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2010-12-06 50页 ppt 1M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864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nullnullnull你是如何看待聪明或不聪明的? 聪明=智力好=智商高?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智力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学校教育中对人的培养的重要方面。 本章一方面阐述智力的概念,尤其是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介绍常用智力测验的方法,以及如何开发智力。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智力的各种定义。 2、了解智力的主要理论。 3、识记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名称,了解智力测验结果的意义。 4、知道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5、知道智力在全人口中的分布情...
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nullnullnull你是如何看待聪明或不聪明的? 聪明=智力好=智商高?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 智力是个体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学校教育中对人的培养的重要方面。 本章一方面阐述智力的概念,尤其是近些年来心理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介绍常用智力测验的,以及如何开发智力。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智力的各种定义。 2、了解智力的主要理论。 3、识记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名称,了解智力测验结果的意义。 4、知道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5、知道智力在全人口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智力的实质 智力的测量 智力理论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创造力培养一、智力的实质一、智力的实质有关概念的辨析 智力一词最早是由哲学家H.Spencer和生物学家F.Galton将古代拉丁词intelligence引入英文的,其意义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 在阐述智力与智力测验之前,有必要对能力、心理能力与能力测验作一简单的阐述,以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不同的内涵。1.1能力1.1能力能力的涵义比较笼统,常与很多类似概念混淆不清,按常识的看法,能力包含很多方面。 比如: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称为体能或技能;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称为社会能力; 表现在处理事务方面的能力,称为才能; 表现在吸收知识方面的能力,称为智能。null心理学上所指的能力,涵盖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为者”;其二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为者”。 这里,它不包括一般常识中所说的体能或社会能力,而是专指心理能力。 所谓心理能力,指的是经心理学上特别技术所测量到的能力。心理能力心理能力心理能力中所指的个人“所能为者’,也就是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实际能力,个人在某方面所表现的实际能力是由于他的先天遗传基础,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 心理能力中所指的个人“可能为者”,是指个人将来有机会学习时,他可以在行为上表现出的能力,即潜能。 通常指某人为“可造之材”或者有某方面的“天分”就是这个意思。像这种个人的潜在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向,性向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普通性向,指—般性的潜在能力;另一类为特殊性向,指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潜力。能力测验能力测验在心理测量学家眼里,心理能力是用心理学上的特别技术所测定的能力。 所谓特别技术,目前主要指的是能力测验。 能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类,是心理学家们在研究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时,经过特别用来鉴别个体能力高低的科学工具。 由于能力可分为成就(实际能力)与性向(潜在能力)。因此,相应的能力测验自然也就对等的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成就测验;另一类称为性向测验。1.2能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1.2能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即任何良好的能力测验,都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 1、测验的项目必须是测验编制者所欲测量的能力特质的代表性样本,适合测验使用对象的特点。 2、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施测(或试测)对象。 3、施测程序化。 