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数总结

2010-11-22 31页 doc 2M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7202

暂无简介

举报
高数总结 ;;;;;;;;;;;;;;;;;;;;;;;;;;;;;;;;;;;;;;;;;;;;;;;;;;;;;;;;;;;;;;;;;;;;;;;;;;;;;;;;;;;;;;;;;;;;;;;;;;;;;;;;;;;;;;;;;;;;;;;;;;;;;;一 . 函数的概念 1.用变上、下限积分表示的函数 ( 1) y = f (t)dt x 0 ϕ (2x ) ( 2)y = ϕ 1 x) ( ,其中 f (t 连续,则)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公式 1. lim x0...
高数总结
;;;;;;;;;;;;;;;;;;;;;;;;;;;;;;;;;;;;;;;;;;;;;;;;;;;;;;;;;;;;;;;;;;;;;;;;;;;;;;;;;;;;;;;;;;;;;;;;;;;;;;;;;;;;;;;;;;;;;;;;;;;;;;一 . 函数的概念 1.用变上、下限积分示的函数 ( 1) y = f (t)dt x 0 ϕ (2x ) ( 2)y = ϕ 1 x) ( ,其中 f (t 连续,则)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公式 1. lim x0 = f (x) 公 式 2 . lim⎜1+ ⎟ = e ; lim⎜1+ ⎟ = e ; ⎝ 1 lim(1+ v) = e n v v0 n ⎠ u ⎝ u ⎠ 1 ⎞ ⎛ 1 ⎞ dy dx sin x x ⎛ = 1 n u f (t)dt ,其中ϕ (x ,) ϕ (x) 1 2 可导,f (t) 连续, 则 dy dx = f [ϕ (x)]ϕ ′ (x) f [ϕ (x)]ϕ ′(x) 2 2 1 1 2.两个无穷小的比较 设 lim f (x) = 0 , lim g(x) = 0 ( 1) l = 0 ,称 f (x) f (x) = 0[g(x)] 小。 4.用无穷小重要性质和等价无穷小代换 5.用泰勒公式(比用等价无穷小更深刻)(数学一和 数学二) 2 n 当 x 0 时, e x = 1+ x + x + + x + 0 x n ( ) f (x) g (x) ,且 lim = l 2! 是比 g(x 高阶的无穷小,记以) sin x = x x 3 3! x 2 + x 5 5! x 4 + + (1) + (1) n x n! 2n+1 n (2n +1)! x 2n (2n)! + 0 x ( 2n+1 ) ,称 g(x) 是比 f (x 低阶的无穷) cos x = 1 ( ) + + 0 x 2n 2! 4! ( 2) l 0 ,称 f (x) 与 g(x 是同阶无穷小。) ln(1+ x) = x + + (1) arctan x = x ( + 2 x 3 3 + 3 x 5 5 + (1) x2 + + n+1 x + (0x ) 2 x 3 n+1 x n n ( 3) l = 1 ,称 f (x) f (x) ~ g(x) 3.常见的等价无穷小 当 x 0 时 与 g(x 是等价无穷小,记以) n x 2n+1 1 x) =1+x+ ) sin x ~ x ,tan x ~ x ,arcsin x ~ x ,arctan x ~ x 1 cos x ~ (1 1 2 x , e 1 ~ x , ln(1+ x) ~ x 2 x , ( 1) 2! 2n +1 ( 1)[ (n1)] n! + (0x 2n+1 ) xn + 0 xn ( + x) 1 ~ x 6.洛必达法则 0 法则 1.( 型)设(1)lim f (x) = 0 0 2 ( ) x 变化过程中, f ′(x) ( 3) lim f ′(x) g′(x) , g′(x) ,lim g(x) = 0 二.求极限的方法 1.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和幂指数运算法则 2.两个准则 准则 1.单调有界数列极限一定存在 ( 1)若 x +1n x n ( n 为正整数)又 x n m ( n 为正 整数),则 lim x n = A 存在,且 A m ( 2)若 x +1n x n( n 为正整数)又 x n M ( n 为正 整数),则 lim x n = A 存在,且 A M 准则 2.(夹逼定理)设 g(x) f (x) h(x) 若 lim g(x) = A , lim h(x) = A ,则 lim f (x) = A 3.两个重要公式 n n 皆存在 = A (或 ) 则 lim f (x) g (x) = A (或 ) (注:如果 lim g′(x) f ′(x 不存在且不是无穷大量情形,则) 不能得出 lim g (x) f (x 不存在且不是无穷大量情形)) 法则 2.