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

《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

2010-11-19 50页 doc 558KB 3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7624

暂无简介

举报
《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西方伦理思想史》导言 一.伦理思想史就是伦理学 1.黑格尔: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 (1)研究思想史,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发展着的思想。其中,无数有智慧的头脑创造的思想精华,构成了无穷无尽变化发展的思想史的永恒要素。 (2)研究思想史,就是通过历史的追溯来展现逻辑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马克思博士,这个我最崇拜的人,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人(至多不过24岁左右);他将给中世纪的宗教和政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既有深思熟虑、冷静、严肃的态度,又有最辛辣的机智;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合为一人(我说的是...
《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
《西方伦理思想史》导言 一.伦理思想史就是伦理学 1.黑格尔: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 (1)研究思想史,就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发展着的思想。其中,无数有智慧的头脑创造的思想精华,构成了无穷无尽变化发展的思想史的永恒要素。 (2)研究思想史,就是通过历史的追溯来展现逻辑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马克思博士,这个我最崇拜的人,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人(至多不过24岁左右);他将给中世纪的宗教和政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既有深思熟虑、冷静、严肃的态度,又有最辛辣的机智;如果把卢梭、伏尔泰、霍尔巴赫、莱辛、海涅和黑格尔合为一人(我说的是结合,不是凑合),那么结果就是一个马克思博士。” ——莫泽斯.赫斯 “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  2.黑格尔:“普遍”的联系赋予个别的事实以意义 我们要知道并预见它们的必然联系,在这种联系里,个别的事实取得它们对于一个目的或目标的特殊地位和关系,并因而获得它们的意义。因为历史里面有意义的成分,就是对“普遍”的关系和联系。看见了这个“普遍”,也就是认识了它的意义。—黑格尔《哲学讲演录》 【解读】 (1)研究思想史,必须把握过去思想和现在思想的联系,因为只有从这种联系当中才能 解历史上出现的某一思想的意义。 (2)历史上出现的每种具体思想在它产生时,都是与它的时代背景、理论状况以及思想者的个人特征相联系(比如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但是他们一经产生就进入历史,亦即进入人类思想史的普遍联系,因而就具有了历史意义。  二.伦理是什么? 1.中国传统诠释 “伦”是辈分、等次、顺序;“理”是治理、整理、条理。“伦”“理”连用,主要用来指称“道德准则”,比如孟子所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伦理是一种客观的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客观的物质性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的领悟和治理(主观的精神性关系)。  2.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1)亚里士多德的区分 人的德性分为伦理的德性和理智的德性。 伦理的德性,相当于“伦理”,是指在城邦伦理关系中形成的德性。 理智的德性,相当于“道德”,是指不经过伦理关系的天生的智慧之德,主要还是指社会生活和交往的结果。 (2)黑格尔的区分 伦理关系本质上只是现实合理性的秩序中的关系,伦理发展的过程就是客观精神的发展。 法和道德都是伦理关系发展过程的阶段或环节。 德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意志的主观设定,而主体只有进入客观的伦理关系才能形成现实的德,因此“德是伦理的造诣”。 (3)总结: 伦理是通过人的领悟、认同和自觉维系的客观关系。 道德和法律都是维系和调节这种伦理关系的方式,同时又是个人应有的德性或操守。 德性是处于伦理关系中的人所应有的领悟和操守。 可见,“伦理”突出客观性和社会性,“道德”突出主观性和个人实践性。   三.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轨迹 1.古希腊伦理思想 (1)时代背景:反映着进入文明时代的欧州先进民族的伦理精神 (2)主要特征:探求善的本质、普遍的行为法则和城邦公民应有的品德,在奴隶制的范围内寻求自由和公正的城邦秩序。 (3)理论形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产生了第一部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  2.中世纪伦理思想 (1)时代背景:反映着在封建专制主义和教会神学统治下形成的伦理精神。 (2)基本任务:解释和论证圣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原则,注重个人对上帝的关系和灵魂拯救,宣扬上帝是美德德体现和最高价值标准。 (3)理论形态:形成了适应封建领主和教会统治需要德神学伦理思想体系,尽管包含古 伦理所没有的人的自由平等交易,但实际上推行的是信仰主义和权威主义。 3.近代西方伦理思想(主要是近代英法伦理思想和德国古典伦理思想) (1)时代背景:反映着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伦理精神。 (2)主要特征:比较自觉的探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关于公民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注重主体德行与客观法则的统一,力求市民的自由和社会的秩序相适应。 (3)理论形态:建立了更加完整的伦理学体系,充分表达了那个时代追求自由和礼法相统一的伦理精神,并力图按照这种精神建设理想的市民社会。  四.研究西方伦理思想史的态度和方法 1.以历史的态度看待历史人物及其思想 (1)对待历史人物要注意他一生的历史经历和思想演变,因此我们的认识评价应该分阶段分方面,分出主要和次要、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 (2)对待历史上的思想也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考其源流,别其得失,使思想史的研究给人以和启示。 2.宏观把握思想史的主体,描绘其概貌,发现其亮点。 (1)一方面要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和描绘该学科思想发生发展的整体趋势和概貌, (2)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发现那些曾经引起涟漪,激起波涛,带动历史潮流的思想和理论观点。 第一章 神话.自然.人文——伦理学的诞生 第一节 道德思考模式的转换 一.道德思考模式之一:神话 (一)希腊城邦:孕育神话的地理因素 1.外因:希腊半岛的自然条件,即本土山地多,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耕地面积,自然也就很难形成人口众多的经济共同体。 2.内因:城邦的属性,即它是一种具有强烈氏族倾向的血缘共同体。以祭祀共同的神祗和祖先为核心所形成的拥有共同信仰者的共同体,就是早期的城邦。 3.其他:认同与融合,即多数城邦往往不是由一个氏族发展起来的,而是多个氏族相互认同和融合(注:不是征服)的结果,这就造成了古希腊版图上小国寡民星罗棋布的历史奇观。  (二)荷马史诗:展现神话的道德精神 荷马史诗是城邦公民的《圣经》,它主要突出了对阿喀琉斯、赫克塔尔和奥德修斯三位英雄的描写。 1.阿喀琉斯 未开化民族的英雄形象,突出他的英雄个人主义倾向。 他的行为完全依赖于个人的情感,并体现了他的个人存在对远征军的重大意义。 2.赫克塔尔 都市市民的英雄形象,体现了他的英雄集体主义内涵。 他的英勇无畏来自对祖国的爱,与帕里斯的卑怯懦弱的品性形成鲜明对比。 3.奥德修斯 前两者代表希腊人征服陆地的不同阶段,奥德修斯代表希腊人挑战海洋的艰难历程。 他是西方人冒险和征服的典范,揭示了希腊人把人的勇敢、忍耐、智慧看成是带来胜利的保障的最初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希腊民族征服过程中的惟我道德倾向,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倾向。 4.总结 (1)史诗讴歌奥德修斯胜过阿喀琉斯和赫克塔尔。在前者身上,智慧胜过勇敢,谋略高于武力,表现出希腊人崇尚智慧的主智主义精神。 (2)史诗的全部带有强烈的宿命论色彩。诗中英雄们的生与死、磨难与脱险,全部取决于诸神的意志。英雄们对神的意志只有畏惧和认同,而自己的命运没有抵抗也无法抵抗。  二.道德思考模式之二:自然 (一)批判神话:自然哲学的起点 1.外因:城邦历史走向成熟,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以及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因:神话的内容和特点 (1)神话的内容 诸神拥有与人同样的形态特征和喜怒哀乐,这种神的观念一旦渗透到人的纯洁心灵,就意味着人的行为的种种恶性将在神的行为中得到全部肯定,不可避免地将给社会带来道德混乱。 (2)神话的特点 神话是对世界起源的一种解释,只是这种解释建立在故事和想象的基础之上。但是,当这种解释要求人们无条件地信仰而不允许人们怀疑时,它就成为了一种人为的宗教式的世界观。它必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  (二)物性诠释:自然哲学的特点 1.自然哲学家的世界观 (1)“一元论的世界观”:立足于以一个原理解释变化的世界倾向于寻求“质料因”: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无限定者”、阿那克西美尼的“空气”倾向于寻求“形式因”:毕达哥拉斯的“数”,不仅是质料,还是一种性状和变化原则 (2)多元论的世界观:注重对宇宙和谐秩序的探讨,用多种本原的相互关系来把握自然 变化和多样性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  2.自然哲学家的道德思考 (1)自然哲学家缺少把人作为特殊存在的认识,但在解释自然变化时常常用人类社会的结构原理和人的存在原理对自然进行了拟人化阐释。 【例如】 赫拉克利特认为,斗争是万物之父,而对立表象的深处是和谐,犹如弓箭的弓与弦的关系;作为宇宙中心的“活火”,是在由“火”向“空气”“水”“土”的生死转化过程中获得永恒不竭的能源的。这种自然观揭示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承认他者存在的价值取向,只有相互的认同才是自我存续的根本。 (2)自然哲学家对世界合理性的解释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认为万物有灵。 【例如】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灵魂是世界的理性,肉体是灵魂的坟墓,通过“轮回转生”的思想把来世意义提高到现实生活的首位;为了净化灵魂,他们在教团生活中提倡“节制”“友爱”“诚实”的美德。 德谟克利特也有“精神生活优先”的思想。尽管他是唯物论者,但他主张节制和适度的快乐,让肉体快乐与精神宁静相结合,使心情不会被外在之善的过分追求所迷惑,从而达到精神的“朗悦”境界。  三.道德思考模式之三:人文 (一)自然与人为的对立:人文思想兴起的当下语境 1.自然哲学家如何看待“人为” (1)自然哲学家主要研究本原存在的问,他们把人仅仅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看不到人类区别于自然物的固有特性。因此,他们的伦理思想只是从自然存在中来理解人。 (2)自然哲学家把所有属于人的经验的存在(比如意识、意志、感情)都看成是人的臆见和错觉,剥夺了其作为真实存在的资格,其结果是使人的独立存在的因素更加受到排除。  2.《两论》时期如何看待“人为” (1)对立概念的凸现: 公元5世纪中后期,作为政治改革的回应,“自然与人为”对立概念得以凸现, 自然属于自身客观存在着的世界,与此连接的是“自然主义立场”; 人为即人的各种规范性约定、生活中的习惯和行为准则就是属于人的主观世界的产物,与此连接的是“法的立场”。 (2)“法的立场”: 体现相对主义的价值观,反映个人或城邦的习惯和品性的特殊性 (二)奴隶制民主制的推行:人文思想兴起的政治背景 1.民主制推行的时间 在梭伦改革之后逐渐实现,在希波战争的胜利中得到具体体现,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繁荣的顶峰。 2.民主制推行的意义 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参加战争的平民阶层的意识得到空前高扬,一般平民对自己的实力进行重新评定。