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

2010-12-26 7页 pdf 646KB 1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398

暂无简介

举报
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 外国历史大事集 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 选 登 李铁城 武 冰 � � �年!月 � 日至 �∀ 日 ,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阿金夏湾的军舰上 # 举行了 自第二次世界 大战爆发后的第一次会晤 , 史称大西洋会议 。 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 , 是双方签署了一项阐述战争 目的和战后和 平 目标的文件 , 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 即历史上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 大西洋会议的 召开和大 西洋宪章的发表是大 ∃饯初期的重要事件 , 它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壮大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 %一&...
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
外国历史大事集 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 选 登 李铁城 武 冰 � � �年!月 � 日至 �∀ 日 , 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阿金夏湾的军舰上 # 举行了 自第二次世界 大战爆发后的第一次会晤 , 史称大西洋会议 。 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 , 是双方签署了一项阐述战争 目的和战后和 平 目标的文件 , 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 即历史上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 大西洋会议的 召开和大 西洋宪章的发表是大 ∃饯初期的重要事件 , 它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壮大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 %一& 大西洋会议是在大战爆发初期的一个危急和关键时刻举行的 。 � � ∀ �年�月欧洲战争爆发后 , 希特勒疯狂地向外扩张 ,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 , 几乎席卷了除苏联之外 的整个 欧洲大陆 。 德国实行的 “海狮计划” , 使英国本土遭到空前严重的打击 , 英国在地中海和中近东的势力范围也受 到了很大摧残 。 英国承受着纳粹的重压 , 形势严重 , 危若累卵 , 但它仍苦斗不休 , 在接连失败中顽强拼搏 。 尽管 览国人还能坚持下去 , 但远不能单独打赢这场战争 。 丘吉尔急切地想扩大反纳粹联盟和开辟新战场 , 以摆脱孤军 奋战的严重困境 。 美国虽还没有参战 , 但已成为纳粹的打击 目标 , 多方面地遭到德国的威胁 。 � � �年 � 月初 , 罗 斯福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把当时形势称作是美国 “历史上空前未有过的一个时刻 ” , “因为在以前任何时候美国的 安全也没有象今天这样严重地受到外来的威胁。 ” � 同年�月 , 他在宣告全国处于非常状态的讲话中又明确 指出 , 纳粹发动的欧洲战争已 “发展成为一场企图征服世界的世界战争” , “战争正在接近西半球的边缘 , 离家越来越 近了 ” 。 在这种形势下 , 英美双方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联合, 共同商讨反法西斯的战略决策 。 ! ∀#!年∃ 月%% 日 , 希特勒把空前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向东方 , 悍然发动侵略苏联的全面战争。 苏联参战 使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巨大的变化 & 加强 了战争的正义性 , 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月(日斯大林在他那 著名的告苏联人民书中指出 ) “我们为争取祖国自由而进行的 战争 , 定会与欧美各国人民为争取独立和民主自由 而进行的斗争汇合在一起 。 