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治法治则

治法治则

2010-11-25 50页 ppt 365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2483

暂无简介

举报
治法治则null治法治则治法治则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马惠芳概述概述《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的“治之大则”,即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治法是在治则所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的具体的治疗方法。 治则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辩证的结果而确定的治病大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或是治本治标,或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泻等。因人、因地、因时治疗是《内经》整体观念在治则中的具体运用,也就是治病要上知天文,下察地理,中省人事。 null调节阴阳使之平衡是《内经》治则的重要原则。疾病是阴阳失调的结果,治则就是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
治法治则
null治法治则治法治则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马惠芳概述概述《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的“治之大则”,即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治法是在治则所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的具体的治疗方法。 治则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辩证的结果而确定的治病大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或是治本治标,或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泻等。因人、因地、因时治疗是《内经》整体观念在治则中的具体运用,也就是治病要上知天文,下察地理,中省人事。 null调节阴阳使之平衡是《内经》治则的重要原则。疾病是阴阳失调的结果,治则就是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正气充沛是战胜病邪最根本的最积极的条件,因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维护正气是始终不可忽视的。各种治疗手段或药物必然是通过正气而发挥作用,如果损伤正气,一定会影响疗效,如果正气告竭则各种治疗也就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基础。null治病的法则主要有正治法和反治法。正治法与反治法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正治法用于病机与病证相一致的病变。即真象病证。反治法用于病机与病证(一部分病状)不一致的病变,即假象病证。在治疗疾病的步骤上,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或先标后本,或标本同治。 《内经》治法非常丰富,主要包括针灸疗法,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导引、按蹻、吐纳,精神疗法。其它诸如手术疗法,药熨,渍浴,束指,吹耳,刺鼻,饥饿,冷疗,负重运动等皆有记载,散见于《内经》多篇。 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注释注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治寒病用温热法,治热病用寒凉法。也就是以热治寒,以寒治热的正治法。null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微:指病情正常发展,病势较轻,症状单纯者如寒邪现寒象,热邪有热症者。逆之:是指用与病象相反的药性治疗,如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之类。甚者从之,甚者,是指病情异常发展,如病势严重,症状复杂而出现假象症候者(如寒极外现假热或热极外现假寒之类)。从之,是顺从其假象症候而治之,如外假热者,可用热药顺从其病情而治之。 null坚者削之:坚,坚硬有形一类病症如徵瘕之类。削,指克伐推荡,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大七气汤,失笑散。 客者除之:客指外邪侵袭一类病症如风寒风湿等。除驱除病邪之意。如邪客于表的解表发汗法,邪客于里的攻里通下法。 劳者温之:劳指虚劳损怯一类的病症。温,指温补、温养强壮一类方药。指虚劳属气虚者,用甘温药物调养。null结者散之:结:指邪气痰浊及外科流痰流注一类的病症。散,指行气消痰散结一类方药。桔核丸。 留者攻之:留,指停饮、停食、蓄血、血瘀、经闭等一类病症。攻指用攻下逐水逐瘀一类方药。 燥者濡之:燥,指伤津消耗一类干燥病证。濡之,指用滋润生津濡润之法。