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

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

2010-11-20 7页 doc 48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5605

暂无简介

举报
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 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 郑日新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新安医籍根据病位、病程和病因病机等命名耳聋,如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二•耳证门》有“气聋、热聋、风聋、厥聋、劳聋、阴聋”等不同的名称,在中医古籍中还有暴聋、渐聋、虚聋等。耳鸣有聊啾、苦鸣、蝉鸣、渐鸣等不同的名称。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称本病为“耳鸣、耳聋”。《国家标准》将本病命名为“聋哑”、“暴聋”、“久聋”,另将本病名列入“症状性名称”分类中...
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
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 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 郑日新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新安医籍根据病位、病程和病因病机等命名耳聋,如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二•耳证门》有“气聋、热聋、风聋、厥聋、劳聋、阴聋”等不同的名称,在中医古籍中还有暴聋、渐聋、虚聋等。耳鸣有聊啾、苦鸣、蝉鸣、渐鸣等不同的名称。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称本病为“耳鸣、耳聋”。《国家标准》将本病命名为“聋哑”、“暴聋”、“久聋”,另将本病名列入“症状性名称”分类中。 【病因病机认识】 新安医家认为,耳鸣耳聋有虚实之分。实证多见于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如徐春甫说:“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经气痞而不宣,谓之风聋”。“耳聋证,乃气道不通,痰火郁结壅塞而成聋也。”(《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分别指出了风热侵袭、经气痞阻和痰火郁结,蒙蔽清窍,可致耳鸣耳聋。又如,吴谦认为“肝经实火,头运目眩,耳聋耳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当归龙荟丸》)指出肝胆火热上扰耳可致耳鸣耳聋。近代医家还认为气滞血瘀、瘀血内停,也导致耳鸣耳聋。 新安医家认为,虚证多见于肾精亏损和气血亏虚。如《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云:“耳属足少阴之肾经,肾寄窍于耳也。肾通乎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主耳聋”;“房劳过度则伤肾,肾虚精竭亦必致耳聋、耳鸣。”“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聋、耳鸣”。 “凡人大病之后而耳聋者,多是气虚。若老人耳听渐重,亦是气虚。”指出肾精亏损、劳伤和气血亏虚导致耳鸣耳聋的病因病机。 【病证诊断鉴别】 1.注意风、劳、厥、寒、热、、里、虚、实等证候辨别 各种耳聋证候辨别,除注意耳聋病程长短外,尚须注意辨识耳聋与风、劳、厥等兼证的关系。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强调从全身的兼有症状表现着眼,来辨别耳聋的不同证候:“厥聋,必有眩运相兼。……风聋,必有头痛之证。……劳聋,必兼虚怯等证”,指出耳聋的诊断与与兼证密切相关。 辨识耳聋与表里的关系。程国彭《医学心悟·卷一·入门辨证诀》说:“若耳聋及耳中痛,皆属少阳,此邪在半表半里,当和解之。若耳聋、舌卷、唇青,此属厥阴,为最重也。”指出耳聋伴有耳中痛,为邪在半表半里,耳聋伴有舌卷、唇青,为邪入厥阴的危重征候。掌握这些证候识别方法,有利于做到辨证准确无误。 辨识耳聋与虚实的关系。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指出:“世俗又云:老人多是虚冷而无热,此世之误也。