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铃薯

2010-12-25 10页 doc 75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3792

暂无简介

举报
马铃薯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大概在公元1570年时,马铃薯随西班牙人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后来又辗转进入意大利和欧洲各地。根据有关资料推测,马铃薯可能于17世纪初(明末)跟随欧、美传教士进入了中国,算得上是个泊来品,所以这里有些地方称马铃薯为洋芋、荷兰薯等。 马铃薯迁徙到世界各地只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与谷类那帮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算是一种很年轻的作物了。但是,它绝对是一个后起之秀: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品种类型多,既适合扎根于多种生态地区,抗旱本领又大,关键时刻还能当作救灾物资,所以很快就...
马铃薯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大概在公元1570年时,马铃薯随西班牙人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后来又辗转进入意大利和欧洲各地。根据有关推测,马铃薯可能于17世纪初(明末)跟随欧、美传教士进入了中国,算得上是个泊来品,所以这里有些地方称马铃薯为洋芋、荷兰薯等。 马铃薯迁徙到世界各地只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与谷类那帮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算是一种很年轻的作物了。但是,它绝对是一个后起之秀: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块茎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品种类型多,既适合扎根于多种生态地区,抗旱本领又大,关键时刻还能当作救灾物资,所以很快就成了世界上仅次于稻、麦、玉米的四大金刚粮食作物之一。在欧、美国家,马铃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消耗量与面包相当,因而又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欧洲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我类约80千克,有的国家在100千克以上,马铃薯在欧、美国家餐桌上占有的重要地位。 马铃薯(Solanum tuber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马铃薯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和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逐渐被认识,我国马铃薯生产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是我马铃薯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年栽培面积达7000万亩以上,到2010年将达到世界产量的50%[1]。内蒙古有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优越条件:气候冷凉、温差大、日照充足、土壤疏松、雨季正好集中在马铃薯最需要水份的6-8月,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淀粉加工原料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我区是我国马铃薯最大产区,栽培面积在850万亩以上,占全国马铃薯栽培面积的12%以上,年产鲜薯75亿千克左右,占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的11%。马铃薯生产已在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积极作用[2],但我区马铃薯生产总体水平低下,因此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已成当务之急。 生产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是种植区不断追求的目标,然而在生产中,众多的病害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其中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经调查,2009 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区,黑痣病普遍发生,严重的地块此病造成的植株死亡率高达90%。该病病原菌无性阶段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性阶段为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cucumeris)[2]。病菌侵染幼芽,使幼芽顶部出现褐色病斑,生长点坏死,也有的坏死芽从下边节上再长出一个芽条,但出苗晚、生长势弱;苗期和成株期主要侵害地中茎,使地中茎形成褐色溃疡斑,植株矮小,重病株顶部叶片向上卷曲并褪绿最终导致死亡;该菌侵害匍匐茎,形成褐色溃疡斑,使养分不能良好运输,造成匍匐茎顶端膨大受阻,严重影响其产量;病菌侵害块茎,在块茎面形成菌核,为翌年提供初侵染源[2-3]。目前关于对马铃薯黑痣病研究的报道较少,防治也不够完善。