轻宣润燥:杏苏散,桑杏散;滋阴润燥: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麦门冬汤、增液汤。null急者缓之:急,指拘急痉挛口噤项强等一类的病症。缓之,是用舒展柔养缓和一类方药。泄热存阴的增液承气汤。 散者收之:散,指精气耗散之类,如盗汗、自汗、滑精等,用收敛固涩一类的方药。玉屏风散、牡蛎散,以固表止汗;涩精: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 损者温之:损指亏损虚弱一类的病症。用温养补益法。null逸者行之:逸,指安逸之意。指痿痹、瘫痪等运动障碍一类的病症,行之,指行血活络一类方药。 惊者平之:惊,指心悸、失眠、小儿惊风等一类不安定的病症。平之,指用镇静安定一类方药。 上之下之:上之,指病邪在上者,使之上越,用涌吐法之类。下之,指病邪在下者,使之下夺,用攻下法。null摩之浴之:指用按摩、汤药浸洗、水浴等法。 薄之劫之:薄之,指侵蚀法。吴昆注:“谓渐磨也。如日月薄蚀,以渐而蚀也” 。劫之,指用迅猛之药劫夺之法。 病在筋肉、经络而拘急疼痛者治以摩之。病邪在皮毛、筋骨、经络而偏寒偏燥者以浴之。病邪难以速效者宜逐渐侵蚀以薄之。病邪属实,正气不衰,以猛峻药速去其邪,属劫之。null开之发之:指开泄,发散法。病邪遏郁,气机郁滞的病证,用宣通开泄法治之。如邪在少阳未解,实热郁结阳明者,用大柴胡汤以开通里闭,属于“开之”。六淫病邪客于肌表,用发散法治疗,谓之“发之”如麻黄汤、桂枝、升麻葛根汤之类。 适事为故:指选择以上治法,总以适应病情为好。按语按语 本篇提出了寒、热、温、散、攻、濡、缓、除、收、汗、吐、下等治疗大法,在应用时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原则及方法,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总的原则是“适事为故”辨证定法,但是,病有微甚,所以治疗又有逆从之分,即下文所谓正治法和反治法之别。原文- 《素问·至真要大论》 原文- 《素问·至真要大论》 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歧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注释注释“热因寒用,寒因热用”根据下文“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后世将之改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即以热药治疗真寒假热证,以寒药治疗真热假寒证。疾病有热的现象,治疗时仍使用热性药;疾病有寒的现象,治疗时仍使用寒性药; null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疾病有阻塞不通的现象,治疗时仍使用补益收敛性质的药物;疾病有通利的现象,治疗时仍使用通利性质的药物。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制伏疾病。如脾虚而致的脘腹胀满,治疗却用健脾补气之法;如峻下热法大承气汤主治之二,热结旁流,症见下利清水,色纯清,脐腹痛,按之坚硬有块。关于反治法的运用关于反治法的运用张仲景《伤寒论》中有许多反治法的记载,即: 热因热用:《伤寒论》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身热面赤而反用姜附重剂,以期立挽阴盛格阳之势。 寒因寒用:《伤寒论》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表象为手足厥冷,用辛寒清热之白虎汤,实治其里热。null塞因塞用:《伤寒论》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治以理中汤之类,此虽腹满,但须参、姜、术、甘,温中散寒,健脾燥湿,胀满自利自消。 通因通用:《伤寒论》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自利清水,反用大承气峻下,治其热结旁流,而旁流是假,热结是真,热结得下,旁流亦自止。null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伏,指寻找制伏之意。主:指疾病的本质。因,指疾病的原因。全句说明要抓住疾病的本质,首先要搞清楚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也叫做“辨证求因”。null其始则同,其终则异:高世拭:“热治热,寒治寒,塞用塞,通用通,是其始则同,热者寒,寒者热,塞者通,通者塞,是其终则异。塞因塞用,则正气自强,故可破积,可使溃坚。通因通用,则邪不能客,故可使气和,可使必已”。所以应用从治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药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同,但实质上药性与疾病的性质仍然是相反的。 按语 按语本段以寒、热、塞、通为例,说明了逆从正反治法的含义及关系。正治法,也就是逆治法,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言,即以寒治热,以热治寒,逆其病性而治。反治法,也就是从治法,即从其病而治,是针对疾病的现象而言;反治法,或从治法,用于假寒、假热、假虚、假实之证,即以寒治寒,以热治热。不论从治、反治、逆治、正治都是治病求本治疗原则的体现。因而提出“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必伏其所主”的治疗原则。