( 型)设(1)lim f (x) = ( 2) x 变化过程中, f ′(x) ,lim g(x) = , g′(x 皆存在) 1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 3) lim f ′(x) g′(x) = A (或 )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值,如果对于区间 a,b 上的任一点 x ,总有 f (x) M , 在 a,b 上的最大值。同样可以定义最 [ ] 则称 M 为函数 f (x) [ ] 小值 m 。 定理 3.(介值定理)如果函数 f (x) 则 lim f (x) g (x) = A (或 ) 在闭区间 a,b 上 [ ] 7.利用导数定义求极限 基本公式: lim ∆x0 存在] f (x + ∆x) f (x ) ∆x 0 0 连续,且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M 和 m ,则对于介于 m 和 M 之间的任何实数 c ,在[a,b] 得 f () = c 推论:如果函数 f (x) 与 f (b) 异号,则在 (a,b) 上至少存在一个 ,使 = f ′(x ) 0 [如果 8.利用定积分定义求极限 1 n 基本公式 lim n n k =1 f ⎜ ⎟ = f (x)dx 1 0 ⎝ n ⎠ ⎛ k ⎞ [如果存在] 在闭区间 a,b 上连续,且 f (a) [ ] 三.函数的间断点的分类 函数的间断点分为两类: ( 1)第一类间断点 设 x 是函数 y = f (x) 0 的间断点。如果 f (x 在间断点) 内至少存在一个点 ,使得 的第一类间断 0 点。 x 处的左、右极限都存在,则称 x 是 f (x) 0 f () = 0 这个推论也称为零点定理 五.导数与微分计算 1.导数与微分表 ′ (c) = 0 d (c) = 0 (x ) ′ 1 第一类间断点包括可去间断点和跳跃间断点。 ( 2)第二类间断点 第一类间断点以外的其他间断点统称为第二类间断 点。 常见的第二类间断点有无穷间断点和振荡间断点。 (sin x) = cos x ′ (cos x) = sin x (tan x ′) = sec x (cot x ′) = csc x ′ 2 2 = x ( 实常数) (d x ) ′ = x 1 dx( 实常数) [ ] 性质。这些性质以后都要用到。 四.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在闭区间 a,b 上连续的函数 f (x ,有以下几个基本) 定理 1.(有界定理)如果函数 f (x) 连续,则 f (x) 必在 a,b 上有界。 [ ] d sin x = cos xdx d cos x = sin xdx 2 d tan x = sec xdx 2 d cot x = csc xdx 在闭区间 a,b 上 [ ] (sec x) = sec x tan x d sec x = sec x tan xdx (csc x ′) = csc x cot x d csc x = csc x cot xdx (log a x ′) = d log a x = (ln x ′) = (a ) x ′ 1 x ln a dx x ln a (a > 0, a 1) (a > 0, a 1) d ln x = dx 1 x 定理 2.(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如果函数 f (x 在闭) 区间 a,b 上连续,则在这个区间上一定存在最大值 M 和 [ ] 最小值 m 。 其中最大值 M 和最小值 m 的定义如下: 定义 设 f (x ) = M 0 是区间 a,b 上某点 x 0 处的函数 [ ] = a ln a (a > 0, a 1) 1 x x da = a ln adx (a > 0, a 1) x x 2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t) 存在,且ϕ′(t) 0 ,则 dx dy dx = ′(t) ϕ ′(t) ( x ′ e ) = e x de x = e dx d arcsin x = x (arcsin x ′) = (arccos x ′) = (arctan x ′) = 1 1 x 2 1 1 x 2 1 1 x 1 d arccos x = dx 2 1 1 x 2 d arctan x = 1+ x 2 2 dx = = ⋅ = ′′(t)ϕ ′(t) ′(t)ϕ ′′(t) [ϕ′(t)] 3 1 1+ x 2 d y dx 2 ⎡dy ⎤ d ⎢ ⎥ ⎣dx ⎦ dx d ⎢ ⎥ ⎣ dx ⎦ dt (ϕ ′(t) 0) 二阶导数 ⎡dy ⎤ 1 dx dt (arc cot x ′) = [ (ln x + x + a 2 2 1 1+ x 2 ) =] ′ x 2 d ln (x + x + a )= 2 2 [ (ln x + x a 2 2 ) =] ′ darc cot x = 1 + a 2 1 dx + a 1 2 1 1+ x 2 dx 5.