此后,权力世袭的思考方式(以门阀高低、财产多寡为价值标准)遭到排除,“优秀性”的重视(以个人的人格和实力为主)成为个人评估的价值标准。 这种“优秀性”就是一种广义的“德性”,是指称每一种自然存在的固有能力。  (三)智者学派的教育运动:人文思想兴起的集中体现 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理论上 把人在自然中的存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承认人的自身存在的独立性,赋予了自然世界之一员的人以理性存在的特权。 (2)实际中 主要教给青年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如何体现其能力的技术性知识,即“辩论术”,以此来克服人们对他们传授的有关“德性”知识的质疑。但也容易导致“诡辩”。  2.智者学派教育运动的启蒙意义 (1)希腊传统教育: 不会关心每一个孩子想学什么,只注重其对于城邦社会梭是否有用。 家庭式的教育,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单方面的灌输,不存在个人的选择和意志自由。 (2)智者教育特点 “求知欲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是“德性”(即优秀性)的高度体现。 个性化的教育,根据每一个青年的要求进行,并且不分门第和身份,只要教得起学费,对谁都一视同仁。 (3)智者教育具有一种人文主义觉醒得启蒙意义。  第二节 伦理学的雏形——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探索 (一)批判智者的诡辩 1.本质:相对主义价值观 智者学派对“人为性”的过分强调不可避免地走向人们价值判断的主观性追求,必然导致价值的无政府状态以及道德混乱。  2.特例:“强权正义论” (1)参见柏拉图的《国家篇》 (2)正义与节制等德性,本来属于人的固有本性。但是按照“强权正义论”,这种本性隶属于人的自由意志的肆意性之下,个人或国家只要有权力或能力使国民大众屈服接受,强者就可以使自己的意志和行为正当化、合法化。 (3)这种价值观轻视自己行为本质的善恶与否,一心追求利己主义的结果,促使反道德论社会思潮的流行  3.结果:否定“优秀性” 以反对自然主义优先为出发点、追求人之存在优秀性的人本主义面目出现的智者们,却使最能体现人之优秀性的善恶、正邪的价值判断能力,在相对主义价值体系中得到否定。  (二)重建“德性”的依据 1.起点:“对灵魂操心” (1)“对灵魂操心”就是要关心灵魂,关心人之为人的优秀性,即“德性”。同样是考察人的“德性”,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不同,他企图通过逻辑必然性的演绎来追求客观普遍的道德理性。 (2)“对灵魂操心”的具体表现,就在于采取有理性的行动,遵照道德理性的原则来生活。  2.贡献:普遍定义和归纳推理 (1)探讨德性的前提:普遍定义的追求。 普遍定义是一种本质定义,就是说苏格拉底要探讨德性的本质。 (2)探讨德性的方法:归纳推理的运用 归纳推理就是通过所探讨问题的各种现象形态,通过“哲学问答法”来寻求本质定义的逻辑推演过程。(以《美诺篇》中关于德性的探讨为例。)  3.命题:“德性是知识” (1)德性:人的优秀性 (2)德性的具体现象形态:智慧、勇敢、节制、正义、虔敬等 (3)德性的内在共有本质:人的行为中对于“善美”的追求 苏格拉底提出,“没有人是故意作恶的”,“作恶”源自于“无知”。 因此,可以给人们带来善的结果的“德性”应该是一种指导人们行动的最重要的“知识”。  二.目的论的世界观 (一)机械论与目的论:世界观的不同理解 1.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它们相辅相成。 以建造房子为例。 (1)质料因:是什么?木料、石料 (2)形式因:什么样?房子的形状 (3)始动因:是谁?师、建筑工 (4)目的因:为什么?建造房子的动机  2.“机械论的世界观”——自然哲学理解世界的方式 (1)焦点:先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物质,然后以此为根本来解释世界的秩序和变化 (2)特征:仅仅以物质及其运动为前提条件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进一步必然要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最终陷入神秘主义的怪圈  3.“目的论的世界观”——苏格拉底理解世界的方式 (1)焦点:形成这样世界的和谐秩序是什么?以“坐着”为例。 (2)特征:关于世界及其人的行为的探索,就是立足于对其“目的”的探索。这个“目的”就是对“善”和完美性的追求。因此,苏格拉底的“目的论的世界观”,成为一种对“善美” 知识的终极关怀。  (二)目的论世界观的道德诉求 1.“善生”的理想 (1)善生是人生最高的追求 人要追求“善”而活着,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善生”理想。他呼吁:“真正重要的是,不仅仅只是活着,而是要活得好(注:指美好、正当)。” (2)幸福与人的“德性”密切相关 善生理想就是以“善”为根本的幸福观。因此,“善人是幸福的,恶人是不幸的”。  2.“自知其无知”的反思 (1)“无知”的对象:善的本质 从苏格拉底的知识标准来看,“善”的知识并不是相对意义的关于“善”之现象的认识,而必须是具有绝对意义的(即具有普遍客观性)的关于“善”之本质的把握。这种知识观决定了一般情况下个人对“善”的知识的“无知”。 (2)“无知”的要求: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通过“自知其无知”的反省,认识到“无知之自觉”是人的惟一智慧。人只有拥有这种自觉,才会追求“善”的知识,才有可能踏上幸福的道路。  三.善生的追求 (一)认识上的善生追求 1.表现:不顾贫穷与误解,把自己生活的全部用来探索人的“德性”知识。 2.德尔斐神谕的寓意:神不仅仅指出了“自知其无知” 是人的惟一有价值的智慧,同时神要赋予苏格拉底以天职,那就是通过他让别人也达到对自己的“无知”拥有清醒的自觉。这就产生了教育“助产术”。(还可以结合柏拉图的“洞喻”) 3.名言:“每天探讨德性以及相关的问题,对于人来说是一种至高之善,没有经过这种考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  (二)行动上的善生追求 在能力探索客观价值标准的同时,又把自己在言论上所宣扬的道德理念落实到具体的个人行动中。 1.行动理念 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做不正义的事。这具体体现在他对人(力挽狂澜、英勇作战)和对己(面对“众愚政治”而视死如归)的关系中。  2.量刑申告 (1)两难选择 起诉苏格拉底的罪行是:“教唆青年”和“亵渎神灵” 如果申告,就意味着自己有罪。可是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对雅典城邦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如果不申告,就意味着要违反雅典的法律,那样就是行“不正义”。 