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六度萬行的菩薩道

六度萬行的菩薩道

2010-11-19 5页 doc 39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7624

暂无简介

举报
六度萬行的菩薩道于凌波著 第十章 六度萬行的菩薩道 一、 無智,亦無得。 心經經文,在“無苦、集、滅、道。”之後,是“無智,亦無得。”古德註疏稱,這無智的“智”字,即是觀自在菩薩觀照五蘊皆空的般若正智。無得的“得”字,指的就是以般若正智所證得之理──法空、諸法空相。 而“無智,亦無得”這句話,是在破遣緣覺的十二緣起、聲聞的四聖諦之後,再破遣菩薩所修的“六度”。一一破遣之後,才能說:“無智,亦無得”。但是,先要自“菩薩道”說起。 佛法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權假,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出世間法有大小二乘,以小乘為權假,以大乘為究竟。世間法又稱...
六度萬行的菩薩道
于凌波著 第十章 六度萬行的菩薩道 一、 無智,亦無得。 心經經文,在“無苦、集、滅、道。”之後,是“無智,亦無得。”古德註疏稱,這無智的“智”字,即是觀自在菩薩觀照五蘊皆空的般若正智。無得的“得”字,指的就是以般若正智所證得之理──法空、諸法空相。 而“無智,亦無得”這句話,是在破遣緣覺的十二緣起、聲聞的四聖諦之後,再破遣菩薩所修的“六度”。一一破遣之後,才能說:“無智,亦無得”。但是,先要自“菩薩道”說起。 佛法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權假,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出世間法有大小二乘,以小乘為權假,以大乘為究竟。世間法又稱世諦,為迷情所見的世間事象,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男女老幼、色聲味觸等。然而這一切祗有假名,而無實體,故又稱為假諦。出世間法又稱勝諦,為聖者所見的真實理性,故名勝諦。 乘是運載的意思,乘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可以離苦的此岸,到達樂的彼岸;離開煩惱的此岸,到達清涼方彼岸。至於所謂大小乘者,是譬喻之詞,喻小乘如鹿車、羊車──現代的腳踏車,用以自載;大乘如牛車、象車──現在的大巴士,自載兼以載人。小乘行者,為了自度自利──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大乘行者;自度兼以度人,自利兼以利他。 小乘行者修四聖諦、十二因緣,破我執、斷煩惱障,證阿羅漢、辟支佛果。大乘行者,修六度萬行,破我法二執,斷煩惱障所知障,證大覺果──佛果。 大小二乘,是出世間法的修持,若概括世間法來說,有所謂“五乘佛法”。五乘者,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在修持和果位來說,人乘,是乘五戒以生人中;天乘,是乘十善以生天上;聲聞乘,是乘四諦以證聲聞四果;緣覺乘,是乘十二因緣以證辟支佛果;菩薩乘,是乘六度以證佛果。 二、 菩薩二字是梵語,具足應說菩提薩埵。我國人習慣好簡略,省去提、埵二字,簡稱菩薩。菩提譯華語為覺,薩埵為有情──有知覺及精神活動的眾生,皆名有情。謂其有情識、情見、情愛的意思。本來有生命的動物皆稱有情,不過通常多指人類而言。 菩提薩埵,合譯為覺有情,即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有情以覺他。上求佛道,是智慧追求,理性的了徹;下化有情是福德的培植,素行的修持;前者是智,後者是悲,悲智雙修,上求下化,稱為菩薩。 行菩薩道,首先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那就是說,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佛教講慈悲不講“博愛”。慈是予人以樂,悲是拔人以苦。而愛是感情作用,因為概稱愛,就有能愛所愛。既有能所,則有人我,以我為能愛,彼為所愛,有了人我相,此愛就有差等。並且愛是相對的,有愛就有憎,因此,在佛法不但不倡導愛,且認為愛是眾生起惑造業的根源之一──如十二緣起中的“愛”。而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菩薩行。 但慈悲並不是以我為中心而出發的,而是建立在眾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無我基礎上。我是眾生的一分,眾生是全體的大我,度人所以為自度,利人也所以為利己,這是慈悲的真義。 發下了上求下化的菩提心,同時要立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四弘誓願,古德解釋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立的。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業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的誓願。三者緣道諦,緣無上正道,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誓願。四者緣滅諦,因清靜寂滅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誓願。 