4、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1.3信度与效度1.3信度与效度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 效度是指测验确实能够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有效程度。 以小学中年级语文成就测验为例,施测后,每个三、四年级学生所得的分数,如果真的能代表他的语文能力,即表示该测验具有效度。实例实例例如:用磅秤量体重,所得数量代表个人体重;连续多次测量数量相近,这表示磅秤做为测量体重的工具,既有效度,也有信度。 但是如果以磅秤测得数量做为个人身高的度量时,即使多次重复施测结果一致,即具有极高的信度,但因为代表体重的数量不能代表身高,所以,磅秤对测量身高而言,是没有效度的。二、智力与智力测验 二、智力与智力测验 智力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关注热点,然而,对智力的内涵,心理学界并无共识性的界定。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认知过程中信息加工的能力”; “智力是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成份性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境性智力三个因素”;2.1智力2.1智力而大多数心理测量学家则认为:智力是根据智力测验所测定的能力。 智力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智力三元理论的创始者斯腾伯格等人曾调查智力研究领域的专家以及476位“行外人”(一般行业者),以获取他们对“智力是什么”的理解的资料。 null历来心理学家对智力的解释,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但仍有两个共识之点: 其一,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非单一能力); 其二,个体智力的高低,乃是他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两类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表现。智力的概念智力的概念基于这两点共识,对智力一词的内涵界定为: 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以个体自身所具遗传条件为基础,在其环境中与人、事、物交往时逐渐形成的,并表现在运用经验,吸收、贮存、支配知识、适应变局、解决问的行为中。 2.2智力测验2.2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在一定的智力理论和测量理论指导下,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 现行的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传统的智力因素理论。智力测验的必备条件智力测验的必备条件 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 效度: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即测验的有效性。 常模:在编制测验时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而建立的解释原始分数的参照标准。智力测验的创始人智力测验的创始人比奈A.Binet(1857-1911)2.3智力测验的发展2.3智力测验的发展历史上智力测验的观念却历经数度演变,大体有以下4个阶段: 生理计量法 心理年龄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1)、生理计量法1)、生理计量法在19世纪80年代,F.Galton(1822~1911)的行为个别差异研究,可以说是智力测验工作的开始。受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影响,英国生物学家F.Galton相信,人类的一切知识来自感觉器官。2)、心理年龄2)、心理年龄从心理取向鉴别智力高低的尝试,始自19世纪末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A.Binet,他认为智力的核心是一种抽象思维的能力,如判断力、理解力、推理力、创造力等。 1904年,法国教育部为了设计一种鉴别儿童学习能力的工具,用以在一般儿童中区别出智力较低者,编入特别班级因材施教,以免在普通班因学习困难而无法受益。比奈—西蒙量表比奈—西蒙量表比奈与另一学者T.Simon(1873~1961)受政府之聘,于1905年编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纳—西蒙量表。该量表中共有30个题目,按照难度由低到高排列,以通过的题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 后来,1908年进行首次修订,增加至50个题目,并按年龄分组,适用于从三岁到十三岁的儿童。至此,奠定了现代智力测验编制的科学基础。举例(1911)举例(1911) 5岁组:比较两个重量;照样画一正方形;重复10个音节的语句;数4个便士;忍耐的游戏。 6岁组:区别上午与下午;解说物名;比较美丑;摹画菱形;数13个便士。 7岁组:形容图画;区别左右手;执行8项指示;数9个生丁铜币;认四色。 8岁组:说出两个物体的差异;倒数数目20-30;指出图中缺笔;说出日期;重述5个数目字。3)、比率智商3)、比率智商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L.M.Terman结合美国的国情将比纳—西蒙量表修订为斯坦福—比纳量表,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将原来表示智力高低的心理年龄改用智商(简写IQ)来表示。 智商是一个商数,是指个人的心理年龄(MA)与其实足年龄(CA)的比值。举例说明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比率智商的计算方法如果某个学生,其实年龄为八岁二个月,如以月数表示,他的实足年龄为98个月,亦即CA为98个月,甲生接受斯坦福—比纳量表后的成绩是: 通过八岁组的全部题目,其基本心理年龄即为96个月;通过九岁组四个题目,再加8个月;通过十岁组二个题目,再加4个月;十一岁组(及以后)的题目全未通过,月数不再增加。 总计该生成绩,其心理年龄为108个月。则甲生的智商即为: 108/98*100斯坦福—比奈量表斯坦福—比奈量表该量表也是一个年龄量表,为每个年龄的儿童编制了6个测验项目,由易到难排列。 