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黑色粗皮病、茎溃疡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表现在马铃薯的表皮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斑块,即黑痣病菌核。早在1858年Kuhn对此病就有报道。我国在1922年和1932年分别在台湾和广东陆续发现过此病,当时由于该病对马铃薯危害不甚严重,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产业的迅猛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重迎茬问题较为普遍,在马铃薯种植区黑痣病日趋加重,且发病较为普遍,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15%左右,个别年份可达全田毁灭,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阻碍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文的介绍,使人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黑痣病,熟悉并掌握该病的防治方法。 1黑痣病危害症状 马铃薯黑痣病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多样,主要表现在块茎上。当马铃薯幼芽被侵染后,在幼芽上会出现黑褐色病斑或斑纹,致使组织生长点坏死,阻滞了幼苗生长发育,有时也从基部节上再长出芽条,造成田间缺苗或出苗较晚,幼苗长势弱等。苗期主要侵染地下茎,在地下茎上出现指印状或环剥的黑褐色溃疡面(即病斑),使植株生长受阻,长得比较矮小、顶部丛生,严重时植株顶部叶片向上卷曲,并褪绿;还有的由于溃疡面环削伤及导管系统,使地上部枯萎或形成气生薯,在近地表的地上茎表面,往往产生蛛丝状的白霉,溃疡严重时,阻滞了养分向块茎的运输,而在地上茎中积累,使茎变粗而植株矮化或产生许多气生薯。溃疡病感染匍匐茎,出现淡褐色病斑使匍匐茎顶端不再膨大,不能形成薯块,感病轻者可长成薯块,但结薯非常小;也可引起匍匐茎乱长,影响结薯或结薯畸形,受侵染的植株,根量减少,形成稀少的枝条,若病斑绕匍匐茎一周,易引起新生小薯的脱落。匍匐茎中后期发病的导致块茎畸形,停止发育,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变黄、变紫,向上翻卷,并产生气生薯。在成熟的块茎表面形成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形状各异、坚硬的、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斑块,也就是病原菌的菌核,不容易冲洗掉,而菌核下边的组织保持完好。也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导致破裂、锈斑和末端坏死等。 2病原菌侵染特点 马铃薯黑痣病是马铃薯丝核菌溃疡病的病原菌侵染所致,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无性繁殖阶段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有性世代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为兼性寄生菌。该菌有多个株系,寄主范围非常广泛,至少能侵染43科263种植物。菌丝体幼嫩时为无色,呈斜向生长,与主菌丝体的结合处呈收缩状;老化时变褐,与主菌丝体呈直角。有时菌丝体变成一簇,最终发育成为小菌核。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有性世代担子圆状,大小为[(12~18)×(8~11)]μm,具有4个小柄,后期变为触角状,大小为[(5.5~12)×(1.5~3.5)]μm。担孢子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透明,大小为[(7~12.5)×(4~6)]μm。该病菌以菌丝体的形式可随植物残体在土壤中 越冬,也可以菌核形式在块茎上或土壤里存活过冬。第二年当马铃薯播种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病菌侵染幼芽,并迅速在细胞内扩散,进入皮层和导管组织, 从芽条基部产生的侧枝也可被病菌侵染。在生长季节又可侵染近地表的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该病菌能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生长,菌核在8~30℃之间 皆可萌发,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3℃,低温潮湿的环境利于该病的发生,最适宜该病害发展的土壤温度为18℃。当外界条件不适宜快速出苗时,如低温 和土壤过湿,它会对幼芽产生极大的危害。 马铃薯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又称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是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的病害。随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加大,该病害一年比一年发生严重,尤其在内蒙古地区,有许多马铃薯种植区无法倒茬,致使土壤中病原菌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加重了黑痣病的发生。2008 年调查内蒙古西部马铃薯产区,一般田块黑痣病发病株率在5%~10%,重症田块可达到70%~80%,黑痣病已成为内蒙古西部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黑痣病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现将马铃薯黑痣病的研究现状做一分析,以便更好的开展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研究工作。 