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骨膜奇穴疗法

骨膜奇穴疗法

2010-12-18 3页 pdf 129KB 1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73238

暂无简介

举报
骨膜奇穴疗法 一 ’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 7卷第 4期 骨膜奇穴疗法的探讨 广东省河源市慢性病防治站(517000) 何介元 ●。。 。 ’ 。 一 心占乎/ u 2~Di/ 摘 要 根据骨与骨膜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中医有关理论,创用骨膜奇穴疗法治疗多种脊椎疾病,取得 j满意疗效。本文对该疗法的适应症、方法及有关理论问题进行 j探讨。 关 ;垫 ;! 丝全堂 漱 笔者 自 1980年以来,依据“骨膜”的生物学特 性,及中医“五脏所主,肾主骨”、“肾生骨髓”的理论, 选择在骨...
骨膜奇穴疗法
一 ’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 7卷第 4期 骨膜奇穴疗法的探讨 广东省河源市慢性病防治站(517000) 何介元 ●。。 。 ’ 。 一 心占乎/ u 2~Di/ 摘 要 根据骨与骨膜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中医有关理论,创用骨膜奇穴疗法治疗多种脊椎疾病,取得 j满意疗效。本文对该疗法的适应症、方法及有关理论问题进行 j探讨。 关 ;垫 ;! 丝全堂 漱 笔者 自 1980年以来,依据“骨膜”的生物学特 性,及中医“五脏所主,肾主骨”、“肾生骨髓”的理论, 选择在骨膜系统上具有 固定部位,而在治疗上又具 有奇效的经外“奇穴”,通过药物穴位注射等方法,治 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症、椎问盘突出症、肩周炎、强直 性脊椎炎、风湿、坐骨神经痛等疑难病,均取得了满 意的疗效。 1 位于骨膜系统上的。奇穴 选择与适应症 1.1 颈取下百劳穴(双)对颈椎病所致的如下 几种症状 : (1)神经根型 :此型患病率最高,表现为颈部不 适,扭头不灵活,肩背沉重感,手指或肩部麻木感,蚁 行感,严重者无力为主要症状,有些还可出现乳房疼 痛,胸大肌触痛,但一般为单侧性,持续性。 (2)脊髓型:轻度者为四肢无力,下肢发紧.行 走不稳,不能快步,手握力差,拿东西容易坠落,有时 感到四肢麻木,脚落地似踩棉花样感。 (3)交感神经型:易产生偏头痛,视力模糊,睁 眼乏力,半身酸麻,肢体发凉,或灼热感,肢端疼痛, 出汗异常,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常见偏低或呈颈性 高血压,嗳气 、咽部吞咽时有异物感、阻塞感.心前区 痛,耳鸣、眼花等。 (4)椎动脉型:常表现为眩晕,视力减退,幻觉, 复视,晕厥甚至突然猝倒。 (5)混合型 :凡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时,即为 混合型颈椎病,还可伴有肩胛骨痛,网球肘等症状。 国外则按脊椎错位不同,当损害颈上交感神经 节时则白天头昏脑胀、易打瞌睡,但卧床时又难于入 睡的症状 ;颈胸交界处错位,损害星状神经节时会有 多汗,胸闷,气短,心悸,多梦,易醒等;而中段胸椎错 位则有睡不安,夜间突然醒和胃、肠不适等表现。国 外学者(Wikinson)认 为第 2—4昀椎小关节损伤错 位,可致支气管痉挛、哮喘发作。国内学者潘之清 1976年亦发现颈 一胸 椎之间有关节错位可引起 支气管哮喘。 1.2 腰取佗脊l6穴(双);臀取 电感穴 (患侧单 穴):此穴为新发现穴位,于背臀部骶髂关节骨缝中 部,固注射时有触电样感,放射至沿坐骨神经呈线状 酸麻、胀感而取名。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所引起的放 射性腿痛,尢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达脚背。且大多 数呈间歇性疼痛.或肌肉痉挛,脊柱侧弯。使用佗 脊。 (双)电感穴(患侧单穴)交替注射,一般当天即 可见效,5~10次治疗都能达到功能恢复如常,疼痛 消失。 1.3 背胛 中间穴(患侧单穴):对肩周炎所致的 肩背痛,手抬举困难,有显著效果。一般 1—3次即 可治愈,一次而愈者亦不鲜见,且未见复发。 1.4 膝眼穴(双):对风湿病、强直性脊椎炎,有 良好的疗效。但药液必需注入膝关节腔滑囊中,方 能显效。 2 注射药物组成、方法与剂量 (1)0.2%盐酸利多卡因 2ml(内含利 多卡 因 4mg) (2)维丁生钙 2ml(内含维生素 D210,000U、有 机胶性钙 ling) (3)维生素 Bl2500—1,000~g。 以上药物即配即用,为一穴一次注射用量,隔天 一 次注射,1O次为一疗程。有些患者可配 以小剂量 激素类药物,但必须视年龄,病情而定,切不可滥用。 注射时针尖应尽量中穴位骨膜,缓缓注入药液, 此时局部除有轻微痛、胀感外,多有出现循经放射状 样酸 、麻、胀感时,则效果更佳。注射完毕后,立即使 用广州羊城牌场效应治疗仪,在注药穴位上治疗 20 — 30rain.