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03_IP地址与地址解析

2010-11-25 50页 ppt 1M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1441

暂无简介

举报
03_IP地址与地址解析nullnull第 三 章 IP地址与地址解析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主机、主机地址与IP地址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IPv6的主要特点 地址解析技术 3.1 IP 地址3.1 IP 地址主机(host): 连接到Internet上,并且运行了TCP/IP协议的任何计算机。 主机地址(host address): 由于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为了实现数据通信,在其中进行通信或信息交换的基本要求就是网上的每台主机(如计算机、路由器等)都要有一个唯一的可标识的编号或名字,这一标识符称为主机地址。采用“IP地址...
03_IP地址与地址解析
nullnull第 三 章 IP地址与地址解析本章主要本章主要内容主机、主机地址与IP地址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IPv6的主要特点 地址解析技术 3.1 IP 地址3.1 IP 地址主机(host): 连接到Internet上,并且运行了TCP/IP协议的任何计算机。 主机地址(host address): 由于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系统,为了实现数据通信,在其中进行通信或信息交换的基本要求就是网上的每台主机(如计算机、路由器等)都要有一个唯一的可标识的编号或名字,这一标识符称为主机地址。采用“IP地址”和“域名地址”3.1 IP 地址3.1 IP 地址物理地址: 即主机的网卡地址。 绝大多数物理地址都是以太网卡地址,它有48 位,以16进制的方式表示。例如:02-3f-8d-56-3e-40 IP地址: 在Internet上为每台主机指定的地址称为IP地址。它是在TCP/IP协议中所规定的Internet 的每个节点都要有的统一格式的地址。是Internet 主机地址的一种数字型标识,是一个机器可识别的地址。例如:202.118.224.153 注意:一台计算机可以有多个IP地址,但一个IP地址不能由两台或两台以上计算机共同拥有null它是Internet上通用的地址格式 通过IP地址使得网上的计算机能够彼此交换信息,它采用32位二进制地址格式进行编码。IP地址能贯穿于整个网络,而不管每个具体的网络是采用何种技术或结构。 Internet上每台主机都必须有IP地址 IP地址是识别Internet上每台主机包括计算机、路由器等)的端口地址,凡是上网的计算机都必须分配有IP地址,否则无法进行通信。 IP地址是唯一的 IP地址是识别Internet上每台主机的身份证,因此每台计算机的IP地址在全网中是唯一的。IP地址的含义和特点3.1 IP 地址3.1 IP 地址一个IP地址不是用来标识一台特定的计算机,而是说每个IP地址用来标识一台计算机和一个网络的连接。 如果一台计算机与多个网络连接(如路由器),那么它必需为每一个连接分配一个IP地址!IP地址的获取IP地址的获取方法IP地址由Internet 协会(ISOC)下的NIC中的编号管理局(IANA)统一分配并制定有关政策。所有的IP地址都要由这一国际组织--NIC统一分配,目前共有三个这样的NIC: Inter NIC:负责北美及其它地区 ENIC:负责欧洲地区 APNIC:负责亚太地区 APNIC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大学。我国申请IP地址都要经过APNIC。具体可通过向国内一些代理机构提出。IP地址的格式(或表示法)IP地址的格式(或表示法)二进制数表示的IP地址 由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组成,分为4段,每段8位。如:11001010 11000000 00100000 01100100 点分十进制表示: 将上述分为4段的二进制数,每段用相应的十进制数表示。段与段之间用“.”隔开。如:上面的32位二进制的IP地址所对应的十进制数标识为:202.192.32.100 说明:从点分十进制的IP地址表示法可知,每个十进制数的取值范围是0-255,因此Internet上最多可容纳的主机数为:2564≈43亿(台) 0.0.0.0表示某个未知地址主机,只用于指示源地址,表示本网络中的一个地址。255.255.255.255用于目的地址,表示广播至局域网所在的全部机器,该分组不会离开本机所在网络。nullIP地址所包含的信息: IP地址是采用层次方式按逻辑网络的结构进行划分的,因此在IP地址中包含了两部分信息: 网络地址(Network ID):标识了主机所在的逻辑网络。 