1 马铃薯黑痣病的相关研究 1.1 症状研究 据目前的文献来看,Rhizoctonia solani 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幼芽、茎基部及块茎。芽块播种到田里出芽后,幼芽顶部出现褐色病斑,使生长点坏死,不再继续生长,因输导组织受阻,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植株容易斜倒死亡,此时常在土表部位再生气根,产出黄豆大的气生块茎。地下块茎发病多以芽眼为中心,生成褐色病斑,往往造成不出苗或晚出苗,这样就出现了苗不全、不齐、细弱等现象。在苗期主要感染地下茎,地下茎上出现指印形状或环剥的褐色病斑,薯苗植株矮小和顶部丛生,严重的植株可造成立枯、顶端萎蔫,顶部叶片向上 卷曲并褪绿。茎秆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斑,后渐扩大,茎基全周变黑表皮腐烂。在近地表的地上茎的表面,往往产生灰白色菌丝层,茎表面呈粉状,容易被擦掉,粉状下面的茎组织是正常的。匍匐茎感病,为淡红褐色病斑,匍匐茎顶端不再膨大,不能形成薯块;感病轻者可长成薯块,但非常小;也可引起匍匐茎乱长,影响结薯,或结薯畸形。受侵染的植株,根量减少,形成稀少的根条。在成熟的块茎表面形成大小形状不规则的、坚硬的、土壤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菌核,也就是真菌休眠体,不容易冲洗掉,而菌核下边的组织完好,也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造成破裂、锈斑和末端坏死、薯块龟裂、变绿、畸形等[1-5]。 1.2 病原菌生物学特征研究 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ühn),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李乾坤等[4]报道,立枯丝核菌初生菌丝无色,粗细较均匀,直径为4.98~8.71 μm。分隔距离较长,主枝分隔距离为92.13~236.55 μm。分枝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大多有缢缩,并在附近生有一隔膜。新分枝菌丝逐渐变为褐色,变粗短后纠结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淡褐色或深褐色,大小0.5~5 mm,多数为0.5~2 mm,菌丝生长最低为4 ℃,最适为23℃,最高为32~33℃, 34℃时停止生长。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23~28℃。丝核菌是担子菌无性态的一个属,运用菌丝融合技术将立枯丝核菌分成不同的群系/融合群(Anastomosis group 简称AG)。迄今为止,立枯丝核菌的融合群己增至12 个,而融合亚群至少已有18个,在马铃薯上引起马铃薯茎基腐的立枯丝核菌的融合群为AG-3 和AG-4。彭学文等[2]报道,在墨西哥,AG-3 和AG-4 各占73.5%、26.5%。Lootsma和Scholte[6]研究表明,R. solani(AG-3)的寄主范围很小,马铃薯是适宜寄主。张天晓[7]研究表明,丝核菌的融合群与生态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丝核菌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寄主十分广泛的病原菌,丝核菌能寄生66 科230 种植物,可侵染马铃薯、胡麻、蚕豆、豌豆、菜豆、大豆、高粱、小麦、甜菜、西瓜、番茄、茄子等作物[8],张天晓研究表明,丝核菌还可侵染水稻、玉米、莎草、李氏禾、荩草、鸭舌草、陆地棉、辣椒、藤豆。 1.3 传播途径及流行条件研究 马铃薯黑痣病以菌核在块茎上或土壤里越冬,或菌丝体在土壤里的植株残体上越冬[4],R. solani的存活结构主要在植株残体上[6],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3 年[8]。第二年春季,当温度、湿度条件适合时,菌核萌发侵入马铃薯幼芽、幼苗,特别是有伤口时侵入更多更快。在生长季节又可侵入根、地下茎、匍匐茎、块茎。新块茎上形成的菌核,或在土壤里又越冬的菌核,下一年根据环境条件,又可发生侵染。带病种薯是第二年初侵染来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最主要途径。高湿度和低的地温有利于病害发生。一般混杂品种发病重,新品种和种性纯度高的发病轻,山区发病重,平川水地发病轻。马铃薯黑痣病的流行首先是菌源条件,谭宗九和郝淑芝[5]研究发现,很少轮作或不轮作的土地,丝核菌的存活数量会加大;使用被丝核菌污染的种薯,等于给所种的马铃薯接种上了丝核菌;第二是环境条件,较低的土壤温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有利于丝核菌的侵染,同时土温低、湿度大,种薯幼芽生长慢,在土中埋的时间长,增加了病菌的侵染机会。最适宜病害发展的土壤温度是18℃,而病害的发展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减少。结薯后土壤湿度太大,特别是排水不良,新薯块上的菌核(黑痣) 形成会加重。2 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研究 2.1 国外的研究情况 对于防治马铃薯黑痣病,应选用无病种薯和轮作。前苏联专家Волoвик[9]建议马铃薯与冬小麦、多年生牧草、豆类谷类轮作来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数量,10 cm 土温达到7~8℃时大面积种植为宜,这样有利于幼芽生长,不利于病菌侵染,播种过早、过深、连作、二荒地种植,发病重。未成熟收获也可降低黑痣病的发生,在荷兰,种薯收获方式也能影响黑痣病的发生水平。茎叶的化学处理比拔除茎叶时的病害发生为多。