反函数求导法则 设 y = f (x) f ′(x) 0 则 的反函数 x = g(y ,两者皆可导,且) x 2 g′(y) = 1 f ′(x) f ′[g(y)] d ⎡ ⎢ = 1 d ln (x + x a )= 2.四则运算法则 2 2 x 2 a 1 2 x a 2 dx 二阶导数 g′′(y) = 2 d[g′(y)] dy 1 = ⎣ f ′(x ⎦ ⋅) 1 dx dy dx ( f ′(x) 0) ⎤ ⎥ [ f (x) ± g(x ′)] = f ′(x) ± g′(x) [ f (x)⋅ g(x ′)] = f ′(x)g(x) + f (x)g′(x) ′ ⎡ f (x)⎤ f ′(x)g(x) f (x)g′(x) = 2 ⎣⎢g (x ⎦⎥) g (x) 3.复合函数运算法则 (g(x) 0) 设 y = f (u) ,u = ϕ(x) ,如果ϕ(x) x 在 处可导,f (u) f ′′(x) [ f ′(x)] 3 = f ′′[g(y)] {f ′[g(y)]} 3 = ( f ′(x) 0) 6.隐函数运算法则 设 y = y(x) 法如下: 是由方程 F(x, y) = 0 所确定,求 y′ 的方 把 F(x, y) = 0 两边的各项对 x 求导,把 y 看作中间变 在对应点 u 处可导,则复合函数 y = f [ϕ(x)] x 且有 在 处可导, dy dx = dy du du dx = f ′[ϕ(x)]ϕ ′(x) 对应地 dy = f ′(u)du = f ′[ϕ(x)]ϕ′(x)dx 由于公式 dy = f ′(u)du 不管 u 是自变量或中间变量 都成立。因此称为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4.由参数方程确定函数的运算法则 设 x = ϕ(t) ,y =(t) 确定函数 y = y(x) ,其中ϕ′(t ,) 量,用复合函数求导公式计算,然后再解出 y′ 的表达式(允 许出现 y 变量) 7.对数求导法则 先对所给函数式的两边取对数,然后再用隐函数求导 方法得出导数 y′ 。 对数求导法主要用于: ①幂指函数求导数 ②多个函数连乘除或开方求导数 关 于 幂 指 函 数 y = [ f (x)] g (x) 常 用 的 一 种 方 法 3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这样就可以直接用复合函数运算法则进行。 ( 1)在闭区间 a,b 上连续; [ ] y = e g (x)ln f (x) 8.可微与可导的关系 f (x) x0 ( 2)在开区间 (a,b 内可导;) 则存在 (a,b) f (b) f (a) b a ,使得 在 处可微 ⇔ f (x) x 0 处可导。。� (n) 9.求 n 阶导数( n 2 ,正整数) 先求出 y′, y′′, , 总结出规律性,然后写出 y ,最后 用归纳法证明。 有一些常用的初等函数的 n 阶导数公式 ( 1) y = e x y (n) = e x = f ′() 或写成 f (b) f (a) = f ′()(b a) (a < < b) 有时也写成 f (x + ∆x) f (x ) = f ′(x +∆x)⋅ ∆x 0 0 0 < < 1) 这里 x 0 相当 a 或 b 都可以, ∆x 可正可负。 推论 1.若 f (x) ( ) 在 a,b 内可导,且 f ′(x) 0 ( 2) y = a (a > 0, a 1) ( 3) y = sin x x y (n) y (n) = a (ln a) = sin⎜ x + ⎛ ⎝ x n (0 n ⎞ 2 ⎟ ⎠ ,则 f (x) ( 4) y = cos x y (n) = cos⎜ x + ⎛ ⎝ n ⎞ ⎟ 2 ⎠ (5) y = ln x y (n) = (1) (n 1)!x n1 n 在 (a,b 内为常数。) 推 论 2 . 若 f (x) f ′(x) g′(x) 一个常数。 , g(x) 在 (a,b) 内 皆 可 导 , 且 两个函数乘积的 n 阶导数有莱布尼兹公式 [u(x)v(x)] = C u (x)v (n) k =0 k n (k ) Cn k = n! k (!n k)! n (nk ) (x) (x) = u(x) ,则在 (a,b 内) f (x) = g(x) + c ,其中 c 为 三.柯西中值定理(数学四不要) 设函数 f (x) 和 g(x) 满足: , u ( , 其 中 0 ) ( 1)在闭区间[a,b]上皆连续; ( 2)在开区间 (a,b) 内皆可导;且 g′(x) 0 则存在 (a,b) 使得 v( 0 )(x) = v(x) 假设 u(x 和) v(x) 都是 n 阶可导。 