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陈慈煦教授辨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经验

陈慈煦教授辨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经验

2010-12-08 2页 pdf 68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7679

暂无简介

举报
陈慈煦教授辨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经验 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学院校应该继承这 一传统文化之精华 , 并结合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发扬 光大。 最后 , 需要说明的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和大学生思 想品德课这“两课”与医学人文科学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和不相 容的。首先 , 医学人文科学的教育是一种寓马克思主义哲学、 伦理学于医学的教育 ,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文原理和医学科 学的结合渗透中 , 通过教学而潜移默化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则和道理灌输给学生 ,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 掌握马克思主义 , 使马克思主义真...
陈慈煦教授辨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经验
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医学院校应该继承这 一传统文化之精华 , 并结合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发扬 光大。 最后 , 需要说明的是 ,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和大学生思 想品德课这“两课”与医学人文科学的关系并不是对立和不相 容的。首先 , 医学人文科学的教育是一种寓马克思主义哲学、 伦理学于医学的教育 ,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文原理和医学科 学的结合渗透中 , 通过教学而潜移默化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则和道理灌输给学生 ,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 掌握马克思主义 , 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学生今后的指南 , 树 立起更加坚实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 , 医学人 文科学的教育 , 是一种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医学的教育 , 它有助 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道德感、医学责任心 , 即培养医学生的救 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 使它们只能在医疗实际工作中 自觉地克服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 , 更有助于促 进医学生的人格完善。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 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 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 寓德 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 加强学生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 联系 ,讲究实际效果 ,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因此 ,在高等医药 院校中重视开设医学人文科学的有关学科并给予有力的支 持 , 既适应了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医学发展的客观趋势 , 又符合 中央、国务院决定的基本精神 , 我院党委支持并批准了社科部 设立“医学人文科学教研室”既赶上了医学发展的世界潮流 , 又是贯彻实施这一决定的具体体现 ,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收稿日期 :2000 年 2 月) 陈慈煦教授 (1913 —1983) 为黔中名医 ,业医 50 余载 ,临床 疗效显著。风湿性心脏病为心力衰竭 ,先父多从水肿、咳喘、咳 血、心悸诊治 ,每每取效 ,现列举三例均未服用毛地黄类药 ,而 单纯用中医中药辨证治愈的病案 ,以飨同道。 1 病因病理 先父认为 : 祖国医学文献中 , 虽然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之 名 ,但有关这方面的记载还是很多的。《素问·痹论》有“心痹 者 ,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脉必不已 ,复感于邪 , 内舍于心”。本病的主要症状如水肿、气喘、咳血、心悸 ,古代文 献亦有不少论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颈脉动、喘、疾咳、 日水。目窠微肿 ,如卧蚕起之状 ,曰水”。又《素问·水热穴论》 说 :“水病下为附肿大腹 ,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说明本病病机 与水有密切关系。《外台秘要》说 :“心咳、咳而吐血”,这里明白 指出了心脏疾患而引起的咳血。清代张璐说 :“心不惕惕然跳 , 筑筑然动 , 怔怔忡忡 , 本无所悸 , 自心动而不宁 , 即所谓悸 也”。对心脏病心悸的描写十分逼真。