(無 煩惱),明顯具有抑戒揚乘之意 。他是這樣說的:『事戒三品,名之為戒,戒即 有漏,不動不出。理戒三品,名之為乘,乘是無漏,能動能出。』」 9筆者認為,依《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所云:「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 智慧。」(《大正藏》12冊,頁 1111上。)戒是三學之基礎,持戒清淨為開啟定 慧之門;而持戒能得有漏的人天果報 ,但無法斷煩惱與了生死 ;就其最終目的 是為得無漏解脫慧(乘),來動生死、斷煩惱,得出三界輪迴。所以智者「戒即 有漏(有煩惱),乘是無漏(無煩惱)」的說法,是依佛說法之本懷而開演 ,並 無「抑戒揚乘」之偏。 10神達知純,<天台教學における地獄の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55卷第 1號(通卷第 110號),平成 18年。 11陳英善,<論述天台智者大師的次第戒聖行—十支戒>,《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民國 82年。 12陳英善,<天台圓頓止觀「事行.理觀」雙重奏—以《摩訶止觀》為主>,《圓 光佛學學報》第九期,民國 93 年。 陳英善,<天台懺悔與戒定慧之關係 >,《佛教與二十一世紀:第四屆中華國際 佛學會中文論文集》,民國 94 年 6 月初版。 13賴姿蓉,<天台智者之大乘中道戒 >,《諦觀》第七十五期,民國 82年 10月。 5 論文,以《菩薩戒義疏》為研究範疇,其十支戒之論究方向略同於陳 英善。14而何名容之論文,則以《摩訶止觀》中圓頓中道戒與止觀之關 係為論述重點。15在日本有利根川浩行,著重於十支戒與戒定慧三學之 關係。16福島光哉則就智者以十支戒為主軸,來建構其大乘戒組織與止 觀,並與天台教相思想作交涉。 17 綜觀學界研究現況,發現在十支戒與戒、乘之融攝,觀行持十支 戒,「戒乘緩急」四句與行修因果之分判,及在天台教相體系之位置 等面向,仍有極大的探究空間。本文依此作深入探討,陳英善之研究 成果,在十支戒之詮釋與其模糊地帶之解析 ,給予極大釐清與釋疑之 助益。所以本文,希望能在先學們的研究基礎上 ,追溯智者「戒乘緩 急」思想之源流;進一步將十支戒的理事觀與戒乘之關涉,作更系統 化的闡發與攝貫。繼之,探究「戒乘緩急」因地修行與果報之判攝, 並與天台教相之關係作更深入、完整的探討,以顯發智者「戒乘緩急」 四句的真正教化意涵。 貳、「戒乘緩急」思想淵源 一、主要源自《大般涅槃經》 智者依《大般涅槃經》<四依品>中:「於乘緩者,乃名為緩; 於戒緩者,不名為緩。」18加以開演為「戒乘緩急」四句,如《法華文 句》所曰:「依《涅槃》一句開為四句,釋之其義則顯,一、戒乘俱 急。二、戒緩乘急。三、戒急乘緩。四、戒乘俱緩。」19智者即依此四 句料簡,對「戒乘緩急」之差異樣貌,作了極為精闢的闡揚與詮釋 。 若要正確解讀《大般涅槃經》中「乘緩戒緩」的思想脈絡,必須先釐 清經中「戒」與「乘」之定義。 14賴姿蓉,《<菩薩戒義疏>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民國 82 年。 15何名容,《持戒清淨對於天台止觀修證之重要性 :以智者<摩訶止觀>之論述為 中心》,政大碩士論文,民國 93年。 16利根川浩行,<天台戒疏の十戒>,《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第 23卷 1號,昭和 49年。 17福島光哉,<天台智者における大乘戒の組織と止觀>,《大谷學報》第 60卷 第 2號,昭和 55年。 18《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41中。 19《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26上。 6 (一)乘之義涵 《大般涅槃經》對乘義之詮釋,如經所云: 菩薩亦爾,畏四大蛇、五陰旃陀羅愛詐親善、六入空聚、六塵 惡賊至煩惱河,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六波羅蜜、 三十七品以為船栰;依乘此栰渡煩惱河,到於彼岸常樂涅槃。 20 菩薩怖畏四大、五蘊、六入、十二處等身心煩惱,勤修五分法身、六 度、三十七道品等教法,依此「乘」法則能出離生死輪迴,運載至常 樂我淨之涅槃。此處的船栰,即是「乘」法,指佛陀教誡之出世解脫 正法;此經並將佛陀教法分為聲聞乘與大乘,經中如是辨明其別: 聲聞乘,名不了義;無上大乘,乃名了義。……聲聞乘者,猶 如初耕未得菓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是故不應依聲聞乘;大 乘之法則應依止。何以故?如來為欲度眾生故,以方便力說於 大乘。……了義者,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21 此經認為聲聞乘法,如初耕的根未深種,無法得豐碩果實,非究竟了 義之法,不應依止。而大乘法則是如來為度脫眾生至解脫處 ,以善巧 方便力所說,是菩薩真實智慧及究竟了義的大乘經典,22所以應依止且 信受奉行。由此可推知,此經極為推崇大乘法,故乘之定位為大乘經 典所說的法義。 (二)戒之義涵與破戒觀 《大般涅般經》對戒之詮釋:「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譏嫌 戒。性重戒者,謂四禁也。……菩薩摩訶薩堅持如是遮制之戒 ,與性重 20《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745下。 21《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42下-643中。 22《大般涅槃經》:「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大正藏》12冊,頁 642下。 7 戒等無差別。」