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20天20题

20天20题

2010-11-27 47页 doc 207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6893

暂无简介

举报
20天20题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1题:全球金融危机 第1题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在犹豫和争论中被动地采取了各种干预措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迅速而有力地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本质区别,并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 【启航提示】   进入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华尔街次贷危机宛如当头一棒,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的大幅下挫和作为反映经济内在...
20天20题
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第1题:全球金融危机 第1题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西方国家普遍在犹豫和争论中被动地采取了各种干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迅速而有力地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本质区别,并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 【启航提示】   进入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华尔街次贷危机宛如当头一棒,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的大幅下挫和作为反映经济内在增长动力的能源需求的萎缩,都无疑表明了一个事实:金融危机之后的实体经济动荡已经来临。面对全球性的危机,各国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干预经济:从注入流动性,到救助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再到鼓励投资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在法国,萨科齐甚至由于强调“即使资本主义也不能排除国家干预”,被质问为“是不是变成了社会主义者”。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却由于采取了迅速有力措施,被国际社会普遍评价为“经济政策明智”、“抵御危机能力强于他国”。美国不会因为注资金融机构而变成社会主义国家、萨科齐也不会因为干预经济而成为“社会主义者”,但各国对经济的共同干预毕竟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政府与市场共同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两者已形成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越发达的市场机制越要求高效率、高素质的政府调节。   2003年第36题要求考生依据1991—2001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情况,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5年过去了,当宏观经济出现重大转折和政府宏观调控频出“重拳”之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再次凸现出来了。依据命题规律和相关信息,2009年考生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角度: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及其本质?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正确履行国家的经济职能? (4)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再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宏观政策调整的依据是什么?中国宏观政策调整的经验和启示有哪些? 相关知识点1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1)实质。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实质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暂时缓解矛盾,但不能根本消除矛盾。(2)启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共同的和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府的一切干预活动必须建立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础之上,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方式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1)理论依据: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2)现实依据: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展的实践看,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几次波动,这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经济建设,同样要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样要应付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特点: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础上的宏观调控,以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面对困难和危机时可以动员全国力量共克时艰;三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加以实施,从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预见性;四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较强的政府调控能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出台并实施有力措施。 相关知识点2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   1.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1)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依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形势,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的任务也会有所差异。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扩内需,保增长,促就业。 2.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包括两个方面:(1)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2)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点3 我国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和启示   1.1996—2003年。(1)背景:1996年底我国的紧缩政策成功地将当时的高通货膨胀降了下来,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加上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上陷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呈现出通货紧缩的迹象。(2)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8年启动积极财政政策(连年增发国债,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的货币政策(连续下调人民币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3)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2.2003—2008年上半年。(1)背景:2003年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偏快甚至过热的迹象,主要表现包括:一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如钢铁、房地产等行业;二是物价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三是能源供应紧张,尤其是煤炭和电能供应紧张。(2)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连续10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使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由1.98%和5.31%上升至4.14%和7.47%;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是频繁,仅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一年半的时间内,央行就15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使准备金率飙升至17.5%。三是财政政策:从2004年末开始,由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3)政策目标: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3.2008年下半年以来。(1)背景:2008 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市场需求减少冲击,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出口加工行业的企业破产和民工返乡现象大量出现。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五个季度减缓,今年GDP增速也从一季度的10.6%下滑到三季度的9.9%。(2)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中国政府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出台了投资规模达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措施。二是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9至11月央行4次降息,其中11月26日的利率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降息108个基点)。此外,央行还适当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3)政策目标:促增长、保就业。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坚持把又好又快的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2)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3)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4)坚持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政策,注重实际效果。总之,只有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关知识点4 正确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   1.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市场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引发的破坏性,又要求政府的“有形之手”的介入。政府与市场共同存在于现代社会中,两者已形成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在日益加强,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定社会中共生的市场与政府,并非是一方越有效便可以简单地替代另一方,相反,越发达的市场机制越要求高效率、高素质的政府调节。   2.政府的经济职能。(1)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政府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混同于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企业,使企业和社会经济缺乏活力,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要转变,直接调控为主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由管理微观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3.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1)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2)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 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2题:自主创新能力 第2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试分析我国应如何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启航提示】   近代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孜孜追求,充满对科学技术进步的神往。