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实验室安全论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实验室安全论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2010-11-30 4页 doc 77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4891

暂无简介

举报
实验室安全论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地理教育资料:如何在地质地形图上判断地质结构——由一道地理题引发的思考 实验室安全论文: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摘要:本文对理工科高校各类实验室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主要从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制定安全急救训练及措施、废液的管理、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等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人为;物理;完善      在理工科高等院校实验室内使用的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对具有易燃易爆压力容器和物品、具有放射性和辐射物质...
实验室安全论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地理教育资料:如何在地质地形图上判断地质结构——由一道地理引发的思考 实验室安全论文: 高校实验室的探讨 摘要:本文对理工科高校各类实验室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主要从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制定安全急救训练及措施、废液的管理、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等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人为;物理;完善      在理工科高等院校实验室内使用的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对具有易燃易爆压力容器和物品、具有放射性和辐射物质等危险品的管理尤为重要。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巨大损失,也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因此,针对理工科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核心内容是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人身伤害、仪器设备损坏和环境破坏事件的发生,从而达到对人、财、物及环境的最大保护。因此,分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引起因素,总结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建立应急处置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不安全因素分析   实验室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环境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物理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则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   1.环境因素   不安全的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物理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造成事故。   (1)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品   一般理科类学校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药品大多数都是易致毒危险品,加之个别实验中也存在剧毒或易爆物品,若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2)易燃、易爆气瓶和压力容器   气瓶和一些压力容器存在于大多数实验室中,若不定期检查,加强防范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极易导致火灾和爆炸。   (3)放射性物质   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具有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实验室逐渐增多,因此对这类物质的防范更应加强。   (4)化学污染   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未经高温焚烧或不深埋的实验动物,导致病毒传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   2.物理因素   物理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热源、辐射源等因素引发的事故。   (1)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事故分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原因是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特种设备的使用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防护措施不当引起的事故。   (2)电器火灾   部分高校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乱搭乱接等现象,极易引起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   (3)压力容器   实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未固定、易燃和助燃气体放置在一起;一些实验室也存在部分高压容器,如:高压灭菌锅、高压釜等容器。如这些压力容器使用时不慎泄漏或操作不当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   (4)渗漏水灾   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分布安排不够合理,一些精密仪器或化学药品实验室安放位置靠近窗户,当一时疏忽,忘关窗户造成雨水飘散;或是上一层实验室忘记关闭水龙头,造成屋顶渗漏,损坏下层实验室仪器的现象发生。   3.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指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导教师,思想上麻痹大意,生活上精神不佳,能力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等。   (1)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由学校办公室或保卫处负责牵头,但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非常丰富,不止是简单的防火和防盗,还涉及一些专业技术防护、防范知识,若这些高校没有专门的部门、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完善,就会造成许多管理漏洞、盲区、责权不清晰等巨大隐患。   (2)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在实验课程前,教师都会对实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经常是流于形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未真正重视。此外,当发生事故后,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不能使事故消灭或减免到最小,从而避免酿成大的事故。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   1.健全和完善安全   实验室是进行各种实验教学及科研的场所,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实验室安全,必须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安全应急预案、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压力容器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放射性防护管理制度、实验室“三废”处置管理办法、易燃、易爆及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定期安全排查制度等。   在各种安全制度中,尤其要搞好岗位责任制的建设,明确岗位分工及责任,实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责任制。要求每位实验室教师和学院签订安全责任书,保证实验室安全。若无明确、严格的安全责任制,会产生推诿、扯皮、拖拉等现象,致使人为不安全因素大大提高,许多安全隐患由此而生。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才能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感,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有了好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还要设立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化学废液等的管理与监督,这样可使实验安全工作做到制度“上头有人抓,下头有人管”,上下协调一致,一管到底,从体制上完善实验安全工作管理机构,为学校创建安全稳定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设立实验室安全顾问小组,作为主管实验室安全工作部门的专家指导机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组成员应在物理、生物、化学、卫生、及安全方面的专家所组成。他们的任务是为全体教职员工、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顾问小组可以从专业上成为各教学和科研单位的“智囊团”。这支由专家组成的小组可以弥补主管部门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员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对合理的整改措施, 为进一步建设好安全实验室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2.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在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还必须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按美国海因里希灾害理论模型,从产生事故的原因来分析,不安全环境是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不良管理是事故的基本原因,则人的不安全行为而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大小事故的结果都可能造成生命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阻断事故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要对不安全环境因素进行整改,确保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安全稳定。二是在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明确奖惩制度,做好岗位安全培训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掌握安全操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进行必要的人事安排,重要岗位要配备业务熟练、安全意识强、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   3.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为以防万一,有必要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准备,在有情况发生时,能够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在实验室必须配备一般治疗伤害的药品和急救箱,并制定安全急救措施,对相关的实验人员进行急救训练,以便在实验人员受伤或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地进行合理的急救处理。 预案需对各实验室可能面临的具体安全危险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置。一般伤害包括:化学灼伤、烫伤、烧伤、创伤(割伤)等;针对防火的预防和处置;一般化学品中毒的处理,如呼吸道吸入、误服、皮肤接触等方面;对触电事故的急救。   4.废液和废弃物的管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扩大,实验室废液和废弃物也不断增多。这里所指的废液是实验产生的,含有对环境或人体有害元素的,不能直接排放到下水道的物质。高校实验室里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废液和废弃物,且种类繁多,分散放置。如果每个实验室各自对实验产生的废液分类处理的话,在设备、人力、时间等方面都可能有困难,所以建议各实验室根据废液和废弃物的种类,统一回收到废液桶里,由相关部门定期回收后,统一处理。   在存放废液的时候,若不对废液进行分类存放,废液之间有可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及其他事故,所以在存放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统一使用规定类型的贮存容器;   (2) 根据废液量和类别进行分类存放;   (3) 废液回收桶或瓶应注明废液种类、主要成分、存储时间等信息;   (4) 废液严禁混合贮存,以免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造成事故;   (5) 应用封闭容器存放,防止挥发产生气体逸出;   (6) 要放在指定的场所,应避光、远离热源,以免加速化学反应,且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7) 收集者应记录各实验室收集的废液种类、数量、时间;   (8) 废液处理后,应确认处理物达到安全排放后,方可排放。   5.完善激励机制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繁琐、繁重、细致和长久的,且不易看出效果。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不可少的。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势必增大广大师生的安全责任感。同时可以加大实验室安全奖惩信息的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使实验室安全工作深入人心。   6.加强实验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自古以来无数血的事实归结成的教训。预防工作,教育为先。首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把安全教育纳入新生的入学教育,启动实验室安全培训准入制,并将培训及其考试制度化,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对进入实验室实验的学生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培训,将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纳入实验考核的范围,并给以学分承认,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重视度。安全教育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上至国家的安全法规,下至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实验室的有关安全制度、实验操作规程及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药物等均可是安全教育的内容。   其次,各院系与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院系主管领导又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势必加强各层次人员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识;充分发挥领导的示范效应和权威效应,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行安全教育,倡导安化应成为高校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事故分析等方式来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 ,24(11):130~131   [3]张世铭,刘淑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6,5:102~103   [4]刘桥阳,张业明.对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9):49~51   [5]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3:162~163
/
本文档为【实验室安全论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