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願,還只是初步發心,必須履踐實行,才能達到上求下化的目的,所以發心立願後,次一步要行六度與四攝。 三、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在戒、定、慧三學之外,加布施、忍辱、精進,合稱六度,亦稱六波羅蜜。 波羅蜜是梵語,意為到彼岸。度河的人,須乘舟筏橫越中流,到達彼岸。學佛的人,由生死輪迴的此岸,渡過煩惱中流,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在這裡,六波羅蜜就是舟筏,可度菩薩行者到達彼岸。六波羅蜜的內容如下:   檀波羅蜜        布施       慳貪   尸羅波羅蜜       持戒       毀犯 六度 提羼波羅蜜   譯為  忍辱   可度  瞋恨   毘梨耶波羅蜜      精進       懈怠   禪那波羅蜜       禪那       散亂   般若波羅蜜       智慧       愚痴 六波羅蜜的內容如上表所示,茲再詳述如下: 一、布施度:布施就是施捨,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之分,以己資財隨方施與的,叫財施;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因而得度者,曰法施;求護眾生苦難,予以精神慰藉,使其遠離恐怖者,叫做無畏施。       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境界,即無布施的我,無受施的人,也無所施的物。金剛經稱:“菩薩於法,應無所在,行於布施。”即本文前節所稱:“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祗求慈悲發揚光大,不特沒有望報之心,也絕無能施之念,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二、持戒度:持戒梵語尸羅,有止惡修善的意義。但行大乘菩薩道,不僅是消極的止惡,更應積極的為善,以淨化身、口、意諸業,因持戒而真如佛性逐漸顯露,而不為妄想執著所纏縛。       持戒有在家與出家之分,在家學佛者持五戒,出家沙彌持十戒,比丘特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特三百四十八戒。以其身分不同,所持戒相亦異。惟行菩薩道者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不分出家在家。 三、忍辱度:忍辱所以度瞋恨,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之境。凡情最難忍受的,莫如侮辱,辱若可忍,其他諸境亦較易忍受。       忍辱,不但是忍別人所給予的辱,同時要忍自己所處的境。要於窮困病苦的逆境中,忍令頹喪鄙卑之念不生;要於富貴得意之順境中,忍令驕矜沉迷之念不生;於不順不逆,萬法生滅之常境中,忍令遷隨移易之心不生。       忍辱,不但是忍心理上侮辱戕害順逆諸境,且要忍生理上飢渴寒熱創痛諸境,忍辱是與內心的煩惱賊作戰,煩惱時時在我人心頭伺機蠢動,我人若一念不忍,煩惱即在我人心頭佔據一方位置了。 四、精進度:精進所以度懈怠。純一無雜曰精,鼓勇直前曰進。精進者,即未生之善念令速生,已生之善念令增長;未生之惡念令不生,已生之惡念令速斷。修菩薩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以純一直進之心,斷妄念,去執著,以求明心見性,自度度人,無有退墮。 五、禪定度:禪定梵語禪那,義為靜慮,在於度散亂,略言之,是在於依心攝境,使心力集中,而後產生智慧的一種定力。修禪定,須自守護我人之六根上下功夫,儒家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之語,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亦此之意。 六、智慧度:智慧所以度愚痴,是由禪定所證得的,即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但這種智慧,並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有漏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 修六度,必須相資相行,不可缺一,因為慧而不定,未能受用,定而不慧,未免沉迷,定慧雙修,而不持戒,便礙於積習;三學俱足而不布施,便不能攝化眾生。布施而不修三學,祗種下人天福報。持戒而不忍辱,難調瞋恚之心;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所以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四、 修菩薩行者,除兼修六度外,尚須行四攝法,才能深入人群,普渡眾生。四攝法者,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 一、布施攝:要度化眾生,必須要深入人群,與被度的人接近,才能達到度人的願望。布施攝,就是對於窮困無依者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者用法施,對於心理惶怖者用無畏施,使雙方情誼逐漸增厚,而達到度化別人的目的。 