微分中值定理 一.罗尔定理 设函数 f (x 满足) ( 1)在闭区间 a,b 上连续; ( 2)在开区间 (a,b 内可导;) ( 3) f (a) = f (b) 则存在 (a,b) ,使得 f ′() = 0 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设函数 f (x 满足) [ ] f (b) f (a) f ′() = g (b) g(a) g′() (a < < b) 设 f (x) x (注:柯西中值定理为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推广,特 殊情形 g(x) = x 时,柯西中值定理就是拉格朗日中值定 理。) 四.泰勒定理(泰勒公式)(数学一和数学二) 定理 1.(皮亚诺余项的 n 阶泰勒公式) 0 处有 n 阶导数,则有公式式� f (x) = f ( 0x )+ f ′(x ) 1! 0 (x x )+ 0 (x x ) + + 2 0 (x x ) + R (x) n 0 n f ′′(x ) 2! 0 f (x ) (n) 0 n! 4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x x ) 0 其中 R (x) = 0[( n 余项。 ⎛ ⎜ ⎜ xx R (x) (x x ) n 0 lim 0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的一个极小值,称 x 为函数 f (x 的一个极小值点。) 0 (x x ) 称为皮亚诺 0 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极值。极大值点与极小值 点统称极值点。 2.必要条件(可导情形) 设函数 f (x) 在 x 处可导,且 x 为 f (x) 0 0 点,则 f ′(x ) = 0 0 。 x x ) ] n 0 = 0 n ⎝ ⎞ ⎟ ⎟ ⎠ 的一个极值 前面求极限方法中用泰勒公式就是这种情形,根据不 同 情 形 取 适 当 的 n , 所 以 对 常 用 的 初 等 函 数 如 e ,sin x,cos x,ln(1+ x 和) (1+ x) 阶泰勒公式都要熟记。 定理 2(拉格朗日余项的 n 阶泰勒公式) x ( 为实常数)等的 n 设 f (x) 在包含 x 的区间(a,b) 0 [a,b] 内有 n +1阶导数,在 我们称 x 满足 f ′(x ) = 0 0 的 x 为 f (x) 0 的驻点可导函 上有 n 阶连续导数,则对 x [a,b ,有公式] 数的极值点一定是驻点,反之不然。 极值点只能是驻点或不可导点,所以只要从这两种点 中进一步去判断。 3.第一充分条件 设 f (x) f ′(x ) 0 在 x 0 处连续,在 0 < x x 0 < 内可导, f (x) = f ( 0x )+ f ′(x ) 1! 0 (x x )+ 0 f (n+1) (x x ) + + 2 0 (x x ) + R (x) n 0 n f ′′(x ) 2! 0 f (x ) (n) 0 n! 其中 R (x) = n ( ) (x x ) 0 n+1 (n +1)! ,( 在 x 0 与 x 之 不存在,或 f ′(x ) = 0 0 。 1° 如果在(x , x ) 0 0 f ′(x) > 0 f ′(x) < 0 内的任一点 x 处,有 间) x0 称为拉格朗日余项。 上面展开式称为以 x 0 为中心的 n 阶泰勒公式。当 = 0 时,也称为 n 阶麦克劳林公式。 如果 lim R n(x) = 0 ,那么泰勒公式就转化为泰勒级 n ,而在 ( 0x , x 0 + ) ,则 f (x ) 0 内的任一点 x 处,有 为极大值, x 0 为极大值点; 2° 如果在(x , x ) 0 0 f ′(x) < 0 f ′(x) > 0 内的任一点 x 处,有 ,而在 (x , x + ) 0 0 ,则 f (x ) 0 内的任一点 x 处,有 数,这在后面无穷级数中再讨论。 导数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 1.定义 设函数 f (x) ( ) 为极小值, x 0 为极小值点; 3° 如果在(x , x ) 0 0 x 处, f ′(x) 极值点。 内与 ( 0x , x 0 + ) 内的任一点 在 a,b 内有定义, x 是(a,b 内的某一) 点,则 如果点 x 存在一个邻域,使得对此邻域内的任一点 0 0 x (x x 0 ) ,总有 f (x) < f (x ) 0 ,则称 f (x ) 0 为函数 f (x) 的符号相同,那么 f (x ) 0 不是极值, x 0 不是 4.