绿色作物收获即未成熟收获 (指在马铃薯自然成熟2~4 周前采用机械收获)可减轻病害,尤其是人工拔除茎叶后收集块茎的未成熟收获更好。未成熟收获比茎叶拔除和茎叶化学处理更有利于降低病害水平。采用未成熟收获方式可降低第2 年病害指数[6]。在化学药剂防治方面,Lootsma 和Scholte[6] 研 究表明,马铃薯上的大部分菌核(黑痣)是在生长季末期的子代块茎和植株的其它地下部分上形成,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能减少块茎发病。栽种时,用戊菌隆或甲基立枯磷对土壤进行处理非常有效,用戊菌隆土壤消毒明显降低下一年的发病程度。日本专家Homma[10]报道,五氯硝基苯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效果较好。纹枯灵(Mepronil)、有效霉素也可防治黑痣病,播前用种块重的0.3%均匀处理块茎能取得好的防效。针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防菌研究不少,例如已报道立枯丝核菌的生防菌最重要的是木霉属和粘帚霉属,还有盾壳霉、粉红单端孢、轮枝孢菌、伏革菌、土曲霉、侵脉新赤壳、一种端梗孢等,芽孢杆菌、肠杆菌、假单胞菌、链霉菌、短杆菌、色杆菌、多囊菌、诺卡氏菌、放线菌等[3]。日本专家Homma[10]研究表明用荧光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auorescens 等根际细菌对马铃薯块茎进行细菌化处理,可以防治马铃薯块茎上黑痣病菌核的形成,从而增产。单独用醋酸和醋酸硫酸锌联合处理块茎也能有效杀灭丝核菌菌核[11],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染病的块茎经1.0%醋酸+0.05%硫锌浸渍15 min 能有效控制丝核菌。薛振祥[12]报道,日本农药公司开发氟担菌宁(Flutolanil对马铃薯黑痣病也有较好的防效。 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蔡煌[1]报道,50%多菌灵400 倍液浸渍30 min、洗净晾干后播种,茎叶盛期喷洒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防治黑痣病效果好。谭宗九等[5]报道,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47%苗盛(Monceren)可湿性拌种剂拌种防治黑痣病, 每公顷用1 500~1 875 g 药粉、先正达农业科技公司生产的25%阿米西达(Amistar)悬浮液垄沟喷雾可以很好的防治马铃薯土传和种传病害。甲基立枯磷可以很好的防治立枯丝核菌病,贾辉等[13]室内毒力测定表明甲基立枯磷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最佳。 ·3 结论 马铃薯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重茬迎茬导致马铃薯黑痣病逐年加重,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化学防治研究工作,生产者迫切需要低毒、低残留、防效好的化学药剂用于生产。目前从已有的文献报道,戊菌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苗盛、阿米西达、五氯硝基苯、纹枯灵、有效霉素、甲基立枯磷等药剂对黑痣病有较好的防效。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在研究马铃薯黑痣病化学防治的同时应该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配套防控措施研究,才能使马铃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72· 马铃薯是喜钾作物,产一吨块茎需氧化钾9.2kg[7]。适量钾肥可以增加马铃薯淀粉含量[8] 。钾素可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促进有机质的运转,有利于淀粉和糖的积累[9]。据庞万福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试验,施用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以每亩施用16kg硫酸钾的效果最好,平均增产15.7%,亩增鲜薯166.1kg[10]。高炳德报道:施用硫酸钾还能提高大中薯百分率[11]。据宁夏固原地区陈尚达试验,氮、磷配合施用和氮磷钾配合施用可分别比对照增产24.9%和29.7%[12]。随着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从土壤中携走的养分越来越多,由于多年来偏施,重施氮磷肥,致使土壤中N、P、K比例失调,钾相对亏缺。 在影响马铃薯产量的诸多因素中,磷肥的施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养分,与氮、钾统称为大量元素。磷参与作物多种代谢过程:包括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糖分和淀粉的分解、养分在植株体内的运输及性状的代间遗传等。植物缺磷时表现出叶子变黄、生长缓慢、产量下降、成熟期推迟等症状[3]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农业土壤缺磷,我国1.07亿公顷农田中大约有2/3严重缺磷,磷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之一[4]。 磷的有效性对植物生长所需而言是不容乐观的,施入土壤的磷肥一般当季利用率仅为10~25%[5],导致磷素在土壤中大量累积,这既造成了磷肥资源的浪费,也必然导致农田径流中磷浓度的提高,加速了土体富营养化过程[6]。因此,掌握磷素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变化和吸收规律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影响,对提高马铃薯吸收利用磷的效率十分重要。