先父认为 ,本病之病机是 风寒湿邪由经脉传入心 , 心阳受损 , 心为火脏 , 火衰则脾阳亏 虚 , 脾虚弱不能制水水气横溢而成水肿 ; 脾虚不能滋生肺金 , 名医 经验 陈慈煦教授辨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经验 陈 继 婷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内容提要 :陈慈煦教授认为风湿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是风寒湿邪由心脉传入心 ,心 阳受损 ,心火衰则脾阳亏虚 ,脾虚不能治水 ,水气横溢而成水肿 ,脾虚不能滋生肺金 ,则肺 气虚 ,气虚不能化津而成水 ,水气射肺则为咳为喘 ,水气凌心则悸。病久则心血不足 ,气血 两虚 ,心阴亦亏 ,心火独亢 ,灼烁肺金 ,则为咳血 ,气虚不摄血 ,亦可咳血。因此治则以治水 为要 ,健脾利水为其治疗主法 ,常辅以镇心安神、肃肺平喘、祛风除湿、止咳化痰、补气益血 等法。举病案三例以证。 关键词 :陈慈熙 风湿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治疗经验 第 22 卷 第 2 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No. 2 Vo. 22 2000 年 6 月 J GCTCM June 2000 ·7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则肺气虚 , 气虚不能生津而成水 ; 水气射肺则为咳为喘 ; 水气 凌心则悸。本病病程一般较长 ,病久则心血不足 ,气血两虚 ,心 阴亦亏 ,心火独亢 ,灼烁肺金 ,则为咳血。气虚不摄血 ,亦可咳 血。 2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 ,重在治水为要。而治水之关键在于调整 肺脾肾三脏的机能 , 使肺之通调、脾之健运、肾之开合恢复正 常 , 其中尤以脾肾为重要。先父认为 : 健脾治水为治疗本病的 主法 , 可辅以镇心安神、肃肺平喘、止咳化痰、补气益血等方 法 ,并灵活加减 ,就可取得满意效果。 3 病案举例 范某 ,女 , 28 岁。因心悸、短气 4 年余 ,近 1 周加重并全身 浮肿 ,查 :BP110/ 60mmHg ,端坐呼吸 ,全身浮肿 ,两腋下可闻及 湿性罗音。心界扩大 , 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 向左 腋下及心前区传导 ,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腹部有 移动性浊音 , 肝在肋下三横指扪及 , 脾刚扪及 , 两下肢凹陷性 浮肿。诊断为风心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及狭窄 ,心界向左扩大 , 心衰Ⅲ度。中医证见 :面及下肢浮肿、尿少、纳差、心慌、心悸、 苔薄白、舌淡、脉沉细而弱。辨证为脾虚 ,土不生金 ,肺失通调 , 水湿潴留。治当健脾益气、利水平喘。处方 :黄芪 9g ,白术 12g , 朱茯神 15g ,泽泻 15g ,木香 9g ,椒目 9g ,百部 15g ,木防己 12g ,大 腹皮 15g ,杏仁 12g ,龙齿 15g ,姜汁炒桑白皮 12g ,4 剂。 药后 ,小便增长 ,下肢肿消 ,再进 3 剂后能平卧 ,并能下床 活动。此方加减进治 ,住院 31 天后 ,心衰控制出院。 李某 ,女 ,42 岁。患者因心悸、气喘、咳嗽 4 日 ,面及四肢浮 肿半月入院。经查 :血压 116/ 86mmHg。端坐呼吸 ,肺左前及后 下方均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期雷鸣样杂音。肝在 肋下 6cm、脾在肋下 4cm处可扪及。双下肢水肿 ,腹部有移动性 浊音 ,血沉 115mm/ h。西医诊断为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闭锁 不全及狭窄 ,心脏扩大 ,心衰Ⅲ度。中医证见 :心悸气累 ,咳嗽 吐泡沫状痰 ,夜不能卧 ,面及下肢浮肿 ,尿少。曾有 20 余年关 节炎病史。舌质红 ,苔薄灰 ,脉浮虚。辨证为水气射肺 ,肺失肃 降 ,不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 ,水湿停留 ,渍脾凌心。治以肃肺 平喘、利水安神。处方 : 苏子 12g , 杏仁 12g , 白术 12g , 云茯苓 15g ,橘红 9g ,泽泻 15g ,浙贝 12g ,龙齿 15g ,炒枣仁 12g ,姜汁炒 枇杷叶 12g ,朱麦冬 12g ,姜汁炒桑白皮 9g ,每日 1 剂。 服药 3 天后 , 咳喘心悸见减 , 水肿开始消退。服药一周后 水肿全消 ,可下床活动。处方无大变化 ,仅途中加半夏 12g一味 外 ,方药未变。住院 20 天 ,除肝脾未见明显缩小外 ,余症均减 , 于水肿消退而心衰控制后出院。 吴某 ,女 ,39 岁。因心悸短气 6 年 ,加重伴全身浮肿 6 日入 院。查 :BP110/ 70mmHg。端坐呼吸 ,面及四肢浮肿。两腋下可闻 及湿性罗音。心界扩大 ,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 张期雷鸣样杂音 , 向左腋下传导。肝在肋下 4cm , 脾在肋下 115cm处扪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 腹部有移动性浊音 , 血沉 102mm/ h。西医诊断为 : 风湿性心脏病 , 二尖瓣闭锁不全及狭 窄 ,心界扩大 ,心衰Ⅲ度。中医证见 :面目虚浮青黄 ,双下肢浮 肿 ,心悸气短 ,眠差多梦 ,不思饮食 ,全身关节疼痛 ,尿少 ,不能 平卧 , 舌质淡紫 , 苔黄腻、脉细数无力 , 辨为脾虚不能运化水 湿 ,水湿停留 ,水气攻心 ,脾虚化源不足 ,加之病久而致气血两 虚 ,治当健脾利水 ,益气养血 ,宁心安神 ,佐以疏风活络。处方 : 黄芪 15g ,潞党参 15g ,炒白术 12g ,炒枳壳 6g ,砂仁 4g(后下) ,朱 茯苓 15g ,车前子 10g ,泽泻 10g ,炙甘草 6g ,当归 9g ,鸡血藤 10g , 川芎 6g ,丹参 9g ,秦艽 9g ,甘菊花 9g ,炒谷麦芽各 9g。服药 6 剂 后 ,诸症减轻 ,水肿明显消退 ,并能下床活动 ,效不更法 , 原方 加减进治 30 余日 ,肝缩小 2cm ,脾缩小 1cm ,水肿全消 ,心衰控 制而出院。 4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中医从水肿、咳喘、咳血、心悸论 治。先父从调中健脾、利水为主治疗 ,每获显效。朱丹溪说 :“治 水肿大法 ,宜调中健脾 ,脾气实自能升降运行 ,则水湿自除 ,此 治其本也”。肺有治节之权 ,脾有砥柱之力 ,实为本病治疗之关 键。此三个病例未服过毛地黄类药物 , 而单纯用中药治愈 , 说 明中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 :2000 年 1 月) ·8 ·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第 22 卷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文档为【陈慈煦教授辨治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经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