二、愛語攝:度化別人,要隨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其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樂於與我接近,以便於我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 三、利行攝: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心,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攝:修菩薩行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與各行各業人士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緣契機的情況下,而度化之。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諸攝,祗是行為上的攝化,行四攝時尚須以四無量心為根本才能表裡一致。這四無量心是: 慈無量心:慈是以與人以樂之心,普度無量眾生。 悲無量心:悲是以拔人以苦之心,普度無量眾生。 喜無量心:見人戒惡行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此心普緣一切眾生。 捨無量心:怨親平等,乃至以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以此心普緣無量眾生。 修菩薩行六度四攝,應三輪體空,不著於相。金剛經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者的意思是眾生皆具佛性,得滅度者,實係其本具之佛性顯露,我何能存彼係我所度化之心?後者的意思是,眾生即非我所度化,則更不應執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與被度眾生這種意念存在。 菩薩修六度,有深有淺,故位次亦有高下,行者發菩提心,立四弘誓,修行六度,即可稱為菩薩,但這只是初發心菩薩,以其德學修養不足,不過具名而已。所以菩薩由初發心起,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以至等覺、妙覺、五十二個階次,再進一步功行圓滿,才能證得佛果。 五、 行人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願,修六度四攝,歷經長劫,證得妙覺果位,但何以又說:“無智、亦無得”呢?指的是六度中的般若──觀察諸法皆空的般若智。六度以般若為主,般若為六度之首。心經的旨趣,說的就是般若,所以即以般若賅括六度,破般若,也就是破遣六度。 法藏心經疏云:“知空智不可得,故云無智;所證空理亦不可得,故云無得。”何以能觀之智,與所證之理皆不可得?那是由於眾生迷執的緣故,始要以般若正智來觀察宇宙人生的真象。要是眾生已到了諸法皆空的境界,不再迷執,又何須再以般若正智觀照呢?所以說是“無智”。迷執的人初悟時似有所得,到了全然無悟,這悟境是自性──真如實性所本具的,何嘗有什麼所得?所以說“無得”。 菩薩修智證得,要離相無住──不著所修之行(六度) ,不取所證之果(佛果)。因為一有所住,即是執著,便成法縛,所以金剛經云: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亦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此即是不著所修之行──無智(代表六度) ,金剛經又云: “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此即是不著所證之果──無得。是以金剛經又說:“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不但破我執,破法執,且破空執,始名菩薩,這就是“無智,亦無得。” 菩薩能觀照諸法皆空之理,但不能存有能觀之“智”想。與所得之“空”想,若存有能觀之智與所得之空,仍是一種執著,即未契般若真空妙義,所以亦要空之。 楞嚴經中有一段破相的經文,稱:“滅塵合覺,散發真如妙覺明性,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非明、非無明,明、無明盡,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非智非得。”經文中的非,事實上就無。 六祖壇經中,神秀大師的偈子:“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是有智有得的見解;而六祖慧能的偈子:“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表達出了空體──常寂的境界。 心經經文,空五蘊、空十二處、空十八界,是破遣世間法;繼之空十二因緣、空四諦,是破遣小乘法。如今一句“無智,亦無得。”連大乘菩薩所修所證也破遣一空。一般學佛的人,都認為有菩提可求,有涅槃可證,才發心學佛,如果學到最後,竟是一無所“得”,那究竟學的是什麼?其實這是行者的境界問題,我們具縛凡夫,囿於世俗成見,認為有修必有所得,到我們真到了悟徹諸法皆空的境界時,自然悟得真淨妙覺的無漏智得,都是我們真如自性的顯露,何嘗有什麼智?什麼得呢? 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細細體會此段經文,就會慢慢悟知“無智無得”之義了。
/
本文档为【六度萬行的菩薩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