第二充分条件 设函数 f (x) f ′′(x ) 0 ,则 0 在 x 处有二阶导数,且 f ′(x ) = 0 , 0 0 的一个极大值,称 x 为函数 f (x 的一个极大值点;) 如果点 x 0 存在一个邻域,使得对此邻域内的任一点 0 x (x x 0 ) ,总有 f (x) > f (x ) 0 ,则称 f (x ) 0 为函数 f (x) 当 f ′′(x ) < 0 0 当 f ′′(x ) > 0 0 时, f (x ) 0 时, f (x ) 0 为极大值, x 0 为极大值点。 为极小值, x 0 为极小值点。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5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在 a,b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首先,求出 f (x) ( ) 在 a,b 内所有驻点和不可导点 x , x ,其次计算 f (x ), , f (x ), f (a), f (b) 最后,比较 f (x ), , f (x ), f (a), f (b ,) 1, k 1 k 1 k 。 二.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求函数 f (x) [ ] 在 a,b 上的最大值 M ;其中最 在 a,b 上的最小值 m 。 小者就是 f (x) [ ] 2.最大(小)值的应用问题 首先要列出应用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及其考虑的区间, 然后再求出目标函数在区间内的最大(小)值。 三.凹凸性与拐点 1.凹凸的定义 设 f (x) 在区间 I 上连续,若对任意不同的两点 x 1, x 2 , 其中最大者就是 f (x) [ ] y = f (x 在) (a,b 内是凸的。) 求曲线 y = f (x 的拐点的方法步骤是:) 第一步:求出二阶导数 f ′′(x ;) 第二步:求出使二阶导数等于零或二阶导数不存在的 点 x 1、 x 2 、、 x k ; 第三步:对于以上的连续点,检验各点两边二阶导数 的符号,如果符号不同,该点就是拐点的横坐标; 第四步:求出拐点的纵坐标。 四.渐近线的求法 1.垂直渐近线 若 lim f (x) = xa + 或 lim f (x) = xa 则 x = a 为曲线 y = f (x) 2.水平渐近线 若 lim f (x) = b x+ 的一条垂直渐近线。 ,或 lim f (x) = b x 恒有 f ⎜ ⎝ ⎛ x 1 + x 2 ⎞ 1 ⎟ > [ f (x )+ f (x )]⎜ f ⎜ ⎠ 2 1 2 ⎜ ⎝ ⎝ ⎛ ⎛ x + x ⎞ 1 1 2 2 2 ⎟ < [ f ( 1x )+ f (x 2 ) ⎟]⎟ ⎠ 2 ⎠ ⎞ 则 y = b 是曲线 y = f (x 的一条水平渐近线。) 3.斜渐近线 若 lim x+ 或 lim x f (x) x f (x) x = a 0 , lim[ f (x) ax] = b x+ = a 0 , lim[ f (x) ax] = b x 在 上是凸(凹)的。 在几何上,曲线 y = f (x 上任意两点的割线在曲线下) (上)面,则 y = f (x 是凸(凹)的。) 如果曲线 y = f (x 有切线的话,每一点的切线都在曲) 线之上(下)则 y = f (x 是凸(凹)的。) 2.拐点的定义 曲线上凹与凸的分界点,称为曲线的拐点。 3.凹凸性的判别和拐点的求法 在 a,b 内具有二阶导数 f ′′(x ,) 如果在 (a,b) 内的每一点 x ,恒有 f ′′(x) > 0 ,则曲线 y = f (x 在) (a,b 内是凹的;) 如果在 (a,b) 内的每一点 x ,恒有 f ′′(x) < 0 ,则曲线 设函数 f (x) ( ) 则称 f (x) I 则 y = ax + b 是曲线 y = f (x 的一条斜渐近线。) 五.曲率(数学一和数学二) 设 曲 线 y = f (x) y′′ [1 + y ( ′) ] 2 3 2 , 它 在 点 M(x, y) 1 处 的 曲 率 k = ,若 k 0 ,则称 R = 为点 M(x, y) k 处 的曲率半径,在 M 点的法线上,凹向这一边取一点 D , 使 MD = R ,则称 D 为曲率中心,以 D 为圆心, R 为半 径的圆周称为曲率圆。 不定积分 一.基本积分公式 1. x dx = x +1 +1 + C ( 1,实常数 ) 6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x 1 2. dx = ln x + C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是非常熟练地凑出微分。 