这将是所有维护 自由、 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 奴 役 和 威 胁 的 各 国 人 民 的 统一战 线” 。 ∗ 英美统治集团当时对是否要与苏联结成反法西斯联盟的问 , 曾有过各种不同的意见 , 但丘吉尔和罗斯 福的态度是明确的 。 还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 , 丘吉尔 、 罗斯福从各 自国家利益出发 , 就决定了如果纳粹进攻苏联 便站在支待苏联一边的对策 。 战争爆发后 , 英 、 美迅速表态支持苏联 , 并表示要给予苏联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 因此 , 斯大林在 ∋月 (日的演说中对 “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关于帮助苏联的历史性的演说和美国政府帮助我们的宣 言” 表示 “衷心的感谢 ” 。+苏德战场的开辟 , 使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从西线东移 , 解救了英国的燃眉之急 。 英国庆 幸东线的拚死厮杀给它提供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 但英美军事当局却对苏德战场普遍作出了悲观的估计 , 它们认为 在纳粹的闪击战下苏联只能抵抗几周的时间, , 乌拉尔以西的苏联将不可避免地被占领。 大西洋会议前夕 , 苏联 人民浴血奋战 , 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战斗进程不断证明英美军方的估计悲观 、 失实。 罗斯福和丘吉尔当时都 急需摸清苏联情况 , 以解开 “俄罗斯之谜” , 否则就无法在即将举行的会晤中协调对苏政策和扩 大反 法 西 斯联 盟 , 结果将很可能会导致大西洋会议一事无成 。 在这种情况下 , 当时正在伦敦安排大西洋会晤事宜的美国总统顾 � 《罗斯福选集》, 北京商务印 书馆 !∀ − %年中文版 , 第%∋. 一%∋! 页 。 同上 书 , 第 %� , 、 % ∀� 页。 ∗ + 斯大林 ) 《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 !∀� 土年俄文版 , 第!− 页 。 , 参见 丘吉尔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 ( 卷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年中译本, 第 �∀ �页 。 弓( 问霍普金斯主动提出要去苏联访向 , 他在取得罗斯福的同意后 , 于 ∋月底亲 自飞往莫斯科拜会斯 大林 , 以了解苏 联的实际情况, 准备为罗斯福、 丘吉尔在大西洋会议上制订对苏决策提供第一手 。 当时 , 日本在远东的侵略气焰非常嚣张 , 它正在积极谁备扩大侵略战争 , 日本与英美的矛盾 日益尖锐化。 日 本无法灭亡中国 , 又把侵略锋芒指向东南亚 。 � � �年∋月日军开始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 , 直接威胁英 、 美在 南洋 的殖民地 。 ∋月() 日美 、 英 、 荷相继宣布对 日本实行经济制裁 , 断绝对日本的石油供应 。 日本与英美的战 争形势 逼近 , 英国首当其冲 。 当时丘吉尔连守卫英伦本土都自顾不暇 , 已无力它顾 , 因此迫切希望能在大西洋会议 ∗+协 调英美对日战略 , 促使美国采取强硬的预防战争措施 , 把美国推上对抗日本的第一线 , 以减轻对 英 国的严 重威 胁。 在这种急迫的形势下 , 罗斯福和丘吉尔一致认为举行一次会晤实属必要 , 并定于 !月 � 日在大西 洋 东 北部纽 芬兰岛的阿金夏湾上举行 , 正如丘吉尔所讲 , 英美对这次会晤都寄于莫大的期望 。 %二& 大西洋会晤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举行的 。 ∋月底 , 罗斯福声称他要去进行一 次 “钓鱼旅行” , 休假巡 游 。 !月∀ 日 , 罗斯福及其随行人员乘 “波托马克号” 游艇从新伦敦启航 , 到海洋中又换乘 “奥古斯 塔 号” 巡 洋舰 ‘ 并把游艇留在后面作为迷障 。 罗斯福一行首先抵达阿金夏湾 。 !月 �」, 丘吉尔及其随行人员会同从莫斯科赶回来 参加会议的霍普金斯 , 乘坐英国 “威尔士亲王号” 巨型战列舰也从英国启航 , 于 � 日上午到达会晤地点。 罗 斯福 和丘吉尔分乘的 “奥古斯塔号” 和 “威尔士亲王号” 及其护航舰队联舷而泊 。 当天 上午 , 在双方海军互致例行的 敬礼以后 , 丘吉尔登上 “奥古斯塔 一号” 拜会罗斯福 罗斯福搭着他的儿子 、 侍从副官埃利奥特 ·罗斯福的臂膀站 起身 来 , 以表示对丘吉尔的最大敬意 。 /在奏完两国国歌后 , 罗斯福致热烈的欢迎词 , 0丘吉尔把英王 的一 封信 交给 了罗斯福 , 双方介绍了各 自的随行人员。 美国方面有霍普金斯 、 哈里曼、 韦尔斯和三 军首 脑斯 塔克 、 马歇尔 、 金 、 阿诺德等 , 英国方面有卡多根和三军首脑庞德、 迪尔 、 弗里曼以及国防部的彻韦尔等 。 