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养分,与氮、钾统称为大量元素。磷参与作物多种代谢过程:包括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糖分和淀粉的分解、养分在植株体内的运输及性状的代间遗传等。植物缺磷时表现出叶子变黄、生长缓慢、产量下降、成熟期推迟等症状[3] 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农业土壤缺磷,我国1.07亿公顷农田中大约有2/3严重缺磷,磷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之一[4]。 磷的有效性对植物生长所需而言是不容乐观的,施入土壤的磷肥一般当季利用率仅为10~25%[5],导致磷素在土壤中大量累积,这既造成了磷肥资源的浪费,也必然导致农田径流中磷浓度的提高,加速了土体富营养化过程[6]。因此,掌握磷素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变化和吸收规律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影响,对提高马铃薯吸收利用磷的效率十分重要。 磷素在马铃薯体内无机元素的含量中仅次于钾素,占各种无机元素的7%~10%,占干物质中的0.4%~0.8%,它对马铃薯营养生长、块茎的形成以及淀粉的积累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强植株的抗旱和抗寒能力,从而提高块茎产量,此外磷素还能提高块茎的耐贮性,减轻贮藏期的烂窖损失[7]。四川农业大学王谧等人研究认为,在不同磷浓度下对产量影响最大的都是薯块绝对含水量。在低磷胁迫下,对产量影响较大的还有根长、地上部全磷含量和沙全磷含量。正常磷条件下,对产量影响较大的还有根鲜重、薯块全磷和沙全磷含量。在高磷条件下,对产量影响较大的还有地上部全磷、地上部鲜重、薯块全磷。麻汉林认为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磷钾肥的不同处理增产提质效果不同。蒙蕊学认为增施磷钾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大中薯率、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的效果呈高度一致。时正元等人研究表明磷肥用量明显地影响磷肥的利用效率[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的尹逊霄等试验结果表明:充足的磷素供应对于新细胞的形成以及新细胞形成时遗传密码在细胞间的遗传是必不可少的。磷也是植酸钙镁(种子内的一种催芽成分)的重要成分。虽然施磷肥对种子的含磷量影响甚微,但缺磷时,种子变小,数目减少,发芽力减弱。 目前对植物磷营养效率的研究多集中于水稻、麦类及豆科类作物,关于马铃薯磷营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肥效研究[9-10]及其对磷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11]等。 马铃薯(Solanum tubersum L.)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是当今世界上的第四大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马铃薯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和马铃薯的营养价值逐渐被认识,我国马铃薯生产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2]。内蒙古有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优越条件:气候冷凉、温差大、日照充足、土壤疏松、雨季正好集中在马铃薯最需要水份的6-8月,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淀粉加工原料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马铃薯以其抗旱、高产、优质、高效以及全营养等特点,已成为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在全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区马铃薯产业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马铃薯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是关系到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3]。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对钾的需求量大,有关资料表明,马铃薯对N、P2O5、K2O的吸收利用比例为1:0.5:2.12[4、5]。Dow(1978)报道块茎产量54-95t/hm2移走钾量为230~445kg/hm2 [6] 马铃薯是喜钾作物,产一吨块茎需氧化钾9.2kg[7]。适量钾肥可以增加马铃薯淀粉含量[8] 。钾素可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促进有机质的运转,有利于淀粉和糖的积累[9]。据庞万福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试验,施用钾肥有明显增产效果,以每亩施用16kg硫酸钾的效果最好,平均增产15.7%,亩增鲜薯166.1kg[10]。高炳德报道:施用硫酸钾还能提高大中薯百分率[11]。据宁夏固原地区陈尚达试验,氮、磷配合施用和氮磷钾配合施用可分别比对照增产24.9%和29.7%[12]。