主机地址(host ID):用来识别该网络中的一台主机。 IP地址的类别: 为了根据不同的网络规模来合理分配IP地址,通常将IP地址分为三个基本类:A类、B类、C类。还有2个特殊类:D类和 E类。IP地址的分类nullIP地址的分类nullIP地址的分类nullIP地址的分类null 全“1”和全“0”的地址是专用的,不能进行分配。 每一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非零的主机标识; 全“1”的主机标识保留作为该网络的广播地址; 全“0”的主机标识用于代表该网络本身; 127.0.0.0是保留地址,不能作为网络地址。 127.0.0.1称为自返或回送(Loopback)地址,用于回路测试主机标识的有关规定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分类类别 起始位 第一节范围 网络数 每个子网主机数 主机总数 A类:0+ 1~127 126 16777214 2113928964 B类:10+ 128~191 16384 65534 1073741824 C类:110+ 192~223 2097152 254 536870912 D类:1110+ (广播地址,供特殊协议向选定的节点发送信息用) E类:1111+ (保留地址) 总计 2113662 3724541700为用户专网保留的地址(全“0”和全“1”的地址保留)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0.0.0--172.255.255.255 C类:192.168.0.0-- 192.168.255.255IP地址的例子IP地址的例子关于路由器地址关于路由器地址特殊IP地址特殊IP地址 广播地址永远不是源地址 Loopback地址永远不会出现在一个网络上 私有网络地址(Private Network Address)私有网络地址(Private Network Address)RFC1597,为那些没有连接到Internet或者安装了防火墙的组织,预留了一系列私有网络地址。 私有网络地址包括: A类 10.0.0.0-------10.255.255.255 B类 172.16.0.0-----172.31.255.255 C类 192.168.1.90---192.168.254.0 **RFC:INTERNET的工作文件,其主要内容为TCP/IP协议标准和相关文档的一系列注释和说明。3.2 子网(subnet)3.2 子网(subnet)在现有的三类网络的基础上将网络作进一步划分所得到的网络成为子网。即在内部可以直接通信的IP主机的集合 每一个子网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网络,子网之间,子网与一般的网络之间必须通过路由器作为网关来实现互联。 划分子网有利于提高地址空间的实际利用率;在以太网的环境下有利于提高子网内的传输带宽。 路由器通过子网掩码识别子网的地址。nullC类网络的子网划分将主机标识位划分出若干位作为子网标识, 子网标识位可由子网掩码确定。子网掩码(subnet mask)子网掩码(subnet mask)子网掩码 是一个32比特的二进制代码,它使接收方很容易从IP 数据包的IP 地址中分出地址的网络标识部分和主机标识部分。 掩码解释 如果某一位是打开的(“1”),地址中相应的位解释为网络位; 如果该位是关闭的(“0”) ,地址中相应的位解释为主机地址。null标准子网掩码 将某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与对应的IP地址进行“与”运算,则可获得IP地址中的网络标识部分,以分辨出不同的网络。 将某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与对应的IP地址进行“或”运算,则可获得IP地址中的主机标识部分,以分辨出不同的主机。null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128 64 32 16 8 4 2 1 十进制值 子网数 1 0 0 0 0 0 0 0 =128 0 1 1 0 0 0 0 0 0 =192 2(4-2) 1 1 1 0 0 0 0 0 =224 6(8-2) 1 1 1 1 0 0 0 0 =240 14(16-2) 1 1 1 1 1 0 0 0 =248 30(32-2) 1 1 1 1 1 1 0 0 =252 62(64-2) 1 1 1 1 1 1 1 0 =254 126(128-2) 1 1 1 1 1 1 1 1 =255以C类网络为例null注:在子网主机数中,已除去全“0”的子网代号和全“1” 的广播地址。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nullC类网络子网划分示例设要将某一C类网(202.118.250.0)划分出20个子网,每个子网至少可容纳5台主机。 