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

2010-12-03 9页 pdf 580KB 11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8343

暂无简介

举报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 李 书 源 年 , 西方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 用武力打开 了中国的大 门 。 作为清政府的最高决策人和反英侵略斗争的最高组织者和指挥者 , 道光皇帝对于鸦片战 争的重要影响 自不待言 。 剖析道光皇帝在鸦 片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 态度与举措 , 不仅有助 于正确地评价这位身历两个历史时代的封建君主 , 而且对理解整个晚清对外政策的演变也会 有某些启示 。 清王朝 自嘉庆后 已走上了穷途末路 , 而此时的西方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潮流 巨变之中 。 “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 李 书 源 年 , 西方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 用武力打开 了中国的大 门 。 作为清政府的最高决策人和反英侵略斗争的最高组织者和指挥者 , 道光皇帝对于鸦片战 争的重要影响 自不待言 。 剖析道光皇帝在鸦 片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 态度与举措 , 不仅有助 于正确地评价这位身历两个历史时代的封建君主 , 而且对理解整个晚清对外政策的演变也会 有某些启示 。 清王朝 自嘉庆后 已走上了穷途末路 , 而此时的西方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潮流 巨变之中 。 “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 。 ①为了打开中国这个 广裹市场的大门 ,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起 , 英国资产阶级开始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 。 罪恶 的鸦片贸易给中国人 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 而英国资产阶级却大发 横财 , “ 捞到十分可观的收入 。 ” ②输毒与禁烟成为中英之间的主要矛盾 。 道光继位后 , 即遇到棘手的禁烟问题 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鸦片侵略面前 , 他坚持了严 禁的立场 。 即位伊始 , 道光即重申了禁烟法令 “ 凡洋船至粤 , 先令行商出具所进黄埔货船并 无鸦片甘结 , 方准开舱验货 。 其行商容隐 , 事后查出加等治罪 。 开馆者议绞 , 贩卖者充军 , 吸 食者仗徒 。 ”次年 , 诏令海 口 严拿烟贩 。 三年 , 又订立各级官吏失察鸦片条例 , 规定 “ 嗣后如 有洋船夹带鸦片烟进 口 , 并奸 民私种罄粟煎熬烟膏 , 开设烟馆 , 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 , 如 能 自行拿获究办 , 免其议处 , 其有得规故纵者 , 仍照旧 例革职 。 若止系失于觉察 , 按鸦 片多 寡 , 一百斤以上者 , 该管大员罚傣一年 , 一千斤以上者 , 降一级留任 , 五千斤以上者 , 降一级 调用 。 武职失察处分 , 亦照文职画一办理 。 ”③ 年 , 又令官员议奏禁种婴粟 、 私熬土烟的方 法 , 并严伤广东地方官将鸦片来源断绝 , 以尽根株 。 但是 , 由于政治的腐败 , 这些诏书收效不 大 , 鸦片烟毒的泛滥并未得到禁遏 部分官员对禁烟失去信心 。 年 月 , 太常寺卿许乃济 上奏要求驰鸦片进 口 之禁 , 允许以药材名目纳税进 口 。 道光不为驰禁说所动 , “拒绝征收一项 必定会礴着人 民堕落的程度而增大的税收 · ” ④他支持朱醉 、 许球 、 袁玉麟等禁烟派“ 谨守旧 章 ” 、坚持禁烟的意见 , 谕令两广总督邓廷祯将粤口漏银入烟的种种弊端“ 悉心妥议 ” 、 实力堵 塞 , 此后又一再 申令 , “ 采取了非常措施 。 ” ⑤在道光的严厉申伤与督促下 , 广东的禁烟活动有 所开展 。 年初 , 贩运鸦片的快蟹 、扒龙大部分被摧毁 。 月 , 邓廷祯遵旨传谕英国驻广州 商务监督义律 , 将泊在伶仃洋等处的夏船概行遣令回国 。 月 , 又下令驱逐九名英国鸦片商 人 。 