原文- 《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 《素问·标本病传论》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歧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篇解篇解本篇中主要有二点: 一是说明了病变有标病和本病的区别; 二是讨论了疾病的传变问题。所以篇名题为“标本病传论”。 标本含义标本含义关于疾病的标本问题,在《内经》许多篇中都涉及到: 有从因果关系来论述的; 有从正气和邪气来说明的; 有从脏腑和经络来阐述的; 也有从发病先后来立论的。null本文所涉及的疾病标本问题,主要从发病先后立论,即先发之病为本病,后发之病为标病。但先发病和后发病之间不一定都是因果关系。 null刺有逆从: 所谓逆治,在本篇中指病在本而从标治,或病在标而从本治; 所谓从治,则是指病在本即从本治,病在标即从标治。 文中举寒冷、发热,中满和大小便不利四种症状,具体说明疾病的标本和逆从治法的运用。 按语按语本段指出疾病有标本之分,针刺治疗亦有从标从本的不同,因此提示医者必须重视辨别疾病的标本,从而选取治标或治本的不同刺法。原文- 《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 《素问·标本病传论》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按语按语进一步强调掌握疾病标本的重要性,在复杂的病证中,必须从小而大,从少而多,从浅而博,从博而约,从远而近地分析疾病的主要机制,疾病发展的主要趋势,掌握疾病的要害,才能明辨疾病的标与本,即所谓言一而知百病,否则就不容易掌握。原文- 《素问·标本病传论》原文- 《素问·标本病传论》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null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注释注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治疗违反标本之理,则为治之逆;得,相顺的意思。符合标本之理,则为治之从。此逆从指治疗效果的成败,与逆治、从治不同。null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病者为本,后病者为标,治其本,是治其病之本源。“先病而后逆者,先逆而后病者”之“逆”,有从病势解,有从气血解,有从病证注。关于标本治法,是祖国医学理论中重要内容之一。在病情复杂的情况下,就要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下文言“先寒而后生病者”、“先病而后生寒者” 等等,逆非气机也,亦非病势逆,当指病证而言,应为手足逆冷之证为宜。null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中满为腑气不行,水谷难入之危急证候,故应先治其中满。张介宾《类经·标本类》注:“诸病皆先治本,而惟中满者先治其标,盖以中满为病,其邪在胃,胃者脏腑之本也,胃满则药食之气不能行,而脏腑皆失其所禀,故先治此者,亦所以治本也。”null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高世栻注:“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先泄之本,先泄则中土先虚,既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所以重其中土也。” 人有客气有同气:《新校正》:“按全元起本‘同,作‘固’。”为是。客气为新感之邪气,固气为原本体内的邪气。先受病为本,后受病为标,则客气为致病之标,固气为致病之本。null小大不利治其标:大小便不通,应先治其标病。张介宾《类经·标本类》注:“即先有他病,而后为小大不利者,亦先治其标。诸皆治本,此独治标,盖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null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一般来说,由于邪气亢盛有余而导致的实性疾病,应当采取“本而标之”的治法,也就是先治本病,然后才治疗标病,也就是先驱除邪气,然后才调理人体阴阳气血的紊乱; 如果是正气虚损不足所引起的虚性疾病,则应采取“标而本之”的治法,也就是先治其标病,然后治其本病。null张介宾认为,病发之气有余,则必侮及他藏他气,而因本以传标,故必先治其本。病发之气不足,则必受他脏他气之侮,而因标以传本,故必先治其标。其意从病之传变角度解释“病发而有余”为由于本脏发病的邪气有余而祸及他脏,本脏邪盛为本。“病发而不足”是本脏之正气不足,受他脏之侮而病,本脏正气不足为本。null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并行,即标本同治;独行,指单治标或单治本。张介宾《类经·标本类五》:“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按语按语本段论述了病的标本和刺法的逆从,列举了泄泻、中满、烦心、大小便不利等病症的缓急证治,说明“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原则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同治”的治疗法则。充分了中医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和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辨证论治精神。 null在治标的病例中,主要举中满和大小不利的两种病证。中满应当急治,否则,水浆不入,药食不纳,后天化源绝竭,必然出现不良后果。