根据上页表中可能的划分方法,应选择5位子网代码,相应地: 子网掩码:255.255.255.248 子网数:30 每个子网可容纳的主机数:6 子网1:202.118.250.0 255.255.255.248 子网2:202.118.250.8 255.255.255.248 子网3:202.118.250.16 255.255.255.248 …... 一道一道试题已知某主机地址210.222.5.12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 求: – 该主机所在子网的子网地址? – 该子网可用的主机地址范围? – 该子网的子网广播地址? 解答:子网掩码 248->11111000, 主机号121->01111001,因此可判断: 子网网络号为210.222.5.120, 可用地址01111001~01111110(121~126) 子网广播01111111(210.222.5.127)关于子网的总结关于子网的总结用于把一个大型的网络划分为若干小型网络 使用子网编码来区分子网号和主机号 Internet上的Router不需要知道子网掩码的信息 组织内的Router负责解释子网掩码 主机入网的主要参数主机入网的主要参数一台主机要加入Internet,所需设置的主要参数有: 主机的IP地址 子网掩码或网络掩码 缺省的路由器的IP地址 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1、IPv4与IPv6 IPv4:指Internet协议第4版,于1970年发布。它为整个Internet的应用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IPv6:指Internet协议第6版,未来的Internet协议 2、IPv4的主要缺陷 随着Internet用户的迅速增加,导致32位的IP地址空间即将用尽,现有格式的IP地址已不能满足需求。 IPv4已很难满足Internet上各种应用的需求(如实时话音和视频对数据的延时时间要求短、要求鉴别信息发送者等)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 3、IPv6的新增特点 (1)更大的地址空间: IPv6将原来的32位IP地址扩展到了128位,使得IP地址空间足以适应数十年全球Internet的发展。 (2)更灵活的报头格式:将原来IPv4的固定报头格式换成一组灵活可选的报头。 (3)增强的报头选项:允许数据报包含可选的控制信息,以提供一些新功能。 (4)增强了对音频和视频的支持:提供了一些新机制可很好地支持实时话音和视频应用。 (5)协议的可扩展性: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 1、IPv6数据报的格式 在IPv6的数据报中,最前面是一个基本报头,紧接着可以有多个扩展,也可以没有,然后是数据区,见下图。或者说,一个最小的IPv6数据报可以只含有基本头部和数据区。 由于原来IPv4数据报报头的选项和其它一些固定字段被移到了IPv6的扩展报头里,因此IPv6 基本报头中所含信息要比IPv4少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1、IP地址的“冒分十六进制”表示法 在IPv6中,每个IP地址占16字节(128位),是IPv4的4倍。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IPv4中的“点分十进制”表示法来描述一个128位的IP地址,无论在阅读、输入还是管理上都会十分不便。 为了减少写一个IP地址所用的字符数,采用了一种所谓的“冒分十六进制”(Colon Hexadecimal Notation,简写为: Colon Hex)表示法,就是每16位为一组,用十六进制表示,并用冒号分隔,共分8段。如一个128位的IPv6的IP地址可表示为:“69DC:8864:FFFF:FFFF:0:1280:8C0A:FFFF”。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3.3 IP协议的新发展—IPv62、IP的“零压缩”表示法 在IPv6中, 还有一种“零压缩法”(Zero Compression)可进一步减少IP地址的字符个数。就是用两个冒号代表连续的“0”。如:“FDC6:0:0:0:0:0:0:B0CA”可写成:“FDC6::B0CA”。 3、与IPv4地址的兼容 为了与IPv4地址的兼容,IPv6把现有IPv4的IP地址全部映射到了IPv6的地址空间中。 IPv6规定:若开始80位是全“0”,接着16位是全“1”,或全“0”,则它的低32位就是一个IPv4的地址。3.4 地址解析3.4 地址解析网络上的主机地址 在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可能同时具备以下3个地址标识:  域名:这是一个具有一定含义又便于记忆的名字,由授权单位认定,在Internet上是唯一的。 IP地址(逻辑地址):这是一个数字型的地址(32位),由授权单位认定,在Internet上也是唯一的。 物理地址(网卡地址):这是安装在主机上的网卡地址,每一块网卡都有一个全球范围内唯一的地址(48位),它存储在网卡的ROM中。