从∀ 日当天 开始 , 双 方连续几天都一直在紧张地工作 , 会谈在罗斯福和丘吉尔之间、 在双方的外交官员与三军将领之间分头进行 。 会 谈所涉及的和领域十分广泛 , 大体可归纳为 ) 1一 2对付日本可能发动的进攻问题 3 1二 2援助 苏 联的 问题 , 1三 2美英双边关系包括美国对英国供应军事物资等问题 3 1四 2双方拟定一项联合宣言 。 前面三项内容讨论的情况 和结果简述如下 ) 1一 2双方在讨论远东局势时 , 丘吉尔最担心 日木将在西南太平洋方向发动对英国殖民地的 进 攻 , 他 想从美 国手中搞到一份最强硬的对日最后通碟 , 让美国以不惜诉诸战争的办法来遏制日本继续南侵 , 以 把 日 本 的战争 力量限制在中国战场 04 。 −月!! 日, 丘吉尔在发给外交大臣艾登的电报中还说 , 美国总统 “大约在一个星 期的时 间内回去 , 届时 , 他将把一份照会交给日本大使 。 他将在照会的结尾加上我起草的这段话 ) ‘日本在西南太平洋 区域任何进一步的侵略 , 将造成一种局势 , 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对抗措施 , 即使由此引起美国和 日本 之 间的 战争 , 也在所不计 , 。 ” 5 但丘吉尔的 目的远没有达到 , 罗斯福认为 , “应当不遗余力地 防止 同 日 本 战 争 的爆 发” , 要给 日本一个 “保全面子 ” 的办法 , 否则就等于必定要打仗 。6 −月!∋ 日美国国务卿赫尔给 日驻美大 使野 村的照会十分温和 , 以向 日本显示美国并无挑衅之意 , 照会根本没有丘吉尔所渴望的那种强硬态度 。 会议对远东 问题的讨论结果使丘吉尔大失所望 。 1二 2关于援助苏联问题 , 霍普金斯在同斯大林的两次谈话中, 取得了有关苏联实力和苏联士 气 的大 量第一 手材料 。 霍普金斯的莫斯科之行 , 得出了与当时西方流行看法完全不同的结论 , 他相信苏联能够顶 住 德 国的进 攻 , 正如他给罗斯福的电报中所说 ) “我对这条战线非常有信心 。 这里士气特别旺盛 , 对胜利充满 了 坚 定 的信 心 。 ” 6霍普金斯把他所获得的印象和资料带到大西洋会议上 , 他还编造了一份苏联最急需的武器和军 需品的清 / 因罗斯福曾患小儿麻痹症致使下肢瘫痪 , 5 丘吉尔 , 前引书 , 第∃韶页 。 6 〔美〕舍伍德 ) 《罗斯福与霍普金斯》 , 6 7 · 艾夫里尔 · 哈里曼 、 伊利 · 艾贝尔 ) 他通常总是坐着迎接客人 。 商务印书馆 !∀ − .年中译本 , 第#−. 页。 《特使》, 三联书店!∀ ∋− 年中译木 , 第 −# 页 。 单 。 美国学者麦克尼尔认为 , “霍普金斯的报告起了很大的作用 , 使罗斯福深信 , 把可以匀出的尽可能多的军用 物资运往俄国去是明智的 。 ” 8 霍普金斯访问苏联是战时美英对苏关系的转折点。 大西洋会议决定美英两 国以武 器供应苏联 。 −月!%日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致电斯大林 , 电文中说 , 他们俩人曾 “一起商量了我们两国如何 能对 贵国对纳粹进攻所进行的辉煌保卫战给予最大帮助的向题 ” & 电文提出 “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就我们的共同资源的 分配向题迅速作出决定 , 我们建议, 我们准备在莫斯科举行一次会议, 我们将派遣一些可以直接 和 您讨 论这些 问题的高级代表出席 。 ” 9 英美分别任命了比弗布鲁克勋爵和哈里曼为全权代表。 哈里曼认为 ) “大西洋 会议最 重要的动作是决定派遣一个英美使团赴莫斯科 , 把霍普金斯同斯大林的匆促进行的 、 有些序 幕性 质的 会谈进行 下去 。” 8 当时苏联迫切需要美英援助 , 因此欣然接受了大西洋会议的这一建议 。 美英从 自身安全和利益 出发也 都迫切需要与苏联合作 , 它们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反法西斯的东线 。 正如随后 ∀月: 日美国在一份由马歇 尔和斯塔; 克两位总参谋长签署的重要文 件中所讲 ) “在俄国维持一条活跃的战线 , 无疑为向德国发动一场成功的 地 面进 攻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 因为只有俄国拥有充足的人力 , 并位于有利地接近德国军事力量的中心地 区 。 ” 8 哈里曼 从苏联回国后讲 ) “坦率地说 , 只要做到这场战争远离我们的海岸 , 无论 花费 多 少, 都 将 是 微 不 足 道 的 代 价 。 ” 9 1三 》关于加强美英联盟和研究美国对英国供应军事物资等问题 。 美国除按照租借法案向英国 继 续 提 供援助 外 , 双方军事人员对战略的讨论没有产生什么重要结果 。 在保护大西洋海上通道问题上 , 美国前 进 了一 步。 会 后 , 美国总统用行政命令办法解决了美国军舰在大西洋海上通道的护航问题 。 美国海军接管了美国至冰岛间的大 西洋海域 。 罗斯福讲 , 美国对英国供给的大部分都经由北路运送 , 即靠近格陵兰及其附近的冰岛 。 德国的严重攻 击恰在北路 。 