治疗毕因注射所致的药液疼痛立消。局 一 S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 ????? http://www.tengtongsl.com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 7卷第4期 部症状也可见松解好转。个别患者于 2 4h后,复 出现局部疼痛反应,毋需处理。 经 6—12h也会自行 消失。注药前应先行预告患者。 3 典型病例 例 1 曾××,女,27岁,财务会计.近二年来感 颈部经常僵硬.头痛,头晕.咽喉部吞咽困难.时有阻 塞感,胃部不适感,经x缘颈椎片提示,生理弯曲度 变直,第五颈椎骨质增生 取 百旁穴(藏)隔矢一 次注射.第一次治疗后,症状即明显减轻,经 7次治 疗症状消失。经 x线复查原颈椎变直 生理 弯曲度 有所好转,取得显效。 例 2 吴 ××.男.42岁,1982年曾有腰部外伤 史.追至 1988年以来则呈反复出现腰痛、右下肢呈 放射性疼痛.麻、胀感,时有跛行 95年 l2月经 CTL2一S1椎间平扫诊断为:(1)I —s1椎闻盘突出 约0 5cm(中央偏右型);(2)S 椎体骨质增生。使 用佗脊 与电感穴交替药物注射.经第一次治疗腰 腿部症状即明显减轻,再经 10次治疗右下肢放射性 疼痛消失,仅存足背局部仍有轻度麻木感,功能恢 复。 例3 罗x×,男,45岁,右肩疼痛,患侧手不能 抬举,运动受限,尤见夜间疼痛难忍,已一月余,经诊 断为肩周炎,取背胛中间穴(患侧单建)注药后感酸 麻I}长感放射至手指部治疗毕,患者当。即感患侧手抬 举较好,肩痛症状也大为减轻.嘱复诊未果,后随访 时患者喜颜于色,云 }病已痊愈,故未复诊.至今已二 年多未见复发。此病,一般只需 1—3疚治疗即可收 到冶愈之功.且步复发。 4 讨 论 4.1 关于颈、腰椎骨质增生 此病过去认为是 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且以神经根型 的患病率为 最高,最近空军 466医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颈椎 病的发病年龄,从过 去的 50岁左右.提前 为 43.5 岁,年龄最小者为 24岁,其中 35岁以下的患者 326 名中.女性又占 75.2%.国这些人大部分是从事文 秘、打字、会计、绘图、电脑等工作,应及时引起关注, 此外对青少年的颈椎小关节错位,目前国内外尚无 统一的诊断标准.x线拍片亦不能显影,但在正常情 况下.他们的脊椎应是无压痛及临床症状的,当出现 压痛时均属不正常的范围,应结合临床若有脊椎外 伤史.或体育运动不当.有头痛、头晕、肩背麻木或酸 6 痛,听课走神、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均可考虑为该 病,亦不容忽视,需抓紧治疗。 4.2 发挥穴位药理学的优势 在我国,穴位药 物疗法的应用.距今有 3000多年的历史,与汤剂 有 异曲同功之妙,具有用药量少.而疗效迅速显著等特 点。这可能是药物信息通过骨膜奇 穴系统传人体 内,能激发或调整机体内在的生理功能,使之趋于平 衡,荷达到治疗 目的。 4.3 根据“髓核”的平衡原理选用药物 髓 核 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依靠渗透作用来进行营养代谢, 特别是液代射。早在 1930年 Pusechel就发现髓核 的含水量.以出生时为 88%,l8岁时为 80%,在 20 岁以后又逐渐 下降,到 77岁时则含水量 为 69%, 1952年Charnley亦注意到.髓核吸水及保持水份的 能力,可以对抗脊雄承受的机械压力。经测试.用生 理盐水浸泡 24h,髓 核吸水 后的重量可增加 60— 100%,这时无需再用力牵拉,就可避免纤维环的收 缩。如浸入四倍的高张盐水 时,髓核的吸水情况相 似,但能增加髓核的内压力,证明髓核液体的交换是 通过渗透压变化而变化的。我们所选用的维丁胶性 钙,吸收快,内含 和有机胶性钙.可参与钙磷的代 谢,能促进肠 内对钙磷的吸收,使血 中钙磷浓 度增 高,更有利于钙磷在骨骼 中沉着基质钙化,有报告还 可降低动脉硬化的敏感性和血清胆固醇的含量。阳 离子药物如钙离子是通过软骨盘渗入核较多的药 物.能迅速达到纠正椎间盘的压力平衡,从而迅速缓 解症状。维生素B 在人体内作为辅酶,参与核酸、 胆碱、氨基酸的合成及脂肪 、糖的代谢,从而促进红 细胞的发育与成熟,促进骨髓 的生成作用和改善神 经营养。对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肩 周炎患 者,穴位注射给药.可改善组织代谢和镇痛的双重作 用,疗效肯定。本疗法还可促进骨、髓核的代谢营养 成份的改善,这是治疗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重要机理之一。 4.4 骨膜与奇穴的相互效应 我们在治疗过 程中,常见到一些患者都是颈、腰椎病共存的,往往 在治疗颈椎病时,则腰病的症状亦同时好转,反之亦 然。还体会到骨膜越宽的“奇穴”,而疗效则呈正相 关的出现。如背胛 中间穴的骨膜面宽.治疗肩周炎 时.当注药针尖抵达骨膜时的酸麻胀感尤为突出,并 还放射至肩、肘、手指者尤为奇效。