23性重戒指殺、盜、淫、妄四禁性戒;息世譏嫌戒則是 菩薩為避世人譏嫌所持之微細遮戒 。對此重戒與輕戒應等無分別的堅 固護持,終不生毀犯之想。由此窺知,此經持戒觀為輕、重等持。此 經又曰: 戒復有二:一、聲聞戒。二、菩薩戒。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 是名聲聞戒。 24 此經將戒分為聲聞戒與菩薩 戒。聲聞行者從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 果,所持為聲聞戒,此戒只為自身解脫非究竟戒。而大乘行者從初發 菩提心之因,直到能得無上正等正覺之菩提果 ,名為持菩薩戒;所以 此戒是菩薩為發利益眾生菩提心所持之究竟淨戒。而此經對破戒之分 判,如其述: 若有比丘犯禁戒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當知是人名真破戒。 菩薩摩訶薩,為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無憍 慢發露悔故。……以是因緣,我亦不為學聲聞人,但為菩薩而 說是偈。 25 菩薩在兩種因緣具足下,不名破戒:一、發大乘心,為護持正法而毀 戒,並非因貪瞋癡或惡心故犯。二、雖外現犯戒相,但無憍慢覆藏心, 可經由真誠懇切的發露懺悔來清除罪垢 ,使身心清淨無染,所以不名 為破戒。所以此經在破戒之判攝,以大乘戒律觀為準則;不著於事相 上的持與犯,而重於心念上是否發心護法來作檢別 。由上可明確得 知,此處的破戒觀是為學大乘菩薩行者所說,不為聲聞人說。 23《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74中-下。 24《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773下-774上。 25《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41上。 8 (三)戒緩與乘緩 此經對持戒與乘行懈緩之分判 ,如其云: 善男子!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於戒緩者,不名為緩。菩薩摩 訶薩於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奉戒,為護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 浴,是故菩薩雖現破戒不名為緩。 26 「緩」,有寬鬆、延緩、怠慢、怯弱等意義;「急」,則有偏急、心急、 要緊、重視、迫切、嚴格、及時間或次序在前等意涵 。如上述,「於 戒緩者,不名為緩」之意涵,菩薩若為護正法,因而持戒怠緩,雖現 破戒相,但於大乘菩提心迫切而不怠慢,並以大乘法水滋養慧命,能 因護法而滅罪,為真正掌握持戒之精神 ,所以不名為「緩」。如於利 益眾生、護持正法起厭離、懈慢心,才真名為「緩」,故說「於乘緩 者,乃名為緩」。 若「比丘不能自利及利眾生,當知是輩懈怠懶惰,雖能持戒守護 淨行,當知是人無所能為。」27由此窺知《大般涅槃經》中,已明示自 利利他之乘行,應比嚴持淨戒更為要緊、迫切、急需。兩者在持守次 序上,應以乘行為先、為急,此處已醞釀著「戒緩乘急」之意涵。 總結《大般涅槃經》中戒、乘義涵之探討,「乘」則指大乘經典 所說的法義,「戒」涵攝聲聞戒與菩薩戒。其持戒觀具有強烈護法意, 即以「護法重於護戒」之大乘戒律觀為持犯準則。智者即依此「戒緩 乘急」論點為基調,加以開演而築構其「戒乘緩急」思想體系。但就 此經所開揚「扶律顯常」為正法久住之命脈 28,實是闡明「戒乘具足」 之意, 29。由此可窺知,「戒乘俱急」才是《大般涅槃經》所欲闡揚之 深意。 26《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41中。 27《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23中。 28《大般涅槃經疏》:「《摩訶止觀》:『依之為扶律顯常,喻之以贖命重寶。』故經 云:『此經若在佛法則在,此經若滅佛法則滅,佛法命脈存亡繫焉。』」《大正藏》 38冊,頁 41下。 29《法華玄義釋籤》:「賴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 。故號此經為贖常住命之重 寶也。」《大正藏》33冊,頁 858中。 9 二、《菩薩善戒經》 智者的教學體系,大多廣涉融合諸經論之說而完成;因此,「戒 乘緩急」思想,雖以《大般涅槃經》之說為骨幹,應另有吸取、揉合 其他相關經論思想而成。在《菩薩善戒經》中,即對聲聞與菩薩對戒 持守之急與緩、塞與開作過論述,而且此部經,智者曾在《法華文句》 中加以引用, 30所以此經之說也不容忽視,如云: 聲聞戒急,菩薩戒緩;聲聞戒塞,菩薩戒開;聲聞戒中應說因 緣,菩薩戒中則不應說。…菩薩於戒小緩,聲聞護急。…菩薩 若於晨朝犯戒,猶故應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自知罪過,晝 夜三時皆應如是,…菩薩若時時犯,不名破戒;聲聞若時時犯, 是名破戒,是名失戒,是名不得沙門道果。 31 聲聞行者以持戒為自我解脫之首要 ,護戒之自利心急,戒具有約束與 與遏制力,所以說「聲聞戒急與塞」。而菩薩行者因發廣大菩提心 , 以護念眾生心為先,能為護法而毀戒;相對地,戒對菩薩而言,是比 較寬解、開闊,所以云「菩薩戒緩與開」。而菩薩與聲聞破戒之準則 不同,聲聞行者若犯罪即是破戒,不得成就四道果。菩薩如毀戒,雖 外現破戒相,但仍時時不忘失自己所發之大乘菩提心 ,正知破戒過失 之因緣,並非真正的懈慢不持守,所以不名為破戒,是為奉守菩薩戒。 經中雖未明示菩薩破戒之因,但依理推之,唯有退轉或忘失大乘菩提 心,於利他心怠慢、遲延、怯弱時,才真正名為破戒。 此處所說之菩薩「戒」,已深具菩薩「乘」之意涵,即是護念、 利益眾生的大乘戒律觀 。以聲聞戒來表「戒急」,取菩薩戒來明「戒 緩」中所蘊含「乘急」之論點,此對智者所提出「戒乘緩急」思想, 可能有所影響。 