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络养生

2010-11-26 3页 doc 37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2576

暂无简介

举报
经络养生结缘岐黄 得益其中 结缘岐黄 得益其中 ——访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科技推进”首席专家费伦教授   人物印象:初识前辈,七小时聆听印象深刻;中气十足,不间断交流不知疲倦;思维敏捷,逻辑链清晰对答如流;中医养生,多学科基础融会贯通;性格爽朗,实践之楷模乐于奉献;学界名人,平易又近人,大家风范;年近八旬,夕阳如朝阳天天向上。 人物背景:1955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和主持科研,并担任化学系副主任及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自1959年开始,转入分子结构实验研究,主要从事核磁共振波谱学和红外光谱研究。其间,还从事物理化学教...
经络养生
结缘岐黄 得益其中 结缘岐黄 得益其中 ——访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科技推进”首席专家费伦教授   人物印象:初识前辈,七小时聆听印象深刻;中气十足,不间断交流不知疲倦;思维敏捷,逻辑链清晰对答如流;中医养生,多学科基础融会贯通;性格爽朗,实践之楷模乐于奉献;学界名人,平易又近人,大家风范;年近八旬,夕阳如朝阳天天向上。 人物背景:1955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和主持科研,并担任化学系副主任及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自1959年开始,转入分子结构实验研究,主要从事核磁共振波谱学和红外光谱研究。其间,还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实验的改革和提高工作,为复旦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打下了基础。自1993年起,开始承担国家级“经络研究”子课“人体经络物质基础探索”等的研究工作。2000年开始,曾先后任上海市经络科学研究所所长和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等职务。 他就是本期访问的主角——现任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常务理事、协会“科技推进”首席专家费伦教授,彼此间的交流话题,则从他如何接触中医、认识中医,并从中医“养生修身”的实践中得益方面展开。   问:您是从事物理化学及分子结构分析方面的专家,又如何与中医结缘,并使自己从中得益的呢? 答:这一话题可以追溯到1993 年,当时我已近63岁了,为打抱不平,去探索经络的物质基础。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名老中医,开始自学中医,略知一些养生之道。之后,经过数年的亲身实践,从1998年开始,我的健康状况就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嘴唇由紫变红;手背上的血管由细变粗,血管颜色由紫黑色转为淡青色;手背上的老年斑几乎全部退去;脚底上的硬皮、老茧、鸡眼都自行脱落;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表明,眼底检查动脉硬化度,已从Ⅱ级降为Ⅰ级,再到现在的0.5级(提示:1990年曾被同位素扫描确诊为左心肌缺血);因遗传原因患的高血压症,从五十多岁开始服降压片,已于五年前停服,现在的血压稳定在80~135;走路健步如飞,比年轻人还快。   问:的确如此,记得今年年初,我们到您家造访,您从上午到下午,就中医经络话题与我们交流了整整七个小时都不知疲倦,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作为一个年近八十高龄的您,精力怎么会如此充沛而又旺盛,您只概括说:这主要得益于中医经络养生修身,对此,您一定有很好的实践经验可以奉献,并与大家一起分享。 答:是的,这些年来我主要总结了四条“四懂四学”行之有效的有关“越活越年轻”的经验,即,懂得气血,学会多养血;懂得循环,学会勤泡浴;懂得皮部,学会多擦肤;懂得排毒,学会多喝水。先说说第一、二条经验——   经验之一:懂得气血,学会“多养血”。 中医十分强调人体内的“气血”,这里的“气”是指调控体内一切生理活动的生命信息,“血”是指体液,具体是指输运各种新陈代谢物质的血液和组织液。“气”既然是生命信息,当然也包括人的心理状态在内,如长期处于忧郁、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下,当然会导致生命信息紊乱,影响到自修复能力与疾病的对抗,所以,日常生活中需有一个健全、乐观的心态。 