又如电感穴位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 ????? http://www.tengtongsl.com 盆腔的骨膜比肩部骨膜更宽,肌肉群的肌膜也更宽, 正如 1928年(Y 1art)提出的坐骨神经痛可能是梨 状肌的水肿、痉 挛、胞大压迫所致。该 穴的直接治 疗.就能显示出独特效果,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4.5 关于骨膜系统与三焦的关系 人体生物 膜缺陷或异常时,可引起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等多种 疾病。“三焦”是六腑之一,是腑外围最大的腑,又称 外腑、孤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消炎、止痛的功 能。《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 所终始也。”骨膜系统也是人体最大的膜之一,已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 7卷第 4期 的骨膜功能与“三焦”甚有近似之处,实乃值得探索 的课题。 5 结 语一 我们应用骨与“骨膜”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穴位 “奇穴”效应、药物动力学等作用,再辅以场效应的多 种治疗方法,能迅速达到调整脊椎“髓核”的营养、水 份、代谢等.纠正对压力承受的稳 定性,从而恢复脊 椎功能,亦符合祖国医学的“肾主骨生髓”,生化有 源,骨骼得到“髓的滋养,而坚 固有力”的理论。 ,, 7~ 活血化瘀法为主辨治 IgA肾病的证治体会 第一军医大学(510515) 坠基 湖南中医学院(410007) 文 彬 — ● — _ _ _ ~ 关键词 lgA肾耦;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 证论治 lgA 肾病为 IgA或 l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 呈颗粒状_沉积于肾小球系膜的一组疾病。本病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居多,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但 几乎均伴有血尿。笔者在临床辨治本病过程 中,将 其归属于中医血证范畴,从尿血辨证论治,治以活血 化瘀为主,达到消除血尿之治疗 目的,收到了较好的 临床疗效。现就本病证治,谈点体会,兹述如下: l 中医对 IgA肾病的认识 lgA肾病在临床表现上几乎均伴 有血尿,属于 祖国医学的血证范畴。中医认为凡血液不循常道, 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 肤所形成的疾 患,皆称血证。又<丹溪心法 ·尿血> 日:“尿血,痛者 为淋,不痛者为尿血”。故本病又属 于中医血证中的尿血症。究其病因,毒邪入侵是外 因,正气不足、阴阳气血失调是致病的关键。由于毒 邪内蕴于脏腑经络,使血脉凝滞,瘀阻络脉致血溢脉 外,下注而成尿血症。其病机不外三条,其一为热伤 血络,迫血妄行。《素问·气厥论篇>“胞移热于膀胱, 则癃,溺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说:“热在 下焦者,则尿血”。因此,热在下焦或心火下移,致热 伤血络,迫血妄行,均可出现尿血。其二为脾虚不能 )7、 S 统血运行,血溢脉外,自小便而出。《景岳全书 -血 证)日:“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 虚则不能运行,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而妄行。”其 三,内有瘀血,阻滞血脉,致血不循经,下注膀胱而为 尿血。<素同,四时刺逆从论篇>日:“少阳,···⋯涩剜 病积,溲血。” 2 IgA肾病的病理本质 现代医学认为, gA肾病主要以lgA或IgA为 主的免疫球蛋白伴 G 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 区或系膜及毛细血管壁上的一组疾病。肾活检电镜 检查可见 肾小球基膜 弥漫变薄,并且 在肾小球 内 IgA及 c3沉积的部位,可见块状电子致密物。其病 因与粘膜免疫有关,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使体内 B细胞合成 lgA增多,lgA在体内蓄积,沉积于肾小 球系膜区,激活炎症介质而产生继发性 炎症、出血, 形成肾小球源性血尿。另外,研究表明,这种血尿可 能与血液呈高凝状态及肾脏高灌低流有关。现代医 学的这种观点与中医认为本病为热伤血脉、瘀血阻 络、血溢脉外、下注而成尿血的认识在本质上有内在 联 系。 一 '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 ????? http://www.tengtongsl.com
/
本文档为【骨膜奇穴疗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