苏格拉底的做法:按法律程序提出申告,又使自己的申告与刑罚无关,并能间接地宣告自己是有功的人。参见苏格拉底关于在国立迎宾馆里赐予他国宴的申告。 (2)价值冲突 控辩双方都是为了城邦的利益,但价值原则截然不同,存在“时间差”。 控告的人奉行城邦民主制,尊重城邦的守护神; 苏格拉底鼓吹专家治国论,相信心灵的守护神,愿意做一只“雅典的牛虻”。 观点:正是苏格拉底自己说服了雅典公民赐予他死刑的判决。  3.拒绝逃亡 苏格拉底先后拒绝“交付罚金”(雅典法律允许)和“越狱逃亡”(雅典习俗认可,朝拜德尔斐神庙的船只尚未返航,在此期间不执行死刑)的做法。理由是: (1)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他的生活受到城邦多年的保护,因此他对城邦的法律没有异议。既然审判是以城邦法律的名义进行,他就必须坦然接受判决。 (2)“复仇禁止”的价值观 即使法律被滥用,一部分人借用法律的某名义对自己实行了不正义的审判和判决,但如果自己“越狱逃亡”就同样是以不正义的手段对付别人不正义的行为,这种复仇行为违背“行正义”的道德理念。  第三节 伦理学的深化——柏拉图的伦理思想  一.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反思 (一)苏格拉底式探索的特点和结果 1.特点: 苏格拉底的知识标准是,人如果知道某一件事,就一定能够对其所知道的事物给予充分的“理论阐明”,即普适性证明。 2.结果 苏格拉底对德性的探索具有一个共同点:探索都是无果而终。  (二)苏格拉底式探索所遭到的误解 1.弱论强辩式的诡辩 2.装疯卖傻式的嘲讽 3.逻辑不通:如若不知,何来探索?  (三)苏格拉底式探索存在的问题 1.没有对其探索对象进行理论性的界定 苏格拉底无法明确地对共同“形相”(或称“实体”)这种存在,以及这种存在与现象诸形态的关系作出理论性的阐明。 2.缺少对第三种现象存在的足够认识 苏格拉底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正反、对立的区分。他没有看到,在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等这些对立的现象之间,还有既非此也非彼的第三种现象存在。 3.对灵魂认识的不彻底性 虽然苏格拉底呼吁人们“对灵魂操心”,但是对灵魂怎样存在的理解不明确。  二.柏拉图的解答 (一)柏拉图对灵魂观的发展 1.柏拉图以前的灵魂观 (1)希腊人传统的灵魂观 对现世生活持肯定态度,没有灵魂单独存在的想法。 灵魂与肉体相结合,即人活着,人们可以感觉和体验; 灵魂离开了肉体,即人死后,灵魂无处可依,如一阵烟雾随风飘散。 【例】 阿喀琉斯死后灵魂在黄泉路上遇到奥德修斯的脱体之灵,说:“奥德修斯呀,千万别想到死,即使在黄泉的国度当上死人们的国王,也不如活着做一个既没有充饥的粮食又不拥有耕耘的土地的农奴。” 战死的帕多罗克洛斯的亡灵来到战友阿喀琉斯的枕边,阿喀琉斯要他靠近自己一点并向他伸出依恋之手。但帕多罗克洛斯的亡灵却如一阵烟雾消失在地下,发出幽微的喊声。 (2)苏格拉底的灵魂观 虽然被称为“灵魂的发现者”,但对灵魂不死的认识有所保留,并没有形成坚实的灵魂观。他认为,死亡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种是灵魂的迁居,另一种是永远的睡眠。很明显,苏格拉底并没有完全脱离希腊人传统的灵魂观。 (3)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观 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奥尔菲教的“再生”思想传入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深受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由于肉体玷污了灵魂,是灵魂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人在认识世界时如果使用肉体的感觉器官,就无法达到对世界的真正把握。 因此,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对灵魂进行“净化”修炼,以使灵魂在人死后能够脱离轮回,回归永生的世界。  (二)柏拉图关于灵魂的新阐释 他认为,灵魂纯粹以理性为本质,在进入人的肉体之后就成为肉体的囚徒,经常被激情特别是欲望所左右。因此,灵魂分三个部分: 灵魂结构 冲动类型 身体部位 相关德性 三个部分服从理智指导,各自发挥优势,使灵魂全体和谐一致,这就是“正义” 理智 智慧、真理 头部 智慧 激情 名誉、权力 胸部 勇敢 欲望 生殖、营养、占有 腰部以下 节制  (二)从回忆说到善的理念论 1.回忆说 (1)中间状态:“忘却” 与苏格拉底的“二分法”不同,柏拉图找到了其中的中间存在,即在人的“知”与“不知”之间存在着第三种认识状态:“忘却”。这就为人的探索提供了依据。 (2)根本前提:“灵魂不死” 灵魂是永恒不死的,人的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获得过“纯粹”的知识。但是,在进入肉体之后,灵魂被玷污了,知识被忘却了。  2.善的理念论 (1)理念是什么? 理念(idea),与此同义的是“形相”(eidos),是指超越我们可以感觉的、变化着的现象世界的永恒不变的存在。 它又被称为“本真存在”(ontos on=真实存在)或者“存在本身”。 它超越于人的思维、臆见和想象而存在,又在众多的现象世界里捕捉到它的存在显现,只有人的理性才能企及。 (2)善的理念 ①结构:世界分为两个层面:“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善的理念”是理念世界中一种特殊的理念。 ②关系:善的理念就是理念世界存在的依据,正如理念世界是现象世界存在的依据。善的理念(可以看作是“神”)是一种最佳状态和最高存在,是世界万物和其他理念“模仿”的典型。 ③日喻:对善的理念的说明 主宰 主宰与主体的关系 主宰与客体的关系 太阳 使眼睛拥有视力 使自然万物成为可视对象 善的理念 赋予思维存在的各种真理性与被认识的可能性 赋予被思维存在之所以存在的依据  3.小结 (1)苏格拉底的困境 苏格拉底难以用理论阐明: ①共有“形相”是存在的; ②共有“形相”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③人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把握这种共有“形相” (2)柏拉图的深化 ①“回忆说”深化了“助产术”,明确阐明了德性知识的来源。 ②“善的理念论”深化了“目的论世界观”,强调“善”是一切存在的最高理想和根本依据。  三.柏拉图对城邦伦理的设计 (一)哲人王统治的理想城邦 灵魂 素质 岗位 职责 特点 目标 理智 善于思考 领导阶层(哲人) 统治城邦 制定法律,循循善诱 三者各司其职,互不越位,就是“正义”。 “理想国”又被称为“灵魂的国家体制” 激情 充满激情 防守阶层(军人) 防止城邦的外侵和内乱 执行法律,克尽职守 欲望 渴求欲望 生产阶层(平民) 从事工农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热衷利益,需要监督和管理  (二)“道德振邦”的不同思路:柏拉图与苏格拉底政治理想之比较 苏格拉底 市井哲学家 没有个人之间的本质差异 自下而上的改革 自律性倾向 都是走道德兴邦之路, 都是坚持个人与城邦的“一体”关系 柏拉图 贵族哲学家 强调个人的先天性差异 自上而下的改革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注】 苏格拉底的自律性倾向,是指通过提倡个人道德行为的自我完善,从而达到城邦全体的良好风尚。 柏拉图的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是指通过改革政治体制和明确社会分工,形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尔后再来规定和实现个人的道德行为。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智者学派教育运动的意义 2.怎样理解苏格拉底“善生”追求的道德内涵及其客观依据 3.试述柏拉图的灵魂观与城邦伦理的关系 第二章 尼可马科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和伦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第一次把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无所不包的哲学中划分出来,并且第一次写出了伦理学的专著——《尼可马科伦理学》  第一节 研究传统:古希腊理性主义的发展  一.人的特有活动——伦理学思考的出发点 (一)活动、无生命物的活动、有生命物的活动 无生命物的活动主要是就它们的对于人或有生命物而言的合目的性来说的,如石头、竖琴。 有生命物的活动就是它的种属的功能,如动植物通过种属功能的活动来实现种属的特性,成为它之所是。植物共同的活动是营养和生长;动物共同的活动是它们各自种属的感觉和运动。  (二)人的活动及其特点 人的活动在于他的灵魂有逻各斯(logos,即理性)部分的活动。因此,人的活动,也被称为“实践的生命活动”。 1.实现性、运用性 它是实现活动,即通过运用理性而获得理性力量的活动。例:好人 (1)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的实现活动;(质) (2)人是什么样的,还取决于他的实现活动的数量。(量) 2.一般性、非职业性 (1)这种活动的本质是人的理性活动或运用理性的活动。 (2)木匠、鞋匠的活动是特殊的运用理性的活动。  (三)人的理性的划分 1.理论理性的活动:思考其原因和本质不变的事物,是不行动的活动 2.推理理性的活动:思考可变的事物,是行动的活动 (1)实践活动:运用理性来处理生活和交往事务,对人具有全面影响; (2)制作活动:运用理性将可变动的材料做成产品,对人只有片面影响。 三者之中,理论最高,实践最重要。 一个人可能在实践活动上有突出的优点,但是在具体制作上则别无所长。  二.对善理念的辩难——亚里士多德V.S.柏拉图 (一)科学与伦理学 1.科学的分类 (1)理论的科学:物理学、数学、形而上学 (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理财学 (3)制作的技艺科学:有关机械的和艺术创作的技艺和科学等,常称为“技艺” 【说明】 ①前两类是哲学的科学; ②第一类是以不变的或必然的事物为题材的,具有充分的确定性; ③第二、三类都是变动的并且因人的努力而有所不同,所以只能期望活动同题材相适合的确定性。 ④第三类往往被称之为“技艺”而并非科学。 2.伦理学的定位 (1)一切实践和制作活动,即一切运用推理理性的研究活动,都追求某种善。伦理学就是研究这种善的科学。 (2)追求善的活动,就是进行好的、有优点的活动。这种优点在制作上是技艺,在实践上是伦理德性。 (二)柏拉图“善理念”论的两个特点 1.善的理念是独立于具体的善的事物而存在的 2.善的理念是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被人们称之为善的原因  (三)亚里士多德的辩难 1.完善世界可能存在,但分离的善理念(对说明具体事物)没有意义; 2.善理念不是具体事物的称善之因,完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唯一联系是努斯和他推动的沉思。 三.理性与经验的结合——对人的本性的理解 (一)伦理学研究的特点和条件 1.特点:考察知识的不确定性,对人影响的不确定性 2.条件:经验,实践理性 (二)伦理学研究与人的混合本性 1.人的本性是混合的,不仅有理性,而且还有感情和欲望。 2.理性背后的动因——努斯 (1)理论的努斯,即理论理性,是本体,是形式的、主动的; (2)实践的努斯,即实践理性,是衍生,是质料的、被动的。 (三)伦理学研究与实践理性 1.伦理学研究需要经验 2.伦理学研究需要理性和经验的结合 (四)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或前提) 1.事实、实践事务的性质、感觉、良好的伦理习惯 2.实践理性从这些出发所获得的研究结论 四.从动物学到伦理学——伦理学是动物学的完成 (一)人在动物中的位置 (二)人与动物的共通之处 (三)人的实践如何产生?——动物学到伦理学的连接点 第二节 个体伦理学:初创的伦理学体系 一.目的与至善 (一)善的涵义及其分类 1.善是什么?它具有或一个人希望它将具有某种(某些)他认为可归属于那类事物的好的性质,因而它与人的本质力量处于对应的关系之中。 2.善的分类:目的,手段,或兼而有之。 3.善:当下与长远 (二)至善:幸福 1.至善是什么?有一种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 2.至善活动的核心判别 (三)关于幸福的研究 1.研究起点:大众意见V.S.亚里士多德观点 (1)大众意见——从闲暇的生活来判断 (2)亚里士多德观点——从同类中最好的品质出发 2.幸福格局:少数人V.S.多数人 (1)少数人的幸福——沉思的生活 (2)多数人的幸福——明智的生活(或合乎伦理德性的生活) 3.幸福小结: (1)幸福在那里?——灵魂(特别是欲望部分)合乎德性(特别是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即伦理德性)的实现活动。 (2)幸福如何获得? ①靠学得,而不是靠运气 ②需要外在善作为补充。沉思幸福的外在善是中等财富,德性幸福最大的外在善是朋友。 二.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道德和伦理 ▲希腊伦理学体系中根本性的概念——“德性” (一)“德性”概念的来由和展开 1.最初用法:指武士的高贵行为 2.荷马之后:也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德或品质,并逐步用来指任何人、生命物或器物的突出拥有的优点。 3.亚里士多德:德性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德性的活动都是现实的活动而不是潜能。 (二)“德性”划分 1.