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英国鸦片贩子查顿在给他的同伙的信中“ 不得不作这样的报 告 由于当局的防范森严 , 洋药市场每况愈下 ” ⑥ 年 月 , 鸿炉寺卿黄爵滋上《严塞漏厄以培国本折 》, 提出“ 重治吸食 ”法 , 道光谕令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发交盛京 、 吉林 、黑龙江将军和各省督抚议论回奏 。 至 月 , 共有二十九人奏复 , 其中二十一 人反对 , 八人赞成 。 尽管赞成者人单势孤 , 道光仍旗帜鲜明地支持了他们的主张 。 黄爵滋提出 重治吸食后 , 道光立即要求各大员“ 妥议章程 , 迅速具奏 。 ”使严禁主张产生了巨大影响 。 ”奸 徒闻有论死之法 , 莫不魄悸魂惊 。 不特开馆兴贩之徒闻风远窜 , 并吸食者亦恐性命莫保 , 相率 改图 ”⑦显示 出道光对严禁主张的重视 。 在议复期间 , 道光多次谕令加紧查缉鸦 片 , 奖惩 日 益严明 月 , 降旨将吸烟太监李秋澄枷号两个月 , 满限后发往黑龙江给兵丁为奴 。 月 , 破 格提升查拿鸦片有功的官吏李遇享 。 月 , 将步军统领衙门拿获的吸烟官吏革职 月 , 奖摺 收缴烟土最多的湖北汉阳知县郭戴衰 , 并将“赴尼僧庙吸食鸦片烟 , 实属藐法无耻 ”的王公奕 责 、溥喜革爵 , ⑧首倡驰禁的许乃济也被勒令降职休致 。 这一系列行动表明 , 道光站在了严禁 派一边 , 已准备实行严禁政策 。 道光对严禁派的支持不是偶然的 。 年后 , 驰禁主张虽然不再有人提起 , 但也没人提 出更有成效的禁烟方法 , 鸦片输入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抑制 。 如何采取一种新的禁烟措施 , 始终是道光所考虑的一个问题 他感觉到 , “ 鸦片烟流毒内地 , 传染渐深 , 总 由各该省地方官 因循懈忽 , 以致殆患养奸 。 ” ⑨而官吏的因循 , 不外乎或贪贿包庇 , 或本身就是吸食者 , 正如 林则徐所指出的那样 “衙门中吸食者最多 , 如幕友 、官亲 、 书办 、长随 、差役 , 嗜鸦片者十之八 九 , 皆力能包庇之人 , 若不从此严起 , 彼正欲卖烟者为之源源接济 , 安肯破获以断来路 ” ⑩ 严禁派指出了吸食者众是烟毒不清的根源 , 官吏嗜烟包庇是禁烟难以深入的症结 , 分析了鸦 片带来了国弱民穷 、财暇兵旅的恶果 , 提出了新的根治措施 , 自然引起了道光的共鸣和重视 。 在奏复禁烟章程的同时 , 林则徐等人 已在两湖地区开展了禁烟活动 , 短期内就取得了重大成 效 ,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收缴烟土一万八千余两 、烟具四千三百余件 这一成绩不仅攻破了 反对派对严禁措施的种种非难 , 而且从实际上向道光证明 “ 民情非不畏法 , 习俗大可转移 全赖功令之森严 , 始免众心之涣散 。 ” 使道光认识到 “ 果能振刷精神 , 实心查办 , 自可渐有 实效 ” ⑩他不仅坚定 了严禁的信心 , “ 决心以严厉手段对付吸食者 ” ⑩而且属意于严禁派 , 准备启用严禁派主持禁烟 。 他在林则徐的一份奏折上朱批 ”凡事若能如此 , 有何不可挽回 。 联惫在言外 , 卿其善体联心 , 决意勉为之 ” 尽 年 月 日 、 道光命林则徐入京粼见 林则徐到京后 , 道光对其礼遇殊隆 , ’ 特赐紫 禁城内骑马 , 乘肩舆 。 八 日之内连续召见八次 , 被视为“ 国初以来未有之旷典 。 ” ⑩君臣二人详 细地讨论了禁烟问题 道光不仅采纳了严禁派重治吸食的主张 , 也吸取了某些反对派提出的 “ 严海 口 之禁以杜其源 ”的正确见解 , 将禁烟方针调整为重治吸食与禁绝来凉并重 、 以禁绝来 源为首务 月 日 , 道光颁给林则徐钦差大臣关防 , 节制粤省水师 , 赴广东查禁鸦片 , 从 而掀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最新一页 在临行前 ,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 不为遥制 ” , 给以充分的信任 在各省议复奏到后 , 道光谕令军机大臣等讨论制定新的禁烟章程 , 在制定 过程中 , 穆彭阿等人企图将鸦片罪名“从轻 ” , 被道光制止 。 在道光的监督过问下 , 清政府于 年 月颁布了《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 》, 这一条例把严禁派的主张法律化 , 是百余年来清 政府的一个最为彻底的禁烟法令 , 推动了禁烟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 年 月 , 林则徐来到广州 他按照道光“ 务永杜来源 ”的指示 , ⑩采取了销烟与断源 双管齐下的战略 。 对林则徐采取的各项禁烟措施 , 道光都给予充分的支持 在发给两广总仔邓 廷祯的上谕 中道光说 ”卿等同钦差大臣林则徐能合力同心 , 除中国大患之源 , 不但卿能愁 ’ 赏 , 即垂清史册 , 联之光辉岂浅鲜 而生民之福 、政治之善 , 又非浅鲜 谅卿等亦不烦淳淳告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诫也 , 勉之勉之 ⑩在林则徐谕令外商缴烟的谕贴上 , 道光朱批 “ 联心深为感动 , 卿之忠君 爱国 , 皎然于域 中化外矣 。 ” ⑩林赴粤后 , 穆彰阿 、 琦善等人制造流言蜚语 , 对林则徐 中伤攻 击 。 道光表示 “ 林则徐 、邓廷祯等皆联亲信大臣 , 界以重任 , 现在查办鸦片正在吃紧之时 , 断 不可因群言淆惑 , 稍形懈驰 。 ” 不为流言所动 。 林则徐不负委任 , 迫使鸦片贩子交出鸦片二 万余箱 。 缴烟结束后 , 道光称赞“ 所办可嘉之至 ” , 下令将林 、 邓交部从优议叙 。 月 , 林则徐遵 照道光的谕令 , 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滩全数销毁 。 禁烟运动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沉重地打击 了英国殖 民主义者 。 这一胜利的取得 , 固然有林则徐的杰出贡献 , 但与道光的支持 , 特别是其 任人得当是分不开的 。 道光不顾多数官员的反对 , 确立严禁政策 , 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主 持禁烟 , 为林则徐的活动提供了基本条件 , 在这一基础上 , 林则徐以高度的爱国热忱把禁烟 运动推向了高潮 。 因此 , 不应把道光的决策与林则除的禁烟活动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 这一点 , 马克思曾有过精辟的论述 , 他说“ 中国政府在 年 、 年和 年采取了非常措施 。 这 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 、焚毁走私的鸦片 。 ” 年 月 , 英国正式发动了侵华战争 。 月 日 , 定海失陷的奏报传到北京 。 道光立 即谕令将有守地之责的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及提督祝彪革职 , “ 著邓廷祯选派闽省大员 , 带领 舟师 , 星飞赴浙 。 无论夷船在于何处 , 会同浙江水师 , 合兵会剿 , 以期一鼓成擒 。 ”同时又令伊 里布“ 遴派带兵大员 , 拣选水师数千 , 预备调遣 ” 月 日 , 又指示杭州将军余明保“ 星夜 赴乍浦海 口迎接 , 相机堵剿 ” 并训示方略说 “英夷沿海滋扰 , 所恃船身坚大 , 枪炮便利 。 我 军水战骤难战胜 , 不若诱之登陆 , 可期聚而歼旗 。 ” ⑧ 月 日 , 在接到英船北上天津的奏报 后 , 道光谕令琦善 英船“倘驶进天津 , 求通贸易 , 如情词恭顺 , 该督当告以天朝制度 , 向在 广东互市 , 天津从未办过成案 。 ⋯⋯断不能据情转奏 , 以杜其靓凯之私 。 倘有莱鹜情形 , 即统 帅井兵 , 相机剿办 ” ⑩对邓廷祯奏报保卫厦门一事 , 也有“所办甚好 ”的朱批 , 并赏摇有功人 员 。 这些行动表明 , 在定海失陷后的一段时间里 , 道光还是准备抵抗侵略的 但是在英军逼进 大沽后 , 道光却谕令琦善 “ 如该夷船驶至海 口 , 果无莱替情形 , 不必速行开枪开炮 。 倘有投 递字贴情事 , 无论夷字汉字 , 且肠将原察进呈 。 ”函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道光的这一变化 , 论者多归之于道光的昏碳或干脆称之为妥协投降 。 这种结论不仅失之 笼统 , 而且与事实不符 实际上 , 道光的变化是受其一贯的“ 不失体制而免衅端 ”的外交方针 影响的结果 。 这一方针是当时清统治 日益衰败 、危机四伏的产物 。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统治 不稳 , 国际空虚 、财政拮据 , 军队腐化 、武备废驰 , 这些因素使道光不敢轻言战事 、 对边衅十分 敏感 , 惟恐外患内祸交并 。 而传统的夷夏观念又使他不肯放弃或改变体现惟我独尊 、天朝上国 地位的体制 道光的外交方针有值得肯定的一面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极力打开中国大门 、进 行殖民掠夺的情况下 , 对体制的坚持 , 一定程度上有保护国家主权和 民族独立的作用 而对 边衅采取审懊的态度 , 也未必无可取之处 但是究其实质 , 这一方针却是落后的封建大国“ 由 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 , 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 自 己 ”的反映 , ⑩是以与“外界完全隔绝 ”来“保存旧中国 ”⑩的一个消极被动的方针 在资本主义 东侵势不可免的情况下 , 道光既无力革新政策以增强抵抗力量 , 又不愿顺应世界潮流 , 放弃 惟我独珍的体制观 , 调整具体的对外政策 , 这就使保体制与免衅端难以两余 在广东禁烟活 李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动的初期 , 道光表现得 比较谨慎 , 几次提醒林则徐 “ 不至肇开边衅 ” 。 