30參閱《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27中、頁 115中。 31《菩薩善戒經》,《大正藏》30冊,頁 961下-962上。 10 三、師承慧思大師 智者「戒乘緩急」思想除了經典之依據外,應有師承慧思之戒、 乘觀。據《續高僧傳》記載慧思(515-577)是位苦行精進、持戒嚴謹、 定慧雙修、理事兼攝的大乘行者,以誦持《法華經》為行持法門。 32其 在《法華經安樂行義》中有略同於《大般涅槃經》中「菩薩摩訶薩為 護法故雖有所犯,不名破戒」 33之論述: 眾生忍者有三種意:第一意者、菩薩受他打罵、輕辱、毀呰, 是時應忍而不還報…當勤修習空觀…二種意者、菩薩…恒與軟 語將護彼意,欲引導之,於打罵事心定不亂…第三意者、於剛 強惡眾生處為調伏令改心,故或與麁(粗)言毀呰罵辱,令彼 慚愧得發善心…打罵不報,此是世俗戒中外威儀忍 ;及觀內 空、音聲等空、身心空寂不起怨憎,此是新學菩薩息世譏嫌, 修戒定智方便忍辱,非大菩薩也!何以故?諸菩薩但觀眾生有 利益處,即便調伏為護大乘、護正法故,不必一切慈悲軟語。 34【()筆者補】 住眾生忍菩薩有三種意涵:第一種意涵、當受他人打罵、輕辱、毀呰 時,皆以空觀忍之而不還報,是為世俗戒中的外威儀戒,與新學菩薩 之息世譏嫌戒。此為修戒定慧的方便忍辱,但非大菩薩所為。第二種 意涵、為使眾生發菩提心,應以軟語引導之,於打罵事不生慎恚,定 心不亂。第三種意涵、若為利益大眾,護持大乘正法,欲調伏剛強惡 眾生令其悔改時,不一定都以慈悲、軟語攝受;必要時故意以粗言、 毀呰、罵辱來折伏、教化剛強眾生,令彼慚愧而發善心改過。經中更 讚揚此是大菩薩所應為之大乘行 。 順此可知,慧思為了護大乘正法而破戒 之主張,類同於《大般涅 32《續高僧傳》:「釋慧思……日惟一食不受別供,周旋迎送都皆杜絕,誦《法華》 等經三十餘卷,數年之間千遍便滿。……性樂苦節,營僧為業,冬夏供養,不 憚勞苦,晝夜攝心,理事籌度。」,《大正藏》50冊,頁 562下-563上。 33《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41上。 34《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藏》46冊,頁 701中-下。 11 槃經》之說;也可窺知其「大膽的大乘主義的戒律觀」, 35已深具「戒 緩乘急」思想。綜觀以上論點皆意蘊「護乘急於謢戒」之大乘戒律觀, 智者即依此「戒緩乘急」為基調,作為顯發「戒乘緩急」思想之準則。 參、十支戒與五支戒 一、十支戒出典 智者乘、戒思想,主要建立於十支戒基礎而開演。此十支戒雖是 對戒學之分類,但實質上是以理、事戒來統攝乘與戒,並呈顯出乘與 戒修持之先後、本末次第。十支戒主要出自於《大般涅槃經》、《大品 般若經》與《大智度論》(以下簡稱為《大論》),但因經論中所列之戒 名有所不同,且在智者述作中,所使用的十支戒名與其順序,也稍有 不同,不易辨別;故為便於分析比對,以下表(一)示之: 表(一) 大般涅槃經36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37 大論38 引文 引文原文 法 法華玄義43 原文 法華玄義44 菩薩戒 義疏45 大論39 (八戒) 釋禪波羅蜜 次第法門40 摩訶止觀41 四教義42 禁戒 禁戒 聖戒 不破戒 不破戒 清淨戒 不缺戒 不缺戒 禁戒 35福島光哉,<天台智者における大乘戒の組織と止觀>,頁 2。 36《大般涅槃經》<聖行品>,《大正藏》12冊,頁 675上。 3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三次品>,《大正藏》8冊,頁 386上。 38《大智度論》<次第學品>,《大正藏》25冊,頁 667下。 39《大智度論》,《大正藏》25冊,頁 225下-226上。 40《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大正藏》46冊,頁 484下-485上。 41《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上。 42《四教義》,《大正藏》46冊,頁 753下。 43《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7中-下。 44同上註。 45《菩薩戒義疏》,《大正藏》40冊,頁 563下。 12 清淨戒 清淨戒 無缺戒 不缺戒 不缺戒 不缺戒 不破戒 不破戒 善清淨戒 善戒 善戒 無隙戒 不穿戒 不穿戒 不破戒 不穿戒 不穿戒 善戒 不缺戒 不缺戒 無瑕戒 不雜戒 不雜戒 不穿戒 無瑕戒 不雜戒 不缺戒 不析戒 不析戒 無濁戒 隨道戒 隨道戒 不雜戒 隨道戒 隨道戒 不析戒 大乘戒 不退戒 無著戒 無著戒 智所讚戒 不著戒 無著戒 無著戒 大乘戒 不退戒 大乘戒 自在戒 智所讚戒 無著戒 智所讚戒 智所讚戒 智所讚戒 不退戒 隨順戒 隨順戒 智者所 讚戒 自在戒 自在戒 自在戒 自在戒 自在戒 隨順戒 畢竟戒 波羅蜜戒 具足戒 具足戒 隨定戒 具足戒 隨定戒 畢竟戒 具足戒 畢竟戒 隨定戒 隨定戒 具足戒 隨定戒 具足戒 具足戒 因《大論》為詮釋《大品般若經》之著作,所以兩者之戒名極為一致 ; 然而,與《大般涅槃經》中之戒名則為不同。《大論》認為持此十戒 為禪定的前方便因緣,《大般涅槃經》則「欲辨菩薩次第聖行」 46,雖 說兩者之戒名與成就目標有所不同 ,但就所闡述的意涵來說是「義勢 略同」, 47故《法華玄義》論此兩者:「此大同小異,於義無失。」 48智 者在《法華玄義》中,所引用《大論》、《大般涅槃經》十支戒名之比 較,與兩原典之十支戒名有異: 《大論》亦明十種戒:不破、不缺、不穿、不雜、四種,即是 《大經》根本支中禁戒、清淨戒、善戒、不缺戒。《論》隨道 戒,即是《大經》護持正念支中不析戒也。《論》無著戒,即 是《大般涅槃經》迴向支中不退戒。《論》智所讚戒,即是《大 經》大乘戒。《論》自在戒,即是《大經》自在戒。《論》隨定 戒,即是《大經》隨順戒。《論》具足戒,即是《大經》波羅 蜜戒。《大經》明畢竟,《論》言隨定。 