凡老人之气衰,多病头目昏眩,耳鸣或聋,上气喘咳,涎唾稠粘,口苦舌干,筋痿脉促,二便秘结,此皆阴虚阳实之证。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惟是孤阳独盛,见证皆火”。 2.强调耳聋与脓耳、耵耳鉴别诊断 急性发作的耳聋须和脓耳、耵耳鉴别。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病机》说:“有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鸣。有热乘虚随脉入耳,结为脓汁,谓之脓耳。或耳间有津液风热搏之,结硬成核塞耳,亦令暴聋,此为耵耳”。指出脓耳、耵耳的特点:耳痛、流脓、耳聋者为脓耳,耳内耵聍结核堵塞耳窍为耵耳。 【治法方药发挥】 1.汪机创“聪耳益气汤”治气虚耳聋 汪机《外科理例》创“聪耳益气汤”治耳聋属气虚者:“黄芪(一钱)、甘草(炙五分)、人参(三分)、当归(二分,酒焙干)、橘皮(二分)、升麻(二分)、柴胡(三分)、白术(三分)、菖蒲、防风、荆芥,作一服。水煎。空心服”(汪机《外科理例·附方•聪耳益气汤》)。是方主治气虚耳聋,益气宣通,方中以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举陷,佐以通窍化痰之菖蒲,宣开肺气之荆芥、防风,诸药组合,益气升阳、宣通开窍。 2.耳聋耳鸣“随其宜而治之”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强调:耳聋耳鸣“风者散之,热者清之,肾虚者补益之,痰火者凉而降之,各随其宜而治之,岂有不聪听者也?”指出了在辨证基础上,选择正确的治疗大法的重要性。 3.汪昂首创“利前阴”治则,发明龙胆泻肝汤治湿热耳聋 龙胆泻肝汤见于新安医家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第十四》,方由“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柴胡,甘草,生地(酒炒)”10味药组成,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汪昂认为,肝胆经实火湿热,“胆脉络于耳,故聋”;新安医家吴谦《删补名医方论》谓龙胆泻肝汤“治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吴谦认为:“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胆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吴谦原创性的指出:“利前阴”治则,使病邪有所从出,可以治疗湿热耳聋。 方中用生地、当归独具匠心。吴谦认为“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肝胆有热则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更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补血养肝,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从中药学和中药药理学的角度分析,当归和生地黄有润下大便的作用,有利于湿热从后阴利出。湿热之邪不宜峻药攻下,润通即可。 另,与汪昂创龙胆泻肝汤同名的还有李东垣《兰室秘藏》龙胆泻肝汤,由七味药物组成,查其原著文中,无治耳聋的功效。 4.虚证不宜峻补和大寒之药 徐春甫告诫:“老人耳听渐重……重而兼鸣者,亦有痰,不宜峻补。”(《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徐春甫又指出:“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惟是孤阳独盛,见证皆火,又以热药与之,是以益火也。大寒之药故不可服,而惟以温平调理,计出万全。”(《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老人耳鸣耳聋虚证,补益为基本大法,需长期治疗;大寒之药于阴虚火旺证不宜;峻补者,恐虚不受补。兼有痰者,脾虚湿困,峻补碍胃。 5.创“泻南方”、“补北方”治则 徐春甫创泻南方、补北方治则:“忧愁思虑则伤心,心虚血耗必致耳聋耳鸣。房劳过度则伤肾,肾虚精竭亦必致耳聋、耳鸣。药宜泻南方、补北方,滋阴降火为主。”(《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 徐春甫提出耳聋耳鸣 “心虚血耗”、“肾虚精竭” 的病因病机说;治用“泻南方补北方,滋阴降火”。泻南方、补北方是中医治疗法则之一,语出《难经·七十五难》。该法根据五行生克关系,以肝实肺虚而脾土无恙的病症为例,指出要用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来治疗。