但后期的态度却 日趋强 硬 , 甚至有 “ 联不患卿等孟浪 , 但戒卿等不可畏思 ”之谕 。 ⑩这种强硬 , 并非是道光改变了不准 肇开边衅的立场 , 而是不谙形势所表现出来的虚骄 , 根本没有虑及禁烟有可能转化为战争 。 而一旦战争爆发 , 侵略者长驱直入 , 道光又退 回到原来的外交方针上来 , 试图消饵衅端 , 在 不失体制的情况下罢战息兵 。 定海失陷后 , 朝中的主和派趁机对林则徐大加攻击 , 更使道光 相信 , 是林 、 邓办理不善而启衅 , 对林 、邓的支持随之动摇 。 于是 , 道光转战为抚 , 决定采取羁 糜政策 。 在琦善与英军一番交涉后 , 道光于 月 日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 , 赴广州与英军继 续谈判 , 同时下令将林则徐 、邓廷祯革职查办 。 由抵抗转向羁糜 , 是道光重大的决策失误 , 使清政府失去 了利用 战争初期英 人势单 力 孤 、兵力分散的特点组织抵抗的有利机会 。 对林 、 邓的罢默 , 使抗英斗争失去了真正的领导 力 量 , 这在一定程度上 已经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 但从性质上看 , 羁糜政策还不同于妥协投降 。 对 英国侵略提出的割地 、赔款等要求 , 道光都严加拒绝 , 对英军也保持了一定的警惕 。 天津谈判 期间 , 道光多次谕令沿海督抚“ 督伤防堵及地方文武各员 , 留心了望 , 严加守御 。 倘驶入 内洋 , 竟敢入 口 登岸 , 即著开枪开炮 , 相机痛剿 。 ” 英军南下后 , 道光又 谕令 “ 其应布置严密之 处 , 仍不可稍形松懈 , 是为至要 。 ” 。 广州谈判开始后 , 随着英军侵略意图的明显化 , 道光又重新确立 了抵抗政策 。 道光转抚 为战 , 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 自 年 月 日谕告中外开始 。 实际上 , 从琦善赴粤后 不久 , 道光的态度就有所变化 由于伊里布与英人交涉归还定海毫无结果 , 道光感到侵略者 并不象他想象的那样易于满足 , 开始有所警惕 。 年 月 日 , 道光在发给伊里布的廷 寄中表示 “ 倘粤省查办不能妥协 , 或该夷意在寻衅 , 其势万不能已 , 彼时应调何处弃兵 , 著 伊里布一面檄调 , 一面奏闻 , ” ⑩ 月 日 , 道光谕令琦善 ”夷情厄测 , 包藏祸心 , 已非一 日 彼欲肆无厌之求 , 我当有无虞之备 。 著琦善详加体察 , 密行侦探 , 一面与该夷 目善议敢兵 , 一面整伤队伍 , 遴选将弃 。 枪炮务必得力 , 船只必堪驾驶 , 妥为布置 , 毋 省疏虞 。 ”匆次 日又指 示琦善 “ 如有不得不攻剿之势 , 则兵贵神速 , 不可稍有迁延 , 坐失 良机 ”。 ⑩同时令沿海各省 备战 这表明 , 在广州谈判开始时 , 道光已采取了备战与羁糜的两手政策 。 随着广州谈判中英国侵略者提出的条件 日益苛刻 , 道光主战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 月 日 , 琦善《英情 日渐迫切现在筹办折 》奏到 , 道光当即表示 “ 匪待地方不能给予尺寸贸易 , 即烟价亦不可允给分毫 ” , 同时调集湖南 、贵州 、 四川兵丁 , 进行战争准备 。 又指标琦善 一面 与之论说 , 多方羁糜 , 一面妥为预备 , 乘机攻剿 。 ⑩这时道光心中的羁糜 已仅仅是牵制侵略者 的一种手段 , 明显地把重点放在了抵抗上 。 琦善屈服于侵略者的压力 , 奏请允许英人于厦门 、 福州两地通商 年 月 日道光接到琦善的这份奏折后 , 不仅决心以武力抵抗侵略 , 也 对琦善对侵略者的妥协让步十分愤慨 , 朱批“ 不值寓目 ” , 并加急驰谕琦善即刻中止谈判 , “ 倘 该逆夷驶进 口岸 , 即行剿办 ” , 并表示“ 联志已定 断无游疑 。 ” ⑩这份上谕标志者道光抵抗政 策的再度确立 对道光的这一系列谕令 , 琦善拒不执行 , 他惟恐备战会激怒侵略者 , 有碍和 议 , 致使广州“ 没有任何有组织的防御系统 , ” ⑩英军趁机攻占大角 、 沙角炮台 。 此后琦善更是 变本加厉 竟搜 自同意割让香港 。 月 日 , 大角 、 沙角失陷的奏报到京 , 道光发 旨严责琦善 的投降行径 , 谕告中外 , 要对侵略者“ 痛加剿洗 ” , 又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 , 率兵赶赴广东抗 击英军 , 不久 , 又将琦善革职拿问 。 道光 由羁康转向抵抗 , 同禁烟时期的强硬一样 , 也包含着不甘天朝上国的威严受到损害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这一 自大虚骄的因素 道光相信 , 虽然英人船坚炮利 , 但陆路交锋却无能为 。 这是他敢于抵抗 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 这里已伏下了再度动摇的隐患 。 