理智德性 2.伦理德性 灵魂 德性 形成方式 二级划分的德性 理性部分 理智德性 教导 理论理性的德性(不变) 智慧 实践理性的德性(可变) 明智 欲望部分 伦理德性 习惯   (三)伦理德性的性质 1.作为灵魂欲望部分的优良实现活动的品质,并不是与实现活动的目的所包含的那些性质相分离的另外一种品质。 2.尤其关注活动的性质,其生灭皆源于活动(合理与否)。 3.具有行动性,即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德性不等于就具有德性。 4.德性同快乐、痛苦,并且尤其同快乐相关,而快乐尤其可能毁灭德性。 5.还要出于某种心态——自愿而为,因其自身之故,出于一种确定的品质。 一束光 投射: 使(事物潜在的)颜色显现 使之光彩耀人 理论理性 ——→ 实践事务 理智德性的实现 理智德性 ——→ 实践事务 伦理德性的实现 (四)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V.S.柏拉图  (五)亚里士多德强调的两层关系 1.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与此相应的是,智慧与明智的关系 (1)健康与治疗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2)主导与实行的关系,即众神与伦理学的关系 2.实践理性与欲望的关系,与此相应的是,明智与(欲望上的)伦理德性的关系 自然赋予的潜质,是自然的德性; 在理性方面,自然德性离开了通过习惯而生成的伦理德性就不可能成为明智,如“聪明”; 在欲望方面,自然德性离开明智就不可能通过习惯而成为伦理德性,如“勇敢”。 总之,明智与伦理德性相互依赖,不能单独生成和获得。二者也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伦理德性使人确定良好的目的,明智使人选择实践目的的正确手段。 三.德行的自愿和非自愿 (一)道德行为与自愿 人之善恶←——行为善恶←——行为者的主动选择、实践与否 (二)事物运动的原因 1.合乎自然:事物主动运动的原因,是内因。如:植物向上生长,动物寻觅食物 (1)事物的形式因 (2)事物的质料因 2.反乎自然:事物被动运动的原因,是外因。如:让水向上流,石头朝上移动 (三)人的行为与灵魂的划分 1.灵魂的划分 (1)理性 (2)非理性 2.人的行为 (1)人的主动行为 ①主动行为有哪些? ②主动行为中理性最重要 ③应倡导的主动行为 (2)人的被动行为 ①无知引起的被动行为: 【注】他人有意欺瞒,事后本人后悔(商业欺诈);事后知情但并不后悔(婚姻);行为者故意造成自己的无知(酗酒) ②强制引起的被动行为 【注】强制是指行为的原因在行为者之外,但行为者对此却无能为力。 判断:劝说入伙和刀架脖子  四.选择与中道原理 (一)选择与实践:实践的链条 欲望+努斯(指实践理性)┈→目的┈→选择┈→实践 (二)选择与目的:选择的情形 1.正确的选择 错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正确的道路却只有一条。正确的选择就预先设定了一个对某个人来说是善的目的。 2.错误的选择 (1)预定了错误的、有害的目的;或那目的尽管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显得是善,但总体上有害(如杀手);——用“放纵者”来说明 (2)目的虽然是善的,手段却选择错了;或由于没能坚持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妨害了目的的实现。——用“不能自制者”来说明  (三)选择的判定 选择的困难: ①当下显得愉悦然而总体上有害的事物 ②本身就有益于善的目的的事物——选谁呢? 1.必定出于自愿 【注】出于意愿的行为未必都是选择,如动物、儿童的行为。 2.经过预先考虑,即实践理性的运用(这就排除了欲望、怒气、希望、意见等) 【注】实践的选择,包含技艺,然而目的是为了获得德性。所以,好的选择和实践理性的德性——明智密不可分。因为,明智给人的选择提供了好的考虑。 (四)道德选择与责任 德行(善)和恶的行动的初因在人自身之中,所以人应当对自己的品质负责任。 (五)“黄金中庸”——中道原理★ 【例举】德性表 不及 中道 过度 禁欲 节制 纵欲 胆怯 勇敢 鲁莽 愚钝 明智 狡猾 损己 公正 损人 自卑 自重 自傲 过敏 羞耻 无耻 吝啬 大方 浪费 麻木 温和 愤怒 自贬 信实 自夸 柔软 坚强 蛮横  1.中道(适度)的依据:实践事务上的连续性 2.中道(适度)的类型 (1)技艺上的中道:技艺是使得人在做事时达到对于对象而言的适度的品质 (2)德性上的中道:德性是在感情和实践事务上达到相对于人自身的适度的品质 (3)不适度和无适度情形 ①不适度:适度是德性的特点,过度和不及就是恶的特点。 ②无适度:有些行为和感情本身就意味着恶,如谋杀。 3.“中道”原理图示 (1)等腰三角形:△ 【注】 ①过度一边的品性较容易损害到他人,不及一边的品性更容易损害到自己。因此,中道可能更和过度对立。 ②中道作为好的品性(德),相对于过度和不及这两个不好的品性(恶)来说,本身又构成一个好的极端。 (2)推向对方的箭头:不及——→中道←——过度 【注】中道有时比较偏向一端,如: 不及 中道 过度 中道偏向一端 怯懦 勇敢 鲁莽 在恐惧信心方面,与怯懦更对立 放纵 节制 禁欲 在肉体快乐方面,与放纵更对立  4.“中道”实践准则 (1)要努力避开那个与适度品质最对立的极端。因为如果做不到最好,就只能在两恶之中取其轻。 (2)要研究自己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那些事情,然后把自己拉向相反的方向。如:人们常常在享受快乐上不能自制。  五.友爱与正义 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伦理德性始终是作为个人的实践品质来探讨的,这种倾向在对“友爱与正义”的探讨中得到一定的纠正。 (一)共同生活与友爱正义的三种形式 1.共同生活的形式 (1)家庭关系 (2)伙伴关系 (3)公民关系,或主人-客人关系 2.友爱正义的形式 (1)家庭中的友爱与正义 (2)兄弟和伙伴间的友爱与正义 (3)公民之间(包括主人与客居的异邦人之间)的友爱与正义 (二)友爱 1.友爱的类型(比附:爱有差等) (1)三种友爱 主题 人身上可爱的力量 三种不同性质的友爱 特点   友爱 善 善的友爱 合乎德性的正确的友爱,即令人愉快,又有助于人 原因:因为彼此善的优点而相互吸引; 相似性,持久性,不不易离间性   快乐 快乐的友爱 离善的友爱更近 存在较大慷慨   对别人的用处 实用的友爱 谋求自己的利益 充满斤斤计较 (2)比较1:善的友爱与其他友爱 (3)比较2:快乐友爱与实用友爱 (4)三种友爱的适用范围 2.友爱难题:找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1)德性过低,不适合 (2)德性过高,不适合 (3)德性由好变坏,怎么办? (三)正义 1.正义的类型 (1)总体的正义 表现:守法或违法 (2)具体的正义 表现:分配正义、回报正义、矫正正义 2.