这种治法是对“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补充,说明五脏之间互相影响,治疗方法不能局限于补母泻子。 6.创“肉苁蓉丸”,发明“辰砂妙香散”、“平补镇心丹”新用 徐春甫创“肉苁蓉丸”,扩大老方“辰砂妙香散”、“平补镇心丹”的应用范围。他说:耳聋耳鸣“药宜泻南方补北方,滋阴降火为主。心虚当宁心顺气,宜辰砂妙香散、平补镇心丹选用之。肾虚者宜益精补肾,肉苁蓉丸。”(《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 徐春圃创肉苁蓉丸治肾虚耳聋:“肉苁蓉丸,治劳聋,肾脏虚损,腰脚无力,面黑体瘦,小便涩数。肉苁蓉(酒浸去皮)、石菖蒲、附子(制)、磁石(制)、巴戟、鹿茸、菟丝子(制)、石斛、杜仲(制)、牡蛎(制)、破故纸(炒)、桑螵蛸(微炒,五钱)、熟地黄、桂心(各两半),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临晚再服。”(《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八•虚损门》) 徐春甫扩大妙香散的应用范围,妙香散方见明·周文采《医方选要》卷之七·怔忡健忘动悸门,其药物组成为麝香(另研,一钱),山药(姜汁炙,一两),人参(半两),木香(二钱半),茯苓(去皮),茯神(去皮、木),黄芪(各一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远志(去心,炒,一两),辰砂(另研,三钱)。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服。《医方选要》为医方著作,十卷,刊于1495年。辰砂妙香散治疗范围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惊悸恐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不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 无治疗耳聋耳鸣的作用。徐春甫首用辰砂妙香散治心虚耳聋耳鸣,扩大了辰砂妙香散的治疗适应病症范围。新安医家汪昂评辰砂妙香散曰:“山药益阴,兼能涩精,故以为君。人参、黄芪用以固气,远志、二茯用以宁神。神宁气固,则精自守其位矣。丹砂镇心安魂,二香开郁通窍,桔梗载诸心药久留膈上,甘草调和诸药,交和于中。是方不以泻火固涩立法,但安神固气,使精与神气相依。吴谦评辰砂妙香散曰:“朱震亨云:主秘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于动,心动则相火翕然随之,虽不交会,精亦暗流而渗漏矣。所以圣人只是教人收心养性,其旨深矣。震亨此论至当,其平生精力在补阴以制相火,深得《内经》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之旨。近世医者惟知阳生,不知阴亦能生;惟知阴杀,不知阳亦能杀。《经》虽每每指出阳脱、阴脱,阳绝、阴绝皆令人死,奈志迷偏见者不回也。即此一证,老年之人,心有所动,而相火衰不能翕然随之,虽有所梦而无所遗,由此可知震亨用黄柏一味,少佐冰片,名清心丸,独泻相火,而治中年相火盛,梦遗心悸者,屡用屡效也”(《吴谦·删补名医方论·卷一·删补名医方论》)。 徐春甫首用“平补镇心丹”治心虚耳聋耳鸣:“平补镇心丹,治心血不足,时或怔忡,夜多异梦,如堕层涯。常服安心肾,益荣卫。白茯苓、茯神、麦门冬(去心)、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车前子、远志(制)、天门冬(去心)、山药(姜汁炒)、熟地黄(酒浸。各一两半)、酸枣仁(炒,三钱)、人参、龙齿(各二两半)、朱砂(两半,另研极细,为衣),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早晚米饮或温酒下。”(《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八•虚损门》)平补镇心丹原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局方》平补镇心丹无治疗耳聋耳鸣作用,其治疗范围为“心血不足,时或怔忡,夜多乱梦,如坠岸谷;心悬如大饥之状者”。其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在新安医家徐春甫的基础上,用此方治心虚耳聋时,减去肉桂、炙甘草两味,治疗“忧愁思虑太过而聋。”方中人参、山药、茯苓益气健脾。熟地、枣仁、五味子、远志、茯神养血宁心。麦冬、天冬补益心阴。朱砂、龙齿镇心安神。车前子利湿清热,以防虚火上炎。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作用。使心血充盛,神有所养,耳能司听。 7.吴谦创六味地黄丸治肾虚耳聋新用 吴谦《删补名医方论》创新性地提出六味地黄丸可治肾精不足、虚火炎上耳聋。 