但是 , 在侵略者肆其贪欲 、琦善一意妥 协的情况下 , 道光改变羁糜方针 , 再度确立抵抗政策 , 使中断了的抗英斗争得以继续 , 仍然 具有积极意义 。 道光转抚为战 、 命将出师后 , 态度 日趋坚决 。 年 月 , 他颁旨以抵抗派大员裕谦为钦 差大臣赴浙江攻剿 。 月 , 以观望迟疑 、庸儒无能的罪名将主和派的重要人物伊里布革职 , 同 时又谕令奕山兼程前进 , “ 到粤后会集各路官兵 , 一意进剿 , 歼除丑类 , 设法擒渠 , 必使该逆 片帆不返 。 ” ⑩并向广州增派了兵力 但是 , 广州战役不仅没能象道光期待的那样 ”全将该夷驱 逐 , 各地尽行收回 ” , ⑩反而签订了屈辱投降的《广州和约 》 这次战役的失败 , 不能完全归咎 于道光 , 由于琦善的妥协投降 , 虎门已被英军占领 , 广州门户洞开 。 在这种情况下 , 奕山等人 不顾敌强我弱 、清军 已处守势的现实 , 盲目浪战 , 希图饶幸取胜 , 同时又奉行“ 防民甚于防寇 ” 的反动方针 , 结果一败涂地 , 应负主要责任 不仅如此 , 奕山等人为了掩盖兵败投降 、纳贿求 和的丑行 , 竟然饰败为胜 , 编造一个英人乞抚恳恩的弥天大谎上奏 。 导致了道光对战局判断 的严重错误 。 在接到奕山的奏报后 , 道光认为“ 既经惩创 , 以示兵威 ” , 战事已经结束 , 遂批准 恢复广州的中英贸易 紧接着又下令各省撤回所调防兵 。 这是道光第二次重大的决策失误 , 致 使抗英斗争再度中辍 。 这次失误 , 除了奕山等人的欺朦外 , 道光本人的自大虚骄也是重要的 原因 。 广州战役后 , 闽浙总督颜伯熹上折揭露奕山谎报胜利 , 但道光对此并不重视 , 仅以“ 所 闻与所奏迥异 ”妻广西巡抚梁章矩察明回奏 梁的回奏虽然含糊其词 , 但也指出访察情形与廷 寄所开“ 并无歧义 ” , 透露出英人的“乞抚 ”有可疑之处 。 然而道光仅批一“ 览 ”字了事 原因即 是他认为已示兵威 , 而且“夷情安贴 , ”应先威后德了 对于撤退防兵 ,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 但道光固执己见 , 自以为是 , 根本听不进去 。 盲目虚骄使道光根本不了解中英的实际形势 , 腐 朽官员的欺骗又使道光了解不到战局发展的真相 , 这样必然会导致决策的错误 。 年 月 , 英军再度北上 , 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 。 道光匆忙停止撤兵 , 严伤沿海各 省严防 但事机已失 , 措手不及 , 沿海各省的战事组织和指挥均不得要领 , 更有一班怯儒将领 官吏望风而逃 , 至 月初 , 定海 、镇海 、 宁波等地相继失守 为挽回局势 , 道光再次命将出师 , 任命奕经为扬威将军 , 驰赴浙东发动反攻 。 结果同广州战役一样 , 也是一败涂地 , 溃不成军 。 浙东战役的失败 , 是道光由抵抗走向妥协的一个转折点 这次战役是道光在鸦片战争中组织 的最大的一次抵抗 , 动用的军队除当地的防兵外 , 由外省调入的就有一万一千多人 , 寡集乡 勇二万余人 , 支用晌银一百六十余万两 , 不可谓没下决心 为了战役的胜利 , 道光一再告诫奕 经“布里周到 , 万勿性急 ” , 计出万全 , 谋定后动 ⑩并表示不为遥制 , 一 以免掣肘 然而 , 这些 动力并未带来他引领东南 、 日夜企望的捷音 , 抵抗的信心也因之动摇 如果说在广州战役后 , 道光还认为虽然在海上不能与侵略者争锋 , 但在陆上 尚可一决战阵的话 , 那么浙东战役后 , 在道光看来 , 无论海上陆路 , 都已难与侵略者争持 。 浙东战役后 , 奕经奏请调劲兵进剿 道光 批示说 “ 事已如此 添调何难 。 前一布里 , 似乎确有把握 一经动作 , 受亏退步 又欲侯数 千里之外之续调之兵到齐 , 再图进期 无论旷日持久 , 必能保其成功乎 ” 军事抵杭的失败 , 直接影响到清政府中主战与主和两派力蚤的消长 浙东演败后 , 主和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派空前活跃 , 利用军事失利为妥协张本 穆彰阿每闻战败消息“辄相顾曰 如何 盖谓不出所 料也 ” ⑩誉英等人大谈“ 仁圣与民休息 , 耀德而不观兵 , 并无伤国体 。 ” ⑥与此相反 , 主战势力 却急剧消沉 。 廷议中几乎再见不到主战的言论乡“ 时事中变 , 识时务者不复言兵 。 ” ⑩原来主战 的大吏 , 或兵败身死 , 如裕谦 或丧师失地 , 如艳孽伯煮 。 这种事实在影响道光趋于妥协上 , 并 不亚于主和派的鼓噪 。 还有一些原来激烈主战的官员 , 如刘韵坷 , 浙东之战后却一转而为主 和派 , 这些人的妥协主张 , 道光更易于相信 。 刘韵坷在奕经败后曾上折 , 提出如继续抵抗 , 则 有“ 十项可虑 ” , 旁敲侧击地劝说道光独操乾断 , 随机应变 , 妥协办理 。 ⑩这份奏折对道光很有 影响 。 在这样一片主和声浪的包围中 , 对抵抗已失去信心的道光必然要转向妥协 。 军事失利对清统治固有矛盾的激化 , 也是影响道光转战为和的重要因素 。 