具体的正义 具体正义的类型 含义 正义的尺度 表达公式 分配的正义 在荣誉、钱财或其他可拆分的共同资源的分享方面的正义 几何的比例 (A+Pa):(B+Pb)=A:B 回报的正义 买卖、抵押、租赁、 委托等在自愿交易活动中的正义 商定的比例 (A)  a: (B)b=n   矫正的正义 盗窃、通奸、投毒、 毁誉、暗杀等在不自愿交易活动中的正义 算术的比例 (a+b’)+ (b-b’) =a+b        第三节 社会伦理学:家庭、公民与城邦社会的生活  一.家庭生活的德性 (一)家庭关系三种 1.丈夫与妻子的关系 2.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3.主人与奴隶的关系 【附】亚里士多德的女性观 ①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 ②在生育方面,女性是被动的且只能接受,男性是主动且多产的 ③男性具有小孩所具有的全部特质(“种子”),女性只是土壤。 ④男人贡献形式,而女人仅提供“质料”。  (二)政治体制三种 1.君主制,国家只有一位元首,走极端就是专制政治(专谋私利的“僭主制”) 2.贵族制,国家由一群人统治,走极端就是寡头政治(“执政团”制) 3.民主制,国家由广大民众统治,走极端就是暴民政治(类似希特勒的“纳粹制”)  (三)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及其德性 1.夫妻关系的前提:相互差别;相互吸引 2.夫妻关系的引喻:贵族制 (1)相互配合,相互限制 (2)依德治家,要求默契  (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及其德性 1.父母子女关系的特点 2.父母子女关系的引喻:君主制 (1)父母爱子女,胜过子女爱父母 (2)母爱胜过父爱,但父亲的恩惠要更大些  (五)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及其德性 1.主人奴隶关系的特点 2.主人奴隶关系的引喻:僭主制 (1)奴隶是低人一等的人,不具有推理能力。所以,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 (2)主人有责任培养奴隶的品德,并且在他们具备过法律生活的能力时使他们自由。 【链接】古希腊的奴隶状况 (1)奴隶在古希腊的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公元前3世纪著作家雅典纽斯的记载,在马其顿亚历山大时代,科林斯有46万奴隶,而自由民只有4万人,雅典有40万奴隶,公民仅有2万1千和1万外邦人。 (2)现代学者们倾向于缩减这个数字。科林斯的奴隶被减为6万,雅典的奴隶被减为10万,此外有自由民10万和半自由民、外邦人3万,总的估计雅典居民为25万。 (3)哲学家同时是奴隶主。据说亚里士多德有13名奴隶,他的学生和朋友奥弗拉斯特有9名奴隶。 ——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1955年   二.公民生活的德性 (一)公民生活是什么?——私人自愿的交易交换 (二)公民生活的前提——平等 (三)公民生活的德性原则 1.回报的正义:根本准则,本质上的功利 2.实用/伦理的爱:补充准则,形式上的高尚(以喝咖啡为例)  三.伦理学与政治学 (一)立法学研究 1.立法学的由来——对实践事务的继续研究,是伦理学的继续。 2.立法学的涵义 3.如何弄懂立法学? (二)政治学研究 1.政治学的由来 2.政治学研究什么?——以属于人的最高善的实现为目的的一种高尚的研究。 3.政治学的学科体系(表格)   动物学   完成┈┈→   伦理学   完成┈┈→   政治学 立法学 主导部分 治理学 咨议 裁决(即行政)  【探讨1】动物学(完成)→伦理学(完成)→ 政治学 (1)起点: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的幸福就在于过一种团体的生活。 (2)国家或城邦的产生是出于合目的的自然(即为了生活得美好),而不是出于某种外力或强制。 (3)奴隶制社会由于天性和生理的不同,形成主奴关系和夫妻关系,两种关系的结合构成家庭。 (4)若干家庭为了适应更大范围的生存需要,再组成村落,为了同样的目的,再由若干村落组成城邦。 (5)无论村落、家庭还是个人,所追求的最后目的就是城邦。只有在城邦形式中,社会的本质才能得到真正的确定。  【探讨2】为何说“政治学是伦理学的完成”?P81 (1)实践活动的研究分为两个基本步骤:伦理学研究和政治学研究。 (2)伦理学研究是对人的善或幸福的沉思,即思考什么是人的善或幸福,以及这种善或幸福存在于何种活动之中。伦理学研究不应抱过高的目标,因为这种沉思虽然可以使一部分道德优越的人追求这种善和德性,但是对多数人来说只要能够使一个具备了做好人的条件的人有了一部分德性,就已经让人满足了。 (3)政治学研究是研究如何实践沉思所获得的东西,研究何种政制(包括政治制度、运行体制、法律、风俗习惯等)能使人们接近德性和属于人的善或幸福。政治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立法学,占从属地位的是治理学。这些研究都是对明智的运用。 (4)总之,伦理学是对人的实践事务的研究,政治学是对实践事务的继续研究。后者是以属于人的最高的善的实现为目的的一种高尚的研究,它是以伦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又是对伦理学的完成。 第三章 快乐-德性-怀疑:希腊化时代的伦理思想 【概况】 一.希腊化时期 (一)时间:公元前323年——前31年,大体上是从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到罗马共和国解体的近300年。 (二)特点:希腊本土失去了自由城邦的独立性,成为外邦人角逐和争斗的舞台。但是,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扩张,希腊的社会制度、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却传播到欧、亚、非广大领域。  二.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思想 (一)渊源:古希腊伦理思想的延续、改造或变形。 (二)特点:道德哲学不得不回到自我意识,个人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惟有依靠自己方可得到慰藉和安宁。 (三)主题:倡导个人价值,肯定个人美德,高扬个人的独立和基本权利。  三.希腊化时期的伦理流派 (一)快乐主义: 昔勒尼学派(亚里斯提卜)→伊壁鸠鲁学派 (二)德性主义: 昔尼克学派(安梯昔尼、第欧根尼、克拉克)→ 斯多亚学派(早期的芝诺、中期的巴内修、晚期的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奥勒留) (三)怀疑主义: 皮浪,蒂孟,恩披里克 (四)新柏拉图主义 先驱.斐洛,安莫纽,萨卡斯,柏罗丁  第一节 以个我为中心的人生准则之一:追求快乐  一.伊壁鸠鲁的出发点:个体的快乐 1.原子论的人生意义 (1)那个时代的人们又一次成为了原子式的松散个体,彼此独立而很难禀承统一的理性法则。 (2)伊壁鸠鲁越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注重人生统一性的理论,直接继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3)改进德谟克利特所谓原子要按铁一般的必然性运行、个人生活亦然的看法,认为原子运动也会偶然发生偏斜,由此解释人生的无常和多种多样的人生选择问题。  2.人生思考的焦点:关注对个体生命的安顿 淡化了个体生活的社会现实背景,而专注于从个体的肉体和灵魂方面的需要出发来设计人生幸福。  3.人生思考的盲点:不承诺任何个人之外的更高的事物 (1)个体之外没有至善,这使得个体在宇宙中孤独地站立着。 (2)快乐就是个人生活的极点,是至善。 (3)名言:“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  4.判断善的准则——情感 (1)快乐就在人的主观情感中,所以要“把情感作为判别一切善的准则”。 (2)情感惟我独尊,理性受到贬谪后小心翼翼,反映出一种时代理论的迷茫。  二.理性:对快乐进行比较选择的工具 1.快乐须知 (1)人的所有行为选择都不可能带来纯粹的快乐。 (2)快乐:“不是指肉体的放荡,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2.快乐原则的后果:失去对善恶的真正判断 “如果那些能使放荡的人快乐的事物确实能解除心灵对天象、死亡和痛苦的恐惧……那么我们不要挑剔这些人,他们周身充满了快乐,免除了身体和心灵的一切痛苦,既是说免除了恶。” (1)如果放荡能使某些人解除痛苦、获得快乐,那么放荡也是善的。 (2)在善恶这个关键问题上,伊壁鸠鲁让个体快乐代替了人生正义。这种学说指向纯粹个人的生活营造。  3.理性的变质和作用的转移 (1)理性成了快乐情感的工具,其选择根本就不是出于理性自身的要求 (2)理性的作用在于说服自己(如习惯于简单朴素的饮食)和说服大家(死亡与我们无关,天象并非永恒不朽)  三.理性:排除引起灵魂不安的事物的工具 伊壁鸠鲁认为,引起灵魂恐惧不安的两大观念是:天象不朽观念和死亡观念 1.对天象不朽观念的破解 (1)天象等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并没有什么不朽的性质。(说服大家)宇宙中的万物没有一种是永恒的,“世界是可以毁灭的” (2)任何恐惧都是因为不了解对象的奥秘而产生的,所以人们安顿自己心灵的最好方法是训练自己的理性,学会审慎推理,明辨原因。  2.对死亡观念的破解 (1)采取对死亡掉头不顾的做法,把人会死亡这件内涵深沉的事看得过于简单。 (2)(说服大家)使用理性来分析死亡并非人类所能胜任,也不要被对死亡得“非理性的预感”所烦恼。 (3)正确的人生态度:不顾虑死亡,而应积极地筹划自己的生存价值。 (4)名言1: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干系。 (5)名言2:好生好死是同样的教养。 第二节       以个我为中心的人生准则之二:顺应自然(本性)而生活  △以宇宙大化为背景的人生观——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统一体中消融自己。 1.宇宙是自然而然的、无知无识的“道”。人生应该超越理性和道德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因为理性的方式是对体悟“道”的局限,只有超越理性和道德,才能与“道”同游,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2.宇宙的本性是理性,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理性来领悟宇宙的普遍理性,并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宇宙的美好秩序,这就必然导致对德性的尊重。这是斯多亚派的方式。 一.“善是可以产生某些效益的事物” 1.德性与利益——德性的界定 (1)四元德都是指人自己在行动中促使好的结果出现而避免坏的结果,即都是从做什么事情最有利的方面来表述的。 (2)善是指“与利益相等同或不与利益相区别的事物。” (3)德性以及分有德性的事物在以下几种意义上被称之为善: ①利益所有产生的源泉; ②与利益产生有关的事物,如有德性的行为; ③利益产生的促使者,如分有德性的善良的人们。  2.德性与超验——宇宙理性的根本特征 (1)斯多亚派认为,德性是超验的,这是宇宙理性的根本特征。宇宙大化对他们只有一个启示:效益、功利 (2)为此证明,他们赋予宇宙以人间最理想的生活秩序。宇宙是不朽的、完善的、有理性的,没有丝毫邪恶的成分。因此是人类生活所要效仿的最高榜样。  3.德性主义的根本缺陷 (1)宇宙理性的性质实际上只是从人这个小宇宙出发外推而得来得,因此引起得崇高感是暂时的,空泛性是显见的。 (2)把宇宙秩序说得在完善,也不能使个体的永无止境的欲望得到安息,反而造成理论的高尚和生活的卑污之间的强烈反差,比如塞涅卡之谓节欲、仁爱。 二.善是“理性存在作为理性存在的自然生成” 1.斯多亚派的“自然”概念 “自然”的概念。也可译为“本性” 把世界联结成一体的东西 一种统一的成全力量 一种内在的利益原则,是人类生活中的善的指向。 按自然(本性)生活就成为斯多亚派的人生理想 引起地上万物生长的东西 一种能创生万物的自然伟力 一种有技巧的火:普纽玛 一种活生生的发动者  2.斯多亚派的“责任”概念 (1)责任是一种德性。“责任是指一旦完成,就可以作出一个合理论述的事物。” (2)责任把行为和理性完全结合起来。人应凭理性的指导却去做,这才是有“责任”的行为。 (3)理性高于情感,美好的情感只是理性生活的派生物。 3.斯多亚派与伊壁鸠鲁的通病 第三节 以个我为中心的人生准则之三:皮浪主义的“不动心”  一.怀疑主义与希腊精神 1.希腊精神:爱智慧、尚思辨、学以致知 2.怀疑主义是希腊精神的某种结果,是一种理性的自赎。 (1)我们的感性和理性在人生过程中有一种虚假的自信。 (2)怀疑就是用理性的方法来诊断理性自身的毛病,从而导致对理性作用的彻底排除。  二.怀疑理性、不作判断的理由 1.人类认识的二律背反 通过枚举表面上互不相同的现象、判断来表明不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判断。 (1)现象与现象:“同一座塔在远处看是圆的,到近处看却是方的。” (2)现象与判断:“雪是冻结了的水,水是黑的,所以雪也是黑的。” (3)判断与判断:“有人从天体的有秩序性推论出天道存在,我们反对他的观点,回答说,顺境常常是坏的,逆境常常是好的,所以天命是不存在的” [注]基本原则:“任何命题都有一个相等的反命题与它对立”  2.理性论证自身的根本缺陷 (1)论证需要证据,但是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事物的证据自身必需要进一步证明,…这样就导致无穷后退的论证过程。 (2)理性论证,实际上都是某种循环论证。  3.皮浪主义的结论和态度 (1)结论:我们人类根本找不出一种不需证明的出发点和根据。这就断言了在理性论证的范围内,人永远没有求得真理的希望。 (2)态度:不是对某些事物采取超然的态度,而是对整个世界进行整体的排斥。 因而他
/
本文档为【《西方伦理思想史》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