8 美国军舰在冰岛以西对商船护航 , 在海上航行途中熄灯备战 , 而且所护送的货船不只是美国的 , 任何国家的船只都可以搭伴而行 。 实际上这开始了美国与纳粹在海上的不宣而战 。 美国向战争走近了一步 , 但它 仍然不肯宣战 。 霍普金斯在莫斯科时 , 斯大林就曾提过希望美国能参加对德战争 , 当时霍普金斯以授权有限婉言 相拒 , 并表示美国参战的事主要取决于希特勒 自己和他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 在这次大西洋会议上 , 丘吉尔也 提出了这个问题 。 他曾向罗斯福的下属说过 ) “我倒宁愿美国现在宣战而在六个月内得不到供应物资而不愿获得 加倍的供应物资而美国没有宣战 。 ” 8 当人们把这句话重复说给罗斯福听时 , 罗斯 福 “认 为 这 是 一 句 苛 刻 的 话 。 ” < 1三 2 大西洋会议上最重要的一件工作 , 是美英双方要拟订一项联合宣言 。 签署联合宣言的建议 , 是由罗斯福在同丘吉尔最初会晤的谈话中提出来的 。 他认为 , 两国最好能够拟订一项 联合宣言 , 规定一些广泛的原则 , 以便沿着同一道路引导两国的政策 。 丘吉尔表示 赞 同 “这 项 极 其 有 益 的建 议” , 8 并在第二天提交给罗斯福一篇包含有五点内容的宣言大纲 。 据丘吉尔讲, 随后罗斯福又搞了一份修正稿 , 并以此稿作为讨论的基础 , 责成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尔斯和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卡多根具体起草宣言初 稿。 −月!% 日 , 罗斯福 、 丘吉尔在 “奥古斯塔号 ” 正方形大船舱内与双方有关人员一起 , 逐字逐句地对宣言初 稿 进 行最后 修改 、 定稿 , !( 日由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 , !# 日在华盛顿 、 伦敦同时公布 。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宜言》, 通称为大西洋宪章 , 全文如下 )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和联合王国国王陛下政府代表首相丘吉尔经过会晤 , 认为他们两国国策 中某些 8 〔美〕麦克尼 尔 ) 《美国 、 英国和俄 国 , 它们的合作和冲突》 1 !∀ #!一 !∀ #∃年 、, 上海译 文 出 版 社 !∀ ∋ − 年 中译 本 , 上 册 第(− 页。8 《! ∀#! 一 !∀#�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同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通信集 , 第二卷 , 斯大林同罗斯福和杜 仑 =飞 的通信》, 世界知识 出版社!∀ ∃ (年中译本 , 第 ∃ 一 ∋ 页 。 8 8 7 · 艾夫里尔 · 哈里曼、 伊利 · 艾贝尔 , 前引书 , 第− � 、!%(页 。 < 〔美〕舍伍德 , 前 引书 , 第� ∃! 页 。 8 参见《罗斯福选集》, 第%邪 、%∀∃ 页 。 8 < 8 丘吉尔, 前引书 , 第 − ∀ ∃ 、 ∃ �#页。 共同原则应该予以宜布 。 他们对于世界所抱有的一个关好未来局面的希望是以此项政策为根据。 %一 &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 %二 &凡未经有关民族 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 , 两国不愿其实现。 %三 &尊重各民族 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 。 各民族中的主权和 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 , 两国俱 欲设法予以恢复 。 %四 &两国在尊重它们的现有义务的同时 , 力使一 切国家 , 不论大小 、 胜败 , 对于为了它们的经 济 繁 荣所必 需的世界贸易及原料的取得俱享受平等待遇 。 五 &两国愿意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 以便向大家保证改进劳动标谁 、 经济进步 与 社 会安 全 。 −六 &待纳粹暴政被最后毁灭后 , 两国希望可以重建和平 , 使各国俱能在其疆土以内安居乐业 , 并 使 全 肚界 所有人类悉有 自由生活 、 无所恐惧 、 亦不虞溉乏的保证 。 %七 &这样一个自由 , 应使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 , 不受阻碍。 %八 &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各国 , 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 , 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 倘国际间仍有国家继续使 用陆海空军军备 , 致在边境以外实施侵略威胁 , 或有此可能 , 则未来和平势难保持 。 