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建筑设备工程论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0-11-29 4页 doc 80KB 4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6345

暂无简介

举报
建筑设备工程论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地理教育资料:如何在地质地形图上判断地质结构——由一道地理题引发的思考 建筑设备工程论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大量探索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到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以及“燃气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这是一个面向21世纪新的专业学科。新专业的课程体...
建筑设备工程论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地理教育资料:如何在地质地形图上判断地质结构——由一道地理题引发的思考 建筑设备论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大量探索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到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上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以及“燃气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这是一个面向21世纪新的专业学科。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与等都需要进行改革,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1人才培养目标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看,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基本技能和创新、应变、竞争、学习等综合能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这个专业包含的工程种类较多,有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燃气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工业动力工程等十几种。从市场调查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应培养从事现代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特殊用途建筑环境与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组织、调试、运行管理以及相关设备研制和建筑节能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去其他高校调研以及参加相关会议等方式,收集了多个知名院校近几年的专业教学计划,吸取了有益的经验,然后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在力求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同时,认真修订了我校该专业的教学计划,以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从培养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入手,设置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时,全盘地进行了规划,既考虑到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顺利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虑到学生毕业以后能继续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并且提高其各方面素质。      2专业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建设,是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课程模式的改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2.1课程体系框架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新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公选课及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其中理论课总学时2656学时,必修课2272学时,占85.5%。选修课384学时,占总学时的14.5%。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共36周。   在确定新的课程体系框架以及课程设置时,还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淡化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结构层次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所存在明显的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时综合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能力和特殊环境及其设备的研发能力;②加强工程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在具有设计能力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③将传统的专业外语教学改为双语教学,综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听力及专业外语水平;④开设了《安装工程预算》课程,使学生熟悉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及其应用方法,掌握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使学生熟悉招投标领域的工作;⑤开设了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专业基础课,加强了专业基础。 2.2新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⑴以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构建理论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一环。首先, 应该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另外,在强调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决不意味着对理论教学的忽视,而是在某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为此,从培养目标出发,以实用为目的,着眼于整体优化,明确了各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边界,改善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横向分工合作、纵向衔接贯通整体优化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旧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而设置课程的方法,科学合理地重新编织知识链,较好的处理了教学内容的衔接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课程改革中充分考虑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紧密结合,两者相互独立,自成一体,同时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理论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设有实验、课程设计、技术实践等实践课程。此外,在理论课程中也穿插实践课,如管道工程技能训练、制冷与空调技能训练等。   ⑵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设置课程时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将实践课程体系分为实验与检测、技能训练、实习和设计四个方面,使其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验室与现场相结合、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实践课程体系。   其中,实验与检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系统的设备性能、系统效率及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仪器使用及数据的处理方法,逐步实现由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技能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各项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钳工和焊工的基本操作要领和方法,熟悉单体空调、中央空调的构造,熟练掌握其安装、常见故障的处理及维修方法。实习是岗前训练的主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现场工作的实际感受和经验,培养其工程意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按照培养目标提出的素质要求,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为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并贯穿于入学至毕业全过程的始终,不仅在理论课程与工程实践课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而且依据教育的全时空性和素质教育重在养成的思想,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原则下,科学地安排课外学习与活动,并将课内教育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养成适应未来职业生活必备的基本素质。   ⑷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   在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其专业知识面,提高其专业综合素质,使他们能成为社会需求日益增加的复合型人才。      3实验教学课程设置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程中有关内容的验证,是其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发展,必须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而实验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1设置的依据与目的   设置实验课程时,应依据全国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总体框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培养目标进行。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最终应达到的要求是:掌握最常用的实验测试技术,具有熟练使用测试设备及测试仪器、仪表进行室内环境及设备测试、调试的能力;能独立地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和仪器以及测定方法进行实验,取得相关的实验数据后能熟练地进行数据处理。   3.2设置   表1是主要专业实验课的设置方案,其中大部分是综合性实验。另外,专业实验室还定期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让他们根据课本的所学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对于以前开设的单一的专业实验,学生往往只留下有关课程的某一概念和原理的印象,而不能获得与此相关的知识系统和完整的智能结构,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在进一步掌握专业课基础理论时能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完成系统的综合测试,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4、教学模式      课程是对学校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体安排与初步设计,其主要特征是方案性或设计性,方案的实施和落实则要靠有效的教学活动,因此,探索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是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强调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依据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4.1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主要是研究创造实际工作环境,完成实际工作任务,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即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   4.2情景教学方法   是指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是比较经济而又实用的方法。   4.3多媒体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和学都发生了变化,在有限时间内进行高信息量的形象化教学变成了现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高校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还应在许多教学环节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我专业学生在大一的下半年安排了一周的认识实习,通过对现场工程内容的感性认识,来培养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知道日后应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来解决哪些现场问题,借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学以致用。在大三的下半年安排了生产实习以及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书本上所学不到的,对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供热工程》、《暖通空调》等课程还安排了相应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不但能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运用,而且能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有宽广的服务领域,我们应努力探索怎样培养学生依托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来开拓新的产业,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定得太呆板,要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总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要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炎锋等. 依托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5(4):47-51   [2]刘艳峰等.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本科生培养模式期望调查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96-99   [3]吴雪峰. 我国“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12):51-52
/
本文档为【建筑设备工程论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