首先是阶级矛 盾的激化 清政府吏治与军队的腐败在战争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 对人民的敲榨与骚扰也倍于 平时 。 多数清军在侵略者面前不堪一击 , 而对平民百姓却暴虐异常 。 军费浩大 , 最终还是由人 民负担 。 许多官吏又趁机暴敛横征以饱私囊 。 当时即有人揭露说 “ 比年以来 , 地方官不能上 体圣惫 , 于近海之区 , 籍防堵以派费 , 于征兵之境 , 借征调以索财 。 以及道路所经 。 辄以护送 兵差 , 供给夫马为名 、科敛无度 。 ”⑩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阶级矛盾在某些地区激化 。 年湖 北崇阳发生了钟人杰领导的起义 , 清政府历时一个月才镇压下去 。 其它省份也程度不同地出 现过反清起义和暴动 这使得统泊者格外担心 , 如果不赶快结束战争 , “ 安保此外不另有不逞 之徒乘机而起 ” ⑩ 其次 , 封建军制不适应对外战争的矛盾突出 清军总兵力约八十万人 。 至浙东战役前 , 除 发生战事几省的额定兵丁外 , 清政府从外地调入的军队约三万五千人 , 这个数字在总兵力中 所占比例并不大 , 但清军的建制与设备是以防内为重点的 , 驻防分散 , 又兼有地方治安之责 , 可供调动的机动部队无多 。 周此 , 这个数字已接近清政府能调动的兵力的极限 , 致使一些普 抚表示“ 实无一兵可调 ”。 由于装备落后 , 清军机动性很差 , 从邻省调入即需时一个月 , 较远省 份则要二 、三个月之久 。 这就使清军完全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英军依靠海上优势 , 集结迅 速 , 转运及时 , 打完即走 , 而清军则一处闻警 , 处处严防 , 兵力分散 , 奔疲于命 。 尽管调兵不 少 , 但在一城一地的交锋中 , 兵力并不占优势 , 有时甚至是劣势 。 浙东战后 , 这种情况更为严 重 , 闽 、浙 、粤 、苏及邻近几省兵力空虚 , 无法征调 在“无兵 、无人 、无船 、奈何 、奈何 ,’的哀叹 声中 , 道光不得不赶紧谋求妥协 , 息兵罢战 再次 , 财政危机 日趋严重 巨大的军费开支给清政府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 使本来就千疮 万孔的财政更为拮据 。 户部 年 月奏称 “一年有余 , 请拨银已至二千一百万两之多 ” 由于财政曦乏 , 清政府在浙东之战后 只能靠抽裁内地额兵的办法来向前线增兵 , 而无法多行 征召 。 这种挖肉被疮的方法当然解决不了问题 。 浙江巡抚刘韵坷在奏折中说 “ 就令该夷不复 他扰 。 而浙省一 日不能罢兵 他省一 日不能驰备 计七省一 日之防费 , 为数甚巨 , 防无已时 , 即费难数计 。 靡偏劳师 , 伊于胡底 ” 这的确道出了道光所焦虑的一个问题 , 也是道光再度 动摇的一个原因 。 主和派的鼓噪 、客观形势的逆境发展与“无兵 可调 ”、财政拮据的压力 , 使 对继续抵抗 已 失去信心的道光开始谋求与侵略者妥协 年 月 , 道光起用主和派誉英 、伊里布赴浙江 , 充当与侵略者妥协的使者 不过 , 这时的道光虽然有了妥协倾向 , 但还没有下定彻底妥协的 决心 中国毕竟是第一次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战争 , 道光还不了解资本主义侵略的方式 、 特点 , 对彻底妥协还有顾虑 同时 , 以君临四海的天朝向夷人求和 , 也使道光极不甘心 , 还存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有一线幸胜的企望 , 幻想败后求胜 。 任命普英后 , 道光一面指示普英探寻英人的议和圣件 , 一 面告诫誉英 “ 如复书内有分外要求 、 万难应许事件 , 即与牛鉴一意防守 , 可剿则剿 , 当堵则 堵 , 慎勿稍存游疑之见 。 ”国又谕令奕经要“ 激发天 良 ” 、 “ 如有可乘之隙 , 务当明攻暗袭 ” 。 ⑩不 可因有普英的委任而相顾瞻循 , “联唯责卿以剿贼复地 , · 一至普英原因另有委用之处 , 果否 施行 , 候联随时裁夺 , 无非备其一端而 已 , 如能勿用 , 联所深愿 。 ” ⑨道光这种战无信心和不 甘心的矛盾心理使得这一段的战争指挥步武纷乱 、方寸皆无 。 月 日 , 御史苏廷魁奏称广东 传闻英被孟加拉攻破 , 适光的侥幸心又被激起 , 突然改任普英为广州将军 , 赴粤“ 明攻暗取 , 收复香港 , 以伸国威 ” , 又命奕经“趁此夷情窘迫之际 , 乘机进剿 , 大张挞伐 ”并严责省英等人 “ 一见夷船即惊慌失措 , 先事羁糜 , 办理殊未得宜 。 ⋯⋯今香英赴广东将军任矣 , 所带伊里布 、 咸龄 , 即交奕经留营差遣 , 如无可委用之处 , 即一面奏闻 , 一面伤令 回京 。 ” ⑩似乎又 倾向于 战了 。 然而在英军通进杭州后 , 却又收回成命 , 令省英暂缓赴粤 , “ 专办羁糜 。 ” 月 日 , 普英 奏报接到英人收文 , 不肯敢兵 , 道光发旨 ”该逆即不肯敢兵 , 若再事羁糜 , 且恐有伤国体 。 著 与牛鉴 、 程香采专意剿办 , 无稍游疑 。 ”国但不过五 日 , 又表示可以接受英人割地通商等条件 。 观察一下吴淞失陷前道光和战的几次反复 , 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一 、 倏尔倾向于战或晃藉图 浇幸 , 或是担心侵略者要求过高 , 而不是重新有了抵抗的信心 。 二 、 每次反复 , 都向彻底妥协 走近了一步 。 这表明 , 随着英军侵略的进一步加深 , 道光最终要彻底投降 。 年 月 , 英军攻占昊淞 、 上海 , 进逼长江 , 虽然道光一再严伤堵剿 , 但负责迎敌的督 抚提镇大员多株守尸居 , 战事愈加不堪 。 誉英等人的乞和投降更加迫不及待 , 上折要道光“ 俯 念东南时势 ” , “ 曲与矜全 ” , 速下投降决心 。 月 , 镇江失守 。 月 , 英军兵临南京城下 。 在绝 望之中 , 道光不得不允许誓英“ 便宜行事 , ”接受侵略者提出的全部要求 。 月 日 , 普英等 人代表清政府与英军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 四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 作为这场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道光有应得之咎 。 其一 在方针有误 。 封建末世危机四伏 、 内优外患交通的现状迫使道光采取了不启边衅 、不失体制的 对策方针 , 这一方针内在的矛盾及其落后性 , 已使其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 的清政府对英政策也就出现了游疑不定 、 忽争忽和的特点 。 在边衅与体制上 , 道光更重视后 者 , 无论是禁烟还是抗英 , 目的都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因此 , 当军事抵抗失败使国内政治 、经 济 、军事的矛盾激化 , 形成对封建统治的威胁后 , 道光终于彻底妥协 。 其二在用人有误 。 禁烟 运动所以能取得重大的胜利 , 在于任用了林则徐 , 而 自林则徐被革职 、代乙以琦善后 , 形势变 急转直下 虽然琦善最后被革职拿间 , 但广州的杭英斗争已受到难所弥补的严重损失 。 在此后 的军事抵抗中 , 道光所重用的奕山 、奕经等人都是纹绮贵族 , 毫不知兵而又极端腐化 , 根本不 能胜任统帅之职 。 在浙东战役后 , 道光越来越信用主和派 , 在主和派的鼓惑下 , 道光只好同意 “俯顺夷情 , 碑兵萌早敢 。 ” 其三在决策有误 。 鸦片战争中的两次大的战抚反复 , 即夭津谈判 后的羁糜与广州之战后的撤兵罢战 , 都建立在错误的判断基础上 。 英军北上天津被道光视为 恳清“ 申冤昭雪 ” , 广州之战则被当作“ 乞抚通商 ” 。 在道光罢兵之时 , 英军却在酝酿更大的侵 略行动 决策错误的原因 , 在道光来说有其必然性 , 没落的封建阶级固有的腐朽性 , 如 自大无 知 、虚骄固执 、 自以为是等等 , 在道光的身上都有充分的表现 、 必然要影响到决策 , 同时又与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封建体制下决策机制的落后性有一定的联系 。封建专制体制决定了决策权操诸皇帝一人手中 。 无论是负责谈判的官员还是前敌指挥的将领 , 都没有随机处置之权 。 每事必要奏请 , 奉 旨允 行 。 在决策中心与前线甚远 、 奏报需时的情况下 , 道光得到的是过了时的情报 , 前线得到的是 落后于形势的谕旨 , 不免要造成决策的不及时 、错误和混乱 。 但是 , 把道光在鸦片战争中的所为看作是实施一条妥协投降路线 , 并非历史真实 。 鸦 片 战争是英国蓄意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 又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武装反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民 族自卫战争 。 从这个角度来观察道光在战争中的举措 , 就不能否认有抵抗侵略 、维护国家民族 利益的一面 。 禁烟运动的胜利不能说与道光无关 , 人们常常注意到林则徐的功绩 , 却忽视了 这也是清政府严禁政策的结果 。 就军事斗争而言 , 在鸦 片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里 , 道光坚持 了反抗侵略的立场 , 直到浙东战役后 , 才开始倾向妥协 , 而放弃抵抗 , 则是在昊淞失陷之后 , 此前虽有战与抚的反复 , 有失误 , 但抵抗是基本倾向 。 就最后妥协一点来说 , 道光同意议和与 后来清统治者“量中华之物力 , 结与国之欢心 ”的态度还是有所区别的 。 对于失败 , 道光并不 甘心 , 还在议和未定局时 , 道光即谕令沿海各省加强武备 , 制造大号战船 。 ⑩《南京条约 》签订 后 , 又多次申令整顿防务 、破除积习 。 “ 善后急需整顿 , 炮火尤为利器 , ⋯ ⋯自应宽为预备 妥 为收贮 , 惟须精利适用 , 不可有名无实 。 ”⑩这些言论表明 , 道光还有振作一番的想法 。 但是 , 封建大厦已干疮百孔 , 摇摇欲坠 , 绝非粉饰修葺所能济事 。 道光本人又缺少力挽颓局的魄力 与才干 在世界资本主义炮舰东来的大变局面前 , 他借懂无知而又深闭固纳 , 终不免成为一 个悲剧人物 。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 , 第 页 ②福州史学会编 《鸦片战争及林则徐研究外文资料选择 》, 第 页 ③《鸦片战争 》第六册 , 第 叔 页 。 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 , 第 页 ⑥《鸦片战争及林则徐研究外文资料选择 》, 第 页 。 ⑦《林则徐集 · 奏稿 》中册 , 第 页 ⑧《东华续录 道光三十八 ⑨《宜宗实录 》第 卷 , 第 页 , ⑩《林则徐集 · 奏稿 》中册 , 第 页 《林则徐集 · 赛稿 》中册 , 第 一 页 。 《宜宗实录 》第 卷 , 第 一 页 郭士立 ‘ 《道光传 》, 伦教 年英文版 , 第 页 ⑧《宜宗实录 》, 第 卷 , 第 页 。《鸦片战争 》第一册 , 第 “ 页 。 《薄办爽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 《林则徐集 · 日记 》, 第 页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 《宜宗实录 》第 卷 , 第 页 。 《宜宗实录 》第 卷 , 第 页 ⑧《宜宗实录 》第 卷 , 第 一 页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⑧《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⑥《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一 页 ,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参见拙作《略谁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谈判 》, 《史学集刊 》, 年第一期 ⑩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卷 , 第 页 。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一 , 第 页 母《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二 , 第 页 。 ⑧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二 , 第 页 , 页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二 , 第 , 妇 页 。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二 , 第 页 柏纳德 《复仇神号航行作战记 》第 卷 , 伦教 年英文版第 页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二 , 第 页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二 , 第 页 。 《筹办夷务始末随光朝二 , 第 页 ⑩《鸦片战争 第 册 , 第 页 筹办夷务始末 》过光朝四 , 第 页 《鸦片战争 》第 册 , 第 页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⑩《徐继舍致林树海书 》。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 ⑩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 ⑩《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②《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页 。 。《筹办夹务始末琏光朝四 , 第 、 、 页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第 页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四 , 第 欢 页 。 《筹办夷务始末 》道光朝五 , 第 页 《筹办夷务始末瑰光朝五 , 第 页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
本文档为【道光皇帝与鸦片战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