引入了智力商数(IQ)的概念,以IQ作为比较人的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IQ概念是德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 IQ=(MA/CA)×100 (比率智商) null按智力测验的原理来说,个人智力的高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总是通过与同辈人或同年龄者相比而显示出来的。 根据智力高低的相对观念,心理学家们于是采用同辈所有人的智力分布来解释这个问题。 根据研究,如从总体的概念设想人类智力从最高到最低的一切差异如能全部计算出来,IQ数值的分布将成为正态分布。null横轴的数值,代表智商分数,纵轴代表属于每一智商层次的人数(智商极高与极低者均占少数)。 (1)人类的智商介于10与190之间,以0与200为极限。 (2)人类的平均智商为100,平均点之上下,在人数上各约占50%; (3)智商90—110者称为中等智力,在人数上约占50%; (4)智商110~120者称聪慧,120~130者称为优秀,130以上者称为资赋优异;以上三类合计约占25%。 (5)智商80~90者称为愚鲁,70~80者称为临界智能不足,70以下者称为智能不足。属智能不足者,在程度上又有轻度、中度、深度、重度之分。 举例(1960)儿童测验项目5岁、10岁举例(1960)儿童测验项目5岁、10岁 5岁组:画一张缺腿人的画;在测验者表演后,将一张方纸叠两层,成一三角形;给下列单词下定义:球、帽子、炉子;描一个正方形;辨认两张画片的同异;把两个三角形组成一正方形。 10岁组:词汇:在45个词中正确解释11个;在一个三维中数立方体的数目;解释抽象词;说明理由:说出一种规则和偏好的理由;一分钟内说出28个词;重述6位数。3岁儿童测试内容3岁儿童测试内容3岁儿童测试内容举例(每题代表2个月智龄) 1.穿珠:要求将48颗珠子穿在一起。 2.看图说出物体名称:有18张图片(马、树、衣物、球、飞机、轮船等),要求说出10张。 3.用积木搭桥。 4.回忆动物图片。 5、临摹圆形。 6.画直线。 7.顺背3位数。 注:只要完成6题便可以,有一题为备选题。7岁儿童测试内容7岁儿童测试内容7岁儿童测试内容举例: 1.指出图画中的错误 5张图。 2.指出两种事物的相同点 苹果-桃子。 3.临摹菱形 4.理解问题 例:当你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你该怎么办? 5.类别问题 例:雪是白的,煤是 的? 6.顺背5位数。 7.倒背3位数。 注:儿童只需完成6题即可,有一题为备选题。 智力测验工具智力测验工具画人测验例画人测验例儿童接受智力测验儿童接受智力测验4)、离差智商4)、离差智商著名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1896—1981)提出利用离差智商(以符号IQD表示)来刻划智力的高低。离差智商采用统计学上以同年龄群体分数分布的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智商的高低。 办法是,先把智力测验结果的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再使其平均智商分数变为100,使其标准差定为15,即: IQD=100+15Znull在离差智商来刻划智力高低时,智商的平均数是100,标准差是15。平均数上下一个标准差之间,包括了全部被试的68.26%;平均数上下两个标准差之间,包括了全部被试的95.44%;平均数上下三个标准差之间,包括了全部被试的99.72%。 例如:设某儿童的离差智商是130,130正好是平均数以上两个标准差的位置;故其智商在理论上高于其他97.72%的人。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言语分量表)举例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言语分量表)举例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操作分量表)举例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操作分量表)举例 5)、团体智力测验5)、团体智力测验(1)美国陆军测验 (2)瑞文推理测验 科学运用智力测验科学运用智力测验应用:智力与学业成绩有一定的相关,智力测验广泛用于教育、医学领域 局限: (1)测验的是什么? (2)公平性? (3)多元智能理论的批判! (4)学业成绩=个体成就?(选学)三、智力理论概述(选学)三、智力理论概述以各家立论的基本取向为标准,将多年来智力的七大理论归为以下三类,分别说明于下: (一)心理计量取向的智力理论 (二)心理智能七因素论 (三)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四) 智力结构模型 (五) 智力形态论 (六) 三元智力理论 (七) 多维取向的智力理论智力在全人类中的的分布智力在全人类中的的分布IQ分数在全人类中的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正态分布智商在全人口中的分布智商在全人口中的分布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这一曲线表明,智力的发展呈 现出以下趋势: 1、16岁以前,智力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 2、约22~35岁,智力发展达到顶峰。 不同年龄的智力变化不同年龄的智力变化 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智力的个别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在多年的争议过程中,一般认为,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不外乎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 从心理学研究法的观点,如将智力、遗传、环境三个变项放在一起考虑,很难进行控制性的实验研究。null可从不同血缘关系分析比较智力的相关,从而推论遗传与环境两因素分别对智力的影响下面我们要讨论两个问题: 其一是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 其二是智力发展的文化差异。