充分体现了《内经》中重视脾胃中气的思想,为后世李东垣倡言“脾胃论”、仲景提出“保胃气”的治疗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小不利而当急治,这反映“急则治标”的思想。理论阐释理论阐释1.标本含义 标与本相对而言,常用来概括说明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因果关系及病变过程中矛盾的主次关系等。就其本义,本是指草木之根;标又称末,为草木枝叶末梢。《说文》云:“本,木下日本,从木,一在其下。”《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亦有此义。《内经》在对标本概念的运用中,十分重视标本含义的相对性,并用以比喻事物上与下,内与外,先与后,病与医等相对应双方的主次先后及轻重缓急,具体如下:null(1)六气阴阳标本: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素问·六微者大论》云:“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是谓标本中气之论。《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说明六气阴阳标本可以推测六气及其所致的气候、病候的变化规律。 null(2)医患标本:病在先,医在后。病为主,医为次。医生所施行的治疗方法需通过病人起作用,即《素问·汤液醪醴论》云:“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3)体内结构标本:内在脏器为本,外在形体为标。null(4)病脏间标本:在水液代谢及水肿病的病机中。《素问·水热穴论》云:“其本在 肾,其末在肺。”“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5)疾病先后标本:原发病、先发病为本,后发病、继发病为标。 null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标本的范围,如称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病症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里病为本,表病为标;在证候上急者为标,缓则为本;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六腑为标,五脏为本等。还可以从矛盾运动的法则来认识标本,“本”就是能够反映疾病的本质,即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标”是指疾病反应在外的征象,是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null2.标本治则 大凡治病,有从本治,有从标治的从治法,有见标从本,见本从标的逆治法,以及标本先后,标本缓急的标本兼治,标本相移的不同情况。从本而治为治疗常法,是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本病既愈,标病自除。即所谓“疏其源而流自通。”从标而治为特殊情况下的治疗变法,为权宜之计,标证解除,亦需治本。 null诸病多从本,唯“中满”与“大小不利”二症,无论是属标、属本,均需先治。中满属胃气壅滞,水浆难人,药食不纳,则后天化源竭绝,气机转输失主,故先治。相反,泄泻一证,无论先后,“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否则后天之本已衰,诸证难以彻底治愈。体现了《内经》重视脾胃为脏腑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null 理论观点。对张仲景保胃气的治则以及李东垣重视培土的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二便不通反映脾肾二脏功能失常,气机紊乱,亦为危急之候。张介宾《类经·标本类》云:“诸皆治本,此独治标,盖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后世引申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null有些病证治本则妨碍治标,治标则妨碍治本,应据标本先后而调整。《灵枢·师传》:“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灵枢·终始》:“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灵枢·五色》:“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null 《素问·至真要大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可见,病先发先治,后发后治乃为常规治法,表现为阴阳内外标本治法。四时气候不同,疾病特征有别,治分标本先后。即春夏气血浮于 null 外,故应先治外而后治内,标而本之;秋冬气血沉于内,故当先治其内,后治其外,本而标之。邪正虚实不同,标本先后各异。原发病邪气有余者,必侮其他脏腑及经脉,是病从本而传于标,故宜先治其本病,而后治其标病;原发病正气不足者,必受他脏他经而侮之,病从标传本,故宜先治他脏经气乘侮之标,而后治正气不足之本。null 说明当病情复杂多变,标病本病的主从关系发生改变时,治疗的重点也要随之加以调整。 病情有间甚之殊,标本有缓急之别,“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代表《内经》标本治则思想,即本急标缓则治本,标急本缓则治标,标本同等而其势不甚则标本同治。