两国相信 , 在广泛而永久的 普遍安全未建立之前 , 此等国家军备的解除 , 实属必要 。 同时 , 两国当赞助与鼓励其他一切实 际 可 行 的措 施 , 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 。 弗兰克林 · 罗斯福 温斯顿 · 丘吉尔” 8 大西洋宪章不像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那样是 一 个单方面的政策声明 , 而是美英共同签署的一项联合文件。 尽 管它没有采取对双方更具有约束力的条约形式出现 , 但它的重要意义和影响远不亚于一项条约的价值 。 宪章所宣 布的八点原则 , 被美英两国标榜成为是重建战后世界和平和秩序的政策依据 ,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民 主 政 治的一 般原则, 贯彻了罗斯福在! ∀ #。年!月提出来的所谓 “四大 自由” 的精神 。 用罗斯福的话讲 , 大西洋宪章所 体现的 原则是 , “解除侵略者的武装 、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决权 、 以及四大自由一一言论自由 、 宗教信 仰 自 由 、 8 免 于脸乏的 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 ” 如大西洋宪章是英美统治阶级观点的妥协 , 其中美国的观点得到了更多 的反 映 。 0丘吉尔承认 , “ 只有以美国提出的条件为基础 , 才可能赢得和平 。 ” 国 尽管当时英国不能与美国保特 一致 , 但由于两国所处境况相异 , 对大战中所追求目标也不 相 同 , 因 此在起 草文件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矛盾 。 突出的方面有如下几点 ) 第一 , 对战后世界设想方面的分政 。 虽然当时世界上战火弥漫 、 烽烟滚滚 , 打赢战争还要走一段十分漫长和 艰难的道路 , 但这两个西方大国并没有忘记对战后世界的争夺 , 它们极力要透过战争的浓雾把有利 于 自己 的设 想强加给对方。 美国希望把它一贯标榜的 “ 自由贸易” 、 “机会均等” 、 “海上 自由” 等原则都放入文件中 , 这 样就可以凭着它的强大经济实力 白由地打入英帝国的内部 , 它对英国草案第四点关于取得原料的 问 题 , 提 出要 加上 “不加歧视 , 并享受平等待遇” 的内容 。 英国方面则认为这 “不加歧视 ” 等词 , 就等于宣布把! ∀ (%年在握太 华签订的 “帝国特惠制” 协定变为一纸空文 , 而 “帝国特惠制” 又一直是防止美国势力侵入大英帝 国 的一 件法 宝 & 所以丘吉尔立即表示 “碍难接受” 。 但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尔斯反驳说这就是问题的核心 , 他表示这一段内容 体现着美国在过去九年中所力求实现的理想 。 尽管表面上罗斯福说 , 他心中最不屑于考虑的问题 , 莫过于企图利用 租借法作为交易的武器来对付帝国特惠制 , 丘 一占尔也表示他对帝国特惠制 “缺乏热情” 。 但他们谁也没有忘记所 , 8 11 国际条约集》1 > , ( #一%. ## 2 , 世界知识 出版社 !.∃ !年版 , 第((∋一( (� 页。 ?8 大西洋宪章中没有提到宗教信仰 自由 , 据美国历史学家舍伍德说 ) “这种遗漏是 出于疏忽 。 ” 他还说 ) “不论在英国还是 在 美 国的记录中 , 我都没有看到曾以任何方式表明考虑过把信仰 自由包括在内” 。 1 舍伍德 ) 《罗斯福与霍普金斯》0仁册 , 第#−∃ 贞2 , 后来 !∀ #%年 ≅ 月 ! 日联合国家宣言中包括了这一条 。 9 《罗斯福选集》, 第(�∃ 页 。 8 引文见〔苏〕Α & Β & 戈尼昂斯基 等著 ) 《外交史》第 # 卷 1 上 2 , 三联书店 !∀− . 年中译本 , 第%#� 页 。 �∃ 代 表 的 本 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谁也没有忘记向对方争取想得到的东西。 双方争论结果所达成的妥协是把美国的 条文加上一句有利于英国的先决条件 , 即加上 “在尊重它们的现有义务的同时” , 删除 “不加歧视 ” 、 并以 “贸 易” 代替 “市场” 的字样 。 两国在宪章中达成的这一字面上的妥协并没有消除双方在实际利益上的种种矛盾和冲 突 。 第二 , 宪章第三条关于尊重各民族拥有 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的规定 , 当时主要是针对法西 斯 的 暴政 统治 , 但也包含有美国对英国战后的约束和向英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 。 罗斯福想把美国在宪章中所标榜的那一 套政治理想完全搬到大英帝国的领域中 , 以挖英国的培脚 。 两国从各 自立场出发对这一条的解释出现明显分歧 。 � � �年�月 �日丘吉尔在下院辩论中说 , “联合宣言决没有限制以前历次发表的关于在印度、 缅甸或英帝国 的其他 属地发展立宪政府的各项政策声明 。 ⋯⋯在大西洋会议上 , 我们心里想的主要是恢复目前处于纳粹奴役之下的欧 、 洲国家和民族的主权 、 自治和民族生活 , 以及在可能不得不对疆界有所变更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原则 。 因此 , 这 个问题同效忠英王的那些地区和民族的 自治机构向前发展的问题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 ” 8 但罗斯福却把它解 释为 适用于一切地方 , !∀ #%年%月%( 日他在华盛顿诞辰 日发表的演说中明确讲 ) “大西洋宪章不仅适用于大西 洋沿岸 地区 , 也 适 用 整 个世界 。 ” 网罗斯福的这句话显然 “是向遥远的大平洋和东亚的各民族通气说 ) 他对他们 的利 益和权利的关心并不亚于他对欧洲和西半球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的关心 。 ” 8 这一解释不能不包括英帝国 统治下 的齐自治领和殖民地 。 实际 0匕 美英对战后世界的设想 , 不论在政治方面或经济方面 , 英国尽管给自己争得了; 个 “尊重它们的现有义务” 的附加条件 , 但它已远远抵档不住美国的政策攻势 , 此项附加条件已被 宪 章第 三条 中的 “尊重各民族 自由选择” 、 第四条中的 “力使一切国家 , 不论大小 、 胜败 ” 、 以及其他诸条 中 的 “一 切国 家” 、 “所有人类 ” 、 “一切人类 ” 、 “世界所有各国 ” 等明确无误的提法给大大冲淡了。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舍 伍德所讲 , 关于 “现有的义务” 这一个限定短语 , “也在牢固地即使不是正式地承担下来的新义务的 更 高 压办 之下 , 变得无关紧要了” 。 函 第三 , 关于成立战后国际组织的问题。 丘吉尔提出的原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 “两国寻求和平 。 这种和平不 仅永远消灭纳粹暴政 , 还要利用有效的国际组织 , 使一切国家与民族得以在它们自己的疆界内让人 民安居乐业 , ⋯⋯ 。 ” 8 其中 “还要利用有效的国际组织” 一句被罗斯福删去 。 丘吉尔曾要求保留下来 , 他害怕英国 舆论会氏 此而感到失望 , 据美国代国务卿韦尔斯记载 , 罗斯福答复说 , 他认为难以同意这样做 。 因为第一 , 这将在美国引 起怀疑与反对 3 第二 , 罗斯福 自己不赞成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联盟 , 新的国际组织至少要等一段之 后 再 说 , 在这 段时间里 , 由美英两国来执行国际警察的任务 。 8 由于罗斯福坚持不把 “国际组织 ” 这个词写入文件中, ,丘吉尔 只能无可奈何。 最后双方达成的妥协是在第八条有关解除军备的内容上 , 加上了 “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 一句话 , 实际上这与 “国际组织” 一词无异 。 后来在战时盟国的国际文件 04有时都把 “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 织” 与创立 “普遍安全制度” 互相替代 , 其中讲的都是一件事 。 从总的方面讲 , 在起草大西洋宪章中美英的态度大体是一致的 , 但在某些根本点上的分歧也是 突 出 的 , 每 当遇到这种倩况时 , 英国总是要向美国作些让步 。 究其原因 , 麦克尼尔曾讲过很重要的一点 , 他说 , 由于英国要 依靠美国的生产来满足它的作战需要 , 美国的官员 “渐渐就对英 国 政府 的 政策 行 使 起 一种潜在 的否 决 权来 了。 ” 8 这种 “潜在的否决权” 正预示着它们对战后世界的争夺中英国所必然要陷入的江河日下的境地 。 1 四 2 在当时整个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和奴役的严重局势下 , 大西洋宪章毕竟是一个具有重要 历史 意义的 文献 , & 它所起的历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9 8 〔美〕麦克尼尔 , 前弓!书 , 第 ∃ �一“ 、�∃ 贝 。 6 8 《罗斯福选集》第(邪 、#∀% 页 。 6 〔美〕舍伍德 , 前引书 , 1下 2 , 第−∃ 页 。 国函 舍伍德 , 前 引书 , ‘上 2 , 第 #−。、 #− #页 。 9 丘吉尔 , 前 引书 , 第∃ �� 页 。 � ∋ 第一 , 宪章对于动员和鼓舞世界人民战胜德 、 日 、 意法西斯侵略集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宪章所宣布的八 项原则虽然有些空泛而缺少实惠 , 宣传价值要高于实际价值 , 但它与血腥的法西斯暴政相比却是 无 与伦比 的进 步 , 它给广大受法西斯奴役的人民带来一线曙光和希望 。 罗斯福曾说 , “诚然 , 大西洋宪章中的原则声明 , 对于 为战争搞得四分五裂的世界的任何错综复杂情势 , 都没有提出很容易适用的原则 。 