49 46《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7下。 47《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下。 48《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7下。 49《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7中-下。 13 此處所記載的十支戒,卻有十一支戒名,陳英善認為「此段文字乃是 抄錄之筆誤…而將多餘之處—『即是《大經》自在戒。《論》隨定戒』 這部份刪除」50若就義理研判,此支戒可能是傳抄之重覆誤書,如刪除 後,較契合文意。 二、十支戒與五支戒之開合 十支戒是由五支戒所開展而來,所以此處先探討五支戒。在《大 般涅槃經》<聖行品>中,提到從凡入聖的修行次第,即是自行五支 戒,如此經所云: 菩薩摩訶薩於是微小諸戒律中 ,護持堅固心如金剛。菩薩摩訶 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 ,敬重堅固等無差別 ,菩薩若能如是堅 持,則為具足五支諸戒。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戒、前後眷 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念清淨戒、迴向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51 在經中只論及菩薩應以如金剛般堅固不破之心,無分別的大小等持四 重禁罪及微細的突吉羅戒條 ,進而圓滿具足所謂的「五支戒」,但未 對五支戒內涵作更詳盡的說明,所以智者對五支戒作更詳盡與深入闡 述。首先「根本業清淨戒」,指眾戒根本的十善戒,表持性戒清淨。「前 後眷屬餘清淨戒」,指僧殘、偷蘭遮及除律藏外諸經所制之戒,如《大 方等陀羅尼經》中所說菩薩二十四重戒等 52。此兩支是律儀戒作法所受 得之戒,亦指律儀戒。 53 另後三支戒非律儀戒作法戒 ,而是得法時所發之戒。「非諸惡覺 覺清淨戒」,因持戒清淨,能遮除事障、性障而發得未來禪、根本禪, 50陳英善,<論述天台智者大師大的次第戒聖行 —十支戒>,頁 143-4 51《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74上。 52參閱《大方等陀羅尼經 》:「廣為恒伽說二十四重戒名 :若有菩薩,饑餓眾生來 詣其所求飲食、臥具,不隨意者,名犯第一重戒 。若有菩薩……善男子!是名 菩薩摩訶薩二十四戒 。」《大正藏》21冊,頁 645下-646上。 53《法華玄義》:「根本者,十善性戒,眾戒根本,為無漏心持,故言清淨。前後 眷屬餘清 淨戒者,偷蘭遮等是前眷屬;十三等是後眷屬;餘者非律藏所出 , 絓諸經所制者,如方等二十四戒之流 ,名為餘戒也。此兩支屬律儀作法 受得之 戒也。」《大正藏》33冊,頁 716下-717上。 14 因定心調善滅除諸惡覺,又稱為定共戒。「護持正念念清淨戒」,依四 念處來觀持理戒,雖未能發得正念,但由相似正念能自然任運與理相 合,而發真諦見道,即成道共戒。 54 最後的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以發四弘誓願、行六波羅 蜜、發願迴向菩提為此大乘戒之 主要內涵。如《法華玄義》所云: 具四弘、六度,發願要心迴向菩提,故名大乘戒。…十二誓願 自制其心。又更發願,願一切眾生得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 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 足諸波羅蜜戒,以此十願防護眾生。 55 菩薩以發四弘誓願,行六度萬行,並發願迴向於無上正等菩提道,利 益一切眾生,所以名為大乘戒。此護他十支戒發願內容即是願能自制 己心與防護眾生,來圓滿十支戒的自行化他行,願一切眾生皆能圓滿 護持、具足十戒。 「護他十戒從自行五支中出 」, 56由根本業清淨、前後眷屬餘清淨 兩支戒,開出禁戒(篇聚作法)、清淨戒(止善)、善戒(行善)三支 律儀戒。57從非諸惡覺覺清淨戒開出不缺戒,即定共戒。由護持正念念 清淨戒開為不析戒,即道共戒。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 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戒五支戒。58為便於清楚掌握五支戒義涵與十 54參閱《法華玄義》:「後三支非作法是得法 ,得法時乃發斯戒也 。非諸惡覺覺清 淨戒者,即定共也,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 ,以戒淨障除發得未來 ,性障 除發得根本滅惡覺觀 ,名定共戒也。護持正念念清淨戒者 ,即四念處,觀理正 念雖未發真,由相似念能發真道 ,成道共戒,故名正念念清淨戒 。」《大正藏》 33冊,頁 717上。 55《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7上-中。 56《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7上。 57《法華玄義》:「從根本、眷屬兩支出禁戒 、清淨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 是禁戒,禁戒若發無作乃名清淨 ,清淨即止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也。」《大正 藏》33冊,頁 717中。 58《法華玄義》:「然護他十戒從自行五支中出 ,從根本、眷屬兩支出禁戒 、清淨 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發無作乃名清淨,清淨即止善; 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也。