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0--2011固原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11-28 12页 doc 91KB 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79003

暂无简介

举报
2010--2011固原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 2010——2011年固原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戴成廷 注意:1.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本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请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
2010--2011固原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题 2010——2011年固原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命题人:戴成廷 注意:1.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本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请把所有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每题3分,共12分) 循吏列传(节录) (序)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法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于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①。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②,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兒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节录自《史记●列传五十九》) 注释:①不预贾,指临时评定货物贵贱,不预先定高价。②尺籍,军队里士兵们的记功板,后指军籍。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循吏列传 循吏:遵奉法理的官吏 B.政缓禁止 禁止:制止,不许可 C.班白不提挈 班白:头发花白的人 D.以高弟为鲁相 高弟:才华优异而品评的等次高,“弟”同“第”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嗜鱼,故不受也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子其治事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置杯焉则胶 D.相追之,乃其父也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6.以下材料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侧面说明四位循吏“奉法循理”的一组是 ( ) ①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②百官自正 ③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④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⑤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⑥(石奢)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7.对原文有关内容、作者观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孙叔敖担任楚相后,教化百姓,善于疏导,使上下和睦合作,社会风气良好。为发展经济,他还在秋冬农闲季节劝勉鼓励百姓上山采伐竹木,以便春夏趁溪流涨水时将竹木漂运出山。 B.子产在郑国为相26年,政绩显著,很得民心。他死之时,青壮年都放声大哭,连老人们的儿女也都痛哭不已。 C.石奢在抓到犯杀人罪的父亲后又放掉,是孝的表现;在楚昭王赦免他的父亲后,他又自杀而死,是忠的表现。 D.《史记》首次为“循吏”立传(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大都设“循吏”一目),寄托了作者提倡民主政治和执法爱民、反对吏治腐败的理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成现代汉语。(8分) (1)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2)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7分)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 ①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2分) ②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 ①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饮酒》) ②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③孔子曾对“学”与“思”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1~14题。 逃 离/郭静娟 食堂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说不出的拙扑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夜夜为人们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朝夕相处的同学,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开放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而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趣盎然而去,怀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廖落寞。 想起王维的诗《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人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避现实的喧嚣,终逃脱不了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引用王维的诗《竹里馆》,意在说明只有勇敢、洒脱、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真正逃离生活,求得内心静美。 B.“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正视生活,承受生活的艰难困苦,沉醉于生活,才能使生活变得丰美。 C.作者规劝道:“与其逃离,不如归来。”这“归来”是指经过生活的磨砺,最终回到生活的原来位置。 D.作者认为,生活的寂寞源于内心的寂寞,只有沉醉生活,才不会感到生活的寂寞。 E.文章题为“逃离”,在叙述种种逃离之中,都揭示出生活不可逃离,进而表明“只有正视生活、沉醉生活,才能创造生活美”的中心思想。 12.文中说,“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这“锋芒般锐利”具体指什么?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13.根据文意,分别解释下面两句话含意。(6分) (1)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 (2)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4.文章写对生活的态度,而开头结尾却都写到一棵树的风姿,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读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悟,从不同角度谈谈。(10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传记,完成11—14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 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宁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竞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现代文学展示着现代的人生?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亚•波良纳那里,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 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俗而不是说教。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宁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 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是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一位老农,刚磨完了一把镰刀。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11.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的理由是什么?下面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托尔斯泰的作品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B、托尔斯泰最的作品动人之处正在于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C、读托尔斯泰的作品,你能感觉到他娴熟的手法,优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 D、托尔斯泰的作品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 E、托尔斯泰的作品总是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主题思想,他始终不忘与人民的联系 12.文章既评述托尔斯泰,又点评现代派作家。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3.根据文意,分别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①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②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 14.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归纳作者否定海明威等现代派作家是文学大师的理由。并从这两个方面说一说你喜欢或不喜欢一位作家及其作品。(10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 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1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17、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18、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4分)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__________;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_________;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 19、将下面一个长句改换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原意。