从“洋务运动”欲借科技与实业富国强兵的未果尝试,到“五四运动”尊崇“赛先生”的启蒙呐喊,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国人所认识。近年来,人们开始反复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履维艰?为什么不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多年而资源环境问题难以逆转恶化的势头?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科技进步不足,核心问题还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毫无疑问,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战略问题。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2005年12月30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目标和重点。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中,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以分析题的形式反复考查过(2007年考查了一道分析题,2008年也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命制了一道相关的选做题)。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2000年以来却一直都未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过。作为现代化战略的一个核心问题,考研政治理论却仅仅蜻蜓点水般地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这显然是十分罕见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内容在过去数年内被考研政治命题忽视的不正常现象,将在未来被加倍地补偿(反复考查)。结合近年来的命题规律,启航预计,2009年本专题的命题将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   (1)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剖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   (2)联系当前我国科技事业现状,分析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辩证关系。   (3)分析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相关知识点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功能。   (1)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类的思想状态、哲学思维有关,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技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广泛活动,其目的是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   (2)科学技术的功能。第一,科学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第二,科学技术具有变革生活方式的功能。第三,科学技术具有社会管理的功能。第四,科学技术具有改变社会关系的功能。第五,科学技术具有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是主要的推动力量。(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关知识点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关系。(1)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技术引进)。(2)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势必削弱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3)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   4.当前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1)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为我国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2)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3)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4)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5)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 相关知识点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唯一途径,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1)科教兴国战略在本质上是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相关知识点4 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属于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我国已经提出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建设创新型国家紧迫性。(1)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定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2)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自己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3)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3题:区域自治制度 第3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中国,既存在民族自治区域,还存在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乃至尚未实现统一的台湾地区。试结合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理,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意义。 【启航提示】   台湾和西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8年以来,随着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海协会和海基会复谈,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与此同时,达赖集团却蠢蠢欲动,精心策划和煽动了一系列干扰北京奥运会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暴力犯罪活动。在此背景下,结合相关原理,全面深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无疑十分必要。   区域协调发展,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2009年考生应从以下角度把握这一问题:   (1)分析物质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其认识论意义。   (2)结合海峡两岸关系现状和“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分析当前对台政策。   (3)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4)结合我国的民族政策,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意义。   (5)分析转移支付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知识点1 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2.理论意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   3.实践意义:(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对僵化和无序。 相关知识点2 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1.“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涵。(1)一个国家原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只有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坚持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性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性。(2)两种制度。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在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香港、澳门与统一后的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国两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1)理论意义主要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发展了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2)实践意义: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解决国际上的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一种模式,对世界和平解决争端作出了贡献。   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理论基础。(1)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台湾问题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它们与大陆在政治体制、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有着许多不同,这一多样性我们必须承认。(2)我们还必须坚持一个统一性原则,即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中,它们又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统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任何以其多样性来否定其统一性的观点和行动都是极端错误的,最终必然损害统一性。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地位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不存在什么“自决”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情,凡是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 相关知识点3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宪法的明确规定,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2.西藏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想搞“西藏独立”都不可能成功。(1)西藏自治区成立40多年来,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当家作主权利,改变了西藏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了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2) “藏独”分子鼓吹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毫无依据,纯属无中生有。达赖所谓的“人权”和“人性”是障人耳目的伪装与借口。(3)坚决打击分裂分子的各种暴行,既是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的需要。事实证明,破坏西藏和其他藏区社会安定的企图最终是不会得逞的。   3.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的内政。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利用达赖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巴黎市议会授予达赖“巴黎荣誉市民”称号、萨科齐会见达赖,只会被认为是再次向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进行严重挑衅。 相关知识点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两个大局。