但是 , 有了我们可以当作目标 的原则总是一件好事 , 有用的事一一必要的事。 ” 8 确实 , 单凭一纸宣言本身不可能打胜仗 , 但它却向世 界宣布了 这两个西方反法西斯盟国参加战争的目标和实现战后和平的设想, 它所起的精神作用是不宜低估的 。 它将唤醒和 鼓舞广大人民起来同法西斯战斗 。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 当时美国在名义上仍属中立国 , 但罗斯福总统却同一个交 故国共同发表了要最终摧毁纳粹暴政的联合宜言 , 这充分表现出这位资产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胆略 。 丘 吉尔对此评论说 ) “这等于一个挑战 , 在平时这种挑战意味着战争行动 。 ” 9 大西洋会议的结果虽然使 英国公众 和舆论有些失望 ,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浩浩荡荡的美国舰队迅速地驶过海洋与英国凤雨同舟 , 他们深感 遗憾的是 , 只要美国还没有参战 , 战争就不可能尽快地终结 。 但是 , 大西洋会晤之后 , 美国在谁备战争方面并 没 有 原 地不 动 , 它在大酋洋上已与德国海军不宣而战 , 同纳粹的战争已不可避免。 罗斯福提出) 抵抗赤裸裸的武力 , 只能依 靠赤裸裸的武力。 他说 , 被动中没有安全 , 孤立并不是出路 , 他提出要把美国 自己 “武装到牙齿” , 要竭尽全力 粉碎希特勒及其纳粹势力。 8 第二 , 宪章的公布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同年∀ 月%# 日在伦敦召开了有英国 、 苏联 、 比 利 时 、 卢森堡 、 荷兰 、 南斯拉失 、 波兰 、 捷克斯洛伐克、 希腊 、 挪威和 “ 自由法国” 的代表参加的 同 盟国 会议 , 讨论大西洋宪章 , 与会各国赞同并接受了这一宪章。 ∀月%# 日, 苏联代表发表声明 , 宣布苏联政府同意大西 洋宪 章的基本原则 。 声明指出 , 各国人民的任务就是要迅速而坚决地击溃德国及其盟国 , 建立一种使子孙后代摆脱罪 恶的纳粹主义的战后和平体制 。 苏联 “坚决主张每个民族必须有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不受侵犯的权利 , 有权建立 它认为对保证其本国经济和文化繁荣的合理和必要的社会制度及按该原则选择政府 。 ” 8 紧接着大西洋宪章公布之后 , ! ∀ #!年∀月%∀ 日至!. 月! 日, 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美英三国会议 。 这次会议上要是 讨论美英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分配问题 。 !. 月!日 , 三方签订了苏美英三国第一个议定书 。 议定 书规 定 , 从!∀ #!年!. 月!日到!∀ #%年∃月(. 日的九个月内, 美英两国每月向苏联提供四百架飞机 、 五百辆 坦 克 以及其 他各种武器和军用物资 , 苏联方面将向美英提供某些军工生产的原料 。 罗斯福政府为了给苏联提供财政援助 , 宜布 从当年: 月∋ 日起 , 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 , 并决定向苏联提供十亿美元的长期无息贷款 , 这样就为美国 向苏联 提供军事援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 当时苏联对美国政府为履行莫斯科会议协议而采取的这一行动给予很高评 价 , 认为它是在反对共同敌人的艰巨斗争中对苏联的重大支持 。 莫斯科三国会议取得 了很大的成果 , 它对加强 苏美英三国的合作和团结 , 在建立和巩固反法西斯联盟的进程中 , 都起了积极作用 。 ! ∀#!年!% 月了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 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至此战争席卷和波及 了世界大部地 区和 # Χ �的人 口 。 法西斯不断疯狂扩大侵略战争 , 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 。 !∀ #%年 !月!日 , 包括中苏美英等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国家宜言》。 在这个著名的 历史性文献中明确提出)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 , 对于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 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和北爱 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 。 8 至此国际反法 西斯联盟正式宜告成立 , 所有反法西斯盟国都宣布赞同大西洋宪章 。