3.4 地址解析3.4 地址解析第二层协议 已知 一个给定的本地网络N 网络N中计算机C的IP地址 • 求计算机C的硬件地址 • 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 相关RFC 826,903,1122,1433,1868,2131,23903.4 地址解析3.4 地址解析协议地址是软件提供的抽象地址;物理网络硬件并不知道如何通过协议地址来定位一台计算机。 地址解析的含义 将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建立一个双向的映射关系,称为地址解析(Address Resolution)。 When? 数据包通过某个物理网络到达目的主机时 数据包被Router转发时 • Where? 同一物理网络内null1、正向地址解析(IP地址→物理地址) 在互联网中,IP及其以上各层所发出的数据都要使用IP地址进行标识,而物理网络本身不认识IP地址,故必须将IP地址映射成物理地址,才能将数据发往目的地。这一过程就是正向地址解析。 2、反向地址解析:(物理地址→IP地址) 此映射主要用于网络中的无盘站,因为无盘站的IP地址和其它各类文件都存放在服务器上,无盘站本身只用到一个物理地址。通过RARP,使无盘站能获取自己的IP地址。也只有无盘站才使用RARP。 3.4 地址解析null以太网 以太网最初是由XEROX公司研制而成的,是两个最为流行的网络传输系统之一。以太网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一种称为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共享访问。 TCP/IP与以太网 TCP/IP与以太网 以太网和TCP/IP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以太网在一二层提供物理上的连线,使用48位的MAC地址 TCP/IP工作在上层,使用32位的IP地址 两者间使用ARP和RARP协议进行相互转换。 载波监听 指在以太网中的每个站点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在传输自己的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空闲,就传输自己的数据,如果信道被占用,就等待信道空闲。null冲突检测 为了防止发生两个站点同时监测到网络没有被使用时而产生冲突。以太网采用广播机制,所有与网络连接的工作站都可以看到网络上传递的数据。nullCSMA/CD过程 一个典型的在以太网中客户与服务器使用 TCP/IP协议的通信。 一个典型的在以太网中客户与服务器使用 TCP/IP协议的通信。 用户进程 FTP客户 <-------------------------> FTP服务器  应用层 | | 内核中的协议栈 TCP <-------------------------> TCP  传输层 | | 内核中的协议栈 IP <-------------------------> IP  网络层 | | 以太网驱动程序 <-------------------------> 以太网驱动程序 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 null 网络接口卡是使工作站连接到网络,并与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设备。好几家公司(比如3 C o m、I B M、I n t e l、S M C和X i r c o m)都生产网络接口卡。各家生产的网络接口卡规格不一样,但都满足网络和工作站的需求。下图即为一块典型的工作站网络接口卡。 注意: 由于不同的P C和网络需要不同类型的网络接口卡,所以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某工作站上运行正常的网络接口卡在别的工作站上也能照样运行。 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null各种不同的以太网网络接口卡以太网的广播通讯以太网的广播通讯在以太网中,所有的通讯都是广播的, 通常在同一个网段的所有网络接口都可以访问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所有数据 网卡的MAC地址 每一个网络接口都有一个唯一的硬件地址,这个硬件地址也就是网卡的MAC地址 。 大多数系统使用48比特的地址,这个地址用来表示网络中的每一个设备 一般来说每一块网卡上的MAC地址都是不同的 每个网卡厂家得到一段地址,然后用这段地址分配给其生产的每个网卡一个地址。 null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网络接口应该只响应这样的两种数据帧: 1.与自己硬件地址相匹配的数据帧。                                                       