“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逐步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到不同区域间城乡居民能否共享改革开放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既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全局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2)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中央充分考虑了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地理位置以及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所作出的重大决策。   3.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1)转移支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转移支付是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手段。统计显示,2006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9571亿元,比1994年增加9021亿元,增长16.4倍,年均增长26.9%。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高转移支付透明度。)(2)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禁止和限制开发的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3)扩大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实现互惠互利的区域合作关系。 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4题:改革开放 第4题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试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评析上述论断。 【启航提示】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 推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大历史事件,一是真理标准大讨论,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导。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结合对以上论断的理解,2009年考研政治复习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和哲学基础,分析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历史意义;   (2)结合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关系,分析解放思想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3)分析改革开放的目的、意义。(2000年文科第35题考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特点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至于“正确认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000年以来已经出现过两次(2000年文科第33题要求考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2005年第33题要求考生辨析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相互关系),同一角度命题的可能性很小,本专题不再涉及。 相关知识点1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必要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但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3.要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最鲜明的标志;把握规律性,是与时俱进的最本质的要求;富于创造性,是与时俱进最生动的体现。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4.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1)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能动反映。(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认识论,要求人们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要求人们从“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这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思想保证。 相关知识点2 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个人迷信、“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把人们从毛泽东晚年错误、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错误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等一系列新政策、新主张、新思想、新办法的提出,打开了通道,提供了思想空间和条件。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成果。全会提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实际上就是提出了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相关知识点3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从不同角度规定,反映着党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方针政策。党的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没有思想理论上的高度一致,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统一和组织上的巩固。政治路线必须以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来确定党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奋斗目标和方向等问题。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是用组织统一来贯彻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保证。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拨乱反正中重新确立的,它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这条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也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30年来,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全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一个思想路线问题,更是一个政治路线问题。正确的政治路线是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前提的。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国情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并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   5.我们党80多年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指引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法宝。依靠这个法宝,就能冲破种种思想障碍,不断开拓理论的新境界和工作的新局面;离开这个法宝,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会遭受挫折、遭受损失。 相关知识点4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改革开放的目的。(1)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2)就是要推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改革开放的成就。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5题:民族资产阶级 第5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其革命性的一面,也有其妥协性和动摇性的一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对革命既支持又动摇,既拥护中国共产党,也与中国共产党存在分歧。试分析近代中国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是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复杂关系的。 【启航提示】   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策略问题。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之所以复杂,主要是因为:第一,中国资产阶级的构成复杂,既有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又有民族资产阶级;第二,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有革命性的要求,又有妥协性的一面;第三,革命不同时期,资产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也有所差异,中国共产党必须适时调整政策。   中国共产党对资产阶级的方针和政策,是考研试题中反复涉及的一个知识点。2009年考生主要应关注以下几个命题角度:   (1)结合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分析无产阶级应如何正确区分“敌、我、友”。   (2)结合革命不同时期革命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分析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分析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   (4)结合中国资产阶级的特征,分析中国共产党处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方针政策。 相关知识点1 分清敌我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不同的时期,由于革命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主要矛盾有所不同,革命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也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封建主义和站在他们背后支持他们反共剿共的帝国主义势力;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而需要同国民党以及美英帝国主义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则是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   2.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这里主要指城市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劳动者,不是剥削者,因而不能划到资产阶级的队伍中。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对他们政策的两面性,即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在对待资产阶级的问题上,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注意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左”倾关门主义政策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相关知识点2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1)特殊重要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是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这就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导致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2)现实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造成了中国最广大的各阶级、阶层民众处于被压迫受剥削的痛苦境地,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统一战线的具体形式。(1)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联合战线。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一统一战线形式具有高度统一的特点。(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主体是一切抗日的力量,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根本策略原则是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处于既有利而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为主要任务。   3.