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曾指出 ) “中 国共产党同意大西洋宪章” & 因为它是 “有利于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和维持世界和平的” 。 8 联合国家宜言的签订 1下转第�% 页 2 6 丘吉尔 , 前引书 , 第 ∃ ∃ −页 。 8 参见罗斯福在大西洋会议后 , 先后在 − 月%! 日 、 。月 ! 日 、 ∀ 月 !! 日发表的三篇讲话 , 见《罗斯福 选集》。 8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对外政策》第 ! 卷 , 第 !#∃ 页 。 甸 参见〔苏〕Α & Β & 戈尼昂斯基等著 , 前引书 , 第%�. 页 。8 《国际条约集221 ! ∀(#一!∀ ## 2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第(#% 页 。 6 《毛泽东选集》第 ( 卷 , 人民出版社 !∀ �(年版 , 第 !. −� 页。 � − 预经济 , 认为 “强权国家是改善经济状况的 前提” , “要在一切领 域 、 一 切 部 门树 立 领 导 的 绝 对 权 威” 8 。 希特勒这些宣传和主张恰恰体现了反民主的 封建专制精神 , 符合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 。 小资产阶 级群众对频繁的选举活动 、 政党之间的争斗 、 激烈的 阶级斗争感到十分厌倦, 生活上没有一种安宁感 , 希 望用极权主义治理国家 , 所以对纳粹党鼓吹的集权国 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特别具有吸引力 , 纷纷倒向纳粹党 一边 。 小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竟争行列中 , 也经常被抛 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 , 有革命性的一面 , 但由于德国 无产阶级不成熟 , 没有执行一条符合城乡小资产阶级 利益的革命路线 , 把他们争取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 3 同时 , 德国小资产阶级固有的封建保守性 , 使他们俱 怕无产阶级革命 , 担心无产阶级革命失去了他们的生 存相基 。 因此 , 德国小资产阶级的大多数既没有 依附 于垄断资产阶级 , 也没有跑向无产阶级的营垒 , 而是 倒向了鼓吹维护 “中产阶级利益” 的纳粹党一边 。 小 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转向 , 轻信法西斯主义 , 这也说 明封建势力的影响 , 促使了法西斯的兴起 。 综上所述 , 在导致德国法西斯兴起的 诸 多 因 素 中 , 封建势力的复活和魏玛共和国议会民主制的危机 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是法西斯兴起的重要前 提条件 。 〔本文作者吴有法 , !∀ #−年生 , 现在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工 作 。〕 8 鲁格 、 舒曼编 ) 《德国历史文件集 1 !∀ %。一 !∀(( 2》 1 Δ Ε ; Φ Γ Χ Η Ι ϑ Ε Κ Λ : : , Μ Ν Ο Ε Κ Ι : Π Ι > Ε = Θ Ι Ε ΠΗ Ι ϑ Ι : Ρ Ι Η Ι ϑ Σ; Ι ϑ Π Ι 2 , 法兰克福 ! ∀ ∋ ∋年版 , 第� ∋页 。 1上接第� −页 2 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最初的组织基础 , 大西洋宪章的宗旨与原则则为后来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体轮廓和 打下了它的思想基础 。 大西洋宪章得到所有反法西斯国家的赞成 , 表明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 反映和符合当时反 法 西斯战 争和建 立战后和平体制的需要 , 这就使宪章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和权威性。 但赞成它是一件事 , 实际执行起来则是另外一 件事 。 这不仅由于宪章所规定的大多是一些较为空泛的原则 , 而且还如当时苏联声明中所指出, 这些原则的实际 运用必须根据每个国家的情况 、 需要和历史特点。 由于盟国之间所处的实际情况和地位的不同 , 往往对它的理解 和解释就有很大的不同 , 各取所需 , 甚至发生矛盾 。 它的实际作用随着战后盟国的分裂而已不 复 存 在 。 但 总的 讲 , 大西洋宪章所起的历史作用还是不能抹煞和低估的 。 � %
/
本文档为【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