null如《素问·评热病论》:治风厥,“表里刺之,饮之服汤”,既治发热之表,又治烦闷之里,属标本同治之“并行”。《素问·病能论》治怒狂阳厥,“服以生铁洛为饮”,取其一味生铁洛,气寒质重,下气急速,而获专攻,属“甚者独行”。临证指要临证指要1.“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应用示范 《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本条所论少阴病兼表的证治,因里阳虚不太甚而现表里同病,宜表里同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表里双解,属间者并行之类。 《伤寒论》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此乃为甚者独行的应用。 null2.痞满先治以保胃气病案举隅 江瓘《名医类案·痞满》:东垣治一贵妇,八月中,先因劳逸饮食失节,加之忧思,病结痞,心腹胀满,旦食则不能暮食,两胁刺痛,诊其脉,弦而细。至夜,浊阴之气当降而不降,腹胀尤甚。大抵阳主运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阳气不能运化精微,聚而不散,故为胀满。先灸中脘,乃胃之募穴,引胃中升发之气上行阳道。又以木香顺气汤助之,使浊阴之气自此而降矣。原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提要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治疗原则及方法。注释注释其盛,可待衰而已: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势太盛,不宜用针刺直接攻邪,应等待病势稍衰而后刺之。 因其轻而扬之:轻,是指病邪质轻。扬,轻扬宣散之意。张介宾注:“轻者浮于表,故宜扬之。扬者散也”。 null因其重而减之:重,病邪重浊。减,逐步减轻之意。张介宾:“重者实于内,故宜减之。减者泻也。” 因其衰而彰之:指正衰,用补益法彰之。气血虚弱的病证,要用补益的方法,使气血充盛而彰显。null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张介宾注:“以形精言,则形为阳,精为阴;以气味言,则气为阳,味为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故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阳性暖,故曰温,阴性静,故曰补。null形体衰弱、怕冷、容易患感冒的,可以用温性药来补气;精虚血少的,应该用味厚的药来滋补(对形体虚弱,元阳不足之人,宜采用补气温阳之法。对精血虚少者,补血补阴之品,熟地、当归、玄参、石斛、枸杞、女贞等)。null其高者,因而越之:病位高,邪在上焦时,应因势利导,运用升散、涌吐的方药治疗。吴昆云:“高,胸之上也。越之,吐之也。此宜于吐,故吐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病位低,邪在下焦者,亦当因势利导,运用荡涤、疏利的方药引导邪 气从下而去。吴昆云:“下,脐之下也。或利其小便,或通其大便,皆引而竭之。竭,尽也。” null中满者,泻之于内:中焦痞满,以消导的方药,应从内部消散病邪,即消法,使积滞消除于内。吴昆云:“此不在高,不在下,故不可越,亦不可竭,但泻之于内,消其坚满是也。”一说《伤寒论》泻心汤是其例。 本句似与上文“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为排比句式,本句之“泻之于内”显然非指攻下法。在临床上,其痞满大实坚者null 自当用攻下之法,实属“引而竭之”之例。中满,常可为无形之邪痞塞于内,不仅仅见于实证,也多见于虚证或虚实夹杂之复杂病例。此时治疗当用消导之法或调气兼消导之法,使无形之痞塞消之于内,故“泻之于内”当为“消导”之法,而无攻下之意。null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以汤液浸渍、熏蒸形体使其出汗,包括薰蒸、浸浴等治法。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邪在皮肤,取汗而发散之。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慓悍,指邪气急猛。需迅速采取措施,制伏病势。张介宾注:“凡邪气之急利者,按得其状,则可收而制之矣。”null 按而收之: 一有释为针法者,如杨上善“禁其气急不散,以手按取,然后投针也”。 二指:有注为按摩手法的,如吴崑、张志聪。 三指:按,抑制也。此按而收之,指对病势迅猛之病,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遏其势,以缓其急,待病势收敛,再审因论治。null其实者,散而泻之:吴昆云:“表实则散,里实则泻。”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柔属阴,刚属阳,即阴阳之意。张介宾注:“形证有柔刚,气味尤有柔刚。柔者属阴,刚者属阳,知柔刚之化者,知阴阳之妙用矣,故必审而别之。”null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介宾注:“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阳病治阳之道也。”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诸经皆有血气,宜安定之,使之各守其位,不得出位乘侮。 null血实宜决之:指放血之法。 气虚宜引之: 引,即升提补气法。张介宾注:“ ,《甲乙经》作掣,挽也。气虚者,无气之渐,无气则死矣,故当挽回其气而引之使复也。