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2)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3)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方面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 相关知识点3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关系   1.革命时期对资本主义的基本政策。(1)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两个部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官僚资本主义是革命的对象,而民族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动力,是要保护的对象。(2)保护、发展民族资本的理由:首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其次,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即使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民族资本主义仍然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因此仍然是保护和发展的对象。(3)要对资本主义进行必要的限制、节制,在不允许其操纵国计民生的前提下,保护它、发展它,要对它唯利是图的一面进行限制和引导。(4)官僚资本是革命的对象之一,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企业采取没收的政策。   2.必须坚持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由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决定的。(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无产阶级必须进行必要的斗争。斗争的主要手段是批评和教育,其目的是团结。(2)在抗日民族战争期间,亲英美派的大资产阶级有抗日的一面,无产阶级应该联合它们,以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大资产阶级出于其本性又有反共和对日妥协的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进行坚决的斗争。(3)如果不能全面认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往往会导致“一切斗争、否认联合”或“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左”或右的错误倾向。(4)只有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才能有效贯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既讲统一、又讲独立,牢牢把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6题:收入分配制度 第6题 在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都以不同形式参与了价值分配,如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试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分析不同制度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质。 【启航提示】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相互联系、但又不同层次的两个问题。科学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认清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本质区别的关键。在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合理性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看到现行分配制度下的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化、扩大化,不但不利于社会公平,还会阻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采取正确措施,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是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两大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2000年考查了所有制结构,7年之后的2007年再次考查了基本经济制度。那么,2002年考查收入分配差距(2002年文理科第35题要求考生分析收入差距这一现象),7年之后的2009年是否会再次考查收入分配制度呢?我们拭目以待。   依据启航对相关理论的全面把握和分析,2009年考生应重点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依据,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2)科学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比较资本主义制度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本质区别。   (3)正确认识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4)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应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相关知识点1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1.必须分清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的分配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2.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使用价值生产的物质要素和基础,与具体劳动一起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2)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创造新价值,它们只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和载体。(3)劳动者是商品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劳动,可以生产出使用价值,同时创造价值。   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发展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确立这一原则的意义在于:一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它们在生产中的贡献决定了它们在分配中的地位和比重,这样各种生产要素就会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流动到效率最高的环节上去;三是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4.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1)“三位一体”的公式:三种“要素”创造三种收入,即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的分配理论。这一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客观存在的假象的反映。它利用这一现象掩盖事物的本质,把按“三种要素”分配说成是三种要素共同创造价值,否认劳动是价值即上述三种收入的唯一源泉,否认利润、利息、地租是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其要害在于否认资本主义剥削。(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本质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和瓜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关知识点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2.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由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最终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一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二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不同企业的劳动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三是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劳动量为尺度。四是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相关知识点3 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1.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行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收入分配矛盾过于突出,影响社会公平,会挫伤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   2.造成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包括:①从历史方面看,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过去存在的部分行业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如垄断性行业)。②从现实方面看,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③从制度建设方面看,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市场体系与机制尚不健全、管理的疏漏和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   3.调节个人收入分配:(1)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相关知识点4 正确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2.先富和共富的辩证关系。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 2009年考研政治20天20题第7题:辩证法唯物论 第7题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同时,在历史转折时期出现多种可能性时,主体对具体道路具有选择性,这体现了人的自觉选择作用。试结合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能动性,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体现了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启航提示】   跨章节考查是近年来哲学部分命题的一个重要趋势,如2008年第34题就涉及了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三个部分的内容。本题的相关知识点涉及哲学中辩证法、唯物论两个部分,同时还涉及了毛泽东思想概论的相关内容,是典型的综合题。   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可以能动地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决定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而人的选择性则体现了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则表明:当我们能科学认识规律,并遵循规律时,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重大胜利,反之则必然遭遇挫折。   2009年考生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角度:   (1)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说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统一的”。   (3)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认识论意义。 相关知识点1 规律与联系和发展   1.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否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是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思维、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相关知识点2 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性。   2.意识的能动性。(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过程。意识的能动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3)人可以能动的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相关知识点3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它的发展是
/
本文档为【20天20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