2.发向所有机器的广播数据帧。  数据的收发是由网卡来完成的 网卡接收到传输来的数据,网卡内的单片程序接收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根据计算机上的网卡驱动程序设置的接收模式判断该不该接收。 认为该接收就接收后产生中断信号通知CPU  null认为不该接收就丢掉不管,所以不该接收的数据网卡就截断了,计算机根本就不知道 CPU得到中断信号产生中断,操作系统就根据网卡的驱动程序设置的网卡中断程序地址调用驱动程序接收数据 驱动程序接收数据后放入信号堆栈让操作系统处理。 null网卡来说一般有四种接收模式: 广播方式: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广播信息。 组播方式:设置在该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组播数据。 直接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只有目的网卡才能接收该数据。 混杂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网卡能够接收一切通过它的数据,而不管该数据是否是传给它的。 3.4 地址解析3.4 地址解析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48 bit的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 地址解析为两种不同的地址形式提供映射: 32 bit的IP地址和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任何类型的地址。 ARP为IP地址到对应的硬件地址之间提供动态映射。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只包括本地网络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地址对问题 网络规模变大查询效率降低 地址发生变化时需要更新表查询地址解析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为IP设备提供了一个在其局域网内定位其他设备的硬件地址的机制 两种基本信息 请求 响应 解析原理 ARP请求信息放在数据帧中以广播形式向网络内所有计算机发出 请求信息涉及的计算机负责发回响应,其他主机不发响应 响应信息直接发回请求方,不广播null正向地址解析协议工作原理示意图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ARP高效运行的关键是由于每个主机上都有一个ARP高速缓存。这个高速缓存存放了最近Internet地址到硬件地址之间的映射记录。高速缓存中每一项的生存时间一般为20分钟,起始时间从被创建时开始算起。用arp –a显示ARP高速缓存中所有的内容。48 bit的以太网地址用6个十六进制的数来表示。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ARP缓存原理 频繁的网络访问将可能使网络充满ARP广播信息而饱和。 请求方收到ARP响应后,会在本地缓存中保存响应方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对,以便下次使用时避免进行广播查询。 响应一方也做类似处理。 只有那些已经在缓存中存储了发送系统IP地址的系统才更新缓存的登记项,其他主机忽略ARP广播。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ARP缓存大小 缓存大小有限,内容会被不断刷新 如一个客户经常访问不同的服务器并且其ARP缓存小于所连接系统数目,导致不断重写缓存内容 若有上百个设备,则理论上网络被ARP广播充满而饱和 出现对某一台机器(ARP缓存很小)的过多访问将导致该机器ARP缓存的作用消失 大型多用户系统和高端Router一般有大缓存,几百个登记项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缓存的过期问题 系统应该在ARP缓存中刷新掉那些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的登记项 缓存登记项保留时间太长容易不准确(如机器更换新的IP地址) 太短则影响性能(需要太多的广播) 不同厂商的ARP过期值不一样 Windows95,120秒; 服务器,10分钟或更多; Router,4小时 出现缓存更新时,时钟重置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静态缓存 许多产品提供了在缓存添加静态登记项的实现 有的系统重启时清除静态登记项,然后重新加载 有的系统则为永久设置,需手动改变 好处 网络安全策略(IP和硬件地址的绑定) 避免频繁的查找 缺点 若系统经常移动或者频繁的重新编号则很麻烦3.4 地址解析--ARP3.4 地址解析--ARPARP代理 如果ARP请求是从一个网络的主机发往另一个网络上的主机,那么连接这两个网络的路由器就可以回答该请求,这个过程称作委托ARP或ARP代理(Proxy ARP)。