随着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从土壤中携走的养分越来越多,由于多年来偏施,重施氮磷肥,致使土壤中N、P、K比例失调,钾相对亏缺。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施钾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探讨马铃薯钾肥的适宜用量,提高和完善平衡配套施肥技术,以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为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在栽培中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中克新1号的合理施钾量提供科学依据。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又名洋芋、山芋、土豆、荷兰薯、山药蛋等,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现已在全世界2/3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栽培种植,其总产量和栽培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1-2]。马铃薯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营养丰富、用途多、产业链长、加工增值潜力大,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强,是一种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是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产量达30亿吨左右。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主产国之一,种植马铃薯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10多年中,其栽培面积和栽培区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到2005年为止,马铃薯在我国播种面积已达487.8万公顷,总产达到7090万吨,均占世界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5%左右,因此,马铃薯产业已成为我国许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3-6]。 马铃薯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称,它的块茎中除含有丰富的淀粉(8%~25%)以外,还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盐类、粗纤维和各种维生素;马铃薯以淀粉、蛋白质、铁、维生素C、B1和B2的含量最为丰富,均显著高于世界性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而且发热量高于所有的禾谷类作物,是营养丰富的粮食与蔬菜。马铃薯不但营养齐全,而且结构合理,尤其是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与人体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基本一致,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几乎达到100%。它富含人体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如果每天食用100克马铃薯,则能满足成年人含氮食物的日用量的7%以上,儿童13%以上。据美国权威机构报道,只食用全脂奶粉和马铃薯制品,就能提供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成分。马铃薯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药用保健价值,有和胃、调中、健脾、益肾强身、活血消肿的作用,可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和皮肤湿疹等疾病,而且可抑制癌症的发生,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专家指出:每人每天吃一个马铃薯,能大大减少中风几率。可以说“马铃薯是十全十美的全价营养保健食物[5-10]。 马铃薯除了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外,它的加工增值也十分显著,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工业加工上,马铃薯淀粉及其衍生物以自身独有的特性,成为纺织业、造纸业、化工、建材等许多领域的优良添加剂、增强剂、粘合剂及稳定剂,在医药上可生产酵母、多种酶、维生素、人造血浆及药品的添加剂等。目前世界上已研究出上百种与其他粮食混合制成的美味营养食品[5]。因此认为马铃薯将是世界粮食市场上一种主要食品。 2007年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9亿亩,总产量3.2亿吨,单产16.65t/hm2,分布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产国为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波兰、美国和白俄罗斯,亚洲和欧洲为主产区,产量占80%,北美洲平均单产最高,亩产2453kg,世界马铃薯生产国家中荷兰生产水平最高,单产约为45t/hm2,以色列可达40t/hm2,而且是世界上重要的种薯出口国家。