(3分)     秉持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的信念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不久之前公开提倡有伦理的市场经济。   答:                                               20、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紧扣主题,表达明确连贯。(4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1) ,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 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拜伦《唐璜》的奋斗热情 歌德《浮士德》的睿智人生。一个读书人,(2) 。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 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 固原二中高三第一次统测语文答题卡 一(1—3),二(4—7),三四(11),五(15-17),(总共3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三11 四11 15 16 17 赋分 3分 3分 3分 3分 3分 3分 3分 5分 5分 3分 3分 3分 答案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1)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班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4分) (2)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4分) (二)诗歌鉴赏(6分) 9、①这首小诗中作者突出了白梅的哪些主要特征?(2分) ②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 ①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 ②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③孔子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④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是相同的。 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选考题(请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打对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 12、(4分) 13.根据文意,解释句子含意。(6分) (1) (2) 14.(10分) 18、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4分)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 ;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 ;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 19、将下面一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     秉持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的信念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不久之前公开提倡有伦理的市场经济。   答:                                                 20、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紧扣主题,表达明确连贯。(4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1) ,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 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拜伦《唐璜》的奋斗热情,歌德《浮士德》的睿智人生。一个读书人,(2) 。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 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 D   2. D   3.B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 4.B(B有禁令就停止)5.D(A前一个“因为”,后一个是介词,用、拿;B前一个表委婉,婉商语气,“还是”;后一个表揣测语气,大概;C分别为句末语气词和兼词“于此”;D均为“竟然”;) 6.C 7.B(“老人儿啼”理解不当,“儿”作状语,“像小孩子那样”。) 参考译文(序)太史公说:“法令是用来指导人民的(手段),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的(手段)。在文德武治不完备的情况下,善良的百姓会感到敬畏而能洁身自好,是因为官吏没有胡作非为。官吏奉公尽职,按照法规办事,同样可以治理好国家,为什么一定要用威猛严峻的手段(对待百姓)呢?” 孙叔敖是楚国的处士,虞丘相把他推举给楚庄王来接替自己。(孙叔敖)担任楚相三个月,施行教化,善导百姓,使上下和睦合作,社会风气淳厚美好,政令和缓宽容,上有禁令下即停止,官吏没有奸邪作恶,盗贼绝迹。秋冬农闲时节就鼓励百姓上山采伐竹木,以便春夏趁溪流涨水时漂运出山。百姓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安居乐业。楚庄王认为钱币太轻,将小的换成大的,百姓使用不方便,都离开他们的生业。市令向楚相报告这种情况,说:“街市混乱,百姓不能安定生活,社会秩序不得稳定。”楚相说:“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市令回答说:“有三个月了”楚相说:“算了。我现在就让它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五天后,上朝的时候,楚相向楚王上奏说:“前段时间换用货币,您认为太轻了,后来市令来说,街市混乱,百姓不能安定生活,社会秩序不得稳定。我请求大王下令恢复原来的钱币”楚王准奏。下令三天。街市就得到恢复,如同原来那样。 子产是郑国的大夫。国家混乱,上下不亲和,父子不和睦。大宫子期向国君进言,任命子产为相国。(子产)上任一年(政绩显著),年轻人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用自己手提东西,儿童不用干犁田耕作的重活。上任两年,集市价格平稳,买卖公平。三年,百姓可以夜不关门,道不拾遗。四年,农民们的耕田农具等可以不天天带回家。五年,士民可以不服兵役,哀葬死者的仪礼不用下令即可做好。子产治理郑国26年后去世,年轻人大声哭号,老年人像儿童那样啼哭。说:“子产丢下我们死了啊!百姓将何处安身?”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凭借才优而品第等级高担任鲁相,遵循法理,不轻易变更法令,文武百官都能自律,品行端正。让领取俸禄的不得与百姓争利,收入多的不得掠去收入少的。有人给国相送鱼,相不肯收受。来人说:“听说您喜欢吃鱼,(所以)我给您送鱼,您为什么不收呢?”国相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接受你的鱼。现在我当国相能自己买鱼吃,如果贪受你的鱼而被免职,谁还会给我送鱼呢?所以我不收你的鱼。” 石奢是楚昭王时的国相。他为人廉洁正直,不阿谀奉承、避祸自保。一次,他到县里巡视,路上有个杀人的人,国相(派人)追捉他,那人竟是他的父亲。他放掉自己的父亲,回到官署让手下人将自己捆绑起来,派人告诉楚王:“杀人的是我父亲。如果以治父亲的罪来为自己树立政绩,那是不遵孝道的;如果废弛法令纵容罪犯,那也算不上忠臣。我应该处死罪。”楚王说:“没有追上罪犯,不应承受罪过。你还是去办你的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执行君王的法制,不是忠臣。君王赦免他的罪孽,是您的恩惠;服罪而死,是我的职分。”石奢于是不受君命,自杀而死。 (二)诗歌鉴赏 9、①耐寒,清高,报春(答对一点不给分,答对两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2分) ②衬托,以冰雪林衬托梅的坚毅;对比,以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其高洁守志 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愿留清气满人间的高格远志。 (三)默写(10分) 10、①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AC (选对一个得2分、两个得5分) 12、磨难、虚幻、愿望破灭、失落和寂寞。(4分) 13、(1)人们不懂生活的真谛,逃离生活,幻想生活,最终还得回到生活的原来位置,脚踏实地地生活。(3分) (2)要正确地对待生活,由逃离生活转向沉醉于生活。(3分) 14、前后照应,引发对生活的思索,点出“正视生活,沉醉于生活,才能使生活丰美”的中心思想。(4分)谈感悟(略)(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的理由是①托尔斯泰的作品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②托尔斯泰的作品能够净化人的心灵。③托尔斯泰的作品总是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主题思想。④托尔斯泰始终不忘与人民的联系。所以AC有误(5分) 12、对比(答“比较”或“反衬”也对1分),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追求,(1分)使文章内容更鲜明突出,(1分)从而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师。(1分) 13、①有段时间曾经怀疑最初的认识,现在终于明白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3分) ②许多作家生活在人民中间却不知道文学应该为谁服务。(3分,大意对就给分) 14、①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或“充满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②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或:只注重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4分)谈作家作品言之有理即可(6分) 15、(3分)D。(饶有兴味:很有兴味。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未可厚非: 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水乳交融: 交融:融合在一起。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16、(3分)D。17、(3分)B。 18、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曹雪芹的梦中泪(4分) 19、赵晓是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他秉持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的信念,不久前公开提倡有伦理的市场经济。(3分) 20、(1)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2)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4分)
/
本文档为【2010--2011固原二中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