常用的几种凑微分形式: (a > 0, a 1) ( 1) f (ax + b)dx = a f (ax + b)d(ax + b) (a 0) ( 2) f (ax + b )x dx = na (a 0, n 0) dx n n1 1 f (ax + b ) (d a x + b) n n 1 3. a dx = x e dx = e + C 4. cos xdx = sin x + C 5. sin xdx = cos x + C x 6. sec xdx = 2 7. csc xdx = 2 1 2 cos x 1 2 sin x dx = tan x + C 1 ln a x a x + C ( 3) f (ln x) = f (ln x)d(ln x) ( 4) f ⎜ ⎟ ⎝ x ⎠ x ( x ) ( 5) f x 1 dx ⎛ ⎞ 2 = f ⎜ ⎟d⎜ ⎟ ⎛ 1 ⎞ ⎛ 1 ⎞ ⎝ x ⎠ ⎝ x ⎠ = 2 f ( x d ) ( x dx = cot x + C 8. tan x sec xdx = sec x + C 9. cot x csc xdx = csc x + C 10. tan xdx = ln cos x + C 11. cot xdx = ln sin x + C 12. sec xdx = ln sec x + tan x + C 13. csc xdx = ln csc x cot x + C 14. = arcsin 1 x a x a + C 2 ( 6) f (a )a dx = (a > 0, a 1) x dx x x 1 ln a ) f a d a x ( ) ( x ) 15. a 16. dx 2 a x dx 2 2 (a > 0) (a > 0) (a > 0) a x 2 + x dx = arctan a = 1 2a ln + C f (e )e dx = f (e ) (d e ) ( 7) f (sin x)cos xdx = f (sin x)d(sin x) ( 8) f (cos x)sin xdx = f (cos x)d(cos x) 2 ( ) f (tan x)sec xdx = f (tan x)d(tan x) 2 (10) f (cot x)csc xdx = f (cot x)d(cot x) (11) f (sec x)sec x tan xdx = f (sec x)d(sec x) (12) f (csc x)csc x cot xdx = f (csc x)d(csc x) x x x x 9 (13) f (arcsin x) 1 x f (arccos x) 1 x f (arctan x) 1+ x f (arc cot x) 2 2 2 dx = f (arccos x)d(arccos x) dx = f (arctan x)d(arctan x) dx = f (arc cot x)d(arc cot x) 1+ x 2 dx = f (arcsin x)d(arcsin x) + C 2 a + x a x 17. dx 2 x ± a = ln x + x ± a + C 2 2 (a > 0) 2 设 f (u)du = F(u) + C f [ϕ(x)]ϕ ′(x)dx = f [ϕ(x)]dϕ(x) = F(u) + C = F[ϕ(x)]+ C ,又ϕ(x 可导,则) 令u = ϕ(x) (14) f (u)du (15) (16) 二.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1.第一换元积分法(凑微分法) 这里要求读者对常用的微分公式要"倒背如流",也就 7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 A)[ l (x x ) ]然后再作下列三种三角替换之一: 2 2 0 根式的形式 所作替换 三角形示意图(求反函数 用) f ⎜arctan 1+ x 2 (17) ( ⎛ ⎝ 1 ⎞ ⎟ x ⎠ ⎛ dx = f ⎜arctan 18 ⎝ 1 ⎞ ⎛ ⎟d⎜arctan x ⎠ ⎝ f ln x + x + a 2 + a x 2 2 [ ( (a > 0) 2 )] [ ( )] ( ( )) dx = f ln x + x + a d ln x + x + a 2 2 2 1 ⎞ ⎟ x ⎠ ) 2 a 2 x 2 x = a sin t ( f ln x + x a 2 x 2 a 2 19 [ ( (a > 0) 2 )] dx = f ln x + x a d ln x + x a 2 2 2 [ ( )] ( ( ) 2 a 2 + x 2 x = a tan t )) x 2 a 2 x = a sect (20) f ′(x) f (x) dx = ln f (x) + C ( f (x) 0) 3.分部积分法 设 u(x) , v(x 均有连续的导数,则) u (x)dv(x) = u(x)v(x) v(x)du(x) 或 u(x)v′(x)dx = u(x)v(x) u′(x)v(x)dx 使用分部积分法时被积函数中谁看作 u(x) 2.