吴谦曰:“六味地黄丸,治肾精不足,虚火炎上……耳聋齿摇,尺脉虚大者。”(《医宗金鉴•卷三•删补名医方论》)方由“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白茯苓三两、干山药四两、牡丹皮三两、泽泻三两”组成,用法为研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淡盐汤下。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为北宋钱乙(1035~1117)所创,见于《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中。钱氏在五脏辨病时认识到,小儿肾病实证很少。同时他又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勿须补阳,只须补益肾阴,用张仲景方“金匮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地黄丸”。1529年,薛己《正体类要》将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改名为“六味地黄丸”。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方中无治耳聋的记载。其主治和方药为:“地黄丸,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方。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薛己《正体类要》“六味地黄丸”亦无治疗耳聋的记载,其主治和方药为:“六味地黄丸治伤损之症,因肾肺二经虚弱,发热作渴,头晕眼花,咽燥唇裂,齿不坚固,腰腿痿软,小便频赤,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喑。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若损重伤骨,不能言如喑者,用此水煎服之,亦效。熟地黄(八两,杵膏自制)、山茱萸肉、干山药(各四两)、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上为末,和地黄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汤下。” 吴谦将六味地黄丸老方新用,扩大了北宋钱乙所创六味地黄丸的病症治疗范围。 【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现代研究认为,耳聋相当于西医学中突发性聋、暴震性聋、传染病中毒性聋、噪声性聋、药物中毒性聋、老年性聋、耳硬化症,以及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及耳鸣等疾病。耳鸣与耳聋临床上常常同时或先后出现,它们既是多种耳科疾病乃至全身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有时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二者的病因病理及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基本相似。 耳鸣耳聋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起病急、病程短者,多见于实证,治疗以“通”为大法;实证者应区别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气滞血瘀,分别给予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清肝泄热、开郁通窍,化痰清热、散结通窍,活血化瘀、行气通窍治疗。起病缓、病程长,多见于虚证,治疗以“补”为大法;虚证者应区别肾精亏损和气血亏虚,分别给予补肾填精、滋阴潜阳和健脾益气、养血通窍治疗。 实证可由寒化热,寒热错杂;可因气滞而血瘀,或瘀血而气滞。且虚实之间,可相互转化影响,如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临床辨证治疗要注意病情兼夹,不可拘泥单一证型,机械刻板。耳聋是难治性疾病,虚证要注意守方守药。 新安医家对诊治耳鸣耳聋的理法方药均有论述,其现代临床应用例举如下。 一、内治 1.风热侵袭证 证候:突起耳鸣,如吹风样,昼夜不停,听力下降,或伴有耳胀闷感。全身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发热恶寒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银翘散加减。临床应用时可加入蝉衣、石菖蒲以疏风通窍;若无咽痛、口渴,可去牛蒡子、淡竹叶、芦根;伴鼻塞、流涕者,可加入苍耳子、白芷;头痛者,可加入蔓荆子。 