從非惡覺覺清淨戒開出不缺戒 ,何者?雖防護七支妄 念數起,致有缺漏。若發未來禪,事行不缺;得根本禪,性行不缺。從護持正 念念清淨戒,開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滅色入空是析法 ,道共今體法入空 , 故名不析。又內有道共,則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 ,從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 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戒。」《大正藏》33冊,頁 717中。 15 支戒之開合關係,歸納為下表(二)示之: 表(二) 智者將《大般涅槃經》中自行五支戒與護他十支戒 作融攝,從嚴謹持 守聲聞戒為基礎,依次第修持定共戒、道共戒,再開展出迴向一切眾 生能具足十支戒的大乘菩薩精神。雖名為自行五支戒,但其實質已深 具大乘化他之內涵;所以此自行化他義涵,對智者開演十支戒與戒乘 融攝觀具有先導作用。由此可窺見,在實踐大乘慈悲利他行前,必須 先具足小乘聲聞戒,依戒為乘之基礎,以乘為戒之目標,兩者相輔相 成來圓滿戒聖行。此大乘戒的理念對智者乘、戒思想之架構,有著極 重要影響,在下文中將陸續作探究。 59參閱《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7中。 60《大般涅槃經》,《大正藏》12冊,頁 641中。 61《法華玄義》,《大正藏》33冊,頁 716下-7上。 法華玄義 59 大般涅槃經 60 法華玄義 61 開為十支戒 五支戒 五支戒釋義 1 .禁戒 1.根本業清淨戒 十善戒 2 .清淨戒 3 .善戒 2.前後眷屬餘清淨戒 前眷屬戒:偷蘭遮 後眷屬戒:十三等 餘清淨戒:絓諸經所制者,如方 等二十四戒之流。 4.不缺戒 3.非諸惡覺覺清淨戒 定共戒 5.不析戒 4.護持正念念清淨戒 道共戒 6.大乘戒 7.不退戒 8.隨順戒 9.畢竟戒 10.具足波羅蜜戒 5.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戒 具四弘、六度、發願、迴向。 又發願願一切眾生得十支戒 。 16 肆、理乘事戒思想之開展 一、戒乘義涵界說 智者對戒、乘義涵之界定,提出通論之融攝性與別判之差異說 , 來辨釋兩者之異同處: (一)通論 智者認為戒與乘之間具有共通性,如《法華文句》云:「若通論戒 乘,一切善法、一切觀慧,皆得稱『戒』,亦皆是『乘』。人天五乘即 是其義,道共等戒悉是通意也。」62此處,總說一切善法的戒行與觀慧 的乘行,皆可共通於戒、乘。善法的戒行和觀慧的乘行 具有防非止惡、 運出三惡道之力量,能乘載眾生至清淨善道,即有人天五乘與律儀、 定共、道共戒。《法界次第初門》對道共等戒作如是詮釋: 戒是能遮諸惡,安隱住處。是中戒有三種,所謂律儀戒、定共 戒、道共戒。律儀能除身口諸惡,定共能遮煩惱惡覺,道共能 破無明得慧解脫。 63 因為戒與乘的修持,都為使人身口意三業清淨,具有防非止惡之意, 故有律儀戒、定共戒和道共戒。律儀戒能除身口惡業,使行者清淨。 定共戒是定心所持之戒,自然任運生起防非止惡之作用 ,能遮止種種 習氣煩惱等惡覺意。而道共戒能開發智慧,隨順諦理破除見惑,證得 慧解脫。因其入定與發真道時與律儀 戒並起,故名為「共戒」。《摩訶 止觀》又曰:「戒、定、道共,通是戒名說,通以性戒為本。」 64此三 種戒皆以四重性戒為根本,故說為「共戒」。所以智者是以四重性戒為 本,防非止惡為意,將律儀戒淨業(戒)、定共戒遮惡覺(定)、道共 戒開發智慧(慧),三種不同持戒層次融貫於戒 、乘。 《法華文句》中,另從人天五乘的運出離苦意來通攝戒、乘,如 下云: 62《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26上。 63《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46冊,頁 676上。 64《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中。 17 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 無常苦,緣覺乘出從他聞法苦,菩薩乘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 苦,是為五乘。 65 人天乘的五戒能出離三惡道苦 ;十善乘則遮除人道的八苦;聲聞乘可 跳脫三界的無常苦;緣覺乘能遠離從他聞法苦;而菩薩乘則脫離內無 利智、外無相好之苦;此是從人天五乘的運載出苦來通攝戒、乘。 (二)別判 如就戒與乘各別義涵而言,在《法華文句》中,對戒有如是詮釋: 「戒,防身口、事相彰顯也。」66戒為防身口二業,而顯表於行住坐卧、 語默動靜之舉止威儀的事相戒 。另在《法界次第初門.十六行初門》 詮釋道諦乘行中,對乘義界說:「觀三十七品等道能運行人 ,必至三 解脫,愛見等煩惱不能遮,故名乘。」67此中,乘為運載、出離意,指 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此三十七 種修行法門,可遮阻一切我見、貪愛等煩惱,運載行人到達空、無相、 無願之解脫處。 在《法華文句》中,對戒、乘有更深入的詳明解說: 今就別判,三歸、五戒、十善、八齋、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 防身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者,名之為戒。若聞經生解,觀 智推尋四諦、十二緣、六度、生滅無生滅等,智能破煩惱,運 出三界者,名之為乘。 68 從持守根本的十善戒,在家的三歸、五戒,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等律 儀戒,及定心所起之定共戒,皆可遮止三惡道因,得人天果報,稱之 為戒。