第二换元积分法 设 x = ϕ(t) 可 导 , 且 ϕ′(t) 0 f [ϕ(t)]ϕ′(t)dt = G(t) + C , 则 f (x)dx 令x = ϕ(t) , 若 f [ϕ(t)]ϕ ′(t)dt = G(t) + C = G[ ( )] 谁看作 ϕ x + C 1 v′(x 有一定规律。) ax ( 1) P n(x)e P (x) n n 其中 t = ϕ (x) 1 为 x = ϕ(t 的反函数。) 第二换元积分法绝大多数用于根式的被积函数,通过 换元把根式去掉,其常见的变量替换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被积函数是 x 与 n ax + b 或 x 与 n ax + b cx + d , P (x)sin ax , P (x)cos ax n n 情形, 每次均取 e , sin ax , cos ax 为 v′(x ;多项式部分为) u (x 。) ( 2) P n(x)ln x 形, P (x) n , P (x)arcsin x , P (x)arctan x n n 情 为 次多项式, a 为常数,要进行 n 次分部积分法, ax 或 由 e 构成的代数式的根式,例如 ae + b 等。 x x 只要令根式 g(x) = t n ,解出 x = ϕ(t 已经不再有根) ,而 ln x , 式,那么就作这种变量替换 x = ϕ(t 即可。) 2 第二类:被积函数含有 Ax + Bx + C 为 n 次多项式取 P (x) 为 v′(x) n (A 0 ,) arcsin x , arctan x 为 u(x ,用分部积分法一次,被积函) 数的形式发生变化,再考虑其它方法。 ( 3)e sin bx ,e cosbx 情形,进行二次分部积分 法后要移项,合并。 ( 4)比较复杂的被积函数使用分部积分法,要用凑微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ax ax 如果仍令 Ax + Bx + C = t 解出 x = ϕ(t 仍是根号,那) 么这样变量替换不行,要作特殊处理,将 A > 0 时先化为 2 A ([x x ) ± l ] 2 2 0 , A < 0 时 , 先 化 为 8 分法,使尽量多的因子和 dx 凑成 一.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1.定积分的性质 a b ( 1) f (x)dx = f (x)dx a ( 2) f (x)dx = 0 a b a ( 3 [k f (x) + k f (x)]dx = k b a 1 2 2 1 b a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x [a,b 称为变上限积分的函数] 定理:(1)若 f (x) [ ] 在 a,b 上可积,则 F(x) = f (t)dt x a 在 a,b 上连续 [ ] ( 2)若 f (x) [ 在 a,b] [a,b] 上连续,则 F(x) = f (t)dt 在 x a ) f (x)dx + k 1 ( 4 ) f (x)dx = f (x)dx + f (x)dx 之外) ( 5)设 a b , f (x) g(x) (a x b ,则) b b f (x)dx g(x)dx ( 6)设 a < b , m f (x) M (a x b ,则) b m (b a) f (x)dx M(b a) b b ( 7)设 a < b ,则 f (x)dx f (x)dx ( 8)定积分中值定理 设 f (x) [ ] [a,b ,使] b f (x)dx = f ()(b a) c a b c a a a a a a 在 a,b 上连续,则存在 a 定义:我们称 分平均值 1 b a b a f (x)dx 在 为 f (x) [a,b] 1 b 2 f (x)dx b a 2 推广形式:设 F(x) = 上可导,且 F ′(x) = f (x) ϕ 2 (x) ϕ1 (x) 连续, f (t)dt ϕ (x),ϕ (x) , 1 2 可导, ( c 也可以在[a,b] f (x) 则 F ′(x) = f [ϕ (x)]ϕ ′(x) f [ϕ (x)]ϕ′(x) 2 2 1 1 在 a,b 上可积,F(x 为) f (x 在) [a,b 上任意] 一个原函数, 则有 f (x)dx = F(x) = F(b) F(a) a a (注:若 f (x 在) [a,b 上连续,可以很容易地用上面] 变上限积分的方法来证明;若 f (x) [ ] 在 a,b 上可积,牛顿 一莱布尼兹公式仍成立,但证明方法就很复杂) b b 三.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1.