孙一奎治外感之少阳、阳明合病,耳聋气塞,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脉疾速,荐用小柴胡汤合白虎汤治疗,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白虎汤辛寒泄阳明热,孙一奎谓服之“耳顿通利”。(《孙一奎医案•卷三•新都治验》) 2.肝火上扰证 证候:耳鸣如闻潮声或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多在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耳鸣耳聋加重,口苦,咽干,面红或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胁胀痛,头痛或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肝泄热,开郁通窍。 方药:临床常用汪昂创制的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以龙胆草、栀子、黄芩苦寒直折,清泄肝胆;柴胡疏肝解郁;车前子、泽泻、木通利湿清热,导热下行;生地养阴清热;当归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泄热、开郁通窍之功。 聋耳鸣肝经实火重者,吴谦《删补名医方论》荐用当归龙荟丸(当归一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龙胆草一两,栀子仁一两,大黄五钱,芦荟五钱,青黛五钱,木香二钱五分,黄柏一两,麝香(另研)五钱,上为末,炒神曲,糊丸。每服二十丸,姜汤下)治疗。新安医家汪昂评价说:“当归、芦荟、龙胆草、青黛直入本经气血两途,先平其甚者,而诸经之火,无不渐平矣。佐以黄芩泻肺火,黄连泻心火,黄柏泻肾火,大黄泻肠胃火,栀子泻三焦火,备举大苦大寒而直折之,使上,中,下三焦之火,悉从大、小二便利出。稍加木香、麝香者,取其调气开窍,灵通周至也。然非实火不可轻投。”(《医宗金鉴•卷三•删补名医方论》) 3.痰火郁结证 证候:耳鸣耳聋,耳中胀闷,头重头昏,或见头晕目眩,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散结通窍。 方药:临床常用吴崑所创“清气化痰丸”加减。清气化痰丸由“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栝蒌仁(去油)、茯苓(各一两)、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姜汁”组成(《医方考•卷二•痰门第十五》)吴崑指出:清气化痰丸为“痰火通用之方也。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徐春甫指出:“耳聋证,……凡用清痰降火之药,须兼味辛行气通窍之药,方得治法之要。”(《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方中用胆南星、瓜蒌仁化痰清热;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利湿化痰;陈皮、枳实行气通窍;黄芩苦寒清热;杏仁降气化痰。诸药合用,使气顺则火自降,热清则痰自消,痰消则火无所附。临床应用时,可加入石菖蒲以开郁通窍。 4.气滞血瘀证 证候:耳鸣耳聋,病程可长可短,全身可无明显其它症状,或有爆震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以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麝香、老葱辛香走串,行气通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可行气活血,去瘀通窍。临床应用时,尚可加入丹参、香附子等以加强行气活血之功。 5.肾精亏损证 证候: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安静时尤甚,听力逐渐下降,或见头昏眼花,腰膝酸软,虚烦失眠,夜尿频多,发脱齿摇,舌红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滋阴潜阳。 方药:吴谦《删补名医方论》荐用六味地黄丸,亦可选用耳聋左慈丸、杞菊地黄丸或左归丸等加减。若偏于肾阳虚,治宜温补肾阳,可选用右归丸或肾气丸加减。 “头眩耳聋,舌黑干燥,心中烦扰”的水火不相交济耳聋者,洪桂推荐“壮水以制阳光”治疗,药用“大生地三钱,鲜石斛三钱,钩藤三钱(后),北沙参四钱,女贞子三钱,云茯神二钱,大麦冬一钱半,旱莲草一钱,天门冬一钱,大白芍一钱半,青甘蔗汁一杯。”(洪桂《新安医学丛书·医案医话(三)·洪桂医案》)洪桂选用养阴药清轻精当,石斛鲜用,甘蔗取鲜汁,壮水力宏而不碍胃。 6.