目前我国马铃薯生产遍及全国各个省(自治区),主产区为东北、华北、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其栽培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中原和东南沿海各地较少[11-12]。2007年我国种植面积6645.5万亩,鲜薯产量6479.0万吨,单产14.76t/hm2。 尽管马铃薯高产的研究很多,但多为单项或两项措施高产的研究报道,本试验综合了种薯、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田间管理等多项措施来实现高产,为高产高效益马铃薯综合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马铃薯因病毒病退化而减产的问题,通过使用脱毒的子种使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13]。增产幅度大:生产上一般增产幅度可达50-200%,比普通种薯增产2-4倍。 李裕荣研究表明,氮磷钾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较习惯施肥有极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配方施肥较农民习惯施肥可增产6.63t/hm2,增幅34.82%,配方施肥的产出投入比达5.17,增产增收效益显著[14]。 崔云玲研究表明施用钾肥,马铃薯增产16.7~2916.7kg/hm2,增幅0.1%~9.0%,每千克K可增收马铃薯0.2~19.4kg[15]。 张国君等研究表明,磷肥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在施N 200kg/hm2、K2O 150kg/hm2、有机肥30 000kg/hm2时,施P2O5 300kg/hm2比不施磷区增产马铃薯7510.8kg/hm2,增幅44.96%[16]。 马铃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增强地上部分植株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改变植株的生长形态,防止植株徒长,促进块茎生长,提早成熟,增加鲜薯产量[18]。郭洪芸研究表明,喷施50mg·L-1的PP333后,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阻力和产量均增高[18]。 1 ] 屈冬玉, 金黎平, 谢开云. 中国马铃薯产业10 年回顾[M]. 北 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2 ] Carling D E, Leiner R H.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hizoctonia solani and binucleate R. solani -like fungi from aerial stems and subterranean organs of potato plants[J]. Phytopathology, 1986, 76: 725-729. [ 3 ] Banville G J. Yield losses and damage to potato plants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J]. Am Potato J , 1989, 66: 821-834. [1]庞淑敏.怎样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9:2 [2]陈伊里、屈冬玉主编,马铃薯种植与加工进展[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2:13 [3]秋朋译.磷与农业.北京:加拿大钾磷肥研究所中国项目部,1999年.10-18 [4]吴平,印莉萍,张立平等.植物营养分子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向万胜,黄敏,李学垣.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6):63一67 [6]StamatisRigas,GuilhemDebrosses,KosmaHaralamPidis.TRHIeneodesaPotassiumtransPorter,requiredfortiPgrowthinArabidoPsisroothairs[J].PlantCell,2001,13(l):139一151 [7]腾丽雅译铃薯的生理营养与施肥.马铃薯杂志.1988.2 (1)53~60 [8]门福义,蒙美连等.马铃薯不同品种淀粉积累生理基础研究-品种淀粉含量与叶部氮磷钾浓度的关系.马铃薯杂志,1995,9(3):186~87 [9]《土壤肥料》-2005年4期-44-47页 [10]门福义,刘梦云编著.马铃薯栽培生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9.1:186 11 屈冬玉,谢开云,金黎平,等.中国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和趋势[J].马铃薯产业与西部开发,2001:1-8 12 滕宗璠,张畅,王永智.我国马铃薯适宜种植地区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1989,2:35-44 13 范翠华,耿庆利.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要点[J].现代化农业,2007,1:17 14 李裕荣,尹迪信,朱青,等.马铃薯平衡施肥效益及合理配比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0,28(3):49-51 15 崔云玲,,郭天文,王成宝.马铃薯平衡施肥及钾肥效应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6:35-44
/
本文档为【马铃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