这样可以欺骗发起ARP请求的发送端,使它误以为路由器就是目的主机,而事实上目的主机是在路由器的“另一边”。路由器的功能相当于目的主机的代理,把分组从其他主机转发给它。 ARP的一些变化(网络变化频繁时,经常采用) DHCP ARP Gratuitous ARP3.4 地址解析—免费ARP3.4 地址解析—免费ARP设备广播自己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对,以使其他设备更新(不是添加)其ARP缓存 • 过程 发送者在请求信息的源IP和源硬件地址字段放入自己的地址 在目的IP字段中放入自己的IP地址 网络上其他设备听到该广播,若缓存中有该发送者的信息,更新之(重启更新计时器、更换新的硬件地址) 在服务器频繁地与很多不同客户通信时非常有用,使得客户每次同服务器通信时不必重新发送请求3.4 地址解析—免费ARP3.4 地址解析—免费ARP192.168.10.10发出免费ARP请求广播 如果有响应则表明有IP地址冲突 一些问题 如果一个配置错误的主机发出G.ARP请求,那么所有其他设备将更新ARP缓存,从而使用了错误的硬件地址,这样客户一直会向配置错误的主机发送信息--鲁莽的更新!有关子网掩码、ARP的一个实验有关子网掩码、ARP的一个实验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一设置两台主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 A: 10.2.2.2 255.255.254.0 B: 10.2.3.3 255.255.254.0 两台主机均不设置缺省网关。 用arp -d命令清除两台主机上的ARP表, 在A与B上分别用ping命令与对方通信,分别显示: A: Reply from 10.2.3.3: bytes=32 time<10ms TTL=128 B: Reply from 10.2.2.2: bytes=32 time<10ms TTL=128 用arp -a命令可以在两台PC上分别看到对方的MAC地址。 分析:由于主机将各自通信目标的IP地址与自己的子网掩码相"与"后,发现目标主机与自己均位于同一网段(10.2.2.0),因此通过ARP协议获得对方的MAC地址,从而实现在同一网段内网络设备间的双向通信。实验步骤二实验步骤二将A的子网掩码改为:255.255.255.0,其他设置保持不变。 操作1:用arp -d命令清除两台主机上的ARP表,然后在A上"ping"B,在A上显示结果为: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用arp -a命令在两台PC上均不能看到对方的MAC地址。 分析1:A将目标设备的IP地址(10.2.3.3)和自己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相"与"得10.2.3.0,和自己不在同一网段(A所在网段为:10.2.2.0),则A必须将该IP分组首先发向缺省网关。由于A的缺省网关没有配置,无法对分组进行正确发送,因此显示"目标主机不可到达"。实验步骤二实验步骤二操作2:接着在B上"ping"A,在B上显示结果为: Request timed out 此时用arp -a命令可以在两台PC上分别看到对方的MAC地址。 分析2:B将目标设备的IP地址(10.2.2.2)和自己的子网掩码(255.255.254.0)相"与",发现目标主机与自己均位于同一网段(10.2.2.0),因此,B通过ARP协议获得A的MAC地址,并可以正确地向A发送Echo Request报文。但由于A不能向B正确地发回Echo Reply报文(原因见分析1),故B上显示ping的结果为"请求超时"。在该实验操作中,通过观察A与B的ARP表的变化,可以验证:在一次ARP的请求与响应过程中,通信双方就可以获知对方的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并保存在各自的ARP表中。实验步骤三实验步骤三用arp -d命令清除A中的ARP表,在A上ping一台外网段的主机,如202.116.64.8,再用arp -a可观察到A的ARP表中只有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信息。 分析:当源主机要和外网段的主机进行通信时,它并不需要获取远程主机的MAC地址,而是把IP分组发向缺省网关,由网关IP分组的完成转发过程。如果源主机没有缺省网关MAC地址的缓存记录,则它会通过ARP协议获取网关的MAC地址,因此在A的ARP表中只观察到网关的MAC地址记录,而观察不到远程主机的MAC地址。nullIP 地址与地址解析 内容结束。
/
本文档为【03_IP地址与地址解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