气血亏虚证 证候:耳鸣耳聋,每遇疲劳之后加重,或见倦怠乏力,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心悸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通窍。 方药:吴谦荐用调中益气汤(人参,黄耆,炙草,升麻,柴胡,苍术,橘皮,木香)治疗。吴谦指出“内伤之病,脾胃元气一虚,四脏失其调和……身肢重倦,气不周也。骨节酸疼,血不荣也。气少,中气乏也。心烦,心血少也……耳鸣聋,谓耳鸣,耳聋,阴火上冲也……调中益气汤,以热少气不和者宜之也”。(《医宗金鉴•卷四•杂病心法要诀·内伤外感辨似》) 二、针灸疗法: 穴位敷贴: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推荐徐春甫“中药贴涌泉穴”治疗虚火上炎耳聋。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治法》谓:“治耳聋,以茱萸、草乌尖、大黄三味为末,津调贴涌泉穴,以引火下行”。 【总结】 耳鸣耳聋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新安医家在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创新、老方新用等方面,都有原创性的贡献。历代新安医家留下了大量的验案,其选方遣药具有特色,为当今临床治疗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徐春甫创耳聋耳鸣“心虚血耗”、“肾虚精竭”的病因病机学说和“泻南方补北方”治则;体会到虚证选方用药注重不宜峻补和大寒之药。汪机创“聪耳益气汤”治气虚耳聋。吴谦创新性地提出六味地黄丸可以治疗肾精不足、虚火炎上的耳聋,老方新用,扩大了北宋钱乙所创六味地黄丸的病症治疗范围。汪昂发明泄肝火,利前阴的治则,创制龙胆泻肝汤治湿热耳聋。徐春甫创“肉苁蓉丸”新方,发明“辰砂妙香散”、“平补镇心丹”治聋新用;采用复合磁疗法治聋;中药贴涌泉穴治耳聋,有选猛药、生药、香药、气味俱厚药和辨证选药的特点。 各版高等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对肾精不足的耳聋荐用六味地黄丸,湿热耳聋荐用汪昂的龙胆泻肝汤,痰火郁结耳聋荐用吴崑《医方考》清气化痰丸加减。当今医家临床亦遵此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另,孙一奎治时疫耳聋,选方遣药,悉尊经旨,在治愈六经病症的同时,亦治愈了外感热病致聋,给当今临床治疗耳聋有诸多启迪。 【参考】 1.徐春甫中药贴涌泉穴治疗虚火上炎耳聋的机理分析 [原文]治耳聋,以茱萸、草乌尖、大黄三味为末,津调贴涌泉穴,以引火下行。(《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 [按]从“经络”理论和中药分析“中药贴涌泉穴”治疗虚火上炎耳聋的机理。 (1)从经络“五输”和“标本根结”理论分析涌泉穴治疗耳聋的机理 涌泉穴,又名地冲。从《内径》经络“五输”角度分析,涌泉穴属足少阴经井穴,为肾经之要穴。井为水之源头,井穴为经气所出之地。从经络学说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可知,在涌泉穴用药,可以治疗肾经及相关脏腑疾患。再从《内径》经络“标本根结”角度分析,足少阴经其标在胸腹头面,其本在下肢末端,其根在足,其结在头面五官,故取下肢的穴位,则能治疗头面疾患。从涌泉穴主治功能及临床经验证实,中药外敷涌泉穴可引火下行,达到治疗虚火上炎耳聋的目的。 (2)从敷贴药物分析涌泉穴治疗耳聋的机理 徐春甫选方遣药独具特色,他用茱萸、草乌尖、大黄外治虚火上炎耳聋,有选用猛药、生药、香药、气味俱厚药和辨证选药的特点。外治大师吴尚先曰:“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选茱萸、草乌尖、大黄三药治疗虚火上炎耳聋,可引火归原;茱萸、草乌尖、大黄三药属猛药和辛香气味俱厚药物,吴尚先认为猛药、生药、香药可“开结行滞,直达其所,俾令攻决滋助,无不如志,一归于气血流通而病自已”。 2.孙一奎治疗时疫耳聋案 [原文]鲍子五保时疫耳聋 鲍子五保,时疫,耳聋,体有热,口干,大便五日不行,人事不清。竹叶、黄芩、柴胡、半夏曲、甘草、枳壳、天花粉、知母煎服,而热渴更甚,大便行而泻,手挛缩不能伸,且发呃,或又咳嗽。改以柴胡、石膏、竹茹、人参、甘草、麦冬、半夏曲、橘红、黄芩、黄连一帖而呃止泻除,诸症悉罢而安睡矣。(《孙一奎医案•卷四•新都治验》) [按]是案系孙一奎成功治疗感染性疾病(时疫)导致耳聋的珍贵资料。孙一奎治疗时疫伤津耗液致耳窍失聪,初予清热生津药不效,热渴更甚,大便转泻,二诊去行气润通之枳壳、天花粉、知母,加用石膏、竹茹、人参,清热生津止呃,耳聋诸症悉罢。
/
本文档为【讲座二:新安医家治疗耳鸣耳聋的学术创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