在乘方面,則以佛陀之教理來詮釋,從聽經聞法而生信解,進 而思惟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生滅、無生滅之理,開發見真諦、中 道之智, 69可出離三界輪迴。此處別判戒、乘,戒可得人天報,其內容 65《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93下。 66《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135上。 67《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46冊,頁 681上。 68《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26上。 69參閱《維摩經玄疏》:「真諦之理發於真智 ,即生滅之智。……若見中道之理發 18 涵攝戒、定二學;乘則能運出三界,內容涵括佛陀教誡之解脫慧學。 另在《維摩經文疏》70中,對戒、乘義涵有極為雷同的詮釋。在《摩 訶止觀》中,對十戒也有通論與別判之說: 今明十戒持犯不定,若通論動出悉名為乘,故有人天等五乘; 通論防止悉名為戒,故有律儀、定共、道共等戒。若就別義, 事戒三品名之為戒,戒即有漏不動不出;理戒三品名之為乘, 乘是無漏,能動能出。 71 《摩訶止觀》對十支戒之通論,略同前(一)通論項下所舉《法華文 句》之說 72,皆從防非止惡、運出乘載意,來融攝戒、乘之間的共通性。 如就其別義來說,此十支戒為乘、戒分判之核心,故於下文「二、十 支戒與理事戒融攝」項下「(二)十支戒與戒乘」中再作詳明詮釋。 為便於明瞭智者對戒、乘通論與別判之說,以下表(三)示之: 表(三) 經名 通別 戒 乘 法界次第初門 73 觀三十七品等道,能運行人,必 至三解脫,愛見等煩惱不能遮。 法華文句 74 防身口、事相彰顯也。 法華文句 75 三歸、五戒、十善、八齋、 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 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 若聞經生解,觀智推尋四諦 、十 二緣、六度、生滅無生滅等 ,智 能破煩惱,運出三界者 ,名之為 乘。 摩訶止觀 76 別判 事戒三品,名之為戒,戒 理戒三品,名之為乘,乘是無漏, 智,即是無生滅智」,《大正藏》38冊,頁 550下。 70《維摩經文疏》:「今別判戒、乘不同者,三歸、五戒、十善、八齋、出家律儀 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名之為戒。乘者,若聞經生解, 若觀智推尋四諦 、十二因緣、生滅無生滅理,智慧能破煩惱,運出三界,名為 乘也。」,《卍續藏》27冊,頁 458左下。 71《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9上。 72《法華文句》:「若通論戒乘,一切善法、一切觀慧,皆得稱戒,亦皆是乘。人 天五乘即是其義,道共等戒悉是通意也。」,《大正藏》34冊,頁 26上。 73《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46冊,頁 681上。 74《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135上。 75《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26上。 76《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9上。 19 即有漏,不動不出。 能動能出。 維摩經文疏 77 三歸、五戒、十善、八齋、 出家律儀乃至定共,能防身 口,遮惡道,果得人天報。 若聞經生解,若觀智推尋四諦、 十二因緣、生滅無生滅理,智慧 能破煩惱,運出三界。 法華文句 78 若通論戒、乘,一切善法、一切觀慧,皆得稱戒,亦皆是乘; 人天五乘即是其義,道共等戒悉是通意也。 摩訶止觀 79 通論 今明十戒持犯不定,若通論動出悉名為乘,故有人天等五乘; 通論防止悉名為戒,故有律儀、定共、道共等戒。 由上表可得知,智者對戒、乘義涵從通論與別判之界說。通論是在理 論上以防非止惡、乘載出苦之意,來融攝其共通性,即有所謂人天五 乘與律儀、定共、道共等戒。在戒、乘別義上,則就各別不同的實踐 或修行法門而有所差異;智者在不同時期的著作中,因其思想發展及 修行體證之異而有所差別 ,但基本上,仍以佛法的精髓「戒定慧」三 學為其闡述核心。從此處可窺知,智者把戒定慧當作一體不二觀,及 戒、乘亦通亦別之詮釋,對其發展「戒乘緩急」思想體系,具相當重 要指標作用。 二、十支戒與理事戒融攝 (一)觀行與持戒 智者的戒、乘觀是建構於十支戒基礎上,《大論》認為持此十戒為 禪定的前方便因緣;《摩訶止觀》中即以四種觀法來持十支戒 ,並分 判為理、事觀法之獨特見解,作極為詳明、精闢之開演: 理觀觀心論持戒者,具能持得上十戒也。先束十戒為四意:前 四戒,但是因緣所生法,通為觀境。次二戒,即是觀因緣生法 即空,空觀持戒也。次兩戒,觀因緣即是假,假觀持戒也。次 77《卍續藏》27冊,頁 458左下。 78《法華文句》,《大正藏》34冊,頁 26上。 79《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中。 20 兩戒,觀因緣生法即是中,中觀持戒也。 80 智者將十支戒分為事觀與理觀來行持。事觀,是從觀照一念心皆由善、 惡因緣生起,以因緣觀為所觀境持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不雜戒 等四支事戒。 理觀則為觀心持戒,依空、假、中三觀來持後六支戒。首先,觀 善、惡因緣所生心即是空,承此空觀,順應無漏法,能防止六十二外 道所執之有、無見,名為隨道戒。進而思惟純練,歷緣對境修觀, 81了 知一切外境本性空寂,實無所有,無有可執,稱為無著戒。以此空觀 持隨道戒與無著戒,即能防止思惑,而善順真諦。 82再者,如何從空入 假觀持戒? 