这里,可以着重谈谈关于“养血”话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总量中约2/3用于全身循环,剩余1/3在肝脏中将静脉血所含代谢物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处理为小分子,以便能通过肾脏排泄出去。如果人体血液总量少了,只能缩短静脉血停留在肝脏中处理的时间,导致整个血液中大分子代谢物处理不彻底。人体如长期缺血,代谢物大量积累,血液将变得越来越脏、越稠,肝脏负担也会越来越重。从毛细血管中渗透出来的组织液、乃至细胞间质和细胞内的细胞质也都会随之变脏,最后造成全身的细胞生存在一个被污染的环境中。 现代生物医学也认为:人体中存在一种固有的“自修复能力”(免疫能力是其中的一种),但这只有在血液充沛、生命信息传递通畅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作用。如因血液总量减少,导致血液变脏,最后使细胞的自修复能力降低和对坏基因的失控,最终会诱发受污染组织细胞的变异,从而产生各种器质性的病变,所以,维持全身血液总量是必须加以关注的。人老了,造血功能总不如年轻人,如果再加上不合理生活习惯,每天造血量抵不上消耗量,长此以往,必定会因“气血衰退”,形成所谓“亚健康状态”,并诱发出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中医强调“扶正祛邪”,只有依靠人体自身的自修复能力,才能治愈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所以,懂得“养气血”的道理很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学会“养血”?我的体会是重点要把握好“两个要点”:即,为造血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给予造血所需的充足时段。对此,我可以作个概要解读—— 要点1:促进吸收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 以前,缺血人群中的大部分是因经济条件困难造成营养不良,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食物中的营养足够有余,甚至大大超过实际需要,但关键在于能否被真正吸收。这涉及人体能否分泌充分的胆汁,中医认为胆汁在消化、吸收中起到重要作用,还能分解脂肪。如果胆汁分泌不足,则营养物质只能“穿肠”而过。如果胆经不通畅,可用手指顺着这条经脉线压,还可指压阳陵泉、丘墟、足临泣等穴位,会产生酸痛的感觉,这是一种简便的经络辨识方法。经常按摩胆经经脉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具体讲,可以握空心拳敲胆经,从髋部的居髎穴(股骨关节上缘)、环跳、风市、中渎等穴的连线(在大腿外侧的正中线上,两块肌肉之间),一直敲到膝盖处(年老体弱者切勿再向下敲)。每天在大腿的左右二侧,至少要各敲100下,如能坚持数月,必能见效,还会减少臀部和大腿处的脂肪。 要点2:充分利用高效的造血时段。 干扰造血的主要因素是“磨夜”造成的。人类从自然人进化到现代人已有百万年历史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百万年来顺应自然环境养成的生活习惯,在电灯尚未发明前,人们用蜡烛照明,是很少“磨夜”的。人体中造血机构及自修复功能的生理节律,正是在天黑后熟睡到凌晨“子时”,即1时以前这段时间内效率最高。只因近百年来各种电气化生活条件的出现,才有了所谓“夜生活”。但这一百年的生活习惯,改变不了百万年来自然形成的生活节律,如长期磨夜,必将导致血液总量减少和血质的变坏,最后造成自修复能力的降低和失控。 中医理论和经验告诉我:午夜1时前,须保证有3~4小时熟睡时间,才能补偿日间血液的消耗。我接受忠告,每晚必定在十时前入睡,早晨4~5点起身,再午睡1~1.5小时。把“开夜车”习惯改为“开早车”,且睡醒后感觉脑子格外清晰,思维和写作能力也更强了。实践证明:我的体质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各种病灶,如老年斑、老茧、鸡眼等通过自修复作用逐渐消失了;原有因慢性结肠炎引起的大便不成形症状也消失了,这是免疫功能提高的证明;软骨组织也恢复到原来厚度,身高从1990年时的1.76公分恢复到原来1.78公分的高度。从2004年起,我什么药都不吃了,因为食物中的各种维生素成分充足,只要不偏食,就能通过养血来提高自己的自修复功能,达到养生保健目的。   经验之二:懂得循环,学会“勤泡浴”。 老年人心脏搏动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下降,导致人体下肢微循环变弱。