4.1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4.1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所谓遗传限,是指个体的智力高低在基本上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但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并非是一个定点,而是一段阈限。 第一,个体生长的环境愈好,在智力测验上所表现的智商,将愈接近其遗传限的上限;反之,个体生长的环境愈差,其智商将愈接近其遗传限的下限。null第二,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再好的环境也无法影响到超越遗传限的上限;再坏的环境也不致影响到低于遗传限的下限。 第三,遗传限的观念,除适于用来解释遗传环境两因素如何交互影响个人智力之外,也适于用来解释人类(或动物)其身心方面的特征。 例如:人类寿命长短或身高的变化,均与遗传和环境两因素有关,但环境因素的助力总不会超越个人的遗传限制。4.2智力在不同种族文化中的差异4.2智力在不同种族文化中的差异此一问题的争议,不仅限于心理学家们的学理研究,而且扩及政治领域,甚至被利用做为种族歧视的工具。 比内—西蒙量表传入美国之初,在斯坦福—比奈量表尚未问世之前(即1916年以前),曾有学者用以测量当时移民到美国的不同种族,结果发现,在智力上被列入低能的,在意大利人中有79%,在匈牙利人中有80%,在犹太人中有83%。null根据智力测验结果比较美国黑白两种族智力的差异,多年来已公认黑人的智商平均比白人要低10—15个分点。 对这是一项事实,心理学家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解释:遗传决定观遗传决定观第一种解释是遗传决定观,认为美国黑人智力之所以低于白人,完全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坚持此种看法的心理学家以(Jensen,1980;1985)为代表。文化贫乏观文化贫乏观他们以黑人多数自幼生长环境中文化贫乏的观点,来解释黑人智商较低的原因,持此观点的心理学家以Blau(1981)与Wolf(1965)为代表。 综合他们的意见,他们采下列三点理由,用以解释黑人平均智商低于白人的事实:null1、遗传因素对人类智力发展的影响,固然是肯定的,但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决定作用,主要显现在同种族内的个体之间,而非特别显现在不同种族之间。 如黑人遗传因子异于白人致使其智力降低,而黑人中有相当部分的智商高于白人平均智商者,又将如何解释呢? null2、美国的黑人,表面上虽在同于国境,但文化背景毕竟不同,黑人自身的生活传统以及多年遭受的不平等待遇,致使其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以及实际生活水准等各方面的条件均不能相比。 3、生长在黑人家庭的孩子,自幼接受的家庭教育,“在文化刺激方面”远较白人家庭为贫乏;不但儿童玩具与儿童读物的数量与品质较少较低,而且语言环境贫乏;尤其重要的是,一般黑人儿童不易在家庭中养成努力奋斗力争上游的精神。 这一点很可能是黑人儿童在接受智力测验时得分较低的原因之一。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IQ测验实证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IQ测验实证 以文化贫乏的观点来解释美国黑人平均智商低于白人的事实,近年来在心理学上获得较多的支持。 尤其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多年来儿童智商的普遍提升,更使以文化论点来解释种族间智力差异者,得到了有力的佐证。null 美国心理学家Lynn(1982),曾分析比较日本6—16岁在校学童与欧美发展国家同年龄学童的智力。 结果发现:欧美各国的学童,在智力发展上与其前辈人大致相同;其智商之平均数仍在100左右(台湾地区亦然),而日本学童的平均智商,则已提升到了111。此外,秉赋优异(IQ在130以上)的出现率,在欧美的学童中,一般都是2~3%(台湾地区亦然)。 而在日本的学童中,则高达10%。显然,四十多年来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改善,使学校教育发达,综合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丰富文化环境,培育了日本人优秀的下一代。测验效度观测验效度观对智力在不同种族间的差异现象,除上述两种不同的论点之外,另外有些心理学家从智力测验效度立场,提出黑白两种人用同一测验有欠公平的观点。 持此观点者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心理学者都是白人。null2、心理学者既绝大多数为白人,在他们编制智力测验时,自然难免在测验题的选择上倾向于符合白人中产阶级的经验。有这样一个题目:钢琴与小提琴有何相似处?这显然就是一个以白人中产阶级为假设对象的题目。 3、智力测验的内容,主要是语文题目,语文本身以及语文所传达的知识,显然都对白人儿童有利,黑人儿童往往因语言基础不够而影响其测验分数,在理论上讲,此类测验分数,只能代表该儿童的语文能力,不足以代表他的智力。5、智力开发5、智力开发一、智力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必要性 教育目标、指导思想的实现;民族的素质、国家的实力 2. 可能性 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因素 决定条件:环境、教育途径与方法途径与方法创设有利于智力开发环境:民主、和谐、宽松 (1)社会文化 鼓励独立性、创造精神、主张男女平等 (2)家庭 鼓励大胆表现、动手实践,主张地位平等 (3)学校 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的管理、优良的校风班风个体开发智力的具体方法个体开发智力的具体方法(1)头脑风暴法 严禁批评、推迟评判、追求数量、坚持客观 (2)信息交合法 多维信息坐标 (3)联想法 接近、相似、对比、包容、因果联想 (4)综摄法 通过隐喻、类比等心理机制,调动潜意识功能总结总结什么是智力。 心理学家是怎样看待智力的。 怎样进行智力测验。 如何促进智力更好发展。作业作业1、一个良好的能力测验应该具备的条件? 2、简述智力多元理论的主要观点? 5、试说明遗传和环境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6、如何解释人与人在智力上存在的个别差异? 7、说明“勤能补拙”的心理学原理。
/
本文档为【第九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