如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是皆掣引之义也。”按语按语本段集中论述治疗原则及方法。根据病性的虚实寒热、阴阳气血盛衰而采用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补精益气,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等法则,以及病位之在表在里,在上在中在下,分别选用解表、温中、涌吐、消导、泻下等治法,其中多以针法为主,兼用药物、按摩、熏浴等多种治法,对后世的治则治法有较大的启迪,后世的治则治法多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理论阐释-因势利导治疗原则理论阐释-因势利导治疗原则 “因势利导”作为《内经》的治疗原则之一,以本段记载和论述最为突出,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根据邪气的部位施治,尤其是以实邪为主的病证,应根据邪气所在部位和性质而采取相应措施,使之从最简捷的途径,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以免病邪深入而过多地损伤正气。null 如本段所云:“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说明因邪气质轻,而用扬散之法,如风邪宣散之类;邪气性质重浊者,而用逐渐衰减之法,如湿邪可淡渗,癥瘕宜消坚之类; null 邪之部位在上焦(高)者,因其在上之势,越而出之,如涌吐之类;邪居下焦(下)者,因其在下之势,引而下出,如利尿、攻逐、导便,灌肠之类;中脘痞满者,则分消于内而泻之,如仲景泻心汤之类;邪在皮、在表,则因其在外之势,而或用汤渍或用药取汗,如发散风寒表邪之类。 null二是根据邪正盛衰而择时治疗。尤其是对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应在其未发病之前治疗,因为这个阶段的邪气较弱,正气相对旺盛。如能给以适宜的治疗,则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素问·疟论》说:“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null《灵枢·逆顺》:“无刺熵熵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言邪气猖厥之时,暂无施治,待其病气衰再行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本段也说:“其盛,可待衰而已”。当然,“待衰”而治只是特殊病证具有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特征者而言。null因势利导治疗法示意图如下:null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虚证 因其衰而彰之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气虚者宜引之 病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 其高者因而越之 情           其有邪者渍形为汗 调整阴阳   实证   其下者引而竭之  (阳病治阴      其实者散而泻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阴病治阳) 血实宜决之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因其重而减之         临证指要临证指要 张仲景对“因势利导”治则的运用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各种治病原则,皆本于《黄帝内经》,尤以《阴阳应象大论》本段所载“因势利导”的运用最为突出。 “汗而发之”。应用于在皮、在表之病,张仲景凡用汗法,必有表证存在。如《伤寒论》51条云:“脉浮,病在表,可发汗。”根据病情分别设有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等方。 null“其高者,因而越之”。实邪停于上焦,应用吐法上越而出。仲景书中论及吐法虽仅数条,却明确地指出了邪气所在部位,病邪性质及临床症状特点,并以瓜蒂散为催吐代表方剂。《伤寒论》171条云:“……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邪)也,当吐之,宜瓜蒂散。”实邪位居胸中,因其“高”而用吐法,其配伍正是运用本篇前文所说:“酸苦涌泻为阴”之理,而以味苦之瓜蒂,味酸之赤小豆组成。 null“其下者,引而竭之”。实邪位于下焦,因其在下之势,用通利二便之法以排出之。如《伤寒论》381条云:“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其用内服药从大便泻出者,包括胃肠中有燥屎之承气汤证,有下焦蓄血之抵当汤证,有邪气由阳人结于里的大陷胸汤等证,有“留饮”不去的甘遂半夏汤等证。利小便之法,有膀胱蓄水的五苓散证。药物“引”导,从下排出实邪法,制有蜜煎导(坐药),土瓜根、猪胆汁及醋灌肠法。 null“中满者,泻之于内”。中焦气机转枢不利,引起心下胀满痞闷,治疗当调气机以消除痞满。仲景据《内经》这一原则,又结合痞满的寒热虚实不同性质,而制有诸“泻心汤”。方名称“泻”者,正取本段经文“泻之于内”的“泻”;“心”,即是“心下”,亦即指胃脘,而属于中焦。仲景以泻心汤治疗心下痞,正是本《内经》“中满者,泻之于内”之旨。
/
本文档为【治法治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