由觀因緣心即假,了知一切法皆依空性而有,而不困滯於空中; 並能以種種方便法,以無所有中安立、分別諸法;依此引導利益眾生, 此為諸佛聖賢所讚之戒。在廣分別、安立諸法中,正知一切法皆為假 名施設,如虛空相非實有法,故於外相不生愛染、執著、迷惑之心, 不為外境所拘縛而能任運自然 ,名為自在戒。如就止而言,即為防止 無知之惑;若就觀而論,即是善順俗諦,此為以假觀持智所讚戒與自 在戒。 83 最後,觀心性本寂滅;心性非假,則無有實世間法;心性非空, 則非有實出世間法,不執取實有的入世出世法、賢聖法凡夫法,寂靜 空、假二邊而如如不動,名為心性畢竟寂滅。如是觀者,即是入首楞 嚴定,名為持隨定戒。從觀心性雖寂靜不動 ,而真空出妙有,雙照真 俗二諦,隨緣示現諸戒儀,隨此首楞嚴定而無戒不具足 ,因而圓滿一 80《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7上。 81《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云何名歷緣修止觀 ?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 住、三坐、四臥、五作作(下祖臥切)、六言語。云何名對境修止觀 ?所言境者, 謂六塵境: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 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 ,故名為歷緣對境修止觀也 。」,《大正藏》46冊,頁 467下。 82《摩訶止觀》:「由此觀故能順無漏 ,防止有、無六十二見,故名隨道戒。若重 慮此觀,思惟純熟,歷緣對境,於一切色聲皆悉即空 ,名無著戒。防止思惑, 善順真諦,是名觀因緣心即空持二種戒也 。」《大正藏》46冊,頁 37上-中。 83《摩訶止觀》:「次觀因緣心即是假者,知心非心法亦非法,而不永滯非心非法 ; 以道種方便,無所有中立心立法 ,拔出諸心數法 ,導利眾生為智所讚 。雖廣分 別無量心法,但有名字如虛空相 。不生愛著惑相不拘 ,名為自在。如此假觀, 防止無知、善順俗理,防邊論止,順邊論觀,即是假觀持兩戒也 。」《大正藏》 46冊,頁 37中。 21 切戒行,名為持具足戒。若能作如是觀者,即可防止空、假之無明諸 惡,名為止;就善順中道實諦而言,即是觀;此為以中觀持隨定戒與 具足戒。 84以理觀來觀心而持戒者,才能具足持此十支戒。 (二)十支戒與戒乘 十支戒的理事觀,即為判攝戒、乘之準則。如《摩訶止觀》云: 今明十戒持犯不定……事戒三品名之為戒,戒即有漏,不動不 出;理戒三品名之為乘,乘是無漏,能動能出。 85 事觀所持的前四支戒,能防身口業,遮墮三惡道,得人天果報。因其 不能斷根本煩惱,不出脫生死輪迴,為有漏事相戒。理觀即是以空、 假、中三觀為觀心持後六支戒。由觀理所得之智慧能破無明煩惱,運 出三界,是無相之善,為無漏解脫因,故名為乘,即是理戒。在《摩 訶止觀》中對此理事觀持戒有更為詳盡說明 ,如其云: 觀心持戒即是五名,所以者何?防止是戒義,觀亦如是。三觀 名能防,三惑名所防,如此防止義遍法界,不局在身口(云云)。 又毘尼名滅,滅身口諸非,故今觀心亦名為滅。即空之觀能滅 見思之非,即假觀能滅塵沙之非,即中觀能滅無明之非。如此 論滅遍滅法界諸非,不止七支…又波羅提木叉名保得解脫者 , 觀心亦爾。…若見三諦,三惑保脫,如此解脫遍法界脫,非止 解脫三途及出生死而已。又誦者,背文闇持也,今觀心亦爾。 三觀之名,詮三諦理,…知名非名研心諦理,觀法相續。常自 現前。不生妄念。名之為誦。如此誦者,遍法界誦,非止八十 誦也。又律者,詮量輕重,分別犯非犯,觀心亦爾…三觀觀三 理是不犯,三惑障三理名為犯;三藥治三病,詮量無謬纖毫不 84《摩訶止觀》:「次觀因緣生心即中者,觀於心性畢竟寂滅,心本非空亦復非假 ; 非假故非世間,非空故非出世間 ,非賢聖法非凡夫法 ,二邊寂靜名為心性 。能 如是觀,名為上定,心在此定即首楞嚴 。本寂不動,雙照二諦現諸威儀 ,隨如 是定無不具足。如是觀心,防止二邊無明諸惡,善順中道一實之理;防邊論止, 順邊論觀,此名即中而持兩戒也。」《大正藏》46冊,頁 36中。 85《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9上。 22 差。…如此分別得失輕重,遍詮量法界,豈止煮燒覆障耶! 86 為利於對照、分析,彙總以下表(四)示之: 表(四) 戒五名 義涵 事戒 觀心戒(理戒) 戒 防止 防止身口 三觀名能防,三惑名所防。 防止義遍法界 毘尼 滅 滅身口(七 支)諸非 即空之觀能滅見思之非,即 假觀能滅塵沙之非,即中觀 能滅無明之非。 滅遍滅法界諸非 波羅提木叉 保得解脫 解 脫 三 途 及出生死 若見三諦,三惑保脫。 遍法界脫 誦 背文闇持 八十誦 詮三諦理…知名非名研心諦 理,觀法相續,常自現前, 不生妄念。 遍法界誦 律 詮量輕重,分 別犯非犯 煮燒覆障 三觀觀三理是不犯,三惑障 三理名為犯;三藥治三病, 詮量無謬纖毫不差。 遍詮量法界 戒有五名,其義涵有防惡、滅非、解脫、持誦、詮量分別。若持事相 戒,只能防滅身口諸惡與解脫三途與生死,但未能究竟解脫自在,為 有漏戒。觀心持理戒,觀心持戒則是以空、假、中三觀來觀心;以此 三觀心,見三諦,進而滅除三惑。空觀能滅見思惑,假觀能滅塵沙惑, 中觀能滅無明惑。以此三觀治三惑,即能遍法界防一切惡、滅一切非、 三觀相續、詮量分別,能出三界束縛,得遍法界之自在解脫。 綜攝觀行持戒,由一念因緣所生心而開顯十支戒之理事觀 ,並順 此理事戒來判攝乘、戒。事觀,是因緣觀為所觀境來持前四支戒,為 有相之善,不能斷根本煩惱,不出脫三界輪迴。理觀,則從觀因緣所 生心即空、即假、即中來持後六支戒。此三觀心所持之戒,為無相之 善,能見三諦,滅三惑,能動破無明煩惱,出離三界束縛,得遍法界 之究竟自在解脫。因此,事觀所持前四支戒,為不動不出的有漏事戒。 86《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7中-38上。 23 理觀所持後六支戒,為能動能出為無漏之解脫因,故分判為乘。 (三)十支戒之次第與粗妙 1、十支戒之次第 《大論》認為持此十戒為禪定的前方便因緣 ,《大般涅槃經》則 以十支戒作為辨明菩薩從凡入聖之聖行次第 。而智者認為此兩者之戒 名與成就目標有所不同,但所闡述的意涵來說是「義勢略同」87;故其 在《摩訶止觀》中以《大論》十支戒作為從凡入聖的淺深次第之解說 : 束前三種戒,名律儀戒,秉善防惡,從初根本,乃至不穿纖毫 清淨,束名律儀戒,凡夫散心悉能持得此戒也。次不雜一戒, 定法持心心不妄動,身口亦寂三業皎鏡,此是定共戒… 凡夫 入定則能持得也。隨道戒初果見諦發真成聖,聖人所持非凡夫 能持也。無著戒則三果人所持,亦非初果所持也。智讚、自在 此乃菩薩利他須持此戒,則非二乘所持也。隨定、具足此是大 根性所持,則非六度通教菩薩所能持也,況復凡夫二乘耶。 88 前三支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能防惡行善,從根本四重戒乃至波 夜提、突吉羅等微細戒皆清淨,故名為律儀戒,凡夫散心亦可持此戒。 不雜戒為凡夫定心所持之戒,入定、出定皆身口柔軟不雜,三業寂靜 不妄動。隨道戒能隨順諦理,遮破見惑,見真諦入初果聖人所持戒; 無著戒則為三果聖人所持戒 ,於思惑無所染著,此兩支戒為真諦持 戒。89而智所讚戒、自在戒,則約菩薩化他所持之戒,此戒為佛所讚於 世間中而得自在,是約俗諦所持戒。90最後,隨定戒是隨首楞嚴定,不 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示現十法界來利導眾生,雖現威儀起動而自然 任運常靜。具足戒是中道之戒,無戒不具備;91此兩支戒持中道第一義 87《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下。 88《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下。 89《摩訶止觀》:「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 ;無著戒者,即是見真成聖 ,於思 惟;.惑無所染著也;以此兩戒約真諦持戒也 。」《大正藏》46冊,頁 36下。 90《摩訶止觀》卷 4:「智所讚戒、自在戒,則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 得自在,是約俗諦論持戒也 。」《大正藏》46冊,頁 37下。 91《摩訶止觀》:「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定 ,不起滅定現諸威儀 ,示十 法界像導利眾生 ,雖威儀起動而任運常靜 ,故名墮定戒。前來諸戒律儀防止 , 24 諦戒,以中道智慧遍入諸法,為大根性與佛所持戒。 現將智者在《摩訶止觀》92中,十支戒與凡聖所持戒、三共戒與三 諦戒、三觀之融攝,並結合前章節「觀行與持戒」所論證的理事觀與 戒、乘之關係,以下表(五)示之: 表(五) 《摩訶止觀》 93 十支戒中前三支律儀戒(不缺、不破、不穿戒)為凡夫以散心觀境所 持之戒,與凡夫定心所持之定共戒(不雜戒)皆為事戒。隨道戒與無 著戒為初、三果聖人所持真諦戒;菩薩則持智所讚、自在二俗諦戒; 隨定、具足戒唯有大根性菩薩與佛能持之中諦戒。後六支戒因其體性 屬於空、假、中三理觀,為三乘與佛所持,所以判為理戒,名之為乘。 2、十支戒之粗妙 智者認為十支戒除有淺深之次第外,也有其粗妙之別,在《法華 玄義》中即將《大般涅槃經》之十支戒,以四教與五味分判之: 《涅槃》欲辨菩薩次第聖行,故具列諸戒淺深,始終具足善能 故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 ,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 ,用中 道慧遍入諸法。」《大正藏》46冊,頁 36下。 92參見《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下。 93參見《摩訶止觀》,《大正藏》46冊,頁 36中-37中。 乘戒 理事戒 十支戒 凡聖所持戒 三共戒與三諦戒 觀法 不缺戒 不破戒 不穿戒 凡夫散心 律儀戒 戒 事戒 不雜戒 凡夫定心 凡夫 定共戒 因緣所生法(觀境) 隨道戒 初果聖人 道共戒 無著戒 三果聖人 二乘 真諦戒 空觀 智所讚戒 自在戒 菩薩 菩薩 俗諦戒 假觀 隨定戒 乘 理戒 具足戒 大根性 佛 中諦戒 中觀 25 護持即入初不動地,不動、不退、不墮、不散是名戒聖行;戒 聖行既從始淺以至於深,今仍判其麁(粗)妙。禁、淨、善三 戒屬律儀……故知律儀等三戒三藏攝;不缺是定共,根本禪是 事,亦屬三藏攝,是故為麁(粗)。不析戒是體法,道共即通 教攝。大乘、不退等別教攝,亦兼於通。……隨順、畢竟、具 足等圓教攝……唯圓為妙也。復次持初戒如乳,中間如三味, 後戒如醍醐,醍醐為妙。 94【()筆者補】 智者就藏、通、別、圓四教與五味,來判攝十支戒之粗妙。禁戒、清 淨戒、善戒三支律儀戒,與定心所持的不缺戒,同屬事相戒,為三藏 教所攝,其為粗戒。而不析戒為道共戒,為通教所攝。大乘、不退戒 為別教攝,此兼於通教。隨順、畢竟、具足等戒為圓教攝,為最妙。 若就四教為五味來分判其粗妙,三藏教如初乳,通教如乳酪,別教如 生、熟二蘇,圓教如醍醐為最妙。95 伍、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 一、「戒乘緩急」與行修果報之關涉 從智者將十支戒分為理、事戒的乘戒觀,可窺知戒為凡夫所持的 聲聞事相戒,是有漏的人天因;而乘則是三乘聖者所持的理觀戒 ,為 無漏的出世因,皆就修行因地而言。在《法華文句》中,對「戒乘緩 急」的行修果報,作更明白的分判:「夫諸道升沈,由戒有持毀;見 佛不見佛,由乘有急緩。然持戒有麁(粗)細,故報有優劣;持乘有 小大,見佛有權實。【()】筆者補」96因持戒之粗細,則關係到未來輪轉 五道昇沉之優劣果報;而對大、小乘持守之別,論及是否見佛與聞權、 實法之異,即就行修果報而論。另在《維摩經文疏》中,也論
/
本文档为【智者大師「戒乘緩急」思想探究--以十支戒為中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