我接受中医理疗师建议,每晚坚持热水泡澡,根据自己的体质,水温一般控制在40°C左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极好的理疗措施,既能起到清洁卫生的目的,更可加速微循环,既能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并把细胞的代谢废物通过发汗,直接从皮部排出(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因此,泡澡对加速微循环,全面加强体内细胞的自修复功能,可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问:您的这“养血”、“营血”的经验不仅有道理,也简单易学,那么,您的第三、四条经验,是否也通俗易懂? 答:是的,它同样是我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是我从理论角度加以概括总结而已,因为,凡事总要先明白为什么,行动才会有目标和准则。再跟你谈谈有关第三、四条经验——     经验之三:懂得皮部,学会“多擦肤”。 中医经络学说十分强调“十二皮部”的功能,它对应于十二经脉的经筋区,是经络在体表的延伸,并通过经络与体内相关脏器连接。在长期的泡澡中我发现,顺着经脉走向搓擦皮肤、面部、头部和脚底,有很多好处:既可以去掉表层死皮,刺激表皮细胞生长并提高其活性,使皮肤逐渐变得白嫩,恢复皮肤的防卫、呼吸和排泄三大功能;又可借以间接按摩相关脏器,尤其是面部、耳部和脚底是反映各个脏器的“全息胚”,搓擦这些部位,可以促进全身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过去澡堂子里的“搓背”、“捏脚”和“修脚”,还有旧式理发时的“扒头皮”是很有道理的。泡澡结束前,在洗发的同时,养成扒头皮的习惯,抹上洗头液后,用刺尖的梳子扒头皮,由额际向后颈项扒,先从耳后侧开始,这一带是胆经和三焦经穴位密集地方;然后逐渐移向头顶中央,这一带是膀胱经和督脉穴位集中的地方,再移向另一耳后侧;最后,再扒后脑勺,这一带对应于小脑、脑干,是脑组织内极其重要而又脆弱的地方,也是禁针的地方,但扒头皮可十分安全地间接刺激这些脑部的要害组织和促进微循环。这种扒头皮按摩方式,不仅对头皮舒经活血极有好处,对脑组织也可能很有好处。 人体的体液除了传统认识上通过血管系统输运外,还存在着一个组织液沿着经脉(肌间隔筋膜)流动的通道,这是我们经络研究中心丁光宏教授发现的。1998年,他领导的研究组发现穴位处特异性地分布着密集的微血管网络,网络中的毛细血管都是平行排列的,其排列方向均与经脉(肌间隔筋膜)的走向一致。在上下二个穴位之间血压差的推动下,肌间隔筋膜的表面上存在着组织液的定向长程流淌现象,这可以用来解释拔罐、括痧、发疱灸等针灸临床治疗的内在机制,现已获得国际上承认。皮肤局部产生“瘙痒”的感觉,除因蚊子等叮咬因素引起外,大多是因组织液沿经脉流动不通畅产生的。经脉瘙痒是经络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手指会不自觉地在皮肤表面顺着经脉上下抓挠,实际上就是借用外部的机械力来疏通经络,促使组织液流通。最常见的是傍晚时份开始、发生在背部和头部的膀胱经经筋区、手臂的三焦经、腿外侧胆经的经筋区;另外冬春季节交界时大腿内侧的肝经经筋区、以及夏末时大腿内侧的脾经筋区都会产生经脉瘙痒的症状。所以,利用泡澡时机进行循经按摩、搓擦皮肤,是极好的自我保健方式。   经验之四:懂得排毒,学会“多喝水”。 人体内的微循环主要由微血管、毛细血管、和组织液三者构成,但现代医学只注意血管系统内血液的循环,实际上,血管外特别是细胞间质内组织液的微循环更为重要,它是直接与每个细胞接触的,组织液的流动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每个细胞赖以生存的外环境。组织液在细胞间质内的输运是间接地靠血压差来推动的,远不及血管内血液的流动那样来得顺畅。冬季老年人易患瘙痒症,其原因是组织液变稠,一是空气干燥,皮肤蒸发量大,导致组织液内水分含量不足,二是气温降低,局部受冻导致该处组织液内溶胶成分的流动性降低。“痒”即是微痛,它告诉我们:因组织液流动不畅,细胞间质内的毒素已超过限度了。由“痒”发展到痛,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组织液流动受阻,定会致病。多喝水可降低组织液的粘度,如再通过泡澡和发汗,可把组织液内的代谢废弃物排除出去。可惜,现在很多人只注意营养物质吃进去,而不注意毒素排出来。 我从小喜欢喝茶,近四十多年来更养成多喝水的习惯。现在除早上起来喝500毫升白开水、和早餐时饮500毫升牛奶外,每天还要喝八大杯茶,每杯约300毫升,后半夜有时感到口渴难熬而惊醒,这是因为造血后,血液浓度和黏度增加,所以还要喝一杯。不少心血管病患者猝死于凌晨,可能就是血液粘度高的原因所至。体内水分多了,有利于降低血液粘度,促进微循环和排毒。当然,茶叶内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药用成分,如茶多酚等,后者能高效淬灭超氧负离子,具有抗衰老作用,我认为,喝茶比喝咖啡更合理,但老年人多半胃虚,茶叶不要放得太多。          作者: 张建中 丁 泓
/
本文档为【经络养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