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设 f (x) [ ] 在 a,b 上连续,若变量替换 x = ϕ(t) 在 , ] (或 [ , )上连续;] ( 1)ϕ′(t) [ ( 2) ϕ() = a a ϕ(t) b ,则 b a , ϕ( ) = b 2.牛顿一莱布尼兹公式 设 f (x) [ ] 上的积 ( 9)奇偶函数的积分性质 f (x)dx = 0 满足 a a a f (x)dx = 2 0 ( f 奇函数) a f (x)dx ( f 偶函数) ,且当 t 时, a (10)周期函数的积分性质 设 f (x) f (x)dx = f [ϕ(t)]ϕ ′(t)dt a +T f (x)dx = f (x)dx 二.基本定理 1.变上限积分的函数 定义:设 f (x) [ ] 0 以T 为周期, a 为常数,则 T a 2.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设 u′(x),v′(x) [ ] 在 a,b 上连续,则 b b b u x)v x dx = u(x)v(x) u′(x)v(x)dx b b b 或 u(x)dv(x) = u(x)v(x) v(x)du(x)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a ( ′( ) a a a a a 在 a,b 上可积,则 F(x) = a f (t)dt , x 9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定积分的应用 一.平面图形的面积 1.直角坐标系 模型 I S1 = [y (x) y (x)]dx b a 2 1 其中 y (x) y (x) 2 , x [a,b] 模型 II S = [x (y) x (y)]dy 2 c 2 1 其中 x (y) x (y) 2 1 , y [c, d] 1 d 二.平面曲线的弧长(数学一和数学二) 1.直角坐标系 设光滑曲线 y = y(x) ( , a x b) 1 [y x ] dx + ′( ) 2 连续的导数] 弧长 S = b [也即 y(x 有) a 而 dS = 1+ [y′(x)] dx 也称为弧微分 2.构坐标系 , ) [ r( ) 在[, ]上 2 设光滑曲线 r = r( ) ( 有连续导数] 弧长 S = [r′( )] + [r′( )] d 2 2 2.构坐标系 模型 I S 1 = 1 2 1 2 [r ( ) r ( )] 2 2 2 1 d 模型 II S 2 = r ( )d 2 3.参数方程所表曲线的弧长 设光滑曲线 C⎨ ⎧x = x(t) ⎩y = y(t) ( t ) ( ) [ x t , y(t) 在 [, ] 上有连续的导数] [x′(t)] + [y′(t)] dt 2 2 3.参数形式表出的曲线所围成的面积 曲线 C 的弧长 S = ⎧x = ϕ(t) ⎨ ⎩y =(t) 设 曲 线 C 的 参 数 方 程 ( t ) ϕ() = a [ ,] , ,( ) = b , ϕ(t) 在 [, ] (或 )上有连续导数,且ϕ′(t) 不变号,(t) 0 且连续, 三.特殊的空间图形的体积(一般体积要用二重积分) 1.已知平行截面面积的立体体积 设空间一个立体由一个曲面和垂直于 z 轴两平面 z = c 和 z = d 所围成,z 轴每一点 z(c z d 且垂直于) z 轴的立体截面的面积 S(z 为已知的连续函数,则立体体) 积 d V = S(z)dz c 2.绕坐标轴旋转的旋转体的体积 ( 1)平面图形由曲线 y = y(x) ( 0) x = b 和 x 轴围成 绕 x 轴旋转一周的体积 则曲边梯形面积(曲线 C 与直线 x = a, x = b 和 x 轴所围 成) b S = ydx = (t)ϕ ′(t)dt a 与直线 x = a , 10 Edited by 杨凯钧 2005 年 10 月 考研数学知识点-高等数学 Vx = 2 yx(y)dy d c = y (x)dx b a 2 Vx 绕 y 轴旋转一周的体积 V y = 2 xy(x)dx b a 四.绕坐标轴旋转的旋转曲面的面积(数学一和数学 二) ( 2)平面图形由曲线 x = x(y) ( 0) y = d 和 y 轴围成 绕 y 轴旋转一周的体积 V y = x (y)dy d c 2 与直线 y = c , 设平面曲线 C = AB 位于 x 轴上方,它绕 x 轴一周所 得旋转曲面的面积为 S 。 绕 x 轴旋转一周的体积 1.设 AB 的方程为 y = y(x) (a x b) b 则 S = 2 y(x) 1+ [y′(x)] dx 2.设 AB 的极坐标方程为 r = r( ) ( 2 2 则 S = 2 r( )sin [r′( )] + [r′( )] d 2
/
本文档为【高数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